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将军哼了声:“你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给你四哥求情。”

苏锦绣尴尬脸,她可不敢去二舅舅那儿替四哥求情,只能来外祖父这儿说几句好话。

“行了,你一路过来舟车劳顿,先回去休息,有什么事改日再说。”

宋老将军手一挥,苏锦绣知道他的脾气,识趣的离开了营帐,施正霖在外面等她,本来是要进去打个招呼的,苏锦绣赶忙拉开他:“明日再来,刚才我提了四哥的事,外祖父还是不太高兴。”

“一时间难以接受是正常的。”施正霖牵住她,“这件事让你四哥自己解决,你帮不了他的。”

苏锦绣叹了声,将这件事撇开:“外祖父说山上下来了一群狼,搅的村子不太安稳,明日要不你和他们一块去看看。”

“好。”

此时天色微暗,两个人回到休息的营帐,第二天一早,天未亮时施正霖就跟着他们一块儿前去村子里。

逮狼要设陷阱,夜里还要埋伏,这群狼狡猾的很,头两天夜里都没来,等到了第三天夜里才下山。

第四天一早,苏锦绣醒来时,营帐外的笼子里多了两头毛茸茸的小狼崽。

那是两头奶狼,看起来出生并没有多久,耳朵都没立起来,因为来了陌生的环境,在狭小的笼子内显得特别焦躁,看到有人出来就呜呜的叫。

苏锦绣让清竹去弄一些羊奶来,凑到笼子前,小狼崽警惕心很重,看着她不断往后退,没得退时一屁股坐在了笼子里,苏锦绣笑了,将笼子口往上翻了些,倒着羊奶的碗放进去,转身进了帐子。

过了会儿,其中一只闻了闻味儿朝着那只碗走过去,略瘦弱些的那只却依旧很警惕,还低声呜呜着像是提醒它不要过去,可到底是没能经受住羊奶的有货,大的那只呼噜呼噜开始吃,瘦弱些的那只等了会儿,慢慢的也挨过去了。

等苏锦绣出来,两只小东西已经扎在碗里,险些没把身子掉进去。

“小姐您看。”清竹指了指碗,连边角都舔干净了,“是不是再倒一些来。”

“不用,过几个时辰我来喂。”苏锦绣伸手朝笼子靠近,两只又退的极快,苏锦绣轻笑,“姑爷呢?”

“一早把狼崽送来后姑爷就去忙了。”清竹起初还以为是两只小犬,紫茵说了之后才知道,“听说是昨天抓了头狼后在狼窝里找到的。”

“给它们备些水,不要逗弄它们,小心被咬。”

苏锦绣吩咐完,进帐换了身衣服叫上紫茵,离开军营前往关内的十里铺。

半个时辰后,苏锦绣在十里铺中见到了这位名叫陈布的商人。

昨天下午十里铺派人传讯给她,有人到铺子里找风掌柜,苏锦绣还讶异于他的速度,如今看桌上一盒子的红柳大芸,苏锦绣倒是有些佩服他了,一个月的时间从卓城到塔坨族再回来,看来他对那里的地势相当熟悉。

那可省了她再去找人。

“你可以找大夫来验货。”陈布看了眼她微隆起的腹部,眉宇轻皱了下,谁家做生意要一个孕妇来出面。

让紫茵将盒子抱到一旁放好,苏锦绣让十里铺的伙计去请大夫来,转而将银两放到了桌上,请教他:“这么多恐怕很难采到,这些是你从塔坨族内收来的?”

“没错。”

苏锦绣轻扣着桌子,抬头笑道:“冒昧问一下,陈老板不是大魏人吧。”

屋内静了片刻,忽然他伸手要拿放在桌上的银两盒子,苏锦绣抬手按住,陈布便斜抱盒子要从她手下抽离,苏锦绣踹了一脚桌下的凳子朝他撞去,后退间,苏锦绣将盒子重新按回了原处。

紫茵已经挪步站到了门口,陈布这才发现这铺子内窗户都没开,他沉了脸看着苏锦绣:“风掌柜这是何意。”

“货都没验完陈老板就要拿银子走人,这可不行。”苏锦绣笑眯眯看着他,“再者,这关内什么人都有,你不是大魏人也没什么奇怪,无需遮遮掩掩。”

“这买卖还问人私事。”陈布朝放在柜子上的红柳大芸看了眼,“我不卖了。”

苏锦绣摇头:“不行。”

陈布瞪着她:“那你想怎么样。”

“短短一个月你就能买到这些,可见你对那边是相当的熟悉,塔坨族人扬恶,他们对判出的族人惩罚很严厉,不会允许他们再回去,这味药如此稀缺,你都能收到这么多,那很有可能就是塔坨族人。”

“我不是塔坨族人。”

见他否认,苏锦绣拿出了一张羊皮卷,摊开来,对比了一下塔坨族周边的几个部族,大部分已经被塔坨族给吞并了,有些则成了依附的部族,苏锦绣抬头看他,繁琐腰带间的坠子还在,上面串着六颗木珠,看仔细些木珠上都有不一样的纹路,六颗木珠后面则是一块不大的木牌,上面还刻着个布字。

“我若没记错,央族在两年前就已经被塔坨族攻陷,族长为了保住部落将三个女儿都献给了塔坨人,依附于塔坨族,每年都要上供足够的银两才行,若是不足,他们就会到部族里来抓人代替。”

陈布没作声,可那眼神就是那意思,她怎么会知道。

“对商人来说,关北门虽然进出容易,但因军队镇守,暗处的生意并不好做,卓城那边小商人很多,距离关北门又不远,许多外族商人就喜欢在那儿集聚做些小买卖,但去塔坨族这样的活,鲜少有人会接,而你都不知道我什么来历就愿意接,看来你很缺钱。”苏锦绣起初就是为了引个熟悉塔坨族地形的人出来,这个人得是商人,外族人更好,若是能大批量采买回来红柳大芸,那他就是她要找的人,能自由出入塔坨族,他们对他没有戒心的。

当他在巷子口拦下她时,听他说话苏锦绣就确定了他不是大魏人,外族人学大魏话,学的再好还是有些口音上的区别,苏锦绣在关北门呆了这么久,分辨得出他是真的外族人还是假装的,加上他那坠子,以前她在一个被救的央族女子身上看到过,是央族的人从小打大随身佩戴之物,从不会离身。

现在看来,他很合适。

“你找我不是为了买红柳大芸。”这要还听不明白,那他就是个傻的,这个人在茶馆里开口时就是为了找能进塔坨族的人,买药不过是个借口。

苏锦绣松开压着银两盒子的手:“三倍价格,你再去一趟塔坨族收药,短时间内他们族内肯定是不够的,你就让他们带你去山上采药,采的越多越好,你能采来多少我都以这个价收,还可以提前给你一部分的定金。”

这价格太令人心动,有了这么多银子,今年就不用担心上供的问题,但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就是高上三成都是个陷阱,高三倍的价格岂是说有就有,搞不好又是个陷阱,此人把事情查的这么清楚,就是想私吞那定金都落不了好。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那你想要什么。”

“很简单,你在采药的时候,把所有走过的地方都记下来,绘成地图带给我。”

第166章 套路

尽管知道这个风掌柜身份不简单, 不可能是生意人,她所要的东西还有可能会让他丢了性命, 但这么大的报酬,他无法抗拒。

即便是知道她另有所图,他所面临的却是更严峻的问题, 没谁和银子过不去,更何况是他急需的。

三天之后,苏锦绣收到了他的回复, 他可以答应她的要求, 但他要四倍价,支付双倍定金。

苏锦绣便让安排好的人将定金带去了十里铺, 要陈布以小厮的名义带他出关, 进塔坨族去。

从清竹手里端过倒着羊奶的碗,苏锦绣往笼子这儿靠近时,两只小狼崽已经有反应了,这几天都是她在喂它们, 小家伙也聪明得很,衣食父母, 给奶的就是老大, 见着苏锦绣后都会晃尾巴了讨好。

等她把碗放好, 它们就迫不及待的拥了上来,扎堆在碗里,大一些的恨不得把脚都迈进去,吃的分外豪迈。

“过两天就给你们搭个大一些的窝。”苏锦绣轻轻摸了下它晃到外面的尾巴, 小的那只透过笼子间狭小的缝隙朝她挤来,只能挤出个鼻子,上面还沾着奶,舌头一舔一舔,还卖起了萌。

身后的清竹朝不远处走来的人叫了声姑爷,苏锦绣转头,施正霖回来了。

在军营里每天一早宋老将军都会派人来请施正霖过去,两个时辰才肯放人回来。

“今天去校场了?”苏锦绣起身,见他袍子上沾了薄薄的灰,料想是被外祖父带去看练兵了,“他是不是一直和你夸他带出来的兵。”

“老将军训兵的确有一套。”

苏锦绣揶揄他:“你这恭维的话又说了几遍了?”

施正霖扶了她一把:“皇上却有此意,等老将军从这里回去,想让他训练都城外几个营。”

“这倒不错。”苏锦绣知道外祖父的脾气,闲不住的人,将来这边交手后回到上都城,他要是整日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话,搞不好还会熬出病来,让他去城外的营里训兵倒是能让他解闷,“就是那帮人可惨了,要适应外祖父的训兵强度,起码半年,这还不算中途撑不住打退堂鼓的。”

“他们本就是要上阵打仗的兵。”

苏锦绣知道他说的是如今上都城中几个营里的现象,有些人将族中子弟送到营里去扔几年,出来就能混个差事,实际上这部分人根本没什么用,要让他们上阵去打仗,就是抱头鼠窜的结果。

这样的现象存在已久,就看皇上要不要治了。

“我已经让孔琪过去了,这几天他们就会出关去。”进了帐后,苏锦绣将十里铺那儿的事简单提了下,“央族那儿,要不我们过去看看,也好了解一下情况。”

施正霖转头看她,苏锦绣还是一脸的正色,仿佛自己心里没有打着小九九。

“我和南药会过去看看。”施正霖纠正她,“你留在营里。”

苏锦绣脸一垮,心虚着呢,却还想努力一下:“那我不走近,就跟着你们行不行。”

“不行。”简单干脆。

苏锦绣打商量:“我就出关,远远的,不跟着你们。”

施正霖摇头:“不行。”

苏锦绣怒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出门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么说的!

施正霖拉住她,苏锦绣没能挣开,便抿着嘴不吭声。

“不跟着我们,出关后你是不是想自己去。”

苏锦绣眼神一闪,不说话。

到耳边的声音轻了些,有些无奈,含着些担忧:“你这样出关去我不放心。”

“…”苏锦绣扛不住这样软和的态度,半响,闷声道,“那你出关去我也不放心。”

施正霖故做沉思,想了会儿道:“你看这样行不行,让南药带两个身手好点的人去,也好应变。”

让南药去是可以,但苏锦绣心底里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一趟,从别人口中转述过来不如亲眼所见,南药没有她这么了解那一带,但眼下的情形,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与他再商量一下。”

施正霖点点头:“好,他原本就是为了协助此事而来,到时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我们在这儿也能及时应变。”

苏锦绣狐疑的看着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之后几天,苏锦绣将塔坨族外一些部族的情况和南药大致说了一遍,准备过后,南药带着几个人出关了。

这厢,等他们出关后苏锦绣才反应过来自己被施正霖给套路了,难怪她这几天总觉得不对劲,和南药商量这些事的时候也觉得不对劲,敢情他早就打算好了让南药一个人带队出去,故意和自己说是一起去,为的就是拦住自己。

这天晚上,苏锦绣让清竹把隔壁的床收拾了出来。

自打苏锦绣怀孕以来,除了在别院那几日,其余的日子里夫妻俩都没有分床睡过,最多是隔一床被子,但到了后半夜,还是会睡到一床去。

施正霖进来后,清竹抿着笑意,将营帐内的水备妥了后退了出去。

帐内就剩下他们两个人,苏锦绣整个身子霸占着床沿,手里拿着书翻的惬意。

施正霖换下衣服,洗漱过后走过来,苏锦绣抬脚往上一搁,也不看他,就是不让他在这儿坐下。

不一会儿苏锦绣听到了拖凳子的声音。

将书往下挪了挪,视线从书的上方撇过去,施正霖拿了凳子在床边坐下,就在她搁着的腿前,抬起双手正好按到她的大腿。

苏锦绣缩了下腿:“干什么。”

“大夫说你也许会腿肿,夜里时多按摩一下还能预防腿抽筋。”施正霖说着双手便就着膝盖的地方缓缓按了起来,“轻重如何?”

苏锦绣放下书,双手撑了身子坐起来看着他,这还瞧不出意图,那她是真傻了:“无事献殷勤。”

趁着她坐起来的时候,施正霖便神情自若的从凳子转移阵地到了床沿,苏锦绣总不至于把他踹下床去,便气呼呼瞪着他,奸诈!

施正霖换了个姿势,将她的腿按平,这位置苏锦绣就是想缩都缩不回去,按了几下后他的手靠近了腿内侧,有些痒,苏锦绣这神情便绷不住了,想笑又得憋着,挪又挪不开,要是伸手推还显得她在闹脾气。

于是苏锦绣哼哼:“我困了。”

施正霖松开手:“那睡吧。”

苏锦绣没理睬他,翻了个身就躺到了床内侧,还背对着他。

施正霖吹了灯,陪着她躺下。

两个人都一动不动的,时辰尚早,也都没有睡意。

快有小半个时辰过去,苏锦绣轻轻翻了个身,昏暗中施正霖睁着眼,看着营帐的棚顶,听到动静后转头,苏锦绣又将视线撇到了别的地方。

施正霖侧身看她,苏锦绣又翻了回去,留了个背给她。

半响,她腰间多了一只手揽住,苏锦绣要去拨开,他用了几分力,她的后背就贴了到他怀里,声音也随之传来:“塔坨族这几年一直在攻打别的部族,像央族这样依附的,族中必定有他们的人留守监看,如今虽然没有战事,关外也不太平。”

苏锦绣闷闷道:“我没有生气。”

她很清楚自己并不适合出关去,就连来关北门也是好不容易争取的,但她也不知道自己想现在哪里来这些莫名其妙的脾气,说气他,不如说是在和她自己怄气,他那点套路她怎么会看不出来呢,可愣是等南药他们出发了才反应过来。

这样的心理施正霖是很难了解到的,他总以为她是生他的气。

不过临出发前娘交代过,有了身孕后性情也许会变,要他多担待些,这到了施正霖的字典里,便是一个哄字,于是他问的温和细致:“怎么了?”

苏锦绣发誓,过去她绝不会这样,可这会儿,这三个字传到耳朵里,她竟觉得有些委屈。

过了会儿,他听到她闷闷说了句:“我觉得我变笨了。”

施正霖一愣,随即无声笑了:“怎么会。”

“怎么不是,你这么明显的意图,我都没看出来。”

原来是为了这个。

“找人混入塔坨族绘地图的办法是你想出来的,这办法很好,不会打草惊蛇。没有你的这些了解,我们对那些部族束手无策,南药就算是过去了,也很难打探清楚。”

苏锦绣扭了下身子,半响:“那是因为我比你们知道的多。”

施正霖大抵猜到了她在意的是什么,徐徐诱导:“关北门这么多将士,对关外的形势哪个知道的比我们少,不一样没办法。”

语调有了些变化:“是么。”

“是啊,所以这一回,还要夫人你多担待。”

这么不遗余力的夸,纵使听的出来有哄的成分,苏锦绣听着还挺愉悦的,正要转身,忽然感觉腹间动了一下,苏锦绣愣了愣,感觉到她身子一僵,施正霖正要问。

苏锦绣握住了他的手,朝腹间挪过去。

又是轻轻一动,从施正霖的掌心里划过,施正霖怔怔。

这是…腹中的孩子在动?

下午时其实苏锦绣有感觉到过,但没有晚上动的这么频繁,一下一下顶着肚皮,像是在与他们打招呼,颇为闹腾。

这是施正霖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他的存在,初为人父的感觉。

他活在蓁蓁的腹中,一天天长大,最初还感觉不到什么,到现在,他开始提醒他们。

很奇妙。

动了几下后他平息了,两个人的手尚未挪开,苏锦绣抬起头,看他有些懵楞楞的神情笑了,语气不自觉温柔下来:“我娘说,这个月份他能听到我们说话了。”

新手父亲微动了下手,反握住她的手搂住她,在她额头上亲了下,不言语,心情很是澎湃。

之后两个人好奇宝宝似的又等了会儿,苏锦绣挨不住困意袭来先睡着了,睡前也忘了要把他赶到隔壁床去。

第二天一早醒来,施正霖被宋老将军请去,等到傍晚才回来。

苏锦绣这儿,自己出不了关就让紫烟出去,一面等着他们传消息回来。

时间一晃过的很快,五月至底,南药回来了。

第167章 初露端倪

出关后南药他们先找到了距离塔坨族较近的一个集聚点, 以收货商人的名义进去。

这个集聚点很大,比之前他们去驱兽族途中经过的那个还要热闹, 虽然里面有不少塔坨族人,但没有看到欺压的现象,在塔坨族管辖下, 秩序还不错。

没多久南药就找到了央族的人,这个在塔坨族周边,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部族, 最为出名的是他们的编绳工艺, 南药以收各式各样的编绳为由,问过几个摊子后, 终于有人肯带他们去央族里面收货。

去的时候那两个央族女子提醒他们不要乱走动, 到了那儿后南药才理解过来那话是什么意思,塔坨族派了人在央族里,监视整个部族。

南药他们到的时候是下午,整个央族内几乎没见几个青年男子, 最多的就是一些老人和妇人,坐在屋外编绳, 所有人看起来瘦瘦弱弱, 相比较之下, 带他们去的两个央族女子看起来还健康一些。

他们被带到一间大的屋子前等着,很快有个年长的老者出来接待他们。

南药向周围看出去,他们所站的位置正好在那几个塔坨族人的监视范围内,趁着点货的空隙, 南药向那老者打听了些事。

要想在央族内四处走动根本不可能,于是收好了编绳后南药没有逗留,很快带人离开。

此后他还去了另外一个部族,从人比较多的几个地方经过,一路收货打听,过了一段时间后趁夜埋伏在了央族外,等了三个晚上,终于发现了动静。

那已经是后半夜了,每隔半个时辰就有人回央族,十来人一队,三四个塔坨族人押送,南药数了数,这个晚上回来了三十来个青年男子,这些人浑身脏兮兮的,看起来都是疲惫不堪。

一队人送到之后,央族中会集合另外十个青年男子代替这些回来的,跟塔坨族人离开。

留下一个人继续在央族外守着,南药跟在那些人身后,发现这些人被带上了山。

山下远远就能看到有人守着,附近没什么人,看起来像是进山做苦力的,南药过去没有到过这里,根据子凛给的地图,这一带再往内就到了塔坨族的地界,漠北这儿的山很贫瘠,没有繁茂的树拿来遮蔽,又不熟悉地形,南药也不能就这么贸贸然跟上去,于是他折回到央族外,这时已经第二天正中午了。

南药观察了几日,夜里没有再有别的动静,白天的时候偶尔有人从外面回来,男女皆有,他们回来后族中的人都显得很高兴,歇了几日后他们又会离开。

约莫十来天,一天夜里又有人来更替,但并不是上回离开的那些人,回来的二三十人看起来也都是疲惫不堪,其中还有用担架抬回来的,替换了十天前回来的那些人。

“与我第一天去的时候一样,族里只见老人和妇人进出,还有人外出采药,回去的那些青年人都没出过屋子,接连两三日后才偶尔见一两个出来,气色比那天夜里回来时好了点。”

南药说完,帐内安静了会儿,苏锦绣在地图上做了个标记,抬起头:“这么说,是轮番让别的部族的人去做苦力了,工期还不能太久…难道他们在挖山。”

“别的族也是如此,不过一路看过来,这些人都没什么抵抗心,对塔坨族唯命是从,甚至充满了敬畏心。”这一趟走下来,南药有了另外的了解,尤其是那个集聚点的发展,可以说是让他开了眼界,就像是一个小镇,秩序有然。

“这不奇怪。”施正霖指着苏锦绣摊开的地图,“关北门两年无战事,漠北这边却是硝烟不止,扩张之后就要复苏,最快方法收买这些剩下的人,就是给安定的生活,经历过战事后,对那些各族人来说,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的,只要不打仗就是好的,他们就想求安稳日子,谁来管都一样,自然不会想要反抗。”

“他们在效仿南方的部族。”苏锦绣在南药说的集聚点上做了个标记,“漠北西陲一带地广,因为族与族之间相距甚远,于是大家就自发的集聚到了几个部族之间较为中心的位置,用来方便大家交换货物买卖东西,最初这些地方无人管理,越骆国一带是最早开始效仿大魏的,把这些集聚点发展成了小镇,规模很大,秩序也维持的很好,但漠北这边的人大都以牧猎为生,他们的生活方式更粗狂些,所以我们在去驱兽族的路上途径的那个集聚点,除了有人维持治安之外,其余的都十分简陋。”

南药很快就意会过来苏锦绣的意思:“看来他们野心不小。”若是继续放任下去,这就要变成第二个越骆国。

但他们绝没有越骆国那么太平,野蛮好战的一族人,养精蓄锐,最后还是为了打仗。

“拓英这个人,十分了得。”苏锦绣当初在关北门守了五年才摸透一些他的路数,这一世,驱兽族上没让他占到便宜,他说收手就收手,开始疯狂扩张,等到一定程度,他肯定还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