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日上三竿时分,展昭与端木翠他们赶到时,义庄的土坑挖掘工作已经进行到地下丈半深处,展昭略略扫了一眼,庄内挥锹下铲的,大多是那日夜间在街巷内网擒猫妖的汉子——自打与猫妖对阵及昨日熬制汤剂分发之后,公孙策及展昭一行,俨然成了宣平百姓默认的领头人,李掌柜的也由小小的酒楼掌柜跃升为信息传达者兼联络官,东奔西走传达指示,自我认同感暴涨,心里别提多美了。

端木翠估摸着一时半刻挖不到三丈三尺深,立在边上看了一会便嫌闷,自去外头转悠着看风景,不一会公孙策出来,向端木翠道:“昨日说要挑选至阴之地,已经听李掌柜的讲了这义庄如何邪乎,现在看来,城中百姓确是对义庄忌惮的很——我看好些人身上都戴了桃符辟邪。”

端木翠摇头道:“定是以讹传讹,我方才仔细探过,这义庄之内,可是出奇的干净,方圆十里地也决找不出一个鬼来。”

公孙策奇道:“当真?他们传的如此厉害,竟是无中生有?”

端木翠也觉费解:“这城中死了不少人,戾气虽大,鬼气却不重,非但不重,还异样干净——难不成都被收走了?黑白无常什么时候这么勤快起来?”

第50章 【地下三丈三】-六

公孙策跟黑白无常没什么交情,也不好对人家勤快与否发表意见,正含糊间,端木翠忽转了话头:“公孙先生,依你昨日所说,小青花走了之后,就再也没出现了?”

公孙策没料到端木翠会突然提到小青花,愣了一愣方才点头:“是,它心里头对展护卫恼的很。”

“都是随手搜罗来的精怪,”端木翠喃喃,“也难为它还如此惦记着我。”

“小青花也是精怪?”

“当然是,”端木翠失笑,“都是些与人无害的小精怪,没什么法力也没什么道行。我还以为我走了之后,它们也就四下散去了。”

“怎么会呢,”公孙策不解,“相处久了,生出情谊,自然就会惦记着牵挂着,难道你在瀛洲时,就不曾惦记过别人?”

“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端木翠的声音柔和起来,眼眸之中忽然多了许多深深浅浅说不清的情愫,“公孙先生,是不是惦记一个人,哪怕自己是辛苦的,但是心里依然甘之如饴?”

公孙策迟疑了一下,点头道:“是。”

“那么,我也是惦记过的。”端木翠好看的唇角微微扬起,明明是抬头看着公孙策的,目光却似乎落在远的触不到边际的地方,“也不知他现在过的好不好。”

“他……是?”公孙策出言试探。

“先生不认识,是我在西岐的旧友。”忆起西岐旧事,端木翠不觉微笑,“那时尚父被商军围攻,我夜半孤身突围去找援军,半道撞上他领兵来救,他不信我是尚父身边女将,还出言笑我,被我打落马下,后来我亮出将令,收编了他的兵马……之后尚父一直笑他是独孤将军,做将军的,兵马都被人家给收了,可不是既独且孤么。”

端木翠自说自话,浑然没有留意到公孙策的震惊之色。

“尚父……难道是姜尚,姜子牙?被称为‘太公望’的姜子牙?”

端木翠点头。

早知道端木翠必然大有来历,但当真跟那般久远的朝代勾连起来,公孙策还是结结实实被震撼住了。

“武王伐纣,凤鸣岐山,姜子牙……”公孙策喃喃,“粗粗算来,距今也有……”

“两千年了吧。”端木翠接口。

“是,”公孙策叹为观止,“太公望被尊为百家宗师,齐国始君,他的后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何等威风。远的不说,近搁着咱们大宋,先帝就曾加封他为昭烈武成王。”

“那些都是虚名罢了,”端木翠缓缓摇头,“百家宗师也好,九合诸侯也罢,最后还不是落得晚景凄凉?齐国兴衰,我都是看在眼里的。说起来,也不能全怪姓田的狼子野心,尚父后人,也忒不争气了些。”

公孙策默然,史载齐国是前221年被秦国所灭,但严格说来,前386年田氏代齐之后,齐国就已经不在太公后人的手中了,端木翠既称姜子牙为尚父,自然对姜氏后人有特殊照拂,她对田齐不满,也在意料之中。

“方才你提到的那位旧友,”公孙策想了想又道,“居然也是位将军么?三两下就被你打落马下,对阵功夫可不见得怎么高明……”

“不不不,他功夫极好的。”端木翠赶紧解释,“后来我同他私下交手,也没能占到上风,也不知为何第一次时他要让我。”

这般说时,忽然想到那夜月华如水,那人一身披挂,顶盔贯甲,手中的青铜戈斜斜指向她,颇有兴味道:“我听说端木翠是丞相身边唯一的骁勇女战将,怎么可能似你这般,一阵风都能把你卷走……”

饶是隔了两千年日月天光,唇角依然止不住浮现与那夜一般无二的张扬浅笑:“那么你就试试,一阵风能不能卷得走我。”

“你的那位朋友……”不知为什么,公孙策有些不安,“他没有封神?”

端木翠的笑渐渐隐去,缓缓摇头道:“没有,封神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便是我,封神榜上也是没有的……还是尚父弃了上界神位,一心保我登仙……至于他,不知道在轮回第几世了……”

那么,也说不准他就投生在当世……

公孙策心中打了个咯噔,正思忖时,忽听身后步声过来,转头看时,却是展昭。

“里面就快好了,”展昭微笑,“依你所言,庄内布置了好几十口瓮缸,里头也贮满了水……端木,你何时作法?”

“就现在吧,”端木翠向义庄方向看去,“让他们都远远避开,地气一起,他们的身子决扛不住。”

“那你……”展昭迟疑。

“你们也避开,忙自己的事就是。这边好了之后,我便去找你们。”

————————————————————

目送着诸人走远,端木翠才转身掩上义庄的门。

依着她昨日吩咐,庄中院内已经起出三丈三尺深的土坑,坑边横七竖八散落着锹铲。稍远一些的地方,几十口瓮缸分三列排开,漾得满满的清水与缸口齐沿。

端木翠沿着坑边走了一圈,边沿的土有些疏松,脚步稍放的重些,便不断有土块滚落下去。

“想来也没什么难的,”端木翠撇了撇嘴,很是不以为意地扫一眼坑底,“就是要烧上许久,无聊的紧。”

说话间,眸光一冷,右手虚指,坑底中央之处忽的滚水般上下沸腾不休,紧接着迅速四下蔓延开来。俄顷就听轰的一声,底面黄土四下崩散,一道巨大的黑色雾柱喷射而出,不待端木翠反应过来,已将她冲翻在地。

端木翠先时想当然的以为:既是地气,自然如蒸汽般慢慢氤氲,上下都迟缓的老态龙钟,哪里料到会这般激烈?暗下里叫苦不迭,袍袖一挥,几十口瓮缸瞬间飞临土坑上空,呈圆环状绕转一回,一并缸口侧倾水柱下泻,登时便将那雾柱的上腾之势压伏下来。

端木翠心中稍安,这才觉得双目刺痛,口鼻处又是难受又是痛痒,忍不住咳嗽起来,这一下咳得厉害,只觉胸腔处的恶疫之气四下撞突不休,再咳的狠些,只怕心肺都要咳将出来。

不过,饶是咳的要死,心中却想:好在将公孙策他们远远支开了去,否则让他们撞见自己出师不利,岂不是大大丢脸?栽了跟头不要紧,堕了上仙的威名可是大大不妙。

于是乎一边厢咳个不停,一边厢暗自庆幸,运起三昧真火,道道火蛇嘶鸣般盘旋而去,在雾柱倾水间若隐若现,所到之处,不断泛起嗤嗤白烟。

第51章 【地下三丈三】-七

展昭和公孙策依着端木翠所言,尽量避得开些,守在远处等候,哪知尚未见端木翠作法,何三贵反急急奔了来,满脸惶急,一开口便哽了声。

一问之下,才知何三贵的爹早起踩空,在炕下摔了一跤,先时还没事,过不久竟脸歪嘴斜口齿不清浑身抽搐,何三贵这才着了慌,急急出来寻医。

“糟了,可别是中风。”公孙策脸色突变,拉起何三贵便欲走,展昭下意识地也想跟上,公孙策急阻住他道:“你去了也帮不上忙,留在这等端木姑娘,她若有事,你也好策应。”

展昭迟疑了一下,还想向何三贵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后者已急拉着公孙策离去了。

————————————————————

除了先头猝不及防被地气冲撞的够呛之外,端木翠其它地方还都预测的差不离:也没什么难的,就是烧的久些。

若是烧地气能离得了人也就罢了,大可撒手出去遛弯,烧的差不多了再回来拾掇场子——偏三昧真火离不了端木翠的法力维持,必须一直在旁候着。

这场景,放在别人眼里,没准还挺动人的。

你想啊,一年轻的姑娘,还是九天仙女下凡尘级别的,一身白衫衣袂飘飘,长发微扬,眼神迷离,唇角带笑,淡定非常的单手外推,掌心三昧真火如丝如缕络绎不绝,与那黑恶疫气盘错交缠,斗得个你死我活……

【离题插入一】带大家解读一下关键词

——九天仙女下凡尘级别的:这不是吹啊,这是事实啊,谁让人本来就是仙女呢,就算人长的形同嫫母你也不能抹煞人家是仙女的事实不是?

——一身白衫衣袂飘飘:其实当事人自己好像还挺嫌弃这身衣服的,人不是说了么,土里来地

里去的,已经脏的不行了,早上还朝展昭拉赞助了,希望南侠友情支援几套……

——眼神迷离:那是困的,眼皮都睁不开了。

——唇角带笑:笑也有苦的。

以上只是为了婉转而浅显地道出一个道理:眼睛看到的,往往只是表象……

【离题插入二】用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事例帮助大家体会端木翠的感受

——套句大白话来说,家里烧煤气的,能离得了煤气罐么?没了煤气罐那火还闹腾地起来么?所以端木姑娘很不幸的充当了煤气罐的角色——干瞪着眼在一边站着,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煤气……呃不,是法力输将出去。家里用煤气管道代替煤气罐的,你们也可以把端木姑娘等同于煤气管道,只是个人以为,端木姑娘杵在一旁目光呆滞的形象,跟煤气罐更贴近一些,毕竟煤气罐是立着的,煤气管道是趴着的……

咳咳,歪文了,言归正传。

这一烧,便烧到了日落西山。

眼见得最后一丝黑色疫气在火舌吞吐间渐渐隐去,端木翠长吁一口气,止住三昧真火决。

俯身看时,坑底焦黑一片,鼻端焦气不绝,好在恶臭之气已然无存。

心下一宽,袍袖轻举,早间挖在一旁的黄土如雨般自行覆向坑底,不多时便将土坑填满,再伸手微微作下压状,黄土已然夯实,与周遭严丝合缝,再好目力,也瞧不出此地曾经开掘过。

“剩下的,便交给李掌柜的他们去收拾,”端木翠喃喃,“做了一天的烧火丫头,我足够意思。”

转身迈步,腿上一麻,险些摔倒,幸好及时扶住身边一口瓮缸。

端木翠俯身去揉站得僵直的小腿,忍不住又小声嘀咕:“怪道涂山氏女日夜盼夫站成了望夫石,我站上这半天,也跟石头差不多了……人家是望夫,我这般折腾也不知为的谁。”

末了一声长叹:罢了,谁叫你是神仙,认命罢。

————————————————————

吱呀一声推开门扇,东倒西歪出来,适才在里头待久了,习惯了疫气味道,乍闻到外间气味,反有些不适,嗓子一痒,又咳嗽起来,加上倦极,脑子昏昏沉沉,上下眼皮直打架,忽地有人从旁扶住,轻轻帮她拍背。

鼻端闻到淡淡的草药气息,知道来的是展昭,索性把脸埋在展昭臂间,含含糊糊道:“展昭,我乏的很,我要回去……睡觉。”

“也好,我先送你回去歇着,晚间再带衣服给你。”

“衣服,什么衣服?”端木翠不解地抬头。

“早间你提过的,自己反忘了?”展昭眼中笑意愈深,“现下你身上又是土又是水,不买也不行了。”

“这样啊,”端木翠恍然,想了想叹口气,强打精神,“那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你买的一定不好看。”

“谁说的?”没来由被鄙视了一把,展昭哭笑不得。

“看你自己穿衣就晓得啦,”说话间,还很是不屑地拈起展昭衣角摇摇晃晃,“不是蓝的就是红的,想来你也知道自己不会挑衣,穿来穿去都是这几件……”

展昭忽得便起了顽闹的心性,故意慢吞吞道:“小时候,我娘跟我说,我穿什么都好看。”

展昭毕竟是展昭,虽说偶尔的促狭心起,但终究不是这样的性子,话一出口,面上便觉发热,

再一想,又觉好笑。

端木翠没笑,非但没笑,看上去还很严肃。

非但很严肃,目中还饱含着同情之色。

“小时候,我娘也跟我说,对于某些特殊的孩子,一定要多夸夸他们,长的再难看也要说的好看,”说到“再难看”的时候,狠狠加重了一下语气,“那时候,我就常夸别人说,你真好看,穿什么都好看……展昭,你娘用心良苦,你要好好孝敬她老人家。”语毕,重重拍了拍展昭的肩,以示展昭肩上的担子沉重。

以前,展昭觉得下雨天洗衣服下雪天晒太阳是很浪费生命的事,现在,他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最浪费生命的事,莫过于去跟端木翠抬杠。

跟她较真什么呢,反正怎么说也说不过她,说轻了她听不进去,说重了她要恼,说得再重些她就遁地跑,找都没处找。

——————————————————

凭着前几日入城时的模糊印象,再加上一路打听,果然寻到了一家尚在开门迎客的衣坊。

坊内没有掌灯,想来这时节谁都没有当真做生意的心思。饶是如此,见有客上门,帮工还是赶紧上前招呼,一边厢点起灯烛,一边厢请客人稍等,言说马上就从后头将成衣拿上来——却原来为着时下生意清淡,连原本挂在四壁的样衣都撤下了。

衣裳送过来也没花什么功夫,帮工捧到端木翠面前却傻眼了,直拿眼看展昭,展昭微感讶异,看端木翠时,不由一愣。

方才还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不知什么时候,她已伏在案上睡着了,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在眼睑下方投下浅浅暗影。

“客官……”帮工的刚开口便被展昭以眼神止住,不由犯了难:这下还怎生挑衣裳?

展昭尽量轻的起身,用手指了指角落处,帮工会意,轻手轻脚的捧了衣服过去,展昭看了看端木翠,微微一笑,执起桌上烛台,也跟了过去。

端木翠睡的极浅,期间不知怎的惊到,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朦胧间看到屋子角落处烛光氤氲,帮工举着件衣服,展昭正低头比划交代些什么。

不由得心中奇怪,待要开声询问,困意排山倒海般过来,又昏昏睡了过去。

第52章 【地下三丈三】-八

也不知过了多久,恍惚中听到展昭低声唤自己的名字,睁眼看时,展昭轻声道:“端木,该走了。”

端木翠无意识地嗯一声。

嗯归嗯,眼皮又不由自主地合上。

展昭无奈,只得伸手拍她:“端木,该走了。”

拍多几次,端木翠不耐烦,腾的起身,瞪一眼展昭,嘴里嘟囔了一句什么。

展昭依稀听到“包大人……铡了……”的字眼,料想不是什么好话,也就不再追问。

出得门来,才行了几步,端木翠啊呀一声回过神来,急道:“不是说买衣裳么?”

展昭一声不吭,将提在手中的包裹递过去。

“你挑的?”反应过来的端木翠开始懊恼,“我应该看着些的……”

正说时,衣坊的帮工出来闭门,笑着向端木翠道:“姑娘,这位公子看的仔细的很,连腰身都让我们重新改过。”

端木翠大奇,看展昭道:“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哦,是了,你抱过。”

话一出口,那帮工的嘴巴张得几乎能塞下四五个鸡蛋,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还向展昭递过去一个会意的坏笑。

原本他会笑得更持久些的,如果不是对方的眼神忽然转作犀利和不客气的话。

于是那个帮工非常知趣的退了回去。

几乎是在同时,端木翠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话,至少,在礼教如此严责的大宋,不应该讲这样的话。

“那个……”端木翠偷眼打量着展昭的脸色,“我错了,我保证没有下次了……真的,我发誓……”

语气和脸色都足够诚挚。

展昭沉着脸打断她:“我不怕人家说。”

“也是呀,”端木翠典型地给点阳光就灿烂,“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回应她的是展昭分量颇重的一记眼刀。

端木翠立刻垂下头。

同时腹诽:真是难伺候呀……

幸好这时候,突发的状况分散了展昭的注意力。

临街的一幢宅子里,忽然间哭声四起,哀声不绝。

————————————————————

展昭与端木翠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向那发出哭声的宅子过去,还没等近前,黑漆漆的门洞内,走出面色略嫌疲倦的一人,却是公孙策。

展昭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先生,莫不是何兄弟的爹……”

公孙策点头,叹气声愈发滞重:“到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老人家走的太急……现下能到的亲眷都在,宣平的习俗,入暮时分哭丧……”

展昭心中一沉,面上亦现出戚戚之色,端木翠不解,看看展昭又看看公孙策,迟疑道:“又是……瘟疫么?”

展昭摇头:“是中风。”

端木翠低低哦了一声,良久才道:“生老病死,都是命中的劫命里的坎,既躲不过,看开些才好。”

公孙策心中一震,只觉端木翠的话看似随意,细细咂摸起来,却别有一番透彻出世况味。老、病、死固然是命里劫数,但把“生”也比作命中劫的说法倒不常听说。再念及生平所见,开封府经手的无数冤案,那些个活得伤痕累累的苦主,目下宣平战战兢兢无一日安宁的百姓,不由心头酸楚:活着,何尝不是一件呕心沥血披荆斩棘的艰难责任,某些时候,也许比死来的更困难些吧。

展昭见公孙策面色黯然,知他心中伤感,有心开解于他,想了想道:“公孙先生,端木已经将城中的疫气祛除。想来这瘟疫不会再蔓延了,至于已病倒的百姓,多些大夫照料诊治,亦会大好的。”

公孙策喜道:“真的?”

俄顷似是想到什么,又苦笑摇头:“庞太师在宣平城外设了枷栏路障,随行十二名太医都是拦在城外的摆设……他们医术高超,若得他们助力,何愁宣平疾疫不解?不过……就算宣平疾疫已除,依着庞太师的性子,他会心甘情愿撤了宣平之围?现下刚过年关,普通人家衣食贮藏尚足,再过一阵子,却要到哪里去寻饱腹之食?”

“庞太师?”端木翠秀眉一挑,“他设的枷栏路障?我说呢,那日入城,一群人撵着我穷追猛打,原来都是他搞的鬼。他听皇帝的话不听?让皇帝叫他撤兵便是。”

展昭苦笑,公孙策叹道:“端木姑娘,就是当今圣上下令让他围城的。”

“这个皇帝的脑子跟他爹有的拼啊,”端木翠没好气,“他爹搞出了个晋阳,他就跟上闹出个宣平,爷孙俩变着法儿折腾我,以为我很闲是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展昭哑然,公孙策黑线。

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句话把这几十年为数不多的天字第一号人物浇的狗血淋漓。

只是这始作俑者似乎没什么反省的意思,想了想又开始出馊主意:“让皇帝的爹跟你们皇帝说说,别跟宣平过不去了。”

公孙策清清嗓子,好心提醒端木翠:“端木姑娘,先帝已经驾崩了。”

展昭生怕端木翠搞什么先帝鬼魂显灵斥责今上的把戏,紧跟上一句:“今上的身子不是很好,经不起惊吓。”

第53章 【地下三丈三】-九

端木翠下半句话及时咽了下去——她的确是准备让仁宗先人的魂魄故地重游的。

之所以不说出来,倒不是被展昭那句“今上身子不是很好”难住了,反正在她看来,今上的脑子已经不好使了,身子不是很好也理所当然。她只是突然想到,皇帝的爹或者是爹的爹的魂魄应该早已投胎转世了,就算把地府翻个底朝天,也未必能找到。

“那……”蹙眉又想了一回,期期艾艾道,“那就托梦吧,公孙先生,你画个皇帝的爹的样儿给我,我作法让这个假爹去给你们的皇帝托个梦,你说怎么样?”

假爹?公孙策欲哭无泪。

放在大宋当世,谁敢弄个假爹去糊弄圣上?那可是一货真价实的欺君之罪啊。

这主意,也只有端木翠才想的出来。

再一想,似乎还真有那么几分……可行性。

但是身为大宋官府公务员的一份子,公孙策心中止不住的觉得别扭:这可是典型的知法犯法啊。

求救似的看向展昭:“展护卫?”

展昭的目光尽量不与公孙策碰触:“依展某看……不失为一计。”

公孙策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直泛苦水:展护卫,从前是多好的娃儿啊,抗旨不遵都要自我悔恨自请就铡刀,现在好了,受了端木翠的蛊惑,连假爹这样的大不敬行为都默许了……

“先生,”似是看出了公孙策的迟疑,展昭言辞恳切,“百姓即天下,都是为了宣平百姓,即便大人知道了,想必也会体察。”

“还有,”目光转向端木翠,好整以暇地一笑,“此事是端木姑娘主使,端木姑娘何等神通,我等即使有心阻止,也是无力回天,只得徒增唏嘘而已……”

这番话多少也是实情,叫公孙策心里稍微安慰了些。

倒是反应过来的端木翠恼怒不已:“展昭,你狡猾!”

“你才知道。”展昭的笑容中忽然就多了些许得意,凑近端木翠耳畔道,“展某未入公门之前,在江湖上行走多时,蒙江湖朋友抬举,赠号南侠,难不成你以为,那么些年都是白混的?”

话未说完,眼角余光忽地瞥到公孙策脸上意味深长的微笑,蓦地了然此举有些亲昵,微微一窘,不易察觉的避开了些。

端木翠却不觉,兀自恨恨道:“你们皇帝看走了眼,你哪里是猫,分明是狐狸,托梦时要让皇帝把你的封号改一改,改叫御狐狸,玉面狐狸,玉面花狐狸……”

这一下,连公孙策都禁不住笑出声来,连连摇手道:“端木姑娘,我们展护卫是什么都好,可千万不能是花狐狸……”

“为什么不能?”端木翠瞪展昭,忽地想起小翠,“小翠不是喜欢花么,展昭,她捧着花,穿上花衣裳,再牵上你这只花狐狸……真是……叫人难受……”

前头说得不怀好意,最后一句话忽的转作哽咽,脸色亦随即悲苦,抓住展昭臂膀低下头去,展昭尚未反应过来,就听到身后步声,紧接着是何三贵的声音:“公孙先生,今日多有麻烦,不及送先生……”

原来方才三人说话时,展昭和公孙策背对门洞,只端木翠看到里间,正说的言笑晏晏时,一瞥眼见到有穿孝服的人往这边走,立时省得在此说笑甚是不妥,对亡者亦是不敬,仓促间赶紧变脸。

展昭和公孙策也反应过来,心下不安,忙转身向何三贵还礼,何三贵是明理之人,虽然今日公孙策不及施救,依然好生谢过,这才转身离去。

才走了没两步,就听端木翠厉声道:“给我站住!”

何三贵这一下吓的不轻,回头看时,端木翠伸手向他一指:“说你们俩呢,给我滚出来!”

我们……俩?

何三贵茫然地打量了一下自己:虽然身子不算单薄,但怎么着也不会给人“俩”的错觉啊……

正莫名其妙,就见端木翠的目光自他身上徐徐后移,最后定焦在身前丈余处。

看那神情,似是打量着什么人。

可她面前,明明什么都没有!

何三贵糊涂了。

倒是展昭,微微一笑,以眼神示意他离去。

何三贵对展昭很是信服,虽说疑窦丛生,还是点头离开了。

端木翠冷笑道:“你二人最近辛苦的很哪,屋前屋后,街头巷尾,忙坏了吧?”

展昭不解,公孙策却是心头一动:端木姑娘白日间说“黑白无常勤快的很”,莫非现下她面前站的,是黑白无常?

想想倒也合理,何三贵的爹新丧,算算时辰,此际黑白无常进来罗魂也不稀奇。

也不知黑白无常回了句什么,端木翠怒道:“胡说,宣平死了这么多人,亡魂不是你们收走的,还有谁?”

顿了顿,似是更加不耐,道:“生死簿拿来我看。”

说话间,劈手夺过什么,似是厚厚一本册子,一手捧住,细翻几页,眉头愈皱愈紧,大力将手上之物摔了回去,口中道:“真真荒唐,普天之下,除了阎罗殿,亡魂还有第二个去处?”

也不知对面之人答了句什么,端木翠的脸色突然奇怪起来,道:“说下去。”

过不多久,端木翠的呼吸便急促起来,眉目间尽多焦灼之意,几次欲言又止,双手时而攥紧时而松开,无意识地缠绞在一处。

末了,展昭听到端木翠压得极低的声音:“那么……就只有人间冥道了?”

————————————————————

人间冥道,这一日一夜间,已是展昭第二次听到。

宣平不见的那些亡魂,是在人间冥道吧。

那么温孤尾鱼,应该也在那里。

【完】

第54章 【人间冥道】-一

三人就这般站了好久,各怀心事。

还是端木翠最先打破沉寂,道:“这一日乏的很,公孙先生,我们回去罢。”

公孙策立时想到端木翠这一日劳心劳力,怕是至此刻水都未喝上一口,暗悔自己不察,忙道:“李掌柜那边应已备下晚膳,我们快些回去才是。”

————————————————————

聚客楼里,的确已经备下一桌酒菜。

李掌柜的并不明白公孙策一行今日为什么兴师动众,要去挖掘那么大的一个土坑,但见几人一日未归,心中多少也料到事情绝不简单,自己别的忙帮不上,备下些酒菜犒劳几人还是不难的。

这一顿饭吃的闷闷,公孙策几次欲言又止,就是找不出话来打开僵局。展昭动筷很少,至于端木翠,神思恍惚,筷子倒是挟在手中,只是一直未曾动过。

展昭终于忍不住:“端木,是菜不合胃口么?”

端木翠似乎这才意识到身在饭桌,随口应了一声,伸筷挟了什么就往嘴里送。

展昭轻叹:“那是辣椒。”

端木翠茫然,往筷头上看了一眼,哦了一声,手上微松,那根青椒便落到桌上,溅起些微油渍。

公孙策有些沉不住气:“端木姑娘,适才隐约听你提到什么人间冥道,那是……什么地方?”

端木翠整个人都震了一下,她抬头看了公孙策一眼,很快又低下头去。

“人间冥道,那是……”

说话间,蓦地瞥到自己垂在肩前的发上有残留的黄土,忍不住将后面的头发拢到前头,用手梳理了一回,摇头道:“这么脏,我去洗个澡。”

李掌柜的恰拾掇了东西进来,闻言忙道:“浴桶在客房,都是现成的。我先去烧水,端木姑娘,你吃完饭时,水也就好了,正好不耽搁。”

端木翠摇头:“不用烧了,浴桶里灌上凉水就成。我白日烧了那么久,不在乎多烧这一桶。”

李掌柜的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忍不住出言劝阻:“端木姑娘,这么冷的天,用冷水洗,身子怎受得住?”

端木翠也不理会他,起身径自向客房去了,李掌柜的愣了一回,才向展昭道:“展公子,江湖人……都是这么奇怪的?”

展昭沉默片刻,才道:“掌柜的依她便是。”

————————————————————

端木翠洗了很久很久。

其实真正洗的时间倒不久,大多时候,她都浸在水中发呆。

一直到整桶水都凉透了,冷的她打了寒噤,才反应过来,又用三昧真火烧热,热了之后又发呆,如此反复,也不知来回了几次。

想到心灰意冷时,把头靠在木浴桶内壁上,只觉周身的力气都散去了,无力感如同千斤的巨石,把人的清明意识和仅存的勇气一点点碾磨压作齑粉。

还有几次,不知出于怎样的心理,她忽然就把头埋入水中,眼眶处酸涩发热,眼泪刚流出便被周遭的水吞咽湮没——直到呼吸再不能继续时,才哗啦一下将头抬出水面,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外间的空气。

至始至终,脑中都是混沌的,忽而空落忽而芜杂,但不管是空落还是芜杂,一个试图回避的想法都以愈加愈执拗跋扈狰狞的姿态步步攫取她的神经:温孤尾鱼怎么会进了人间冥道?

昨日她还那般笃定地跟展昭表示温孤尾鱼不可能藏在那里,今日便因为黑白无常说的话而大失常态。

方才,他们是怎么说的?

“阎罗殿并非亡魂的唯一去处,上仙难道忘记了上古时被女娲娘娘封印的人间冥道?”

当然不曾忘记,人间冥道,是每个上界神仙都熟悉而陌生的。

说熟悉,因为耳濡目染,说陌生,因为远不可及。

就如同你每日一抬头便可看见的太阳,你对它熟悉么,自然;你对它了解么,未必。

人间冥道,正是这样一个所在。

有很多次,她还与相熟的女仙们饶有兴致地谈起人间冥道,更多谈起的,是与人间冥道并起的那个大时代。

也许在旁人看来,她身处的朝代已属传奇,武王伐纣凤鸣岐山,群魔乱舞众仙临凡,但这一切,又如何比得上人间冥道出现时的天崩地裂惊心动魄日月无光!

《淮南子》里这样说: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天愁地惨,命贱如尘,这才有女娲娘娘应时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力挽狂澜,拯民于水火。

人间书册如斯落笔,瀛洲典籍所记却另有玄虚。

“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阎殿崩摧寸裂,亡魂不履黄泉。佞邪奸恶,聚于人间;妖魔戾鬼,尽归冥道。人母女娲震怒,剖心为烛,沥胆成光,烛起百千之丈,光耀灼目之芒,神目视下,冥道无藏。封之印之,以正万世伦常。”

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封之印之,以正万世伦常”。

在端木翠的意识之中,人间冥道,近乎于一个不真实的传说,虽然时常听到,但永不可能出现。

可是突然有一天,它真的出现了。

不但出现,它与自己之间,还有着绝不容回避的关系。

如果温孤尾鱼真的就在人间冥道,那么,毫无疑问的,她也必须跟进去。

这是瀛洲的神仙挑起的祸患,既然其他的神仙还在沉睡,就让同样来自瀛洲的自己来结束这场人间浩劫。

这样想着,脑海中突然跳出了平时很少用到的两个词。

第一个是家门不幸。

第二个是……清理门户。

“清理门户……”端木翠喃喃,微微垂下眼帘,唇角缓缓勾起异常冷静的微笑,“为瀛洲清理门户……责无旁贷。”

先时的惶惑、惧怕、气愤、怨懑如潮水一般缓缓退去,遗留下一片湿润平静而又杀气渐浓的滩涂。

恍惚中,身处的并非这个窄窄小小家什简陋的客房,视野逐渐广阔,旌旗猎猎,四野弥漫开的浓重血腥味道遮去了春日萌发的青草气息,远处矗立着商汤的重镇崇城,坚硬黑色巨石垒作的城墙之上涂沥着西岐将士的血,一层又一层,浓稠着死不瞑目的将士亡魂。

端木翠站在军帐之外,泪眼模糊之中,崇城的影像反分外清晰。

她知道申公豹策动崇城哗变,她也知道变起仓促,西岐将官折损无数,她还知道这场哗变,尚父痛失帐前勇将。

她只是不知道,死的那人原来是他。

左近的西岐将领自四面八方赶来驰援,将士的愤怒如同冲天炽焰,尚父军帐却迟迟没有发出军令。

不知是谁振臂高呼了一声:“请战!”

一呼十人应,而后是百千人,紧接着,漫山遍野,声如雷震,崇城的固若金汤,势必在这如虹的血仇气势中战栗,继而崩摧。

日上中天之时,军帐外终于挂出了战牌。

她并不是最先动的,杨戬比她动的更早,最先拿到那块青铜战牌,但只是一错身的功夫,他被人重重撞开,手中一空,战牌已失。

眼前银白色战袍的衣袂飘起,不用抬头,他已知是谁夺牌。

端木翠转过头,唇角一抹极其冷酷的微笑,再然后,缓缓举起手来。

纤长苍白而泛着青色的手指,死死攥住那块青黑色的战牌,几乎要把战牌攥碎于掌中。

一字一顿,句句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