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环顾四周,只是,在这世上,谁又不可怜?

皇后面如冰雪。

太子妃抚着肚子,只觉得不耐。

她一点儿不想为这个公公流眼泪,他这一个昏君,能做什么,只知道为个宠妃不分是非,她恨透皇帝了。

太子妃咬了咬牙,拿起帕子假装拭泪。

真不知道要站多久呢。

她的儿啊,在肚子里一定要好好的,不能因为这个混账东西而有什么闪失!

这时候,皇太后开口了:“请诸位大人听好,郑随你速速宣读遗诏。”

郑随是新任的执笔太监,此时清清嗓子,打开一卷黄绫揭贴,喊道:“请皇太子赵佑棠接旨!”

太子从御榻旁站起,面对皇帝再次跪下来。

郑随不疾不徐的念道:“遗诏,于皇太子。朕不豫,太子继朕登基。要依众位重臣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怠荒,保守帝业。”

郑随念完,把卷轴递到太子手里,太子接住磕头,站起来,回到皇太后身边站好。

皇太后又叫郑随给几位重臣念遗诏。

这些遗诏都是皇帝第一次病倒时,皇太后嘱咐他写下的,后来就一直放在皇太后身边,写给重臣的无非就是叫他们辅佐好年轻的新帝,巩固皇图。

几位重臣听完,也都应允。

皇帝一直挣扎了许久,此刻终于在一片漆黑中,看到了一丝光明。

那光明越来越大,他看过去,胡贵妃就在前头等着呢,她笑得那么好看,皇帝迫不及待的就奔了过去。

众人只见他在一阵强烈的抽搐之后,嘴角露出一抹笑,头一歪,再没了动静。

朱太医膝行上去一摸,面色沉痛的道:“皇上,驾崩了!”

众人齐声恸哭。

哭声一直飘到宫外。

成泰三十九年九月十一,文宗帝驾崩。

举国缟素,绛云阁内也是一样。

钟嬷嬷每天都叮嘱几个宫人黄门,不得露出一点鲜艳的颜色,就是赵承衍穿的也是一色的白。

宫里久不闻笑声,冯怜容也不敢逗孩子了,就是这几日心疼奶娘,每日要给孩子喂奶,还不得吃荤腥。

不过她这里算好的,太子妃那儿才难熬。

皇帝一死,太子不说要守孝三年,半年总要的,可太子妃这会儿怀了孩子,六个月大了,哪日不要吃点荤菜,非得这时候,皇帝死了!太子妃恨得牙痒痒,可她也不能给人抓到把柄,只得偷偷吃一些。

幸好皇太后了解她的苦处,就算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要去梓宫哭灵,那是不能偷懒的。

文武百官,一连七日都要在会极门跪祭,别说她这个儿媳妇了,太子妃就很烦躁,原本她很担心肚子里的孩儿,根本也不出门,可现在还得每日去梓宫,加上她对皇帝本就厌恶,这心情就格外的不好。

李嬷嬷苦心劝她忍耐。

太子妃也没法子,只得咬牙受着。

太子每日都去梓宫,如今朝政大事就先交给几位大臣来管,然而这日,皇太后过来与他相商,说全权交给大臣不太合适,怕有变故,她希望太子可以请怀王入京,与大臣协理国家大事。

皇太后道:“你三叔总是自己人,现在也在路上了,哀家原本希望他能看到皇上最后一面,结果…”

原来皇太后早已有主张,既然人都来了,还要他表什么态?

太 子点点头说道:“父皇与三皇叔兄弟情深,如今未见到最后一面,实属遗憾,”他顿一顿,出人意料的说道,“皇祖母,不如请二皇叔也入京罢,二皇叔在巩昌府十 多年,从未回京,他为景国出生入死,此次来,皇祖母也该封赏于他,正好与三叔一起,可以分担些事务,这样孙儿就更加放心了。”

皇太后听了,当真吃惊。

想当初,这孙儿还跟她提削藩的事情呢,这回竟然转变了态度!

第49章 藩王见藩王

皇太后自然高兴:“只是你二叔有些远,但也罢了,他们三兄弟十几年未曾团聚,本是该…”她说着长叹一声。

作为母亲,最希望一家和睦,永不分离。

可偏偏身在皇家,弄得三个儿子天各一方,如今一个已离开人世。

现在叫肃王回京,梓宫在乾清宫停灵二十七日,兴许还来得及送皇帝最后一程,也算是心怀安慰。

她采纳了太子的意见,使人去巩昌府。

严正与黄益三也在殿内,这会儿是忍了又忍,差点憋出内伤。

这一个怀王不说,还要加一个肃王,殿下这算是疯了不成?万一中间出点儿事,那如何是好?

可他们两个人,一个都不敢先开口,只互相挤眼睛示意。

严正:你说啊。

黄益三:不怕死你说啊!

严正:我怕死啊!

黄益三:我也怕死。

两个人后来用眼睛讲了半天,一个都没开口,默默地立在太子后面。

只有太子自己清楚他在做什么。

皇太后不忘怀王,既然想请他入京参与政事,他不如顺水推舟,索性就叫了肃王来,要热闹,一起热闹,热闹。

太子眼观鼻,鼻观心的继续守灵。

他这边安安静静的,太子妃倒是急得团团转。

她来到乾清宫,想与太子说上两句。

结果还未开口呢,太子道:“这几日辛苦你了,你怀了孩子还日日前来,已算尽孝。皇祖母,母后那里,我自会去说,你回去好好养胎,这几个月大意不得,别的就不要操心了。”

说到最后一句,太子加重了语气。

太子妃心里咯噔一声,很显然,太子知道她要说什么。

李嬷嬷忙就在旁边拉她衣袖。

太子妃驻足片刻,总算忍了回去,谢过太子就回东宫内殿。

可是她还是很心慌,怀王心机深沉不说,肃王天生神力,都是个危险人物,如今一下子齐聚京城,还能得了?

别说,他们还要掌权呢。

李嬷嬷倒是看得清楚,说道:“娘娘别怕,如今遗诏都已经当着众位重臣的面念过了,还能改了不成?娘娘,你要记得,太后娘娘现在还是站在殿下这一边的。”

所以即便两个儿子前来,除了领兵造反外,要想以光明正大的理由争夺皇位,怎么也不可能。

太子妃低头沉思片刻,点了点头,摸摸肚子道:“当务之急,这胎儿确实不能出任何差错。”她说到孩子,满脸的欢喜。

希望这孩子真能遂了她的意了!

将来她当上皇后,更是名正言顺。

过了几日,怀王一家就到京,先就在梓宫前痛哭一场。

“上回来皇上身体还算健壮,怎么就,”怀王哽咽,“早知如此,我该多陪大哥几日,如今竟是阴阳两隔。”

皇太后叹口气道:“天有不测风云,总是意料不到的,我原也想让你早些来,见见皇上,结果还是晚了。不过现佑棠要守孝,不便处理国事,你既来了,便留在京城,代为处理。”

怀王一惊:“这如何是好?只怕文武百官…”

“又有什么,这景国本就是赵家的,你也是赵家的子孙,他们若有异议,尽管来与我来说!”

皇太后也是烦透了这一帮子大臣,总是揪着皇家的家事。

怀王迟疑。

怀王妃劝道:“皇上驾崩,对殿下也是不小的打击,你作为三叔,就当是帮帮佑棠,等半年过了,咱们就回华津去。”

皇太后点点头:“是这个理儿,再过段时间,你二哥也应该到京了。”

怀王愣了一下,但随即又感慨道:“我与二哥已经有十几年未曾见面了!倒不知道他现在如何呢。”

皇太后唏嘘,她何尝不是。

只不过她这二儿子,个性不似怀王这般柔和,年少时,就有些肆无忌惮,也就先帝喜欢他,说他率真豪爽,勇猛威武,皇太后叹了口气,这些年未见,也不知脾气变好了没有。

但到底是她的亲生儿子,岁月把好些不快都抹去了,剩下的,更多的则是思念。

肃王此刻正在路上,他日夜奔波,已经走完了一大半的路程。

身边心腹戚令淞打马上来,轻声道:“殿下此行,一定要慎重。”

肃王一声大笑:“本藩怕什么,那小儿还能抓了我不成?本藩在巩昌府待了这些年,也该出来透透气了。”

戚令淞道:“不是说怀王也在吗?”

肃王又是大笑:“正是他在,本藩才要去啊!十几年未见,正是要叙叙兄弟情,只可惜我这大哥命短,竟然这会儿就没了。”

戚令淞抽了下嘴角,真是担心万分。

这天不怕地不怕,在巩昌府称王称霸的肃王,到了京城到底会激起多少风浪,万一…他不敢想下去。

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肃王没有说带齐兵马,这次入京,只带了十几车的特产还有一百近卫。

车队快速往前奔驰,卷起了阵阵烟浪。

怀王这会儿已经开始早朝,虽然百官都有不满,可现在乃非常时期,太子确实要守孝,皇太后又亲自下令,一时倒不好太过反对。

杨大人走出金銮殿时,便与礼部尚书张大人商议。

“等再过上一个月,该给殿下上《劝进仪注》了。”

这劝进仪注,意思是劝太子早日登基,历来老皇帝驾崩,一般都是要走这个流程的,通常都是大臣们劝,然后太子表示还要守孝,大臣们继续劝,来回几次,太子勉为其难登基,这便算是合宜了。

张大人道:“一个月是不是短了点儿?”

杨大人咳嗽几声,皱眉道:“此一时彼一时,殿下还是早日登基的好。”

上头有皇太后,旁边又有皇叔,现怀王还来京了,怎么看都不是好事儿,作为大臣,原本的职责也是让景国安稳,天下太平。

他们可不希望起什么纷争,更何况,这太子也是他们齐力才得以立下来的。

张大人沉吟片刻,点点头:“就听您的。”

两人说着就往前走了。

到得九月底,肃王终于到达京城。

他一来就去了乾清宫。

太子见到他,微微一怔。

当年肃王回京,他还年幼,一点儿也记不得肃王的样子,今日一见,让他大大吃惊,实在是与怀王大不相像。

怀王儒雅温和,叫人觉得如沐春风,这肃王却是凶神恶煞,浑身透着煞气,太子心想,难怪沙场上得意,像是天生如此。

他来见过肃王。

肃王瞧他一眼,挑眉笑道:“当日小儿,竟长那么大了!”他凑近看看,惊讶,“竟是像我父皇呢!”

他对父皇格外敬重,也格外依恋,一下对太子就有了几分喜爱。

严正跟黄益三却是白了脸色。

他们这主子可是太子啊,将来的帝王,结果肃王一来,竟然称呼他为小儿,说话如此随意。

实在叫他们惊恐。

这是不把太子放在眼里了?

太子神色淡淡,不以为意,只道:“早听闻二叔神武,今日一见,比侄儿想象中更甚,二叔,”他手一拱,“请见过父皇。”

肃王顿足。

他朝梓宫看了一眼。

原本他来乾清宫,一开始便应该如怀王一样,哭泣一番,可肃王并没有,他神色自若,内心想什么,脸上便是什么。

太子看着他,心里却有几分佩服。

世人有几人能做到如此?

虽则狂妄,却很真实。

原来他的二叔是这样的人。

肃王沉默会儿,朝梓宫跪下,叩拜后便站起来了,他朝太子看一眼,见他仍是很平静,没有害怕,也没有不喜,不由挑了挑眉道:“你不像你父皇。”

他这大哥从小就害怕他,一直生活在父亲母亲的羽翼之下,不似他。

他年纪轻轻就已经立下战功,为景国四处征战。

扪心自问,他的大哥坐上皇帝的位置,他并不服气。

肃王伸手拍拍太子的肩膀:“我这就去见母后,稍后咱们叔侄再好好说话。”

太子点点头。

肃王大踏步就走了。

皇太后那儿,怀王也在。

肃王一进去就笑道:“母后,三弟,真是久违了!”

皇太后听到他这声音,眼睛就是一红:“焕儿!”

怀王上前几步,握住肃王的手:“二哥,确实是好久未见了,二哥别来无恙?”

两个人不过相差五年,肃王却比怀王年老多了,怀王看起来还是很年轻,顶多三十几,肃王笑笑:“看来华津府比巩昌府还是好多了。”

怀王一怔,慢慢松开手。

肃王看看他,一撩袍子坐下道:“母后,皇上到底是怎么驾崩的?我这身体都好的很,皇上养尊处优的,如何突然就没了?”

皇太后微微皱眉:“还能如何,人的生死,谁能想得到,皇上原本身体也弱一些。”

肃王嗯了一声:“现在是三弟在暂代皇上?”

他说话从来都是单刀直入。

怀王道:“你现来了,便与我一起,本来母后叫你来,也是这个意思。”

肃王嘴角挑了挑:“也好。”

看着他这笑容,怀王不知为何,忽然产生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藩王的自称,王爷就不用了,据说是满清才有的,所以我现称为殿下,或者某藩殿下,还说可以叫大王的,有了解的童鞋可以说说~~~

第50章 登基

肃王一来,这文武百官又是一阵不满。

一个不够,还来一个。

皇太后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他们都没有轻举妄动。

在先帝执掌景国这三十来年里,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这些大臣是脱不了干系的,他们当然也懂得审时度势,太子一个月后即将登基,在这段期间,谁也不想出任何意外,就先看看两个藩王会做出什么。

一众大臣都很默契。

谁知道肃王当日一上早朝,就在龙椅上坐了坐,底下百官心头俱震,就是怀王都吓一跳,赶紧示意肃王下来。

肃王摸了摸把柄才立起身。

果然龙椅的滋味不错,难怪为此,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争这一个位置,都不择手段,骨肉相残。

肃王看怀王一眼,眼眸眯了眯。

怀王被他看得心惊肉跳。

很快他就发现肃王要做什么了。

臣子们的建议,但凡他同意的,肃王就不同意,但凡他不同意的,肃王都同意,弄得朝堂上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