他这样一说,一家子都点头称是。戚老太太和戚夫人虽然担心戚继光在战场上的安全,但她们毕竟全是将门里的女人,识大体,明白这样的机会对一个军人的重要,所以也全是鼓励之语。

如初当然也很开心,因为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抗倭功臣终于要站在历史舞台上了,进行他真正的抗倭大业,施展他的抱负,而不是窝在倭患轻微的山东海防卫里。之前,她还真怕因为她的穿越而改变了历史轨迹,好好一个英雄男人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呢。

现在,终于,她见证了一个英雄的诞生,而且这个英雄是她的,只属于她的男人。

“何时到任上去?”戚老太太问。

“明天就得走。”戚继光犹豫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来递给戚夫人道,“这是我这几年积攒的银子,交给母亲用。我这一走,不是一年两年能回来的,虽说这个家如初撑了起来,但我身为男人,不应该逃避义务。这些银子没多少,却是我一片孝心,也是对家的责任,母亲请收下。”

戚夫人顾着儿子的自尊,自然没有推辞。拿过来一看,见信封中有数张银票,粗略算算,以他的俸禄来说,除了早就交给家里花用的,他留在自己身边的几乎没怎么动过。

如初在一旁看到,不禁心疼不已。

小光在任上的日子得过得多么清苦呀,可是他从没忘记对家庭的责任,也没忘记对她的爱情。她当初没有选错,确实嫁了一个好男人。他没有钱,可他为的是保家卫国,他也不能常常陪她,但他心里一直想着她就够了。

“那我和你奶奶就承了你的孝心了。”戚夫人把信封放好,温言道,“你能这样出息,又不忘记身为一个男子对家庭的责任,我很欣慰,就算将来到了地下,在你父亲面前也有脸面。不过,家里日子好了,你不要这样苦着自己,不然……为娘也心疼。”说到这儿,声音不禁哽咽。

“母亲,没事啦。”如初劝道,“我这就去厨房多做点好吃的,先给他先补补。还有,这些日子来我还给他缝了好几件袍子,做了好几双鞋,也给他带上。”说着,在桌下悄悄拉住戚继光的手,想让他跟自己到厨房去。

其实她厨艺虽然一流,但女红却从来没有好过。这些全是八重在她的授意下做的,不过她们主仆一体,她也就把这功劳算到自己头上了,毕竟她的爱心在那些衣物里嘛。

而且,她好想他啊,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都独处,抱着他、亲吻他。不过两三年光景,海风已经把他的容颜雕刻成刀削斧凿般坚毅,身为军人、男人的气质被衬托得令人无法逼视,当年的英俊少男已经成长为了顶天立地的男人,让人看着就感觉安全和有依靠,就想窝在他怀里,再也不出来。

戚继光粗糙的大手里握着如初柔软的小手,轻轻捏了一下,人却没有起身,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奶奶,母亲,元敬今天有一个无理的要求要提,请奶奶和母亲成全。”

“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戚老太太微眯起眼,心里都有几分知道他要求的是什么。

“我想……这一次我要离家好几年,期间只怕不能回来。”戚继光吞吞吐吐地道,“现在家里的日子过得平顺了,继美年纪也大了,已经能挑起这个家。所以……如初能不能跟我走?我……孤身在外……那个也需要有人照顾下饮食起居。”说到最后几句,他忽然有点羞涩。

一边的如初把戚继光这模样看在眼里,爱得不得了。哈,一个铁血军人气质的男人突然害羞,黑黑的脸上略透出一点可疑的微红,真是可爱死了。要是现在在自己房间,一定扑过去,撕衣服。而且,他说要带自己走呢。

和他在一起。和他在一起。多苦的日子也不怕,只要和他在一起。他们成亲许久,可真正在独处的日子少之又少,如果今后能朝夕相处,那该多幸福呀。

戚老太太和夫人对视一眼,也忍不住微笑。

最后还是戚老太太发话道,“元敬啊,你说得也有理。你一个人在外征战,我和你母亲自然也是心疼得紧。为人父母的,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只是咱们家情况特殊,所以你成了亲,你媳妇就一直帮你守着这个家,这些年真是辛苦她了。我们娘儿几个相处,她的好处我也看在眼里,你如今要带她走,说句实话,我还真是舍不得。”

听老太太说到这儿,戚继光握着如初的手一紧,如初也很紧张,生怕老人家不同意。如果那样,她连私奔的心都有了。自从嫁过来,她为戚家呕心沥血,父亲胡大海因为已经搬到济宁州,父女常常见面,因此近距离观察到女儿的辛苦,已经心疼好多回了,戚家老人不会连这点福利也不给她吧?

还好,之后老太太又说,“不过呢,如初毕竟是你的媳妇,小夫妻为着国、为着家,一直也不能朝夕以对,我们做长辈的,也觉得亏欠了你们。现在继美大了,又还没谋到官缺,就由他来承担点责任,你就放开手脚,为国尽忠,把媳妇也带上。有人近身照顾你,我和你母亲也放心了。”

第九回 携虎离去

老太太点了头,戚继光和如初都高兴坏了,两人的手在桌下面十指交缠,说不尽、道不明的喜悦温柔。

看他们这么开心,戚老太太和夫人也高兴。晚饭后,娘儿俩个聊起家常,说起对自家娶了如初这样的姑娘做媳妇,真是非常的幸运。

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只是和元敬成亲这么久了,如初的肚子却一直没动静。难道是小两口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可是整个正月,如初都在海防卫,偶尔元敬回来,两人就窝在房间里,恩爱缠绵得紧,怎么就不能怀上孩子呢?现在好了,把如初派到元敬的身边去,两个人天天在一处,有孩子是迟早的事吧?

“再看个一年半载。”老太太叹了口气说,“如果还没动静,那证明如初命中无子。那时,不妨给元敬娶个妾室。作为长媳,如初不能总跟着元敬,等你我百年之后,这个家还是要如初掌管,到时元敬他一人在外,身边连个侍候的人也没有,委实也不太像话。跟他同岁的,官阶还不如他的,已经三五个妾放在屋里了,他只有一妻,只怕对将来戚家的子孙旺盛也不好。”

戚夫人点了点头道,“娘说得在理。虽说元敬和如初恩爱非常,如初也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但男人嘛,谁没个三妻四妾,听说同僚都笑话元敬来着。如初懂事,咱们都疼她,元敬也爱她,她又是正妻,调教好几房小妾,将来她掌了这个家还会轻松些。”

她们二人都是生于、长于封建社会的女人,从不觉得男人纳妾对妻子是一种伤害,也不知道如初是坚决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在她们看来,如初是那么大方明理,纳妾是很自然的事,她怎么会一直反对?贤惠的妻子还有主动给丈夫纳妾的呢,何况要是她真的无所出呢?

就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差异,为日后戚家巨大的变化埋下了祸根。而现在,一切还都那么完美,那一对儿相爱的人此刻正在房间内拥吻着,若不是戚继光不愿意“白昼宣淫”,如初早就扑倒他了。

“如初,想我不想?”戚继光也忍耐得很辛苦,不断碎吻着妻子的嘴唇、脖子。

“不想。”如初想推开他,可浑身酥软,哪推得动,“但是你遵守了承诺,你说过要带我走,我们要过二人世界去,真的做到了。”

“我无时无刻不这么想。”戚继光把如初紧紧抱在怀里,恨不得嵌进她的身体,“只是嫁给我,真的苦了你了。要为这么一大家子人操劳,要跟我远离。当初你在娘家的时候……”

“还提那个干吗?嫁了人,自然是不同的生活状态,自然也得有嫁了人的活法,如果还留恋以前,那就干脆不要成亲好了。”如初腻笑,“不过,你要不要给我安排个军职呢?以前我可是女扮男装,当过武修教习的。”

戚继光立即再度搂紧她,“那不行,你只能给我一个人看,就待在我一个人身边。要不你做我的内室幕僚吧?我在外面有什么事都回来和你说,你再帮我出主意。再不行,你可以训练一下军士们的家属,如果有一只娘子军,我倒是不在乎的。反正,你就是不能和其他男人一起共事!”

“哼,就知道你不爱我了。”如初大发娇嗔。

戚继光看得心头火热,在她额头印下一吻道,“我不爱你?!说这话可真没良心。我独自在海防卫的时候,大家看我身边没女人,劝我纳妾,要么就先找个女人放在身边,我却严辞拒绝,因为我说过,这一生我就要你一个,说过的话,绝对做得到。你相公我呀,也是很受欢迎的,有多少女人来主动勾引,我都没动过心,把她们全赶走了,保持着贞洁,只让你染指。”

如初是知道这些事的,所以虽然心里不爽,也略有担忧,却并不意外。真不明白古人的逻辑,因为小光没有妾,就被很多人嘲笑。但此时她听到戚继光说保持贞洁,只让她染指云云,不禁觉得搞笑。

“我不爱你?又为什么使这调虎离山之计?”戚继光继续说。

“什么调虎离山?什么意思?”如初纳闷。

戚继光笑道,“我不肯沾其他的女人,而大家又相信我在某些能力上是很强的,所以只有猜测我是畏妻如虎,有贼心没贼胆罢了。现在我把你这母老虎从我奶奶和母亲这儿调到我身边,岂不是调虎离山吗?”

如初拍打了戚继光一下,却没有说话,心里很无奈呀。

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被人称为母老虎,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在海防卫相处的那段日子,小光像小狗一样到处哈着她,对她的任何要求也不违逆,他这么宠着老婆,在封建古人的脑子里,当然会被误以为是害怕。还有继美犯的官非,她以强势手段摆平了那件事,也从杨家江家传出了一些她多么多么泼辣厉害的谣言。到现在,她有理也说不清了,凭白从一个温柔知礼、充满爱心的女人变成了凶婆子,她到哪儿说理去?

“原来我是悍妇。”她叹了口气。

戚继光捧着她的脸,让她的眼睛无可回避的被他盯住,温柔一笑,“我喜欢悍妇。我喜欢你。一生一世。”他再度呢喃出誓言。

……

第二天一早,戚继光带着如初去上任了。同行的,当然有与如初情同姐妹的八重、他的左膀右臂赵三红、军师虚海、以及以陈大成、王如龙为首的、艰苦训练过的抗倭铁军。

到达浙江后,戚继光才发现胡宗宪这几年已经陆续从两广、湖南、四川、山东、河南等调来不少御倭的精兵,使得驻扎浙江的明军总数达到了二十万,却仍然无法平定倭患,可见倭寇之猖獗,更下定了决心要为国消队海患。

才到任时,他先是奉命驻扎在宁波以北的一个小海防所里,只负责屯田的事务,很是郁闷。但如初知道这个胡宗宪在俺答犯京时就注意到了小光,还曾经要她放手,以保百年难遇的良将不要因感情事而被杀来着。这说明,胡宗宪是个慧眼识才的,一定会在适当的时机提拔适当的人才。戚继光在她的劝说下踏实下心,把屯田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终于有一天,他被推上了抗倭第一线。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一回 来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

发现自己队伍中混入了敌方的奸细,若能以厚贿诱之,或者佯装不觉,装作上当受骗而传递假的信息,以达到离间敌人的目的。本书中,此计是武战章,虚海章。)

……

转眼间,过了快三年。

戚家军在岑港、桃渚、海门卫、义乌等地连战连捷、高奏凯歌。倭寇对戚家军闻风丧胆,把戚继光称之为戚老虎。不过因为倭寇在海上来去如风,在陆地上的据点又隐秘险峻,一时之间,浙江的倭患还没有完全荡平。

而在这些日子中,如初跟随戚继光左右,陪着他度过了三年艰苦的军旅生活。人家都说革命的爱情是很浪漫的,而如初发现战斗的爱情也是很浪漫的。两个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她陪着他风餐露宿、陪着他枕戈待旦、陪着他享受杀敌的快乐和大战前的死寂、陪着他设计战阵与火器、陪着他撰写《纪效新书》,两人之间的感情经历了战火和颠沛流离生活的考验,更加亲密深厚了。

可惜,如初还是没能怀上宝宝,尽管两人之间的房事极其甜蜜和谐。这是什么原因呢?如初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也是暗暗焦虑不安。她年纪不小了,已经进入了高龄产妇的行列,倘若再生不出,恐怕小光就会被逼纳妾。在古人心目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这件事,对她和小光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不日,如初随戚家军来到台州。

据军报,这边的流倭很多,而且成群结队,异常凶悍狡猾,明军再多也是无的放矢,一直不能彻底剿灭他们。于是,调了平倭战绩卓著的戚家军来。而戚继光不负众望,在台州九战九捷。至此,他和俞大猷等将领联手合围,已经基本上平定了浙江的倭患。

只是,就在台州的新河附近,还有一只人员众多、武器装备精良、行动迅速的倭寇在苟延残喘。不灭他们,就难以取得全面性的胜利。于是,戚继光驻扎在此地,誓为大明除掉这祸患。

戚家军在明,这伙流寇在暗,戚继光派出不少探子、斥侯,却一直找不到这支倭寇的据点所在,也摸不透他们的行动规律,极为头疼。

这天,他正和赵三红等几名军官开会讨论此事,编外人员、军师虚海忽然慢慢从外面走进来。

“军师,戚大人与我们商讨怎么除掉这最后一支倭寇,您怎么好几天不见人影呢?我们这儿还需要您的锦囊妙计呢。”一个军官说。

外人不知道军中有个和尚军师,可他们几个高层将领却是知道的。而这位军师于兵法一途相当的了不起,智谋也很出众,曾经献了不少好计。现如今最后这股贼寇这么难缠,可真需要军师解围呀。不过这军师是不在军队编制中的,听说是大人夫人的哥哥,出谋划策是纯粹帮忙,所以军法不加于他身。

“行百里者,半九十。世事,往往越是最后越是难了结。不要急,否则欲速则不达。”虚海稳稳当当地说,神情间一片娴谈,好像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似的。

不过军官们倒不这么想,因为这位大师永远是这个表情,似乎天塌下来也不会变色。他这份气度和沉着常令大家都感到自愧不如。

“那大师有何建议?”另一个军官问。

虚海摇了摇头,但瞄了戚继光一眼。

他和戚继光本就有师生之谊,后来在军中又长期共同战斗,早培养出了默契。因此本来伏在桌子上看地图的戚继光直起身子,对下属道,“军师说得对,这事急不得,说不定缓缓就能想出好对策。你们先下去,侦稽四出,盯紧点,不能让那伙流寇扰民。三红,你留下。”

军官们应了一声,下去了。

这时,戚继光才问,“师兄,到底有什么要说的?”

虚海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戚继光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就是破敌良计。”

戚继光闻言大喜,而一向躲在内室或者内帐偷听军务的如初也跑了出来。就见戚继光看信伊始还很兴奋,但转眼就一脸尴尬,还有些脸红的嫌疑。

“怎么啦?”她很好事。

戚继光看了一眼虚海,得到他的眼神授意,把信又递给了如初。

如初一看,不禁笑了起来,“真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呀。老哥,你魅力无边,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那死女人还惦记着你呀,哈哈。我说你就从了吧,真因你一人而灭了这伙倭寇,你也算为国捐躯,我家小光会上报朝廷嘉奖你的。”

“倘若真如此,为兄就舍了这皮囊色相又如何?”虚海一本正经地道,“问题的关键是她要策反我,而不是要投降我大明。”

如初咭地一笑。

不是她在军事会议上不严肃,实在这情况太意外了嘛。那封信半文半白,一看就是不熟悉中文语法的人写的。偏偏还用了很多肉麻的词汇,不能怪小光不好意思。就连现在赵三红看了信,也不自在起来。

“这女人也太……太胆了。”赵三红最后说了一句。

其实他想说太不要脸了,可是他为人厚道,对方就算是敌人,也毕竟是女人,他虽然心里鄙视,但骂不出口。

信,是武田花枝写给虚海的。当年如初回金陵老家,与虚海在郊外游玩时遇到过武田兄妹。这对雷人的兄妹还想把如初和虚海瓜分了呢,后来被虚海以毒击退。

时隔多年,这件事及武田兄妹的影子几乎消失在如初的记忆中了,没想到她居然又找了来。更没想到的是,这股倭寇的正是以武田兄妹为首,是武田花枝妆扮成普通大明女人潜入新河探查情况,无意中看到了虚海。

虚海在军中很低调,所以武田花枝根本不知道他是戚家军的军师。此次相遇,这日本女人还以为是缘分使然,让他们在多年后异地重逢,当初没能染指虚海的色心再度燃烧。

当年,她曾留下血书白绫帕,上书:大师,我武田花枝必会再找到你!

如今,她再度留了字给虚海,却是商量如何里应外合,在大明大抢一笔,然后回到海上去双宿双飞。

第二回 用美男计

“老哥呀,私下见了几面?”如初贼头贼脑地问。

虚海望着如初,心里柔情激荡。这是多久了啊,她年纪虽然长了很多岁,可性情却还和当年一样,成熟中透着点孩子气,可爱得不得了。可惜,她不属于他。只是看到小光那么爱她,他们之间那么亲密,他的遗憾就变成了要守护她的决心。

“三面。”他回答。

戚继光点了点头,但没问为什么之前不报告,因为他知道,倭寇女人也不是笨蛋,虚海定是为了防止被怀疑才保持沉默的,怪不得他许多天都没有露面。虚海平时行事就不受拘束,所以他也根本没问。

“是要使反间计吗?”想了会儿,他问。

虚海一挑拇指道,“正是如此。”

“详细说说呗。”如初以手肘拐了一下虚海的肋下。

虚海双掌合十、一脸圣光地道,“严肃点!这是为战定计呢。所谓兵不厌诈,为兄为了引这对日本狐狸上钩,演了好几天的戏,最后把你也搭上了,她这才相信我。”

啊?!戚继光一听,吓了一跳。他对自己的老婆紧张得很,如果说这反间计有可能伤害她,他宁愿再想其他法子。

但如初却很好奇,忍不住问,“这里边有我什么事呀?”

虚海呼了一口气道,“事关你的闺誉,所以我才叫小光把外人遣走。现在这里都是自己人了,说说倒没什么。你是否记得,上回武田花枝遇到我时,我们两个是在一起的,所以她误会了你和我的关系。”

“她不会以为我们情侣吧?”如初愕然。

虚海神色如常地道,“正是。而且虽然她不知道我在军中是做什么的,却知道你是小光的夫人。所以她推断我来到此地,是因为放不下你,所以一路跟随着大军。于是……我将计就计。”

“怎么个将计就计法?”戚继光没来由的有点紧张。只要事关如初,他总是很紧张,害得一边的赵三红暗笑。

“我编了一出苦情戏。”虚海走到房门口去,望着外面的蓝天,“我说我很早就喜欢如初,上回到金陵就是为了还俗,向她表白,娶她过门。哪想到她父亲给她订下了亲事,而那个男人,也就是小光,年少英俊,与如初一见钟情,于是我那番深情就再说不出口,只能埋在心底最深处的地方,不能触碰。但是我心里太爱如初,哪怕不能跟她在一起,只要天天看着她,知道她平安就好。哪怕她从不曾体会过我的心,只要她有危险,我也可以用命来保护她。”

啪啪啪!听到这儿,如初拍起了手,“师兄,你太能编了,我都感动了。”可惜师兄不能穿越到现代去,不然他写小说,一定有一大票人乱感动一把的。

虚海对空微笑。

编的吗?不,这是他从没说出的心里话,没想到今天借由一个日本女人,一个倭寇说出了口。不管如初听不听得懂,至少他说了,他隐秘的表达,他见不得光的感情,终也会有自白的时候,哪怕,只是一瞬。

“然后哩?”赵三红接着问。

虚海收敛回心神道,“然后如初根本不体会我的深情,所以我由爱生恨,混入军中想刺杀小光。但小光身边有你保护,我一直没能成功。”说到这儿,他转过身来,“我觉得我可以进戏班子,因为我那种由爱生妒、由妒生恨的表演极其自然,过渡得也好,武田花枝开始还怀疑,后来完全被我蒙住了。”

“老哥你本来就有那个本事呀。”如初笑道,“只要圣僧虚海说的,别人总会信的。”说实话,如初总觉得虚海会控制人情绪的巫术或者会读心术,要么就是个精神控制大师。

“那下一步要如何呢?”戚继光问。

虚海刚才所说的是全是假话吗?他不能确定。不过他已经不介意了。如初那么可爱,喜欢上她是容易的,他拥有了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不管虚海对如初是什么样的感情,他全心全意的对她,就足够了。

“简单。”虚海把心情纠正到正事上来,“我已经与他们谋划过了,三天后,他们会派对一小股倭寇骚扰花街,引诱你带兵去剿。当你离开新河,奔赴花街,他们就会抢掠上峰岭。”

“上峰岭?不是新河吗?”赵三红一惊。

虚海摇摇头,“这伙倭寇是很狡猾的,一直在新河附近转悠,但其实是疑兵之计,想抢的却是别处。他们连退路也找好了,只等大干一票就下福建去。小光太厉害,他们不想再待在浙江,但我们必须把他们剿灭在此地,不然他们又要流窜到别处,骚扰百姓了。”

戚继光一拍手道,“我明白了。表面上,师兄为情所困,为了报复而背叛国家,与武田兄弟一伙里应外合,诱我出兵,然后打劫上峰岭。实际上,我们使了反间计,我只派小队军士佯攻花街,大部则埋伏在上峰岭附近,当这伙贼寇误以为我中计,得意洋洋行抢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成擒!”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在这个就要激战的时刻,虚海居然念起佛号来。

“但是新河是不是也要留下些军兵呢?”赵三红有点疑虑,“毕竟倭贼在这里也侦查很久了,万一突然袭击此地,上峰岭离新河又比较远,来不及救援,本地的守军只怕支持不住。”

戚继光与虚海对视了一眼,犹豫了一下道,“咱们的兵丁有限,还要分为两处,再分一股只怕会分散力量了。”

“没事啦,我哥忽悠人一向不会落空,那武田兄妹不会再攻新河,再说他们也没那么多人好利用。”如初插嘴道,“就算是他们来,难道你们不知道我训练了一支娘子军吗?看不起女人咋滴?”如初说得豪气,其实却是另一番打算。她武功不错,却不会打仗,可是她能守城。只要想办法让城门不失,等小光回来就一切OK了。

而三个男人听她这么说,都面带微笑。她那支娘子军全是将士们的亲眷,偶尔射个草人还行,不过是让女人们高兴高兴罢了,还真指望她们上阵杀敌?但如初说得也对,武田兄妹没这么大的实力,再说新河毕竟还是有守城官兵的。所以只要他们的主力部队速战速决,然后尽快返回,一切就都会平安无事。

【第三十四计 空城计】

第一回 娘子军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

当自己兵力空虚的时候,如果故意显示出兵力强大而不设防,反而会使敌人因摸不清己方虚实而犹豫不决,不敢行动。但用此计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必须对敌手的性格和心理有深刻的了解,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本书中是指战火烽情,女主帮助男主打胜仗,瓦想起了诸葛小亮,星星眼……)

……

一天后,有军报传来:武田倭部正在向花街附近移动。

两天后,戚继光军前点兵。

三天后,戚家军全体奔赴花街,实际上是埋伏于上峰岭。

新河城内,就只剩下普通百姓、戚家军的亲眷和守城的本地官兵。那真是总共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不过大概是戚家军威名太盛了,全城官兵情绪乐观,没有一点守城的紧张感。

但不知为什么,当看到戚家军的大部队绝尘而去,如初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种感觉很微小,却令她极度不安,最后迫使她走出家门,带着八重去看看守城的情况。

依着戚大人的吩咐,新河城四门紧闭,看起来倒还坚固。城内,一派安静祥和,百姓们心情轻松,没有一点危机和防范意识,好像倭寇这种东西从来没有出现过。最可怕是守城的官兵,完全比如初想象得还要弱小,居然全是老弱病残,而且只有五十个人。

怪不得小光走之前还在犹豫呢,可最后为了要彻底消灭武田一支倭寇,不得不提心吊胆的离开。看他决然的样子,大概是因为冒险把她留下很内疚,打算打一场快仗,然后立即赶回来。

现在不管怎么样,她得提前戒备些,万一有点什么事,一定要顶住,免得小光回来伤心透顶。再者说了,作为“军嫂”,她有义务让上阵的男人不必提心后院。作为大明子民,她也有义务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