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已至此,也只得先请县令陪同李鹤往东安州借些捕快一路寻下去,若是能劝得月娘回来最好,劝不来也护送一程也免得出事儿;一面又借着英娘县君身份以六百里加急往承恩公府送信,好叫谢逢春父子们早做预备。

第293章 召见

谢逢春接着英娘来信,自然埋怨月娘任性胡闹,十分嗔怒隔空将月娘痛骂一回之后,又迁怒马氏,只道都是她“慈母败儿”这才将月娘纵得胆大妄为。骂得性起,又将玉娘比出道:“你当时说玉娘无人管束,还不知是个什么性子,上不得台面,如今你自家瞧瞧!哪个有出息!哪个是惹祸精!”

马氏叫谢逢春骂得羞愧,若是从前还能强嘴,如今一家子的富贵都在玉娘身上,哪里敢出声,到底又忧心月娘,只哭道:“若不是齐瑱那小畜生不肯看顾她,她又怎么能成这样!京中多少官儿,哪家少年夫妻是将原配扔家里,只把个小老婆带身边的。”话说到这里,到底又想起齐瑱那个翠姨娘正是谢显荣送与他的,不由将哭声顿了顿,而后又替月娘委屈起来,呜呜咽咽哭个不住。

谢逢春叫马氏哭得站不住脚,只得往外走,马氏看着他出去,将哭声停了停,起身道:“你要往哪里去呢!”谢逢春恨声道:“我去作甚?!还不是商量该怎么办!”说了,跺了跺脚,到底走了出来。马氏看谢逢春发怒,到底不敢拦,复又坐下直哭了半夜。

到得书房,谢逢春将月娘私自来了京城一事与俩儿子说了,在马氏面前他还有些收敛,见着俩儿子,便将面皮一拉,恨声道:“早知今日,当时就该将她关起来!省多少事!这样走来,便是没出事儿也要叫人说嘴!到时莫说是你我的脸面,便是殿下也要受她连累!”

谢怀德听着谢逢春这几句,再看谢显荣脸上也是一副戚戚然的模样,倒是替月娘寒心起来,想了想与谢逢春道:“事已至此,还骂她作甚,寻着人再说罢。殿下那里也要去个消息,叫她知道才好。”谢逢春与谢显荣俱都点头,次日便将消息送进了椒房殿。

玉娘接着消息,她为人谨慎,秉性多疑,看着玉娘自说自话地摆了县君仪仗往京都来,头一个念头便是猜疑着是叫人挑唆了。她即起了这个疑心,便叫金盛走了趟承恩公府将马氏、冯氏。梁氏婆媳三个一块儿宣了来。

马氏在谢逢春面前还要强几句嘴,听着玉娘宣她,双手都有些儿抖,脸上要笑不笑,要哭不哭地与金盛道:“金内侍可知殿下宣我等何事?”

一旁的冯氏与梁氏看着忙将马氏扶住,心上都知道玉娘忽然宣召,十之八玖是为着月娘的事儿,可也不好明说,是以一个道是:“想是殿下想您了,这才叫您进去见见。”一个道是:“母亲,您只管放心呢,殿下若是有事,金内侍还能不说吗?”

这些话看着是劝解马氏的,可实情都是说与金盛听的。金盛看马氏这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再看冯氏与梁氏两个殷勤模样,心下暗暗叹道:虽承恩公夫人糊涂,好在世子夫人和二奶奶是知事的,不然殿下要多费多少心思。

金盛心上虽将马氏鄙薄,脸上却是一丝儿不露,只含笑道:“世子夫人说得是。咱家明日就候着三位了。”说了与马氏弯了弯腰,退了出去。

到得次日,马氏、冯氏一个是超品的国公夫人,一个是世子夫人都按品大妆,唯有梁氏,身无诰命,也收拾得齐整。马氏自有车驾,梁氏便随冯氏坐了她的车驾,三人两架马车到了司马门前,果然看金盛已然在门前接着。

因有金盛在,司马门上的军士内侍们只以为这是谢皇后看重母亲,是以对马氏等人的盘查愈发松了,略略看了看就要放行。金盛看着不由皱眉,这般轻忽,若是出了甚岔子,椒房殿可是有口难辩,且承恩公夫人进宫不盘查,若是旁人有样学样起来,倒是有损皇后贤名,是以笑道:“是殿下想念国公夫人,这才叫我来这里守着。若是为着我在,扰了你们公务,倒是我的不是了。”

有了金盛这话,军士们只得上来盘查,比之平日还要认真些儿,内侍们在一旁也将马氏与冯氏的文牒检查一回,看得并无甚纰漏,都笑道:“下官等公务在身,冒犯了。”立时退在一边,将马氏三人放行。

说来马氏对玉娘的畏惧,并不全是玉娘如今是皇后,而是从玉娘当着她的面儿拿着一丈青救下了孟氏起,这回再叫金盛这一番动作,只当是玉娘给她的下马威,格外惧怕起来,几乎就想折回去,还是梁氏将她扶着,轻声道:“若是叫殿下知道您来都来了,半路又折回去,怕是要不喜欢呢。”

马氏叫梁氏这话说得将背挺了挺,忙道:“快去,快去,莫叫殿下久等。”梁氏脸上这才一笑,又听冯氏没开口便向她看了眼,却见冯氏垂了头仿佛脚下沉重的模样,不由疑惑起来。

原是为着冯氏将谭氏送到玉娘面前,虽是有惊而无险,更因此将陈庶人,刘废人母子彻底除去,可冯氏举动到底冒撞了。玉娘当时若是训斥了她,冯氏心上怕还安定些,偏玉娘只叫她回去想想,之后再无下文,这等不上不下,就叫冯氏坐立难安起来,今日忽然召见,虽知大半是为着月娘的缘故,到底心中不安。梁氏哪里知道这些,只以为冯氏也为着月娘忧心。只是金盛在前,倒是不好问的。

一行三人到了椒房殿,金盛先进去回话,梁氏方道:“母亲镇定些儿,便是二妹妹独自出来,总有身份在,人也不敢欺她。”冯氏听了,将梁氏瞧了眼,正要开口,就看着金盛疾步出来,见着三人脸上就是一笑,将拂尘一甩,往侧让开几步,道是:“殿下宣承恩公夫人谢马氏、承恩公世子夫人谢冯氏并谢梁氏觐见。”

听召,三人由马氏在前,冯氏梁氏在后屏息垂首进了正殿,就听着内侍唱道:“肃、跪、拜,起。”三人依礼跪拜,一个头磕完起身这才听着玉娘声音传来道是:“免。”就有女官传下口谕,将余下的三跪免了,而后赐坐。

马氏谢了座,颤巍巍在椅上捱了半边,一面抬头看向殿中正中的凤座,就看玉娘坐在那里,身着常服,脸庞儿较之从前丰润些,乍起胆子道:“看着殿下气色颇好,臣妇也就放心了。”

玉娘笑道:“劳母亲操心了。母亲这些日子身子可好?太医院给开的药可要仔细吃着,年纪大了仔细保养是要紧的。”马氏听着玉娘这话,一颗心顿时放下,脸上几乎要放出光来,满口答应,又朝玉娘腹部瞧了几眼,只觉得肚腹尖尖,十有八玖是个男胎。若真是个儿子,就是铁板钉钉的太子,心上得意不已,正想奉承讨好玉娘几句,却听着玉娘道:“二姐姐来京都家中是几时知道的?”

马氏来前就想求玉娘容情,只消月娘到京后她肯见一见,哪怕不见,只消赏些东西下来,月娘就有体面,齐瑱也不敢再冷淡月娘,嘴唇动了动,正要说话,就听着一旁的冯氏道:“回殿下,是齐家姻伯父的手书,借着大妹妹的名帖走的六百里加急。”

冯氏这话是在家与谢显荣商议好的,面儿上听着是齐家答应了月娘进京的,偏又未实说,可说是滴水不漏。玉娘听着点了点头,眼光在冯氏身上扫了扫,又看向梁氏。梁氏即是次子媳妇,身上又无诰命,自然轮不着她说话,看着玉娘看过来,便微微欠起身子,做了个聆听的模样儿,玉娘便道:“二嫂还未见过二姐姐罢。”

梁氏脸上带些笑,道是:“回殿下话,还未见过。”玉娘忽然笑道:“是呢,二姐姐回去侍疾时二哥哥还未成亲,想来二姐姐也很想见见二哥哥二嫂的。”梁氏听着这话心上一动,不由抬头去看玉娘,果然看玉娘一眼看过来,微一沉吟,忙道:“外子昨儿还道二妹妹在家时同他说得来,分别了这些日子也颇为想念。”

冯氏听在这时也就明白,这是玉娘要谢怀德去接月娘,又看梁氏似乎不明白的模样,为着讨玉娘喜欢,便小心翼翼地与玉娘道:“从阳谷城到京都,也算是千里之遥了,二妹妹一个人也怪叫人牵挂的。”她这话一说,梁氏也明白过来,原来皇后竟是要她丈夫去接月娘。说来谢怀德与月娘是嫡亲兄妹,做妹子的千里迢迢孤身上京,当哥哥的去接一接也是应该的,可她丈夫呢?只是这话却也不敢在玉娘面前问出口,只笑道:“殿下说的是,外子昨儿也这样讲呢。”

玉娘笑着点了点头,又与马氏道:“母亲与二姐姐也许久未见,这回母女们重逢,总要好好说话才是。”马氏哪里知道玉娘话中深意,只笑道:“是,是。”玉娘又转向冯氏笑道:“记得我还在家时,嫂子常与二姐姐联席夜话,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许多话讲,如今各为人妇,不知道还说得来么?”这便是吩咐冯氏,待得谢怀德将月娘接进京来,便将她软禁在承恩公府中,由她将人看住。

玉娘开了这个口,冯氏哪里敢说个不字,且即是玉娘的意思,便是日后谢逢春等人要怪,也怪不到她的头上去,自是满口答应,又笑说:“这说得来说不来,并不在有没有成亲呢。”玉娘点了点头,注目在冯氏身上,缓声道:“那就好。”说了探手端起茶来,见她端茶,马氏、冯氏、梁氏三人齐齐起身告退,玉娘也不虚留,依旧叫金盛将她们三人送了出来。

梁氏嫁来得晚与月娘没见过,只从谢怀德口中听着几句对月娘的评价。

谢怀德倒是个有些儿情谊的,虽也不大喜欢月娘脾性,倒也没在梁氏面前说过月娘多少不是。是以梁氏只以为月娘不过是有些儿任性,不想今日素来从容镇定的皇后竟是要谢怀德亲自去接月娘,又要冯氏将她看住,这样慎重其事,心上自然疑惑。

第294章 不见

话说冯氏听着玉娘不提从前谭氏之事,只要她将月娘看住,知道这是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若是做好了,依着玉娘的脾气,自然是将前情一笔勾销;若是还办岔了,便是两回并做一回算账了,是以打醒了十二分的精神来,要使玉娘喜欢。

又知道马氏心疼月娘,回在承恩公府便劝马氏道:“殿下也是好意。姑爷那边的端哥儿还小呢,妹妹又是个急性子,以前也没带过孩子,母子俩有个冲突,姑爷帮着谁好呢?要是传在外头,知道的是二妹妹教儿子,不知道的还不知说出什么来呢,倒叫人看了我们家的笑话去。倒不如叫二妹妹在家暂住,母亲好好教导一番,二妹妹知道了轻重缓急,再回去同姑爷团聚也是一样的。就是殿下知道了,也会夸赞母亲做事仔细。”

马氏翕动了下嘴唇,待要说:“我是她嫡母哩!还要她夸赞吗?”可一低头正看着身上国公夫人的服制,再看身边的锦绣繁华,可说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仰赖着玉娘,哪里有惹她不喜欢的底气,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是慢慢地点了点头,到底不舍得月娘,又与冯氏道:“可与姑爷说过了?”冯氏笑道:“国公爷和老爷都去了消息,姑爷想是知道了的。”马氏想了想,一转眼看见梁氏,招手将她唤到身边,拉了她的手道:“好孩子,你妹子是叫我纵成的性子,脾气略大些,你只顺着她些,她就是个好说话的。”

梁氏看到这时便知道那月娘不是个好相与的,又听马氏这番话不伦不类,也不与马氏辩驳,只满口答应,只得忍耐着等谢怀德回来再问他。

不想晚间谢怀德从翰林院回来,先被谢逢春叫了过去,这一去便连晚膳也没回来用,好容易回来已月上中天,身上依旧穿着官服,还带了些酒气,粉面通红,竟是喝过酒的模样。

梁氏忙过来将谢怀德接了,亲自服侍着他除了外头官服,有绞了面巾来与他擦脸,又沏了一盏浓茶来与谢怀德吃了,看着他脸上红晕渐退,这才道:“父亲与大伯请老爷过去,可是为了二妹妹的事?如今是个什么章程呢?”

谢怀德到底是吃了酒的,本就有些上头,再听着梁氏提起月娘,不禁头痛,抬手按了按额角。梁氏见状便走到谢怀德身后一面儿接受替谢怀德按着太阳穴一面儿道:“妾今日随着母亲嫂子进宫觐见,殿下倒说老爷与二妹妹最好,也有请老爷亲自走一趟的意思呢,。”

谢怀德闭着眼,不置可否地轻轻一哼道:“不然哪个去?是父亲还是大哥。大哥在大理寺领着实差,多少人盯着呢。父亲倒是个闲的,一来年岁也大了,二则,叫父亲去接她,”说在这里,不由自主地冷笑了声,“已经二十出头的人了,还这般胡闹!”

梁氏听着谢怀德出口埋怨,终究小心翼翼地道:“母亲与妾说,二妹妹性子直,顺着她些也就没事了,不知殿下在家时,与二妹妹相处是个什么章程,听今儿口风,殿下似乎不太喜欢二妹妹呢。”

若是平日谢怀德也不能说马氏的不是,今日与谢逢春、谢显荣商议时吃了几杯酒,听着马氏又要回护月娘,便耐不住性子,道是:“她那性子,哪个能与她好!”想到依着玉娘的意思是要将月娘拘在承恩公府的,日后梁氏少不了要与她相处,倒是要早做预备的好,是以拍了拍梁氏的手,将她拖在面前,将月娘为人与她说了。

梁氏到底是名门千金,来往的都是贵妇闺秀,只以为马氏之粗俗已是少见了,哪里知道还有月娘这样蛮横的人,一时间目瞪口呆,这样的脾气在京中走动,还不知要得罪多少人去,虽玉娘是皇后,也要受她连累呢,怨不得玉娘这样慎重,要将她们召进宫去。

谢怀德看着梁氏面露震惊之色,倒也怜悯她,又道:“父亲与大哥的意思,我明日就告假去迎一迎月娘。日后月娘少不得要在我们家呆着了。若是她胡闹,你只管来告诉我。”

梁氏听谢怀德肯回护她,倒也有些喜欢,因笑道:“老爷这话我可记着了,日后若是要反悔,我可不能答应。”谢怀德笑道:“我哪里敢反悔,还要不要回房了。”梁氏笑着啐了谢怀德一口,又问谢怀德道:“老爷要去几日呢?”

阳谷城到京都便是晓行夜宿也要半个多月,何况月娘摆的是县君仪仗,还不知要多久,是以谢怀德便是肯对月娘容情,心上多少也有几分烦躁,只对着梁氏还能忍耐,叹了口气道:“你多收拾几件衣裳罢。”梁氏满口答应,又细细劝了谢怀德几句,看着他脸色转和这才起身唤了丫头进来,吩咐她们替谢怀德收拾衣箱,又在一旁亲自看着

谢怀德与梁氏两个年貌相当,又都生了七窍玲珑心,一个有意奉承,一个存心退让,这几年相处下来,虽不好说是神仙眷属,可也是鹣鲽情深,举案齐眉。是以谢怀德看着梁氏指派着丫头们的模样,只觉喜欢,脸上郁色减退,倒还带了些喜色。梁氏叫谢怀德盯着,自然有所察觉,回过头来看谢怀德双眼盯着自家,便与谢怀德相视一笑。

又说即连着玉娘也知道了月娘私自进京的消息,齐瑱是月娘丈夫,谢逢春父子们再没有瞒着他的道理,一般告诉了他知道。

齐瑱与月娘成婚不久便离了心,可对月娘脾性还是摸得透的,晓得她来后翠楼母子就有吃不了的亏。虽谢家提过皇后有意叫月娘在承恩公府住着,可月娘那性子,哪里是轻易能听话的,指不定要闹起来。是以齐瑱便将月娘自家上京的消息告诉了翠楼知道,好早做个预防。

翠楼在承恩公府时听过月娘事迹,知道她是个厉害的,听着她要来,心上自然害怕,不禁红了双眼,看着齐瑱劝慰她,她是素来婉顺惯的,口中道是:“老爷放心,妾只恭敬伺候县君,县君也不能不讲理呢。”齐瑱心道:“若是她讲理,何至于夫妇反目,大舅兄也不能把你给我。如今她妹子是皇后,她还怕得谁来。”只看着翠楼楚楚可怜的模样怕吓着她,到底没将这话说出口,反顺着翠楼的意思将她劝慰了回。

又说谢怀德与次日先往翰林院请了假,而后带着承恩公府十名侍卫顺着阳谷城往京都的官道赶了下去,以期同月娘在半路相遇。

一路上晓行夜宿,也亏得谢怀德大小是个官儿,又拿着承恩公谢逢春的名刺这才能在驿站歇息,饶是如此,十来日路程走下来,也是满身疲累,却依旧不见月娘车驾影子。

也是天不凑巧,谢怀德这日在富民县驿站歇下后便下起雨来,雨势颇大,且连绵不绝,直将谢怀德一行人都拦在了驿站,这一拦就是四五日。谢怀德心焦,便遣了两个侍卫先往前去接一接玉娘车驾,只是这两个侍卫去了两日,依旧没有消息传来。

谢怀德看着这样便再坐不住:若月娘是顺着官道来的,便是行程再慢,他这里已赶了一半路程,又在驿站歇了这些日子,可莫说是不见月娘人影,便是谢怀德打发了往前打前哨的侍卫也没传消息回来,莫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谢怀德想在这里就有些坐卧难安,好在他身边有承恩公府的名刺,当下取了出来,亲自冒雨拜访当地县尊,想问县衙借用些捕快差役,好撒出去寻人的。

当地的县尊姓个吴,乃是乾元帝元年恩科的进士,中在二榜一十三名,名次倒也不差,可因其为人木讷古板,起先也不过做了个兴安县丞。又因其形貌近乎丑陋,家里又贫寒,不懂奉承,是以升迁极慢,六年才做到兴安县令,三年前才平级调任至富民县。

吴县令接着承恩公的拜帖,慢慢地道:“国公爷出京,如何驿丞未曾来知?想是旁人拿着国公爷的名刺,能是哪个?”师爷听着吴县令计较这等细枝末节,又好气又好笑,催着吴县令道:“大人何必计较这些?能拿着国公爷名刺的,自然是家眷。如今圣上爱重皇后殿下,自然看重她母家,若是公爷能在吏部为您说一两句话,便宜许多呢。”

吴县令皱眉道:“本官读的圣贤书,受圣人教诲,怎么好奉承裙带官儿。”直将师爷气个倒仰,只得耐性劝道:“许有公务也未可知。”吴县令只得这来与谢怀德相见。

谢怀德见着吴县令,将来意诉说了一回。吴县令倒是来了些精神,将腰一挺,眼一瞪,大声道:“县君即失了影踪,谢大人如何不早些报官?”谢怀德嗟叹了回,道是:“我只道能在路上遇着,这才没叨扰县尊,哪里知道叫雨耽搁住了,而舍妹的车驾依旧不见,实是不得已。”

吴县令为人虽古板木讷,倒也尽职,当下便发出火签,使县中衙役捕快们顺着官道查下去,又派出信使,往前几个驿站探访。到得第三日上,终于借着消息,说是有一支商队走了官道,其中夹杂这一辆马车,瞧着似乎是县君规制。

谢怀德接着这消息,顾不得依旧下雨,辞了吴县令,带了侍卫们赶了下去,次日便与那队商队遇着,月娘正在这队商队中。

第295章 殴打

又说商队看着对面来了几匹马,为首那个男子二十四五岁年纪,衣裳鲜洁都雅,是个公子哥儿模样,身后又跟着几个差役,便将车队停下。为首的商人打马向前,来在谢怀德面前,客客气气地作了揖:“小人郝文胜,襄阳人士,不知大人怎么称呼。”

谢怀德先将来人打量了回,见这人三十左右模样,生得脸皮微黑,稀疏几根胡子,论起样貌来实在寻常,双眼倒是清正,倒不象个心存歹意的,便回了一礼,口中道:“我姓谢。”眼光着车队中那辆县君规制的马车看去。

谢怀德话音才落,就看着那马车的车帘子一掀,有个二十来岁的妇人探出头来,衣衫头面甚是光洁,身材略短,面庞儿不丑不俊,不是月娘又是哪个?

原是月娘在车中听着谢怀德声音,虽没见着人,可听声气是自家哥哥,正是疑惑的时候,听着来人自称姓个谢,忙掀开车帘来,一见果然是谢怀德,顿时放声大哭,口中喊着:“二哥哥。”也不用人搀扶,竟是自家跳下马来,朝着谢怀德这里就跑了过来。

谢怀德见着月娘跑来,忙翻身下马将月娘扶着,兄妹相见时,谢怀德还罢了,月娘可说是哭得肝肠寸断,仿佛受了天大委屈一般,一旁的郝文胜十分尴尬,脸涨得赤红道:“不管我事哩。”说着提马倒退了几步。

谢怀德也是机敏的,知道月娘脾气,若真是那郝文胜欺了她,她见着自家必然会立时揭发,绝无顾忌,这会子自是哭,多半不管他的事,因此倒还与郝文胜道了句谢,又说是:“舍妹想是思念亲人,所以哭泣,郝兄不必愧疚。”郝文胜这才松了口气,赔笑道:“贵兄妹有甚话,上车说罢,这大庭广众的,不太好看相。”

即寻着了月娘,又是全须全尾的模样,谢怀德也就放了心。即放了心,自然要问月娘为何从阳谷城出来,如何耽搁了这些日子,又如何与商队混在一起,只是众目睽睽地也不好动问,是以谢怀德复谢过郝文胜,再将月娘送上马车,复又回来,只道自家行李都在前头驿站,请郝文胜的商队同往。

不想郝文胜倒是个不肯沾光的,谢过谢怀德,带着商队自家走了。

看着郝文胜走了,谢怀德也忍不到驿站,弃马上车,沉了脸看着月娘,道是:“我竟不知道你胆子大到这样!父亲知道你这样胆大,十分恼怒,已告诉了殿下。你倒是与我说说,你作甚一个人跑来,又是如何与那些人混在一处的?”月娘叫谢怀德一问,心上又是委屈又是害怕,哇地一声哭将起来,抽噎着将来龙去脉说了。

自齐伯年与顾氏两个答应了月娘将端哥抱来阳谷城却又反悔之后,月娘便起了要往京都来的心思。只以为她到了京都,她即是齐瑱原配,又是县君身份,拿捏个小妾与庶子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便是齐瑱不肯答应,如今玉娘可是皇后,她这个做姐姐的叫人欺负了,她那个皇后就有脸吗?是以拿定主意,要亲自往京都去,将那狐狸精母子一卖,看齐瑱能拿她如何!

只月娘倒也明白,便是她如今有了县君身份,可身在齐家也不是那样容易走脱的,齐伯年与顾氏两个必定拦着她,便是英娘知道,也未必肯答应。还是月娘身边的绿意替她出的主意,道是:“县君日日往街上逛去,等着哪日太太见惯了,也就不起疑心了。”

说来也难怪绿意撺掇月娘,实在她年岁与月娘一般大,如今已是二十出头的人了。月娘是个眼中只有自己的,由头至尾就没想着将绿意给齐瑱也就罢了,竟是绝口不提绿意终身。这一耽搁,绿意标梅渐老,如何不急?绿意的娘老子随着谢逢春进了京,也无人替她出头说话,绿意自能自家焦急罢了。这回看月娘不忿齐伯年顾氏夫妇出尔反尔,便在月娘跟前出了主意。

月娘听说,细想了回,倒也有理。说来月娘也不是个蠢人,即拿定了主意进京,自然要预备行囊。可当日整理,岂不是引人注目,故此是今儿出门往车里挪几件衣裳,明儿出门时搬几样首饰,做得是悄无声息,直至将她房中的妆奁银钱都搬得差不多了,月娘便借口往甘露庵进香,带了绿意画扇两个丫头,又叫了陪嫁来的一个粗使婆子押车,竟就往京都来了。

从阳谷城出来,先是走的官道。一路上,但凡身后来了车马,月娘主仆几个都有些惊怕,唯恐是齐家赶了来。尤其绿意,她深知月娘叫拦回去了,满破着吵一架,齐氏夫妇也不能拿她如何,倒是自家是出了主意了,叫他们知道,便是不打死也要叫发卖了,是以又与月娘道:“老爷太太们若是知道了您不是往甘露庵去的,怕您往国公爷跟前告状,必定要将您拦回去的,不若我们绕个路,也好叫他们找不到。”月娘听了也觉有理,点头答应了,是以走了不远,竟是下了官道,打算绕道平阳城,再往京都去。

起先还好,虽不是官道,道路也算平整,尤其月娘是县君规制的马车,比之寻常人家马车阔大许多,一路上颇引人侧目,乡民们纷纷闪避,指指戳戳地,叫月娘心上十分得意。

齐家原有两个车夫,一个将要五十姓个阮,一个不过二十来岁,姓个张,家中行四,人都唤他四郎。月娘怕齐家疑心,是以并不敢叫那个老成的老阮来赶车,反喊了才学赶车没两年的张四郎。

若是一直顺着官道走,张四郎纵不大认得路倒也不能迷了路,到了夜间又有驿站,也是十分便宜。偏她们为着躲避齐家与李家追赶,将马车赶下下了官道,走起了小路,起先还平整阔大,行得一段之后道路时宽时窄不说,更有分叉。张四郎从未出过阳谷城,一时之间哪里认得路,只想着城与城之间的主路必定的宽大的,是以只拣着平整的大路走。

哪晓得因这道路连着阳谷城与平阳城,哪个城也不肯多出银子修整,只怕自家吃了亏去,故此反倒是曲曲弯弯,高高低低的才是正路,那平整宽阔的反是走偏了。

是以月娘等人走到天黑,莫说是走到平阳城了,反是越走越偏僻,两边树林草丛也渐渐茂密起来。张四郎这才知道自家走岔了路。也是月娘颇有些得理不饶人的名声,连着齐伯年与顾氏两个都要顶撞,何况他人,是以张四郎因怕月娘怪罪,倒是将月娘瞒着,只说是出来的晚,又绕了路,故此当天来不及赶到平阳城。

月娘是难得出门的,听着这话竟是深信不疑,因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张四郎少不得又捱了顿骂,可到底无可奈何,只好在马车上过了一夜。到得天亮再看马车四周,便是月娘再糊涂也觉着不对了,这哪里是大路,两边儿树木茂密,草俱都长得半腰高不说,竟是来往人影也无有一个,哪里是大路的模样,分明是迷了路。

月娘的脾性哪里是肯吃这个亏的,当时发作,将张四郎劈头盖脸一顿痛骂,更要去抢张四郎手上的马鞭。张四郎不提防月娘这样暴烈,被月娘将马鞭抢了去,身上也捱了几鞭。

张四郎也不是个稳重的的,不然不能月娘私自上京他一声不出,反而跟着上京。这时脸上身上捱了几鞭子,倒是发起脾气来,劈手将鞭子夺了回来,在月娘面前挥着鞭子道:“并不是我故意迷路,你打人作甚!”

月娘几时叫人这样顶撞过,虽未叫鞭子抽着,也气得脸色铁青,指着张四郎骂道:“你个贼砍头的畜生,有娘生没爹教的杂种!我是县君,你竟敢打我!到了京都,仔细你的狗头!还不赶车!”绿意与画扇两个听着月娘说出这话,暗暗叫苦,都道:你都骂了人父母,还要砍人的头,哪个还肯送你上京!

正要过来劝解,果然看着张四郎大怒,劈面将鞭子掷向月娘,横眉立目地骂道:“烂了舌头的贼泼妇!不过是会投胎罢了,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把你狗眼张开看看!老子是个什么人!”说了竟是跃上车来,扯着月娘胸前的衣襟,左右开合在月娘脸上打了几掌。

张四郎是干惯粗活的,手下很有把力气,几掌下去,将月娘两腮打得红肿,口角溢出血来。月娘原先还哭骂几句,到后来竟是住了口,瑟瑟而抖,只怕张四郎一时兴起,再做出甚事来。

张四郎将月娘殴打了回,又扯着月娘衣襟将她拖下车来扔在地上,自家钻进车去,翻了一翻,将银票与金簪玉钗等都抓在手上,复又跳下车来几步走在月娘身边起脚在她身上踢了几脚,啐了口道:“入娘的,贱婆娘!老子不伺候了!。”当着月娘的面儿,将银票都撕了个粉碎,撒了月娘一头一脸,又将金簪玉钗等都折毁了,这才拍了拍手,扬长而去。

绿意与画扇两个这才敢上来搀扶月娘,月娘叫张四郎打得浑身疼痛,好容易才挣扎起来,跌跌撞撞地爬到车内,取了靶镜来一照,因看镜中人两腮赤胀,口角溢血,模样儿惨不忍睹,一时悲从中来,扑在车内呜呜咽咽地哭将起来。

画扇看月娘哭得可怜,只得壮起胆子过来劝解了回,好容易才劝得月娘收住悲声,这才扶着月娘坐好,又问月娘道:“县君,总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不若叫绿意姐姐陪着您,奴婢往前头看看,瞧能不能寻着人来将车拉出去,您身上的伤也要寻个大夫看看哩。”月娘一面拭泪一面点头,叫了声:“绿意,绿意?”

连着唤了几声绿意都没人接声,月娘与画扇两个这才觉得诧异起来,旁的不说,绿意为人擅能奉承,照着平常,本该是她来劝慰月娘的,如何她今日竟是鸦雀无声起来?

月娘心上隐约觉着不好,将车帘子一掀向外看去,哪里有绿意人影。莫说是绿意不见人影,便是叫张四郎折断的金簪玉钗也不见了影踪,分明是绿意趁乱偷偷跑了,人跑了不算,更将东西也一并卷了。

月娘见状,气得手脚冰凉,她昨儿本就没歇好,又叫张四郎殴打了回,身上带着伤,再叫绿意这一气,哪里还扛得住,双眼往上一插,向后便倒。

第296章 殷勤

月娘这一晕,唬得画扇哭也不敢哭,连着唤得几声,月娘只是不醒,自是将画扇吓得手脚俱都发软,待要去喊人,又不敢抛下月娘一个人,她素来是个没大主意的,只得哀哀哭泣。也是月娘与画扇两个有些儿运气,恰有几个农夫经过,好在那张四郎虽将银票金簪等毁去,散碎银两等倒是未动,画扇取了些碎银来奉上,又苦苦哀求了,那几个农夫这才将月娘送到了平阳城,寻了家客栈住下。

月娘身子素来强健,可这一回的病却是来势汹汹,请的郎中都说是气郁伤肝,要慢慢调养,又欺月娘与画扇两个都是没注意的,开出的方子都是大方子,一贴药竟要二分银子,月娘所住的又是上房,花费也大,偏月娘带将出来的银两没了大半,没几日便将剩下的银两用得七七八八。

画扇倒也劝过月娘,叫她使人回阳谷城给齐氏夫妇去个信,叫他们来接,料想齐氏夫妇也不敢不来,便是不愿意,还有大姨太太呢。不想月娘的左性犯了,只以为自家这回若是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便是丢尽了脸面,日后在齐家再抬不起头来,竟是执意不肯。画扇无奈,只得把衣裳包了去当。

可衣裳能当得几个钱,且又都是穿过回的,月娘更要吃药,没过几日连着房钱也付不出来。这开客栈的,哪个肯叫人平白占着上房,掌柜的先让小二来催逼月娘腾房,只说是,若是付不出房前,挪在通铺也睡得人。

月娘哪里肯答应,她吃了这几日的药,精神倒是好了些,指着小二骂道:“也不张开你们狗眼瞧瞧!瞧瞧我是谁!我是圣上钦封的县君,当今的皇后是我嫡亲妹子,见着我还要客客气气唤一声二姐姐,你们这样待我,仔细你们狗头!”

小二叫月娘这一通怒骂,吓得腿也软了,乱滚带爬地去寻掌柜,加油添醋地与掌柜学了。说来月娘那马车是县君规制,自与其他马车不同,堂皇许多,掌柜的也称过奇,这时听说月娘身份,一时也有些害怕。转念想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冒充皇亲国戚的也不少呢,且听说谢皇后是阳谷城人士,这位若真是谢皇后姐姐,为何不去阳谷城求救?偏要留在这里靠着当东西维持?

是以反训斥小二道:“没用的东西,人说甚你都信!她说谢皇后是她妹妹,皇后娘娘就真是她妹妹了?我还说我是天皇老子哩!”骂得性起,又踹了小二一脚,便要自家去寻月娘说话。

因他二人说话并未避着人,就叫一个行路的商人听着了,便是那郝文胜。这郝文胜听着这家客栈内竟有个县君落难,心上便是一动,他倒也仔细,先去后院将月娘那架马车查看了回。

这郝文胜原籍襄阳,家中颇有资产,乃是当地头一号的商户,因长年在外行商,颇有些见识,看着月娘那车驾便知绝不能是假冒的,心上就有了主意,要趁着这位县君落难,奉承一二,若是能搭上承恩公府,日后就有许多好处。只是公府高门,奉承的人必多,若是自家殷勤上前,人只会看做他有所图,也不能领情,是以郝文胜只做个仗义疏财的模样,在背后替月娘交了房钱,又延医吃药,自家虽未出面,却是使小二告诉了月娘知道。

月娘正是难中,遇着个萍水相逢的人这般仗义,如何不感激敬佩,待得病好,竟是使了画扇将郝文胜请了来,亲口将自家身世吐露,又道是:“若你能护送我上京,待我与我父母兄长见了面,自忘不了你的恩情。”

郝文胜这才做个有眼不识泰山的模样,将月娘好一番奉承,因看月娘衣裳头面损失了许多,更奉出银两来与月娘置办,直将月娘哄得以为他真是个君子,更是信任,这才随着郝文胜的商队一路上京来。旁的好处且不说,因有县君车驾在,是以商队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歇的又是驿站,可说是平安顺遂,郝文胜愈发觉着自家主意拿得正。

直至见着谢怀德,这郝文胜也是见得世面,看惯人情的,只与谢怀德说了几句,便知谢怀德为人与那位县君可说有天地之别,十分不好应付,自家若不是乖觉些,只怕将护送县君来京的好处一笔勾断,是以才装出一副云淡风轻,不计报答地模样来。

月娘所说不过是讲她所知所闻讲诉一遍罢了,自不是这样周祥仔细,更不能只说绿意与郝文胜所思所想,可听得谢怀德也是暴躁起来。一个姑娘太太县君,自家一点子正主意也没有,都听个丫头挑唆也就罢了。见着个无事献殷勤的外男就将人当做了好人,竟将真情合盘托出!这岂止是糊涂二字可说。

谢怀德忍了半刻气,到底耐不住性子,把手指了月娘道:“从前父亲大哥说你胡闹,我还替你辩白几句,偏叫你打了脸!你如今什么身份?齐瑱又是你什么人?你要上京见他,天经地义,哪个能拦你!光明正大的路你不走,偏鬼鬼祟祟,闹出这样的事来!你叫人怎么看你!”说着,气上心头,一掀车帘子跃下车来。月娘待要唤住谢怀德,可看着甚少发怒的谢怀德颜色变更,也害怕起来,缩在车内再不敢出声。

谢怀德气归气,到底也不能抛下月娘不理,先修书一封使人六百里加急往承恩公府报信,将月娘所说简略写了,又请谢显荣去探查,京都可来了一支商队,为首的姓个郝,襄阳人士,若是寻着了,留几个人看守,观察其为人要紧。待得书信送出,这才回来再见月娘。

若是从前,谢怀德将月娘训斥一番之后甩手离开,以月娘的性子必定发怒,必要与谢怀德争个短长。可她如今才吃过苦头的,胆气尤未养回来,看着谢怀德怒气冲冲离去,心上先就害怕,唯恐谢怀德也抛下她不理。看着谢怀德回来,这才将心放下,又哭道:“二哥哥,你只骂我!可我哪里知道绿意是个黑心的,定是她与那张四郎勾搭成奸,故意害我!”

谢怀德听着这几句,顿时心灰,愈发觉得玉娘主意拿得正,月娘这样的性子,合该一世被关着,若是放她出去走动,不知哪一日就要惹下泼天大祸来。因心灰了,谢怀德也不再教导月娘,只吩咐画扇好生伺候,自家依旧出来,自家先去富民县与吴县令道谢,而后便护着月娘车驾回京去了。

又说谢逢春接着谢怀德去信,他不怪着自家不会教导女儿;二不怨齐瑱待妻子薄情;三不恼齐氏夫妇不体恤月娘可怜,只恨马氏不会教导女儿,先将劈头盖脸将马氏训斥了一场,直将马氏骂得痛哭流涕,一个字也不敢辩。

待得训完马氏,谢逢春方道:“待得月娘来,你依着殿下的意思辟一个院子与她住了,叫两个儿媳妇将她看住,没我的话,不许出院子半步,不然,腿也打折了她!”说了拂袖而去。

马氏本就牵挂月娘,这些日子来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再看得谢逢春毫无父女之情,只将错怪在她母女身上,怎么不心灰,便将冯氏与梁氏两个喊了来,只要她们辟一个大些儿院子,待得月娘来,她与月娘作伴去。

冯氏与梁氏两个只得上来劝哄,无如伤马氏的是谢逢春,两个儿媳妇的劝解自然无用,便是谢显荣解说,马氏也依旧哭道:“你们都不要劝我!你父亲恨不得月娘死呢!我没教好她,是我的错,我去伴着她也就是了,省得你们父亲瞧着我母女不入眼!”谢显荣无奈,只得出来寻谢逢春,不想谢逢春竟是不在房中,再一问,谢逢春竟是往小佛堂去了。

谢显荣听着这句,心上就是一沉,脚下不由自主地也往小佛堂去了。待得到了小佛堂前,只看着黑漆的院门紧闭,里头鸦雀无声,谢显荣一片心上冰凉。

玉娘的亲娘孟姨娘正住在小佛堂中。虽自玉娘进宫之后,孟姨娘仿佛洗心革面一般,再不肯抛头露面,争风吃醋,便是谢逢春去寻她,也叫她关在门外,一连数年,饶是这样,谢逢春倒还常念着她,虽其中有玉娘的缘故,可依着谢逢春从前待孟氏的情意,未必不是心上还念着她。如今父母之间裂痕深远,玉娘又是得势的皇后,日后生下太子,来日就是天子,到玉娘做得太后,要扶持自家生母,马氏哪里还有活路。

谢显荣想在这里,后心都有些发凉,只是要他与玉娘作对,却又是万万不可能的。

莫说是谢家的富贵前程都在玉娘身上,便只以玉娘的心机手段来论,惹着了她,哪个能有下场!旁的且不论,护国公府赫赫扬扬百余年,如今又去了哪里?!上下百余口都做了刀下鬼!再有那凤子龙孙,一般丧命,哪个能与她抗衡?!

谢显荣想在这里一声也不敢出,悄悄地回到自家房中,房中空荡荡地,冯氏还未回来,想是依旧在马氏跟前服侍。谢显荣挥退了房中服侍的丫头们,自家在牀边坐了,一低头,恰看着脚踏边的小机子上搁着个针线篓,最上头是件素白的小衣裳。谢显荣是有一儿一女的人,实情说起来,他倒还是个好父亲,长子谢骥出生时,他还亲自替他穿过小衣裳,是以一眼就看出,这是初生婴儿才穿得的。

谢显荣心上一动,探手将小衣裳拿了起来,捏在手上仔细翻看了回,原本带些愁容的脸上带出笑来。这时就听着叫他赶到外头去的丫头们一声声的夫人,一抬头,果然看冯氏脚步匆匆地进来,脸上带了些疲色。

谢显荣忙将小衣裳扔下,亲自过来搀扶冯氏,口中道:“你走这么急做甚?仔细闪着腰!”又亲自扶着冯氏在牀边坐了,虽谢显荣与冯氏夫妇恩爱,可谢显荣这般殷勤仔细却也难得,便叫冯氏摸不清头脑,脸上带些笑地问:“世子,您这是做甚呢,妾又不是那等娇弱之人,哪里用这么仔细。”谢显荣脸上带笑道:“你还瞒我,这是甚?”说着将小衣裳往冯氏面前一递。

第297章 灵慧

冯氏先叫谢显荣说得茫然,再一瞧谢显荣手上衣裳,脸上笑容略减,她自为因着谭氏的事开罪了玉娘,心上常自惴惴,有意奉承讨好,可玉娘那性子,皮里阳秋,喜怒不显,哪个知道她喜欢甚呢,百般无奈,这才做了几件婴儿的小衣裳来,这时听谢显荣误会,只得伸手接了过来,微微笑道:“这是妾替小殿下做的。虽宫中都有预备,可到底也是我们家的心意。”

谢显荣起先见着小衣裳时,以为冯氏有孕,心上十分喜欢,待得知道这是冯氏为玉娘做的,隐约失望,脸上笑容倒是依旧,只道是:“你想得周到。如今殿下什么没有,倒不如送这样,凭她用不用,总是我们的心意。”

冯氏哪里敢辩解,只是含笑答应,又问谢显荣道:“待二妹妹接回来之后,您看叫她住哪里好呢?”

谢显荣听见月娘名字,就把眉头皱了,咬牙道:“早知齐瑱是这般拎不清的,就不该把月娘许他!”若是齐瑱乖觉些,就该将翠楼母子送回阳谷城去,再将月娘接过来。月娘虽是胡闹,可待齐瑱到底有几分真心,只消齐瑱肯哄着她,自然就无事了。偏齐瑱仿佛料准了谢家不能将他如何一般,执意晾着月娘不理,以至于惹出如今的事来,那郝文胜还不知道是什么人,所图又是什么呢!说来,都是齐瑱的不是,实在可恶。

冯氏听着谢显荣怨怪齐瑱,心中颇不以为然,暗道:“以月娘性子,要是齐瑱在她跟前低了头,翠楼母子还能有活路吗?”口中却不敢与谢显荣辩驳,只道:“如今殿下即要二妹妹在家住着,也是为着二妹妹好。凭在哪里,也不会有家里人待她好的了。妹夫那边,慢慢相劝也就是了。”

谢显荣听说,叹了口气,将冯氏的手拉着:“弟妹新嫁,并不知道二妹妹为人,你多提点着些,人来人往的,不要叫她出来。”冯氏想了想,又问:“母亲那边不大情愿呢。”谢显荣捏着冯氏的手道:“再不情愿,也是殿下的旨意。”说着想起心头忧虑来,低低叹息一声,下颌朝着小衣裳一指道:“你做得几件了?”

冯氏回道:“这是细棉布拿水煮过三沸,再细细揉搓了,最是细软,不伤婴儿肌肤的。妾有怕针线上人不干净,前后都是自家动的手,是以慢些,才做了两套。”

谢显荣听说,点了点头:“你明儿递帖子吧,将月娘的事告诉殿下知道,再将这个给殿下送过去,就说是母亲想着,亲手做的。”冯氏不想谢显荣竟是要将她的辛苦白送与马氏,心上虽不情愿,到底不敢违拗,只能答应。谢显荣是个聪明人,一瞧冯氏脸色便知她心上委屈,便揽着冯氏的肩,在她耳边将自家忧虑细细说了:“母亲老迈昏聩,又与殿下素无恩情,总要留个退步给她。”

冯氏待要说,若是玉娘日后真有了叫孟氏取马氏而代之之心,这几件衣裳又怎么能叫她缓手,不过是个自欺欺人,可到底是谢显荣一片孝心,若是自家不肯答应,只怕要伤了夫妇情分,只得勉强答应。谢显荣见冯氏答应,脸上笑得更是温存,将冯氏的手一捏,含笑道:“多谢娘子体恤。”冯氏叫谢显荣这一捏,把脸也红得透了,轻轻啐了谢显荣一口,便将方才的不悦放在了一旁。

又说冯氏次日递了帖子求见,次日就批了下来,准她入宫。第三日上,冯氏按品装扮了,又将做得的小衣裳收拾了,先携来与马氏看,因道是:“待得见着殿下,妾就与殿下说这是母亲想着小殿下,亲手做的,母亲可记着是什么,日后不要说岔了。”

马氏正伤心谢逢春无情,哭得眼睛肿得核桃也似,听着冯氏说话,心不在焉地将衣裳瞥了眼,满不在乎地点了头,又扯了冯氏袖子道:“你见着殿下,求她一求,月娘到底是她姐姐,她姐姐不叫夫家喜欢,她脸上就有光吗?”说了,又哭几声。

冯氏本意是要马氏知道她的好处,不想马氏竟是丝毫也不在眼中,她本就有些儿委屈,这时更是不喜欢,只当着马氏的面儿,还得答应。还是梁氏在一旁,瞧着马氏这样,再看冯氏脸色,只得过来劝解道:“母亲,殿下虽是母仪天下也管不到人家中去的,您叫嫂子去说,殿下岂不为难。殿下若是为难了,圣上也要不喜欢的。”

马氏的本意倒是,指望玉娘亲自令齐瑱将翠楼母子发卖,料那齐瑱也不敢不答应,叫梁氏后头那句“圣上也要不喜欢”一说,心上知道是实,到了口边的话就缩了回去,只道是:“罢了,由着你自家说罢!多少劝着些殿下,叫她也念些儿姐妹情分。”说了又把帕子捂了脸哭。

如今哪里来的姐妹,,玉娘已是国母,她肯认你做姐妹,你才是姐妹,她若是不肯,摆出身份来,便是马氏也得与她磕头!冯氏听着马氏的话,脸上的笑险些儿挂不住,咬牙答应了,辞了马氏出来,上得自家车驾,脸上的笑再挂不住,直至到了未央宫前,脸上才活络些。

待得冯氏堆了笑脸到得椒房殿前,就有宫人接着,笑盈盈地与她道:“世子夫人来了,殿下正与五殿下说话呢,您进去罢。”冯氏满口答应,垂头屏息地进得内殿,果然就听着有个孩童的声音道是:“母后,弟弟踢阿宁了,弟弟踢阿宁了。”

冯氏悄悄地抬眼,就看着个身着皇子常服的五六岁男童,将小手按在玉娘腹部,脸上喜笑盈盈地几乎放出光来,正是皇五子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