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期跟着过去,认为这是教导儿子爱护小动物,培养爱心的好机会,不是说养宠物的孩子有责任心吗?六六一看就是个皮孩子,长大了还不知道能闹出什么事来,从小培养他的责任心有好处!

  “你给它起个名字吗?”宋佳期说。

  六六很认真的想了一会儿,唐宣也一块蹲过来了,他现在对六六的一切游戏都抱着认真参与的态度。一家两个大人蹲在驴棚里陪儿子给狗起名。

  招弟伸个头就缩回厨房了,孙婆婆只是笑,见唐老太要不高兴也躲了,只有唐老太,一会儿从厨房出来一趟,看着再皱眉摇头,可是里头有她儿子在,一骂骂两个,别人都好说,长得那么大的儿子,她实在是也不敢骂。

  “叫大将军!”六六这几天听‘大将军’这个词听得有点多,知道这是个特别威风的人,立刻就安到自己家的小狗头上了。

  宋佳期夸儿子:“起得真好!”在她心里连皇帝万岁的概念都没有,更别提对将军什么的有点敬畏了。

  唐宣难得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不太合适,可这是自己儿子取的,他从回来之后还没跟儿子对着干过。

  那边六六已经开始抱着小土狗喊大将军了,他跟儿子商量着说:“不如叫来福吧,狗都叫这个名。”

  他这么客客气气的,态度上就不对。六六欺软怕硬惯了,再说来福一听就没有大将军神气,张嘴就是:“不要!就叫大将军!”

  唐宣还要继续陪着笑脸哄儿子给狗换个名字,宋佳期是个标准的贤妻,转眼就站在丈夫这边了,虎着脸看六六:“听你爹的,叫来福!”她也回过味来,可能叫大将军有点不太妥当?

  六六嘴一扁,跑去找奶奶了。

  唐老太平常对孙子是有求必应,这次一听六六喊着说要给那狗起个叫大将军的名,也说不行。

  “不许胡叫!不然打你!”老太太作势举起手吓唬六六,大将军可是他们唐家的贵人,老太太还想做块长生牌位供起来呢,怎么能让孙子管家里的狗叫这个名?

  三个大人都不同意,六六知道大势已去,没精打采的踢着地回来了。

  虽然狗不叫大将军了,可六六还是喜欢它。去哪里都抱着,狗脖子上的绳子也早解开了。孩子奶奶看到六六因为狗的名字没听他的就一直哭丧着脸,对他解开绳子的事就没说话。到了吃饭的时候,六六有福同享的抱着饭碗去找狗了,差点让来福跟他一个碗里吃饭。

  宋佳期看见了,赶紧再进行了一轮宠物卫生教育,包括不能跟狗一个碗里吃饭,狗吃过的人不能吃,也不能跟狗过于亲近。

  “不能让它舔你的嘴,抱过狗再吃东西前要洗手。”她在这边跟六六对着狗一长串的说教,那边唐老太捧着碗对唐宣说:“你媳妇就是有时候缺根弦。你说她天天都琢磨什么呢?”正事不干,净想些没用的。

  唐宣笑笑:“娘,她就这样。”

  唐老太白了护着媳妇的儿子一眼:“我又不是说她不好。女人傻点放家里才放心,你一走就是几年的,要是个不省心的,等你回来绿帽子能摞成山。”

  唐宣听了这话有点不开心,脸就沉下来了。唐老太暗地里叹气,看看,说一句都不行。她转了个话头:“看来这个家啊,还是我给你看着才行。”

  唐宣说:“娘说的是,这个家还是交给娘,我才能放心。”

  老太太听了挺得意的,下午就领着唐宣出门做衣裳去了。一是家里现在有钱了,二是儿子要发达了,不能没几件出去见人的衣裳。

  一下午的功夫,老太太大出血,很是隆重的给唐宣做了好几件绸缎店的伙计说的现在‘时兴’的衣裳,出来以后又买了些新布。这几年家里过得紧了点,好几年没做新衣服了。

  回家后,宋佳期看见新买的布也挺高兴的。这两年她过年时去宋家都有点不好意思,每年王氏都会借着各种理由贴补她,可几个婶婶都搬过来了,她也不能做得太明显。除了吃的东西能借着六六多拿点,别的也实在不能样样都靠宋家。再说宋佳期多少也有点恨这样做,觉得都是自己没用才连累了王氏,连宋家都少去了。

  唐宣看到宋佳期看见新布高兴的样子,晚上回房了,悄悄跟她说:“那钱,你也可以拿出来用。买点喜欢的,别放着不舍得。”

  宋佳期正在盘算这布怎么用,给六六做几身,自己做一身就行,听他这么说,头也不抬的笑道:“家里的钱都是有数的,我拿钱出来买布,娘问起来我要怎么说?”

  既然唐宣自己都想藏私房钱,她也没什么好不乐意的。能瞒着婆婆得点好处,天下哪个儿媳妇会不高兴?

  她先把六六的布给剪出来,看着剩下的大概够给自己做条裙子。她这边又比又量又算的,就把唐宣给忘到脑后了,等她抬起头,人呢?再找,人家在翻她的嫁妆箱子?

  她箱子里的东西唐宣都知道,她也不恼,就是奇怪他突然想找什么?

  她走过去趴在他背上想拉他起来,逗笑着说:“你想干嘛?”再伸头,见唐宣手里拿着她陪嫁的大银元宝发愣,假作一手抢回来说:“你要银子,娘那里有的是,别抢我的。我就剩下这个了。”

  她挤开他,把银锭放回去,箱子合上。转身再看,唐宣的眼圈又红了。

  “……又怎么了?”宋佳期发现这次唐宣回来后,感情变得比较丰富。这是她第二次看他眼圈红。

  她小心翼翼的过去,晃晃他说:“你想什么呢?”

  唐宣把喉头的硬块咽下去,挤出个笑来:“你嫁妆钱都花光了,也不怕岳母生气?”他看起来很想把这件事当成个玩笑讲,“回头岳母见了我,该骂我了。”

  宋佳期这才明白他这是为什么,她倒是没把这个当回事。难不成一家人饿肚子的时候,她还能把嫁妆钱藏着不让用?她又不是铁公鸡。花了就花了,她不是把宋家老太太给她的银元宝留着呢吗?这东西就是个意思,有点纪念意义。

  宋佳期看着唐宣的感动样子,很想给自己表表功,表现一下她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没什么,都是一家人。”宋佳期发现自己语言不过关,说不出什么赚人热泪的话,到头来就挤出来两句。见唐宣还是一副他有罪,他有大罪,他让家人吃苦了的样子,急着想安慰他,就说:

  “那会儿根本顾不上那么多,你想啊,六六刚断奶,娘年纪又大了,还有孙婆婆,从小就是我的奶娘,我怎么也不能让她饿肚子我使劲吃吧?”都是大实话,一家人住在一起,两个老人一个小的,她能丢下哪个不管?

  宋佳期不煽情了,对唐宣道:“这个事你也别多想。花谁的钱不是花?我就不是这家人了?儿子是我生的,娘是生了你的娘,孙婆婆奶了我二十多年,你说,我要真能不管他们,我成什么人了?”说来说去,她拐到别的地方去了,阴着脸看着唐宣。

  “你是不是根本没把我当你一家人啊?”她黑着脸给唐宣扣帽子。

  唐宣本来正处于严重自我否定的阶段,认为自己一个大男人一事无成,还要让老婆花嫁妆钱养家,后悔当初走的时候没留下足够的钱,后悔这后悔那,没后悔完就被老婆一句话给吓回神了。

  天地良心!要说这个家他不把哪个当一家人也不会不把她当一家人!娘是孝心,儿子是他的种,可她是谁?不客气的说,唐宣一直认为自己的好日子就是从娶了媳妇开始的!娶了她,才有了家,才把娘接了来,才有了儿子,他才在这里安下了家。

  唐宣上去一把抱着宋佳期准备述一述衷肠,可他的好口才能得到吴小将军的青眼,能让宋家把女儿嫁给一无所有的他,却对着她张不开口了。

  张不开就做吧。

  唐宣身体力行的抱着媳妇倒下去了,很快为他爆发的感情找到了突破口。

  宋佳期躺下去的时候还挺得意,这叫不叫美人计啊?很快她就顾不上瞎胡乱想了。

  屋里两口子正在忙,屋外准备吃晚饭了,唐老太见西屋的门关得死紧,蹑手蹑脚过来贴着窗户听了一耳朵,立刻喜上楣梢。也不让人叫他们了,嘱咐招弟在厨房给他们留饭。

  六六吃饭的时候没见着亲娘也没发现,他现在正抱着自己的小黄狗玩得开心呢,有小黄狗跟他一块吃,今天晚饭他又多吃了半块馒头。

  等收桌子了,准备睡觉了。六六才发现爹和娘都不见了。

  “我娘呢?”在六六的心中,这会儿还不到见不着爹就找的地步。爹现在对他来说,就跟个客人的地位差不多。所以有事还是找娘。

  唐老太高兴啊,抱着六六哄他:“你娘在给你生小弟弟呢。”

  第 44 章

  唐宣大男人情结暴发,一口气扎进以为宋佳期在他离家后吃苦受罪的牛角尖里不出来了。

  自从回家后,一见儿子已经三岁了,他对这个家也生起了一种自己是个外人的陌生感。为了尽快重新融入他的家庭,他对儿子好,对老娘好,对媳妇好,好起来就不知道哪里是个头了。

  这天早上吃饭时,他就突然说要去宋家看看宋佳期新搬来的几个婶婶。

  他道:“上回我去的时候也不知道,家里也不方便,现在也应该去看看,亲戚们也要见见面。”

  他这么一说,唐老太抹了抹嘴就去拿银子,回来拿给宋佳期说:“行,也该去。这几年多亏你娘家照应着,多买点好东西带过去。”

  他们娘俩个自说自话,宋佳期还没反应过来呢,唐宣从她面前把银子拿走了。

  “钱我收着,一会儿回来还想再买点别的。”他说。

  去宋家看看也行,宋佳期还想问问王氏有没有宋大海和宋天保的消息,眼看着唐宣回来也有五六天了,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招弟去套车,宋佳期带六六回屋换件好点的衣裳,还要告诉他到了姥姥家不许胡闹,不许乱要东西。上回这小子刚下车见着王氏就吵着要吃核桃酥,可把宋佳期给臊得只恨不能把他抓过来拍一顿。

  “你想吃什么,只要你乖乖的,等回家了娘买给你。”宋佳期跟这小子约法三章。

  唐老太趁着没人时领着唐宣进屋,又偷偷给他拿了十两银子,说:“你现在有本事了,想买点什么就跟娘说,别不舍得,不然出去该让人瞧不起了。”老太太记得唐宣得了吴家小将军的青眼,日后跟那些贵人往来时可不能一副穷酸相。

  唐宣道:“娘,我知道了。”

  坐上板车,六六死活要抱着来福一起去,被宋佳期强押上车,小东西一直哭丧着脸。唐老太想让招弟帮着赶车,唐宣道他自己来就行,脚底的伤都好了。

  “早去早回,到那里了好好跟你娘说说话。”唐老太交待宋佳期。

  “娘,我都知道了。”宋佳期教六六,“给奶奶摆摆手。”

  “娘,你回去吧。我们吃了午饭就回来了。”唐宣道,一边甩了个响鞭,驴慢慢腾腾的拉着车走了。

  在街上,唐宣给王氏和宋佳期的几个婶婶买了几块布,又买了些点心,给六六买了个糖人让他舔着。然后他拿着一副金镯子套到她手上。

  “戴着去。”他揉了几下她有些显粗的手背说,心里一阵不好受。

  黄澄澄的金镯子耀得人眼花,宋佳期美了一阵,拉过袖子把镯子盖住了。唐宣在前头看着又是一阵心酸。

  到了宋家,唐宣把给几个婶婶买的布特地拿出来给王氏。

  王氏见了挺高兴,觉得唐宣会办事,笑着说:“这个我先替你几个婶婶收着,等他们来了我替你给他们!”

  六六一来就脱了鞋在炕上乱爬乱跳,王氏把唐宣买的几包点心拆开拿给他吃。她拉着宋佳期坐到身旁,一眼就看到她袖子盖住的金镯子,捧起她的两只手看了一会儿,笑着舒了口气。

  王氏特意瞟了一眼唐宣,他正一本正经的装傻呢。

  王氏最喜欢唐宣懂事,知道心疼佳期。她故意问宋佳期:“这镯子可好看了,上回怎么不见你带它?”

  宋佳期当着唐宣的面不好意思说,可她也想让王氏高兴,道:“这是刚买的。”

  王氏说:“那你就戴着,干活的时候摘下来就行。”

  宋佳期看了一眼唐宣,心里甜丝丝的答应了。

  王氏留他们吃饭,让他们先带着六六去宋家老太太的屋里坐一会儿,她去厨房加两个菜。

  去宋家老太太的屋子的路上,宋佳期告诉唐宣,宋家在旁边的街上买了一个院子,新搬来的二婶和三婶住在新院子里。

  “跟我奶奶住在一起的是四婶,是我爹最小的一个弟弟家的。”四婶生了一儿一女,女儿没养住,不到一岁就没了。就剩下一个儿子当成命根子了,叫宋天得,意思就是老天爷给的。

  这个宋天得虽然是宋佳期最小的一个叔叔的小儿子,可是还是比她大。王氏在她前面死了三个女儿,她和宋天保都是宋家最小的。而且她还是宋家唯一一个养活的姑娘。

  唐宣见了这个四婶,凭良心说不像个刻薄的人,见了六六也挺喜欢的。六六个头大,过去了没一会儿,大人们没看见,他就骑到四婶的孙子平安的身上去了,一边骑还一边蹦,让平安像马一样跑。

  宋佳期一看脸就吓白了,上去赶紧把六六抱下来,放到膝盖上就是一顿打。唐宣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四婶也赶紧抱起她的小孙子心肝肉一样喊起来。没再多说两句话,宋佳期带着六六和唐宣就溜出来了。

  回了王氏这边,唐宣试探着问了一句:“我看那孩子,面相有点弱?”

  宋佳期正要跟他说,王氏听见动静也过来了,虎着脸说:“六六是不是又去折腾平安了?这孩子!”

  唐宣向着自己儿子,脸色有点不太好,在他看来,就是六六真错了,也不能这么说他。宋佳期赶紧拉着他小声说:“四婶家的平安胆子有点小。”

  到了吃饭的时候,王氏让宋佳期去陪老太太吃,她跟六六和唐宣在屋里吃。一边吃一边跟唐宣解释。

  宋佳期的四婶就这一个儿子,从小就看得比什么都重。让她这么小心翼翼的养大,宋天得的身体反而不像他几个堂兄弟那么好,虽然后来也参了军,可是掂刀耍枪什么的他不行,只好去当伙头兵,专管拎着大勺熬菜做饭。

  宋天得成亲十年才有了平安一个儿子,跟他爹一样,从生下来就像个小鸡仔似的,天稍一凉就咳嗽,不管裹得多严都会生病,五六岁了才三十多斤重,细胳膊细腿的,连三岁的六六都打不过。

  “我也知道,咱们六六只是想跟他玩,对不对啊?”王氏喂六六吃了块肉,笑着哄他。

  唐宣听岳母这么解释,早就不生气了。

  “这孩子也挺可怜的。”他顺着王氏的话说了一句。

  王氏叹气:“这孩子就是她的命根子,可偏偏怎么养都养不壮。每回我瞧见佳佳她四婶的那个样就替她难受。”

  唐宣看着活蹦乱跳,一刻不闲的六六,深深的觉得还是自己的儿子好。

  回来的路上,宋佳期抱着睡着的六六,跟唐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她后来也明白为什么唐宣要去宋家特地看看她的那几个婶婶了。

  王氏私底下贴补她的事几个婶婶都知道,虽然不至于当面说出什么来,可以前她去宋家时,看王氏的脸色,她们大概也没少在这上头说些闲话。

  宋家男人都去打仗,家里的钱也是花一分少一分。宋家人口又不像唐家这么简单,几个婶婶都搬过来后,几个堂嫂也都带着小侄子搬过来了。

  宋家二老又为了让孩子搬过来,花钱新买了一个院子。所以其实宋家也不怎么宽裕,在这个时候王氏贴补她自然让人看不惯。

  宋佳期见唐宣的脸色不像去的时候那么难看了,装模作样的长叹一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你说是吧?”

  唐宣摸摸六六的头。她也不想让唐宣心里对宋家有什么想法,一边话里话外的替宋家分辨,一边夸唐宣给她买的这个镯子好看,她喜欢。

  唐宣在外头是人精,在家里也不会太笨。早就听出来她的意思了,看她费了半天的劲绕着圈说话,拍拍她的手说:“我都知道了。你喜欢就好,喜欢我以后再多给你买几个。”

  宋佳期只管美美的亲自己的新镯子,摇头说:“这就行了。我今天戴着它在娘家显摆一天呢。”她冲唐宣挤挤眼,他赶着在去宋家前给她买镯子,不就是让她戴着去娘家显摆吗?

  唐宣乐得笑了。

  回了家,唐老太正等着他们用晚饭。简单说了几句,中午在宋家吃了不少,人都不怎么饿。

  把六六给唐老太,这孩子还睡着呢。再陪着唐老太稍稍吃了点晚饭,两人就回西屋了。

  宋佳期特地不脱那镯子,跳上炕后躲在被子里。

  唐宣关上门过来,看她就把戴着镯子的手露在被子外,觉得她这点小心思小体贴真是有趣又可爱。手探进被子里抓住她拖过来,被子里的她咯咯咯的笑。

  唐宣一颗心都快烫化了,吹了灯把她搂在怀里。听她一阵笑一阵小声叫唤,一声声的勾着他心口上的筋。

  这就是他的媳妇。

  第45章

  宋佳期戴着唐宣给的镯子在家里转了两天,唐老太那里也得了儿子孝敬的一份,黄金耳环,黄金戒指,还有一个小金佛,美得唐老太阴了两天的脸转晴了。

  再过几天,邻居们也都知道了,唐家发财了。

  前几年唐宣不在家时,这娘几个过的那叫一个可怜,家里顶梁的男人回来了,日子算是好过了。

  他们说了几日,招弟出去买菜时被人拉着问了几回,她回来学给宋佳期听,宋佳期就把镯子拿下来了。唐宣问起,她道:“财不露白,省得再把贼招来。”

  怕什么来什么。

  这天,唐宣一大早出去了,就剩几个女人在家。一个穿着粗褂子赤脚的五旬男人突然来敲门。招弟过来应门,见是个生人就不肯放他进去。

  那男人边跳脚边比划,把唐老太和孙婆婆都引过去,宋佳期也抱着孩子站在远处听,他才炸雷般说了一句:“你家儿子在外头让马车撞了!”

  “什么?”唐老太顿时就要晕,孙婆婆赶紧扶住。

  那人又说:“人已经让送到韩大夫那里了,我来给你家带个信,让你家人赶紧去!”

  他就在门口等着,唐老太没头苍蝇一样转了几圈后,慌着说:“香儿媳妇带着孩子在家,招弟也留下,我跟你孙婆婆去看!”

  宋佳期听着也是心里一颤,但想想马车撞人总不会有汽车那速度那力道,唐宣又是个当兵的,年轻力壮,总会躲闪一下。见唐老太已经昏了头,连忙上去说:“娘,你也别慌。我跟你去,让孙婆婆看家。”

  唐老太急归急,但人还不糊涂,道:“你走了,你孙婆婆可看不住这小子。也不用人多,这会儿人多不管用,别说了,我先去看看,要紧不要紧。”

  老太太要拉着孙婆婆这就要跟那个人走,宋佳期跟着送到门口,见人走远了才关了门。她觉得这事有点太突然了,这大上午的,他又不可能去喝酒,怎么会让马车撞了呢?

  她这边转头带孩子进屋,那边大门又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