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野拍了拍他的肩,没有说话。

走之前,三人已问过路了。往南走两个时辰,便可到一个叫做杨林的小镇。昨日走了那么远的路,沈子翼已吃不消了,脚下涨了几个大水泡,还是袁天野昨晚给他挑了,这才好一些。今天又要走两个时辰,更是苦不堪言。但见林小竹一点不知疲倦的样子,他也只得咬牙跟着,没有叫苦叫累。终于在两个时辰之后,三人踏进了那个小镇。

看着人来人往、琳琅满目的街市,沈子翼大大地舒了一口气,道:“咱们就在这里住下来,等着他们来找就行了。”

袁天野的脸色却没有放松:“这镇子太小,也不知有没有钱庄,能不能兑换一千两银票。”

沈子翼一听,哀叹道:“不是吧?如果没有,咱们身无分文,不得饿死在这里?”

林小竹睨了他一眼:“你这一身衣服拿去当,或许能换得两个钱。”

沈子翼一听,低头看了看他身上有些脏了的锦袍,疑惑道:“衣服还能换钱?”

林小竹摇摇头,都懒得再跟他解释。

这镇子还真不大,也就三条街。三人在镇上转了一圈,又找人问了,发现这里果然没有钱庄。便是当铺都没有。如果想要兑换银子或是当衣服,还得到四十里外的易州县城去。三人站在街头,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沮丧。

“怎么办?”沈子翼捂着肚子,愁眉苦脸地道。早上起来就吃了一个高粱饼,喝了一碗稀饭,早已饿扁了,不要说四十里,便是四里路,他也走不动了。

林小竹看了看袁天野,又看了看沈子翼,挑了一下眉,道:“难道他们找不到咱们,咱们就这样被饿死了吗?”

“那倒不至于。我好歹有一身医术,去给人家看看病,还是能赚得几个钱的。”袁天野道,说完一转身,“走吧,我们一路看看,有什么人要治病的。”

林小竹心里早已有了赚钱大计。刚才那样问,只不过是想看看这两个大男人,是不是没有了原来的身份地位,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此时见沈子翼能放下架子,愿意走街串巷地去做铃医,心里安慰许多,道:“这病人不是那么一下子就能遇上的。咱们还是先吃饭要紧。走吧,我带你们去吃饭。”说完,朝一个地方走去。

“喂喂,没钱吃什么饭?”沈子翼一把拉住林小竹。

林小竹白了他一眼:“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

“你要去给人家做厨子?人家酒楼原就请了厨子,你又只做那么一天两天,总不能哄得别人辞了那厨子来请你吧?”沈子翼道。

“我不做厨子,我只卖菜谱。”

“卖菜谱?”沈子翼的眼睛亮了起来。

刚才在镇上转了一圈,大家对这镇上的铺子经营什么都已熟悉了。朝着前面走了一段路,便到了这小镇上最好的酒楼——临风居。

此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酒楼里客人不少。见林小竹三人进来,小二忙迎了上来:“客官,可是要吃饭?里面请。”

“我找你们掌柜的,要跟他谈一笔生意。”林小竹道。

小二打量了三人一下,见袁天野和沈子翼的穿着光鲜,倒也不敢怠慢,把三人请到了里间坐好,道:“请三位稍等。”

第三部 美食之旅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人早已饥肠辘辘,闻到酒楼的香味,一个个面露苦笑。其是沈子翼,哪里受过这等看别人吃、自己挨饿的罪?便是袁天野,虽说曾留落在外,也不曾缺过银子,少过吃食。两人一下落到如此窘境,而且还得靠林小竹来赚银子吃饭,心里委实不是滋味。

袁天野不断地抬起头,去观察大厅里吃饭的众人,不厚道的盼着有一两个客人忽然急病发作,好让他出手诊治。可看了半天,无不是红光满面的,根本没有发病的迹象。

那掌柜也不知是故意怠慢,还是真有事耽搁了,半天没出来,沈子翼坐着无聊,问道:“林小竹,一会儿你打算卖什么菜谱?”

林小竹摸摸鼻子,苦笑一下:“我还真不知卖什么菜谱好。”

“不知道?”沈子翼古怪地看着林小竹,“你怎么不作打算就来了?”

“本来卖菜谱,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先扮作食客,点了他们的招牌菜尝尝,对这里大厨的手艺和本地人的口味了解了之后,再来谈这事的。但是你看看咱们,哪里能先点菜后谈生意?”林小竹说到这里,苦笑了一下。

沈子翼敲了敲自己的头:“以后出门,一定要自己带些银两了。”

两人正聊着,却听那边有客人在高谈阔论:“…照我说,易州城里的厨子有什么了不起?那里最有名的一品楼里做的鸭子,我又不是没吃过?跟咱们临风居伍大厨的手艺可差远了。”

旁边有人却道:“伍大厨的手艺,确实没得说。但你要说一品楼的厨子的手艺比不过他,那我可不同意。估计你去吃的那一次,是出了什么状况,让他们大失水准了。我去一品楼不止吃过一次,它那里做的鸭子,味道可真是绝了!绝不比余大厨做的差。”

前头那个反驳道:“你知道什么?这伍大厨可是御厨,听说以前在皇宫里,最拿手的菜就是做鸭子。难道那一品楼的厨子的手艺还能比得过御厨?这次厨艺大赛啊,一定是临风居拿第一了。”

厨艺大赛?林小竹眼睛一亮。

袁天野一见林小竹这表情,便知她对这厨艺大赛感兴趣了。站起来便走过去,对那几位书生模样的客人拱手道:“几位兄台,有礼了。”

几位书生见袁天野相貌堂堂,气宇轩昂,赶紧站起来回礼:“有礼有礼。”

“刚才在下听得几位兄台说这厨艺大赛一事,不知可否跟在下详细说说?在下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吃。”

“呵呵…”大家听得袁天野这么说,都笑了起来,道,“巧了,我们县尊大人也喜欢美食,所以每一年都会选一个节令,在县里举办厨艺大赛。今年正好选在八月,兄台也知道,八月桂花鸭,这八月份,最适合吃鸭子。所以县尊大人便准备于后日在易州县城内举办厨艺大赛。因这临风居的大厨做得好鸭子,便也准备参加。”

“哦,原是这么回事。”袁天野笑着点点头,又问,“那这参赛可有什么讲究?是不是只要报名就可参赛?”

一个书生摇着头道:“非也非也。这参赛的,必须是县里酒楼的大厨,以酒楼的名义报名方可参加。”

袁天野恍然:“原来如此。”又拱拱手,跟他们寒暄几句,这才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歉意地看着林小竹。

“呵,想也应该想得到会这样。”林小竹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何出此言?”沈子翼奇怪地问。

袁天野开始还有些疑惑,可细想一想,便也明白了。却没说话,只是看着林小竹,想知道她会说出怎样一番话来。

“酒楼想要参赛,必要花一笔不菲的报名费。而这些钱,除了租场地、请评委、发奖品,必然还有一大笔剩下来。一场大赛下来,县里不光不要出银子,反而会有一笔收入。如果再来个暗箱操作,人为地定名次,收入就更不得了了。如此一来,县太爷既敛了财,又得了政绩,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而酒楼呢?有了这些比赛,只要有水平,肯使银子,便可以得到名次,领到一个县里颁发的匾额。这可是金字招牌,能让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花出去那点银子,跟将来赚回来的一比,也就不算什么了。老百姓们跟着欢腾一场,老饕们平白得了一场盛宴,做小生意趁人多发了一笔小财。这么一次大赛下来,无论是县里、酒楼还是百姓,都皆大欢喜。”

沈子翼听得这话,惊讶张大了嘴。良久方转问袁天野:“不过是一场厨艺大赛,真的如林小竹所说的这样能作敛财之用?”

袁天野点点头:“林小竹之言,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说完,深深地看了林小竹一眼。他感觉越深入了解林小竹,就越看不懂她。她就像一汪碧波,刚开始以为是一处浅而窄的小水潭,虽然清澈,却作不得大用。然而待得扑进去,才发现这水域如此广袤,如此深邃,让人沉溺进去,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林小竹此时想的却不是这些了,她想着刚才那些人说的这临风居的厨子是御厨,看向了袁天野,问道:“王爷,我这手艺,跟皇宫里的御厨比,差距很大吗?”

御厨,她倒是在沈园跟他们比过做点心,那一次,她虽然赢了,却也不过是赢在了吃食的新颖和心思灵巧上。要说做点心的水平,那两位御厨经验丰富,不是她一个只学了三年厨艺的人能赶得上的。后来进过一次皇宫,本是要尝尝御厨们的手艺的,偏皇后和太后又借机发作,她根本就没能坐下好生尝上一口菜,对御厨的水平并不清楚。

袁天野的嘴角一勾,道:“放心吧,你的手艺比他们强。”

“真的?”林小竹挑了一下眉毛,明显有些不大相信。

袁天野一笑,正要说话,却听得有人走到这边拱手道:“三位客官,让你们久等了。”

三人抬头一看,说话的却是一个五十开外的瘦小老头儿。而刚才进去的那位小二也跟了出来,介绍道:“这是我们余掌柜。”

“余掌柜。”林小竹站了起来,施了个礼。

袁天野和沈子翼却稳稳地坐在那里,没有动弹,不笑不说话,仿佛没看到余掌柜来似的。以他们的身份,为了点银子就给一个酒楼里的掌柜起身行礼,此事传扬出去,非被人耻笑不可。再说,越是端着架子,越是能彰显身份,卖菜谱这事,或许便越好谈。

余掌柜虽是一介商贾,却也因酒楼的关系,结交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人,还算有几分见识。此时见袁天野和沈子翼相貌英俊,气质不凡,衣着也不普通,大剌剌地坐在那里,屁股都不抬一下,只由穿着布衣裙、明显是下人的小姑娘上前行礼搭话,本不大愿意理会的这三人的,此时倒也不敢怠慢,对林小竹拱拱手道:“不知姑娘找老朽有何事?”

三人又累又饿,林小竹也不绕弯子,直接道:“余掌柜,我师从名厨学艺多年,手里也有几个世人并未见过的新颖菜式,不知余掌柜有没有兴趣将做法买下来?”

“嗯?”余掌柜眼睛一眯,看向了林小竹。上下打量了她片刻,见她不过是十五、六岁,微皱着眉头问:“既然是名厨所传的手艺,姑娘何故要卖啊?”

“唉,不瞒余掌柜,昨日我跟我家两位公子在玉溪河过渡时,正遇上狂风暴雨,把船给打翻了,财物尽失,走了一天半才到这杨林镇,没办法了才想着要卖菜谱。”林小竹知道如果实话实说,这菜谱必然卖不上价钱。但要是不说实话,这位掌柜估计连买都不会买。

余掌柜点了点头,又问:“不知姑娘想要卖给老朽什么样的菜式?”

“听说您这酒楼过几日准备要去参加桂花鸭的大赛,不知余掌柜对鸭子的做法有没有兴趣?”

“鸭子?”余掌柜看了林小竹一眼,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抚着胡子道,“不瞒姑娘说,我们这临风居之所以有名,正是因为做得一手好鸭子的缘故。我们这大厨,从前可是伺候先皇的。只是后来先皇病重,不能吃鸭子,这才求着放了出来。如今姑娘却到我临风居来说卖鸭子的做法,岂不是…”又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林小竹刚才说了一个极好笑的笑话一般。

“班门弄斧?”林小竹接嘴道。

余掌柜不置可否,只拱手道:“不好意思,姑娘这鸭子的做法,如果老朽买了,岂不是对伍大厨不信任?我们好不容易请得伍大厨到这小镇上来,实在不能做出让他不高兴的事儿来。”

这回不光是沈子翼,便是袁天野也想不明白林小竹为何偏偏要卖鸭子的做法了。她那些点心,随便拿出一样来,便可卖上几十两银子,够大家呆在这里等人来接应了。

第三部 美食之旅 第二百四十章 文思豆腐(上)

林小竹不卖别的菜谱而卖鸭子,就是因为他们不得已把自己的窘境说出来了。这小镇就只有这么一家酒楼稍微上档次的,其他的都是小饭馆。这菜谱不卖给他,那就意味着他们三人挨饥受饿。商人趋利,这位掌柜绝不会因为同情他们而给她高价的;恰恰相反,他一定会狠狠地把价钱压得低低的,谁让主动权掌握在他手里了呢?

可他们运气好,正好听到了这临风居要去参加厨艺大赛、而且还有比临风居更强的对手的消息。虽说这厨艺大赛可以花银子进行暗箱操作,但在大家都使银子的情况下,厨艺上的高低也是名次的决定因素之一。如果她能做出比那御厨更好吃的鸭子来,就不怕这位掌柜不动心。如此一来,卖菜谱的主动权就回到了她的手里,价钱自然由她说了算。

那么,她哪来的信心做出来的烤鸭就一定比那位御厨强呢?这是因为学厨这么几年,她对于鸭子的做法甚有心得。其中研究得最多的便是北京烤鸭,挂炉和焖炉都试过。还有叉烧烤鸭,往鸭腹里填入丁香、上桂、葱、姜和卤水的,入挂炉用青冈炭烤制,烤成金黄色,油润光泽,开片后鸭皮平展,酥脆不腻,吃后满嘴留香。除此之外,前世她吃过的南京的“盐水鸭”,安徽的“无为熏鸭”,苏州的“陆稿荐酱鸭”,湖南的“常德卤鸭”等这些酱鸭和卤鸭,她凭着前世吃过的留在记忆深处的口感,再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在学艺期间偷偷做过不少,误打误撞之下,也做出了不少可口的鸭子。如果让她办一个全鸭宴,也不是难事。而很多鸭子的做法,都是三位教习没有教、而老爷子菜谱里都没有提及的。

而之所以向袁天野询问她跟御厨哪个厉害,只不过是想认证一下她对这个世界的揣测是否跟现实一致而已。

所以听得余掌柜这么说,她倒也不慌不忙,道:“临风居想必是要参加易州城的厨艺大赛的吧?听说易州城一品楼所做的鸭子味道要比贵酒楼的好,不知是否属实?”

余掌柜的脸色一滞,随即不高兴地道:“道听途说!我临风居的伍大厨可是御厨出身,做的鸭子便是先皇也赞不绝口的,岂是他们一品楼所能比的?”

林小竹一看余掌柜的脸色,心里便更有数了,笑吟吟地道:“比不比得上,我想余掌柜心里是有数的。不过余掌柜的难处,我倒也能理解,毕竟你们要靠伍大厨撑门面,拿不到大赛第一名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这生意能做得下去。这样吧,我也不让你为难,你把余大厨叫过来,便说有一位京城来的厨子,想要向他讨教一下厨艺,顺便问问他对于鸭子的其他做法,有没有兴趣。”

“你要向伍大厨讨教厨艺?”余掌柜幡然变色。

所谓的讨教厨艺,不过是客气的说法;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挑战。像林小竹这样,直接上门讨教厨艺的,不亚于打上门来下战书。伍大厨如果不接招,这事传扬出去,他在厨艺界便抬不起头来了。

“不过,如果伍大厨输了,他又对我这鸭子的做法感兴趣,余掌柜你确定想要让我把鸭子的新做法卖给他?”林小竹看着余掌柜,似笑非笑。

余掌柜的脸色又是一变,额上慢慢地冒出汗来。

伍大厨是御厨,做的鸭子名声在外,所以他成了临风居第一号厨子,拿的工钱高,做的事情少,还得捧着哄着,生怕他被别的酒楼挖掉。这也养成了伍大厨的骄奢之气,其他厨子稍不顺着他,他就逼着把人辞去,根本不把他这个掌柜放在眼里。这使得有本事的其他厨子都不乐意在临风居呆着,自动请辞。所以这一年来,临风居的生意渐渐的不如以前那么红火了。毕竟再好吃的鸭子,也有吃腻味的时候。其他新菜式跟不上,来的客人就少了。

如果这位小姑娘真的有本事,做出的鸭子比伍大厨的还要好,一旦这做法被伍大厨买了去,那他不得更骄横、胃口更大?整个临风居,要不就得帮着伍大厨打工,他拿大头,东家拿小头;要不就得失去伍大厨这个顶粱柱。总而言之,临风居面临的都将是惨淡的下场。

但如果找一名卖身契在东家手里的灵机而有良心的下人向林小竹学习鸭子的做法,那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把这受制于人的局面给翻转过来,硬气的就是东家了。去了你伍大厨,又有什么打紧?我自有另一个顶梁给顶上;反之伍大厨如果不想失去这份差事,那就得老老实实做自己本份的事,听掌柜的差遣。

想到这里,余掌柜算是彻底的心动了。

袁天野和沈子翼在那里坐着,听得林小竹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余掌柜说得脸色变来变去,便已是惊异。再一细想通这其中的奥妙,对林小竹更是欣佩之极。沈子翼轻声叹道:“虽则不过是一笔小小的买卖,这其中所使用的计谋,丝毫不容人小窥啊!”

袁天野点点头,看向林小竹的目光如火一般炽热。

“可是,我怎么知道你做的鸭子要比伍大厨做的好呢?再说,你们在此地呆的时间应该不长吧?就算你能做得一手好鸭子,又怎么有功夫把手艺尽数教给我的人?”余掌柜道。

他虽然心动了,却仍不大放心。测试林小竹的手艺是否真如她所说的那般好,很简单,只要让她进厨房里做一道鸭子出来尝尝就行了。但余掌柜却不能这么干呀,因为这件事不能让伍大厨知道!所以他就得重新找个地方,叫人砌一个挂炉,准备好各种东西。

在此期间,他还得让林小竹三人吃好喝好。可林小竹到时做出来的鸭子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他岂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到时候这两位公子的下人找到这儿来,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自己不得吃哑巴亏?

林小竹自然知道余掌柜担忧的是什么,开口道:“我说得天花乱坠,都不如拿出点真本事来让余掌柜瞧瞧。这样好了,我到厨房去,做一道别的菜给余掌柜尝尝,好叫余掌柜知道,我绝不是那等夸口之人。不过余掌柜请放心,你有心买我的鸭子做法,我是不会在伍大厨面前说我最拿手的菜是鸭子的。”

“姑娘能如此做,那就太好了。”余掌柜大喜。这时才想起还没请教这三人的名字,甚是失礼,不由得老脸一红,拱手问道:“敢问两位公子和这位姑娘如何称呼?”

“这是袁公子,这是沈公子。我姓林,余掌柜叫我林姑娘就好了。”林小竹道。谁也不知道袁拓是否派人来追杀袁天野,现在侍卫不在身边,还是低调些好。

“如此,林姑娘便跟老朽去厨房吧。”余掌柜道。见林小竹毫不犹豫就跟着他走,他对林小竹的话就相信了一大半,转过头去,招了一个小二过来,吩咐道:“给二位公子上壶好茶,再上些饭菜。”

“是。”小二应声,自去安排。

见余掌柜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进了厨房,正在忙碌的厨子们不由都好奇地抬起头来。余掌柜解释道:“这位林姑娘说她做得一手好菜,想应征厨子,我带她来试试菜。”

近来因伍大厨的缘故,走了好几位厨子,厨房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所以大家听得余掌柜的话,倒也不奇怪。只是觉得林小竹太年轻,又是个姑娘,都不大把她看在眼里。看了她一眼,便又低下头去忙自己的事。而那位伍大厨,此时正在里面专门烤制鸭子的地方呆着,并不在这间厨房里。

“不知林姑娘要些什么食材?”余掌柜道。

林小竹环顾了厨房一眼,道:“嫩豆腐、香菇、冬笋、鸡脯肉、熟火腿、生菜叶,一些鸡汤。”

不过是些寻常食材。但越是简单的食材,就越能显示出一个厨子的本事。余掌柜此时对林小竹的话又信了一分,转头对一个帮厨道:“听见没有?赶紧把食材拿给林姑娘。”

林小竹此时已走到一个空着的灶台前,问明了旁边的厨子这里没人用,便把那里清理了一遍,将火升了起来,并在锅里放了些水,再放上一个蒸笼。待得那位帮厨拿了食材过来,一一洗净之后,开始切香菇丝。

以前有厨子来应征,余掌柜只把人带进来,转身就出去了,到外面等着厨子把菜做好了给他尝。可今天他生怕伍大厨出来,让林小竹跟他搭上话,便站在那里不动,看着林小竹做菜。

可这一看,他便大吃了一惊。只见林小竹的刀上下飞舞,动作快得让人看不清楚。待得她的动作停下,那一朵朵的香菇竟然全都成了头发一般细小的丝状。更令人佩服的是,这些香菇丝每一根的粗细都一样,丝毫没有因为它原来的不匀整而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

第三部 美食之旅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文思豆腐(下)

旁边的是一个年轻厨子,见得林小竹年轻美貌,虽然没有什么龌龊心思,但能跟一个漂亮姑娘共事,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他忙碌之余,很是关注林小竹做菜。此时见到林小竹让人眼花的快刀,也是大吃一惊。顾不得余掌柜会不会说他偷懒,伸过头往砧板上一瞧,看到那细如发丝的香菇,忍不住称赞起来:“好漂亮的刀功。”

其他厨子听了,都好奇地伸过头来张望。见得余掌柜伸手拎起的香菇丝,全都张大了嘴。

民间的这些厨子,都是跟着厨师当学徒,慢慢地从杂事做起,然后才开始动刀动勺,最后上灶。平时厨房里忙,杂事甚多,哪里能像林小竹她们这般,长时间练基本功的?再加上袁天野要培养的是能被豪门勋贵选中去做厨子的,厨艺自然得比民间的厨子要高出许多。林小竹又是一届厨艺班的佼佼者,功夫更在他人之上。因此她这刀功一出,自然晃花了这些民间厨子的眼。

林小竹在山庄经基本功时,时常要跟其他组的人比赛,被人关注惯了,此时虽然大家的目光都往她这边投来,她也丝毫不在意,看到锅里的水开了,便将鸡脯肉放到水煮熟,然后将香菇丝放入碗中,加了些鸡清汤,放到蒸笼里去蒸。紧接着,她又将冬笋和熟火腿、生菜切成了细丝。

这一回,那些原来没看到她切香菇的人,都大开了眼界。见她把冬笋和熟火腿、生菜叶跟香菇一样,眨眼之间也切成了匀整得如头发丝大小的丝,俱都喝起采来:“好刀法。”

其中有一个厨扫了一眼案台,奇道:“姑娘,你这所有的东西,都得切成细丝?”

林小竹抬起头来,一笑:“正是。”

“这嫩豆腐也要切成头发丝般大?”那厨子的声音都变了。

林小竹还没回答,便有厨子笑了起来,帮着她否认:“怎么可能呢?老罗你问话之前也不动动脑筋嫩豆腐想要切得跟头发丝一样,除非神仙下凡。”

林小竹把蒸好的香菇丝从蒸笼里拿了出来,将锅刷干净,舀了一些鸡清汤进去,添了一下柴,回头笑道:“确实要把豆腐切成细丝的。”

“什么?”大家都吃了一惊。

“不会…不会仍有这么细吧?”老罗结结巴巴地问。

林小竹正要说话,却听得一声怒喝:“你们都在这里干什么?”抬头一看,却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肥头大耳、膘肥体壮的,瞪着眼睛向这边看来。

有一个厨子连忙放下手里的事,跑了过去,点头哈腰的笑道:“伍大厨,您出来了?受累了受累了。来,歇歇,看小的特意给您煮了杏仁茶,热度刚刚好。”

那位伍大厨像是没看到余掌柜一般,在一个厨子搬过去的凳子上坐下来,拿起那杯杏仁茶,喝了一口,冷冷地高声喝道:“怎么都不好好做事,围在这里干什么?”

这位伍大厨,看到余掌柜像是没看见似的,说出来的话比掌柜还有威风。他这样做,将余掌柜置于何地?林小竹暗自叹息。抬头看了余掌柜一眼,发现他的脸色很不好看。同情之余,心里又暗暗高兴。伍大厨恃才自傲,连掌柜都不放在眼里,而余掌柜又对他心生不满,她的鸭子菜谱才能卖出好价钱啊

见伍大厨不高兴,厨子们连忙解释:“这位小姑娘,刀功实在了得,我们这才过来瞧上一眼,不想竟然惊动了伍大厨,罪过罪过。还请伍大厨不要介意。”

“什么小姑娘?”伍大厨转过头来,看了林小竹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正要说话,林小竹赶紧福了一福,甜甜地笑了一下,道:“小林给伍大厨请安。方才吵着了伍大厨,都是小林的不是,还请伍大厨见谅。”

见这小姑娘干干净净,笑容很是甜美,两只眼睛跟那弯弯的月儿似的,很是招人喜欢;说出来的话也甚是让人熨贴。伍大厨那嘲讽的话,便又咽了下去,点点头道:“嗯,好好做事。”

“是,多谢伍大厨教诲。”林小竹又施了一礼,这才站了起来。转眼一瞥,余掌柜的脸色就更黑了。她装作没看见,把几样丝儿都下了锅,加盐和少许糖烧沸,勾了薄欠,盛入一个大碗中。

这伍大厨虽然讨厌,但如果跟他闹僵,最高兴的就数余掌柜了。因为无论出什么价,她都只能把菜谱卖给他。自己跟伍大厨置气,却被余掌柜得了渔翁之利,她才没那么傻呢。

既然伍大厨对林小竹和言悦色,这些厨子们在忙碌之余,便又往林小竹这边看来。大家实在太好奇了,那嫩嫩的豆腐,可是一撞就碎,便是片成均匀的薄片,都得要一定的刀功,普通人根本不成。现在这小姑娘要把它切成头发丝一般大小,还要碎不断,可能吗?

林小竹可不管这些厨子怎么想。她把豆腐拿起来,淋净,然后凝神静气,将一块豆腐分三层,一层只有一厘米高,再一层一层切,刀连续飞快地上下跳动,一鼓作气,从头到尾,这时豆腐成很细的薄片,再用刀刃平着将豆腐片铲起,将刀用右手握着,使刀面略为倾斜,用左手操清水浇灌豆腐片数次,使豆腐片片分离,再将豆腐片从刀面上轻推入砧板,再憋足了气,刀继续飞快地上下跳动直至切完,将豆腐丝轻入水碗,晃动,成千上万的、细如发丝的豆腐丝呈现出来。整个过程她都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刀起刀落,运刀成风,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原本嘈杂的厨房,此时变得悄然无声,七、八个厨子个个都张大了嘴巴,望着林小竹,眼睛俱都睁得老大,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便是那个拽拽的伍大厨,也不例外。

太震撼了。

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刀功

而且这样的刀功,竟然是出自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之手

见到大家呆若木鸡的样子,林小竹私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得意。她将豆腐丝放入烧沸的鸡清汤里,待豆腐丝都浮上了汤面,便用漏勺捞起盛入了原先盛着各种丝的大汤碗里。做完这些,她耸了耸鼻子,张望道:“什么味?”

“啊,我的菜。”一声惨叫,把大家从震撼中惊醒过来。一个厨子,把菜都烧焦了。

“好了,文思豆腐,余掌柜、伍大厨,你们尝尝。”林小竹把碗放到了案台中间。

此时余掌柜也顾不得跟伍大厨生气了,目光一直跟着林小竹的那个大汤碗走。只见那精致的汤碗里,上千缕细如发丝的豆腐丝,似沉似浮地飘荡在其中,轻盈、洁白、精致,其间还点缀着些许牙黄色的冬笋丝、鸡脯丝、绿色的青菜丝、红色的火腿丝和黑色的香菇丝。五彩缤纷、美轮美奂。

林小竹拿了一迭小碗,用勺子舀了每碗都舀了一勺,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位,道:“大家别只顾着看,都尝尝。”

刀功都这么厉害,做出来的吃食不知该如何鲜美。大家都兴奋地想着,把碗接了过去,也顾不得烫,吹了两吹,便舀上一勺入嘴。首先入嘴的便是豆腐丝,这豆腐丝鲜嫩滑爽,入口即化,汤汁则清醇滋补,回味无穷。大家还未回过神来,它已舒坦地抵达胃里。回味之际,不由让人连连叫好。待想再去寻味,紧接着的各种丝便闪亮登场,香鲜、脆爽、清新,顿时充斥了口腔里的每一个角落,合着醇香的鸡汤,在嘴里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好,好啊我以前在皇宫,都不曾见得这样的刀功,品尝到如此鲜美的羹汤。”伍大厨禁不住大声叫起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