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允许吕夫人留在他的寝宫里过夜,让她离开了。

之后李谕又找来幕僚了解了一番情况。汝阳王手握巨富,自然有很多人为他打理,吕夫人的家人兄长就是其中之一。当天就有许多人火急火燎地求着要见汝阳王。李谕一概没见。

依据李谕的经验,他直觉吕家,还有其他人必然是吞了不少汝阳王的财产,至于吞了多少,他才到这里不好判断,但看吕夫人着急的样子,估计是不会少。这些人居然还嫌弃捞得不够。

李谕只能叹一声,人心不足。

也不知道原来的汝阳王是被对吕夫人的宠爱蒙蔽了,还是真不在乎。但现在这情况,他是不会再让这群虫子再叮着他了。

“赵十五!”李谕唤过身边人,“带我去看看!”

他要看看,他在云州到底是有多富。

京中。

来自云州的密报已经放在了丞相的案头。

萧从简在休息时候打开了它——对他来说,看看云州那个小丑的消息就是休息时候的调剂。

“父亲!”年轻人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萧从简回头向他的大儿子笑笑:“汝阳王已经回到云州了,动作挺快。”

萧桓向他行了礼,才道:“汝阳王生性奢侈,父亲将他驱逐到淡州,他恐怕十分不乐意。”

萧从简说:“他会去的,除非他想抗旨。”

萧桓还是有些不安:“可是淡州贫瘠,根本无法搜刮,也很难供得起汝阳王。”

萧从简替他说了下去:“而且如今淡州的刺史何君达,是有名的暴脾气。没有什么他不敢整治的。”

他仿佛越想越好笑,终于笑出了声:“你说,让何君达会会汝阳王,岂不是很有趣?”

第8章

一个月就要出发去淡州,时间实在紧迫。李谕决定选一批人做先锋,先带一部分笨重的大件行李去淡州,布置王府,打扫整理。等他们全搬过去之后可省些麻烦。

本来这些事情是应该王妃冯氏来做,但是因为之前汝阳王横竖看王妃不顺眼,于是王妃就成了个摆设,很少管理王府。如今李谕突然叫她管起来,就是赶鸭子上架,她没有威信,也不知道该如何管起。

汝阳王宠爱的吕夫人倒是一副跃跃欲试又十分能干的模样,但李谕觉得她的精明都在小事上,因此只派了几件小事给她做。

最后李谕叫王妃推荐二十个人,又叫赵十五推荐二十个人,然后把两份名单交叉对比,选定了一批人,他自己又随机挑选了几个人,都是这段时间他看着觉得忠厚老实的,一共二十人。在公中支了两千两银子和五千贯钱给他们,作为路费和先期整理购置打点用。二十人的领头是王妃带来的老管家。赵十五也说此人虽然低调,但是做事靠谱。

低调,正是李谕现在最需要的。李谕特意叮嘱了一番,一路上不许生事,不许张扬铺张,到了淡州之后,不许结交收礼,若是被他发现就砍手,哪只手收礼砍哪只——吓唬人是必要的。

派出先头部队之后,李谕稍微安心了点,之后就是考虑大部队转移的时候带什么人带多少东西过去了。

之后两天,李谕算是彻底领教了汝阳王是多有钱。

他花了大半天时间才逛完了王府的主体部分,几个大殿堂用的都是传说中的金丝楠木,比用纯金造还贵,更别提上面描金绘银,花费了无数人工精雕细琢。

“殿下,要不要把这些金丝楠木拆了带去淡州?”身边有人看出李谕的不舍,立刻揣摩着问。李谕扫了他一眼,是个挺机灵的内侍,不过还是不如赵十五老练。

“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宫室,为了拿几根木头就拆拆补补,何必呢。”李谕回头望望宏伟的宫殿。他希望这座宫殿能尽可能长久地完好地保存下去。

逛完了宫殿,李谕又去看了汝阳王的金库。

金库建造在地下,入口处有侍卫把守。第一道门进去之后,是一个缓而长的甬道下地下伸展,光线很快消失在身后。

要不是看到不断有人搬运东西出来,李谕简直要以为这里是地牢而非金库。

他再往深处走,两边墙壁上的火把照亮了地下室。赵十五小心地在前引导。看到王爷入内,正在搬运东西的下人都半跪行礼。

地下修成整齐的四方形,开了八扇门,八个房间两两相对。

有四间库房,李谕目测有五十平,堆满了铜钱,有近一人高。这会儿下人正在用小推车往外运的就是一车一车的铜钱。

隔壁两间分别装的是金子和银子。银子打成银饼,有巴掌大小,李谕捡了一坨握在手里,只觉得沉甸甸的,多握一会儿手腕疼。每个银饼下面还打着汝阳王府的记号。金子则是打成金条,每条都用油纸封好,上面都有编号。金条有整整齐齐一百二十箱,银饼装在坛子里,像酱菜一样,整个库房装满了几百个银酱菜坛子。

再有一间则不那么拥挤,摆放的是些金器,还有十几箱子首饰,都是纯金打造,并不甚珍惜的样子,较为杂乱。

最后一间也是占用的地方并不大,只有三十只箱子。里面装满了珍珠,玉石翡翠,各色宝石。珍珠一粒粒全都是浑圆饱满,色泽莹润。玉石按颜色不同,从白玉到绿玉,搜集齐全,共有十二箱。还有六箱全是红蓝宝石,每一块都打磨得十分完美,只是还没有仔细加工出形状。另外还有珊瑚珠,琥珀,玛瑙,全都是品相极佳。

李谕从最后一个库房出来,久久没有说话。出了金库,他重新站在阳光下面,仍有些恍惚。

“这就是我全部的家当?”他自己过去也算得上有钱人,年年上演员富豪榜的,但是和汝阳王一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回殿下,除了金库。殿下还有丝绸库房,香料库房,药材库房,兵器库房,一座藏书楼,存贮古书字画和砚台笔墨。另还有几处私库。”赵十五认真提醒汝阳王。

李谕心想,难怪萧从简要搞他。

但换个角度看,萧从简只是把他赶出云州,还给他一个月时间收拾东西转移财产,已经十分厚道了。

王府太大,李谕为了抓紧时间行动迅速,不得不在里面骑马移动。早说了,汝阳王府就和宫殿一样。李谕在心中默默吐槽,皇帝的宫殿要大要大一定要大,那是因为非壮丽无以重威,显示天威用的。一个王爷,把王府修这么大,只会显得张牙舞爪。

李谕已经想好了,到了淡州之后,王府不需要扩建得太大太华丽,够用就行,反正他已经不准备养那么多人。淡州再贫瘠,以汝阳王的财富,足够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

金银宝石自然都是要搬过去的。丝绸衣物李谕并不很在乎,他自己只带了成衣,丝绸布料没带,至于王妃她们要不要带随便她们。香料和药材倒是很紧要,尤其是药材。书,他想全带走,又怕路上遗失,更加作孽。想来想去,还是都带走了,李谕特意调拨了一队人在路上保护书籍。

一个月后,李谕离开了云州。他们出发那天正好天气暴热起来,李谕坐在马车中,心神不宁。他们走得太匆忙,王府中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整理好,许多东西还没有变卖,只能留了一些人来做扫尾工作。

李谕这一路怕热,怕生病,怕丢东西,怕遇到打劫的,怕被劫财,怕被劫色,怕萧从简,怕萧从简一拍脑门把他财产全没收了。有天半夜他睡在驿馆里突然惊醒,醒来一身冷汗。

他想想都要哭,他三个月前还是个正经影帝,拍拍戏研究研究角色,戏里再多劫难,也没体验过这种惊心动魄。

然而怕着怕着,一路竟也平安到了淡州。

只是这一路越走越穷,李谕是感受到了,临到淡州城门前,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云州的城墙全是一块块大小一样的青砖砌成,高大雄壮。相比之下,淡州的土城墙,实在寒碜。

不过为了欢迎王爷入城,城门周围做了清场,小老百姓被赶到一边,在汝阳王的车队入城前闲人不许入城。

李谕透过车窗看向外面,越发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字——穷。他目之所及,人人都是衣衫褴褛,灰头土脸,少有几个衣着干净些的,也都打着补丁。

李谕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同一时候,皇帝在宫中也长长地叹了口气。

御医正半跪在他面前,摇了摇头。

“没有诊错?”皇帝淡淡问。

御医小心道:“皇后确实并未有孕。”

皇帝并未说话,但失望之色是显而易见的。御医大胆开口劝慰道:“皇后还十分年轻,再过两年会更容易些。”

皇帝挥挥手,让他退下。

隔日皇帝就将此事告诉了萧从简,皇后疑似有孕的症状并不是真的怀孕了,只是入夏之后的不适。

萧从简十分淡然,说辞与御医一样,只说皇帝与皇后年轻,将来必然会有孩子。

皇帝怀疑萧从简早已从宫中知道了消息,否则怎么会如此平静。有一句话他在心中不敢说——他总觉得萧从简比他还盼着皇后赶紧生下皇子。

作者有话要说:李谕需要艰苦一下才能回去

你们先让丞相得意一会儿哈。

第9章

萧从简并不像皇帝想象中那么着急。皇后十分年轻,入宫还不到一年,没有怀上孩子很正常,以后有的是机会。反正在皇后怀孕之前,宫中会很清净,不会有其他豪门世家女子为妃。

孙家,周家,高家,还有冯家,都有与皇帝年龄相配的女孩,但萧家皇后在前,萧从简已经安排好了,他们至少要等皇后第一胎生育之后才会入宫。至于宫中的女官宫女,皇后身边的人自然会为皇后注意盯着。

萧从简甚至考虑到了皇后不能生育的情况,他会安排皇后抱养生母身份低微的皇子,养在名下,立为太子。事情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只要他不倒,萧家不倒,皇后在宫中就不会倒。

他现在还有更紧要的事情需要操心。

从宫中出来,萧从简骑马而行。夜色深沉,朱雀大街上仍灯火通明。东面的碧怀山隐约可见,冬天时候山下存着的冰块,这会儿正源源不断地送进城里,供人消暑用。西面雁湖中荷花盛开,游船如织,都是纳凉赏景的游客。萧从简任思绪在这锦绣繁华中飘荡了片刻。

回到国公府,仍有许多公私信件在等待他。

云州那边的汝阳王已经撤走,云州刺史一激动连给萧从简写了三封信表示感谢。从此云州,青州与洛州三个富裕大州都在萧从简一派的手中,服服帖帖。

萧从简正看着云州刺史的信,萧桓过来了。

“父亲!”萧桓已经知道父亲叫他来是为什么事,因此止不住兴奋,语调都比往常轻快。

萧从简板着脸,仍缓缓道:“萧家子弟,向来都要周游锻炼一番。你在京中长大,不知世情,更是需要这种经历。等过了夏天,你就随你大表哥出京,他会出任按察使,巡查五个大州。”

萧桓一脸跃跃欲试,萧从简摇摇头:“放你出京不是让你去玩的。我已经和你表哥说过了,若你在外犯了事,不许替你遮掩。去吧!”

萧桓自然是满口答应。萧从简看着他的背影,终于忍不住微笑起来。

李谕到了淡州有大半个月,才总算安顿下来。

只是淡州这边的情况,比他想象得稍微艰苦那么一点点。

首先是住的地方,淡州并没有现成的王府。李谕之前也考虑到这一点了。但是没想到淡州城里像样的大宅很少,淡州府给汝阳王安排的是一座老宅子,原主人离乡已久,宅子早就破败不堪。

李谕一行人来到淡州时候,宅子只修葺好了一部分。而且就算全修好了,也住不下近四百人。

幸好先到来的搬家小队在附近租下了另外两处宅子,又在淡州有名的古寺妙智寺中安排了厢房。

李谕自己住在了妙智寺。古刹幽静,绿化又好,比住在刚刚修葺完的大宅子里感觉好,他就在寺里赖上十多天。听老和尚念念经,讲讲如今的世道。

等行李都安置好了,李谕才回去大宅子住。

只是这是真从宫殿搬来了民居。若李谕一开始就定点穿越到这里来,也许会感叹这宅院深深,是个大户人家。但他有了云州的汝阳王府做比较,顿时就显得这里逼仄许多。

不过住得小些也有好处,就是走动方便许多,小房子,容易显得温馨。有时候宅子里有什么动静很容易听到。

度过了搬家最初的忙乱期,李谕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一想到十八岁就被迫过上隐居退休生活,他就感到时间实在太漫长了。他向身边幕僚大致了解过,一个被封在偏远贫困地区的王爷能干什么。

一个王爷,可以打理自己的产业,打猎,游玩,只要在淡州范围内,得到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离开淡州,只要别带太多东西跑太远。剩下的时间就是眼巴巴等待着京中发生什么大事,可以进京谒见皇帝,顺便在京中放放风。

总结起来,也就是说,基本上什么都不能干也不用干,他只能在淡州混吃等死。

所以才有那些闲在家里没事做,无聊只能造孩子的王爷。

李谕对生孩子没什么兴趣。一想到在古代造个自己的孩子出来,他就觉得很可怕。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可行的避孕措施,那种喝一碗药就不会怀孕的事情要么是编剧胡编乱造,要么就是彻底地残害母体。

最好的避孕方法,就是不要和女人上床。

他很庆幸自己对男人有兴趣。

但这几个月来,他还没有睡过男人。他一向是宁缺毋滥型,宁可一个人寂寞那么一会儿,也不要随便拖个人上床。

不过他从前最长的空窗期也就三个月…他拿不准这次他会空多长时间。

淡州的夜晚,只有初一十五有夜市,其他时候是不能随便乱走的,过了晚上八点,就是宵禁。

晚上八点多,大宅子里就静悄悄的了。

李谕只能躺在床上,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把他的床伴标准陡然提得这么高的,令他看见漂亮的皮囊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他的侍卫里有两个年轻人,生得不错,不仅五官英俊,身材也很挺拔。若是做床伴,素质不算差了。

还有妙智寺里有个年轻和尚,生得唇红齿白,颇有些画中人的意思,一见到他,常常羞涩微笑。阿弥陀佛,他从没和真正的和尚做过,想来应该会有一番销魂滋味。

但是对于这些想象,他没有付诸行动。侍卫也好,和尚也好,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磨于此。关键是之后会如何,他现在连自己能不能在这里活过三年都不能确保,睡一个人很简单,维持一段关系却很难。他不想最后结果变成汝阳王仗势欺人。

入夏之后,李谕的生活就像退休老干部一样健康有规律。

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找了个老拳师学打拳,侍卫队里真是卧虎藏龙。

打完一套拳吃早饭。早饭清淡些。吃完早饭就和厨师唠嗑切磋。他提供大量想法给厨房,要求他们不断改进。

和厨房切磋完,确定好中饭晚饭吃什么。就去书房看看书练练字,找了个画师学画画,进步显著,也有可能是画师在拼命拍马屁。

中午时候和三个孩子一起吃饭。有时候王妃也会一起。吕夫人和她的家人一起失了宠。

吃过中饭和孩子玩一会儿,午睡。午睡之后去看孩子上课,他给请了名师,教孩子基础知识。几个孩子开蒙有点早了,李谕是用孩子开蒙的名义,跟着孩子蹭课上,接受这个世界的系统基础教育。

上完课去散步或者骑马,有时候钓鱼。

到点吃晚饭。心情好时候会有小宴,吕夫人能混上小宴,不算太惨。府上已经没有乐伎了,有时候吕夫人会露一手琵琶。李谕觉得她不是毫无可爱之处。

心情不好时就一个人吃晚饭,喝点酒。看看月亮,看看星星。

睡觉。隔三差五自摸。

这样的暑假,过得也不算坏。

夏末的某日,李谕骑马回来,老远就见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光头走了过来。他笑了起来,在路边勒住马。

“无寂!”他唤小和尚。

无寂和尚仍是羞涩一笑,恭恭敬敬双手合十向李谕行了礼:“殿下。”

因为一路走过来,他的脸上被晒得有些发红,但仍是好看,俊秀的面孔因此显得越发纯真。夕阳在他身后,仿佛温柔的注脚。

李谕心中突然一阵悸动,不是很猛烈的那种,但在那一刻,他确实感受到了,那一缕怜惜和不忍。

“大热的天…”他温柔说。

无寂抿了抿嘴角,他是来给汝阳王送一本手抄经的。

李谕请他在府中休息一晚再回去。他们一起吃了斋饭,之后看了看手抄经。李谕并不懂,但无寂念经的样子,很值得欣赏。

暮色中诵经声仿佛能传得很远。待无寂停下时候,李谕就说:“等夏天过去,我会带家人去慈山游览,无寂不妨一同前去。”

第10章

慈山在淡州与宜州交界处,山中泉眼清澈,大大小小的瀑布遍布其间,山顶有个仙人洞,据说是仙人炼丹的遗迹。山上四季风景俱佳,秋季最为宜人。

李谕挺喜欢旅游,如今可算有大把时间去旅游了,虽然目前他旅游的目的地只能限定在淡州及附近。慈山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淡州的山匪传说,李谕研究过了。山匪的活跃地带在淡西,西边的梧崖山区一带较多,那边土地少,所以乡民经常兼职土匪。不过李谕现在住在淡东,旅游热门地点慈山离淡西就更远了。安全应该能保障。

夏末时候李谕就准备这件事情了。他原本打算把几个孩子和王妃都带上,但王妃对出门旅游一点不热衷,她身体娇弱,又时常忧心忡忡,还劝过李谕不要去慈山。

李谕只好留她在府中,和孩子一起。

若是无寂和他一起去慈山…李谕话说出口时是临时起意,然而他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很妙。

无寂年轻健康,登山旅行不成问题;人又随和,李谕和他谈得来,有他相伴,路上不至寂寞;和尚是方外之人,身份很安全。他多个伴游,无寂也能出去游历一番。怎么想这安排都很好。

李谕邀请的话一说出口,无寂和尚的眼睛就亮了一下,李谕看得出来,他是想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