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墨欢喜点头,忽然又扯了下明瑜的袖子,小声道:“那人又来了……”

明瑜一怔,顺他视线望了过去,又吓了一跳。那谢醉桥竟不知何时从别路绕了过来,此刻正站在对面折廊的的拐角处。见他朝自己大步稳稳走了过来,神色从容,一时不晓得他意欲何为,自己反倒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慢慢站了起来。

“我认出你了。你会骑马打仗吗?”

安墨朝到了近前的谢醉桥嘻嘻一笑。他年岁小,家中只有长姐,父亲一日里也难得见到一次。时常也会羡慕别人有兄长带去骑马打仗。他眼中的谢醉桥气派得很,正是自己理想中的好汉模样,对他极有好感,故而张口便问他觉得最了不起的事。

谢醉桥一怔,摸了把他脑袋,随即蹲到他面前笑道:“自然会。你若有空,我带你去骑马打仗,还教你使刀,可好?”

安墨大喜,忽然想起若是自家姐姐不同意,自己应了也是白搭,便又扯住明瑜手不住摇晃:“阿姐,我要和他去骑马打仗使刀。”

明瑜抬眼,见谢醉桥笑吟吟望着自己,一时发窘,忙对安墨低声道:“他过几日就要回京的,你快莫要胡搅蛮缠。”

“我妹子大约还要歇小半个月,我在此也无事,无妨。”

谢醉桥一本正经地应道。

明瑜还要再推,不想安墨已是一把拉住谢醉桥的手跳了起来道:“好,那我就在家中等哥哥过来。”他一高兴,谢醉桥在他口中也一下从“他”升级成了“哥哥”。

谢醉桥应了下来,看了眼明瑜,她一脸不赞同的样子,只作没见,只是俯身对安墨笑道:“我想和你阿姐说句话,可好?”

安墨晶亮的眼在明瑜和他中间转了几圈,点头应了下来。

“春鸢,带他去那边亭子里玩下。”

谢醉桥直起了身,对着春鸢道,神色自若。

明瑜见他支使春鸢便似自家丫头似的,倒是愣怔了下。若说方才与他碰头只是偶遇,这一回显见就是他特意在等自己的样子。虽则自己要说的话在今早送出的那信中已是说明了,只见他这架势,要是不听他说几句,只怕他是不会罢休的。

既然已是遇到了,有些话或许当面说了,才更清楚。明瑜这般一想,方才忐忑不安的心终是渐渐定了下来,便回头看了春鸢一眼,朝她微微点了下头。

春鸢晓得这谢公子与自家姑娘过去数年里有过几次往来,虽不是很清楚二人之间的种种,只也隐约晓得这谢公子此番这般特意找过来,必定是和今早送出的那封信有关。见午后四下寂静,便照了谢醉桥的话,牵了安墨的手往十几步外廊子尽头的亭子里去过去。

52 第五十二章

收了它,还了它?

谢家后园自比不上荣荫堂阔大幽深,只布局却也颇费匠心。这道折廊正架在一汪小池水面之上,廊壁凿镂空的花窗。午后的日头此刻正照于池面,波光澄碧。

“昨夜骤闻君之重诺,诚惶诚恐。蒙君错爱,本该欣然应命,奈何我心已有归处。君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勘当凤楼仙配。君数载之间,屡次侠义助我,感君高情厚意,唯有叩谢遥祝。”

明瑜又回想一遍自己昨夜书信之上的措辞,并无什么疏漏之处,这才暗中长吐一口气,抬眼望了过去,正对上谢醉桥一双湛黑的眼。此刻他也直直地在望着她。

“谢公子可有话?”

明瑜朝他略微颔首,轻声问道。

四下静寂,有风正从廊角一阵阵迎面涌了过来,拂动明瑜的裙裾,只在他毫无遮掩的目光注视之下,她后背却似突地沁出了些许的燥意,压也压不下。

眼前的这个谢醉桥,她忽然觉得有些陌生,不再是她印象中那个疏朗而温润的将军府公子了。

谢醉桥沉吟片刻,道:“我今早收到了你的信。你道是心已有归处,这才拒了我的。我本不该再这般厚颜扰你,只是……,若是方便,能叫我晓得他是哪家之人吗?”

明瑜有些惊讶。她在信中用自己心中已有归处的借口去拒了他,也是考虑了再三的。她指的“归处”是自己的家,只在见信之人看来,却必定会想成人。以她对他的了解,谢醉桥必定是个谦谦君子,既然知晓她已有心上之人,哪里还会继续执念不放?如此既可断了他的念头,自己也不算是在空口白话。只是她却万万没想到,他此刻竟会问出这样的话。

这真的是无礼了,断不会是一个君子所能问出口的话。只是此刻他竟然问了。看着她微微而笑,神情坦然无比,竟然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他向她问这个,本就是天经地义。

明瑜有些踌躇,垂下眼睛还正想着该如何答复,忽听他又道:“我晓得我这般问,委实是无礼。只实在是敌不过自己的心。你拒了我,必定有你自己的缘由。若是能有幸叫我晓得真正的缘故,我才好安心。”

明瑜心中跳了一下,猛地抬头。见他立在自己面前,被风吹动的波光正投在了他半张侧脸之上,明暗不定,叫她忽然有些看不清他的目光。

“你若真有了心中之人,我虽爱慕于你,却决不会凭空叫你多添烦扰,唯愿你与那人白头永偕,桂馥兰馨。只是……”他顿了下,又道,“我却晓得,你大约只是拿这作借口来叫我却步。我爱慕于你,全是出于真心。你有什么顾虑,只要叫我晓得便是,我必定会代你消去心头之忧。”

他说到最后时,语调极是温柔,便似在哄劝个孩子一般。

明瑜从前全然不晓得,原来这个名叫谢醉桥的她一直以为温谦如玉的男子,说话竟也会这般迂回曲折,却又步步逼近,叫她难以回避。

她在他眼中,只怕也就真的是个豆蔻初开、未历世事的深闺少女吧,所以才会用这样的态度和语气待她,便如在哄诱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好叫她一步一步步陷入他铺下的网罗。

想了下,明瑜终是对上了他的眼睛,道:“谢公子,你数次仗义扶助于我,我寸情未报,本就惭愧,如今又蒙你厚爱,更是愧不敢当。你我两家门第悬殊,谢公子又是个谪仙样的人物,我实在是高攀不上。”

谢醉桥凝望她片刻,忽然道:“我只问你,你可厌烦我?”

明瑜一怔,见他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竟是答不上来。

这样的一个男子,她又如何说得出口厌烦?

谢醉桥仿佛松了口气,朝她笑了起来:“你既无心上之人,也并不厌烦于我,如此便够了。你若担心两家门第,我现在便可向你保证。门第于我,不过是浮世烟云。我亦定会叫我父亲接纳,此事你不用多想,我自会解决。你只管在家静待我的消息便是。”

明瑜一直以为他是谦逊的,温润的,能体察人心的,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竟会执着至此。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如果没有前世的种种,如果她也只是个无忧的少女,这样的一个男子,又何以能忍心拒绝?

她默然片刻,终是道:“谢公子,你是个极好的人。只我从未想过这般早便嫁人。还请你体谅我的心境。”

“我晓得你年岁还小。等订了亲,再过个一两年成亲也可。”他望着她,柔声道,又补了一句,“你放心,只要你我订了亲,若一两年你还觉不够,便是再多几年,我也等得的,绝不会逼你。你若有什么解不开的愁烦,我必定会倾力相助。我……”

他犹豫了片刻,忽然从腰间取出了一块用帕子包起的小小物件,递到了她面前道:“我若有幸能得娶你为妻,此生便唯你一人。我对你之情,便如此玉环,玉不渝,而环之不绝。”

他说话的时候,或是因了激动,或是因了羞赧,微黑脸庞之上竟也隐隐生了红潮,一双眼睛明亮得仿佛燃了星火,熠熠生辉。

明瑜无法动弹,更无法拒绝,只是那样呆呆看着他的脸庞。

“信我!”

他朝她点了下头,再次郑重说道。忽然飞快拉起她一只手,将那块物件压在了她手心,用力包握了下她的手,松开,猝然转身,仿佛来时的那样大步而去,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折廊的拐角尽头处。

他的手许是经年握刀的缘故,掌心有些粗硬,却是温暖。

春鸢带了安墨,人虽在亭子里,却隐约有些听到了两人的对话,紧张得一颗心竟是砰砰跳个不停。又怕此时有谢府里的人路过,便一直盯着廊子口,忽然见谢醉桥转身大步而去了,自家姑娘却还立在那里发呆,定了定神,慌忙牵了安墨到她近旁。

手心里的东西,虽被帕子包着,只她一触,便晓得应如他说的那般,是只玉环。

“阿姐,你手上什么?”

靠近了的安墨个头正到她腰身,一眼便见到她手上的东西,张嘴便问。

明瑜回过了神,忙把手往袖子里缩了下,道:“没什么。耽搁了片刻,快些去娘那里吧。”

春鸢也早看见了。自家姑娘身上手上有什么物件,她最是清楚。见到这眼生的东西,想也不用想,必定是那谢醉桥的了。更是吓了一跳,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忙哄了安墨往前去,三人这才一道往折廊尽头去,还未到花厅,便见个谢府的丫头过来,迎面碰到了,笑道:“阮家太太正打发我来看看,倒是要告辞了。”

明瑜吐出口气,急忙往花厅过去。与江氏一道回了荣荫堂,如常那般用了晚饭,去了随禧园探过老太太,回来洗漱完毕,叫人都出去了,这才把那一回来便藏了起来的帕包给拿了出来,解开,见果然是一只通体澄碧的玉环。

我对你之情,便如此玉环,玉不渝,而环之不绝。信我。

他的话又仿佛在她耳边响起。

前世的谢醉桥,于她只不过是个听闻过几次的陌路之人。而今竟会有这般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缕纠缠。

收了它?还了它?

这一夜,明瑜再次迟迟不得入眠了。

***

不得入眠的除了明瑜,这一夜里,自然还有个谢醉桥。

与她分别已隔大半日了。不过是转眼间的相触,他包握住她手的掌心此刻却仿佛还停留了对于那一刻的记忆。她的手柔软而绵滑。叫他此时想起,还是忍不住要用力屈握几下,才能消去他手心残留的那叫他如被蝶翅拂过般的酥麻之感。

他早间收到了那信。她竟毫不犹豫地拒了他,理由便是她已有意中之人。想到自己终究迟了一步,刹那间心灰意冷。

可笑自己昨夜竟还对她那般说话,只怕在她眼中,不过都是轻狂与厌恶吧。

他往瑜园而去,入门时站立良久,定定凝望门上的石刻二字,忆及往昔种种,心中之酸涩,一时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该是怎样的男子,才会叫她“心有归处”?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堂弟。除了谢翼麟,他实在想不出江州还会有哪个少年男子平日会与她有所往来,甚至有机会得她芳心。

他不由自主地忆起中秋那夜在王母庙前的一幕。她与自己的堂弟相对见礼。她面带微笑,神情落落,看不出半分女孩面对心上之人时该有的娇羞或躲闪,甚至比面对自己时还要来得坦荡。

“第一花好,第二月圆,最是家好人相欢。”

他再想起他至今还藏着的她那方丝帕上的心语。

那是她向上天的祈愿,必定也是她心思的全部表露。

她最盼的是她家人的安好欢乐。

旧年的种种往事,再次一一浮现。那时她夜半烧楼,印了那本显见是要警醒于人的画册。不过还是个半大的女孩,自己的两个妹妹在那时仍天真烂漫,而她小小年纪行事却已如此叫人费解。他虽至今还不大明白她当年那般行事背后的全部心思,只料定十有八九必定是和她的家族有干系。

她此番这般拒了自己,莫非也是因了这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缘由?只不过是不便对自己提起,又或者是为了叫自己知难而退,这才不过用“心已有所归”来推托?

这个突然冒出的念头,便如黑暗中一道劈开了沉沉夜空的闪电,刹那间驱散了他心头的所有郁结。

从他十六岁在孟县西岭山第一次见她,那时她还不过是个半大女孩,他便已入了眼,上了心。而今他终于明了了自己的心意,又岂会因她的推搪躲闪而轻易放弃。

那枚玉环是他过世的母亲当年留下的遗物,本有一对。谢静竹有一个,给他也一个,道是以后赠他的妻。此番从金京再下江州,便如鬼使神差般地,他将它携了过来。本也不敢贸然就这般赠她。只此时却是心潮起伏再难自抑,这才下定决心,必定要在离开之前寻到她再次言明心意。

他盼她信她,正如他向她承诺的那样。那是男儿的铮铮之诺,坚比金,贞比玉,一旦许出,再不会改。

53 五十三章 双喜一忧

安墨打谢府回来后,时不时便要在明瑜面前提谢醉桥应了带他去骑马打仗的事,压也压不住。隔日被江氏无意听去了,便问了明瑜。明瑜见瞒不住,只得略微提了下那日出来时与谢醉桥偶遇的事,说顺道说了几句话。江氏自然没往别处去想,听罢只是有些惊讶,见安墨一脸期待的样子,忍不住笑劝道:“你一个小儿,谢公子不过是逗哄你玩笑几句而已,快别当真了……”

江氏话音未落,外间已是有丫头进来道:“禀太太,谢家将军府的公子过来了,道前日与小公子有约,今日刚得空,怕小公子等得焦急,便过来了。”

丫头此话一出,明瑜倒没多大惊讶。想来以谢醉桥之为人,既应了安墨,迟早便必定会过来的。倒是江氏极意外,看向了明瑜道:“我还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怎的竟和个孩子也这般认真……”

一边的安墨起先听江氏那般说,掩不住一脸的失望,此时欢呼一声,若非被明瑜拦住,只怕已像小鸟般地冲了出去。

阮洪天今日恰不在家。江氏急急收拾了下头面,便牵了安墨,带着丫头妈妈们一道出去见客。到了平日待客的二门正厅,见管家柳胜河已命人上茶,陪在那里叙话了。

谢醉桥听见一阵脚步声,抬眼见是江氏等人来了,并不见明瑜。晓得她也不会这般随她母亲出来见客,心中倒也没什么大失望。起身按后辈之礼见过了江氏,寒暄几句。

谢醉桥朝江氏道:“前日偶遇贵府小公子,与他甚是投缘,这才约了带他一道出去游玩,不晓得太太可放心把他交给我否?”

江氏见自家儿子竟会这般投了将军府公子的眼缘,若是此时有了相交,往后待安墨长大,自然益处良多,且也晓得他为人稳重,哪里还会不放心,忙道:“我倒是盼都盼不来呢。只是小儿顽皮异常,怕是会惹公子的嫌。”

谢醉桥爱屋及乌,加上安墨本就长得玉雪可爱,此刻见他立在那里冲自己笑嘻嘻两眼放光的样子,心中也是喜欢,笑道:“我小时也是极其顽皮的,如今见了小公子,便似见到另一个自己。”

这一番话倒是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当下也不多说了,江氏拉过安墨,细细叮嘱了一番,目送谢醉桥牵他手而去。回来自又折到了明瑜处,明佩此时也是闻讯过来了,在两个女儿面前,把那谢醉桥好生给夸了一顿。

安墨随谢醉桥出去时是午后,待傍晚时分,便被谢醉桥送了回来。阮洪天回家早晓得了此事,亲自迎了出去,只说是叨扰了他,定要留他用饭,被谢醉桥推辞了去,摸了下安墨的头笑道:“今日有他陪我一道纵马,极是痛快,何来叨扰之说。”

阮洪天见他执意不留,这才放了他去。晚间用饭,阮老太太也是过来了。席间只听安墨在说今日之事。道自己坐他身前到城外如何骑马,他如何教自己舞刀,还道他离去前应了要亲自做把木头的小刀送自己,一家人言笑晏晏。饭毕散了,明瑜牵安墨回屋,忍不住问道:“谢家哥哥可有问过你什么?”

安墨摇头。

“再想想,真当没有?不许骗阿姐的。

安墨想了下,再摇头:“真没有。谢家哥哥只问我爱吃什么,还说过两日做好了刀,便会送过来给我。”

安墨这回答倒叫明瑜有些意外,愣怔了片刻。原本以为他带自己弟弟出去,多少总要借机打听些关于她的事。没想到却一句未提。

再过些时日,待谢静竹身子好了些,他便要回京。如今摆在她面前,有两件事,叫她委实坐立难安。

第一便是他送自己的玉环,到底该留该退?若是留下,便是默许他上门提亲了。只是此事确实太过突然,她之前毫无准备,总觉自己还未想好。这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桩事,便是明年那件有关他生死的大事。这些日里,她一直在细细追忆前世听来的关于他的一鳞半爪的记忆。

初秋,正德皇帝到皇家围场狩猎。途中遭遇刺杀。那时的裴泰之已经辞去侍卫统领一职,他刚被提补而上。护驾之时,他手臂不慎擦过毒弩,不治而亡。

她只知道这大概经过,却不晓得其中的详细。

前世里,因了江南江州一带八月的这一场大水,震动朝野。到了明年春夏之时,正德皇帝时隔五年再次驾临,一半是为游山玩水,一半也说是为了视察灾后民生。而这一世,江州幸免于难,明瑜不晓得到时候是否还会有这么一场二下江南。若是没有,谢醉桥自然不会来。她更不能预料自己还会不会与他再次有机会见面,所以趁他未走,她现在就必须要给他一些警示。

他于她有情,就算自己无法回他对等的情,这“义”却是必须要还的。

她再次想到了胡半仙。

***

谢醉桥原本还有些担心明瑜会将那玉环还回他。隔了几天,见并没动静,自己妹子身子也是好了起来,这才渐渐放下了心来。将亲手削制的木刀装饰完毕,到了临去前的两日,派个人送了过去。车马行装俱都已是由谢夫人一手打理妥当,便只等着到时候出发北归了。

他就要离此回京,这几日相邀的应酬也极多,能推的都推了,推不过去的,便与叔父一道应邀而去。谢静竹也没闲着,从前几日起陆续有从前的一些闺中好友过来相别。谢醉桥心中虽极盼着能在离去前再远远看明瑜一眼也好,只近日一来妹妹的闺阁中客人不断,自己不好再过去,二来也有应酬在身。昨日晚间回来时,捉到门房打听了下,晓得阮家姑娘已是来过,只又去了,当时心中便禁不住掠过了一丝惆怅。明日要动身,方才便是抽空最后去了一趟瑜园。

虽要离开,他心中却总觉自己迟早是要回的,瑜园自然更舍不得处置掉。刚才过去封了门,把钥匙交给了那庄子里的婆子,递了些钱,叮嘱她隔个十天半月地便去洒扫下。

谢醉桥回了谢府,刚进屋子的门,忽听一个小厮来报,说侧门外有人找。他第一反应便是莫非明瑜再有话要对自己说,这才派了人来?心中一下又是兴奋,又有些微微的紧张,连身上衣物也未来得及换下,匆匆便往侧门去了。到了那里,见巷子口有个人影躲躲闪闪,等看清那人模样,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