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如果要我说的话,这比在海盗船上吊威亚要舒服多了,起码摄影棚里有暖气。让人庆幸的是,这一次没有受伤,天知道我有多厌倦每次拍戏都得进医院……”

在必要的寒暄和简短的午饭之后,威洛端上茶水和咖啡,识趣地离开了书房,在她轻轻带上门以后,一直都故作轻松的罗伯特终于彻底地放下了一切伪装,放任沉重涌上了自己的脸庞,他沉声地说道,“董事会已经决定了下一任迪斯尼电影的ceo人选——或者说是罗伊已经决定了下一任迪斯尼电影的ceo人选:老伙计还是那么的精力充沛,他是在病床上下的决定——这是他对我提出的交换方案,而我也答应了下来。”

按照常理来说,ceo与集团主席完全有能力独立决定麾下干将的去留,这种人事上的变动并不需要董事会投票决定,这也是为了维护ceo在集团内部的权威,试想如果ceo甚至不能随便炒掉一个员工的话,那么他的领导必定是磕磕绊绊,难以奏效。不过很少有ceo会独立决定炒掉这种几乎是副主席的高官,如果不是迪克居然大胆到直接买下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罗伯特也不会被逼到提前动手——他还打算在对漫威的收购案结束,迪斯尼股票大涨之后,再视迪克的表现决定去留(虽然他对珍妮弗的表态是在明年年初要炒掉他,但罗伯特当时显然没说实话)。

而,这样的仓促决定也让他在董事会跟前处于不利的地位,他当然有他的筹码——和漫威的收购就只剩合同的最后细节没有敲定,事实上这桩生意已经可以对外公布了,这是罗伯特任内主导的第二次成功收购,而且和第一次收购皮克斯比,这一次拿下漫威花费的钱财在警戒线以下,不论是董事会的哪个成员,哪怕是罗伊,都很难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来和他捣乱——不过,如果罗伊再一次发动对他的不信任投票的话,局面也会往深渊滑去,即使罗伯特可以幸免,他也势必将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平复内部的争议,应付外界因此而可能产生的大量攻击性.行为。所以他还是接受了罗伊提出的交换方案——这一次,先斩后奏的人是董事会内的保守派,在罗伯特本人收到风声以前,他们指定了迪斯尼电视网的负责人理查德德.罗斯来担任迪斯尼电影的ceo。

今年47岁的理查德德1996年加入公司,迄今为止13年的升迁历程都在迪斯尼电视网的体系之中,他经手制作出了不少赢利项目,比如《汉娜.蒙塔那》和《扎克和寇迪的顶级生活》,当然还有第三部终于成功电影化,和巡回演唱会一起,令迪斯尼赚得盆满钵满的《歌舞青春》系列,不过,在此之前,他毫无开发电影的经验,这次的任命可说是相当大胆,而理查德德的年纪也令人多少有些联想——在迈克尔.艾斯纳之后,迪斯尼就非常注重世代交替计划,罗伯特可没有前任那样的风光了,今年57岁的他能再把持公司十年时间已属不易,看起来罗伊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抛开罗伯特这个相当重要的董事会成员,直接指定他的继任者,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在十年后也得到贯彻……

以罗伯特ceo的身份来说,董事会指定谁做继任者,和他是没有关系的,他和公司的官司也就是一纸合同而已。但以他执行董事的身份来说,罗伊的做法就非常过火了,这是很弄权的行为,令人心生反感,而以他对公司发展规划的思路来看,罗伯特更不可能接受这个罗伊色彩浓厚的ceo上位,这是明摆着的事,里奇上位全凭罗伊的力挺,你说他会更接受谁的思想?罗伊的还是他罗伯特的?就这点来说,理查德德.‘里奇’.罗斯就是立场不纯,再能干都注定是罗伯特的眼中钉。这么个人坐在迪斯尼核心公司的ceo位置上,主导着动辄上亿的投资,不想方设法把他弄走,罗伯特还能睡得安稳吗?

只是草草地解释了一下里奇的个人背景,别的分析罗伯特当然是一概掠过,让珍妮弗自己去推演——她自然会明白除掉里奇的必要性,罗伯特直接跳到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还好你留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这一手,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能彻底看出里奇的立场了,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测谎仪,就像是迪克一样,里奇也注定会在这件事上露出真面目,现在我关心的还是《oz》,这部电影一定绝对不能出错……”

珍妮弗扬了扬眉毛,看来对他的潜台词完全心领神会,她无声地笑了笑,并没有居功,而是谦虚地说道,“事实上,罗伯特,说了也许你不相信,在当时会说那句话,其实也是一种直觉,我也没有想到迪克真的会去触碰这本书的版权,按照常理来说,他本不该这么急躁,至少会等到年后再说。”

看着她甜美的笑靥,罗伯特竟然有种不知道是否该相信她的感觉——如果说以前罗伯特自忖相当了解这个传奇女星(不管媒体怎么把她说得神乎其神)的话,那么现在,他不敢再这么认为了,甚至有种排斥细想,不愿猜疑的感觉——猜疑,就意味着怀疑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而如果肯定了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的话……

罗伯特摇了摇头,不敢再往下想,他口中有种苦涩的感觉:虽然不愿对自己承认,但他亦无法完全埋没那种恐惧的感觉——想到珍妮弗可能和他为敌时泛起的,恐惧的感觉……

“我认为里奇最终把《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还给大梦的可能很小,罗伊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这等于是在毁坏本部最后的一点尊严。”他打起精神地说道,“所以这方面的事我们无需插手,集中注意力来讨论《oz》吧,在里奇上任之前,我想把整件事确定下来,让《oz》的主要工作完全由大梦负责,本部这边只负责配合发行,当然,这必须得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oz》必须大卖——最好是口碑也爆……”

他严厉地注视着珍妮弗,试图传递出压迫感——但又有些怀疑珍妮弗是否还会受到他的压迫,自从《饥饿游戏》事件以来,这种失控的感觉一直贯穿在他和大梦的相处中,罗伯特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点‘hold不住’了……

“珍妮弗,我必须得到你的亲口保证,”他强调地说道,努力维系着自己的权威感,不将忐忑透露分毫,而是尽数转化为对珍妮弗的压力,“在这部电影上,你可不能再犯和《九》一样的错误了——”

#

果然是《九》,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会回头咬她的屁.股……

无奈地微微一笑,珍妮再一次告诉自己: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阿凡达》就快上映了,现在的失控趋势很快就会被遏制,事实上,即使《九》的票房也和影评一样失利,也未必是件坏事,也许这样还更有戏剧效果……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罗伯特还是完全走在她铺设的这条道路上,不是吗?只要能确保《oz》的票房和口碑,2012年以后,迪斯尼本部将不再会是问题……

确实,看到罗伯特深信不疑地和自己谈论着《oz》、‘里奇必须死’,夸奖着她对《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的使用,这一切的确让珍妮感受到了飘飘然的权力感与成就感,直到这一刻,她才能肯定,自己的确是在罗伯特和迪克之间玩了很漂亮的一手,把这两个饱经风霜的老家伙耍弄得就像是手心里的小提琴,她要他们怎么唱,他们就怎么唱,甚至连罗伊.迪斯尼和里奇.罗斯,都在不自觉中沦为了大梦的一枚棋子——

《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就像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又像是中东问题里的耶路撒冷,它的存在,其实就是大梦对局面的一种引导和推动,也像是罗伯特和珍妮之间默契的一手:实际上,罗伯特在收购漫威以前就和珍妮谈论过这个项目,而当时的迪斯尼本部根本无人注意到这部已有年头的科幻小说,正是珍妮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这个项目必定会血本无归,罗伯特才放弃了对它的念头,在此之前,他还想要主导推动这本小说的改编,把它作为迪士尼每年的几部大片之一呢。

既然打消了念头,罗伯特当然不会和别人继续谈起此事,但他对这本书的印象应该还是相当深刻的,珍妮在对迪克提起这本书的那一刹那,他当然就知道珍妮这是在给迪克挖坑了。而这个必败的项目,也因此成为了测试迪克的一条红线:以罗伯特掌握到的情况,当时的迪克应该不会在2010年以前买下版权,珍妮所说的‘等你到10年5月’,实际上可以翻译为‘看看你是不是一等漫威过门就动手,连3个月都等不了’,‘看看你是不是根本不信任罗伯特,一等漫威过门就要重新开战,逼迫罗伯特对付大梦’,而以这本‘珍妮弗亲口认证必爆’的版权,也是很香甜的鱼饵,确实能令迪克的态度明朗化,也能让罗伯特明白,他的爱将到底还是不是那么的服从,是不是唯他马首是瞻。所以,对于珍妮自作主张的布局,罗伯特并不会有太多的反感——虽然看似有些多事,有些对迪克的猜疑,但终究这也是为他着想,对于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坏处。

而从这一刻开始,罗伯特本人也坠入了局中:通过对迪克的精确解读,珍妮操纵着他,让他有了一个主动求去的体面结局(对迪克来说,他的离去的确是自己的选择,反而是罗伯特被他摆布),也让消极抵抗的迪克顺水推舟地配合她,给继任者挖了一个坑。而她给迪克划定的时间线‘等你到今年年底’,实际上则是给罗伯特挖的坑——当迪克提前买下版权的时候,罗伯特已经没有任何选择,必须立刻收拾了这个完全失控,甚至已经不可理喻,根本无法沟通的属下,否则,且不说在珍妮弗心里的威严形象是否会破灭,他甚至无法保证已经变成‘原.教.旨本部至上主义者’的迪克会不会对漫威收购案做出什么事来,这种发展思想上的冲突甚至比基于权位的冲突更尖锐,更不容怠慢,他不可能再等一年,只能在数个月的匆匆准备以后,出手把迪克拿下。

而拿下迪克,也就等于是激化了罗伊和罗伯特之间的矛盾,不管罗伯特怎么解释,在此事以后,罗伊和罗伯特之间也已经是彻底貌合神离了,而这种分歧也会让两人别无选择,只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曾对大梦、皮克斯热衷欢迎的罗伊必须维护本部的尊严,强硬守住《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而本想要一碗水端平的罗伯特也只能选择维护集团的现金牛——从而和大梦,和珍妮弗越来越深地绑在一起,在心理上放弃亲疏远近,不再把本部看作亲儿子,大梦看作干.女儿……而到此时,《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则还是非常好用,它可以测试新任ceo的态度:新任ceo如果对罗伯特马首是瞻,把版权还给大梦,ok,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该合作就合作,利益怎么分配,可以服从罗伯特的调停,版权回来我大梦手上,我可以拖啊——我就缓慢筹备,筹备到所有人都忘记这件事以后再放弃这个项目,而如果新任ceo坚持不还呢?不还那你就得拍,你不拍罗伯特自然有办法来收拾你,而等到你开拍以后,这部电影就会化作一枚毒丸,变成把他踢下台的,让他‘必须死’的妙药——而按照罗伯特的思路,到那时《oz》就会变成大梦的筹码,为大梦在集团内部的话语权上升保驾护航。

罗伯特的思路并不能说错,但在珍妮等人原本的预算中,大梦话语权的上升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无需《oz》的担保——开玩笑,到那时候还需要什么担保?大梦挟《阿凡达》等巨片的余威,连战连胜,投资无一失手的神话光环,还需要担保吗?只要《oz》不至于亏损,没破大梦金身,在集团内部的话语权上升是理所当然之事,甚至如果不是切萨雷对维吉利亚心结难解,珍妮还想把维吉利亚保上这个位置呢,其实就是现在她也没放弃这个想法,维吉利亚不是个好母亲,但也还没到亲疏不分的地步,只要给与足够的利益,她自然会和大梦站在一起,母子间的矛盾无形间也就不再存在——当她拟定这个看似多全齐美的计划时,珍妮是万万没想到,还没等《oz》上档呢,这一部该死的人情片《九》,就已经破了大梦的不败神话,玷污了它的999k金身……

关于《九》,该做的一切她都做了,看了原片,给了建议,甚至还和罗伯.马歇尔配合着演过了双簧,成片的效果也的确要比平行世界的版本要好很多,如果让珍妮自己说的话,应该是和《芝加哥》不相上下的杰作,但就因为她自己推出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九》在营销上完全栽了跟头:虽然有少许影评人,或是因为被公关过,或是因为自己的审美,对这部电影发出了好评,但过去的几个月中,大部分影评人在试映会后都没有给出太好的评价,《九》就像是缺乏了一种气势,一种气运,明明各方面都应该要比现在的表现更上一层楼,但从韦恩斯坦开始,每个环节都像是失了魂一样,一步错,步步错,完全没得到应有的好评,而以它8000万的成本,以及观众试映会后的口碑来说,票房亏损也几乎已成定局——这亦是珍妮出演的第一部票房可能会亏损的电影。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随着《九》慢慢地滑向失败的深渊,珍妮也意识到了大梦的高速车道,实际上是建立在多么单薄的基础上——大梦能玩得这么转,不是因为她手腕有多高,思路多特别,根本上来说,那还是因为她连战连胜的票房神话,这种类似于神迹、迷信、邪.教式的疯狂战绩,才是六大能和她分享蛋糕的终极原因。而现在,才是一部电影可能的失利,大梦就明显能感觉到合作项目推动起来不如之前那么顺畅了。也许还没到艰涩的程度,但那也是因为《九》还没上映而已,如果《阿凡达》再亏损的话,即使合同都签了,估计六大都能变脸撕毁协议,不会再容许大梦这么超然地存在下去。

当然了,由于预知到《阿凡达》的热辣炸天之路,这个事实不会让珍妮对今年年底的两部电影产生什么焦虑感,但体认到了自己根基所在的她,现在却是不能不担心《oz》了——原版《oz》的口碑和票房都不能说是多么的好,更像是迪斯尼对于市场的一次试探,当然,项目本身肯定是没有亏损的,这也是她为什么没有剔除掉它的原因,在珍妮原本的预计中,整个童话系列应该是长线运营,更像是对市场的一种养成:如果不是用《oz》和《沉睡魔咒》培养出市场的观影习惯,筛选出适合的观影人群,让迪斯尼熟悉这种电影的发行营销思路,《灰姑娘》就绝无可能大爆特爆,现在强行去推出《灰姑娘》的话,十有八九是惨淡收场。所以,她对《oz》原有的预期还是比较宽松的,这些改动能对票房有促进当然好(当时她对于自己点拨、改动的促进作用还是深有信心的),不能那也无所谓,反正亏损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谁也不能预知未来,不论是谁都没想到,《九》居然会露出扑相,而市场对她的信心又是这么的脆弱,一旦连胜战绩破功,大梦的优势立刻和沙堡一样在海水中崩塌,而在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变化之后,《oz》会成为几年后布局的制胜关键……

虽然努力地在给自己减压,但珍妮不得不承认,当罗伯特明确表态,大梦的上位还必须要《oz》的成功作为担保的时候,即使他已经摆明车马和大梦完全站在了一起,但她的负担感还是有所加深——《九》目前的影评失利对她就像是一盆冷水,让她认清了自己并非‘气运之子’的事实,这也让她对《oz》更有些气虚了——从她改编《恶魔穿着prada》以来,可以说珍妮是第一次尝到这种命悬一线、一切尽在这一场豪赌上的紧迫感……

然而,这一切已是箭在弦上,不容反悔,珍妮也只能继续顺着自己的改编思路往前走了。

“出演《九》完全是为了还一个人情,如果真的对电影的票房很乐观的话,大梦不可能不投资的。”虽然对玛丽撇清关系的提议予以否决,但在私下的场合,珍妮还是不得不迅速地采用了这个战略来开解罗伯特,她压住了所有焦虑,一边观察着罗伯特的表情,一边泰然自若地说道,“至于《oz》,我敢肯定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当然,它有一些冒险的选择,抛开那些已经成名的烂仔帮成员,和边缘人物詹姆斯.弗兰克,选择安迪.萨姆博格似乎是有些离谱,但,对于烂仔帮的这座金矿,我有我的看法,我认为安迪是最适合出演主流大片的人选,他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谓是无人可及……”

作者有话要说:注:关于烂仔帮明天会有介绍,安迪.萨姆博格也是真人,他主演的是我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神烦警探》~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第339章焦虑的哈利

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罗伯特随时有可能失控地走上‘邪路’,迪克也有可能转而和罗伯特联手,把大梦的暗示和他交流,让双方的立场彻底敌对疏远,但任何成功都不是无风险的,现在既然一切顺利进行,珍妮也就慨然放下对罗伯特原有的一些防备,主动打破大梦设下的情报藩篱,对他谈起了《龙虎少年队》和《oz(魔境仙踪)》这两部电影的布局。

“今年6月的《宿醉》完全给r级喜剧做了重新定义,而我认为它最重要的意义而是让人们看到,即使和烂仔帮无关,r级喜剧本身也有很大的潜力,这种电影的关注人群已经超越了明星演员,他们更关注的是内容,当然,如果两者能够并重会更好,但,不管怎么说,演员不再是决定性因素,而这也是我们决定引入snl的原因——我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snl会成为喜剧电影界的西点军校,烂仔帮已经没有那么走红了……”

如果说之前对行业风潮的种种指点江山,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她前世见闻的话,那么,珍妮对于重口喜剧的趋势判断,有90%都和前世无关。——r级喜剧可能对于北美以外的观众群都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因为这种电影口味很重,而且有极强的文化依附感,非常多insidejoke是专供北美观众,这也使得他们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很难取得票房佳绩,而在东亚,它更是不可能出现在引进电影的名单上,除了一个《宿醉》,和之后的《伴娘》之外,珍妮并没有怎么看过这些r级喜剧,所以她对罗伯特讲的倒的确是原创智慧,当然啦,这也不是她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从两人在投资《龙虎少年队》时的讨论中总结的——如果没有从小浸淫在好莱坞氛围里的切萨雷,珍妮还很难确切地搞清楚到底什么叫做烂仔帮电影呢。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在好莱坞,没有一块市场没被开发,在《宿醉》以前,r级喜剧也并非是荒无人烟的西部大陆,从90年代开始,这种以屎尿屁为主题,大开下流玩笑的低俗喜剧,就被烂仔帮成员们牢牢把持——以本.斯蒂勒为首,文斯.沃恩、杰克.布莱克,这些笑星们彼此紧密合作,互相客串,撑起了一部又一部票房不差的r级喜剧,俨然把这块领域圈成了自己的自留地,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从90年代末期一直到2009年的现在,《超级名模》、《婚礼傲客》、《拜见岳父大人》还有较为大众向的《博物馆奇妙夜》,都是烂仔帮成员出产的快餐电影,甚至是如今渐渐走红的塞斯.罗根以及他的狐朋狗党,都和烂仔帮往来甚密——他们共同的联系就是烂仔帮的喜剧导演贾德.阿帕图,不过,和烂仔帮成员相比,塞斯有个很鲜明的特点,使得他不能完全算是烂仔帮的一份子:烂仔帮还是主混电影,其成名以前多数都有编剧经历,在有过成功的电影之后才进入烂仔帮。但塞斯则有些承上启下的意味,他的交友圈更靠近那些还在脱口秀里打转的笑星朋友,这也使得他拥有一大群来自《周六夜现场》(snl)的好朋友,而这正是珍妮和切萨雷瞄准的目标。

“并不是说烂仔帮有什么不好,你知道,我曾经差点和亚当.桑德勒合作,只是被珍妮弗.贝尔抢走了机会。”珍妮喝了一口水,“但让我们面对事实——烂仔帮事实上已经处于垄断地位,而这也让他们的价码变得越来越贵,所以,是时候引入竞争机制了,让《snl》那帮笑星们参与进来了。”

“有意思。”从罗伯特的语气听来,他是真的被珍妮的这个观点吸引住了,“当然,不是说这个节目没有走出过什么令人瞩目的电影明星,不过在此之前,《snl》对喜剧的转化模式还是更靠近电视——《我为喜剧狂》、《公园与休息》,这都是而你确定他们的那一套在电影上也一样试用吗?”

“起码这值得一试,当然电影作为产业链的顶层,有它的自限性,并不是简单地在电视机前拥有一批观众就能走进电影院那么简单,对于两个已经成熟的市场来说,它不可能这么转换,但正如我说的,《宿醉》已经证明了,r级喜剧是个内容为王的领域,观众并不在乎演员的名气,他们需要的是电影的质量——这也是个口碑非常重要的领域,良好的口碑可以让票房焕发出让人惊喜的生机,”珍妮摊了摊手,“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内容上,电影编剧甚至都很难和脱口秀演员比较,毕竟,《周六夜现场》可是一周一集。”

当然,不是每个脱口秀演员的段子都出自自己之手,不过这一行也和喜剧演员一样——当你成为大演员以后,你可以不必自己写剧本了,但要成为大演员,你一定要有自己写剧本的能力。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基本都是又能写又能演,本身就是一个会走路的笑话制造机,那种喜感的气质已经浸润在了他们的骨子里,这限制了他们出演别的类型电影,但也让他们比那些有过跨界尝试的电影演员成就更高,罗伯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所以你选了乔纳.希尔来演《龙虎少年队》,这的确也是一部喜剧,但——让安迪.萨姆博格,而不是詹姆斯.弗兰克来演《oz》会是个好选择吗?当然,说到搞笑,詹姆斯的确逊了安迪一筹,但詹姆斯的长相毕竟比较英俊,他的演技也的确很不错。”

安迪.萨姆博格正是《周六夜现场》最当红的小生之一,他从05年开始走红,甚至对youtube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youtube早期,他和伙伴们拍摄的搞笑视频一直是点击排行榜的前列,许多网民正是为了他的视频来到youtube。不过,他的影响力现在还更偏向于名流这个方面,就像是帕丽斯.希尔顿或者奥尔森双胞胎、金.卡戴珊一样,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但很难说观众是否会去看他演的电影。

“是的,作为演员来说,我很欣赏詹姆斯,不过奥兹是个很搞笑的角色,而我认为詹姆斯受到褒奖,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演技而不是个性,他的古怪性格让他上了不少新闻,但他是不是一个成功的喜剧演员呢?在这点上,可能他的弟弟戴夫.弗兰克都要比他强。”珍妮忍住叹气的冲动,耐心地对罗伯特分析了起来,“我也知道,snl出身的演员很少主演超级大制作,天知道,连本.斯蒂勒都很难有这个机会,不过,安迪的外形终究也还不失俊朗,他是整个节目组中最有可能向主流转化的男演员,在这点上,他确实要比同组的小伙子们拥有更多的机会……”

如果不是因为《九》的失利,她有把握罗伯特根本不会在她已经解说了这么多之后,继续对主角人选发出疑问,但现在珍妮也没法指责罗伯特的信仰不够虔诚,只能耐心地说服罗伯特,继续为安迪背书——虽然她其实也不知道安迪在大屏幕上会不会有上佳的表现,因为截止到她穿越以前,她根本就不认识他,这个决定完全是她自己脑力活动的结果。虽然表面上表现得很有信心,但珍妮还是能感觉得到压力一点一滴地聚集,她只能不断地在心里安慰自己:也许在《阿凡达》之后,《oz》的票房也就根本无关紧要了……

虽然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动摇,但罗伯特也不可能因为《九》的一时失利而整个变脸,当她离开大宅时,珍妮手里已经捏上了安迪.萨姆博格的合同——当然,这是比喻的说法,不过,这也让奥兹的四大主演都全面确定了下来,男主演奥兹由安迪出演,三名女巫也因此全部调整年龄,选角更趋年轻化,由阿曼达.塞弗里德出演先是善良,之后黑化的奥多拉,而前几个月刚当上妈妈,现在话题特别足的珍妮弗.贝尔也拿下了善良女巫格林达的角色,重回一线制作女主的位置——当然,戏份上她并不能算是绝对的女主角,只是因为她的角色更像是主角而已,至于邪恶女巫伊瓦诺拉则由凯瑟琳.泽塔-琼斯出演,阵容之豪华并不逊色于原版,而珍妮也可以肯定,如果不是看在她本人的声望上,凯瑟琳和珍妮弗都未必会出演此片。《oz》亦是她在大梦接下来的一系列大制作中唯一亲自担任制作人的电影,这也是珍妮很少见地制作一部她完全不出演的电影,算是在制作人道路上跨出的坚实一步。

剧本已经开始撰写,主演们签下了出演合同,资金陆续到位——这句话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可以用来形容大梦的多部电影,《oz》、《碟中谍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速度与激情5》、《新世代:代号shero》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制作期,《代号shero》更是只有一些收尾工作等待演员完成,而对于制作人来说,电影超长的制作周期,也让他们的工作更像是农夫——播种的时间结束了,他们可以前往度假胜地享受美酒和阳光,舒舒服服地等待着收获的日子来到。

而对演员来说——对一个工作繁忙的演员、制作人和公司经营者来说呢?

“你花费的时间比预料中久。”当珍妮走到停车场时,保姆车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引人注目的房车,而玛丽也已经在车里等着她了,她匆匆地说,“——我们得直接过去首映场地,有很大可能得直接在车里化妆,所以,现在——”

她关上车门,用不容质疑的口吻吩咐道,“开始脱吧,亲爱的,最好乘车子还没发动起来就换上衣服——现在最不需要处理的就是预料之外的撞伤了,不是吗?”

#

是的,能让珍妮拨冗从新西兰赶回洛杉矶的,当然不是她和罗伯特的约会,现在对她来说,罗伯特的面子并没有大到这个地步,《九》的首映礼,才是她匆匆回到洛杉矶的原因——这部电影本来应该安排在年尾的颁奖季上映,但介于当时有珍妮弗的另一部大片《阿凡达》,为免两部电影撞档,也为了避开黄金档期,尽量多捞一些票房回本(每年1月、2月票房较淡),韦恩斯坦公司把《九》的上映日期提到了10月份,而首映礼当然在9月中旬举办,尽管这部电影影评口碑平庸,主演们还是纷纷到场支持,丹尼尔.戴-刘易斯更是罕见地在近期频频登上访谈节目,接受采访,极有义气地为电影预热,并没有因为它的冷遇而怠工。

“嘿,丹尼尔,怎么没看到丽贝卡?”

“珍妮弗!”

走过红毯,接受了采访,在电影院的大厅里,两个相差二十岁的忘年之交先是拥抱了一下,丹尼尔这才回答道,“她应该是遇到老朋友了——我听说你才刚从惠灵顿回来?”

“是的,稍微逗留几天就还得回去,那边还有很多事需要我处理——你呢?我听说你接下了斯皮尔伯格的《林肯》?”

“嗯,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会用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角色。等到首映礼结束以后,我就会回英国。”丹尼尔笑了笑,“本来还担心颁奖季会影响到我的休息,不过现在看来这不会是困扰了——多么奇妙,这部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电影反响平平,但临时决定加入的《迈克尔.克莱顿》反而带给我一个奖。”

珍妮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丹尼尔说这话倒是没有太沮丧的意思,他的很多影片票房也说不上太好,对演员来说,总是会有失手的作品,只要表演禁得住影评家的挑剔,影片本身的成败对演技派来说关系是不大的,从这个角度讲,《九》的失败,对于身为演员的珍妮弗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她的表演还是颇获好评的,然而,她却还是忍不住为罗伯感到难过,演员表演没问题,那么影片的平庸就只能归咎在导演头上了。“世事真的很难预料,不是吗?我看过成片,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不明白为什么影评人们那么不喜欢它。”

“是的,对我来说,这也是我的一部代表作,”丹尼尔和她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了放映厅,“也许只能说,这是一部《公民凯恩》式的电影,总是有很多影片需要时间来慢慢发酵……”

#

“第一页、第一页、第一页……空无一物的第一页……”当丹尼尔饰演的圭多在钢琴前痛苦地弹奏起了不成调的音符,念叨着自己难缠的剧本时,哈利也不仅坐直了身子,充满期待地攥紧了拳头:他等待这部电影已经好几个月了,影评人的冷淡反响丝毫不能降低他的期待度,这不仅仅因为哈利曾是珍妮弗的粉丝,也因为他一直都是个非常硬核的音乐剧粉丝——对琼恩来说,音乐剧只是她喜欢上珍妮弗的媒介,珍妮弗才是主要的爱好,而对哈利来说一切则恰恰相反,对明星的喜爱会随着时间褪色,但对一种艺术的喜爱,却是历久弥新,穿插在他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中。

“是的,就是这样。”当音乐声渐起,在黑暗中,一个金发的身影窈窕而至,似真似幻时,哈利的心跳不可抑止地快了起来,“那就是珍妮弗出演的克劳迪娅,圭多的缪斯女神了吧?把她放在第一个,意味着她在圭多的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吗?还是仅仅是作为片段和片段之间的衔接?不论如何,歌舞就要开始了,希望它能精彩一些……”

论剧情,对于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受众来说,《九》的剧情其实都不陌生,这部电影缘起于1963年意大利电影巨擎,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之一的大导演费里尼所推出的意识流神作,这部电影在当年拿到了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和最佳服装奖,虽然‘正常人几乎无法看懂’,但也是青史留名的伟大作品,在这之后,又被改编为音乐剧多次上演,也是好评如潮,罗伯.马歇尔的《九》应该是属于电影和音乐剧的混合翻拍,以音乐剧的形式重新演绎着大家都已经熟悉的剧情:大导演圭多.孔蒂尼已经扑街了几部电影,深陷中年危机之中,在新片开拍的压力之下,他开始反思人生,回顾自己一生中的所有女人——

在黑暗之中,珍妮弗饰演的克劳迪娅飘然而至,金发遮盖了她的大部分脸颊,使得她的表情难以辨认,对面露迷醉之色的圭多,她的表现若即若离,在圭多唇边留下了一个轻吻,但未等圭多的反应,便又抽身离去,仅仅是对他回眸一笑,令人难以辨认无情还是有情——和梦露相比,虽然这一次她还是饰演一个大明星,但珍妮弗的演技使得两个大明星的气质有明显区别,和梦露的天真无邪相比,克劳迪娅虽然还是一头金发,美得让人眼前一亮,但她冷艳的气质让人完全无法和梦露混淆,也因为此,虽然她只是短暂地现身了片刻,哈利还是衷心地轻轻说了一声,“bravo。”

坐在他身边的琼恩责怪地捏了下他的手背,哈利也想起了她的习惯——这几年来,只要是有珍妮弗的电影,琼恩在第一遍观看的时候就很希望周围能保持安静,他只好把之后的话吞进了嘴里,默默地想道,“做得好,j.j,你一直能带给人新鲜感——我想这也是你到现在都还非常漂亮、让人着迷的原因之一……”

珍妮弗03年出名至今,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每年2部大片的曝光率,对于一般的演员来讲已算极高,再加上她大众关注度又高,即使是再美的一张脸,这么疲劳轰炸下来也早看出缺憾了,毕竟没有人真的能完美无缺。对哈利来说,生活中的珍妮,可能在07年左右,他就真的不会觉得有多美了,感情仍然在,也不至于认为她丑,但是珍妮弗在生活中的美对他来说已经不能形成刺激,可这种趋势并未延展到电影里,珍妮弗在电影中的每次现身,虽然脸还是那样,但通过灯光、氛围和演员的演技,还是能让他感到新鲜和着迷,对影片中的角色产生兴趣和期待感,就像是现在,虽然他理应把百分之百的心思投入到这段开场大歌舞秀中,但还是有那么20%的心思对克劳迪娅的出场感到恋恋不舍,直到几秒钟以后,才真正地投入到了现在刚出场的路易莎——由玛丽昂.歌迪亚饰演——身上……

象征着灵感、事业和缪斯女神的克劳迪娅来到圭多身边,但在他挽留之前又悄然离开,象征着家庭和爱情的路易莎和他曾经一度贴近,但两人之间很快就插.入了许多伴舞的美艳女郎,在她们的簇拥下,圭多身不由己,距离愁眉深锁的妻子越来越远,而这种推搡——似乎象征了命运、生活的舞女们,则把他带到了饰演情妇卡尔拉的佩内洛普.克鲁兹身边。

和象征着肉.欲的卡尔拉翻云覆雨,完成了极为诱.惑和挑.逗的几个舞蹈动作之后,象征着圭多事实上的母亲,他生活中理性和牢固一面的服装师莉莉——朱迪.丹奇——出现在楼梯顶端,对圭多摇了摇头,露出了宠爱的微笑,而圭多也露出了向往、孺慕的表情,在那之后,他生理上的母亲,实质上和圭多之间爱恨交加,是他心理压力来源,又是他意大利男人普遍具有的恋母情结归宿的索菲亚.罗兰——‘妈妈’,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圭多走上前,虔诚地握住了她的手,放到身边轻轻吻了吻……

代表浮华、金钱和物质崇拜的美国记者斯蒂芬妮从钢管上滑下,她的打扮充满了夜店味儿,身上撒着亮粉,闪闪发光的样子比仅仅是身穿性.感睡衣的卡尔拉更招人眼目,而眼角眉梢的诱.惑,和卡尔拉对圭多的真心爱恋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哈利忍不住又轻轻地喊了一声‘bravo’,而比起和卡尔拉的亲密互动,圭多仅仅是站在原地无动于衷地凝望着她,随后,象征着圭多的罪恶感和欲.望萌动的菲姬,一个无名的吉普赛舞女,在带上了压迫感的咏唱中悍然登场,她富有生命力的、原始,甚至是有些粗暴的性.感让圭多想要靠近,却又选择了一个安全的距离,仅仅是对她抛出了一枚硬币……

当八名女主角在场中完成亮相,圭多也被伴舞们举了起来,推下舞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看着他生命中的八位女人在他的舞台上或站或坐,而此时,一声巨大的推门声成了乐曲的休止符,圭多的合作伙伴,‘大制片人’走了进来,幻想结束,剧情也回到了正轨,电影开场的第一场大秀也随之正式告一段落,按照哈利对剧情的理解,接下来该是八个不同主题的章节,由八名女主角分别主演,当然,她们也会出现在别的篇章中,串联起整个故事,不过基本的结构应该就是如此,最后再以一场大秀作为终结,而剧情也会在圭多面对完这8种人生侧面后有一个结束,结局是他如原电影一样自杀,还是和音乐剧一样活下来并和路易莎分手,继续创作电影,这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结构明显很科学啊,比原来意识流的原作处理得清晰了不少,和音乐剧版本比也有很多更好的改编,比如说圭多对每个角色的反应,这就和音乐剧不同,他不再是奔向每个女演员,而是有了自己的选择和喜恶——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音乐剧必须要他来带动观众的注意点,否则观众会眼花缭乱,而在电影里,导演用自己的镜头完成了这个工作……这场大秀实在是让人寒毛直竖,完全体现了罗伯的功力,简单的改编就让所有人的性格都立了起来,而且女声吟唱也是气势十足,这实在是……影评人完全在胡说八道吧?虽然不敢说胜过原作,因为已经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了,无法比较,但《九》有哪点输给《芝加哥》了?哪里节奏混乱、叙事不清、人物性格不鲜明了?”

当丹尼尔和制作人在走剧情时,曾在多年前就欣赏过音乐剧录像,也因此看了原电影的哈利有些走神了,已经被这一场大秀收罗成罗伯.马歇尔粉丝的他甚至已经愤愤不平了起来,觉得之前看过的影评完全是苛待了《九》——注意到琼恩也不是那么的入神,而且现在也没有珍妮弗的镜头,他推了推她的胳膊。

“你觉得怎么样?”他悄声问,想要找个同伴。

“呃……”仅仅是琼恩的语气就让哈利心头一沉,而她在一阵沉吟后说出的赞扬,则更是口不对心得让人一眼就能戳穿,“还……还不错,刚才的那场歌舞里……珍妮弗真的很棒,女演员也都很漂亮。”

怎么会?

认识琼恩这么多年来,哈利和她的审美还没有如此不同调过,当然了,对一件事物的喜好高低肯定是有不同,但还没有出现过现在这样,他觉得一个片段妙不可言,而琼恩根本无法欣赏的情况。一时间,哈利真的被诧异之情给淹没了,他思索了一会,才大致找到了原因,“你是不是分不清那几个女人谁是谁?”

“……嗯。”琼恩大概也感觉自己是瞒不过哈利的,她语调犹豫地承认道,“就是一下出来太多人了,我真的没法记住。”

明白了……这丫头是不剧透党,既然是珍妮弗的电影,在进入电影院之前,她肯定是不会去看那些有可能造成剧透的作品的……

哈利忍住了一声大大的叹息:这下全明白了,那些影评人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冷淡?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没看过一部出品时间早在五十年前的老电影,或者即使看过,这些年来记忆也早就模糊,而那屡获褒奖的音乐剧版呢?它是在欧洲上演的,而且这几年也已经结束了演出,录像带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得到的,只有哈利这样比较硬核的粉丝才会同时看过两者,有比较的对象,知道《九》的继承和进步。对琼恩这些不可能做前置功课的普通观众,以及没有认真到钻牛角尖的影评人们来说,这部电影的开头真的非常不友好,上来就是9个主演一起亮相,能记住人就不错了,要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以及这代表的含义……在第一遍确实强人所难,而既然他们看不懂,那这个片段对他们来说就没有意义,甚至他们还可能觉得它华而不实,非常空洞,而且——

“——我还是比较喜欢《芝加哥》的开头,”琼恩嘀咕了一声,完全说中了哈利的担心,“凯瑟琳的开场秀感觉更带感一些。”

是啊,而且《芝加哥》的开头是一首节奏感更强的爵士舞曲,而《九》的全剧风格全是叙事歌曲,从通俗歌曲的角度来看,后者的歌的确比不上前者好听啊!

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观众们都能做做前置功课,把两个版本的前作都看了的话——身为新晋铁粉,哈利现在已经是动了真情,他不能对电影本身做出什么指责,也明白如果继续修改下去,这就失去了《八部半》系列的精髓,所以只能转而焦灼地这么希望了起来:虽然不切实际,但他真的很希望观众们能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看一看前作,这是值得的,这部电影真的值得他们这么做啊!

虽然只是第一次观看罗伯的电影版,但哈利还是非常敏锐的意识到了导演的选择:在两个珠玉在前的版本中,他更靠近音乐剧版,这种章节式的叙事也是音乐剧特有的结构,这也是一个相对聪明的选择,毕竟对于出神入化的原片,谁也无法说自己就能翻拍得多好。在之后的剧情中,圭多和身为服装师的莉莉交流着电影,又举办了记者招待会,斯蒂芬妮作为记者出场,不如舞台上那么明显,但她已经开始和圭多眉目传情了,凯特.哈德森的演技也令哈利有种被搔到痒处的兴奋感觉——作为新添加的原创角色,斯蒂芬妮是最缺乏原作基础的,然而,她出色的演绎却让自身完全融入了影片之中,仿佛是对故事的一个圆满,关于斯蒂芬妮的象征性意义更是无需冗词,完全不言而喻,就通过镜头和演员的表演表现了出来。

这之后,圭多给妻子打了电话,玛丽昂.歌迪亚把怨妇拿捏得实在是太过精彩,那种幽怨与孤独,对丈夫的猜疑和伤心,通过电话,圭多和路易莎的貌合神离、鸿沟已深展现得是这么的优雅和到位,然而,很快的,之后的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演的卡尔拉,又以她一心陷在爱里,盲目、热烈、如痴如狂的肉.欲之美征服了观众,她也是全片第一段单人歌舞,一段独唱尽显风华,那种倾国倾城,风.骚入骨的表演,令人有击掌赞叹的冲动,同时对于整部影片的评价也更高了一层——这种影帝、影后级数的演员来演绎的音乐剧,真的是豪华到让人感动,哈利感觉自己就像是进了游乐园一样,太多好东西让他目不暇给,有了看《梦露》都没有的兴奋和感动。

“唔,这一段歌舞的确不错……”到这时候,琼恩才算是进入了状态,开始欣赏影片了,她也大致都把人物和刚才表演里的女人都对上号了,“接下来该是谁的独唱呢?玛丽昂吗?真可惜,克劳迪娅一直到现在都是幻想出场。”

如果从戏份来算的话,玛丽昂当然是全片第一女主,而戏份占据第二的,当仁不让,还是佩内洛普,余下的几个女角戏份是比较平均的,但克劳迪娅真人出场较晚,她在幻象中的表现更多是笑而不语,始终保持着刚出场时的神秘和若即若离——对哈利来说,这非常合理,因为克劳迪娅在原片中本来就是个绝美的、象征意义非常强的幻象,只是在电影里才被安上了电影女主演、美国大明星的身份,成为了圭多的缪斯,其实,就在圭多心中的地位来说,克劳迪娅无疑是最高的,因为她代表了圭多理想中的完美女性,但也正因为如此,她注定只能展现美好的一面,这个角色本身是不可能有太多人性化和复杂的表现的,起码,当罗伯原创的大明星没有正式出场,克劳迪娅还是个幻象以前,这不可能。

对于看过原片的哈利来说,克劳迪娅的表现可谓是恰如其分,而很早就看过粉丝们内部传说,知道珍妮弗这一次出演‘完全是看在和罗伯的私人交情份上’的琼恩,对于克劳迪娅戏份不多也算是有所准备,不满的情绪不是太重。但对于其他的观众,尤其是一些专门冲着珍妮弗而来的观众来说,电影可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在昏暗的电影院里,当克劳迪娅又一次出现在圭多的幻觉中,轻盈地坐在沙发上冲他微笑时,阿曼达终于受不了了。

“这完全是欺骗性宣传!”她愤愤地想道,“宣传的时候全是珍妮弗、珍妮弗、j.j珍妮弗,可结果呢?电影都快一半了,珍妮弗所做的一切就只有在镜头前偶然晃上一下,还永远都是一个表情,这是诈骗——赤.裸.裸的诈骗!”

虽然也看过《芝加哥》,但阿曼达对于这部电影并不是特别欣赏,《九》就更是从一开始就把她一拳打翻在地——从开场歌舞开始,她就完全迷糊了,虽然《九》相对原著已经非常平易近人,但对阿曼达来说依然艰深难懂,这种略带意识流的叙事方式,以及对她来说非常乏味难听,几乎说得上是没调的唱段,在在都让观影过程变成一种折磨,更别提男主角圭多在阿曼达看来简直就是个流氓,而整部电影更是几乎算得上淫.乱了——她不是不能欣赏电影里的性.爱镜头,但圭多和卡尔拉之间的互动对她来说完全就是下流,阿曼达现在非常庆幸,她没把孩子们带来,还是坚持要自己先看一遍,这样看来,她的谨慎的确很有意义。

“够了。”摇了摇头,当圭多和斯蒂芬妮又勾搭起来的时候,阿曼达的忍耐到了极限,摇了摇头,她站起身,极为罕见地提前离开了电影院——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来说,即使是电影票的小钱都不能随便浪费,更别提这还是珍妮弗.杰弗森的电影了,事实上,这也是阿曼达第一次在珍妮弗的电影中提前退场……

三个不同的观众,到底谁更是主流,是琼恩还是阿曼达,这是个说不清的问题,但不论如何,哈利肯定是属于少数派,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九》的票房也很好地反应了观众们的心态,这部8000万的艺术片巨制,周五首日出人意料地拿下了3000万美元之后,次日虽然是周六,但未涨反跌,之后走出了一长串阴线,等到周二,日票房已经跌落到了500万,总票房7600万,勉强和成本打平,但按照这个走势,北美要突破1.5亿恐怕比较困难。

——而这,也是珍妮弗出道以后,第一部不能单凭北美票房就收回成本的电影: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心存幻想的话,那么,在铁一样的事实之前,人们恐怕已经是不得不承认,珍妮弗的不败神话,终于也是迎来了被打破的那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注:烂仔帮和snl、宿醉、伴娘这些电影、节目因为没有引进,而且文化上水土不服,所以知名度很低,但其实在北美是一条很重要的娱乐线,我觉得大家可以想成赵本山那种小品红星这样的,在本土还是很红很有影响力的,而且电影相当赚钱,之后大梦也会牵扯到这条线。我估计这之中对大家最有知名度的应该是塞斯罗根,因为他演过青蜂侠,哈哈……

第340章强运的失去?

“开演啦,开演啦。”

随着扮演幼年圭多的小演员在摄影棚里的东奔西跑,整个后台似乎都被调动了起来,曾在本片中现身的大小角色都穿着戏服,一个接着一个,表情各异地走上了台前——或是惊喜,或是含笑,但在整部影片的迷茫、混乱和痛苦之后,所有人身上携带着的感情都是正面的,这也让这部电影的结尾自然而然地具备了让人宽慰的正能量。

在这座搭建在幻觉中的舞台里,吉普赛舞女还是那么恶狠狠的,而情人卡尔拉的表情失落中还带了眷恋,但终究是站在了丈夫身边,斯蒂芬妮眉目传情,克劳迪娅似笑非笑,而两位母亲则欣慰中隐含了调侃而严厉,唯独没有妻子路易莎的身影——在幻觉中的女性终究已成了过去,已经成为了被圭多放下的情意结,而路易莎在他的生命中则还未成为过去。

“准备。”不知谁在喊道,现场安静了下来,圭多以复杂又单纯,憧憬又怀念的眼神望着眼前的布景,现实中的演员们在布景房间里做着准备,他对身后的华丽舞台一无所觉,也不知道在一片黑暗中,路易莎已经悄然推开了摄影棚的大门,以令人难以捉摸的表情望着前夫的背影。

在一片寂静中,在幻觉中多次出镜,象征了圭多的童心以及原始欲望的小圭多从舞台上跑了下来,他坐到了圭多身边,而大圭多宽容地把他搂在怀里,说了一声。“a。”

灯光顿时亮了起来,幻觉中的舞台大放光芒,而真实的片场,除了演员所在的区域,其余地方都仍处在暗处,在幻觉舞台热闹非凡的无声舞蹈中,圭多和摄影机一起升了起来,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布景,而影片也就此结束,在一声低声急促的‘1、2、3、4’后,进入了片尾的字幕和花絮时间。

已经上映了两周了,这又是工作日的早场,《九》的上座率注定不会太高,在空旷的电影院里,几个观众稀稀拉拉地坐在场中,等到灯亮起来以后,这才懒洋洋地站起身来,木然地走出放映厅,这部电影似乎无法激起他们的讨论兴趣,只有一个观众用力地鼓了几下掌,见到片尾有和字幕一起放映一些拍摄花絮,才走了几步就又坐了下来,仔细地观看起了花絮中呈现的排练过程。

“所以,这就是《九》……”除了这个很可能是音乐剧爱好者的粉丝以外,还有两名观众坐在原地没有起身,但他们彼此也没有交谈什么,而是一直保持着沉默,直到字幕都快放映了一半,其中的一名观众才打破了沉默,低声地说道。

他的语气不含喜怒,也很难从这番话里去分辨具体的态度,所以同伴应对得相当吃力,“是的,这就是《九》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下周五上映,在这一周之后,它的票房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如果算上营销费用的话,北美票房不可能回本的,韦恩斯坦这回有些太大意了,在戛纳的平淡反应之后,他不应该采取这种大规模宣传的做法的,还是要用小规模轮映的方法来积攒口碑,给它一点长线运作的空间。”

上映两周,所有的悬念都已经不再是悬念,《九》这部电影到底得到了什么样的反响,现在已经完全水落石出了:这部电影在上映后的风评其实反而比上映以前要好一些,虽然大多数观众都表示‘过分深奥’、‘角色太多’、‘剧情支离破碎’,但也有少部分观众,尤其是对音乐剧比较熟悉的爱好者们给了它十分热情的好评,imdb分数也是稳在了8.2,算是经典佳作,也因此,这部电影看起来有望和《记忆碎片》、《致命id》、《搏击俱乐部》等小众影片一样,虽然在票房上说不出有什么佳绩,但口碑却走得很稳,在数年后成为公认的类型佳作。——通常这样的电影在dvd销售上都是能挣钱的,所以要说《九》这个项目非常失败,是导演乃至天才投资人珍妮弗的滑铁卢,这也有点过于极端了,只是这部电影虽然有她参与,但票房没有如预料中一样大爆而已,甚至在说话人的观点里,这还多数是韦恩斯坦的错误:《九》的走势实在是跳水得太难看了,首日就有三千万,但次日开始跌,到周一就成了跳水之势,现在两周过去了,总票房才1亿不到一点,等于说70%的票房都是上映前五天带来的,而这部电影又不是那种能征服多数观众的商业作品,之前的口碑也不佳,上映后大部分人的观后感普遍是深奥、看不懂……这摆明了是把游离观众往外赶。

如果用艺术片的眼光来看的话,现在《九》一天还是可以吸引两三百万票房的,作为艺术片来说,这个数字不是太差,但如果均摊到全国3000多家开画影院的话,那就少得很荒谬了,这样的馆均只会让影院经营者们拼命地降排片,形成恶性循环——想看的人看不到,票房更差,排片也就更差,如果说《九》还有什么潜力的话,这种营销策略也将其完全做砸了,这也是说明了发行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起码对于说话的人来说,他就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方法来做这部电影——明显就应该用最传统的轮映策略啊,《阿凡达》是商业大片,害怕和它对撞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在12月前开始轮映,辅佐以一些炒作的手段吸引注意力,全力公关奥斯卡,等到奥斯卡提名出来了以后再开始大规模上映,这种奥系片约定俗成地用这样的发行办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游离观众确实会被奖项提名吸引,起码这会给他们一个观看电影的理由,而且一开始的小规模展映也有助于攒口碑,这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会像是现在,即使被网上的好评吸引,他们也很难在黄金时间看到《九》的排片,要说和他们一样特地来看早场,有多少人会这么闲着没事干呢?

“你在发行小成本影片这块上是比不上韦恩斯坦的。”这个看似很有道理的观点,却并没有得到第一个人的认可,他摇了摇头,有些犀利地说道,“华纳独立没做下去,和决策层对这块的疏忽和僵化思维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这么做,《九》的口碑可能会比现在好,在烂番茄的评分也会更高一些,但回本也会更加艰难。”

“这……”面对上司的反对,第二个人就算不服气,也不可能反驳,因此只能保持了沉默。

“呵呵,杰夫,我知道你肯定在心底骂我:我这个老头子有多少年不管发行了,对发行我懂得多少?这只是我没喝咖啡时的胡言乱语,是吗?”华纳娱乐现在的总裁,杰夫.比克斯笑了起来,语气轻松地说道,“你当然可以在这方面看不起我,因为我的确很多年没负责具体发行了,但你不能蔑视韦恩斯坦,而我认为他做这样的选择绝非一时糊涂——你看到了他在奥斯卡公关上的优势,但没看到《九》的八千万成本,当然,对华纳来说这是小钱,对于韦恩斯坦影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了,所以哈维承担的是很大的回本压力。再说,除非拿到最佳影片,否则在奥斯卡提名的增幅效用越来越不明显的现在,要靠奥斯卡来刺激票房是一个天真的想法。《九》能拿到最佳影片吗?能在颁奖季占到风头吗?在它上映以前,影评界的冷淡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也许你看到了现在观众口碑的良好,认为影评人的口碑会在电影上映后发生改变,但更大的可能是,如果《九》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后,以小规模轮映的形式上映的话,根本连现在的票房都拿不到,而且口碑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良好——当然,dvd销量肯定不会太高了,这部电影的几个利润点都会在这个决定中毁于一旦,不是吗?”

杰夫.罗宾诺夫无话可说了,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心下也不由得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暗自钦佩,确实,虽然他几乎没有怎么负责过一线发行,但找的几个点都很有说服力,也是看透了韦恩斯坦的老辣之处,这份眼光值得佩服:在这个颁奖季,谁都不怀疑真正的主角会是政治绝对正确,完全投影评人所好,而且也能做到雅俗共赏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注定要名垂青史,在它之后上映的话,很可能确实连水花都激不起来,因为它选定的上映时间比较讨厌,是11月后半,这种商业和艺术高度统一的影片影响力要蔓延一个月是很简单的,在这期间《九》能否杀出重围实在不好说,因为在这期间还有一部珍妮弗主演的大片上映,这让珍妮弗这张牌也不好用了。毕竟一个主演、商业片,一个配角、文艺片,哪个更有吸引力对观众来说是不用思考的问题。

倒是在11月这个奥系片还没上映的短暂真空中,以前几个月的大规模珍妮弗中心宣传悍然上映,虽然次周跳水,但首周还是硬生生圈回了七千多万,这样就蛮横回血了总成本的三分之一——这实在是这部电影的预算太高了一些,如果换做是一千、两千多万的真正小制作,这一周就完全回本,也会被称为是票房奇迹了。这之后在奥奖上的建树,那就完全属于添头了,反正按照惯例,肯定能上映到1月,如果因为观众口碑好,评委的态度也有所改观,能拿到提名的话,那就死灰复燃地增加场次,这也未为不可,眼下的这个策略,的确是最大程度地回了本,规避了风险,不能不说是韦恩斯坦多年功力的体现。

只是……

“只是这对电影本身并不公平。”杰夫.罗宾诺夫说道,他忍不住有些自嘲地叹了口气,但还是继续说完,“这让它承担了一些迁怒的骂声……这是一部好电影,它本不应该受到这种对待的。”

这也是现在网民影评中争辩的焦点——这部电影的确吸引了一批类型粉丝,他们的战斗力可是非常强大的,imdb分数就是这群活跃核心粉给打出来的,如今烂番茄上也充斥了许多字数多、诚意足的观众影评,但普通民众的愤怒之情也不容小视:他们多数都是被以珍妮弗为核心的宣传骗进电影院的,说穿了,就是为了看珍妮弗唱歌跳舞来的,结果珍妮弗从头到尾戏份就没几分钟,带劲的歌舞就几首,其余所有时间都是看不懂的剧情,还有那一点也不悦耳的叙事唱腔,这让人怎么不燃起浓浓的受骗感?尤其很多人都是看过《芝加哥》以后,抱着浓浓的期待进去的,就是想看珍妮弗劲歌热舞,结果就端上来这么一盘菜,他们不骂得难听点,不打低分,都觉得真对不起自己了。

“你知道,拍好电影是剧组的工作,他们需要对电影本身有感情。”比克斯没有嘲笑罗宾诺夫的多愁善感,而是随口说道,“但怎么用电影盈利就是我们的工作了,我们的最高准则就是对股东权益负责,为他们争到利润……”

所以,做发行、当老板的无需也不必对电影本身产生感情,只要能挣到利润,电影本身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一部杰作会不会毁在他们手里,从此埋没,这都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

“然而,但既然这不是华纳的电影,所以这一次我同意你。”罗宾诺夫还没说话,比克斯就话锋一转,“这的确是一部好电影,时间会证明它的价值的。”

至于票房、奖项、普通观众的评价,他倒是没有提及,罗宾诺夫也没说——事实上,如果站在电影史的角度来看,这两项也都不是经典电影的必须,许多好电影诞生初期都饱受冷遇,比如说鼎鼎大名的《刺激1995》——也就是《肖申克的救赎》,1995年刚上映的时候,票房惨淡,可以说是血本无归,其在奥斯卡上也被《阿甘正传》全面压制,但这部电影终究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现在imdbtop250上长列第一。以及《九》的原作《八部半》,一般观众根本看不懂,但这不妨碍它成为经典,只要真正能看懂的人看懂了,并且喜欢,这部电影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而演员和导演的职业生命也会藉由这些作品而长久地存在下去,这种存在甚至会比他们的生命更长久,对于这些本来就不缺钱的人来说,到底是一部赚得盆满钵满、奖项大丰收,但几年内就会被遗忘的电影重要,还是一部刚诞生时处处不如意,但最终能载入史册的电影重要,这还真不好说,至少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这大概也是艺术家们共同的一种追求。

虽然能体会到比克斯话里的种种感慨,但罗宾诺夫却没有找到知音的喜悦——他当然是因为喜欢电影才进入这个行业的,在年轻时也看过当时还不是那么过时的《八部半》,所以对《九》这部电影,他的确相当欣赏,并未因为它的票房失利,口碑不如预期而降低了对导演和诸多演员的评价。不过,他和比克斯两个ceo,一大早上跑到电影院来,当然不单单只是为了来看电影的,事实上,罗宾诺夫早就欣赏过了电影,这一次完全只是个陪客而已,他的任务就是陪着比克斯,比克斯对这部电影的观感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华纳对大梦的吸纳计划——这个由罗宾诺夫一手主导的计划,是否还能得到比克斯的支持,可能就看他的一念之间了,而从他有些沉重的语气来看,虽然比克斯说的是赞赏的话语,但罗宾诺夫却不敢对前途过于乐观。

“时间也会证明它的利润的,我还是看好《九》的dvd销量。”这是罗宾诺夫的真心话,也是他想要认同的话——华纳在和大梦的合作中看是丝毫没占到什么便宜,说是多有忍让也绝对不会夸张,如果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ok,这没问题,没人能拿着这一点来攻击他,可如果华纳已经不打算买大梦了呢?如果大梦接下来远没有之前那么牛了呢?

就他自己来说,罗宾诺夫也认为没必要因为一部影片在票房上的普通表现——要说表现得很差都有点勉强——就动摇华纳对大梦的战略,如果因此对珍妮弗失去信心那就更是无稽了,他斟酌着字句,“不过在国内票房上想要回本的确是困难了,接下来还得看看欧洲那边会不会有良好的反应,你知道,他们一向喜欢文艺片,而这部电影的欧洲色彩也比较浓厚——也许大梦已经意识到了这其中的风险,他们根本就没有投资,珍妮弗的出演,多数都是为了给导演和韦恩斯坦的面子,否则,以她现在的地位,不可能会去演克劳迪娅的。”

珍妮弗出演的克劳迪娅虽然戏份不多,但的确可圈可点,那种若即若离、似真似幻的风情,在罗伯的镜头里淋漓尽致地爆发了出来,如果是个新人,单单凭借这么短暂的出演,就足以在影坛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了,机会也会随之纷至沓来。然而,对珍妮弗来说,克劳迪娅不过是对梦露的重复而已,两个角色都是有些出世特征的大美女、大明星,而珍妮弗的确在表演上很少重复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她的参演更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还情,这也可见她的为人——在好莱坞,只要你有才、有票房,你的确可以活得很嚣张,但当事情进入公司来往、商业合作这些领域的时候,人们开始考虑的就不仅仅是这些了,这种隐形的要素有时反而是左右大人物们下决定的关键,以罗宾诺夫对比克斯的了解来说,他本人说不上厚道,但却很看重合作伙伴的人品,如果有什么能帮助他继续坚定决心的话,那也应该是这一点了。

开脱也为大梦开脱了,为珍妮弗也说了好话,再说下去,形近哀求,那就不是谈公事应有的态度,罗宾诺夫也只能做到这里而已,他闭上嘴不再多说什么了,至于比克斯呢,他呵呵地笑了两声,对于罗宾诺夫的话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而是站起身说道,“走吧,把空间留给粉丝,不要再打扰他享受电影了。”

豪车、司机都在停车场中等着,这两个中老年人本身都是穿着休闲,看上去和随处可见的普通路人甲毫无不同,走在路上当然也不会有人上来要签名,过来拍照——论到手握的权势,以及本人的自由,两位杰夫可是把好莱坞一干呼风唤雨的大牌明星爆到了外太空,他们在普通人跟前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总裁的架子,反而相当平易近人,挺有服务精神。按住开门键,帮着把一位拎着大包小包的女士送出电梯以后,比克斯松开手,这才重新提起了刚才的话题。

“其实你并不需要说服我什么,杰夫,你的观点我并不反对——人们在说珍妮弗的挑片是不是不好用了?不,她的嗅觉还是那么的敏锐,这是一部好电影,甚至会比《梦露》存活得更久,也许票房比不过,但它承载的是一些更有厚重感的东西。就选择来说,她没有失误,而这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你是说?”罗宾诺夫做出了洗耳恭听的姿势。

“拍出一部好电影,其实并不困难。”比克斯说道,“我们都说好电影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但事实并非如此,每年六大都能产出相当一部分的好电影,倒是烂片才比较罕见。这说明制造一部好电影更像是一道算术题,只要你掌握了公式,不论数据如何变化,你总是能够做对。珍妮弗是一个做数学题的高手,这点毋庸置疑,我敢说现在六大内部没有人能比她的选片眼光更高明,她亲自参演的艺术片几乎全是好片,即使是商业片也没有失手作,这是不容易的。”

当然,《加勒比海盗2、3》的口碑并不是太好,但作为商业片来说,其实已算是十分优秀了,更烂的商业片比比皆是,就是放在2亿大制作来看,能把特效、人物和打斗等融合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不可多得,所以罗宾诺夫并没有反驳比克斯的意思,而是顺从地点了点头。

“啊,一楼到了。”没有马上去地下车库的意思,比克斯带着下属出了电梯,在购物商场的大厅里转悠了起来,看到有冻酸奶,他还饶有兴致地上前买了两杯,递给了罗宾诺夫一个,两个人就这样坐在商场的休息区里,混杂在一堆带孩子来商场闲逛的年轻妈妈中享用了起来。

“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来着?”比克斯吃了几口冻酸奶以后,回忆了一下,才失笑地说道,“噢,对,拍出一部好电影,其实并不困难——但与之相反,拍出一部卖座的电影,这就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远远没有前者这么简单,如果说前者是一道算术题,你需要掌握的只是正确的解法,那么对于后者,我认为后者就完全是一种赌博,一种凭借着自身强运的赌博——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的话,杰夫。”

这几乎是每个做发行,搞电影公司的人都会有的感悟,但总结得和比克斯一样精辟的人就不多了,虽然对于他‘自身强运’这一点不是那么的认可,但罗宾诺夫点了点头,也是颇多感慨,“在这件事上,任何人都只能听天由命,电影的制作周期太长了,而变数又太多,谁也不能精确地预测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是为未来多预备几个选择。”

“对,这是公司的选择,我们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分摊风险,”比克斯说道,“但对于个人来说,你的电影会否卖座,这完全是个未知数。我们看到任何一部大爆的电影仿佛都有致胜的原因,事实上,在我本人来看,这一切完全都是胡说八道——好莱坞没有空白的市场,每一部电影身后都藏着好几部和它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竞争者,为什么市场选中了它,而不是别的影片?谁能解释?在这件事上,人力能影响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的多,可以预测的因素更是少之又少,归根到底,凭借的就是投资者、制片人、导演,或是某个演员的强运。强运不能让一部坏电影卖座,但可以让一部好电影爆出别人无法理解的成绩——然后被分析出无数条原因,但我们已经见识了太多大爆特爆的电影了,我们了解他们的幕后制作,他们真的在制作期间就意识到这些了吗?不,很多人什么都没有意识到,只是凭着本能去做而已——是他们的强运让他们被赏识到。”

吃了一口冻酸奶,他指着杯子,“70年的时候,没人知道这是什么,人们在说,我们需要推广健康奶制品,取代那些不健康的垃圾甜食,当时市面上推出了不下10种健康的奶制品零食,而紧接着,boom,冻酸奶店开满了街头巷尾,而谁能预知这一切呢?电影就是冻酸奶,他们都是产品,也都需要强运——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个迷信的人,我之所以非常支持你买下大梦,就是因为华纳需要珍妮弗.杰弗森——也许还有切萨雷.维杰里的运气。珍妮弗不但能挑出好电影,更能凭本能找到卖座的电影,这才是她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华纳最需要的东西,这也是大梦能和六大平起平坐,商谈合作的原因。我们没有把握把《碟中谍》、《速度与激情》做好吗?这是在藐视六大片厂,但我们确实欠缺她这种对市场的直觉和自信,说穿了,就是她的运气——这女孩一直说自己的成功是出于敏锐的直觉,很多人都认为她很虚伪,她在隐藏底牌,但我相信她,我也因此尊敬她,她对自己的成功原因看得很清楚,并没有被虚荣迷惑,她没有相信自己的实力、专业素质……这些bullshit,她非常坦率,她就是靠她的运气。”

“而现在你担心的是……大梦的运气已经过期了吗?”罗宾诺夫迟疑地说道,他迅速找到了有利于自己的论据,“但就如我说的,大梦没有投资《九》……”

“这和投资无关,重点是这部电影的命运,”比克斯摇了摇头,“我一直在注意这部电影,从筹备起它就分外艰难,而它的映前口碑更远低于自己应得的水平,现在票房更是走出了难堪的曲线。当然,我们可以为它找到很多理由,但归根到底,这是一部倒霉的电影,它没有运气。要找理由,《第五个莎莉》和《迈克尔.克莱顿》有太多的理由了,但那时候,珍妮弗.杰弗森就可以创造奇迹,但这一次,她的魔法失效了,这部好电影没有超水平发挥,甚至也没有平稳发挥,而这只是珍妮弗运气衰退的一个征兆。”

把冻酸奶放到桌上,他擦了擦嘴角,“想想吧,这么多年了,韦恩斯坦几乎从没有动用这样强行运作的招数,虽然我给他找了理由,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更像是会走公关路线的那种人——这也确实是他的强项,没理由不试一试就直接放弃的。当然,他的举动是为了追逐利润,这无可厚非,谁也不能指责他什么,但这客观地来说,已经对即将上映的《阿凡达》造成了两点影响。”

他曲了一根手指,“第一,我们都应该承认,首周的7000万票房,或者说首日的3000万票房,体现的是珍妮弗的票房号召力——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只要你能让大部分人知道有这么一部她参演的电影,不论类型如何,门槛多高,都会有这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去看。”

首日3000万,首周末就近6000万,如此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在现在的比弗利山庄应该是独一无二了,即使是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和克里斯托弗.汉克斯,也不敢放言自己的艺术片能有这样的票房——当然,这也是因为珍妮弗的前三部艺术片都是主演,这一次片方的宣传又有误导性,让人以为她戏份足,以及《梦露》的确投合了主流观众的胃口……

“但我们也都知道,这种票房号召力更像是演员在观众心里的信用额度,它是会打折的,而且有明显的波动,《九》等于是抢在《阿凡达》之前透支了因为《梦露》而高涨的信用额度,这一次慕名而去的观众全都失望而归,他们还会因为珍妮弗的出演,而毫无理由地跑去观看《阿凡达》吗?”比克斯摇了摇头,肯定地说,“不会的,珍妮弗的号召力肯定会减弱,额度不好说,但从票房的跌势来看,这一次普通观众真的非常失望,这种欺骗式营销捞的其实是属于珍妮弗自己的钱,如果这女孩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她肯定会极为恼怒——这种损伤有时甚至不可逆转,而且直接针对的是她人气的根基。很多时候,有些演员就只是忽然间仿佛失去了一切关注度,不管做什么,人们就只是对她漠不关心了——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老了,观众们厌倦了,但也有极大的可能是他们这么伤害了受众们的感情,让他们对她失去了兴致。这件事怪不了珍妮弗,她不可能预见到《九》会在戛纳完全被冷遇,甚至就是被她自己挑出来的《百万富翁》,也怪不了韦恩斯坦,如果他还有别的选择,如果这部电影的成本不是这么的高……甚至怪不了那些赏识不了这部电影的影评人们,他们都有正当的理由,这一切就只是……”

“倒霉。”罗宾诺夫确实感到自己都快被说服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的确如此,“这一切就只是……倒霉。”

“是的,最倒霉的一点,还在于它恰好就发生在《阿凡达》上映前夕,”比克斯摊了摊手,“福克斯即使从普通观众的差评中意识到了什么,在半年的宣传过后,一切也已经无法挽回了——《阿凡达》的宣传重点一直是珍妮弗,她是演员方面最大的噱头,而就我知道的,现在看过试映会的观众们透露,珍妮弗在电影里甚至是没有露脸……”

有时候,观众试映会其实是并不能太说明问题的,就像是《九》,试映会反映不好,所以韦恩斯坦才要强行回血,不走口碑路线,如果他能提前预知到核心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并不差,他说不定就不会采取这种自损八千的路线,而福克斯组织的观众试映会虽然对《阿凡达》口碑甚佳,但这些观众当时明显没被珍妮弗‘欺骗’过一次,双方的观影情绪、心态都不一样,这对电影的票房影响有多大,真的谁都说不清楚——看似只有600万人被‘骗’到了,但谁知道这600万人是不是每个都对珍妮弗非常失望,连《阿凡达》都不想再去支持了?又有谁知道是不是有上千万人在首周的回馈后一样感到愤怒,然后就此止步,拒绝支持骗子电影的?如果观众认为《阿凡达》也是一部骗子电影,打着珍妮弗的幌子,但她实际上就干了个配音的工作……

罗宾诺夫打了个冷战,他低声地自问道,“那么,观众会这么认为吗?”

“谁能知道?”比克斯苦笑着摇了摇头,“起码我不知道……”

把酸奶杯扔进了垃圾桶,两个中年人重新站起身,往电梯走去——刚才罗宾诺夫并没有注意到,电梯门上正好喷绘了一副《阿凡达》的海报。

面对着海报中鼻宽眼大,虽然还有珍妮弗的特征,但却明显是cg产物的女外星人,比克斯的声调似乎都有些诡秘了起来,他轻声地说道,“拍摄成本3亿,营销成本起码是2亿——对业界来说,这是福克斯的愚行,但我从前还是很看好这部电影的,它汇聚了两个极为强运的大人物,成功几乎就有了保证,但现在……”

总成本5亿的电影!即使身为华纳电影的负责人,经手的大项目不知凡几,罗宾诺夫依然不禁感到了一丝寒意:如果它也和《九》一样失败,对福克斯来说那意味着什么?它真的有可能再度因为一部电影的失败而濒临倒闭!那会是何等华丽壮观的坠落,多么动人心魄的场面?

“《九》只是个例外吗,还是j.j的运气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阿凡达》会告诉我们答案,”明明周围只有两三个注意力明显不在他们身上的年轻妈妈,但比克斯的声音依然又轻又快,仿若耳语,“甚至无需走到尽头,只是弱了那么一些,不再能加持这部电影创造奇迹——这对于《阿凡达》、福克斯和她来说,就都算是无可挽回的失败,这部耗资5亿的电影,不是铸就他们登上神座的台阶,就会成为他们送葬的悲歌……”

“就和派拉蒙、环球甚至是迪士尼一样,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这部电影给我们答案,杰夫,你可要保持警惕,把握机会——如果大梦坠落,你得为公司挽回损失,在《代号shero》里,能抢走多少利益就抢走多少,这也是你自救的唯一机会了……”比克斯望着电梯指示灯,连眼尾也没瞥向罗宾诺夫,泰然得就像是自己根本没有把这个多年的下属一脚踹开,宣告了自己要让他背锅的决定。——虽然是由罗宾诺夫主导,但如果不是比克斯的鼎力支持,罗宾诺夫也不可能主宰华纳签下那么‘丧权辱国’的条款。

‘叮’的一声,电梯门滑了开来,比格斯好像根本没看到罗宾诺夫那煞白的脸色一样,他热情地按住了向上键,招呼起了几个同样等电梯的妈妈们,“女士们,afteryou——谢谢,当心点,宝宝好像睡着了——需要帮忙吗,亲爱的——”

第341章首日七千万?

首日七千万!

票房两天破亿,首周末1.4亿,海外同步开画的13个国家亦是贡献出了近五千万的后劲,上映三天全球票房已经破了两亿……

在《九》不温不火的连番跌势中,很难说六大中其余的几家是否都打着和华纳一样的主意,但他们当然也不会弱智到因为一次受挫而立刻小人地和大梦翻脸——也许,他们都是在等着《阿凡达》的最终结果,甚至就连福克斯都在转着差不多的念头:目前和各大公司合作的项目均已经启动,除了没有赶上末班车的索尼以外,五个项目都是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制作,而且除《shero》外都是由大公司这边主导,而不是把钱放在大梦手里,等于说大梦现在投资在外的钱已经有五亿多了,终究是一间崛起没有多久的新公司,现金池不可能多雄厚的,大梦还要拍摄自己的三部电影,现在应该是他们现金最干涸的时间段。如果《阿凡达》扑街的话,大梦的一亿多投资肯定是血本无归,天知道福克斯会拖到什么时候才来结算——这时候合同也不管事了,福克斯肯定要尽量把损失转嫁给大梦,甚至很难说几大公司会不会形成默契,借口诸多地叫停项目,把大梦的这几亿元卡在手里,甚至是鼓动大梦和他们打诉讼战、主动提起诉讼等等,用这些手段来拖垮一间拥有不少版权的公司。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谁开始联络同侪,统一意见,只能说是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可能,一种六大抱团,排挤新秀的手段,这还要多谢大梦年初疯子一样的表现,如果不是派拉蒙的格雷当时慷慨贡献出了自己的名誉,现在很可能已经有几家沉不住气了,绝不会是现在这样温和的坐视、等待态度。

就当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阿凡达》,期待着这部巨作的市场反应时,11月末,大梦的两部上映新片却是出乎大家意料的刷了一把存在感——11月20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暮光之城》同时上档,这可能也是大梦的老传统了,虽然说两部类型不同,但一家发行公司负责的影片同日对打,也意味着人手统筹的不便,这本来也是发行公司尽量避免的事,不过大梦好像并不在乎这个,在去年年末的双片同日之后,这一回又是一模一样地,两部电影挑了同一天上档。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没有巨星加持,走的也是颁奖片常见的小规模开画路线,不过得益于它在海外累积的名气和口碑,这一次的开画并未小到几十个馆,而是以1020家影院开画的规模登上了舞台,它当然也没有《九》那样豪华的首日,以日均二三百万美元的速度,稳定地收割着票房,但良好的口碑和渐热的话题度,也让它完全可以走长线放映的道路,熬到奥斯卡提名之后,应该会有一段新的增加,虽然乍看之下不如《九》,但《九》在国内勉强磨过一亿以后已经濒临下档,仅剩少量的放映场次苟延残喘,而《百万富翁》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说起来,随着海外陆续开画,《九》的全球票房轻轻松松走到了一亿五千万这个槛上,而且距离两亿也不是那么的遥远,按照通常的计算规则,这意味着韦恩斯坦公司也不太会亏本,有很大可能是小赚,而《百万富翁》能否走到两亿都还是很难说的事,然而,对于所有人来说,《百万富翁》的表现叫惊喜,《九》的表现却叫扑街,这也不能不说,在珍妮弗多年的蹂躏之后,好莱坞对她确实已经有了另一套标准……

而《暮光之城:新月》呢,它的表现可以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所有人都把它忽略的时候,给了大家一个天大的惊喜:在上映以前,它的午夜场预定就基本保证了两千万的票房,但没有人想到它首日会比上一部翻了一番,直接冲到了七千万这个数字上,这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3天破亿,比前作足足快了一倍。而海外票房也有大幅上扬,几乎也是比前作翻倍的节奏。

按照这个趋势算,全球票房翻倍,这部成本仅仅五千万的电影,最终票房是要突破6亿,甚至是往7亿去走啊……

《加勒比海盗2》的票房进入了10亿俱乐部,但它的成本是2.5亿,广告费更是《暮光之城》的数倍之多,如果只算电影票房的话,毫无疑问,《暮光之城》的盈利率应该是今年所有电影之冠,它也是预定年度前十的所有作品中制作费第二低的一部,而虽然制作费只得3500万,但全球票房定格在4亿6,国内就拿了2亿7的《宿醉》在海外票房上输得太多,赚得应该是不如《暮光》这么潇洒。不过,他们的利润已经足以让《哈利波特》和《冰河世纪》眼红了。

当然了,能进票房前10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逆天的强者,有自己的独门绝招,比如说《变形金刚》,光靠车商植入就赚了个盆满钵满,更不说它本来就是孩之宝公司的大型广告片,带动的玩具销量那都是利润,还有《哈利波特》的周边销售有多赚?人家的主题乐园都要开了,有多赚那还用说?09年本来就是强者如云的一年,《冰河世纪》、《星际迷航》、《飞屋环游记》都是一时之选,而华纳在同日上映的《弱点》也是好评如潮,看起来大有票房奖项大丰收的意思,但不论如何,喜剧和ya电影的投资回报比依然是让人眼红,而ya电影在这点上的优势比喜剧电影更明显——海外强,海外真的强,看起来《暮光》的海外应该是要超过本土了,和《变形金刚》一样,其在海外的人气随着第一部的走红后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而海外的观众普遍要比美国观众更长情,更不挑剔,只要电影的质量不要下降得太明显,系列作的海外票房那就有了保证,在大家北美票房拉不开大差距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盈利点怎么让人不羡慕妒忌恨?

看起来,也许《九》真的只是一时失手,不,或者说珍妮弗就是为了报答罗伯的知遇之恩,而不是看好这部电影,不然以她的作风,怎可能不带资进组……

随着《暮光》票房的逐渐增长,业界的一股暗涌似乎也渐渐地平息了下来,项目的运转变得日益滑顺,回到新西兰的珍妮弗又成了关心的重点,尤其是福克斯,在《阿凡达》档期将至以前,越来越像是惊弓之鸟的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福克斯当然意识到了《九》的观众口碑会对《阿凡达》带来怎样的影响,但之前半年的宣传都做了,现在还能怎么改?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下去,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就‘全片都是cgi,没有珍妮弗真人’这一点进行说明,为了宣传效果,福克斯之前的确从来没有说过这点,提前说明吗?可能会对票房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但如果不说的话,《阿凡达》估计也得和《九》一样,被普通观众骂得不清……

时间进入12月,颁奖季也进入了白热化,《百万富翁》剧组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诸多商业活动中,开始了自己的拜票活动,《九》在观众口碑不错的情况下也想稍微搏一搏,男主演丹尼尔不出来,女主演玛丽昂和导演罗伯也不得清闲,各大商家开始为圣诞节做宣传,而《阿凡达》的轰炸式营销也进入最终阶段,地铁、公车、商场……走到哪里你都能看见那标志性的画面:一个外星人在云海间飞纵、奔跑,视角一转,他看见了一座漂浮在空中,美不胜收的高山……

“搞到首映的票了吗?”

“没有,但也就是多等两周而已,再说这一次的首映式是在伦敦,洛杉矶的首映礼只会提前五天举办,没必要为了这个特意开车六小时吧?”

“你好像对这部电影提不起兴致啊?珍妮弗的婚礼对你的打击真的那么大吗?”

“与其说是她的婚礼对我打击大,还不如说是她和切萨雷结婚以后就开始分居对我的打击大……”

这么熟稔的对话,当然来自查尔斯和琼恩这对追星好拍档了,目前都住在旧金山的两人早就成了现实中的朋友——毕竟都是搞it的,查尔斯和哈利也相处得很投契,移居到硅谷以后,一直都是在埋头创业的查尔斯时不时就会约两人出来喝一杯,而珍妮弗.杰弗森和她的八卦,当然是他们聊天的重要话题。

“给人的感觉是,你只是接受不了他们结婚以后,还要为了事业各自奔波——本质上你还是希望珍妮弗和别的女孩一样,一旦结婚了就安定下来,最好在两年内生个孩子,”琼恩耸了耸肩,“性别偏见哦。”

“如果不组建家庭的话,干嘛要结婚?”查尔斯反问道,他摇了摇头,阻挡住了琼恩的反驳,“ok,ok,保留看法,不过我也并不是因为这一点不去伦敦或洛杉矶——我们已经看过很多次珍妮弗了,首映式上基本不会有太多的互动,如果在电影里还只能看到cgi制作的假人动来动去的话,那对我来说就不是那么的合算,不是吗?要排开那么多时间,花那么多钱,你却看不到太多的珍妮弗。”

虽然还是论坛的重要一员,但一旦离开之前那个混吃等死的行业,真正开始创业,查尔斯也和哈利一样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做安排时会更以现实为主,更珍惜自己的时间。可以说他对珍妮弗的迷恋也在退烧,只是速度较为缓慢而已,但这仍然让琼恩有了一种孤独的感觉,在这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和查尔斯之间疏远了一点,好像被他抛到了身后:她还在读书,所以依然有充裕的时间和激.情来考虑追星这件事。

“好吧,那我们还是会看午夜场的对吗?”没有人陪,她也放弃了去洛杉矶看国内首映的打算,基本上,没查尔斯的帮忙,她也搞不到门票,而琼恩并不想央求他为自己特意去搞票——如果查尔斯自己要去,为她弄一张是很方便的,但在他加班频频的现在开口要求的话,那就有些自私了。首映礼的门票并不好拿,查尔斯多数也得联系那个阿拉伯王子,而对方在婚礼后应当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也使得查尔斯不那么好开口。

“对了,这一次赛义德会去伦敦吗?”她好奇地问道,“你们还保持着联系吗?”

“他现在可是我的老板——没有他的风险投资,我的小公司怎么搞得起来?”查尔斯做了个鬼脸,龇牙咧嘴地说道,“我们当然保持联系,他那时候好像也在伦敦——每年他都有一段时间会呆在那,但我想他不会去看首映的,当然,这是我的猜测,我可不敢问他,没那么喜欢自寻死路。”

“在说什么呢?”哈利一边脱背包一边走了过来,他把背包放在椅子上,扫视了一下查尔斯和琼恩的酒杯,“这一轮我买,要喝什么?”

“我们在谈查尔斯的幕后大老板,”当哈利夹着三杯酒走到桌边时,琼恩分享道,“他可能不会去看首映式了,虽然能搞到票,而这是一次很可耻的资源浪费。”

“噢,就是混入——不,受邀参加5月份那个婚礼派对的阿拉伯土老冒吗?”哈利有些刻薄地说道,“我记得他在派对上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是吗?所以他现在已经走出了对珍妮弗的迷恋了?”

“这是我们猜的。”查尔斯纠正地说,见到哈利扬了扬眉毛,他解释地说道,“他特意带了一个超漂亮的模特女伴过去——事前还给我发了照片和视频,让我来鉴赏他的臂弯花瓶,兴致勃勃地打算去抢新娘的风头,如果他如愿了,或者,按照我对他的了解,得到珍妮弗的青睐了,他肯定会对我炫耀,但他根本没提这件事,而且和我见面的时候凶巴巴的,所以——yeah,我们猜他肯定在派对上吃瘪了。”

“哈,”哈利嘲笑地发出一声,和查尔斯交换了一个满意的表情,显然,这两个男生很满意于自己喜欢的女星对于富二代不假辞色的段子,“如果他想找那种无脑的金钱女孩,那他就根本找错人了。阿布扎比财团虽然富有,但他的个人财产未必比珍妮弗更多。”

“噢,你也看到了那篇报道?”琼恩在行地说道,“就是《时代》那篇?gee,还以为《名利场》的封面就是今年的顶峰了,没想到还是福克斯厉害,连《时代》都拿得到。”

如果说到今年的宣传声势的话,那么2009年肯定是珍妮弗的全盛时期了,新婚的她从年头到年尾话题度都超高,光是以她为封面的大刊就有3月的《名利场》、9月的《vogue》、还有12月的《时代》,这可都是大刊的黄金封面,尤其是《时代》封面,那是全美各行各业都在竞争的超级大封面,一般的明星根本是没资格上的,珍妮弗一个人就上了三次,这也让她的格调上升到了一个令人仰之弥高的程度,统治力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不过,同时她也更少上杂志了,在影响力更大的同时,完全执行了影星避世的原则,今年也就是上了这三次特辑封面,拍摄了三次硬照,而这三次都是有明确宣传目标的,《名利场》是为了《shero》,《vogue》是为了《九》,而12月的《时代》,那当然是为了《阿凡达》了。

在这篇报道中,珍妮弗主要的身份并不是演员,而是电影投资人,所以《时代》杂志对她的身家做了一个估值:占有大梦20%股份的她,光是这一块的财产就有10亿美元左右,而且随着《暮光之城2》的热映,还会继续上浮,此外还有多年的片酬、分红,入行8年以后,她的财产估值是让人炫目的15亿美元估值,即使是在好莱坞,这个数字也足以让她进入0.1%的行列,而这0.1%并不仅仅是指演员,而是把制片人、公司高管、投资人等全部计算在内的结果。

当然,这也意味着大梦的初步估值是在50亿美元上下,已经接近了迪士尼买下皮克斯公司时的74亿美元,而这个估值明显是比较手紧,仅仅只计算了大梦已发行的电影,未把撰稿时未上映的《暮光之城2》和正在开发中的系列算进去,如果这些都计算在内的话,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估值翻一番都是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是这间公司没有任何债务,股权结构清楚,现金存量充沛,未来极为看好,这也让它被《时代》誉为投资者最盼望上市的公司,而一旦公司成功上市,那么手握20%股份的珍妮弗身价暴涨到多少,那就真说不清楚了,也许她会成为继迈克尔.杰克逊之后的又一个巨富,也是极有可能的。

“虽然你说这其中吹牛的成分很大,但想想大梦手里的那些优良版权,这个估值真的不算高了,甚至还可以说是有些偏低。”哈利喝了一口啤酒,对琼恩说道,“所以我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对《阿凡达》的票房那么紧张,看看报道吧,即使《阿凡达》一毛钱票房都没有,她也依然会是洛杉矶名列前茅的纳税人和富翁,她还是那个站在传奇巅峰的赢家——我看不出你有什么为她担心的必要,这女孩才比我们大两岁而已,两年前她起码就有了十亿,而我们卡里的余额加在一起能过一万元吗?”

琼恩和查尔斯对视了一眼,查尔斯哈哈地干笑了起来,“说到这个,我也可以理解琼恩的心情,你太少去论坛了,哈利,现在人们都在争论着该不该去看首映,所有人都在担心她在里面没有露脸,因为到现在为止,预告片里都没有她真人出现,如果她仅仅是类似于配音的话,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去看电影的动力就会少了很多——这可是在珍妮弗自己的论坛。”

“真不知道你们在犹豫什么,”哈利往自己嘴里扔了一粒花生米,摇了摇头,“我当然会去看午夜场,在《九》之后,如果你不去看午夜场,你就是个疯子,珍妮弗的挑片眼光让人不信任都不行,有她的脸,没有她的脸?谁在乎,她看中了《阿凡达》,《阿凡达》就肯定是部好电影,而我还没偏执到不能享受一部好电影的程度。”

琼恩和查尔斯当然都是会去看午夜场的类型,闻言也都只是笑笑,琼恩摊了摊手,“但现在问题是,很多人不是你这么想的,而大众的看法你根本无力去控制——”

看到哈利的表情,她放弃了说明,而是摇了摇头地说道,“算了,和你们男人说不明白。”

“性别偏见哦。”查尔斯沉声地说道,把刚才琼恩的批判扔了回来。

三个小伙伴都笑了起来,默契地碰了碰杯子,琼恩自言自语地安慰着自己,“其实就是失败了也没什么——珍妮弗是个坚强的女孩,她承受得起失败。”

“噢,多坚强的女孩,永远穿着一千块以上的鞋,穿一次toryburch是新闻的女孩。”哈利惯性地冷嘲热讽了起来,查尔斯喷笑着呛了一口,赶快背过手抹了抹嘴巴。

“嘿,就像你自己说的——19岁的时候,她一无所有,现在她有10亿美元,”琼恩对哈利竖起了眉毛,“她就比我们大两岁而已,已经自己在做电影制片了,今年为了工作,她和丈夫分别了半年——两个人都是空中飞人——两年以前她的工作量比这还大,你说她不坚强,她能做得到的事你做得到吗?不仅仅是演戏、美容,那些谈判、会面——你能做得到吗?”

不论是哈利还是查尔斯,甚至是琼恩自己都静默了下来,思忖起了这个被逼出来的话题,过了一会,哈利叹了口气。

“你这样说,我还怎么在酒吧里待下去?”他站起身,拎起了背包,“走了,回公司加班去。”

“我也……”查尔斯也露出了惭愧之色。

“我的论文……”虽然还是学生,但琼恩也觉得如坐针毡。

“那么,如果没意外的话,上映当天午夜场见?”

“午夜场见。”

“午夜场见。”

在酒吧门口,三个小伙伴互相道别,在偶像的激励下回家奋发向上去了,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类似的对话几乎有成千上万——很显然,他们不是唯一一个被《阿凡达》即将上映的消息给搅动了心情的人。

“广志君,圣诞节前前前夜——22号晚上,能到这儿来吗?菜菜子那天会提早下班,请你一起去看午夜场电影好吗?”在东京银座,妩媚的陪.酒女有些羞涩地提出了邀请。

“哦?菜菜子很少去看午夜场吧?”她的老客户表情大动,显然是想歪了。而菜菜子白了他一眼,加重了语调。

“是《阿凡达》啦,广志君,a-va-da,”她指着吧台上方的小电视,这上头正放着《阿凡达》的预告片,只是在较小的屏幕上,画面说不上多吸引人,“菜菜子已经看到好多次预告片了,这又是我喜欢的珍妮弗桑演的——再加上,我也想和广志君一起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啊——”

日本的电影市场一直较为封闭,引进片延缓个一年半载也不是奇事,这一次,在福克斯的大力公关下,《阿凡达》仅仅是晚了一周,在12月23日上映。

“最后一次组织报名,北京地区包场观看《阿凡达》了,地点双井ume,还有两团未满,如果有想看imax的到下面这帖,时间场次符合的话,可以一起买票。”珍宝贝揉了揉眼睛,按下了发送键。“上海和武汉的包场活动自己去对应qq群里问哈。”

“求带。”

“双井ume有点远,但我想和大家一起看。”

“都快点决定,尤其是imax,票不好买哈,学生党自己慎重考虑了,120一张票,能承受就承受,不能承受看普通3d。”

因为韦恩斯坦发行能力的缺陷,《九》并非全球同步上映,在东亚地区的宣传接近于没有,粉丝们当然也就不会感到被骗,受到伤害——他们根本连电影都没看到,全在热情地期待着珍妮弗的新作,甚至于贴吧也开始组织包场观影活动,这也是珍妮弗的粉丝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死忠,已经形成团体的证据,在以前,即使有人想组织观影,在一座城市里,时间、地点都方便的绝对人数太少,也做不到包场。

“妈妈,看,蓝人——”在法国巴黎,现在的天色还大亮着,才刚五岁的小男孩指着电视机里的预告片,高兴地跳了起来,“还有会飞的山!妈妈,山会飞吗?会吗?”

“我也不知道,”他的妈妈耸了耸肩,漠不关心地看着珍妮弗.杰弗森的名字在屏幕上一闪而过——她根本不是电影敏感人群,一般都没有去电影院这个习惯,顶多就是偶尔看些连续剧和老片子,“皮埃罗,从沙发上下来,如果你表现好的话——”

看了播映时间一眼,她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元旦,元旦假期我就带你去看这部电影……”

“阿曼达,”美国南部的小镇上,几个中年女人也在谈论着这部电影,“你有兴趣去看《阿凡达》吗?如果有的话,可以麻烦你载保罗和你一起去市中心吗?我们的车送修了,我不能送保罗去,而他需要一个监护人。”

“我上映当周也许不去,”想到《九》的观看体验,阿曼达皱了皱眉,但她没把话说死,“但也许孩子们会闹着想要第一周看,如果那样的话,我就带上保罗……”

“绝对不去看。”一直以来都是珍妮弗的狂热粉丝,为了看《九》甚至跷课的安娜愤愤地敲打着键盘,“我不会让她再骗我一次了,他们需要知道这种欺骗性宣传是有代价的。”

“可以去看看,不过特效真的能做好吗?不会和《贝奥武夫》一样不自然吧?”

“卡梅隆的电影当然要去看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让我失望过。”

“珍妮弗.杰弗森在海报上的造型真是……有点丑,但你会一直想要盯着它看,不是吗?这部电影看起来好像很有趣似的,我打算去看看——如果cg也算的话,这应该是她最丑的角色了。”

看,不看,等等再看,对于这部宣传攻势豪奢到了极点的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不论是哪个强大的统计公司都无法做出有效的总结,总之,到目前为止,《阿凡达》的话题度已经上来了,但午夜场的预定却远远没有《暮光之城2》那么惊艳,当然了,这是系列作的第一部,又没有原著,粉丝基础不够强大,所以看午夜场也不算很准……

在暴风雨前的宁静中,12月11日,《阿凡达》剧组在伦敦举行全球首映礼,剧组成员悉数到期,各大媒体也没有错过这场盛事,《好莱坞报道者》、《综艺》、《帝国》,boxofficemojo,这些来自美国的媒体派出了专栏作家、特约影评人和影视记者,而英国的《泰晤士报》、《太阳报》,巴黎的《费加罗报》……200多个记者把首映礼红毯挤得满满当当,首映礼观影厅更是可以容纳三百多人的imax大厅——《阿凡达》和imax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了推广这部电影,以及它在imax银幕上的出众视觉效果,imax公司也是不遗余力。

“听说电影放完以后还会有记者招待会。”没有走红毯,而是从侧门直接进入了场地,《综艺》专栏作家德里克.埃利没有多久就找到了自己的组织——虽然在美国的那些老面孔这一次没有看到,但出身英国的他并不缺少熟人,此外,《综艺》这一次还派遣了他的一名同事托德.麦卡锡过来,此时他正和几个同行站在一起热聊呢,“福克斯真的很把这部电影当回事,不是吗?”

“这毕竟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回家度假的德里克说道——他今天是凭借着私人关系过来的,《综艺》手里的票给了麦卡锡,而此人是故事片的狂热拥护者,一直对特效嗤之以鼻,德里克认为这也是《综艺》选择他的原因之一——显然,《综艺》对于德里克几年如一日的偏爱珍妮弗有些厌倦了,他们想要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甚至是有意想要推动一些反对的声音。

果然,对于德里克的说法,托德只是轻蔑地一笑——他从来都不喜欢卡梅隆,认为他和迈克尔.贝一样,不过都是技工而已,“如果仅仅是卡梅隆的话,我可不会因为他来到伦敦,吸引我来的是珍妮弗在特效片里的表现——希望她能给我一个惊喜。虽然《九》是一部好电影,但她在里头的角色有些太乏味了。”

“你知道吗,托德,考虑到你的口味总是非常小众,你这么讨厌《阿凡达》,倒是让我对它的票房更有信心了……”

谁在讨厌《阿凡达》?赛义德被传进耳中的只言片语吸引了注意力,他扭过头打量了一下人群:几个老头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分不清谁说了刚才那句话,接收到了他的扫视,倒是有几个人好奇地看了他一眼,很明显,一个阿拉伯裔年轻人在这个大厅里足够显眼,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好奇心。

只要一想到珍妮弗.杰弗森和她的丈夫随时可能走进大厅,赛义德就浑身不舒服,再加上这整个大厅都散发着影评人的味道,让人无法久留,他干脆快步走进了影厅里,在后排偏僻的角落里随意找了个位置,尽量沉下身子,有些没形象地安顿了下来——闻着影厅里装修材料的味道,他皱着眉叹了口气,几乎有些想要起身离开,但还是纠结地留了下来。

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什么时候不能看呢?在赛义德心里,仿佛有一个声音正在这么说着:就一定要在首映礼上看吗?就一定要在她也会过来的首映礼上看吗?

对于赛义德这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王子来说,‘予取予求’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词汇,珍妮弗.杰弗森是他在异性方面的第一次失手,而如果说她的不感冒在一开始还能更激发他的征服欲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挫败最终还是渐渐地转化成了另一种形态——极为可怕的难堪。如果能对自己坦白的话,赛义德会承认,他在珍妮弗跟前甚至是有些自卑的,尤其是阅读了《时代》的报道,再也不能否认珍妮弗本人的富有和权势之后,他再傻也知道,珍妮弗对他的追求冷淡以对,纯粹是因为她根本就看不上他,对她来说,他有些太无能了。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哪怕是相对普通一些的女孩胆敢看不上他,赛义德肯定会怒火中烧,用自己名校毕业(有些水)的学历,以及光鲜亮丽的头衔(还是有些水)来打她的脸,或者干脆直接就奋发地做出一番成绩,在女孩跟前证明自己,然而,珍妮弗是如此的优秀,在各领域的成就是如此的耀眼,即使赛义德一直对自己很有信心,他也不能不在巨大的失落感后艰难地承认:就像是你不会和比尔.盖茨比电脑系统,和乔布斯比mp3播放器和手机一样,你就只是不能和珍妮弗比电影,而他也的确没有在自己的金融领域里创下和珍妮弗一样的成就,她看不上他……确实很正常,她挑选的丈夫切萨雷.维杰里,虽然曾被自己用五百万买下过一次屈服,但他在职场上的成就也要比他骄人得多,最起码,他可不是在家族企业里就职,在caa的晋升速度也堪称传奇。

正因如此,虽然拿到了邀请函,但他对是否出席首映礼也是犹豫不决,他是想看这部电影的,不管有没有珍妮弗,他都有兴趣——他也很喜欢詹姆斯.卡梅隆,如果能和他聊几句也不错,但赛义德现在真的不想见到珍妮弗,更不想看到她和丈夫说笑的样子,那感觉就像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提醒着他自己是多么的不优秀。

来,还是不来?

最终,影迷的一面胜利,他还是来了,可盯着空白的银幕,赛义德根本不知道自己期望看到的是一部好电影,还是一部坏电影——他应该希望看到好电影,这样他才不会白来一趟,但他却又希望看到一部坏电影,这样,至少珍妮弗不会那么的传奇,至少她会被证明她也会失败,至少这样的话,赛义德还有赶超她的可能,起码他可以容许自己做做这样的白日梦……

在他的胡思乱想中,来宾们已经渐渐地坐满了大厅,灯光黑了下来,随着屏幕上的放映机运转声,仿若老式电影特效的10字出现在了屏幕中央,而赛义德也深吸一口气,把杂念抛到了脑后。

“来了。”他喃喃地念道,又振作起了精神,“来吧!开始吧,让我看看,你到底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传奇——”

作者有话要说:只是是《暮光之城》而已……这部电影的票房数据都是真的……

第342章阿凡达首映(上)

有些不舒服地调整了一下鼻梁上方的两副眼镜,托德.麦卡锡望着imax片头那巨大的倒数标志向自己袭来,再一次地感受到了那熟悉的战栗感:不管第几次看到这段宣传片头,他的确都会为imax公司暗自叫好——在2d电影里可能还看不出什么来,但在某些号称3d的电影里,很可能整部电影的特效都比不上这一段宣传片。而这段宣传片也的确为imax3d的未来做了个背书,起码对托德来说,这段宣传片带来的震撼就改变了他的看法,如今他自忖对于特效电影已没什么歧视,只要做得好的话,在imax这样的巨屏上观看,的确是一种享受,现在整个业界面临的问题无非是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成本下做好特效而已。

全片3d,而且还是真人cgi结合,原创种族,对托德这样的老江湖来说,这里的地雷区简直是多不胜数,他也严重怀疑这种cgi人物大屏幕上看起来效果如何,虽然预告片似乎效果不错的,但预告片就像是所有的广告一样,通常都是有水分的。还有,3d的效果如何——之前在看《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时,他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这部电影的3d片段大约是10分钟左右,摘下眼镜以后你会发觉电影荧幕亮了很多,观影效果更加愉快,这是3d眼镜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它在,屏幕肯定是要更为暗沉,如果没有相应的特效片段来补强的话,观众肯定觉得心情受到影响……

“wow!”

在短暂的片头过后,托德就忍不住低喊了一声,他的身躯震了一下,一瞬间几乎有些眩晕的感觉——《阿凡达》蛮横无理地用了一个飞快前进的镜头做开场,虽然这也不可能是第一部采用飞行镜头的电影了,但在3d效果以及imax巨屏的加成下,那种仿佛经过cg处理,但细看又十分真实,美得有些飘逸和奇幻,有强烈‘异世界’感的飞驰镜头,那种占满了整个屏幕,逐渐加速往下,整个景物仿佛迎面而来的感觉,在那么一刹那间真的让人有电梯失重、开车飞驰的感觉,甚至身体本能地都出现了反胃、眩晕的应激反应。托德绝不是唯一一个叫出来的人——虽然这里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通观众,每个人几乎都是见过世面的业内人士,但人群中依然响起了低低的惊呼声、赞叹声,还有椅子响动的轻微吱嘎声。

在热带雨林的上空一路俯冲而下,往树林深处飞掠而去,伴随着主角杰克.萨利的旁白,镜头一个闪黑,随后便是一段在大屏幕上显得一场丰富多彩、细节格外清晰,让人有目不暇接感的未来都市。主角杰克也开始徐徐地介绍自己的身世,以及这个时代的几大特征:这是个有些反乌托邦色彩的未来都市,虽然科技先进,数码产品变得非常廉价,但社会还是如以往一般混沌、混乱,而杰克这个退役老兵虽然因公残疾,但却无钱去做脊柱修复手术,也等不到不靠谱的国家福利,只能如行尸走肉一般地自暴自弃。

“从剧情上来说,老套的开局,唔,不过安东尼.瑞安选得不错,他的演技还算是撑得住场面……”和以往一边看电影,一边心里就能蹦分析、蹦弹幕不同,这一次托德是直到杰克在酒吧见义勇为,出现了干架戏码,这才回过神来,开始了习惯性的解析——他还有些晕乎乎的感觉:不仅仅是对一开始的特效镜头,就是对卡梅隆展示的这个未来世界,在大屏幕上显得丰富无比的有趣细节,都令他目不暇给,深深沉迷。“但这部戏的重点并不是演员和演技,而是卡梅隆对imax的理解和对特效的掌控吧?上帝啊,这男人完全是世界之王,这部电影和《泰坦尼克号》一样,回应了所有的质疑……最开始的飞掠镜头完全超过了这整个时代……超过了我们之前看到的所有3d和所谓特效——那种亦真亦幻的感觉,真实的航拍或以前的特效镜头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效果,他们一定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或者卡梅隆又发挥了他的天赋:让老技术看起来变得非常的酷。”

“从视效来说,这部电影已经赢了。”他身边的同事德里克凑过来低声地说了一句,“只要一直保持这个水准,今年至少有一个奥斯卡到手。”

“是的,”托德推了推眼镜,心不在焉地低声说道,“这是一些我们从未在银幕上看到过的东西……”

现在全美的imax银幕数大约有100多块,有许多大片都已经在imax银幕上进行放映,但当然多数都是后期转制,就托德自己的观影体验来说,《星际迷航》、《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变形金刚2》,这都是今年他在imax上看到过的大片,虽然大屏幕肯定看得比较舒服,但要说和小屏幕的观影体验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因为视线焦点的问题,有些时候他会感到在巨幕上观影不是那么的自然和舒服,需要一直矫正自己平时的视物习惯——尤其是人物特写的时候,巨幕上出现一张大脸的感觉是很不愉快的。仅有少数几部在拍摄时使用了imax摄影机,是真正运用新技术进行拍摄的电影没有这样的毛病,比如说《极地特快》、《贝奥武夫》,但这二者都是纯cgi制作,作为成年人来说,托德看动画的时候不会有‘这真美’的感觉,事实上他一直不是很能欣赏面对成年观众,试图探讨深奥问题的动画片,比如说《最终幻想》之类的cg电影,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但,《阿凡达》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托德记得这部电影也并非是用imax专用的3d摄像机拍摄而成,这部机器目前似乎还无法商用,可以说它也是后期转制,但在拍摄时,卡梅隆很好地考虑到了imax观众的感受,具体哪几个镜头有差别他说不出来,但托德可以感觉到,目前为止,他看得非常舒服和享受,感觉imax真正地有了意义,不再是简单的放大而已,他让整部电影的形式似乎都发生了一些改变,细节更清楚了,运镜的方式也更自然了,你无需用拉近镜头来提醒观众们注意信息,这么大的屏幕,他们漏不掉的。如果说电影是导演和观众的对话的话,那么这一次,对话进行得非常的舒服,而且很有新意,从一开始就让观众非常兴奋,感觉自己看到了许多新的东西。对剧情、人物的容忍度也会相应的提高,起码对托德来说,他就不准备多苛求剧情什么了,和《泰坦尼克号》一样,主线剧情其实并不深奥,甚至可以说是很俗套,但只要你能处理得好,能让人代入和动情,那也不妨碍它拿最佳电影,因为它也是从特效、拍摄手法以及场面上,完全地重新定义了灾难片。

在这种真.imax观影体验,以及全片3d,时不时地就会有些精妙的特效镜头让人赞叹的情况下,虽然《阿凡达》的剧情说不上有多么的精彩,但托德一点都不觉得无聊,不论是飞船在群星间飞向潘多拉的长镜头——带走了好多人的呼吸,电影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赞叹声——还是杰克在太空舱里醒来时,看到失重状态下的雨滴相互融合的场景,都令他如痴如醉,感觉就像是重新发现了一遍电影的魅力:如果说影评人注重的就是电影的剧情而不是视效,那这种印象就未免有些太呆板了,所有的影评人之所以成为影评人而不是书评家,都是因为他们被电影的声光效果,被电影的视效所吸引,对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深深着迷。而正因为托德看过了太多电影,《阿凡达》这种全新的刺激才能让他如此兴奋,甚至要比一个懵懂的观众更兴奋得多,因为他知道这有多么的了不起,多么的伟大。

当标题中的阿凡达第一次现身于镜头前时,电影院里再次发生了低低的骚动——这个沉睡在营养舱中的蓝家伙——看起来是这么的真实,你甚至分辨不出那是cg的结果,在3d的效果之下,它看起来好像真实地存在于那里,就好像……就好像真的有这样的一种外星人!

“wow,that’s……justsocool。”听到身边的埃里克发出了喃喃的赞叹声,托德也不禁吞咽了一下,他舍不得移开眼睛,摸索地拿起苏打水喝了一口,就把它拿在手上,打算等一会的过度情节再找到扶手上的饮料口,把它放回去。

“卡梅隆真的做到了,”他第二次自言自语起了相同的话,“这个混蛋真的又一次做到了……”

#

当杰克进入化身,阿凡达起身和周围人互动时,赛义德早已遗忘了自己的尴尬心结,他现在非常后悔,自己为什么坐在这么偏僻的角落里——虽然理论上说,只要你在影院里,观影效果都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当然是正中靠后的位置观赏效果最好。如果他坐在那里的话,这一切体验肯定会更加完美、更加震撼——这样他起码可以忍耐个几周,在大规模上映,他能重看之前不至于那么的难熬。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也许是因为他开始出汗的关系,眼镜有些雾气,赛义德飞快地抓下来,用刚才工作人员发给的湿巾擦了几下,重新戴上了它,立刻又投入到了电影世界里去,“god,这一切真的正在发生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虽然他很喜欢电影,但考虑到imax在全球银幕数的稀少,以及购票、开车的麻烦程度,赛义德之前并没有来过imax影院,说实话,在《阿凡达》之前他都没有怎么注意过这个概念,他有自己的私人电影院,为什么要出门看呢?可现在他已经开始埋怨自己了,如果在imax屏幕上,每部电影都和《阿凡达》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