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七八日,窦充容才会寝宫小憩,跟着柔嘉的小太监一路哭喊着闯了进来,见着窦充容便往她脚边儿扑,哭喊道:“充容,充容,出事儿了,三公主她,三公主她掉进沧池去了。”

窦充容听着这话直惊得魂飞魄散,险些站不住脚,左右两个宫人扶住着,才勉强立住,脸上已是一片雪色,浑身颤抖一面使人去告诉乾元帝知道,一面自家坐了肩舆往沧池边赶。

到得沧池畔,看着服侍柔嘉的保姆、宫人、小太监们跪了一地,都是瑟瑟发抖。沧池上有三四艘船来往穿梭,又有数条人影在水中出没,分明是在捞人。

可自柔嘉落水到那小太监来报,自家再赶过来都过了这些时候了,还不见柔嘉身影,只怕是凶多吉少了。窦充容想在这里,腿也有些软了,若是没人搀扶,窦充容只怕连肩舆也下不了。好容易下了肩舆,窦充容第一个便扑向了服侍柔嘉的保姆,扯着她的衣襟,嘶声问道:“公主如何会掉进水里去的?你们是怎么服侍公主的?”

今日服侍柔嘉出来的并不是元氏,此人姓个朱,却是窦充容亲手挑选,素来为窦充容信赖。哪成想,元氏服侍的日子太太平平,倒是在她的手上出了这样的事。

朱氏叫窦充容扯得身子摇摇晃晃,莫说说话了,就是跪也险些跪不稳。还是有个唤作红荔的宫人劝窦充容道:“充容,您这样晃着朱氏,她可怎么开口呢?”窦充容这才松了手,由着宫人们扶在一边,已是泪流满面。

朱氏只是这时已吓得面无人色,只晓得哭:“娘娘,娘娘,都是三公主叫奴婢等在这里等着的,奴婢,奴婢若是知道会这样,奴婢宁可掉下去的是奴婢呀。公主啊公主啊,您带了奴婢一块去罢,奴婢也没脸活了。”

窦充容听着朱氏近似无赖的口吻,不禁气得手脚冰凉,才要开口,就看着,太监宫人们簇拥一顶肩舆摇摇晃晃地过来,上头坐着的却是陈淑妃,而合该出现在这处的宸妃却是不见踪影。窦充容待要过去与陈淑妃见礼,只是身上软得一丝力气也没有,如何挣扎得动。

陈淑妃素来好性,不独不见怪,反温言安慰道:“我恰好经过,你这是怎么了?”

窦充容瞪了陈淑妃半晌,眼泪扑簌簌落下来,把双手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却是一字不说。陈淑妃叫窦充容这一瞪,便是她从来宽以待人,也有些不喜欢,脸上就带了出来,颦眉道:“你只哭不说,谁又是神仙掐指一算,便知过去未来呢?”

窦充容听着陈淑妃这话,哭得更厉害了些,却依旧不肯开口。陈淑妃今日的耐性仿佛差了些,只皱眉道:“你即不肯说,可见是我多事了。”就命人起舆,还是红荔过来回道:“回淑妃娘娘,是她们说三公主,掉进了沧池。”说着一指朱氏她们。

陈淑妃听着这话,脸上就变了颜色,坐在肩舆上的身子往前一倾,厉色与红荔道:“你胡说什么!诅咒公主,你知道是个什么罪名吗?”红荔叫陈淑妃这话吓得一愣,双膝一软便在地上跪了:“奴婢不敢诅咒公主,娘娘不信,只管问她们。”

陈淑妃抬眼看去,那些保姆、宫人。太监一个个面带死色,便知红荔所言不差,心中路擂鼓一般,却是颦眉道:“你们如何叫公主靠近水边的?便是公主自家要过去,你们就不知道跟着的吗?!若是公主有个什么,我看你们哪个活得了。”说在这里跺一跺脚,仿佛忧心到无可言说的模样。窦充容在一边儿哭,听着这话不禁抬头瞧了眼陈淑妃。

朱氏的身子原本如一滩泥一般软在地上,听着陈淑妃这番话,当时便膝行几步,挪到陈淑妃肩舆前号哭道:“都是那小贱人仗着她是宸妃娘娘给公主的,不把妾等看在眼中。若不是这小蹄子将公主往池边引,公主也不会掉水里,妾等冤枉呀,娘娘。”她一面儿哭,一面儿把双手拍着地,倒像是个乡野村妇一般,哪里还有半分公主保姆的文静从容。

陈淑妃听着朱氏的话里竟是带上了玉娘,心上跳得厉害,脸上依旧是一派关切地道:“你这保姆好不晓事,便是宸妃娘娘给的人,她做什么难道还能是受宸妃娘娘唆摆的?你这样扯着宸妃娘娘说话,是什么道理?!”她已来了好一会,早知玉娘不在,偏将前后左右一瞧,做个找寻的模样,又问窦充容,“可告诉圣上知道了不曾?宸妃娘娘那里呢?”

窦充容听到这里,只觉得整个人如堕迷雾一般,恍恍惚惚听着陈淑妃提起了乾元帝与宸妃,正要说着什么,只听着水面上一阵啰唣,众人不禁都转过身去看,却见两个穿着凫水服的太监正将一个小女童推到沧池中的小船上去。

沧池水阔数倾,那小船离岸边颇远,是以众人看不清女童容貌,只远远看着那女孩子四肢软榻,叫太监们推拉着,竟是纹丝不动,显见得是死得透了。窦充容见着这幅场景,想及柔嘉哪有不惊怕的,双眼向上一插,向后一倒,竟是晕了过去。

窦充容这一晕,陈淑妃忙命人扶在一边,自家又去问朱氏:“到底是甚事,你还不说清楚,要急死你们娘娘吗?!”朱氏便哭道:“那小贱人仗着会踢几个毽球得了公主喜欢,很不肯听话,勾着公主往出跑,奴婢等劝不住呀。”说着又放声哭了起来。

陈淑妃听到这里,耳中似炸响了一个惊雷一般,竟是张口结舌地说不出话来。说来她与景和母子两个,为着压服住玉娘,费了多少心思手脚。从黑猫扑人起,直至最近景和借着李媛遗笔要揭发她身世,桩桩件件,算来也有十数回,总是不能得手。本以为,玉娘必是要做皇后的了,不想她自家出了昏招,竟是送了个糊涂东西到了柔嘉身边。如今已捞一个上来,另一个还能活吗?

陈淑妃定了定神,指着朱氏道:“你休要胡说,宸妃娘娘何等样人,怎么肯送这么个调皮捣蛋的东西到公主身边,定是你们躲懒,不肯服侍公主,如今看着人死了,胡乱攀扯!”

朱氏叫陈淑妃这一说,自是满口喊冤,只道:“娘娘若是不信,只管问元氏,罗氏,平氏她们,她们哪一个不能作证呢。”除着元氏之外,罗氏、平氏俱都是柔嘉的保姆,朱氏这回急着脱身,自然要攀扯出她们来。

陈淑妃只觉心口鹿跳,一眼瞥过去,窦充容依旧人事不知地晕在肩舆上,便将脸转来与朱氏道:“如今公主出了事,说不得我要带了你去见圣上。你可要仔细回话,若是前言不搭后语,胡乱攀扯,你们一家子的性命可都活不成了。”

朱氏叫陈淑妃这几句吓得抖了一抖:“娘娘,娘娘。妾再不敢撒谎,妾若是撒了黄,叫妾死后不得全尸,无人收敛。”听着这话,陈淑妃脸上隐隐现出一丝笑意,转瞬即逝,便命人去宣元氏与罗氏、平氏来见。

第246章 误会

乾元帝一脚踢翻了灯树,逼近陈淑妃道:“你再与朕说一遍。”陈淑妃听着这句,心上咯噔一跳,忙道:“圣上,只是三公主的保姆朱氏当着许多人亲口讲诉,妾无奈,只得实情回奏。”乾元帝听了这句,竟是笑了,脚一伸勾过个凳子来,在陈淑妃面前坐了,道是:“你知道朕为甚要立玉娘为后?”

陈淑妃叫乾元帝注目看着,心上跳得厉害,强做镇定地摇了摇头:“妾不敢妄测圣意。”乾元帝伸手将陈淑妃的下颌捏住,逼着她抬起头来:“朕实话告诉你知道,朕喜欢她,朕就是要护着她,你明白了么?”不知陈淑妃是叫乾元帝捏得痛了,还是叫乾元帝那话刺得心酸,眼中噙满了泪,挣扎道:“妾明白了。”

乾元帝这才将手松开直起身来:“将她们叫进来罢,朕想听听。”这话却是与立在一旁一声未出的如意说的,陈淑妃只得起身退在一旁。少刻,元氏、朱氏等四人跟在如意身后鱼贯而入。进得殿来,朱氏不由自主地瞧了眼陈淑妃。陈淑妃叫她一看,便向乾元帝看去,果然看着乾元帝看了过来,她定了定神,心中暗道:“朱氏所言都是在大庭广众,并不是你胡乱攀扯,事更不是你使人做下的,怕甚。”想在这里,倒是定了神,站定身不动。

又说,元氏朱氏等四人齐刷刷地跪成一排,与乾元帝见完礼。乾元帝在四人面前走过,一个个将人看过,忽然在朱氏面前站住:“今日是你伺候的公主?”朱氏不意乾元帝问也不问,就将她拎了出来。

说来朱氏哭得面赤眼肿,正与柔嘉出事合上;进来时又偷看陈淑妃一眼,又与陈淑妃的说话对上,两下里一合,如何瞒得过乾元帝。可朱氏哪里知道这些,只以为是陈淑妃将她的形貌说了与乾元帝知道,身子抖得筛糠一般,好容易才止住的眼泪又扑簌簌地落下,哭道:“奴婢朱氏。”

乾元帝点一点头:“你在沧池边上说的话,与朕再说一遍。”朱氏听着这句,心上怎么这样不怕,竟是又去瞧了陈淑妃一眼。陈淑妃原就是强自镇定,叫朱氏一眼一眼地看过来,哪能不慌,脸上便带了些痕迹、待要瞧瞧乾元帝面色,终究不敢。

朱氏见陈淑妃一副眼观鼻,鼻观口的模样,只得转头壮起胆子哭道:“奴婢,奴婢说是公主要往沧池来的,奴婢劝不住。”乾元帝脸上竟是一笑:“不是这句。”朱氏心上越发地慌了,抖着声道:“奴婢,奴婢不知道。”乾元帝声音倒是和顺:“你说,引着三公主往沧池跑的那个宫人是宸妃所赐。”朱氏听着乾元帝言语平和,虽猜不着乾元帝用意,倒是怕得没方才那么厉害:“是奴婢所言。”

话音才落,就看着一双黑底白云龙纹靴在面前停下,却是乾元帝在她面前站着了。

原是玉娘行事素来周全,不肯落人把柄,这次也是一样,她将人赐出,回头就说与乾元帝知道,是以乾元帝只以为玉娘天真率真,心怀坦荡。若是玉娘有意为难柔嘉,何必大张旗鼓地将人叫去合欢殿,怕人不知道么?若是玉娘有意要害柔嘉,何必亲自赐下人去,是怕事后疑不到她身上么?故此无论是陈淑妃还是朱氏,她们所说在乾元帝听来都是别有用心。

以乾元帝对玉娘的用心,一旦以为有人对玉娘心怀恶意,哪能答应。只他到底是皇帝,哪里能与个保姆对嘴,当时一指如意:“将此人堵上嘴,交予暴室丞,朕要知道她为何嫁祸宸妃,背后又是哪个在主使。”这话一出,不独惊得朱氏涕泪横流,连着喊冤也不会了,连她身边的元氏也一样吓得魂飞魄散,身上的骨头仿佛都人抽了去一般,险些瘫在地上,又强撑着跪好。

乾元帝即对柔嘉的保姆起了疑问,哪里肯只问一个,余下的人也在他眼中,一看着元氏有动静,问也不问一句,又令如意将她也一并拖下。

起先朱氏叫乾元帝拖下时,陈淑妃心上虽吃惊,倒还镇定,又看连元氏也遭了怀疑,,心上惊怒交际,只恨乾元帝偏护玉娘到了连着亲生骨肉也不顾的地步,若是哪一日这位宸妃娘娘想自家母子去死一死,他是不是也要下旨成全她!陈淑妃心上恨得切齿,却是一声也不敢出。

又说元氏在宫中这几年,怎么能没听过暴室名头,知道进去的人十之八玖是出不来的。便是死也不能死个干净痛快,零零碎碎要吃许多苦头,顿时懊悔起来,挣扎着道:“圣上,圣上,奴婢有下情回禀。”

乾元帝听见这句将手一摆,拖着元氏的几个太监便松开了手。

元氏一得自由朝着乾元帝就爬了过去,不住地磕头:“圣上,圣上可奴婢这也是为着婕妤呀,不,不,是王庶人。都是奴婢的同乡月桂的挑唆的奴婢,说是,说是那回庶人是替宸妃娘娘遭的祸。如今王庶人在永巷里过得人不人鬼不鬼,宸妃却是风光得意,奴婢就糊涂了。庶人待奴婢有恩,奴婢护着公主还来不及,如何会害她呢?”

这番话说得颠三倒四,可话中意思倒还明白,无非是撇清她与柔嘉落水的干系。却又将她挑唆着柔嘉与景琰为难的事,都推在了她对从前的王婕妤如今的王庶人忠心的份上,倒也算得上有急智了。

乾元帝看着元氏爬来退后两步,如意心领神会地过来,在元氏身边一蹲:“月桂是哪个殿的?”元氏抖着身子道:“是,是在赵才人身边伺候的。”这话答非所问,可乾元帝还能问不着赵才人是哪个吗?片刻之后,莫说是月桂了,便是赵才人也一并带到了御前。

未央宫中虽不好说是佳丽三千,可有份位的妃嫔总也有数十位,蓦然提着赵才人乾元帝也不知是哪个,等看着人了倒是认了出来,正是爱好模仿玉娘打扮言行那位赵才人。

如意去宣赵才人时,赵才人还不知为了甚,待进了宣政殿见着乾元帝冷冷一眼瞧过来,心上不由自主地发了虚,再一看殿中阵仗,更是胆怯起来。而元氏口中的月桂脚下更是发软,磨磨蹭蹭地不敢往前,背后就叫个太监用力一推,道是:“圣上宣召,你磨磨蹭蹭地是要做甚?”

这一声便惊动了元氏,元氏转身见是月桂,就要扑过去扯住这根救命稻草。无如她双臂叫两个太监押着,口中也堵着麻核,一声也出不得,只得呜呜而叫。元氏这一挣扎,莫说是与她串联的月桂了,便是赵才人也吓得不轻。

说来赵才人做了多少衣裳鞋袜与玉娘景琰,待得玉娘收养了景宁,连着景宁的衣裳也做,只消做得衣裳,便亲自往合欢殿送,可谓殷勤至极。倒也叫她撞见了几回乾元帝。只乾元帝到底是个皇帝,自然秉性骄傲,有玉娘这样一个无处不合心意的佳人在眼前,哪能将攀摹她的赝品瞧在眼中。赵才人哪里明白这些,只以为是玉娘从中作梗,颇为愤慨。

赵才人不敢怨着乾元帝,便将一口毒气都呵在了玉娘身上,恼她狐媚惑主,背后时常咒骂。故此听着月桂无意间提起她与王庶人留下的三公主柔嘉的保姆元氏是同乡时,竟就生出了个促狭的主意,要借着元氏的口,使柔嘉恨上玉娘。

虽柔嘉不能将玉娘如何,可她到底是公主,年纪又小,便是任性顶撞了玉娘,玉娘也不好当真与她计较。若是计较了,便是她不慈,日子久了,圣上还能喜欢一个连女孩子也容不下的人吗?到时可不是旁人能出头了。可若是玉娘硬忍着不与柔嘉计较,这也没什么,她总是不吃亏罢了。

蠢人的计划,聪明人是再想不到看不透的。这回也是一样,在玉娘的眼中,赵才人儿戏一般的计较另有一番狠毒面目。在玉娘心上能做这样恶事的人无非是陈淑妃母子。如今的玉娘也算脱出手来了,便借着窦充容疼爱柔嘉,安排下一出好戏,将引陈淑妃套入了毂中。

说来陈淑妃当真是个聪明人,也擅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虽今日事发突然,柔嘉的落水并不是她的手笔,可当朱氏说出引着柔嘉往水边去的小宫人是宸妃所赐时已勾动了她伺机而为从中取利的念头。

柔嘉与景琰起过冲突,宸妃是将窦充容母女都叫了去的;且人当真是宸妃所赐,便是宸妃赐人时并没有害人之心,可如今出了事,她也难辞其咎。若是再与柔嘉冲撞景琰这事一串联,也怨不得人多想,便是乾元帝,他再偏爱玉娘,柔嘉到底是他嫡亲女儿,难道他真能一句不问?

是以陈淑妃只以为这回是天赐良机,便是不能将玉娘除去,也好压一压她的势头。若是能将柔嘉之死宣扬一番,宗室们怎么肯答应叫这样一个蛇蝎心肠的毒妇登上后位!“飞燕来,啄王孙”,汉成帝朝时血淋淋的例子在前呢。

第247章 可怖

乾元帝招手叫柔嘉过去,柔嘉素来少见乾元帝,见他不免有些胆怯,看着他招手也不敢过去,回头瞧了玉娘一眼,叫玉娘在身后轻轻一推,这才迟迟疑疑地迈步过去。乾元帝在柔嘉头上摸了摸,一头乌发又细又软,干干爽爽地,知道玉娘所言不差,脸上便笑了:“你去你宸母妃那里,怎么也不和你保姆们说一声?倒是将她们吓死了。”

柔嘉看着乾元帝温和,胆子倒是大了些,轻声道:“女儿与珍珠好好地在在踢毽球,就来个人要将她带走,女儿又不知道她是宸母妃那里来的,怕珍珠叫人欺负了。”她话音未落,就听着身边一声哀泣,却是陈淑妃到了这时才寻着了自家的声音,立时就哭道:“三公主!你忽然不见人影,偏又不知道哪个人落了水,可把你保姆们吓着了,以为是你跟着那珍珠乱跑这才落水,你窦母妃都吓晕了过去,就是我,我也慌了手脚。你这孩子实在是叫人着急!”

陈淑妃如今也晓得自家实在是操之过急了,不该听着保姆们说柔嘉落水就查也不查,只以为是天赐良机。怎么也该先见着尸首再来攀扯玉娘的,如今只怕乾元帝心上已然十分不喜,好在那些话都是朱氏讲说,她倒不是没有推搪的余地,故此先对着柔嘉哭诉起来,将罪名推在了朱氏等人头上。

玉娘即设了这个局,倒没以为就能置陈淑妃与死地,可怎么着要使陈淑妃吃个大苦头,折她的胆量,好叫她日后不敢轻举妄动。这时看着陈淑妃训斥柔嘉,便将柔嘉往身后一扯,微笑着与陈淑妃道:“倒叫淑妃操心了。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淑妃。”

乾元帝看着玉娘秀眉微剔,秋波含嗔的模样,知道她怒了。这也难怪玉娘生气,陈淑妃都到自家面前说了那些话,可见外头有多少传言,不恼才是奇事。且玉娘早晚是皇后,也该立些威势了,因此走到一旁,又示意左右搬了锦凳与玉娘坐。

陈淑妃叫玉娘这一问,先将哭声顿了一顿,又偷眼去看乾元帝,却见乾元帝正逗引景琰,心上更是忐忑,强自镇定道:“宸妃娘娘请问,妾若知道,必知无不言。”

玉娘听着这话,把鼻子轻轻一哼:“我以为你忘了我是宸妃。”陈淑妃听着这句,抬头瞧了眼玉娘,脸上露出些羞愧来:“娘娘这话,妾当不起。”玉娘道:“我看着你不独记不得我是宸妃,只怕你连圣上的旨意也忘了。”

陈淑妃哪里料到玉娘忽然就将乾元帝扯了进来,吓得跪倒在地,与乾元帝哭道:“圣上,便是妾行为慌张,误会了娘娘,可妾待圣上一片丹心,再无二意。”

玉娘冷笑道:“这话好笑!你若是待圣上一片丹心,如何圣上令我掌管六宫的旨意你就抛在了脑后?”

陈淑妃听见这句,又觉着乾元帝的目光在圣上扫了扫,只觉着一瓢冷水由顶至踵浇了下来,连着哭声也顿了顿。乾元帝册玉娘为宸妃时,明旨予她掌管宫务的权利,今日柔嘉出了事,论情论理都该先去回玉娘,再由玉娘处置。

可今日她看着窦充容慌张失措的模样,再听保姆宫人们的哭诉,尤其是见着了宫人的尸首,当真以为柔嘉落了水,便以为捏着了玉娘要命的短处,竟是完全想不到这一点,径直来寻乾元帝。

这个错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尤为难以解释的是,她为着甚不去回她,以宸妃的品格手段,怎么肯放过这个错去。

陈淑妃心上念头电转,无视乾元帝旨意这个罪名再不能认,两害相较取其轻,只得咬牙道:“妾当时在沧池边上,听着三公主的保姆道是三公主掉下水是受娘娘赐的宫人连累。妾糊涂,妾怕娘娘因循护短,故此来径直来回了圣上,望圣上决断。妾自知轻侮了娘娘,妾甘领责罚。”

她这里才说完,玉娘那头先不与陈淑妃说话,转与乾元帝哭道:“圣上,妾自问平日也不曾害过人,如何她就那样疑我。便是她真信着了保姆们那些话,也该来问过妾,妾若是不肯处置,她再寻您才是道理,她那样做,置妾与何地?圣上命妾掌管宫务,可妾日后还有什么颜面呢?”

一般是哭诉,乾元帝只一看着玉娘落泪便要心软,何况今日她还受了这样的委屈,愈发地心疼,偏他怀中的景琰看着玉娘哭,扁一扁小嘴也落下泪,乾元帝忙哄女儿,又对着玉娘道:“朕知道你委屈。”又与柔嘉道,“你将你窦母妃吓坏了,还不回去看看她,呆在这里做什么?好不晓事!”柔嘉哪里知道因着她生出了这些事来,早看得呆了,听着乾元帝发话才醒过来,给乾元帝与玉娘两个行过礼便退了出去。

陈淑妃已知自己是上了这位宸妃娘娘的恶当,今日这个苦头是吃定的了,心上虚得厉害,听见乾元帝打发走柔嘉,知道是要清算此事,也不敢去看乾元帝面色,转身咬牙对着玉娘便磕下头去:“娘娘,妾并不敢辩解是误信了三公主保姆的话,才做出那些糊涂事来,妾若是心定些,肯再等上一等,也不至于做下这样的错事来。妾累及娘娘清名,娘娘即怒,是罚是责,妾都甘领。”

玉娘便做个又气又急地模样与陈淑妃道:“淑妃!淑妃!那些保姆们胡乱说话,你不禁着她们,也不来问我,径直去问圣上这也罢了。这会子圣上在这里,你偏要我责罚你,我到底是哪里对不住你呢?你要这样恨我!”

却是玉娘虽执掌宫务,到底只是个宸妃,并无直接处置妃嫔的权利,何况还是陈淑妃这样高分位的妃子。便是玉娘如今已是皇后,当着乾元帝的面儿,不经乾元帝同意,就处置陈淑妃,乾元帝不计较便罢,若是计较起来,就是个大不敬,这罪名却也不小。

只以玉娘的小心谨慎,怎么能上陈淑妃这个当,索性借着这个由头做出副气急的模样来与乾元帝看。果然她话音未落,就听着乾元帝在一旁道:“糊涂孩子,我护着你便是你的过失了。我若不护着你,只怕她生吃了你的心都有。”

乾元帝这话一讲,陈淑妃便再跪不住身子软软地瘫在了地上,待要再分辨几句又知道到了这个时候自家说甚都是错的,心上愧恨无限,呕得直欲吐血。陈淑妃到了这时,自是深恨玉娘狡诈毒辣,竟是设下引蛇出洞之计。

到了这时,陈淑妃便以为赵才人也是玉娘的手下,故意挑唆了柔嘉这个蠢孩子与景琰过不去,好叫玉娘有籍口将人喊过去教训给人看,不然怎么能有人这么蠢到这样!柔嘉即去过了合欢殿,想来便是柔嘉不要,她也能后趁机赐人下去。待小宫人赐下之后,不拘哪日就能做个落水的假象来哄她,这桩桩件件可说得上是步步为营。在这样精妙的计算下,自家又怎么能不上这个恶当!一想着李庶人、王庶人等的下场,陈淑妃不禁不寒而栗。

乾元帝将景琰递给保姆,走到玉娘身边在她香肩一揽,安慰地拍了两拍,与陈淑妃道:“好钢口好心计,玉娘若是气性大一点儿,便能上了你的当。”乾元帝这话说得陈淑妃将头抬了抬,口唇动了动,到底没发出声来。

依着乾元帝的心思,陈淑妃这样算计玉娘,若是不严加教训,未央宫中旁的人看了便会以为算计宸妃也没什么了不起,还不一个接一个的往上扑。便是有他护着,可以玉娘的绵软性子,哪里经得起这些风浪,总要杀鸡儆猴,叫她们不敢妄动才好。

乾元帝正要下旨,就听着殿外传来景和的声音,只道是:“父皇,圣上!儿臣求见。恳请父皇,见一见儿臣!”而后就有“嗵嗵嗵”声传来,其间又夹杂着太监尖利的声音:“殿下!殿下!您这样磕会把头磕破的!”

陈淑妃听着这些,挣扎着从地上爬起身,待要开口,一眼瞥见乾元帝面沉如水,到了唇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把袖子遮面,呜呜咽咽地哭道:“景和,是娘错了,你回去罢。”只那嗵嗵的磕头声依旧在门前响起。

乾元帝听着景和过来,知道他是为着陈淑妃求情来的,将陈淑妃看了看,先令如意将赵才人等都带下去,又命保姆抱着景琰退到后殿,亲自过来扶了玉娘一把,使她在一边坐了,方命将宣。

景和垂首而入,走在乾元帝驾前,翻身跪倒,拜了四拜,乾元帝淡淡道:“起来罢,你要见朕做甚?”

景和也不执拗,依言起身,他这一抬头,在场的诸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却是在景和额头上,肿起巴掌大一块青紫,四周隐隐渗着血丝,衬着他如玉的脸庞尤为可怖,显见得是方才在殿外那些头真是下了死力磕的。

乾元帝与玉娘还罢了,一旁的陈淑妃看在眼中,一想着景和这是为着她才伤成这样,哪能不心疼,这回是真把袖子捂住脸,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景和听着陈淑妃哭,转头看了她一眼,又慢慢地转过脸来,眼光在玉娘脸上掠过,与乾元帝道:“儿臣听闻母妃做下错事,可不知究竟,恳请父皇垂示。”

第248章 听劝

景和这一番话将他为何进宫,如何虽知情又不知其所以然,却又因陈淑妃是他亲娘,不得不请见,替陈淑妃求情的话说得入情入理。若是不了解景和的人,或是本性糊涂些的人,听着这番话,只怕就要将他当做了难得的纯孝之人。

可乾元帝到底是多年的太子,十年来的皇帝,本性并不糊涂,又是景和亲生父亲,听着景和这几句便知这点看似明明白白的话,实则不尽不实。

虽说景和为陈淑妃求情将头都磕破了,固然可能是这个儿子是个孝顺的,可他又是如何得知陈淑妃得罪的?他可还没降旨加罪呢。若是今日对玉娘的诬陷,是他们母子俩个合谋,倒是好解释了。因此脸上竟是一笑,问道:“这话朕倒是不大明白,这殿中也不止你母妃一个,你如何就肯定是你母妃惹怒了朕?”

景和听见乾元帝这句,知道乾元帝是起了疑心,后心上顿时渗出冷汗来,垂着头想了回,一咬牙道:“儿臣不敢说。”乾元帝道:“朕要你说。”景和忽地一抬头,双目看着玉娘:“父皇何等爱重宸母妃,如何舍得呵斥她。即不是宸母妃,那父皇怒的又能是哪个?”

这话说得胆大更可说是无礼,莫说乾元帝是皇帝,便乾元帝只是个普通父亲,也没有儿子当着父亲的面儿直指父亲偏爱哪个小妾的。只也唯有如此,才好解释他是如何得知是陈淑妃得罪而不是宸妃得罪。

一旁的陈淑妃听见景和这几句,又看乾元帝脸色不善,满脸是泪地膝行过来,探出手要去抓乾元帝袍角,叫乾元帝一脚踢开,却是逼问景和道:“畜生!朕爱着哪个妃嫔,要先问过你吗?还是你们母子嫉恨朕偏爱宸妃,串通了陷害她。先由她出头,”说着向陈淑妃一指,又道,“若是她不成,再由你扮个孝子来哄我?”

陈淑妃叫乾元帝这几句说得魂飞魄散,不住地给乾元帝磕头,哭道:“圣上,妾今日是叫糊涂油脂蒙了心了,当真以为宸妃与此事有涉,妾这才来举发。可妾当着没陷害宸妃,便是妾心中嫉妒宸妃,可妾即知道圣上爱重宸妃,妾还陷害她,难道妾不怕死吗?”

景和听着陈淑妃避重就轻地认了错,心上对陈淑妃十分埋怨,口中却依旧是个孝子模样,只与乾元帝道:“父皇,母妃糊涂嫉妒,固然有错。可母妃年纪已长,身子虚弱,父皇若要惩罚,儿臣甘愿替母妃领罚。”

陈淑妃也哭道:“儿啊,此事是我自作主张,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该不听你的劝,以至有今日之祸。”

陈淑妃这话倒不全然是演戏与乾元帝听,却是景和几次劝陈淑妃道:“您又急什么呢?如今她圣眷优隆,为人又聪明伶俐,远不是高贵妃那等蠢货可比,我们算计了她几回,哪一回成了全功的?对付这样的人,只好徐徐图之,许还能成功。”

只陈淑妃眼看着玉娘将做皇后,又想起景和几次三番欲接近奉承玉娘,只以为这个儿子为着大位,连着亲娘也不想要了,只想认宸妃为母。陈淑妃一世只得景和这么一个儿子,如何能不急。陈淑妃这一急,便失了从前的耐心判断,这才轻易叫玉娘诱入毂中。如今上了当,才知道后悔,又看景和来求情,反叫自家牵累,心上的悔恨难以言说,这才说了那番话。

景和听着陈淑妃哭诉,只怕她这番话叫乾元帝以为他们母子是故意演个母子情深出来,只会格外恼怒,不得不与陈淑妃道:“母妃如今知道儿子的话是对的了,您早如何不听劝呢?!”说着也落下几滴泪来。

又说玉娘在上头看着景和赶来替陈淑妃解围,依着她对景和的了解,自然知道他是怕叫陈淑妃连累了故此惺惺作态。

若是陈淑妃叫乾元帝一撸到底,景和也不过出身上差了些,大殷朝素来从父,说到底贵妃淑妃等所出的庶子,与美人才人采女所出的庶子身份上也高不到哪去,除非乾元帝能将陈淑妃废为庶人。

可莫说陈淑妃今日所为还不足以叫她被废为庶人,便是她当真被废为庶人,那以后陈淑妃便不能再做夭,少了个要景和顾全的人,景和岂不是更难以应付?且以陈淑妃的性子,这回吃了这样大的亏,便是一时蛰伏,也是不能长久忍耐的。

即是如此,她倒不如就成全了这对父慈子孝的好母子,将他们母子紧紧栓在一处,故此玉娘款款站起身来,

她原坐在乾元帝手边,这一起身,乾元帝自然知道,立时转头看她,见玉娘脸上带些感伤,双眸中隐见泪光,就认作这糊涂孩子又心软了,把眉头皱了,轻喝道:“你起来做什么?此事与你无关,你好生坐着。”

他这话一说,陈淑妃与景和母子两个都看向了玉娘。却看玉娘听着乾元帝这句倒是坐下了,只黛眉轻颦,樱唇微动,却是个欲说还休的模样。乾元帝虽怪着玉娘不该又心软了,到底不忍心叫她这样忍着委屈,只得道:“你有话说话,谁还不许你说话吗?”

玉娘向着陈淑妃与景和身上扫过,转与乾元帝道:“妾想请圣上过去说话。”说着往殿中那一座十三扇天地同春填漆螺钿乌木屏风扫了眼。

乾元帝无奈,只得拉了玉娘避到殿后,瞅着四周无人,将玉娘鼻子轻轻一点:“你这孩子,专多花样,快说罢。”玉娘按着鼻子对乾元帝睇了眼:“妾怕您生气呢。”乾元帝冷笑了声,道:“啰啰嗦嗦地,你不说我也知道,无非你叫他们母子一哭又心软了,你这样子,也怨不得她们一个个生出心思来。”

玉娘轻声道:“妾也不是全为着他们呢。只是今日这事,妾也有不是。三公主去了妾那里,妾就该使人去与窦充容说一声,好叫窦充容放心,若是窦充容知道了,后头又怎么能生出这些事来,可妾竟忘了。”说着伸出两根手指来勾住乾元帝衣袖,“您若是处罚淑妃重了,妾心上会不安。”

却是玉娘安排下这条引蛇出洞的计策里,正有个莫大的漏洞。

即柔嘉到了合欢殿,又是临时跟着合欢殿的宫人自家跑过来的,于情于理,玉娘都该使人去窦充容说一声,再由窦充容召回在沧池边的宫人。可玉娘为着引陈淑妃入局,自然不能将真情告诉窦充容,也免得她做戏不真,叫陈淑妃看出破绽来,

更有莫说是今日的设局玉娘不曾对窦充容讲,便是玉娘的整条计策,窦充容知道的也不过是盯住元氏,不许元氏与柔嘉出去罢了。

是以今日,窦充容乍听柔嘉落水,却不是同元氏在一起,反是同她自家挑的人,果然疼得肝胆俱裂。她毫不知情,那副崩溃的情态自然不是作伪的,瞧在陈淑妃眼中,这才将她哄住。

正因为窦充容的悲痛全不是作伪,再有前头种种情状,譬如玉娘因柔嘉教训景琰,便召她去合欢殿,这倒是不奇怪。可说是教训柔嘉,偏又赐了个会踢毽球的小宫人与柔嘉,这人又十分调皮不听教训等等,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连环上的扣子,单独一个扣看着可以说不算什么事儿,可一串儿下来,再加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宫人的尸身,只消心智不坚定的,看着这环环相连仿佛真情一般,哪能不心动,陈淑妃会上当也不全是她心急的缘故。

是以,玉娘没将柔嘉去她那里告诉窦充容却正是玉娘做成此局的关键所在。只是这个漏洞,若是叫有心人抓着,或者乾元帝日后自家想起来,多少是个麻烦。因此玉娘自家在乾元帝跟前将这段说了,依着乾元帝脾气,反会以为这不过是一时不仔细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倒更显得她坦坦荡荡。

玉娘做事从来喜欢一箭双雕,这时在乾元帝面前说了,一面能借此补过漏洞,一面又能以此为籍口不显得突兀地替陈淑妃母子求情,不然以乾元帝的多疑,自家贸然求情,只怕会留下祸殃。

果然乾元帝听着玉娘这话,倒是笑了与她道:“你倒是心善,方才还气得哭,这会子倒是巴巴地替人解释起来。”

玉娘玉面一红,低声道:“妾是瞧他们哭得可怜,又仔细想着妾也有过失呢,这才说上两句。且您就是瞧在吴王一片孝心,特特赶来替淑妃求情的份上,也饶淑妃这一回罢,再说,吴王下个月要成婚了呢,您处置了淑妃,吴王脸上也不好看呢,他到底是您儿子。”

以玉娘的聪慧,自然知道乾元帝已然疑心了景和母子,是以她在这时提着景和的孝心,又有意无意地提着景和及时赶到的事,其实尤其刻毒。且她又将景和的婚事提了一回,果然将乾元帝对景和的疑心又加深了些。

第249章 无情

玉娘从前要对付李源父女,固李媛不足为虑,可李源与唐氏一个老谋深算,一个尖酸狠毒,哪里是好对付的人,且乾元帝又生性多疑,玉娘虽外有赵腾周旋,内有陈奉为助,依旧可说是小心谨慎,一点不敢大意。因此景和母子几回算计她,她虽心知肚明,也不过随机应对反击,只腾不出手来主动出击。

好容易护国公府如今灰飞烟灭,李氏一门死尽死绝,可玉娘到底未尽全功,为着日后能雪恨,不得不依旧哄着乾元帝,眼见得后位将要入手。若是做得皇后,便是离着大功告成更进了一步,偏是这时闹出柔嘉的事来。

玉娘哪里想得到这居然是赵才人的促狭,只以为是景和母子两个要用柔嘉的性命来算计她,新仇连着旧恨,玉娘怎么肯放景和母子们过去。因此上这一局看着是冲陈淑妃去的,更是连景和也算计了进去。

只消乾元帝对陈淑妃发怒,就有人当着宫人太监的面儿做个私下谈论的模样,叫景和听见乾元帝要重责陈淑妃。若是景和来为陈淑妃求情,都不用她在一旁说甚,以乾元帝的脾气,十有八玖会以为陈淑妃今日污蔑她是与景和串谋好的,不然如何景和到得这样快。

更有甚者,乾元帝会以为景和与他身边的宫人交好,窥探他的动静。无论是哪个情况,以乾元帝的脾性都不能忍受。只要乾元帝心上对着景和有了这样的观感,景和的处境自然会艰难起来。

若是景和想避过叫乾元帝猜忌的命运,唯有不替陈淑妃求情,可从三皇五帝起始再到如今,再没有一个皇帝在做皇子时有不孝的名头。

景和即是冲着大位去的,怎么肯叫自家得个不孝的名头,是以便是景和知道替陈淑妃求情,可能引得乾元帝疑心,也不得不来,来了日后尚有转圜的余地,若是不来,便是前功尽弃。

是以,只消陈淑妃入了局,景和便再难从此局中全身而退。如今仿佛是苍天有眼一般,还不待玉娘递出消息去,景和竟是自家送上了门,倒是省了玉娘许多手脚去。

说来皇子们对大位有些心思倒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便是乾元帝当年为着太子位也与齐王明争暗斗了场。可事易时移,等乾元帝自家做了皇帝,看着自家正当壮年,陈淑妃与景和就为着大位百般计算,哪能高兴得起来。

又说景和与陈淑妃母子两个看着乾元帝与玉娘相携离去,在屏风后絮絮私语,却是听不清说得甚,两个都是心中忐忑不安,碍着殿中服侍的宫人太监众多,母子两个不能说话儿,只得远远地互相交换个眼色。

在陈淑妃,从前以为景和一心巴高望上,眼中并没有她这个母妃,今日看着景和为给她求情,将额头都磕破了,心上即悲且喜,各种滋味都化作了珠泪,滚滚而下,将她跪着的那片地毯都打湿了。

景和虽恼恨着陈淑妃短视莽撞不肯听劝,以至于惹下这样大祸来,到底是母子连心,看陈淑妃哭得可怜又哪能不动容。更有,他看着乾元帝与玉娘絮絮了许久,心上也有忐忑,不知他那番解释乾元帝是信还是不信,若是信了还好说,若是不信,说不得母子俩都脱不了身。到了这时,便是景和再有绮思也要怨恨玉娘狡诈无情,无端端地设下这个局来害他。

正当景和与陈淑妃母子不安之时,就看着乾元帝与玉娘两个携手出来,一个儿龙章凤姿一个儿娇柔婉约,一眼瞧过去恰似一对璧人,看得母子两个刺目不已。只是祸事将临,两个一点痕迹也不敢露出来,一并端端正正匍匐在地,等着乾元帝发落。

乾元帝西安在宝座上坐了,先将景和的背影看了看,脸上微微一笑,倒是和和气气地开了口:“你抬起头来,叫我瞧瞧你额头上的伤如何了。”景和听着乾元帝这句,顿时如堕五里雾中,摸不清乾元帝心思,只照着乾元帝吩咐将头抬了起来,却惊愕地看见,乾元帝脸上竟是现出一抹笑来,双眼在景和额上看了看,温声道:“一会请个太医瞧瞧,你原本生得好相貌,若是留了疤,倒是可惜了。”

景和再是有计谋,到底是不足十七岁的少年,哪是乾元帝的对手,叫乾元帝搅得迷迷糊糊,连方才想好的计较都忘在了九霄云外,带了感激地俯首称是。

可陈淑妃到乾元帝身边将近二十年,知道乾元帝这时越和气,一会子翻脸便越无情,正想开口提醒景和一二,却已是来不及了,只听乾元帝含笑道:“方才你宸母妃苦苦劝朕,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你母妃从前并无过犯,今儿不过是一时糊涂,劝朕给你们母子个改过的机会,朕细想着倒也有理。”

景和听着乾元帝这几句话不禁抬头瞧了眼玉娘,却看着玉娘黛眉舒展,明眸流眄,口角边带着些笑意,心上就是一沉。她素来是个睚眦必报的,今日他母妃欲陷她与死地,以她的性子,怎么可能求情,只怕是别有用心。

果然就听着乾元帝道:“朕想着,只是你即孝顺,肯替你母妃周全,朕岂有不成全你的道理?”

陈淑妃原就后悔自家失足上了玉娘与赵才人的当,以至于连累了景和,这时听着乾元帝这句说话,竟是放过她转而处罚景和的意思,心下大急,顾不得会惹怒乾元帝,往玉娘面前膝行几步,苦苦哀求玉娘高抬贵手,却听着乾元帝与她道:“陈氏,朕以为你也是个慈母,不舍得景和替你受过,如今看来,朕的所料果然不差,你也不用纠缠宸妃,朕不叫你失望便是。”

陈淑妃与景和都是识时务的人,听着乾元帝前后两段说辞十分刻薄,全然不象人君的口齿,知道定是那位娇怯怯软绵绵地宸妃娘娘以求情为名行挑唆之实,引得乾元帝冲冲大怒,自家若是再说话,必定罪上加罪,果然不敢再出声,只等着乾元帝发落。

说来乾元帝多疑善怒,因疑心着景和母子居心叵测,便要给他们母子一个教训。一来,他是煌煌天子,从来只能他予人的,不能叫人谋算他的;再有也是为着回护玉娘,要杀鸡儆猴,叫未央宫中其他人不敢对玉娘再生出心思来。

也亏乾元帝想得到,只说是景和即是替母赎罪,便暂缓婚期,着景和在吴王府闭门思过,无旨不得擅出。

景和自是明白他叫乾元帝这一关,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出来,即出不来,便不能领实差,倒叫景淳那个蠢货抢了先去。经了此事,前朝那些大臣们,只要灵醒些的都能知道他不得圣意。等他再能出府,只怕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早做了鸟兽散,自家这两年的辛苦,在乾元帝的一道旨意下不见了大半,景和哪能不恨,只是当着乾元帝的面儿,还得恭恭敬敬地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