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传来黑七咬牙切齿的声音。岑三娘一个漂亮的旋身,笑嘻嘻的朝他福了福,“多谢黑爷了。我和二姑娘等着听您的好消息。”

黑七看着她,握紧了拳头,冷冷的说道:“少夫人喜欢惹事黑七管不着。惹了事别连累我家少爷就好。”

岑三娘也来气了,露出一副讨打相:“可惜的是你家少爷乐意娶我这个惹祸精啊。我有什么办法?”

灯笼的光映在黑七脸上,他猛的举起了拳头。

“夏初!”岑三娘大叫一声,提起裙子就往外跑。

夏初提起了灯笼:“奴婢在这儿呢!”

看到她,岑三娘松了口气。她还真怕黑七一拳头揍下来。这混蛋没准儿还真的敢顶着杜燕绥的怒火先揍了自己再说。

“回去吧。黑爷今天对我客气极了。”岑三娘故意大声说道,笑嘻嘻的和夏初回去。

走在路上,她想起黑七身上那件洗白洗薄了的衣衫,又想起给杜燕绥裁好的中衣还没缝,就吩咐夏初道:“黑爷的衣裳旧了,回头你和阿秋给他做两身。这两日估计二房暂时不会来,我也把姑爷的衣裳缝了。”

夏初不满的说道:“黑七眼里没有少夫人,凭什么我们还要给他做衣裳?”

岑三娘哼哼:“你就不懂了吧?他越不敬,我越要对他好。等他醒悟了,我再给他娶个恶婆娘!让他悔不当初!”

夏初闷笑:“少夫人您真是……”

岑三娘越想越得意,只差哼着小曲儿偷着乐了。

院子里,黑七放下拳头,长长的叹了口气,嘀咕道:“少爷,你这位夫人的鬼点子真是层出不穷。”

回到自己房里,岑三娘发现小日子飘然而去,高兴的让人打了水痛快的洗了澡。

整理好之后,她打开了杜燕绥送来的包袱。

有张药方。方子上有太医院的铃记。大致看清楚了几味药,这是女子行经之后用来补气血的补药方子。

岑三娘心里暖暖的。

另有一个匣子。她打开瞧了,里面放着三枝堆纱宫花。

纱,纺丝而织,经纬有孔,透明度高,极为轻薄。堆纱方法做的头花,是用纱层层叠叠堆成花形,和岑三娘做的那种仿真度极高的头花不一样。

这三枝堆纱宫花用的料色彩鲜艳。一枝粉红,一枝明黄,还有一枝是蓝色的。都是用金丝串了珍珠为蕊,花瓣上用金银丝线镶了边。

其中一枝堆纱销了层金。灯光下珠光流动,点点金色璀璨夺目,显得异常华丽。簪身是象牙质地,做的极为精致。

“真漂亮。”阿秋和夏初见着啧啧赞叹。

她曾告诉杜燕绥讨几枝尚宫局做的精致头花做参考。杜燕绥回宫当差,真给她寻了来。这种被人惦记着的感觉真好。

岑三娘拿在手里,嘴角翘得老高,嘀沽道:“算你小子识相,还记得。”

她仔细欣赏了会堆纱宫花,见阿秋夏初眼热的模样,把花往匣子里一搁:“不是还有多的材料吗?明天空了多做些,你们戴着玩。”

二婢不由大喜。

岑三娘看到匣子里底下还压着封信。拆了来瞧了,脸上就收了笑容。

先前还欢欢喜喜的,怎么突然不高兴了呢?

“少夫人,出什么事了吗?”

岑三娘把信收了,叹了口气:“姑爷回宫销假当差。皇上见到他就想起我了。说吩咐礼部最近就把我的诰封赐下来。”

“恭喜少夫人!”二婢齐声贺喜。

“是啊,得了诰命,少夫人该欢喜才对。”

“哎,谁说我不高兴来着!我是担心进宫去谢恩。我还没见过皇后娘娘呢,心里担心着哪。”岑三娘挤出笑容说道。

夏初抿嘴一笑:“老夫人是一品诰命夫人。进宫回数多了,她肯定会指点您的。”

“对啊,我一紧张差点忘了。睡吧,今儿没睡午觉,乏了。”岑三娘敷衍了两句,打了个呵欠上了床。

帷帐放下,隔开了她和守夜的阿秋。岑三娘睁着眼睡不着。

信上说,赐了诰封,她要进宫谢恩。向谁谢恩呢?皇后娘娘。杜燕绥信里让她在家熟悉宫廷礼仪,免得贻笑大方。

他才不会担心自己贻笑大方呢。这是在提醒她,这次进宫不比寻常,不能让人挑理。

既然向皇后谢恩,能挑错的就是皇后。皇后为什么要挑错呢?一,杜燕绥和武昭仪走得近。二,皇后姓崔。

岑三娘进宫行差踏错。崔家就有话说了:瞧瞧,杜家娶了个这样的嫡孙媳妇,杜家姑娘能好到哪儿去?我家大郎是长子嫡孙,将来要掌门户的。哪能娶个不懂礼仪的姑娘回来呢?当年订娃娃亲只是嘴里说说,谁知道他家的姑娘长大了就长歪了呢。

进宫谢恩让岑三娘紧张。另二件事就很耐人寻味了。

杜燕绥说她身子不好,请太医院开了副补药方子。让她拿了方子去朱雀大街安仁坊里的济世堂抓药。还叮嘱她不得拖延,拖久了对身子不好。

就岑三娘所知,国公府大门一街之隔的东市就有好几家药铺。批发零售药材,样样齐全。抓副补药还要大老远的跑到朱雀大街的安仁坊去。还不要拖延,得速度办。这不得不让她想到宫里头怀了身孕的武昭仪。难道这副药是给武昭仪的?

会是什么药?打胎药?

武昭仪头胎不是生了个皇子吗?有故事传说,武氏后来生了个女儿,知道皇后去看望,自己把小公主闷死了。皇后成了头号嫌犯,后来因此被废。皇帝力压群臣封了武氏做皇后。武媚娘从此步上千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之路。

可是时间不凑巧啊。武氏现在也不可能会杀死自己的头胎孩子。现在平安生下儿子,她才更得宠,地位更牢固。

杜燕绥究竟要她抓副什么药呢?

岑三娘想得头疼。突然想起,现在的皇后不姓王,姓崔。难道历史的终点是一致的,过程发生了小小的改变?

亏她还以为给自己开的补药方子,没想到另有玄机。

岑三娘翻了个身,暗暗咒骂着杜燕绥。千万不要让她真的抓副打胎药给武媚娘啊。她心里会产生阴影的!

突然又想到,诰封赐下来她要进宫谢恩,不就能看到杜燕绥了?岑三娘兴奋起来,想了会儿,摸摸旁边空着的地方又叹了口气。

砌的火炕太大了,能让她在上面模着竖着打滚。也太空了,空的让她觉得孤单。

当归

礼部得了圣喻,前来颁诰封也没那么快。

第二天岑三娘见府里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吩咐人去正气堂向老夫人禀了,一早就带着阿秋和逢春暖冬三人出门。

逢春和暖冬都是出嫁前才买的丫头。两人都只有十岁。

逢春是新罗人。岑三娘不知道朝鲜岛上这会正发生着什么事件。逢春告诉她新罗和百济高勾丽彼此打了很多很多年。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叔叔来到了大唐。叔叔没了钱就把她卖了。

昆仓奴和新罗婢都是大唐贵人们最喜欢爱用的奴婢。前者忠心能干,后者温顺也能干。逢春不仅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会写字。

暖冬读过两年私塾,是被拐子拐来卖掉的。十岁已经有记忆了,记得家在西北鄯州,父亲是私塾先生。大概离今天的甘肃西宁不远。岑三娘应诺,如有机会就替她打听着。如果找回到她父母,就让她赎身回家。

岑三娘当初选中她二人,一是怜惜,二是她俩会写字。阿秋和夏初都十五六岁了,再过两三年,都是要择人出嫁的。她需要现在培养下一梯队。二婢跟着方妈妈学了些规矩和礼节,她就有意带着她俩在身边了。

她叫了阿福爹赶车,盘算着回去的时候正好去找方铭。

朱雀大街是长安的南北主干道。往北一头连接着皇城,往南直通明德门。宽约三百丈。大气磅礴。街道两边种着高大的槐树,春季绿树成荫,吐出一串串雪白的花朵,香气喷鼻。树后有排水沟,再后则是高达一丈的坊墙。

掀起轿帘往外看,随处能看到披着肩布,缠着盘头的天竺人用怪异的发音叫卖着胡椒肉豆蔻。穿着木屐,披着大袖宽袍,顶发结着小鬏的倭人三五成群在游荡。颈间挂着串串五彩缤纷的珠串,搂着胡姬招摇的波斯人。商贩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着果子。不时有穿着长衫,腰悬长剑的男子骑马而过。

繁华热闹与喧嚣和平康坊胜业坊这一片王公大臣的聚居地截然不同。

马车拐进了安业坊,入目又是另一番热闹场景。

早晨开了坊门之后,小摊贩抢着烧燃了炉火,热了锅子,开始了一天的生意。煮面片的,烤芝麻胡饼的,卖蒸糕的。空气中飘荡着香气,热气与热情的叫卖声。栉比鳞次的店铺开了门,红男绿女穿梭往来。

阿福爹问了济世堂的所在,没用多大工夫就找到了地方。

岑三娘戴了顶帷帽下了车。她抬着看了眼高悬的黑漆匾额,吩咐三婢在车上等着,一个人走了进去。

济世堂很大,一侧坐着两名坐堂大夫,这会儿正悠闲的喝着茶静候患者登门。

靠墙一溜到顶的中药柜,有四五名伙计等候着。

岑三娘径直走了过去。

“这位娘子可是要抓药?”帷帽的面纱一直垂到了腰间,伙计见她身段苗条,吃不准她是少女还是少妇,只能称了声娘子,热情的招呼着。

岑三娘心想,杜燕绥也没说这方子得交给掌柜的,小伙计不知道看得懂不。她从衣袖里拿出药方:“照方子抓一副。”

伙计接过药方看了看,神色就有些古怪。太医院的铃记不假,但药方怎么看着不对啊。他请岑三娘稍等,拿着药方去寻了掌柜。

不多会儿掌柜的就过来了,朝岑三娘拱了拱手道:“这位客人,此药方是帖补药,小店也常卖这样的药。只是方子尚少了味当归,这药本是补气血的,少了这味药,药效会大打折扣。不知是否是遗漏了?”

“照这个方子抓便是。我的方子,不会责怪你们。”岑三娘静静的说道,心里有了谱。

掌柜的就不再坚持,吩咐伙计抓了药。

付了药钱,岑三娘拿回了药方,提了药转身就走。

看着岑三娘上了门口的马车离开,济世堂的掌柜沉默了会儿,匆匆去了后堂。

他提笔写下当归二字,卷成细小的纸卷塞进竹管,放飞了一只信鸽。

这厢岑三娘去了东市。来回一折腾,就近午时了。她心情大好的决定吃过午饭再去找方铭。拿了钱让阿福爹自去买吃食,领着三婢进了家酒楼。

这间酒楼正是当初李尚之陪她逛东市来过的。坐在窗前正好能看到方铭开的那间店。

“都坐吧,别站着侍候了。”岑三娘吩咐了声,叫来小二点了菜。一道五生盘,一道水炼犊,一盘汤洛绣丸,一盘胡饼当主食。

五生盘是用羊,猪,牛,熊,鹿肉这五种切成丝,腌制后的冷盘。水炼犊有点像红烧牛肉,炖得极烂,汁水收干,浓香扑鼻。汤洛绣丸则是用肉裹鸡蛋做成。胡饼是猪肉馅和牛肉馅。上面的芝麻烤得焦香。

菜送上来,岑三娘就咽了口口水,拿起一个胡饼对三婢道:“吃吧。”

“多谢少夫人!”三婢开开心心的在下首坐了,见岑三娘动了筷子,这才开吃。

“水炼犊比咱们家做的好,等会儿打包一份给正气堂。胡饼也多买些,给归燕居的丫头们分了。”岑三娘吃的兴高彩烈,吩咐完之后,无意的往对面瞟了一眼,差点噎着。

云裳制衣铺子前正好驶来一辆青壁马车,这种马车大都是从车轿行租来的。岑七娘手里拎着个小包袱下了车,付了车钱,看了眼匾额,走了进去。

岑三娘坐不住了。七娘怎么找了来?还带着包袱?

可她现在过去,在七娘眼里少不得会认为岑三娘和方铭私下有点什么。

“暖冬,你进那家铺子里瞧瞧,看看那位姑娘究竟干什么去了。尽量呆久点,别说自己是杜国公府的。机灵点。”岑三娘派了七娘没见过的暖冬去。

暖冬哎了声,放了筷子下了楼。

岑三娘从窗口往下张望着,心想不知道二堂叔会不会找了来。

又坐了一会儿,她又叫逢春过去把暖冬换回来。

暖冬匆匆的上了楼,小脸上满是惊色:“少夫人,不得了啦,那姑娘冲进了后堂,然后我听到后面响起了哭声,哭的可大声了!”

七娘见到方铭哭诉,这在岑三娘意料之中。她也没办法,更不方面过去,只好留在酒楼等逢春的消息。

这时候,又有两辆马车奔来停在了商铺门口。

车上下来了四五个身强力壮的婆子,还有几名小厮,直接就冲了进去。岑三娘又是一惊。

请柬

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岑三娘坐立不安。

一会儿,只见掌柜焦虑的将逢春请了出来,开始下门板来着。

逢春得了岑三娘的吩咐,想多留一会。眼见着被请出了门外,竟大声喊了起来:“你家开店做生意,怎把客人往外赶哪!”

东市繁华热闹,呼啦啦的围了一圈人上来。个个探头探脑的往里瞧。

逢春个小,猫腰就进了人群里躲着,偷偷的看。

掌柜的一下子慌了,着急的下门板。

“店里出什么事了?怎么听到有女子哭叫声?”

“呀,该不会是间黑店,专门拐了去买衣裳的单身女子吧!”

就有热血青年上前一步,拦住了掌柜:“你家店里怎会有女子哭叫?看你行色慌张,该不会是做了什么黑心烂肺的事吧?”

掌柜叫起了撞天屈:“天地良心!小老儿在此开店一两年了,怎会做什么坏事!小店东家家务事,各位还请散了吧!”

突然里面就传来一声尖叫,竟冲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来,大喊:“救命啊!救命!”

众人唬了一跳。

岑三娘在楼上看得分明,可不正是七娘。她发髻散乱不说,外罩的纱衣滑落,露出半截雪白的肩来,腰带也扯得松了,狼狈不堪。岑三娘猛的站了起来。

这时后院呼啦啦的涌出几个婆子,高喊着:“快拦住她!”

岑七娘还没跑到门口,就被婆子们扭手捂嘴按住。

有个婆子聪明,眼瞅着店外聚满了看热闹的人,伸手就从店里取过一件做好的披风,连头带身蒙在了七娘身上。几个人抬了七娘就走。隐隐能看到七娘不停的扭动着。

“各位,我家捉逃奴,与他人无关,请让让!”一名婆子喘着粗气,捋了捋头发,气定神闲的说道。

一群粗壮有力的婆子外加衣衫整齐的小厮,看热闹的人一看就知是大户人家行事。偏有热血青年不肯让道,大声说道:“天子脚下,焉知你们捉的小娘子是不是良家?你们是哪家的?”

那婆子也不惧,上前一步正色道:“我们是永乐坊岑侍郎府上家人。这位壮士想抱不平,也得看看是什么事!”

她说着,一个眼色扔过去。婆子和小厮们就抬了七娘上马车。一溜烟走了。

听那婆子敢报出府邸来处,众人知道必定差不了,纷纷散了。

掌柜的扶着半边门板,呆呆的出了会神,也没了心情做生意,慢悠悠的挂出了今日歇业的牌子,打算关门了。

看到这里,岑三娘只能深深叹了口气,结了账,下楼走了过去。

“杜夫人!”掌柜的认出了岑三娘,眼睛一亮,让开了道。

这时他看到跟在岑三娘身后的三名婢女,认出了逢春和暖冬二人,不由一怔。

“掌柜的,先前是我七堂妹,我不方面让她撞着,只好使了小丫头来听听消息。您莫见怪。”岑三娘解释了句。

掌柜苦笑道:“杜夫人若是在就好了,唉!”

他掀起了往通后院的门帘,满脸愁容:“东家在后院,您劝劝他。”

发生什么事了?岑三娘心里咯噔一下,对三婢道:“你们留在这里。掌柜的,招呼下她们。”

她匆匆进了后院,只见厢房门大开着,方铭脸色难看的坐在桌旁,连束发髻的头巾掉在了地上也浑然不知。

“方七哥!”岑三娘站在门口喊了他一声。

方铭迟钝的抬起头,想对她笑,又笑不出来。低头瞧到自己的头巾,伸手拾了起来:“三娘,你来啦?”

岑三娘进了屋,坐在他对面。

“七娘实在……”方铭说的这一句,抿紧了嘴。

方铭的脸越发圆润。他皮肤又白,此时一抿嘴,脸颊上就挤出两团肉,生着气却多出几分可爱。

“她怎么了?方七哥有什么难处尽可以对我说,这样我才有可能帮到你。”岑三娘脑补着各种情形,心想七娘该不会那么生猛进来就将方铭扑到吧?

方铭想了想道:“三娘,你容我换件衣裳。”

他出去进了旁边的厢房,不多会儿换了件玉蓝色的绸衫,重新系好了头巾。再过来时心情已平复了许多。

“三娘,我就照直说吧。我确实不知七娘何时来了长安,更没有和她约着私奔。”方铭说到这里,显然已是气极,一拳狠狠揍在了桌子上。

岑三娘试探着把事补全了:“七娘找到你才说会儿话,我二堂叔家的人就冲进来了是吧?就误会你要勾引七娘私奔?”

方铭怒道:“怎么能不误会?你家七娘听到声响就扯住了我……”

他扭开了头,等心情平静了点又道:“那婆子劝七娘跟她回去,七娘拉着我就不松手。那婆子就说,知道方岑两家的交情,请我得闲去侍郎府一趟。她们先带了七娘回去。她们来拉她,被七娘挣脱了跑了出去。”

他看了眼岑三娘道:“你来的这么凑巧,该不会是进来前先瞧到七娘进来就躲起来了吧?”

岑三娘苦笑道:“我还能怎样?上回她来国公府就缠着我讨你的地址。我哪里能让她知道咱们在合作做生意来着。”

“后面的你都看到了。”方铭没好气的说道。

“七娘说堂祖母给她定了门亲事,她不满意。是偷跑来长安的。”岑三娘生怕方铭不知道。

“我知道,她一进来看到我就开始哭,说她不愿意。”方铭长长的叹了口气,站起身来,“三娘,我这就去侍郎府。这事不说清楚,我还真有麻烦了。”

岑三娘起身笑道:“你不是没成亲么?七娘对你一往情深,两家又知根知底来着,你就顺水推舟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