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希让人给袁敞拿了十瓶薄荷精油,又拿了十瓶桔子精油,“表哥,暖桔精油可以安神,你若是睡不着,可以让人熏些。”陆希的精油瓶子非常小,不过半截手指大小,里面精油容量更好,这是考虑到这会保存精油不容易,一旦拆封就要马上用完的原因。

“好。”袁敞欣然受下了陆希的礼物。

快初夏的天气,天气不冷不热,正适合行船,船一路顺风顺水,袁敞不过随他们走了两天就告辞了,等告辞的时候,还不等袁家训练有素的下人替袁敞收拾行礼,高家那些近卫已经手脚迅速整齐而又小心的将袁敞的行礼全部转移好了。

袁敞满脸笑容的对高严说:“多谢仲翼费心了。”

“子亮客气了,这是我该做的。”高严也回以笑容道。

两人不约而同的朝陆希偷偷瞄去,就见陆希神色略带不舍的对袁敞说:“表哥,你此去一路珍重。”

高严此时也对袁敞道:“路上小心,等上了船就插上官家的官旗。”

“我会的,皎皎仲翼你们也一路顺风。”袁敞说着,就上了自己的船。

陆希看着袁敞远去的身影,轻叹了一声,大家都大了,开始各奔东西了。

“皎皎?”高严低头握着陆希的手。

“没什么。”陆希仰头对高严甜甜一笑,幸好还有你在我身边。

“外面风大,我们回船舱吧。”高严说。

“好。”陆希回舱后,翻出摆放珍珠的木匣,推给高严,“阿兄,这个你看能不能卖给外族人。”

高严打开木匣,里面满满的一匣全是珍珠,“为什么要卖掉?”高严第一反应就是陆希把陆家所有稍次些的珍珠全带来了,“是陆家有什么急吗?如果是要钱的话,你不用费心。”

“这些珍珠是我养出来的。”陆希面对高严可没有顾忌,得意洋洋的对高严说,“阿兄,你还记得我小时候说过的话吗?珍珠是可以养出来的。”

高严想了想,“你是说过。”但他只当她是小孩子的戏言罢了,“这些就是你养出来的?”

“对,阿兄你有法子把这些珍珠卖给外族人吗?”陆希问。

高严看着这盒珍珠,沉吟了一会道:“这么多珍珠一起出现,就卖不出好价格了。”

“那就慢慢买,反正中国那么大,两年时间总能卖掉的。”陆希说。

“两年?”

“对,两年后应该又有这么一批珍珠了。”陆希说。

“两年时间能得几百粒珍珠,皎皎你真有本事。”高严夸道。

“几百粒?”陆希失笑,“我哪有本事,养出的珍珠都是极品珠?这些珍珠是从二十万多粒中珍珠挑选出来的。”

“二十多万?”高严没想到陆希居然能养出这么多珍珠。

“嗯,因为第一次植片,五树叔他们不熟练,五万多只珍珠蚌后来只活了三万只左右,每个蚌一次植入十来片外套膜,后来又淘汰了一万左右,你算算是不是要二十多万粒?”陆希和高严算着账。

饶高严对珠玉珠宝不是太在意,也震惊于陆希一口气能拿出二十万粒珍珠,“那这些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对。”陆希说,“不过这些淡水珠,所以品质要比海水珠差一点。”陆希惋惜道:“可惜这里离合浦太远了,不然养出合浦珠就更好了。”

高严说:“不急,慢慢来,合浦那里人太多,有些不好操作。”

陆希笑道:“我也就提一句,海水珠我还不会养呢,还需要慢慢琢磨呢。”她曾听珠农说过,淡水珠和海水珠养殖法有不小的差异。

“光是这些湖珠也足够了。”高严说,“剩下的那些珍珠呢?”

“我带了一半,给阿姑留了一半,准备研磨成珍珠粉。”陆希说,珍珠性寒,她现在不适合吃,但不妨碍她那珍珠粉做面膜。果然科学让生活更幸福啊,自打来到古代后,她何曾这么奢侈过用珍珠粉做面膜呢?

“帮你养珠的是谁?”高严问,“五树?”

“对,五树叔一家,和另几个人,这次我把五树叔和五树嫂带来了,剩下的那些人养一亩珠田足够了。”五树叔是她芦苇荡的重要建设人,她来涿郡后,要做的很多事还真离不开他。

“古人蓝田种玉,你这是震泽种珠。”高严笑道。

“那是因为我聪明嘛。”陆希微抬下巴的摆显。

高严失笑,将她抱了起来,“疯了两天,都没睡好吧?先睡一会。”高严说到最后语气都带酸了,这丫头这两天可和袁敞说了不少话,刚刚就见她偷偷的在揉眼。

陆希听着他酸溜溜的话,只伸手搂住他的脖子撒娇,“那阿兄陪我一起睡。”

“好。”高严躺在她身边,等陆希睡着才,轻声轻脚的起身。

船上的旅途是非常无聊的,尤其是沿途的景色几乎是一沉不变的情况下,不过这趟旅途高严早早的安排了,时间安排的很好,每到晚上都会让当地人带几个唱曲逗唱的姬人来哄陆希开心,若是有时间,还会领着她去外头散心。夫妻两人本就是新婚甜蜜期,这几天形影不离,感情好的更是如胶似漆。穆氏几人看在心头,都替陆希高兴,大娘子能得了这么一个体贴的夫婿,郎君和长公主也能安息了。

不过相对舒服平缓的水路走完,陆希就开始死去活来马车旅途,比对起来牛车来,马车速度是快,可远远不及牛车平稳,她一开始还能守礼的坐着,一天后就开始躺着了,最后就干脆赖着不起来了,更可怕的是,陆希还晕车了,吐得活去死来,第二天开始发低烧了,高严又心疼又急得找了一间农家住了下来,原想给陆希调养下身体再走,却不想第二天天才蒙蒙亮,就离开了。

陆希入住前,高严就让人先进去打扫了,之后春暄等人又给陆希换了床铺,连烧水的锅子都没用农家的,可陆希还是听了一个晚上的老鼠四处的跑动的声音,她几乎是睁着眼睛等到天亮的,就怕睡着了半夜老鼠来咬自己。高严搂着她安慰了好半天,告诉她绝对不会有老鼠,她还是睡不着。天知道,除了仓鼠外,老鼠这种动物对她来说,几乎已经是传说中的存在了,她连小白鼠都没有见过实物。

这一夜别说是陆希了,就是穆氏和春暄等人都吓得一晚上没睡,她们虽是下人,可也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哪里见过这种东西?尤其是春暄亲眼看到给她提水的农妇黑亮袖口,就忍不住皱眉了,在递给她水的那一瞬间,似有几只黑乎乎的小虫在她头发里钻来钻去!饶春暄生性沉稳,也吓得花容失色,好容易忍下了尖叫,可还是甩了农妇的水桶就往里头奔去。最后还是高严让人去活水中取水,她和烟微两人又滤了三遍,才煮开了给姑娘喝。在农舍住了一晚上后,陆希虽一夜没睡,但奇迹的烧退了,连晕车都不晕了。

高严也担心皎皎再吓下去,吓出大病来,没多停留,让她喝了药后,就让她上马车休息了。亏得一路上还带着医生,药物也足够,陆希喝了两天药后,精神就恢复的差不多了。

一路走来,陆希发现北方和江南完全不同,越往北走,就越荒凉,往往走上大半天都见不上人影。不过她却是不知道,还是有人影的,那些打劫路过车队的流寇和盗匪。只是高严这次带着家眷,一路上小心再小心,出行前早派斥候先去探路,如果发现有不识相的流寇,能赶走就赶走,不识相的一律杀无赦。若不是顾及皎皎,看到交战会害怕,高严也不会对那些流寇那么客气,越往北地走,高氏父子的威名就越广为人知,更别说高严又带了一大队精兵悍将,流寇们连靠近都不敢。

几天下来,陆希就明显的瘦了,穆氏心疼的直哭,她家金尊玉贵的大娘子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苦?倒是陆希一路上恹恹的精神渐渐恢复了,同被高严责令进来哄二嫂开心的高团说笑着。

“阿团,你以前来过涿郡吗?”陆希问高团。

“我十岁以前都是住在涿郡涿县的,也就是二哥驻军的地方。”高团说,说实话,二哥命他哄二嫂开心的时候,他心里还很忐忑,不为其他,在他心目中,二嫂似乎是比大嫂更让人畏惧的存在,至少大哥不会为了大嫂威胁他一定要彩衣娱嫂。可这几天相处下来,他发现和二哥比起来,二嫂简直是他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有二嫂在,他再也不用怕二哥的冷眼了。

“涿县是什么样子的?”陆希好奇的问。

“涿县比起建康吴县差远了。”高团看着脸色略带苍白,可眉宇间依然神采飞扬的二嫂,心里有些犹豫,他这个金尊玉贵的嫂子,这能待得在涿县吗?难怪二哥给她弄了汤泉别庄,“不过二嫂是住在汤泉别庄上,那里和二嫂家里差不多。”

“汤泉别庄就在涿县吗?”陆希问。

“不在,骑马要大半天。”高团说。

骑马要大半天?那挺远了,高严那匹可是日行千里的千里马,陆希没说话,心里已经打定了,汤泉庄园她就当别庄用吧,平时还是要住在涿县。

“二嫂,你要是住在涿县,会不习惯的。”高团说,涿县和建康的朱雀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没事的,我会习惯的。”陆希自信满满的说,当年阿娘都能陪耶耶住在小县城,她有什么不可以?她总比阿娘知道人间疾苦,那次农舍是她没有心理准备,这会她有心理准备了,她也不信高严住的地方会有老鼠。

高团聪明的选择了闭嘴,没在陆希兴头上泼她冷水,有些事只要经历过一次,就会知难而退了。

陆希突得问了一句:“大约什么时候到涿县?”

高团下意识道:“马上吧。”话音一落,他就察觉到不对了,“二嫂你会说涿县话?”刚刚陆希居然和他说的是涿郡一代的口音,虽依然带着江南吴语的口音,可还是让人听懂了。

“当然。”陆希涿郡一代方言,还是她六祖姑南坞亭君派人来教她的,说她既然要在北地生活一段时间,北地的方言就要都会一点,省得做个聋哑人,陆希这三年也跟着那人学了些流传比较广的北地方言。

“皎皎。”高严的声音在车外响起。

“阿严。”陆希挑起帘子,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高严见她精神好了不少,心里稍稍放心,“涿县到了,我们现在这里住一晚,明天我送你去汤泉别庄好不好?”

陆希已经打定主意要留下来了,但她估计高严不会答应,她也无意在高回面前反对高严的意见,“好。”等两人相处时再好好说。

作者有话要说: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京城”,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东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黄河中下游河南大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昨天说起煮盐的情节,我跟小狮子说,古代白砂糖提炼要到明朝,那么盐呢?会不会魏晋唐时期也没有精盐?我们一查,西汉就有记载天然气使用熬盐记载了,汉代熬盐技术很好了,唐代已经非常非常发达了。。。天然气使用比欧洲早了十几个世纪。。。太逆天了。。。天朝上国啊!如果古代重视科技的话,说不定地球都容不下了。。。我越看这些就越能感觉为什么古人有这么强的自信心,那么好的精神风貌,因为那时候他们在天朝,强国才有强悍的民族精神。

还有就是那个齿轮,也是小狮子跟我说,她去兵马俑看的时候看到的,现在手工根本做不出这种齿轮了,只能机床做了。

那个水利南宋纺纱机,当时我问某人,你说我女主穿越回去,能干什么?某人问我,你想干什么?我说不知道。他说,要不你搞蒸汽机吧。我震惊了,我说我要发明蒸汽机干什么?我又不是瓦特!那个玩意很难弄吧?还不如搞珍妮纺纱机呢。他说,蒸汽机原理很简单,比珍妮纺纱机简单多了!我听了他的话,真跑去查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了,查了才知道珍妮纺纱机和南宋那神机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最后说那个老鼠问题。。。我以前对老鼠没什么概念,自从我某次去找我闺蜜,我闺蜜是医生,她请我吃饭的时候,正巧遇上她医生的同事,不知怎么的,居然聊上了试验用的小白鼠…我以后无数次后悔啊!那人说,你是不是觉得小白鼠很可爱?我当时傻乎乎的点头了!他绘声绘色的跟我描绘了试验用的各种小白鼠,我差不多全忘了。。。就记得一种叫裸鼠?还是什么,反正就是没有免疫力的那种,然后——那人跟我说,其实试验用白鼠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它一旦见到血,就会攻击同伴,直到你死活我。他跟我说,他们实验室有次过年,忘了,就把两只小白鼠关在笼子里,回来的时候,就发现两只变一只和一层皮了。。。一层皮。。。我当时午饭就没吃了orz,自从那次之后,我看到仓鼠都有心理阴影了。。。

☆90初到涿县(上)

涿县地属大宋的边关,春暄和烟微坐在车上,悄悄的挑帘望去,看到那一排排的低矮的房屋尘土漫起的道路,以及一个个带着刀在路上走来走去的大汉…她们甚至还瞄到一名抱着孩子的少妇,在孩子哭得的时候,直接撩起衣襟当众给孩子喂奶,两人面红耳赤的放下车帘,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啊!两人脑海里同时浮现了这句话。

五树嫂看出了两人的想法,安慰她们道:“大娘子不住在涿县,就是今天郎君没时间送大娘子去。”对涿县的情况,五树嫂要更了解些,因为高严第一次带去的陆家仆役中,就有她和五树的长子大诚。

春暄和烟微同时摇头:“如果汤泉别庄不在这里的话,大娘子是不会去的。”两人伺候陆希多年,对陆希的心思还是能把握的,既然都随郎君来了涿县,她就不可能离开郎君了。

“可是这里可不是芦苇荡,姑娘会住不惯吧。”五树嫂吃惊道。

“郎君不是在涿县有居所嘛,大娘子肯定会住在那里。”烟微说,她和春暄虽没来过涿县,可对涿县的大概还是有数的,当初大娘子派家中管事仆佣来涿县的时候,就吩咐过,如果汤泉别庄离郎君的驻地太远的话,就不要大肆修建别庄,主要把他们居所修建好,想来郎君的住所应该已经收拾好了。

“郎君的居所应该修建还可以吧。”穆氏说,她儿子阿伦和大诚一样,都是第一次就随高严来的,阿伦专门负责修建郎君和大娘子的居所,五树嫂的儿子是去负责管理郎君和大娘子在附近的农田了。

几人正说话间,马车就转入了一条宽敞的大街,众人眼前顿时一亮,宽阔的可以并排在三辆马车的大青砖铺成的道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地上的青砖光洁,不带半点灰尘。高严目前的居所,是他从一个败家子手中卖下的祖宅。

卖下后他也没修整,直到三年前阿伦来涿县后,才开始翻建,论对农庄的了解,他没大诚那么精通,可陆家那次东平坊的翻修,是他和父亲全程参与的,对那次历时快五年的陆家巷东西二弄翻修记忆犹新,这次陆希让他来翻修一间旧宅,他还是绰绰有余的。温泉别庄那处又有施先生操心,他就专心弄涿县这一处了,他可清楚的记得大娘子说过,如果汤泉离郎君驻地太远的话,她不会长住别庄的,故翻修旧宅的时候,他格外精心,几乎是事事都过问了。

得知高严和陆希今天回到后,他早早的起来,让侍从们将家里从头到尾的全部再次打扫了一遍,确认主院连角落都没有半点灰尘后,就和同样早早赶来的大诚,从汤泉别庄赶来的施老先生一起,拆了大门的门槛,迎接主人入内。

“施先生,您喝茶。”阿伦先给施平倒了一杯茶。

“阿伦,你这里弄的不错。”施平昨天就来了,梳洗完毕后,悠然的转了一圈后,对阿伦的修建大为赞赏,可以看出这老宅的前几任主人,也是花过心思置办的,但后来子孙不争气,大部分院落都破败不堪了。阿伦照着原来宅子的格局翻修,牢记大娘子的吩咐,要多问当地熟练的盖房工匠,基本和当地富户修建的没太大差别,但细微处还是能看出阿伦花了很大的精力,大院落套小院落,层层叠进,又防卫森严,让施平不住的点头,“这格局弄的不错。”

尤其让施平喜欢的是,阿伦给下仆和高严亲卫们置办的洗漱间干净清爽,即使是最冷的天气,也能保证大家三天梳洗一次,甚至净房外,还有一间暖房,可以让梳洗的人在暖房里烘干头发后再出去,就算是大冬天也不至于顶着湿发在滴水成冰的外头走。

“这是我问了当地的工匠才琢磨出来的。”阿伦憨笑道,“要是没有他们,我们连个火坑火墙都搭不出来。”

施平笑着捻须问:“那这里可有给我住的地方?”

阿伦一愣,看到施平对着他微笑,他大喜道:“有!当然有!除了大娘子和郎君的院子外,余下的少了谁,都不能少了施老先生的!”

这间宅子占地颇广,几乎大半个的齐国公府邸那么大。陆家的齐国公府邸,是在前梁开国之初建造的,那时候建康刚被定位帝都,陆家身为开国功臣,皇帝前梁高祖大方在皇宫周围划了一大片地,给陆氏先祖造齐国公府邸,这也就几个大世家才有如此殊荣,之后建康官员的府邸就越来越小了,小官员一家几十口住在一进的小院里都不奇怪。比对江南的寸土寸金,北方占地就大多了,这间宅子的原主人还并非涿县大户呢,就当地的一个地主,就能在县城中有这么大的宅子。阿伦修建了三年,才翻修了其中的六分之一,当然这和阿伦下大力气主要修建陆希的居所有关。

施平笑着点头,之前他没入住是因为陆希还没到,这会陆希都来了,当然是陆希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郎君和大娘子来了。”小刀的一句话,让众人全部起身,走到门口迎主人归来。

“施祖翁,您怎么来了?”陆希看到施平,又惊又喜,忙上前给施平行礼,施平在陆家的地位很特殊,他是陆璋的长史官,却和袁夫人陆说平辈论交,就是陆琉看到施平也是喊阿叔的。

高严这三年得了施平不少提点,对施平也非常尊敬,和陆希一起行礼。

施平忙扶起两人,“可使不得。观主信任老夫,让老夫随了大娘子来涿县,自然是大娘子在哪里,老夫就在那里。”

施平的主动,让高严身边好几个近卫都侧目,施平来这里三年,几乎隐居在汤泉别庄,从不轻易外出,郎君身边也就几个最亲近的亲卫,才知道这个看似老神仙般的老头有多么的——老奸巨猾!这三年郎君也说了几次,想让施平天气暖和的时候住在涿县,可都被他笑着岔开了,却不想女君一到涿县,这老狐狸居然不用请,就住进来了。

“太好了。”陆希开心的说,“我正好有好多东西想问祖翁呢。”

陆希天生长辈缘亲厚,只要是年纪大些的人,极少有不喜欢陆希的,施平也是从小看着陆希长大的,待她就和自己孙女差不多,闻言呵呵笑道:“不急不急,大娘子刚到,先休息几天再说。”

高严和陆希奔波了一路,和众人寒暄了几句后,就先入内院梳洗了,高严因要去官府,就简单的冲洗了,换上官府,就先去府衙了。陆希没高严那么忙,她让春暄等人都先退下也去洗漱,也没让其他人伺候,就自己一人在净房慢慢的洗漱。

春暄和烟微,梳洗干净后,就匆匆赶到了陆希的正房,陆希还在梳洗,阿伦和大诚的媳妇在外面候着,见两人来了,就起身说:“大娘子说,要自己洗。”

两人是知道大娘子脾气的,从衣柜中取出了早就备好的衣服,春暄手刚落在衣服上的时候,就感觉布料不对,“这是什么料子的?”摸着像是绸缎,可触手涩涩的,不光滑,似乎是厚缯料?

“是厚缯料。”阿伦嫂解释道:“是大娘子吩咐我弄的,她说让我准备些她家常穿的衣服,就和这里中上人家穿的差不多。”

烟微掀开陆希的首饰匣,里面散乱放着不少做功样式都不算太精致时兴的首饰,“这是镀金的?”烟微拈起一根簪子问。

“对,这儿除了极少数大户人家外,寻常官员女眷戴的都是铜镀金的首饰,这些算是挺好的了。”阿伦嫂说。

“这些镯子也是?”烟微说。

“是的。”

“簪子留下,镯子拿走吧。”烟微说,“铜做的东西烧手,大娘子不能戴,反正大娘子平时也不怎么戴镯子。”烟微还清楚的记得,三年前大娘子和郎君初七去看灯会,就戴了一会铜手镯,回去手腕就红了一大片,有些地方连皮都磨破了,她们两人被穆媪足足训了七天。

“我就担心铜做的东西烧手,也没让人做几个,下一层都是纯银做的。”阿伦嫂说,她家小姑阿俏也不能戴铜首饰,所以她留了一个心眼,没让人多做。

“阿伦嫂想的真周到。”烟微笑着说。

阿伦嫂道:“这是我该做的。”

烟微和春暄拿了衣服后,就先进去伺候陆希穿衣服,阿伦嫂和大诚嫂也没走,两人指挥着小丫鬟,把陆希的随身行李翻出来放好。

陆希梳洗完毕,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才有了闲心打量着她未来的居所,五间正房两间耳房,左右两排各六间厢房四间耳房,正院内地上都铺成圆润的鹅卵石,廊下还摆放着一派盆栽,还有一口大缸,缸里还养了几条金鱼,正房后还有一个后花园。屋里的家具也是做功精细酸枝木家具,圆润平整,陆希走了一圈,对以后居住的环境很满意,回头问阿伦嫂:“怎么房里没火炕呢?”她记得北方这边都应该烧火炕的吧?

阿伦嫂一怔,怎么都没想到大娘子会知道火炕,她指了指一堵墙道:“睡火炕容易上火,所以我们弄了火墙。”她刚到这里的时候,睡火炕,嘴里就起了三四个大火泡,大冬天了喝了十来天的绿豆汤才把火气泻下去,她和阿伦琢磨了半天,问了这里的老匠人,知道刘将军府上的正院,也没有用火炕,而是整治了地暖,地暖要比火炕不容易发火气,两人征求过郎君同意后,就干脆把正院全拆了,深挖了地基铺好了地暖,又通了火墙,再修建新房,但郎君吩咐他们这件事不用告诉大娘子,他们就瞒下了。

陆希听了也没多说什么,或者这会北方还没后世那么冷,火墙就够了,“你们再养几只猫来。”陆希吩咐道,在农舍的一夜,给陆希不小的心理阴影,她不认为这里会有老鼠,但还是养几只猫好,“不要好看的,就要能抓老鼠的。”

春暄和烟微心有戚戚的点头。

阿伦嫂怔了怔,“好。”

“阿伦家的,你们在做什么啊?怎么这么热闹?”爽快的女声在门外响起。

众人同时一愣,阿伦嫂听到声音,快步走了出去,就见一名身量高挑健壮皮肤黑红笑容爽朗的妇人提着一个大网兜站在门口,网兜里有几只血淋淋的兔子,“二柱嫂,我们在收拾行李呢。”阿伦嫂说,“你这是?”阿伦嫂来涿县三个月,就和阿伦一起,学会涿县话了。

这么大的院落,若是只有陆希和高严两人住,也太宽阔了些,也不安全,故高严手下的大半亲卫和将领的妻儿基本都住在这间宅院里。阿伦建造府邸的时候,建造的图纸,是陆希抱着一堆图纸,去找六叔祖八叔祖,还拖着袁敞,集众人之力琢磨出来的北方最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大结构套小结构。

大门一关,每个院落毫不相关,大门一开,大家又能相互联系,这一年多住下来,高严手下几个将领,关系都亲近不少。阿伦夫妻是奴婢,可众人看这几年高严对内几乎都有的事务都交给阿伦处理。别说小军士有些也是部曲,不是良民,和他们亲的就跟一家人,就是好些个军官,对他们也很客气。两人又识趣,见每个人都很客气的很,每个人的官职知道的一清二楚,让大家都很舒畅。

“在家里待了好几天,手痒,就和几个姐妹去外头打了几头兔子,正想给你们送去呢。”二柱嫂爽利的说,“要么今晚我们姐妹喝两壶小酒?”她不是军户出生,但她父亲是猎户,从小随着父亲学打猎,平时闲了无聊,就爱去外头打点小野味,她人爽气,得了猎物也是拿出来大家平分,在高严近卫的军士娘子中,很有威信。能住到这里的,基本全是高严信任的人,都在战场上生死与共的,高严对等级之分也没那么严明。

“我今天就不去了。”阿伦嫂婉拒道:“我家娘子刚到。”

“哦?高郡尉娶媳妇回来了?”二柱嫂知道阿伦嫂是高郡尉妻子的陪房,一听说高严的媳妇到了,不由双目发亮,高郡尉可是她这么辈子见过的最俊的人了,别说涿县了,就是涿郡蓟州想嫁给他的小娘子都不计其数,听说还有士族小娘子看上呢!就是不见高郡尉心动,前两个月高郡尉突然离开,说是回家成亲,蓟州这儿也不知道有多少小娘子晚上哭湿枕帕呢。

“是啊。”阿伦嫂道,“二柱嫂,你要是不嫌弃,这几只兔子就先留下,我给你整治了送过去。”

“不麻烦了,你先忙。”二柱嫂迟疑了下说,“阿伦家的,你说我要不要进去给郡尉娘子磕个头?”照理应该这样吧?

阿伦嫂愣了愣,没反应过来,二柱嫂要见大娘子做什么?再说大娘子也不是她想见就见的。

“阿伦嫂。”清脆的声音从门后传来,二柱嫂抬眼望去,就见一个漂亮的像画里走出来的大闺女从门口走了出去,对着她笑了笑说:“大娘子让这位娘子进去稍坐。”

那大姑娘说的也是涿县的话,还带着糯糯的江南口音,对她一笑,左颊就有一个小酒窝,二柱嫂一见就爱得不行,“阿伦家的,这位闺女是谁?”

“她叫烟微,是大娘子的丫鬟。”阿伦嫂连忙给两人介绍。

烟微上前一步,给二柱嫂行了一礼,二柱嫂丢了网兜,胡乱还了一个礼,又扶着烟微起来,见她一双手嫩的就跟豆腐一样,心里啧啧称奇,这还是丫鬟吗?

烟微落落大方的任二柱嫂打量,等二柱嫂对着她讪讪一笑,才柔声道:“二柱嫂里面请。”

“好好!”二柱嫂见烟微走路姿势都比她见过的那些大官家的小娘子还漂亮,心中暗道真是个好闺女啊,也不知道许人家了没有。

当二柱嫂看到陆希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有什么反映了,心里就一个想法,也不知道怎么样的人家,才能养出这么一个玉人儿,这样的人才能当高郡尉的媳妇吧?才会有这么漂亮的大闺女当丫鬟,二柱嫂愣了半天,才想起这名笑盈盈看着自己的仙女是郡尉的娘子,她慌忙的要给陆希磕头,她还没跪下,就被阿伦嫂拉着坐下了,“不用跪来跪去的,我们家大娘子最不喜欢这个。”

陆希见二柱嫂束手束脚的样子,用涿县话叫了一声“阿嫂”,二柱嫂连声答应,“阿嫂好身手,你的射箭是从小学的吗?”陆希问。

听陆希提起起自己熟悉的话题,二柱嫂稍稍放松了些,但还是略带拘谨回答道:“我阿耶是猎户,我打小性子野,旁人学女红,我就爱爬树射兔子,我阿娘骂我,我也不改。”

“所以二柱嫂才能当军嫂,军士常年不在家,家里的负担都要军嫂承担,二柱嫂那么能干,才能让夫君放心在外头打拼。”陆希含笑道。

陆希的话巧妙的熨帖在了二柱嫂的身上,若是旁人这么夸她,她还不觉得什么,可以陆希的身份能说出这种话,让二柱嫂浑身都飘飘然了,“郡尉娘子,您真是太夸奖民妇了。”

“不是夸奖,我祖上也当过军士,我大母说,每次祖翁出征,她心头就像是悬了一把刀,每次都是吃斋念佛,让菩萨保佑我祖翁平安归来,我祖翁一日不回来,她做什么事都不放心。”陆希认真的说道。

听说陆希也是军户出身,二柱嫂一下子对陆希亲近了几分,心有戚戚的说:“可不是呢!我家那口子在家的时候,我嫌他睡觉打呼噜,可他每次出去,我都睡不着,非等他回来,听着他打呼噜了,我才能睡着。”话说这军户人家的闺女还能养的这么娇嫩,也真是少见。她听说郡丞家里的小娘子,那身白嫩嫩的皮肤是天天喝羊奶喝出来,可还比不上郡尉娘子身边的丫鬟,莫非这郡尉娘子是天天用羊奶洗澡的?

春暄烟微等人见二柱嫂这话说得糙,不由眉头一跳,偏陆希还浑然不觉,点头附和道:“正是呢。”她又饶有兴致的问了二柱嫂家里的几个问题,听说她还有一个六岁小女孩,陆希很高兴的让她下回带小女孩来玩,她最喜欢小女孩儿了。

二柱嫂见陆希这么和善,就要去拿自己打的兔子给陆希,阿伦嫂和大诚嫂吓得忙上前阻止,这种血淋淋的东西要是吓到大娘子,她们都别活了。

陆希道:“还有野味,太好了。”她对春暄说,“我记得我们也带了一点腊肉过来,你取来让二柱嫂尝尝。”

春暄连忙去取,只要那人不给大娘子看那些血淋淋的兔子,她把带来的腊肉全送给她都行。陆希又让春暄包了一包白糖给二柱嫂,二柱嫂不想用几只野兔子就能换一条腊肉和一包白糖,连声对陆希说,这野兔子不值钱,不用给她那么多东西。陆希要是送她别的东西,她还真不稀罕,可糖在这里真是稀罕物,尤其是这么香喷喷的白糖,她有钱也没处买。

“嫂子,我刚从江左过来,也没带什么好东西,这白糖是我们家乡产的,我带的不多,你就带回去给你家闺女尝尝。”陆希诚恳道。

“原来郡尉娘子是江左过来的,怪不得生的那么水灵,来这里真是苦了你了。”二柱嫂啧啧惋惜道,江左那是皇帝住的地方,该有多舒服啊。

“阿嫂,我姓陆,字怀玉。”陆希说。

二柱嫂哪里知道什么字,就听陆希说自己姓陆,叫什么玉,“陆娘子,你以后要是爱吃野味,想吃什么跟我说,我给你打来,你也不用送这么多东西。”二柱嫂神经粗了一点,可也知道她还没资格直接称呼郡尉娘子。

“我知道。”陆希点头,她同二柱嫂寒暄了好一会,才客气送她出门回去。

春暄和烟微都不理解,陆希为什么要对一个寻常军士娘子这么客气,陆希却不这么认为,这些人能住在家里,就说明都是高严信任的军士,在战场上,这些人都是用命在保护高严保护着他们身后那一大片大宋的子民,没有他们,她的生活哪有这么安逸?所以无论她怎么对他们客气都不过分。

北地气候要比江南干燥许多,陆希和二柱嫂说了半天的话,头发也差不多干了,她让春暄给自己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髻,用一对鎏金的蝴蝶铜簪固定,又簪了一朵绢花,带着从吴郡带来的茶叶,去书房找施平了。

“祖翁?”陆希站在书房门口轻唤着。

“进来吧。”施平的声音响起。

陆希入门,就见高严也在,“咦,阿兄你怎么回来了?”

“我就去府衙说一声,早就回来了。”高严让陆希坐下。

陆希一眼就看到书案上一副舆图,“我打扰你们了吗?”他们似乎在谈正事?

“没事。”高严等陆希坐在自己身边,眉头突然皱了皱。

而施平则露出了一丝微笑,陆希这会换了一身水红的襦裙,衣料也不是她惯用的细棉麻,首饰也换成了黄铜鎏金首饰,施平不由满意的点头。论舒适,此地远不及建康和吴郡,可要说这里大户人家家产之丰厚,比起权贵云集的建康和吴郡来说,也丝毫不逊色,大户人家的女眷也是遍体绫罗绸缎穿金戴银的。

但高严在这里属于外来户,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陆希作为他的娘子,身上饰品太差不好,可太出挑也不好,陆希这身穿戴很合适。高严的真实身份,也只有几个蓟州的高阶官员完全清楚他的底细,旁人知道他京里有人,来头不小,可他靠山到底是谁,没人清楚。

毕竟谁都不会料到堂堂中护军的嫡次子会到这个穷乡僻壤来。有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要比直白清楚更好办事。身份也不能代表一切,当初王谢袁萧举族南渡,也是中原大族,可还是被吴郡世族逼去了会稽置产业?人离乡贱,陆希既然选择了高严一起来涿县,那就必须要学会低调。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电脑抽风,我足足更新了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