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走在街上,陈皮玩弄着手里琴行的钥匙,眉头奇怪的皱了下又展开。然后用胳膊撞了下周显,又对梁叙扬了扬下巴‘嗳’了声。

“江湖传闻他以前只收过一个徒弟。”陈皮说,“咱仨撞了什么大运是不是得拜拜关二爷?”

梁叙睨了这家伙一眼。

“我说真的。”陈皮看向周显,“你难道不觉得?”

周显抿着唇微微一弯没摇头也没点头,陈皮撇嘴不说了将钥匙丢给梁叙。三个人出了胡同也没打车散漫的走在马路上,路灯昏昏沉沉照着影子落了一地风雪。

走了有一段路被一家规模宏大的酒吧截住了。

他们心照不宣的走了进去,舞台上两男一女组合在吼着崔健的假行僧。酒吧里气氛旖旎,男女交杯换盏。梁叙看了一眼台上唱歌的那几人,听了会儿先出去了。

他站在路边树下点了一根烟等。

过了好一会儿还没见他俩出来,梁叙暗自皱眉正要进去找。陈皮和周显一言不发的走了过来,两个人的表情都不太好,一问才知道碰见了前些日子害他们丢了活儿的那几个人。

“行了。”梁叙抬眉,“过去了就算了。”

周显也不愿多事只是沉默着,陈皮拉着一张脸磨了几下牙齿。路边的汽车穿梭而过,周显接了个电话先打车走了,剩下他们俩在路上游荡。

这么好的夜晚应该去喝一杯。

两个人沿着那条街直往下走,在一个路边摊上喝了点酒。酒过三杯两人一人拎着瓶子边走边干,寂静狭长的小街上寥寥行人,梁叙一手抄着酒瓶一手摸烟塞嘴里点上。

“你今儿心情不怎么样。”陈皮猜着说,“余声回家了?”

梁叙淡淡的‘嗯’了一声。

他拿下烟闲懒的吐了一口烟圈,用舌头顶了下腮帮又将烟咬在嘴里。还没走几步陈皮却安静了下来,梁叙疑惑抬眼看过去。

陈皮的目光直直的盯着前方。

足足有六七个人大不咧咧的堵在前头路口,一脸的‘今天你完蛋了’的样子。看那架势似乎是冲着他们来的,风吹起地上的雪衬得四周诡异的安宁。

“你刚在里头做了什么?”梁叙声音平常。

陈皮倒吸了一口凉气,几十分钟前酒吧里狭路相逢那帮狗腿又拿周显取笑。后者没当回事儿,陈皮却按捺不住上去骂了几句被周显硬拉走了。

“就是咽不下那口气。”陈皮后背僵硬视线未移开半分,小声的动着嘴,“现在怎么办打得过吗?”

梁叙微微眯起眼睛目视前方,低下头深深的将剩下的一小截烟吸完,然后往雪地上一丢,那腥火慢慢陷了进去暗掉。他攥着酒瓶的手一紧倏地抬眼,目光锋利的跟头狼似的,像黎明前的黑暗那样平静至极。

“打不过也要打。”他淡声道。

第44章

那场架终究没有打成。

当时陈皮看着他们慢慢走近都打起哆嗦来,艰难的咽了下唾沫然后微微瞥了一眼梁叙。有雪花慢慢落在他的肩上, 然后很快融化了。

雪夜里路灯昏黄, 明明灭灭。

梁叙一面走一面扬起握在手里的酒瓶子, 看都没看直接朝着左手边的树上一劈。只听咣铛一声后玻璃渣全落在雪里, 剩下半截参差不齐锋利极了。

对面那伙人的表情这会儿才有了变化。

互相对视后停下步子蓄势待发,梁叙阴沉着一张脸也停了下来。远处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接着传过来一连串的脚步声, 那一堆人见势再没动作朝他俩看了一眼然后离开了。

“哥们腿都软了。”陈皮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梁叙扔了瓶子, 拍了拍手嗤笑。

“没有那个二世祖。”陈皮皱眉,“都是一群狗仗人势的王八蛋。”

梁叙没说什么,又叼上一根烟。两人一同走到前一个路口梁叙打车反方向回了租屋, 请假奔波了一天直到躺在床上那股无力感才被释放出来。

他重重的揉了把脸出了口气。

暗黄色的灯光下他摸了摸兜里的手机,左手玩弄了好一会儿仍没有按下去。一个人静了很久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洗澡,胸膛上的水雾弥漫在脸上视线也模糊起来。

十来分钟后他光着膀子回到床上。

手机信号灯一直在闪, 梁叙往床头一靠拿过手机看, 是一条垃圾广告。他手指徘徊在键上,最后还是移开将手机往床头柜一丢按灭灯睡了过去。

较于北京, 成都的天气便多了些干燥。

那个夜晚余声睡得不是很安稳, 身侧的陆雅似乎已经睡着了。她背对着慢慢睁开眼, 也不知道他现在做什么睡了没有。左胳膊被压得有些酸麻, 她正要动一动。

“还没睡着?”陆雅忽然出声。

余声大气都不敢出, 渐渐闭上眼。第二天她一直待在房间里,无聊的时候翻翻书,饭食都是服务生按点送过来的。陆雅对国画有种难以言说的痴情, 可以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熬在画作上。

终于在那一天的夜晚陆雅出了趟门。

余声发泄似的喘了口气然后从书包里翻出手机给他打电话,做贼似的将自己缩在里间。接通的那一刻心跳都快了话到嘴边说不出来,然后便听见他叫她的名字。

两边都安静下来。

当时梁叙正一个人窝在琴行地下室,谭家明虽神出鬼没可这里有很多千金难求的谱子,标注解释通透的像百科全书。

“怎么不说话?”梁叙声音略低。

过了会儿才听见她开口:“说什么。”语气闷闷的。

梁叙顿了下笑了声,将手里的谱子合上。人往椅子上一靠左右活动了下脖子,有轻轻的‘咔擦’一下骨头错节的声音。

“成都好玩吗?”他问。

“不知道。”她说,“反正一个人不好玩。”

梁叙敛起眉将视线落在灯光下的钢琴上,又移到一旁的其他乐器上。他似乎听得见空气的流动,耳边她的呼吸也愈发清晰起来。

“你想什么呢?”她问。

“在算日子。”他话里带着玩味儿,“看春天到了你能不能回来。”

余声无声一笑,嘴巴都要咧到耳朵根去。转念又渐渐收了笑想起要去加拿大过年,不由得叹了口气。

“梁叙啊。”她叫的很轻。

他闻声‘嗯?’了一下,却一直没有听见她出声。两个人之间似乎有了一种安静的默契,即使这样就感觉很好。

“今年又没有红包收了。”她说的挺难过。

梁叙低低笑了。

“你还笑?”她控诉。

“把心踹肚子里。”他笑着说,目光柔软极了,“给你都攒着呢。”

“真的?”惊喜过后她故意停顿了一下,“少了我可不要。”

梁叙眉毛一扬:“那算了。”

“…”她扬声‘呀’了一下,“…”

正要说话门口似乎有传来响动,吓得余声惊了一下。那头梁叙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接着听到余声的一句‘我妈回来了不说了’之后的‘滴滴’声。

陆雅在客厅里喊她。

余声将手机往衣兜里一塞开门出去了,看见一脸疲惫的陆雅不大敢出声。好在陆雅没有觉察到什么,简单的洗漱过后俩人吃了晚餐。

房间里的电视开着,陆雅在翻书。

余声看的没什么意思,早早的就睡下了。那会儿已经距离新年很近了,陆雅的画展是在两天之后开始的。余声要么在门口溜达要么也跟着来看画的人后头转,听他们对陆雅画作的评价。

画展要在成都举办三天。

陆雅几乎每天都要换一身衣裳,几乎都是旗袍加披肩。她有时候看着母亲的样子觉得很模糊,远远望去她一直优雅带笑和对面西装革履的客人在说话。

她是在第二天下午见到张魏然的。

男人一身铁灰色西装,沉默的站在一幅画面前。那会儿余声正坐在角落的高脚椅上喝着奶茶,然后看见陆雅从一边走了过去。

两个人不知道在说什么。

陆雅一直保持着的微笑慢慢变淡,几分钟后转身离开。余声低头又喝了口奶茶,再抬头张魏然已经走到她身边。

“你这样看起来很无聊。”张魏然说。

余声认真的抬头:“你是不是害怕我妈?”

没有想到她会这么问,张魏然着实愣了一下。对视之间男人发现这个女孩子眉眼间真的像极了她的母亲,随后便淡淡笑了问她为什么这么问。

“你刚和我妈说话背挺得可直了。”她大大方方的说,“我以前一犯错就你这样。”

张魏然:“…”

门口陆雅在叫她过去,余声缩了缩脖子立刻一副乖乖的样子惹得男人好笑。等她离开视线,张魏然神色黯淡下来,却一直看着门口那个身影,待了会儿便悄然走了。

那天晚上陆雅的心情似乎不是很好。

余声战战兢兢的盯着电视屏幕,就连切到广告都不敢换台怕弄出动静。画展的最后一天也和往常一样,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有大半被客人订下。

大概四五点左右陆雅开始将画收下来。

余声帮不了什么忙只好站在一边,不经意的侧眸看见一对男女走了进来。陆雅也停下动作看过去,整个会展厅那时已经没什么人了,这一对略显突兀。

“一直很喜欢您的画。”薛天客气的说,“恰好出差才得空来请多见谅。”

陆雅微微一笑,并不置一词。

“余教授近来可好?”

外界都不知道父母离婚的事情,余声看了眼薛天还是将目光落在身旁的许镜身上,可惜并未迎来对视。一旁陆雅客气的回了句,不打算再多说。

“这位是——”薛天募得将视线转向她,眉头轻皱,“您女儿?”

余声总觉得这个人不是什么好人,出于家教敷衍的点了下头也没怎么搭理直接对陆雅说了句‘妈我在外头等你’便错身和许镜擦肩。妆容精致的年轻女人紧紧的抿着唇,嘴角仍带着规范的笑意。

最后薛天看中了最墙边的那一幅。

余声懒懒的站在门口望见他们驾车走远才又进去,听到脚步声陆雅抬头看了她一眼。遂又低下头去整理画作,轻轻的放在箱子里。

“你们认识?”陆雅头也未抬。

“啊?”余声眨巴了几下眼睛,也不知母亲怎么看出来的犹豫着解释,“那个女的是小凉庄的见过几面。”

陆雅‘嗯’了一下,默默将箱子装好。成都的街道都已经有灯光亮了起来,陆雅装好最后一幅画站了起来。余声总觉得陆雅要说什么,果不然下一秒预感就实现了。

“要珍惜你现在做的每个选择。”女人眼睛里有种哀伤,“生活是经不起考验的。”

余声没能理解那话,陆雅却已转身朝工作人员走了去。女人的身影看起来瘦弱极了,余声就那样望了很久,到夜幕降临才和陆雅回了会馆。

没有想到翌日一早去机场时又看见了张魏然。

陆雅显然也愣住了,表情依旧很淡。张魏然却已接过她们的行李箱,打开车门对着余声扬了扬下巴。至今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那天早晨的路堵塞极了,刚开始车里的三个人都没有话。

“昨天陆老师你忙走前便没打招呼。”张魏然挑开话匣子,“今日算是赔罪。”说着目光往后视镜看去。

陆雅目光一抬,开口却道:“你来这儿出差?”

“开个会。”

“我倒是不知道开什么会需要停留这么久。”

陆雅的语气让余声听来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她偏头看了一眼陆雅。女人没什么表情漠然的看着窗外,张魏然却浅浅笑了一下。

“什么都瞒不了陆老师你。”

本来只要二十来分钟的路程硬生生多延长了半个小时才到机场,进去前余声回了下头。张魏然还站在后面看着她们,陆雅一步都未停留。

新年在一周之后便到来了。

加拿大的年三十没什么喜气,偌大一个家里只有她和陆雅。那几天外婆每个晚上都打电话过来,余曾也打过一次电话。陆雅基本白天出去晚上才回来,一到家就筋疲力尽。

余声开始在厨房学做菜。

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锅灶乒乒乓乓的声音,她环顾着这个地方,想象母亲一个人待在这里日出晚归的样子不禁难受起来。或许余曾也是一样,工作狂的父亲这个时候大概还是在研究所里。

她过完年便二十虚岁了。

这个年纪的女孩要是放在几十年前早有了娃娃打酱油了,像陆雅二十岁便嫁给余曾如今也已近半百。她眼里的父母分居两地不辞奔忙,感情不再似乎又是情理之中。

余声将做好的粥温热起来。

这个安静无人的傍晚十分,北京已是旭日清晨。十三个小时的时差让她格外的思念梁叙,也只能似飞鸟一跃千里没有归期。这个时候余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一个长长的夜晚和一个特别温柔的人。

母亲陆雅也是一样的。

第45章

那还是零几年,人做什么都很热闹。

新春佳节里不似国外的北京城一片红红火火的样子, 巷子街道上挂满了红色的纸篓灯笼。马路边有小孩踢着皮球唱儿歌, 大人们张灯结彩拎着篮子去买菜。

自然也有异地他乡寂寞孤独的旅客。

像梁叙这样远地而来不回家过年的打工者数不胜数, 抽了空去外头走一走碰上天桥随便一扫准能看见几个席地而睡的汉子。他们有着相似的灵魂——这是一种相交于贫穷和富有之间不为人知的第七种感觉——像柏拉图的理想国那样儿。

清晨的太阳还没升起来北京便醒了。

修车行的年假放了七天, 梁叙没事儿便待在琴行。初三一大早他洗漱完去租屋楼下的小摊上买了油条豆浆往回走,筒子楼下遇见了年前已离开北京的李谓。

两个人在屋里吃着早饭, 电视开着。

“那地方房东已经腾出来了。”李谓坐在床边环绕了一下四周, “打算什么时候搬?”

梁叙咬着油条大口嚼着。

“再过几天。”他声音含糊, “你才回去多久就来了?”

“别提了。”李谓‘唉’了一声,“过年都问找没找对象,陈皮他妈和我妈待一块就说这事儿, 你说她们是不是就没别的说的了?”

梁叙端起豆浆瞬间便喝了大半。

“你家梁雨不得了啊。”李谓看了他一眼,“今年都高三了吧,听我妈说立誓要考清华呢。”

梁叙不知道想起什么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