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几不可闻地对镜叹了一声。

站在她身后的窦妈妈这时,却也将梳头的动作顿了顿。

云甄夫人何其敏锐,立即问:“怎么了?”

“有根白发。”窦妈妈笑了笑,若无其事地继续梳起头来,“奴婢过会给您藏进发里,不会叫人看见的。”

云甄夫人却道:“不用了,人老了焉有不生白发的,就这么留着吧。”

连拔也不必拔了。

窦妈妈得了这话,心下不由得酸涩起来:“您还年轻着呢。”

云甄夫人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再说:“我又不是浮光那丫头,为了个美字硬生生将自己折腾得一身是病。”

浮光长公主素来爱美,随着年岁渐长,几乎到了穷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增添美貌的地步。她又是嘉隆帝的第一个孩子,自幼受宠,往日里除了想着如何继续让自己变美,也委实没有旁的事可做。

云甄夫人忒不喜她这一点,大好的年华,全耽搁在了这点胭脂水粉的破事上,肩负不起半点身为长公主的职责也就罢了,偏偏还要胡闹。

但她一则不是那十几岁的黄毛丫头,二来就连嘉隆帝也不说她半个坏字,外人又怎么好说?

云甄夫人敛了心神,任窦妈妈给自己重新挽了发,梳了个高髻,拣了两件贵气又不花俏的首饰戴上,再去换了衣裳便出门了。

顶着大太阳,马车一路出得平康坊,又一路驶到了皇城。

这些路,她来来回回也已经走过许多年,再熟稔不过。

然而这一回要去的地方,于云甄夫人而言,也是十分陌生的。

嘉隆帝往常若不是在御书房见她,就在御花园设座,让她去后妃的宫殿里说话,倒还真是头一回。

她由此明白过来,宓昭仪对嘉隆帝而言,还真的有些不一样。

区区一个入宫没多久的昭仪,就被赐了长闲殿,不管叫谁来看,都会觉得她已宠冠六宫了。以她的身份,如何也当不起这般形制的长闲殿。

当年嘉隆帝即位后,除了皇后所住的坤元宫外,就只命人重新修缮了长闲殿。

云甄夫人尚且记得,长闲殿里,住的是嘉隆帝的宠妃莞贵妃。

莞贵妃死后,这长闲殿就空置了下来,一直没有第二个人住进去过。直到宓昭仪入了宫,没几日工夫就一跃成了嘉隆帝的心头肉。

云甄夫人沉思着,恍惚间察觉一旁的宫人已将锦帘打起,便抬脚往里走了进去。

还未站定,她就觉迎面扑来一股香风。

宫里头的人都说这位宓昭仪,身上自带一股香气,似果香又似那上等的合香,真计较起来,气味却又显得清新好闻上许多。

可云甄夫人此刻嗅见这味道,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往前又走了几步,宫人再次打起一道帘子来。暖阁里的说话声,就立刻变得清晰了起来。

云甄夫人冷眼朝着四周看了一圈,只觉这殿宇内的陈设远比当初莞贵妃住在这时更加奢靡,不觉眯了眯眼睛。

走进暖阁,她一眼就先看到了坐在嘉隆帝下首的宓昭仪。

宓昭仪生得极美艳,不止皮相美,就连那骨相也是极美的,而且她的美艳难得的丝毫不显轻浮,反倒端庄大气得很。

就连云甄夫人见了也得由衷赞她一声,更何况是嘉隆帝。

见得她入内,嘉隆帝就笑了起来,问:“用了吃的来的,还是不曾?”

云甄夫人慢条斯理答:“皇上专挑了用饭的时候召人入宫说话,我又怎敢用了再来。”

嘉隆帝就将手里一匣子大小浑圆一致的珍珠塞给了宓昭仪,大笑着问云甄夫人想吃些什么。

二人一问一答,气氛倒是格外的自在。

唯独坐在一旁听着的宓昭仪觉得不自在起来。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云甄夫人,但关于云甄夫人的传闻,她还未入宫时就已听过许多。因着嘉隆帝待云甄夫人不同,暗地里的流言蜚语,一直也不少。

但她今日亲自见到了,才知外人口中说的那不一样,究竟有多不一样。

嘉隆帝同云甄夫人说话时的口吻,太过自然亲近,自然到令人惶恐。

可宓昭仪看啊看,却又似乎从嘉隆帝面上看不出任何他对云甄夫人有意的端倪来。

更何况,如果是他看中的人,那应该早早就收进后宫了,又怎会还有如今连家的云甄夫人?

宓昭仪低头看着匣子里轻轻滚动着的珍珠,有些糊涂起来。

长闲殿的旧主莞贵妃,是她的长姐。

但她是庶出的,又小莞贵妃许多,二人几乎没有机会交谈过,但她隐约记得,昔年莞贵妃还在世时,曾无意间提及过云甄夫人。

那口气,除了嫉恨,就再听不出别的了。

第074章婚事

想来也是,这后宫里的女子哪一个不盼着能同嘉隆帝这般坐在一处,和和气气地闲话家常,说些趣事。可宫里头的女人,就是再得宠,又有谁胆敢像云甄夫人这般同他说话?

宓昭仪不敢,其余的人也绝不敢。

她父亲身边妾室甚多,姨娘性子又不够讨人喜欢,生了她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大出息,在夫人跟前也是可有可无,每日里糊糊涂涂过日子罢了。她出生的时候,长姐莞贵妃就已经入宫了,因长姐一度很得圣心,家里人提起她时,口吻总是分外的得意。

她自幼听着,每每就想,若有朝一日她长大也进了宫侍奉皇上,那她也要做那得宠的后妃。

可后来,莞贵妃死了,死的时候才不过刚刚二十八岁,正是花开正好的时候,一颦一笑依旧美丽不可方物。

她的凋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宓昭仪至今都还清楚的记得,嫡母得知消息的那一日,面上震惊又悲痛的神情。

她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才恍然惊觉,那重重宫闱里的日子,远没有她心中所想的那般令人愉悦。于是她心生退意,再不去想那入宫不入宫,宠妃不宠妃的事。可她一日日长大,从小小的美人胚子长成了一个酷似莞贵妃,美艳程度又远胜过于莞贵妃的漂亮姑娘。

这般一来,她的前程就再也不是她自己所能掌控的了。

宓昭仪低头垂眸,望着匣子里的粉色珍珠滚来滚去,却因四壁皆有物在,而只能永远困在这小小的匣子里,便忍不住有些悲从心来,想着自己不也如这些可怜的珍珠一样。困在深宫里。

身不由己。

她暗暗叹了口气,另一边的嘉隆帝跟云甄夫人也已经叙完了话。

嘉隆帝忽然指了她道:“莞贵妃的妹子,你看像不像?”

云甄夫人闻言正色看她一眼。轻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倒有些记不得贵妃娘娘的容貌了。”

莞贵妃一去多年,她这话真真假假。却也的确是不大记得清了。

“依朕看,颇像!”嘉隆帝却感慨着说了这么一句。

宓昭仪立即谦虚道:“长姐姿容绝色,臣妾断不敢相比。”

嘉隆帝笑了笑,当着云甄夫人的面也毫不避讳,拍了拍宓昭仪的肩头,道:“有何不敢比的,朕说像,那就是像。”

宓昭仪面上微酡。羞怯般垂首未语。

云甄夫人一脸见怪不怪的神情,低头吃她的茶,可眼角余光却还是忍不住落在了嘉隆帝身上。

她记忆里的男人,始终都还是当年那个看着威严入骨,实则一开玩笑就忍不住面红的年轻人,而今眼前的人,却更像是昔年的先帝。

这般一想,嘴里的茶似乎也变得味道古怪起来,一时难以下咽。

云甄夫人没有再喝,将玉也似的茶碗轻轻顿在了一旁的小几上。

嘉隆帝就道:“朕召你入宫所为何事。你一定是知道的。”

她微微一颔首:“皇上请说。”

“太子早到了该大婚的年纪,朕想着,最迟来年。就要将这桩心事给了了。”

来年大婚,算上修缮宫室,筹措婚礼,一来二去,如今的确就要立刻将婚事给定下来。

云甄夫人心中明白他属意段家女,便道:“皇上看中了哪一位?”

嘉隆帝也不赶宓昭仪出去,直言道:“老永定伯行四的那位孙女。”

“行四?”云甄夫人在心里一算,是段素云,眉角就不由扬了扬。

“哪里不妥?”嘉隆帝问道。段家同连家是亲家。段家的姑娘对云甄夫人而言,必定是比他熟悉得多的。

可云甄夫人对段家的小辈。也绝没有到了如指掌的地步,有些事她也不便多言。便只先问他:“皇上为何挑中了那一位?”

嘉隆帝笑笑:“怎么,难道真有哪里不妥当?我可是让永定伯自己定的人。”

云甄夫人一愣,当下差点忍不住就要脱口而出,这跟根本没选过有何两样?眼下挑的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那是太子爷的正妃,是将来的一国之母!

她忍了又忍,斟酌着说道:“怎能让永定伯挑了就算。”

嘉隆帝有些懒洋洋地道:“不合适,将来再换就是。”

话说得极其满不在意,可话中隐含的意思,却叫一旁听着的宓昭仪不由自主地打了个激灵。

就连云甄夫人听了这话,也是再忍不住,“皇上!”

嘉隆帝打个哈欠,“这么多年了,你这脾气也不知改改…”

“皇上,左右还有时间,不如再仔细挑一挑?”云甄夫人看着他的神色,恍惚间似乎从他眼里看到了几丝难言的情绪,不觉还是放柔了声音。

嘉隆帝笑了起来:“你先说说她究竟有何不妥。”

云甄夫人面无表情答:“其品性不足以入主东宫。”

更枉论她将来还要从东宫搬进那皇后住的坤元宫,担一国之母之责。

她一向对段家人没有太大好感,但那些个小辈也的确是不熟悉,要说厌憎,也远远谈不上。可先出了若生的事,段素云的为人一下子就在她心里一落千丈。

即便对太子妃的人选没有太多看法,她也不觉得段素云合适。

但嘉隆帝听了她的话,却笑得越发愉悦起来,继续漫不经心地道:“到底是年岁还小,等将来好好教一教,歪了的树苗也能重新往直了长,怕什么。”

云甄夫人看不懂他究竟是几个意思,却看明白他这是铁了心的。

她就想着嘉隆帝方才那句“不合适,将来再换就是”虽然听着同儿戏一般,却也并不是没有可能,遂将嘴里的话咽了下去。

嘉隆帝便摆一摆手,晃着手中芭蕉叶形的坠子把玩着,一面说:“不说这个了,朕寻你来,其实还有一事。”

云甄夫人听着,心里忽然“咯噔”一下,面上倒依旧是波澜不惊。

嘉隆帝自个儿却也没说话,只抬手戳了下宓昭仪的后背。

她便笑着,状若无意地说起昱王长孙少渊的婚事来。

昱王比太子殿下要小上一些,但也到能成家立业的年岁了。

宓昭仪笑言,云甄夫人好,连家的姑娘想必也好,不如就索性给昱王说一个连家的姑娘。

云甄夫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飞快地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连家适龄的姑娘,发觉只有连大爷家的两个姑娘合适,不由微微敛目。

虽则一样都是连家的姑娘,可那两个孩子的父亲早亡,自幼失怙,真计较起来,就又不同了。

母族如何,重要,可远不及父族来得重要。

她慢条斯理地问道:“昱王殿下,似乎还没有纳侧妃?”

宓昭仪掩着嘴轻笑了下:“夫人误会了,此番说的是正妃。”

云甄夫人微讶。

宓昭仪没有再言语,由嘉隆帝开了口:“你最喜欢的那个孩子,叫阿九的,朕看着就很好。”

云甄夫人搁在身前的双手蓦地一紧,“皇上不要说笑,那孩子今年还尚不满十三岁呢。”

“真算起来,也不小了。”嘉隆帝笑容满面,“左右也不急在这一时,朕的意思是暂先定下,而后让底下的人慢慢筹措起来,等到她及了笄,再大婚就是了。”

他越是说得云淡风轻,云甄夫人就越是觉得浑身不对劲。

她推脱着:“那至少还得有个两三年,怎好叫昱王殿下的大事就这么耽搁着。”

嘉隆帝将面上笑意一收,沉了脸道:“怎么,你不想同朕结这儿女亲家?”

这话就问得重了。

云甄夫人摸不透他的心思,只得先放低了姿态,用比他方才还要云淡风轻的口吻道:“皇上也得容人回去想一想再拿主意,是否?”

她恭恭敬敬地说话,嘉隆帝反不乐意听,这般一开口,嘉隆帝就又笑了起来,说:“且去且去,说得朕同恶人一般!”

暖阁里的气氛,又渐渐缓和轻松了起来。

此刻仍远在平州的若生却对这些毫不知情…

她坐着马车离开了望湖镇,在车上小憩了片刻,醒来时只觉自己一双脚像浸在泥潭里一般,沉甸甸的抬不起来一分。

揉着惺忪睡眼,若生不由得疑心自己还在梦中,迷迷糊糊低头去看,就看见自己裙摆底下鼓囊囊的一大块,顿时唬了一跳,伸手将裙子一扯,底下露出一只大猫来。

“…元宝,快起来…”若生刚醒来,声音娇娇糯糯的,听着没有半点气势。

元宝掀了掀眼皮,抬头看了她一眼,“喵呜”一声又伏了下去,像一块大石头似的压在若生双脚上。

若生苦笑,这压得都麻了!

一旁的绿蕉跟扈秋娘就要去抱元宝。

若生摆摆手,兀自弯下腰去,双手穿过它腹下,用力一把举了起来。

“喵…”元宝一动也不动,歪着脑袋任由她抱。

若生松了口气,稍动了动脚,谁知麻意还未消,元宝忽然将脑袋埋进了她怀里,像是撒娇似的用爪子勾住前襟,竖着耳朵轻声叫唤。

它放轻了声音,叫唤声渐渐听起来近乎呢喃,又是毛茸茸圆滚滚的一团,若生就心软了,不舍得再将它放下去,索性就这么抱在了怀里。

好在马车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

第075章不回

长街上人烟寂寥,若生一行人在距离刺史府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是她先前留下元宝时,同苏彧说定再见的地方。是以马车停下后没过一会,苏彧身边的小厮三七就从长街另一侧跑了过来。苏彧一行策马,走得比他们快上许多,早了好一会进城,三七就被他打发来留在这候着。

听见响动,扈秋娘掀了帘子往外一看,转过头来就对若生道:“姑娘,苏大人派来接猫的人到了。”

若生点头应了声“好”,遂要将元宝从自己怀里放到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