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五顿时明白小林子为什么要躲那么远了。

魏五收拾住心情,恭敬小心地回话道:“回太子爷,太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奴婢不敢定夺,故拿来禀报殿下。”

秦沂上次去太原,给怀陵郡王府老王妃做寿只是托词,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和京城里的人手接头。太子离开京城归离开,并不代表对京里的掌控就弱了。借着林家老王妃大肆贺寿的机会,京城里的人手以送礼之名来王府,而王府那几天闹哄哄的,无论是林家的人还是其他皇子的人,都很难看住每个人的动向,趁这个机会,大伙陆续聚在太子屋里,禀报宫里和朝中的动向,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做。太子军功已备,是时候找机会,凯旋归京了。

就连魏五都借着送礼的名,亲自去了趟怀陵郡王府。在原本的计划里,太子还会在太原停留好几天,等各方面都安排好了,再回边关收拢兵权,准备归京。可是不知为何,太子住了没多久,就一言不发的,直接回边关了。

计划被打乱,这给下头这些人带来些不大不小的麻烦,但并不是什么大事。真正麻烦的,是太子爷。

太子爷自从回来,状态就一直不太好,下面人全都暗暗提着心。魏五从前听人说还不觉得,等现在亲自看到,心里也狠狠沉了沉。

“太原的事?”秦沂时候顿了顿,然后就无意般问道,“是什么事?”

魏五犹豫了一下,斟酌着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

秦沂没说话,但以魏五这么多年的经验,立刻看出来这是太子不高兴了,魏五当下不敢再拖拉,赶紧说道:“其实是长兴侯府的事,和他们家五姑娘有点关系。”

“楚锦瑶?”秦沂听到这个名字,忍不住停下动作,问道,“她怎么了?”

太子连这位五姑娘的闺名都知道…魏五越发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他不再迟疑,把苏父苏母闹事、苏慧求助、楚老夫人带着全家去郡王府的事全部说了一遍。

秦沂越听神色越冷,等最后听到楚老夫人和郡王府时候闹得不欢而散,早早就回了府之后,秦沂身周三尺几乎能冻出冰来。“他们倒好大的胆子。”

魏五拿不准太子爷说的这个“他们”是指林家,楚家,还是苏家那对夫妇,于是只好垂头不言,免得说错话。秦沂停了一会,深吸了口气,拿起茶盏给自己压火:“林家他们最后怎么说?”

“昨日我收到犬子飞鸽传来的消息,信上说,林家老王妃有意让五姑娘给世子做侧妃,她们…”

魏五还没说完,猛地听到一声瓷器炸裂的声音。魏五偷偷抬眼去看,发现秦沂的脸色阴沉的吓人,名贵的霁蓝瓷杯磕在桌上,仔细看蓝釉上有一道竖立的裂纹,竟然被秦沂生生捏碎了。

秦沂松手,刚刚看着还整齐的瓷杯顿时四分五裂,哗啦一声摔到地上。

魏五不敢说话,但是看着碎瓷片上点点血迹,又不敢不问:“殿下,您的手…”

“没事。”秦沂止住了想要上前来给他包扎手的太监,依然抬头看着魏五,“这事当真?”

“当真。”

“楚家人怎么说?”

“奴婢走时,长兴侯府还没有表态。昨日的飞鸽传信上,只说了郡王府意图让楚五姑娘做妾,侯府的态度没有提到。”魏五看着秦沂的脸色,又补充了一句,“他们应该还没答应。”

秦沂冷笑一声:“算他们识趣,若他们真敢答应了…我第一个饶不了他们。”

魏五低着头,不敢往下想太子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秦沂挥手道:“没你们的事了,下去吧。”

“是。”

魏五和小林子退下,出门时,小林子轻手轻脚地合上帐篷。

帐篷合上后,大帐里顿时暗了下来,关门时从外面旋进来一阵风,将烛台的火焰吹得上下跳动。秦沂眼睛盯着烛火,良久失神。

他曾经答应过自己,让楚锦瑶这一辈子活的安心。官场的事有他照看,楚锦瑶只需要做一个不识人间疾苦的闺阁千金,日后成为一个官宦太太,一辈子夫婿官途亨顺,儿子平步青云。她就这样养尊处优,糊里糊涂又快快乐乐地度过这一生。

他曾满心以为自己能做到。

可是事实却让秦沂说不出话来,他甚至都不敢面对这件事。

他是东宫太子,他是军中主心骨,他有太多的家国大义要考虑,所以不知不觉间,他便疏忽了自己曾经发誓要保护的那个人。出击鞑靼,对抗皇弟,周旋朝中势力,远远地遥控京中局势,他有这么多事情要做,而楚锦瑶被人诬赖名声、牟图财产时,他不知道,楚锦瑶被逼着做侧室的时候,他也不知道。

秦沂简直感到后怕,若不是魏五赶来禀报,他会放任这些人,酿下何等大错?

秦沂一个人在帐篷里坐了很久,他想了很多,最后,他开口唤道:“来人,备墨。”

.

紫禁城里,金狮怒目,蟠龙舞爪,朱服紫缨的朝官们低着头,肃穆又匆忙地在汉白玉石阶上穿梭。

宫内东庑南文渊阁外,人员来往越发规整频繁。从外面看这实在是一个所不起眼的小房子,然而出入这里的人,无不脸带自豪。原因无他,盖是因为这里便是内阁办公之所,是天底下文人的最高理想。

范正英一路走来,路上所见之人无不恭敬地停下,双手拱起,一脸笑意地唤道:“范首辅。”

首辅代天子批红,时常随侍皇帝身边,可以说是历代文人能走到的最高的地方,乃是全天下读书人的表率。范正英年过六旬,但是这个年龄对于内阁来说还很年轻,尤其他还是文渊阁大学士。范正英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生性谨慎,走在路上遇到人问好,不论亲疏远近,他总会停下来点头笑一笑。可是今日范正英顾不得了,他几乎是一路跑着走向文渊阁。

路上问好的官员见了,无不惊奇万分。范首辅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紧不慢的,即便冬至大朝贺也慢悠慢悠,什么时候见他快走过两步?今日发生了什么,竟然能让范首辅这样着急?

旁边一个官员低声提醒:“似乎是太子来信了。”

官员一愣,随即掩饰不住地雀跃起来:“殿下终于肯回来了?”

对方高深莫测地摇头:“这就只有范首辅知道了。”

范正英赶到文渊阁后,刚进门就问道:“太子来信了?信在哪儿?”

其他人连忙把信件呈给范正英,范正英真是自家孙子成亲都没有这样着急过,他匆匆忙忙接过来看,等扫完之后,不可置信地说道:“太子竟然让皇上给他赐婚,册封太子妃?”

乾清宫内,皇帝也很是奇怪:“他一年不写一封信回来,这就罢了,冷不丁来一封信,竟然还是让朕给他赐婚?”

当然了,秦沂在信中可没说让皇帝“赐”婚,他说的是:“即册封长兴侯府第五女,楚氏锦瑶为皇太子正妃。”

百里之外的京城因为秦沂的一封信而天翻地覆,而大同城内,秦沂依次给皇帝、首辅、东宫詹士送信之后,自己则变的轻松闲适起来,连这些天心中隐隐的焦躁也一扫而空。与其说是侧妃的事逼着他表态,不如说是怀陵郡王府的做法,终于给了他一个横刀截胡的理由。

见鬼的侧妃,林家这几个人真是给脸不要脸,秦沂彻底被惹恼了,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林家的这群人还是有多远滚多远吧。

至于楚锦瑶的想法…哦,这不重要。如果楚锦瑶还是脑子被驴踢了一样想嫁给林熙远,哪怕做侧室也不顾,那秦沂更要拉她离开这个火坑了,顺便给她倒一倒脑子里的水。

小林子和魏五亲眼看着这封惊天动地的请婚旨意在自己眼前完成,现在他们俩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一句话都不敢说。秦沂写完给范首辅的信后,轻松写意地铺开另一张纸,给自己的手下写信。他运笔飞快,刷刷刷写完后,直接塞给魏五:“把这封信给钟傅实,让他跟着你回太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解决掉。”

魏五双手接过信,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个解决法?”

钟傅实是锦衣卫,他又是个太监,他们俩习惯了竖来橫去,可别被他们俩会错了意,给折腾狠了。

秦沂唔了一声,想了想,最后说道:“算了,到底是她的养父养母,苏家那个长女对她也还不错,就不要给她结仇了。罢了,轻轻敲打吧,若还是拿不准轻重,就去问太子妃。”

魏五听了这话狂流汗,这才刚刚送了信,这儿倒已经把太子妃叫上了。魏五已经明白轻重了,他躬着身倒退:“奴婢明白,奴告退。”

秦沂的心情比来时好了很多,甚至还和和魏五“嗯”了一声。小林子站在一旁看着,心里默默腹诽,太子爷还担心下手重了让楚姑娘难做,可是对待他们的时候,怎么从不担心下手重啊?

.

楚老夫人所料没错,七八天后,郡王府果然派人来做说客,这个担当说客的人正是楚珠。

楚珠是林家的媳妇,也是楚家的姑太太,她以出嫁女的身份回娘家,既不会冒昧也不会惹人注目,实在是合适之极。而楚珠已经出嫁,在怀陵郡王府生儿育女,根已经移过来了,老王妃也不怕楚珠不向着王府。

而楚珠知道了楚老夫人那天和老王妃说了些什么之后,对楚老夫人也甚是埋怨。她坐在荣宁堂,不住和楚老夫人抱怨:“娘你也真是的,有什么话好好说,你怎么能直接给老祖宗没脸呢?我因着这事,这几天没少被我婆婆和王妃挤兑。”

楚老夫人想到自己的闺女也在老王妃手下讨日子,投鼠忌器,说话就不由缓和了许多。楚老夫人说:“那天是我思虑不周。不过你婆婆也是,说的叫什么话,明明说好让锦瑶当世子妃,事到临头,突然就成了侧妃,贬妻为妾,这叫人干的事吗?”

楚珠听了却不赞同:“娘,你这话和我说说就罢了,在外面可不能这样说。大嫂她们家姐儿眼看就要飞成凤凰了,能给郡王府的世子、县主的亲哥哥做侧妃,这已经是多少人家抢破头的好事了,你和大哥竟然还不乐意?”

楚老夫人见楚珠眼角眉梢都是得意,忍不住问:“县主的事,已经定了?”

“宫中的旨意还没下来,不过镇北侯府的老太太已经答应了,说要进宫替县主说。镇北侯府那是什么样的人家,他们家既然应承了,那肯定就稳了。”

楚老夫人好奇:“能说动镇北侯府的老太太,你们送了多少东西?”

楚珠比了个手指,楚老夫人咋舌:“这么多?”

“还不止呢,这还不算那四套衣服。银钱其实都是小事,这次能和齐老太太搭上话,全凭我婆婆早年的一个人情,这次多亏了人家,要不是她和齐老太太相熟,在老太太跟前能说得上话,要不然,我们就是送再多东西也递不到老太太眼前。”

原来如此,竟然靠的是老王妃早年的人情。难怪老王妃上次的态度那样嚣张,长兴侯府在这件事没能帮得上忙,怪不得老王妃不满意楚锦瑶,想要另择高枝。

楚珠和楚老夫人在里面说私房话,小辈们也一齐坐在外面,相对无言。

这次楚珠回来,把林熙宁和林宝环也带来了。林宝环还好,林熙宁却恍恍惚惚的,看着心神不宁。

“宁表哥,你怎么了?”六姑娘发现了林熙宁的异常,关心地问道。

林熙宁回过神,他忍不住朝楚锦妙的方向看了一眼,最后还是强迫着自己收回视线。

那天楚锦妙说她不曾见过苏家父母,林熙宁没有告诉她,其实他看到了。

他那时出来叫人,正好看到楚锦妙背对着他,低头和苏家那对夫妻说些什么。林熙宁那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以为那是一对仆人,楚锦妙可能吩咐他们做事情,正好里面在叫他,林熙宁没时间和楚锦妙说话,直接就回去了。因此,楚锦妙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后来,林熙宁在楚老夫人那里看到苏父苏母,这才发觉不对,他含着最后的希冀,自欺欺人般的,问楚锦妙:“表妹,你当真不认识这两人,也完全没见过他们吗?”

后来的答案不言而喻,林熙宁在那一瞬间怀疑自己,这些年,他喜欢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真的了解楚锦妙吗?

林熙宁想不出来,也不敢想。他回家后一直浑浑噩噩,隐约听到大哥和楚锦瑶的婚事似乎有变。林熙宁知道大哥很喜欢楚锦瑶,他为了这件事,已经暗暗准备了很久,如果在最后关头泡汤,那对林熙远也太残酷了。

林熙宁知道,只要自己和老王妃,和郡王妃,甚至和林熙远说了楚锦妙的事情,那林熙远和楚锦瑶的婚事立刻就会有转机。林熙宁去找林熙远,话已到喉口,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不舍得。就当他最后一次依着自己最爱的四表妹吧,这一次只能对不起大哥和五表妹,这是他欠他们的。

今天出门的时候,楚珠暗暗问过他,是否想和楚锦妙更进一步,从表兄妹变为夫妻。林熙宁怔了怔,罕见地沉默了。

最后,林熙宁告诉楚珠,说这件事不要再提,让他自己好好想一想。

林熙宁为了楚锦妙,狠心欺瞒了自己最敬爱的大哥,眼睁睁看着大哥和楚锦瑶失之交臂。林熙宁心中愧疚得不行,现在在看到楚锦妙,只觉得有一团怒火在胸腔里冲撞,却迟迟找不到出口。林熙宁不想再面对楚锦妙,然而他以前实在太明显了,现在一旦忍住不和楚锦妙说话,别说楚锦妙,就连其他人也都发现了异常。

林熙宁神色紧绷,不想解释,连楚锦妙主动搭话也不理。楚锦妙习惯了被林熙宁巴着粘着,这还是她第一次被林熙宁冷遇,楚锦妙心里不悦,脸色的表情马上就难看下来。

楚锦瑶没心情理会这两人的官司,事实上,楚锦瑶这几天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从前深信不疑的行事准则,她脚踏实地,宽以待人,真的错了吗?

楚锦瑶神思恍惚,恍惚间她仿佛听到苏父苏母的声音。楚锦瑶楞了一下,然后看到周围人都往外看去,楚锦瑶这才知道,她没有产生幻觉,确实是苏父苏母来了。

不过这次,苏父苏母不是自己走来的,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另外几个人。楚锦瑶看到其中一人的服饰,眼神骤缩。

飞鱼服,锦衣卫。

苏父苏母怎么会惹到这些煞星?

第61章 罪有应得

许多人都看到苏父苏母, 以及他们身后的锦衣卫。长兴侯府的人都大吃一惊, 纷纷站起身朝窗外看去。

楚锦瑶眉毛皱的死紧,脸色严肃, 苏父苏母怎么会惹上这些煞星?楚锦瑶定睛一看, 除了苏父苏母, 苏盛也被揪来了。苏慧似乎也被吓了一跳, 现在正亦步亦趋地跟着一个人身边, 低着头说好话。

楚锦瑶顺着苏慧的目光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魏大掌柜吗?他也来了?

楚锦瑶直觉不对劲。楚老夫人和楚珠在内屋看到不对, 都惊的站了起来, 楚珠吓得声音都变了:“娘,咱们家怎么会来锦衣卫?”

楚老夫人也是手都在抖,她磕磕巴巴地说:“不知道啊, 我们家又没犯事,怎么会招惹到他们?”

“别是家里哥儿不省心,在外面偷偷惹事了吧?”楚珠狐疑地问。

楚老夫人被这个可能吓得心胆俱裂,她定了定神, 看到锦衣卫身后的那几个人, 思绪终于慢慢回笼:“不像,他们是带着苏家这几个人来的。”

楚老夫人和楚珠说了半天, 眼看外面的吵吵声越来越大, 她们再不露面说不过去了。楚老夫人仗着自己年纪大辈分高, 说道:“侯爷应该已经往回赶了, 他们毕竟是锦衣卫,没人招待不行,还是我去吧。”

权贵人家怕锦衣卫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就算楚珠是郡王府的二夫人,现在见了锦衣卫,还是吓得面都不敢露。楚老夫人往外走,楚珠躲在屋里看,赵氏阎氏两个儿媳妇没办法,不敢像楚珠一样躲开,只能硬着头皮跟在楚老夫人身后。

几个姑娘都在抱厦里朝外观望,见了楚老夫人,纷纷行礼,楚老夫人对身后的两个儿媳说:“你们脸皮嫩,就不用随我出去了,在这里好好看着这几个姑娘。锦衣卫素来是个混不吝的,别让他们冲撞了姑娘们。”

阎氏大喜,忙不迭应了。赵氏见了之后,隐约觉得自己是侯夫人,不露面说不过去,但是心里却很怵外面这些人,就这一犹豫的功夫,楚老夫人已经走出去了。赵氏这时候再跟上去太迟了,于是她也顺水推舟地留下。

楚老夫人瞥见赵氏的动作,嘴上不说,心里却很失望。看来,给二少爷选一门精明能干的媳妇,已是刻不容缓。

楚老夫人到外面后,客客气气地对这几个锦衣卫说:“各位大人好。大人光临寒府,有失远迎,不知各位大人来府上何事?”

长兴侯府的主事人这么久才出来,在这群眼高于顶的鹰犬看来,显然是极为失礼的,然而意外的是,他们没有嚷嚷,反倒客气地问:“您是长兴侯府的老封君?”

这态度,反而把楚老夫人镇住了,她越发小心翼翼:“没错。”

为首的锦衣卫对楚老夫人拱了拱手,说道:“老夫人,我们长官钟傅实钟大人让我们替他给您问好。他琐务缠身,而且也不方便亲自上门,于是就派我们几个代为出面。听说前几日,就是这几个人来贵府闹事?”

楚老夫人听着腿肚子都在抖,若是他们一上来就跋扈不可一世,楚老夫人还觉得正常,可是现在他们好声好气,反倒让楚老夫人惊悚后怕。她是万万不敢让锦衣卫插手自家的家务的,楚老夫人连忙说:“不妨事,这就我们府里的一些小事,不刚劳动几位大人操心。”

楚老夫人是真没把苏父苏母当回事,现在她只关心侯府和郡王府的事要怎么办,至于这几个罪魁祸首,楚老夫人一直让人看着,不让他们偷跑了就好。反正最后的结果无妨是打一顿教训一二,他们还能怎么样?迟早教训都一样,索性就先放下,先解决岌岌可危的婚约为上。

直到今日,楚老夫人都还想着和郡王府重归旧好,楚锦瑶虽然为侧,但也要尽可能争取最大的利益,不能让长兴侯府蒙羞。本来楚老夫人就要和楚珠说到这件事了,突然锦衣卫上门,打断了楚老夫人即将出口的话。现在楚老夫人自然没心情再谈婚事,可是她也不希望另生波折。苏家的事有他们自家遮掩,若是让锦衣卫掺和进来,那就越闹越大了。

楚老夫人话里话外都想让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刚才说话的锦衣卫笑了笑,说:“你们觉得是小事,别人可未必。现在,可不是你们家说了算。”

“什么?”楚老夫人皱眉,心里惊疑不定。

对方似乎不想多说,他对身后人抱了个拳,说道:“魏五爷,人已经给你带来了。这件事还涉及到您,剩下的事,我们就不掺和了。”

魏五点头,给锦衣卫回礼,说道:“有劳诸位,改日请各位喝酒。”

他们几人相互客套,苏父苏母什么都不知道就被拽了出来,现在正惊讶又害怕地相互对视。苏盛更是衣冠不整地被拉到这里,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苏盛悄悄问苏父:“爹,这是怎么了?他们是谁,为什么抓我?”

锦衣卫虽然臭名昭著,但是在百姓眼里只闻其名,并不如亲身体验过这些鹰犬之可怕的达官贵人们害怕锦衣卫。苏父比苏盛见识多,隐约认出来这些人的衣服不对劲,但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苏父见锦衣卫把他们拖到长兴侯府,只以为这是长兴侯府的人,于是安慰自己的儿子说:“没事,我们是农籍,士农工商,他们不敢拿我们怎么样的。”

苏盛放心,点头道:“那就好,原来还是为了苏瑶那个丫头的事。她狼心狗肺的,不晓得报答我们家就算了,怎么老是给我们家惹麻烦…”

苏盛话还没说完,猛然被人一脚揣在心口。他几乎是被踹飞了出去,落地后发出“砰”地一声巨响。苏盛面色又红又白,立刻就从嘴里流出血来。

满院子的人都没料到这个变故,顿时被吓得尖叫出声。楚老夫人被吓得倒退一步,楚锦瑶从没见过这等阵仗,她惊吓地低呼了一声,不由用手捂住了嘴。

和楚锦瑶一同站在屋里的姑娘们也都是如此,她们脸色惨白,紧紧和丫鬟握着手。三姑娘和黄姨娘学了许多市井习惯,最是泼皮,但是她看到眼前这一幕,也几乎吓得要哭了。

魏五听到苏盛还敢编排楚锦瑶,当下毫不客气地从他心口踹了一脚。丫鬟小姐们都吓得尖叫,而另几个锦衣卫却神色不变,甚至还带着微微笑意,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苏父苏母被方才那一幕惊呆了,等反应过来后,立刻哭天抢地地扑到苏盛身边,又是擦血又是扶他起来:“儿啊,你还好吗?你就是爹娘的心肝肉啊,你要是出了事,比杀了我们还痛啊。”

苏慧本来跟着魏五身边说好话,她万万没料到魏五竟然会做的这样绝。苏慧不可置信地捂住嘴,她顾不得和家里人怄气,赶紧也扑过去看苏盛。

魏五冷冷地看着苏盛:“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谁准你说话的?”

苏母平时最是宠爱自己唯一的儿子,现在看到儿子被人一脚踹了半条命出去,胆几乎都裂了。听到魏五这样说,苏母简直恨不得吃魏五的肉,和魏五的血,她不管不顾地朝魏五扑去:“你们这群天杀的,我和你们拼了!”

站在最外面的一个锦衣卫铮的一声半拔出刀来:“魏五爷看在你们夫妻俩是老弱的份上,不和你们计较,别给脸不要脸。”

这群人带着一种京城特有的跋扈。那是时常走于皇城根下,在权力边缘游走的人才能养出的眼高于顶,视道德与律法于无物。苏母在村里也是泼辣人,撒泼骂街不遑多让,她一见这个场面,立刻故技重施,倒下滚地撒泼。

“没天理啊,光天化日之下,官爷殴打良民啊!”

楚老夫人好容易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神,结果刚平定下来就听到苏母说这些话,楚老夫人大吃一惊,赶紧说:“住口!快把这个泼妇拉起来!”

楚老夫人真是吓都要吓死了,锦衣卫是些什么人物,你和他们玩这招?苏父苏母不想活了,可别带累他们长兴侯府。

为首的锦衣卫好笑地对魏五爷说:“还真是新鲜,在山西地界上,竟然还有人敢招惹魏五爷。编排人编排到魏五爷身上,你们真是嫌命长。少在我们面前来这一套,我们不知见过多少死人,要是真惹恼了我们,别说只是踹他一脚,便是把他打死了,也没人敢说个不是。”

苏母在地上打滚,没想到不见成效,还听到这样一席话。苏母在村里是有名的泼皮,一旦有事惹到苏母身上,苏母又是闹又是骂的,好些脸皮嫩的婆子媳妇被她顶的回不了嘴,有理也成了没理。苏母向来都为此沾沾自得,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可是现在对上这群人,苏母却发现自己从前撒泼打滚的经验全无用处。因为这群人,不需要讲理,也不需要别人评理。

苏父看着自己的儿子面如金纸的躺在地上,出气多进气少,心疼和什么似的。听到锦衣卫的话后,苏盛嘴里血沫横流,断断续续地说:“爹,救我,他们要打死我…”

苏慧听着泪流满面,苏盛从小就是家里的霸王,横行无忌,喜欢什么就抢,苏慧虽然看不上他,但到底这是她的弟弟,现在成了这样,她哪儿能不伤心。苏父听了苏盛的话,又气又恨,一时恶向胆边生,竟然拾起花圃里的一块石头,咬着牙朝那几个人掷去。趁着混乱,他竟然还想请抢对方的刀:“敢打我儿子,我和你们拼了!”

然而苏父是什么水平,能在锦衣卫这等倾轧严重的地方混出来的人又是什么水平,苏父很快就被人制住,而且经此一事,反而彻底激怒了锦衣卫。

“呦,踹你儿子一脚你就心疼的要死要活,那当初你们谋害别人闺女的名声,怎么不觉得心疼?”一个锦衣卫面色不悦,眼看着就要给苏父一些拳脚尝尝,楚锦瑶在里面再也看不下去,连忙掀开帘子说:“你们说话归说话,不要动手!他年纪大了,挡不住你们这一脚。”

楚老夫人被吓了一跳,赶紧说:“你快回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楚锦瑶急道:“再不拦着他们,他们就要打出人命来了!”

楚老夫人很想说这关你什么事?锦衣卫在侯府上闹出人命,这和侯府无关,可是若要多加阻拦,惹恼了这几个大爷,那可就麻烦了!

当着这么多人,楚老夫人不好明说,只是严厉地瞪楚锦瑶:“放肆,拉五姑娘回去。”

屋里的嬷嬷们追出来,强行拉住楚锦瑶的胳膊,就要把楚锦瑶拖走。这时,突然从下面传来一道声音:“住手。”

嬷嬷们心里一颤,不由松了手,楚锦瑶趁这个机会挣开,没好气地揉着自己被抓痛的手。

几个锦衣卫对视一眼,其中一个问道:“你就是长兴侯府的五姑娘?”

楚锦瑶警惕地看着他们:“是我。”

魏五反应快,已经上前一步,恭敬客气地楚锦瑶拜道:“五姑娘。”

楚锦瑶被吓得倒退一步,玲珑几个丫鬟立刻挡到楚锦瑶身前,目露警惕。

这是什么意思?

楚锦瑶惊讶极了,隐隐还有些害怕,魏五和这群锦衣卫怎么给她行礼啊?魏五对着楚锦瑶不好细说,现在赐婚旨意还没下来,魏五不敢泄露太子的事。何况,太子爷都沉得住气,没有告诉楚锦瑶太子妃的事情,若是魏五多嘴抢了太子爷的先…呵呵,你猜太子爷会怎么样。

剩下几个锦衣卫一看,嚯,原来这就是未来的东宫娘娘。他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暗暗羡慕太子爷的福气。不愧是龙子皇孙,只有这种人才消受得了此等美人,其他人即便娶得起,恐怕也保不起。

自从楚锦瑶出来后,院子里形势立变。魏五恭敬,锦衣卫也似乎有所顾忌,微微避开了眼。楚锦瑶对此疑惑不已,但是人都已经出来了,她怎么也要说完接下来的话:“魏大掌柜,前些天我的养父养母给您添麻烦,还编排您的私事,您不要往心里去。”

魏五哪敢让楚锦瑶给他道歉,说起来,连累未来太子妃的名声,该死的应该是他。好在他是个阉人,太子爷也大度地没有计较,若不然,今天倒在那里的就是他了。

魏五为此愈发冰冷地扫了苏父苏母一眼,这两个又蠢又毒的人,险些给他惹出大祸来。太子说让他们来替楚锦瑶解决这件事,还说拿不准轻重就问楚锦瑶,魏五当时虽然应了,但是心里却知道不能问楚锦瑶。

这好歹是楚锦瑶的养父养母,一顶孝道的帽子压下来,楚锦瑶是说处置好还是说不处置好?没有这种当下人的法,奴才就该想主子之所想,做主子之不能做,苏家的事,只能堆到魏五头上,他来忖度着楚锦瑶和太子的心思动手。

魏五于是说道:“五姑娘这话客气了,我不过一介商贾,耽误了五姑娘的名声,已经是万死难辞其咎,哪里敢承五姑娘的情?姑娘放心,小人经商多年,略略认得几个道上的人,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小的会托付给锦衣卫调查。等把一切查个水落石出后,再来和五姑娘禀报。”

被点到名的锦衣卫也抱拳说:“五姑娘放心,属下一定查个明明白白,给五姑娘出气。”

楚锦瑶很是意外,他们为什么突然对她这样客气?这些锦衣卫前一刻还张狂不可一世,现在为什么恭恭敬敬给她抱拳?更奇怪的事,他们为什么自称“属下”,还说要给她“出气”?不应该是还她一个清白吗。

楚锦瑶警惕又奇怪,楚老夫人在一边看着,就越发摸不准头脑了。楚老夫人斟酌地说:“谢谢几位官爷愿意给小女出头,可是,这是我们长兴侯府的家事,不敢劳锦衣卫插手。”

“老夫人,我知道你顾忌什么。”为首的锦衣卫实在忍不住了,说道,“你无非就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怕我们查出什么来,连累了你们府里的其他人。可是凡事都有公道,贵府五姑娘受了不白之冤,这事,我们一定要讨个说法。冤枉了谁,都不能冤枉五姑娘。”

楚珠躲在屋里听着,听到这话,她忍不住嘀咕:“这些人是谁找来的,为何对楚锦瑶这样维护,甚至都有些恭敬?”楚珠视线移到魏五身上,想到魏五方才的话,心中冷笑。她原本还觉得苏父苏母说魏家大掌柜心慕楚锦瑶是胡扯,可是现在看来,竟然还真有这么几分模样。就这样,还想着抬入他们怀陵郡王府?

楚老夫人心里也隐隐有这些苗头,不然,实在没法解释面前这些人的做法。锦衣卫对着她这个老封君是还不掩桀骜,一对上楚锦瑶就规矩的很,若说他们是给长兴侯府颜面,如何能越过她这个老夫人,反而去恭维楚锦瑶?

锦衣卫给魏五颜面,自然不可能说魏五是个阉人,魏五自己更不可能说。于是这样一来,外人不知其中内情,反而越发坐实了谣言。

魏五踹了在地上哼哼的苏盛一脚,然后对楚锦瑶说:“姑娘放心,这些人我们会处置,您就不必担心了。”

楚锦瑶一听简直吓死:“你们要做什么?”

魏五低头道:“不会出人命,姑娘大可放心,我们只会依照律法办事,让他们就事对事,罪有应得罢了。”

如果楚锦瑶,或者院内任何一人知道魏五的身份,就不会信魏五的这番话。一个心狠手辣的太监,也敢说依照律法,就事论事?

可是长兴侯府的人都对此一无所知,只能眼睁睁看着锦衣卫重新把苏家之人收押,要带回卫所去。今日拉他们过来只是为了给太子妃出气,正经办事,当然要避开娘娘。

楚锦瑶看着苏父苏母被人拉住,苏盛更是死狗一样由人拖着,楚锦瑶恨他们歹毒,为了自己女儿活生生要逼死她,可是楚锦瑶现在看了苏家人这副下场,也不知该说什么。她叹了口气,撇过头,说道:“你们说好了,绝不会出人命?”

“自然。”魏五一脸赔笑着给楚锦瑶行礼,即将出门时,他突然停下,状若无意地说:“怀陵郡王府家的人,现在应该也在府里吧?”

楚珠在里间听到,心里狠狠抖了抖,楚老夫人连忙说:“在。你…问这做什么?”

见了魏五和锦衣卫那谈笑自若的派头,楚老夫人已经不敢把魏五当一个商户看待了。

魏五笑了笑,说:“没什么,只是想提醒贵府,若想安安稳稳过好日子,这段时间可不要给五姑娘定亲。顺便请楚老夫人转告怀陵郡王府,五姑娘的人,不是他们能惦记的。”

这话听得楚珠勃然大怒,他们家马上就要成太子的岳家了,魏五一个商户,也敢说这样贬低他们王府?楚珠听得一肚子气,可是面上却屁都不敢放一个,楚老夫人更是堆笑着说:“好,我们明白了。”

她们明白了吗?楚老夫人其实什么都不明白。

魏五和锦衣卫出府时,正好遇到紧赶慢赶赶回侯府的长兴侯。长兴侯一见他们,连忙从马上跳下来,疾步过来给锦衣卫见礼:“各位大人怎么这就要走了?”

锦衣卫和魏五看到长兴侯,态度也非常客气,但是对于长兴侯的挽留和套话却全然不理。长兴侯被闹得一头雾水,等人走远后,他疑惑不解地问身边的幕僚:“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幕僚也看不出,说道:“小的一时也看不出,若是侯爷想知道,不妨进去问问老夫人。她们见锦衣卫的时间长,兴许知道来龙去脉。”

长兴侯赶紧进去找楚老夫人说话不表。整个长兴侯府被突然上门,且态度诡异的锦衣卫弄得不得其解,人心惶惶,而另一边,时代为农的苏家,也遭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锦衣卫亲自将苏家三口押解到村口,当着众多看热闹的村民的面,把苏家人扔到地上。锦衣卫不避讳人,大剌剌地隔着人群对村长喊:“这伙人到城里闹事,竟然敢诬赖贵人,彻底得罪了京中的大官人。他们家那个儿子似乎还想考功名,贵人说了,这家人心思不正,不堪读圣贤书。以后考试,就免了他的名吧。”

村长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官,何况这些还是朝廷的鹰爪,锦衣卫。能被锦衣卫称为贵人的,得是什么样身份的大老爷?村长不敢想,自然他们说什么应什么。

苏家人平日里做事就不得人心,现在苏盛还被剥夺了科举资格,显然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出息了。往常被苏盛欺负,被苏母骂过的人家心中大快,有些人暗暗痛快,有些人则要上前奚落几句:“呦,这不是苏家那个哥儿吗,你们家以前不是说攀上了贵人,亲生女儿在贵人家享福么?怎么现在连功名都被剥夺了?”

“你这话说的,他本来也没考上功名,怎么能叫功名被夺了?”

“哈哈这下好了,以后再也不用考了。”

村子里没有秘密,苏家得罪了贵人的事很快就传遍了。苏盛这些年游手好闲,一事无成,往日大家看在他读过书,以后能参加科举的份上忌惮他一二,现在知道苏盛这辈子彻底没机会了,顿时鄙夷毕露,人人唾骂。

苏父苏母一辈子重男轻女,把唯一的儿子当做命根子,直宠得他一无是处,现在被绝了功名之路,苏父苏母哭过一顿后,就想着给儿子娶妻,以后供孙子读书做官。然而家里有姑娘的人家见苏盛要财没财、要人没人,现在名声还臭了,哪有姑娘愿意嫁他。苏父苏母一心觉得儿子才是传承,女儿都是别人家的赔钱货,现在好了,没有别人家的女儿愿意嫁过来。他们视做命根子的香火传承,竟然断在他们的宝贝儿子身上。

这几乎比杀了苏父苏母还难受。

而由于苏母从前嘴上作孽太多,现在落难后,没人愿意替他们说话,反倒是落井下石不断。苏家不得人心,又被村长忌惮,不肯替他们做主,日子眼见的一日日难过下来。锦衣卫,或者说秦沂答应楚锦瑶的话没错,苏父苏母性命无虞,但是,以前做过的孽,全都反噬回他们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