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朱氏唯一的娘家弟弟朱朗从国子监告假回来了。

连家大宅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添丁是喜事,大家都高兴。

产房外,金嬷嬷也早早带人供上了催生娘娘、痘疹娘娘、碧霞元君等十三位神祗,添盆的一应事宜也都安置妥当了。

外头大雪下了两日,到了这天地上还有积雪,白皑皑的,很厚。天上放了晴,这才开始化雪,空气里的冷便似乎比前两天还要足。

若陵被裹得严严密密,由人抱了过来。

稳婆满嘴的吉祥话,便再没有停下来过,换着花样从头说到脚,听得若生和雀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只觉头晕。

若陵小儿一个,更是不耐烦,扯着嗓子哭得震天响。

可洗三时哭算“响盆”,不是坏事,大家早有准备。

然则准备归准备,谁也没想到他竟这么能哭…

就连稳婆也吓了一跳,等到仪式结束将小人儿捞出来擦干,也不管什么“左掖金,右掖银”了,匆匆忙忙焚化了神祗牌位,便算是成了。

可若陵还是哭,哭得一张小脸通红,谁抱谁哄都没用。

在场诸人来回抱,母亲不行,稳婆不行,姑姑不行,父亲也不行,丫鬟婆子更是不必说,这孩子眼睛也不睁开,铁了心就是哭,越哭越大声。

若生在边上听得心都紧了,连忙凑过去问:“怎么了这是,是不是方才吓着了?”谁知话音刚落,一直哭个不休的孩子突然不哭了,抽泣着慢慢睁开了眼睛。若生见状长舒一口气,刚想说句万幸,哪知他立马又哭上了…

众人此刻只当他是受到了惊吓,个个心惊肉跳,又要请大夫又要如何如何,一阵兵荒马乱。

然而这般过了半个月,府里上上下下就都清楚了。

他们这位小少爷身强体健胃口好,半点事没有,天生的爱哭难哄罢了。连二爷一开始还不信邪,总往儿子跟前凑,但凑了没两回就再不敢去了,说哭得耳朵疼…

 

第273章小舅舅

久而久之,他也不管儿子叫“小宝”了,只皱着眉头一口一个“小魔星”,无奈极了。要看书往前这府里他“最小”,而今来了个比他还小还横的,又是粉雕玉琢的一团,打不得骂不得,他是一点办法没有。

惹急了,他就跳脚,嚷着还是阿九好,不要这个小的了。

这话叫金嬷嬷听见了两回,急得要训他,他还委屈,回头去找若生念念叨叨若陵爱哭脾气坏不是个好孩子,竟是醋上了自个儿子。

若生哭笑不得,但私心里还是偏袒幼弟一些,不过父亲也不能不哄,便只好一面应着是,一面笑笑搪塞过去。可谁知道,连二爷平素那般好哄好骗的一个人,临到这节骨眼上却聪明了起来,眯着眼睛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女儿的神情,他忽然皱起了眉头,长叹一口气道:“我深知你是个不孝顺的,却没想到能这么不孝顺…”

言罢也不管若生要说什么,他又接着哼哼了两声:“那小子往后要是长大了同我吵架,你帮哪个?你说你帮哪个?”

若生摸摸鼻子,小声道:“这自然得帮您了。”

她再偏疼若陵,也不会由着他肆意妄为和长辈吵嘴。

可她虽然说的真心话,连二爷却不肯相信了,只觉得这府里上上下下,已无人看重自己,不觉愁上眉梢,无精打采起来,心道还是鸟儿好,转身就去了自己养鸟的暖房。

冬日里雨雪霏霏,花园里凄清一片,没什么值得看的,但暖房里鸟语花香,倒别有一番趣味。

若生心中有数,只要他不往雪地里跑就很好,见他要去暖房反倒放下心来。于是等人一走,她便也去了书房。

前世她和雀奴相遇的时候,雀奴比现在大上好几岁,冷情冷性的。寡欢少笑,不精女红针黹,不通厨艺,似乎也没什么喜欢的物事。是以若生从不知道,原来雀奴是个这般爱书的姑娘。

自从若生带着她转悠了一遍内书房后,她就恨不得扎根在那,哪也不去了。

她们俩原先住在八灯巷里时,日子过得穷困潦倒。不过糊口而已,书是买不起的,若生也就从未见过她看书。而今雀奴愿意看,她自然任由她看。

前往书房的路上,她一面走一面想,等到年后颜先生访亲归来开课的时候,她就将雀奴也一并带上。颜先生得了这么个好学向上的学生,想必也会高兴。

这般想着,若生唇边不由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来。

脚下转个弯,不远处就是内书房了。

然而还未走近。耳畔便先传来了绿蕉的声音,“找了一圈却是还缺一本,问了人说是早前叫二爷给带走了,现如今也不知搁在了哪里,这一时半会的要找,恐怕是难。”

站在绿蕉跟前的小丫头梳着双环髻,笑着从她手里接过两本书,道:“舅老爷说了,能有一本是一本,如今有两本。已是很好了。”

绿蕉闻言便也笑了起来:“你先将这两本给舅老爷送去,剩下那一本我再使人找一找,若找着了再送过去。”

小丫头连忙答应了一声,抱着书准备离去。哪知一迈脚就瞧见了若生,赶忙将脚一收,墩身行礼。绿蕉这时候也看见了若生,忙迎上来:“您来了。”

若生微微一颔,看向了另一侧的小丫头,笑着问道:“是前两日指给小舅舅使的丫头?叫什么?”

小丫头点头如捣蒜:“回姑娘的话。奴婢叫小喜。”

“小舅舅这几日都在做什么?”若生点了点头。

小喜抱着书,闻言脱口道:“除了看望太太和小少爷外,每日里便只是念书念书还是念书。”

若生听了这话,面上若有所思,久久未曾言语。

朱朗能进国子监,虽是仰仗了云甄夫人帮忙,但他本身勤苦好学,假以时日,想必能成大事。可惜连家前世波折重重,并无人在他身上多费心思,朱氏有心无力,也是无奈。后来连家出事,云甄夫人撒手人寰,更是无从照拂。

反倒是,同连家的这门姻亲还牵累了他。

他虽举业有成,可当时那天下已不是如今这样的天下了。

嘉隆帝日渐老迈,太子少沔步步紧逼,很快大局在握,帝位更迭不过时间早晚。

于是乎,朱朗的任命状久等不至。

好容易等来了,要去的地方却是西荒。

西荒是个什么地界儿?

那是罪臣流放之所,目能所及,极尽荒凉,环境之恶劣,实在难以言表。先太子长孙少藻便是死在了前去西荒的半道上,连目的地都未能抵达。

留守西荒的官员,哪一个是自己愿意去的?

明面上说是做官,可事实上同流放配有何区别?

西荒苦寒,这一去还不知道有没有命活到回京述职的那一天呢。

但任命状既下来了,朱朗也就不得不从,只能打点行囊前去西荒。彼时恰逢云甄夫人重病卧床多日,连家上下一团乱糟糟的,朱氏也是直到弟弟要走的前两日才知道了这件事,当即泪如雨下。

说是送别,可剐心也不过如此了。

若生当年不察,并不觉得如何,而今细细一想,却是感慨万千,满心怅然。

如果当年朱朗未去西荒,那父亲和她相继出事以后,继母带着年幼的若陵到底还有个人可以依靠,不至孤苦无依,生死不明。

也不知道,若陵那孩子后来平安长大了不曾…

若生略想了一阵,暗叹口气,勉强笑了笑,叮咛小喜照料好朱朗的日常起居,这才将人给打了下去。自己则进了内书房,轻手轻脚地走近雀奴,低头朝她手捧着的书上看了一眼。

是本棋谱。

若生仔细看了两眼,却是看不懂,只觉头疼,索性不看了。

偏雀奴看得津津有味,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若生便也不扰她,悄悄退到一旁让绿蕉去备些点心来。

绿蕉笑着应声而去,没过一会却又折了回来,轻声同她道:“姑娘,外头来禀,说是苏侍郎派人送了小公子的诞礼来。”

第274章念想

若生眉头微微一蹙,随即站起身来:“人在哪?我亲自去见一见。”

绿蕉道:“在门房上候着呢。”

“把人带到点苍堂里去。”若生吩咐了一句,又走近雀奴去同她说了两声,这才抱了手炉转身往外走去。

外头天晴了一阵,这会又开始下起雪来,没一会便下得大了,如搓绵扯絮,纷纷扬扬。雪粒子打在伞面上,簌簌作响。若生走进点苍堂时,伞面上已积了薄薄的一层白,连带着手里的暖炉似乎也不大热了。明明是才添的炭,一会工夫就冷了下去。

大丫鬟葡萄收了油纸伞,便来接她手里的小暖炉,要去重新添炭。

若生站在庭前止住了脚步,将暖炉递了过去,一面问道:“这梅花何时开的?”

点苍堂里只有一株梅树,年纪大了,便也不爱开花,往年这时候树上还是光秃秃的,没什么颜色。不曾想,今年却是开了。若生方才进门,不经意间抬头一看,就瞧见了一树红绯。

葡萄闻言也抬头去看庭中初绽的红梅,笑着回答道:“奴婢瞧着这花的样子,倒像是这两日才开的。”

若生深吸了一口气,嗅着空气里淡淡的清幽梅香,也笑了起来:“过会折上两枝带回去。”

葡萄忙应了个“是”,上前打起帘子引她往里头走。

走了一阵,里头就暖和了起来。若生一进去,就瞧见了候在那吃茶的少年,穿的厚实袄子,侧影却仍然有些单薄。再看脸,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嘴是嘴,哪样都熟悉,合在一块儿却半点也没印象。

她站定,轻轻咳嗽了一声。

坐在凳子上的少年连忙将手中茶杯放下,一下站直转身来请安:“三姑娘近日可好?”

若生一听,听了出来。这来的是苏彧身边的小厮忍冬。

她便笑着指指那张凳子。示意他落座,道:“送个东西罢了,随便使个人就成。苏大人怎么特地打发了你来?”言罢又问:“三七呢?”

按道理,这样跑腿的活计,多半是三七做的,忍冬平素并不大在外头走动。若生拢共也没见过他两次。

“姑娘说的是,这原该是三七来的。可不赶巧他这两日病了,主子便先叫他歇着了。”忍冬仔仔细细解释起来。

若生观他神色并无担心之意,看来三七的病不严重,便也就不深问。只点点头说起了苏彧送来的贺礼,让他带句“多谢”回去。

忍冬应下了。

若生低头吃茶,呷了一口咽下。到底是没忍住,问道:“苏大人近些日子可是公务繁忙?”

自上回她带雀奴去慕家时。顺道和苏彧见了一面后,俩人便一直不曾联络过,倒难为他惦记着若陵的事。

忍冬闻言叹了口气:“不瞒三姑娘,许是因为临近年关,事务繁多,小的也已经有些日子不曾见过主子了。还是昨儿个天都黑了,主子才往长兴胡同来了一趟,叮嘱小的今儿个来连家送份礼。”

他这两年一直跟在永宁身边,住在长兴胡同里,平日里无事连门也不出,这还是苏彧头一回指派他跑腿干活。

若生轻声呢喃了句:“看来是真忙…”

忍冬耳朵尖,听了个清楚,忙说:“三姑娘可有什么口信要小的带给主子?”

若生眼眸微动,心中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可话到了嘴边就又一字不剩地落了回去。她摇了摇头,道:“也没什么事儿…回头若是想到了,我再派人去送信吧。”

忍冬闻言,便答应了一声准备告退。

若生微微颔首,望着自己手边案几上的白瓷茶碗,忽然心中一动,开口叫住了他:“这会才想起来,还真有句口信要劳你带回去。”

“姑娘请说。”

若生声音轻轻的,口气好似漫不经心,道:“就说,我有些想念元宝了,不知得了机会,可否见上一见?”

忍冬愣了一愣,旋即笑着应承下来,这才出了点苍堂,回长兴胡同去了。

天上的雪绵绵无声地落着,街上行人寥寥,冷清得很。忍冬快马回的宅子,进门便往熏笼跑,将身上寒意驱散了,这才走进内室里去探望小主子永宁。

乳母见状,便乖觉地退了出去。

裹在厚棉被里的小童就朝忍冬张开了双臂,奶声奶气地道:“爹爹呢?”

忍冬上前去将他抱了起来,一面伺候他穿衣裳,一面无奈地道:“不是爹爹,是五叔!”

小永宁听见了,却故意装不懂,仍是一嘴一个爹爹,追着问他:“来不来?”

昨儿个夜里苏彧过来长兴胡同时,他早就睡熟了,是以一面也没能见着。忍冬笑了笑道:“您别着急,主子今儿个晚些还得过来呢。”

永宁听见这话,站在被子上高兴地跳了两下,又问:“元宝呢?”

前些时候苏彧把元宝丢在了长兴胡同里,永宁便寸步不离地粘着元宝,它往哪走,他就也往哪走。众人便日日都能瞧见,一只大胖猫摇头晃脑地在廊下遛个孩子。但这两日,天气冷了,元宝也不爱动,懒洋洋地往火盆边一卧,一躺就是一整天,连耳朵也不动一下。

偏它窝的那间屋子,是苏彧的,平时也没人敢带永宁过去玩。

忍冬没法子,只能去把它挪到永宁屋子里。

可元宝沉甸甸的,跟长地上了似的,哪里赶得动。忍冬气极,只好去抱,但一上手它就炸毛,“喵喵”乱叫,还挥爪子示威,凶神恶煞的,眯着眼睛看人,一脸的你奈我何。

所以这会永宁问起来了,忍冬就只好哄他说,元宝叫主子给带走了。

好在永宁年纪小,本性纯真,他说什么就信什么,听了这话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到了夜里,苏彧回来了,进门就发现了元宝,揉着眉心走上前去轻轻踢了它一下。元宝便跟没骨头似的,贴着靴子往边上一躺,躺在了他脚上,仰头谄媚地“喵呜”了一声。

苏彧低头看了它一眼,没吭声,脚一抽转身就走了。

于是元宝看看他,又看看温暖的火盆,踌躇起来不知道是该朝他走呢还是就地躺回去不动。直到瞧见忍冬掀了帘子走进来,它才“喵呜”躺了回去。

忍冬瞥了一眼,到底是忍住了没上去踹它。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苏彧跟前,将白日里若生说的话一五一十地给复述了一遍,又问:“要不要小的赶明儿送了元宝去连家?”

苏彧听完,却只是在氤氲的灯光下笑了起来。

神情温和放松,平白多了两分温柔,眉宇间的疲惫也消了个干净。

他淡淡开口道:“你听错了她的意思。”

 

第275章理由

听错了?

忍冬怔了一怔,将若生说的那句话翻来覆去狠狠琢磨了几遍,又悄悄打量了下主子的神情,终于渐渐回过味来。

连三姑娘的那句话,竟有别样的意思…

他将视线收回来,落到了一旁的元宝身上,心里踟蹰着,想要仔细问一问自家主子是怎么听出来的,又不大敢问。这时候,苏彧却站了起来,漫然吩咐道:“把元宝领到你房里去。”

忍冬大惊失色。

“喵!”元宝听见话音,也像是听懂了一般,歪过头来看向二人,有些不大高兴地叫唤了一声。

苏彧恍若未闻,抬脚往外走去:“将门锁严实了,休叫它乱跑。”

“主子!”忍冬苦着脸喊道,“小的拿它没法子。”

“没法子便想。”苏彧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外。

房门大开着,有夜风带着雪粒子吹进来,正巧落了元宝一身。它身上暖融融的,雪花一触便化作了清水,彻骨沁凉,穿透厚实的皮毛浸到了深处。一直懒洋洋不肯动弹的元宝便一蹦三尺高,自己跳进了忍冬怀里。

忍冬一时不察,叫它撞了个趔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