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还不知道,后世的学者对这次靖阳书院旬考的研究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十本书,还有专门的研究方向。

对于这次旬考,后世如此评价:“当时共有六十名学子参与考试,而其中女子只有四人,且她们全部都是来自高门,但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男女同考。加之这次考试的组织者乃柳淑淑,我们完全可以合理的推测,她当时已经在为大一统后的女子参与科举做铺垫了。”

然而现在正在参加这场考试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场旬考虽然重要,毕竟是靖阳城内第一场考试(还要把排名贴门口),某种程度上是靖阳城内各个世家的第一次官方较量,但也还不至于上升到后世评价的那种高度。

成绩公布的那天,除了世家学子外,柳淑淑还邀请了所有世家的长者们齐聚靖阳书院。

公孙昊很是紧张,趁人不注意,悄悄对公孙柔道:“阿姐,你别紧张,也别在意,就是一场旬考罢了。”

公孙柔看了他一眼,见公孙昊的额头都开始冒汗,忍不住笑道:“阿姐不紧张,倒是你这么紧张作甚。”

公孙昊张了张嘴,又担心说出了晦气的话惹得不吉利,赶紧又闭了嘴。世家都知道柳淑淑与公孙柔交好,于是柳淑淑干脆请了管素来一同出卷,还命越骑军在书院外把守,世家长者来做见证,确保试题公平公正不提前泄露出去。

不多时,柳淑淑与管素还有几位长者从偏厅走出。在场众人为之一静,纷纷起身行礼。

柳淑淑也没有那些开场白,直接从合格线开始报成绩。那些没有被念到名字的人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自己到底是排名靠前,还是干脆是不合格者。

到了最后,拿到试卷的人越来越多,柳淑淑手边的试卷则越来越少时,不少人已是满头大汗。

这些世家子自然都是在书院里念过书的,可以往那家书院报成绩也不曾这样报啊!!要么就从高到低,要么就从低到高,哪有像柳淑淑这样从中间半戳开始的!

最后只剩下了三张试卷,剩下的人到底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玩的就是心跳啊!

柳淑淑:“第三名,公孙柔。”

“姐,你中了!!”公孙昊激动的直接喊出了声。坐在讲台上的公孙衡一个目光扫了过去,公孙昊赶紧收敛了一下,只是脸上的笑怎么也掩不住。

公孙柔则是缓缓起身,端的是贵族淑女的优雅,施施然走到柳淑淑面前,福了一礼。领了试卷,公孙柔便转过身,对着众人浅浅一笑,随后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她是故意的!

几个世家的老狐狸的们心里暗想。

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

然而人家是拿实力说话,炫耀的令人无法反驳。就连那素来看不惯女子出入学堂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场考试的成绩的确是令人心服口服的。

公孙衡默默端起茶杯,掩盖自己嘴角的笑意。他们公孙氏这次就只有公孙柔这一柔柔弱弱的姑娘家来参加考试,偏偏还就拿了第三名。

怎么样,我们公孙家不仅男儿有担当,家中女眷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

“第二名,郭羽。”

随着名字念出,讲台上郭氏族长也不禁莞尔。他们家属于中立派,只当柳淑淑是效仿当年的宣德皇后。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柳淑淑顿了顿,肃然道:“本期榜首,钱耀远。”

“我吗?!”一个显得有些呆愣的年轻学子站起身。

柳淑淑倒是认识他,那是第一天在学堂之上将《吕氏春秋劝学篇》整篇背诵出来的年轻人。

钱氏族长见到钱耀远那副模样,都恨不得下去提醒他几句。倒是周围的同窗小声道:“钱兄,快去啊!!你发什么呆啊!”

钱耀远这才回过神,走出来时差点儿还摔了一跤,赶紧理了理冠巾,小心翼翼的走到柳淑淑面前。

“恭喜。”柳淑淑将试卷递给他,含笑道,“全卷无一处纰漏,也是本次旬考唯一一位无任何错漏之人。”

钱耀远喜得顿时咧开了嘴,想起面前之人乃是宗室郡主,又赶紧把头低了下去。

本次旬考合格者共有四十六人,余下十四人依照书院规矩需要重新学习,待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待柳淑淑等人离开后,学子们顿时冲到了书院大门口。他们刚才都是亲眼看见这次的布告乃是帝师管素亲自写的。

“你看,那是我的名字!”一人兴奋的喊道,“这可是管老大人写的啊!!”

钱耀远更是被同窗们拥簇着出来。只是一抬头,就见到那日与他吵架的冯家公子。这次旬考,他压根就没有合格,此刻恨不得垂头找个地缝钻进去。

反而当日随公孙柔前来的三位世家女子,分别取得了第十二名,十六名与二十三名的成绩。而那三名世家女皆是威州世家出身,柳淑淑来到靖阳后才认识的。

一个圆脸的姑娘对着自己的名字排名握拳道:“下次我可以考的更好。哼,我要超过我的兄长!”

公孙柔道:“阿盈多细心些,肯定能赢的。”

那被叫做阿盈的小姑娘却又叹气道:“可我哥哥是第二名啊,我要超过他,那就必须要拿榜首了。哎…”

将要被超越的兄长郭羽朝郭思盈看了一眼,无奈的笑了。自家小妹说要来学堂时,他是不赞成的。却没想到这次旬考,小妹竟然拿了十二名,将不少世家公子都比了下去!不知为何,郭羽心里莫名的升出一丝骄傲。

这次关于算经十书的讲课,为期一个月半。共旬考三次,钱耀远拿了两期榜首,而最后一期的则是公孙柔。

“我对令姐,是彻底服气了!”钱耀远对着公孙昊抱了抱拳。公孙昊这个无脑姐吹当即道:“我长姐学富五车,区区榜首又算得了什么!”

钱耀远摸了摸鼻子,有几分踟蹰:“那个,咳…郡主说授课结束后,我们就要去府衙协助各司曹大人处理政事。令姐…也去么?”

“不去啊。”公孙昊道,“如今靖阳要筹备致远书院,我长姐原本就是致远书院的祭酒,还要回去忙书院的事呢。”

钱耀远很是遗憾的哦了声。

二人没说几句,又有不少同窗走来招呼众人去宴席上喝茶赏花。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这些年轻人早就相熟了起来。此刻呼朋唤友,好不热闹。

当初六十名学子,经过三期旬考,最终只剩下十六人。而这十六人中,又有六人向靖阳府衙递交了申请,愿意去支援甘州东望。

府衙经过严苛的审查后,已给他们发了路引和公文。

郭思盈看着一向内敛的兄长竟然也哭了,不由也落了泪。

去东望的六人中,就有她的兄长郭羽。族里的长辈们都很惊讶郭羽的这个决定,郭羽虽然没有拿到榜首,但一直也都是名列前茅,他自己也是郭氏一族里有为的年轻才俊。

郭思盈哭道:“我真不明白,我哥哥怎么突然就要去东望了,那里可是甘州,多远的地方啊,他从来就没有去过。”

公孙柔塞了块帕子给她,轻声道:“正是因为没有去过所以才要去看看。”

钱耀远则要随薛景之去军营当一名粮草官。虽人在靖阳城内,但薛景之出兵后,他也会随行。

今日靖阳花宴后,众人再要聚齐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离别总是伴随着伤感的,然而年轻人也都是充满着朝气,睡了一觉后,便脚步匆匆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他们的到来为靖阳府衙注入了新的力量。

随着秋季的到来,萧慕延亲率六十万人马夺回莫兰河,将赛罕一部彻底赶出了关州!

萧慕延大军在外,传军令到靖阳,命林世山加强王城守卫。又传了三道军令给关州与赛罕的交壤处的守将,务必要提高警惕!

几家欢喜几家愁。

同月,赵王刘禾被发现身死行宫,对外则是宣称病逝。赛罕趁赵国大乱,又有白氏残余由内策应,彻底吞并了整个赵国。

赵国宗室世家仓皇出逃,却不幸被赛罕俘去大半,十之不存其一。唯有侧妃华氏携幼子在卫军的护送下,九死一生,最终在萧慕延的帮助下逃到至靖阳,作为交换,华氏将赵王王印献予萧慕延。

当天空飘落下的第一片雪花时,鲁王王宫主殿,祭祀宫殿和几座主要的宫室都终于修缮完毕。

鲁王王宫素来比不上其他藩王的宫殿那般华美,却透着广阔悠远之意,碧瓦朱甍,鸿图华构。

萧慕延回来时,正好遇见一身宫装的柳淑淑绕过红漆木柱,悠长的宫道回廊,她眉眼带笑,向他缓缓走来。

那一刻,萧慕延只觉得四周的一切都安静了下来,耳边似乎响起了一首小调。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回来了?”柳淑淑微微仰着头,望着眼前高大的将军。

“嗯。”萧慕延心头一热,将柳淑淑紧紧抱住,将头埋在她的颈间,“我回来了。”

“随我来。”柳淑淑牵着萧慕延的手带着他去到了主殿。

历代鲁王勤政的宣政殿。

萧慕延看了一会儿,唔了一声,正要说规格与以前的有些不一样,就听到柳淑淑道:“反正以后还是要扩,这样修方便以后扩建。”

柳淑淑督修的宣政殿规格比藩王宫殿要高出半分,这规格已是并肩王才有资格住的地方了。

萧慕延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经过这几年的东征西讨,他已控制了大半个北方。如今更是手握赵王王印,赛罕已不足为惧。剩下的,便是统一北方后,南征大梁小朝廷。

他现在暂不称王,只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但若什么都不做,跟着他的人定然也会寒心,认为主帅不够担当。

而现在,柳淑淑将宣政殿直接修成了并肩王的规格,委婉又十分时宜的给萧慕延树立威信。

虽暂不称王,但萧慕延自己给自己又升了次官。

当初拿下威州后,他便将自己的越骑将军升成了征北将军。而现在,他由征北将军晋大将军一职!

征北将军属于地方性质,大将军则是统帅整个梁朝的军队,位比宰相,乃是在三公之上,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空置的,不会封给任何人。

但萧慕延不仅封了自己,连表扬信他都给自己准备好了,像夺回莫兰河,重新修复了北部防线这样的大功劳都是大书特书。

对于萧慕延自己给自己封官的行为,远在南方的小朝廷硬是一句话都没敢说。已称帝的魏王更是发了圣旨,认为萧慕延这大将军是名至实归,早在永乾一朝就该封了,奈何永乾是个昏君,埋没了人才!

另一方面,继任永乾皇帝皇位的新帝一边大骂魏王是伪君,不要脸,但同样也对萧慕延自封大将军表示祝贺。同样发布了圣旨,承认萧慕延大将军的官职有效。

两位皇帝如此巴结,令退至行宫的刘昱瑾很是郁闷。

说好的修缮完王宫就要迎他回去呢?

如今又推说大雪封山,路不好走,所以鲁王还是暂时待在行宫为好,免得出意外。

“萧慕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刘昱瑾恨道,“丞相还要让本王等吗?”

马国安是一把个不愿意与萧慕延硬碰硬,劝道:“萧将军说的也有道理,大王不妨在开春后再做考量。”

刘昱瑾冷笑:“你们一个个的,倒是是关心本王,还是关心自己的脑袋呢?”

马安国:“微臣不敢!”

关于外界对萧慕延的评价,如今他没精力去理。因为今年冬天,他要完成一件人生大事了!

“我不管,将军迎亲那天,我要当先锋!!”薛景之力排众议,犀利的眼神一扫军帐众人,“我本就是先锋官,谁敢跟我抢!”

何志悠悠道:“将军是去迎亲,又不是去抢亲,要个屁的先锋官啊!”

燕平也道:“到时候却扇诗是少不得的,你当先锋也行,你能做几首诗啊?”

尤其是敌营里还有个柳阔,那可是标准的宗室才子。众人望向萧慕延,萧慕延自己也不禁沉思了起来。

另一边,柳·大舅子·阔正摩拳擦掌:“淑淑,到时候你就在屋里好好待着,外面交给我们了!”

第110章

大将军与鲁国郡主大婚的消息一经放出, 所有人都振奋了。尤其是关州、威州、甘州三地,纷纷开始着手准备送到靖阳王城的礼物。

经过灵泉寺方丈的推算,十二月廿一日乃宜嫁娶。

到了日子,柳淑淑紧张的话都说的不太利索了,默默坐在妆匣前任凭屋内妇人们替她梳妆打扮。吴嬷嬷见她似乎在低声念叨着什么,起先还以为她在念大婚的流程, 低头侧耳一听,她家郡主大人紧张的竟然在念叨房屋建筑需要注意的哪些事项…

“新娘子这是害羞了?”公孙柔作为赞者笑着打趣,“时候还早呢,萧将军们他们要来还得过几个时辰。”

柳淑淑脸顿时红的发烫:“我、我怎么就害羞了?我…我这么坦荡!都是屋里太热,吴嬷嬷, 去开个窗透透气儿。”

话音一落,屋内众人都笑了起来。

替她梳头的乃是公孙衡的夫人, 难得的全福夫人。

屋内火盆都烧的旺旺的,有专门的侍女看守, 这碳也是专程进上来的,不会有任何烟味儿熏出来。

婚礼用的大礼服并非柳淑淑想象中的大红色,乃是朱玄二色,以玄色为主, 由朱红勾勒边, 礼服上绣着凤凰暗纹,庄重, 大气。

看着那里里外外好几层的大礼服, 又看到自己将要带上的凤冠, 柳淑淑无比庆幸这婚礼是在冬天办的,若真要拖到了夏天,穿着这么一套出去,怕不是要中暑吧。

郡主的仪仗已经在摆好了,但现在还不能走出去。整个婚礼的重头戏乃是从黄昏开始的。

柳淑淑这才发现婚礼的婚,按照古礼来讲是黄昏的“昏”,此时阴阳交合,正是成亲的好时候。

所谓的掀盖头此时也是没有的,倒是手里握着一柄精美的团扇。柳淑淑看着扇子不禁又笑了。柳阔带着人将整个院子守了里三层外三层。现代婚礼一般就是两道门,一道防盗门,一道新娘子的房门。搁在古代,首先府里的大门就要拦一道,到她住的院子,中间可是又隔了好几道呢。

突然公孙柔道:“哎呀,外面是什么声音?”

屋内众女子都静了下来,隔着好几个院子,硬是听到了大门外震耳欲聋的催妆曲。

公孙夫人惊叹:“萧将军这是带了多少人来迎亲啊!”

已有激灵的丫鬟从外面跑到内院将外面的情况说与嬷嬷,转了几道后,终于将消息递了进来。

“大约有三千人…”吴嬷嬷说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木了。

屋内众人:“这是迎亲还是抢亲呢。”

“没事儿!”李女官霸气道,“林将军也调了三千人守在府外呢!”

柳淑淑:“…”你们这是攻城战呢???

许是为了大门考虑,外面迎亲的人总算是入了府。柳阔已在二门处摆好了阵势,身后一众与之交好的世家子弟。萧慕延进来时好悬没直接冲过去,他已经看到对面好几个都是以诗词闻名天下的人了。

也不知这些人以前都住在哪儿,怎么都被柳阔给找出来了。

“大舅子,行个方便啊。”萧慕延一说完,身后众人齐齐喊了声“大舅子,行个方便!”

柳阔毫不被腐蚀:“你想就这么简单的过去?”

身后众学子也高喊不行!

萧慕延使个眼色,作为傧相的公孙昊挺身而出。

不就是却扇诗吗!

看他的!

谁料他刚念完一首,就看见柳阔身后的学子搬了个大木箱子出来。

“公孙兄啊,即兴做几首呗。”钱耀远笑呵呵的指着箱子,“这里是题目,看你抽中哪一道了。”

原来柳阔早就知道对方提前准备,干脆决定自己出题。

公孙昊:“…”

可惜不等柳阔这边得意太久,萧慕延爽朗一笑,一副我早就知道你会这样的表情,对着后面众人使了个眼色。

见到来人柳阔捶胸顿足,竟然是管素的入室大徒弟!!

原本萧慕延是想将管素直接绑来的,奈何管素老大人觉得自己这老胳膊老腿的实在是搀和不起年轻人们之间的闹腾,干脆就将自己的得意门生贡献了好几个。

一首又一首的却扇诗被众人齐声诵出,里院内的柳淑淑听得清清楚楚,只觉得自己快要醉了。这些诗全都是夸她的,从相貌到才情到性格,简直是全方位无死角夸赞…

在不知做了多少首后,柳阔终于大发慈悲的让开了。守着最后一道门的女眷们嘻嘻哈哈的挡在门前,除了少不了的红包,非要对面的越骑军们表演一段剑舞才肯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