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石就哈哈笑了起来,“你既然急,我们今天更要努力了。按谢大夫所说,我明日走了你岂不是就怀上了!”他一向是最长于行动的,话没说完人就已经动了。

想到铁石明日就会离开自己,宁婉哪里还会与他扭手扭脚,自然都如他的心意,又想着也许今晚果然就有了呢,越发逢迎。云雨之后,卢铁石就叹了一声气,用手轻轻地在媳妇的身上抚着,“真舍不得离开你呀!”

宁婉第一次听铁石叹气,更不想他能说如此情意绵绵的话。要知道自己都没有将心中的留恋说出呢,不觉就道:“你可是大名鼎鼎的铁石将军呀!心怎么能这样软?”

“铁石将军只对夷人、土匪心狠,但对我亲亲的婉儿才不能如此呢。”

宁婉便在他怀里笑,“亏了今日我在婆婆面前还曾替你说项,只道你不会说话儿,不想如今嘴这样甜了。”

“所以也不只我一个人在娘面前说了谎!”

“其实我们都是为了婆婆高兴。”宁婉这般解释着,但心里也未必没有另一种感觉,她与铁石其实更亲密呢。

两人说起了知心话儿,时光过得就快,宁婉只怕铁石太累便慢慢停了话头儿一动不动了,将呼吸声也慢慢调得十分悠长装做睡着了,原以为铁石也就睡了,不想他并不睡,却坐了起来用手指轻轻地在自己的脸上一处处的抚摸。

他的手很大,指腹上有一层粗砺的茧子,从自己的眉上轻轻地划过,然后是脸庞,再接着是鼻子、嘴,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抚弄,突然间他又低了头,轻轻地在自己的耳边亲了一亲,一股热气哈到宁婉的脖颈间,痒痒的,她再忍不住就低声笑了起来,“怎么还不睡?”

铁石有什么不明白的,“坏婉儿,竟然装睡!”

“我是睡着了又被你闹醒的。”

“好吧,”铁石不与她争辩,“既然你醒了,正好等会再睡。”出征在即,他本就是意犹未尽,如今宁婉撞了上来,如何能放过?两人又缠在一起半宿,不知什么时候迷了一觉忽就到了天明。

宁婉见婆婆早带了毕婆子和林氏包好了饺子,到了厨房只做无事一般地动手烧水煮饺子,她不是第一次在婆家起晚了,脸皮也比先前厚多了。

及到了饭桌上殷勤地给婆婆盛了饺子夹了菜,又要给铁石帮忙却被他一把拉上去,才在一旁坐下,却悄悄地将左手放在他怀里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再亲热一会儿就不能了。待大家围桌吃过,铁石果然就上马走了。

宁婉将人送到门前,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知道在婆婆面前怎么也不应该哭的,但就是忍不住,于是只垂着头站在一旁。就听婆婆说了声,“我有些累了,回房歇一会儿,婉儿你也回去吧。”就赶紧应了一声回到屋里,眼睛簌簌地掉了下来,一会儿就将一条帕子打得湿了。她哽咽着压住声音,再忍不住时被子蒙在头上哭了一会儿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一天宁婉不知如何过的,午饭她睡过了没吃,醒来强打精神让老林去了虎台县里看看皮袍子备得怎么样了,勿必在铁石出征前送到安平卫。

到了晚饭时分她知道自己不好再如此下去了,下厨房给婆婆做了几个素菜,又陪在一旁说笑。她心知婆婆看着没什么变化,哭也没哭一声,但心里指不定有多难受呢,只是她习惯了,比自己忍得住而已。

因此一撤了饭桌宁婉就张罗着打牌。婆婆平日里并无他事,宁婉一向劝她四处走走,闲时打打牌什么的。可她第一不爱出门,一年里头出自家院子的次数都是有限的,第二对玩牌也不大着迷。但比起出门,她对打牌还算更喜欢一点儿,虽然她自己不会主动张罗牌局,但通常宁婉一提出玩儿,她每次都捧场,现在就说:“也好,也免得吃过饭就睡不克化。”

平日铁石不在家时宁婉会叫吴婶来凑手,但是吴婶打牌十分笨,她就想起了洛嫣,叫她来说:“我教你打牌吧,大家闲时在一处玩玩儿也能解闷。”

不想洛嫣却笑着说:“宁姐姐,我会打牌,谢嬷嬷家里牌局若是缺人,也常叫我顶上的。”

“如此正好,”宁婉就向婆婆笑道:“不想嫣儿来了我们竟凑够了手,以后每日都能斗牌了!”

宁婉的牌打得一向好,她在老宅打牌时一贯给婆婆放水,让婆婆赢,但她自己也不会大输。不想今天她放了几次水后就发现自己居然输得很惨,倒是婆婆大赢,洛嫣也赢了些。

原来洛嫣竟是个斗牌的高手!她看起来握着牌十分拿不定主意,每每出牌时都犹豫再三,可是牌算得却极精,与宁婉一同给婆婆放水,让婆婆大赢,然后她再压着自己赢些小钱。

若是平日,宁婉早想法子与她斗了,可是今天她终究还是兴致缺缺,打着打着心神就不知飞去了哪里,“也不知他今晚吃的什么?住在军营里有没有铺盖?周指挥使又为难他了吗?路指挥同知帮忙了吗?”

老宅里玩牌每次输赢不过几个钱,但是宁婉竟输掉了差不多一贯,但是好歹将这个晚上混过去。胡乱睡了一夜又去虎台县的铺子里,皮袍子原也定在铁石出征前就备好的,现在不过改成送到安平卫,倒不打紧,让老林多跑一趟就好。

自虎台县回来,宁婉又与婆婆做了许多煎饼、杠头、肉干等等,也与皮袍子一同送去。看着明日就是铁石带兵剿匪的日子了,打牌时就说:“婆婆,我明日想去送送铁石。”

东西今日已经都送了过去,宁婉也听老林回来说铁石现驻安平卫城外军营内,明天一早就带兵开拨。

她就生了想去送一送的心思。

吴老夫人是送丈夫送儿子这么多次,但一向只送到家门,再远的地方她不认得也从没想过要去,现在听了儿媳妇的话就道:“我听别人说军营不同别处,你就是去了也未必能见到他,更不必说想与他见面说几句话,还是算了吧。”

宁婉也不是不明白,老林回来说铁石在军营里带着兵士们操练,他去了都未能进入军营,而自己更不好去打扰的。不过在她的心里,只要能远远地看上一眼就好。因此就恳求道:“婆婆,我去看看,万一能见了他呢。”

“你愿意去就去吧!”吴老夫人就说:“你比我有见识有本事,能开铺子,能给铁石的亲兵们送袍子,也许你去了还真能见到他,那就去送送他也好。”

宁婉赶紧应了,听出婆婆言语间的失落,知道她又想起往事,就赶紧笑着扔下一张牌,“我今日运气不好,如今再打一张,就不信一直不赢!”

洛嫣见了就问:“老夫人,你不要这牌吗?”

吴老夫人心思原也不在牌上,现在被提醒了就低头一看,“果然我正应该要这牌就满了呢!”说着将手里的牌全部掷下,也还是高兴的,“又是我赢了呢!”

又将赢了的钱分给洛嫣一半,“这孩子真是可怜见的,生得太单弱了,留着买糖吃吧。”

第234章 送行

宁婉要去安平卫送铁石,半夜里就起来了,匆匆吃了一碗面才要上车,洛嫣跑了过来,“宁姐姐,你带我去吧,我也想送送哥哥。”

铁石走这两日宁婉过得有些迷糊,因此连洛冰也一同出征而自己应该把洛嫣带去相送都忘记了。不过呢,昨日自己向婆婆说起时她正在一旁,却提也没提,却悄悄盯着自己的行踪跟了出来。

这孩子做事,还真与旁人不同。

宁婉瞧瞧她,终还是不好回绝,便叫白氏,“你给嫣儿盛碗面让她吃了,再告诉吴婶洛嫣跟我们出门了,让婆婆别担心。”

洛嫣就赶紧说:“宁姐姐,别因为我耽误了时间,我不吃早饭也不要紧的,吴婶那里我去告诉,很快的。”

这孩子做什么都太过谨慎,宁婉就一笑,“早饭一定要吃的。”说着自己回房里拿了一件湘妃色绸缎羊羔皮裉袄让她穿在外面。

虽然才是秋天,但是一早一晚已经很凉了,宁婉身上穿着夹衣,但却披了件宝蓝色的缎面白兔皮披风,赶车的老林穿上了羊皮袄子,白氏身上的是自己去年送的兔皮褂,唯有洛嫣只穿着件棉衣,且她本就瘦小,在家衬托下显得更瘦小了,越发可怜。

如今看了宁婉拿出的皮袄,洛嫣就赶紧摇头,“宁姐姐,我不冷,我穿棉衣了。”

宁婉就硬将皮袄套在她身上,虽然是最小的一件,却还是将洛嫣从头到脚包了起来。小小的人儿穿了大人的衣裳着实有趣,宁婉看着不觉就笑了,又顺手拿出一条大红的汗巾子给她系在腰间,“这样才好些。”退了一步再看,只见那湘妃色的绸衣和衣领处雪白的皮毛衬得洛嫣的小脸越发白了,而小小的五官越是细看越觉得精致,长大了一定会是个美人,无怪将来能成为皇子妃呢!

洛嫣挣不过就乖乖地随着宁姐姐帮她整理妥当,急忙随着宁婉坐上马车,有眼色地替宁婉打帘子铺垫子,又讨好地笑着:“宁姐姐,我穿了这件皮袄觉得暖和多了。”

“这件皮袄就送你了,”宁婉笑答:“回去让白氏帮你改改。”

虽然洛嫣来了没几日,但白氏与婆婆、吴婶她们都一样,十分喜欢洛嫣,现在就笑着说:“这件皮袄可是夫人新做的,还一次没上身呢。不过嫣儿穿了真好看,等回去我给你改成一件外袍,就更合体了。”

洛嫣再怎么也是个小女孩,得了好看的衣裳最是开心,眉眼都笑得弯弯的,十分可爱地道了谢,又道:“我会做些针线了,能自己改。”

白氏听了就帮她出主意怎么改,宁婉听着她们说话就合了眼睛倚在车厢上,心思就飞到了军营那边,不知道自己是不能看到铁石,能不能说几句话?

马车在黑暗中走到了黎明,听老林一声吆喝停了下来,宁婉便将车帘打开望去。如今他们正在岗哨外面,正能远远地看到了铁石所驻的军营。

仲秋的晨曦中带着一层薄雾,透过这层淡淡的薄雾宁婉正能看到兵士们正在忙碌,有的在拆帐篷、有的在做饭、还有的在饮马…虽然人多事杂,可却一点也不纷乱,整个营地静悄悄的,就连那些战马也只老老实实地饮水吃草,叫也不叫一声。没多久,营地上所有的东西完全一空,只有一队队整齐的兵士们,就要走出军营了。

就在此时安平卫的钟声响了起来,原来正是晨时。宁婉听到不远处的城门声响,抬头就见巨大的城门徐徐打开,几匹马当先跑出,为首的正是公公、路指挥同知等安平卫的军官,带着亲兵们打马过来。这一次安平卫派铁石带三个百户剿匪,再加上帮丁之类的,共有近千人,也算是近几年来规模较大的调兵了,安平卫自然应该有人来送行的。

军营原本离城门不远,这些军官们纵马而行,一眨眼间就到了。却补军营门前两列卫兵们执兵械挡住,只得勒马停下,大小官员下马步行依次而入。

跟在这些军官们出来的许多平民百姓亦有许多是来送行的,他们走得就慢多了,到了营门前与宁婉一样站到了岗哨外面,凝神瞧着营中。

突然,军营里响起了一片“万胜!”的呼声,公公与路指挥同知等人率先走出,停在了军营之外,然后一队队的人马井井有条地走了过来向东边行去,宁婉就将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她能看到铁石的唯一机会!

果然,大约一个百户的人过去后,铁石带着亲兵们出现了,他穿着当初入虎台县时的铠甲,还骑着那匹大黑马,还在只露出一点点的身影时宁婉就认出了他,一会儿他正好能从自己面前经过,一定能看到自己的!

铁石一点点地走近了,可他却猛地自队列中带马跑了出去,宁婉的心就悬了起来,难不成他看了这边送行的人太多才特别绕过去的?那样自己可就看不清他了,而他也看不到自己了呀!

身边的声音此起彼伏,有哭声有笑声,更多的是殷殷的离别之语,宁婉想喊铁石,可终还是没有喊,踮起了脚尖望向他,只见他在路旁猛地自马背上向下一探,整个人长臂在下面一捞,旋即回到了马上,然后就跃马到了自己的面前,停马弯腰向她手里放了一朵小小的蓝色野花,“等我回来!”

手中的正是一朵野菊花,辽东这个季节里开得最好的一种花,蓝蓝的花瓣,嫩黄的蕊,娇俏却又耐寒,宁婉便觉得他用花在比自己,恰今日自己穿了件嫩黄色的夹袄,外面披了蓝披风。

这个人还真是,这时候还来与自己玩笑!宁婉笑着,将那朵花插到了鬃边,目送着他渐渐远去,直到整支队伍都见不到了。

白氏就说:“夫人,时候还早,且我们已经到了安平卫,不如进城里转一转吧。”

“不了,我们回吧。”宁婉知道白氏看自己这些天一直伤心,哄着自己到安平卫里逛逛,但是现在自己并不伤心了,铁石让自己等他呢!他剿匪一定会成功的,到时候就回来见自己了!

自己只要安心等着就好了!

没有人比宁婉还清楚铁石会在剿匪中大胜的,她只不过是因为关心太过才忧心重重而已。

白氏平日就跟在宁婉身边侍候,因此见她笑盈盈地将那花插在鬓边,就知道夫人已经从前两日的颓废中恢复过来了,便在宁嫣头上抚了一下,“你也别伤心了,你哥哥穿着夫人送的羊皮袍子,看起来就很精神,过些时候剿了匪回来就能接你回家了。”

宁婉刚刚根本没有看到洛冰,她的心全被铁石充满了,现在瞧着洛嫣垂头着十分失落的样子,不由自主地生出些怜爱,便也道:“你哥哥一定回来接你回家的!”算起来洛冰留在辽东也没有几年了,而洛嫣也会随着兄长回到京城,锦绣前程正在前面等着她。

一行人方要登车,却有一个中年妇人过来笑着行礼说:“我们家少夫人请卢夫人过府一叙呢。”

宁婉便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看,原来路少夫人也来了,现在正坐在车中,将帘子卷起一半向自己笑着,又抬手做了个相邀的动作。

原来自己岂止没有看到洛冰?路家的车子就在近前,自己竟也没有注意到!宁婉就笑着走了过去,“怎么你也来了?”

路少夫人就携她上车,“到我们府上坐坐,我们家太婆婆、婆婆都时常说起你,我带了你回去不知会怎么高兴呢。”

宁婉知路少夫人与自己不同,她自小在内宅长大,并不大习惯在众人面前露面,便上了车子,见路家仆妇们果然放下了帘子,将外面的目光尽数挡住,就笑道:“车子先不要动,我只上来说句话——昨日已经与婆婆说送了铁石便回的,晚了只怕老人家担心。等过些日子我再专程去府上拜见老夫人和夫人。”

路少夫人也知宁婉此时未必有心情,并不硬拉着她过去,只笑道:“方才那一幕可是把我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去,你们家的铁石将军竟然还知道给你采花!”

宁婉被路少夫人嘲笑了却不害羞,因她知路少爷和路少夫人亦是恩爱夫妻,就笑道:“我一向感叹没有亲眼看到当年路少爷见了少夫人惊为天人时的样子!”

路少夫人倒有些不好意思的,“可今日他没有为我采花送来!”

宁婉就吃了一惊,“难不成路少爷也去剿匪了?”

路少夫人就笑,“我来自然是送他的!”又道:“安平卫各家多有派子弟跟着铁石将军出征的,你没见今日各家的车子都来了?”

城门打开后果然有许多人过来送行,其实自然有不少的车辆,只是宁婉倒底对安平卫不熟,且她当时亦没有心思关注别人,因此倒没有在意,眼下便问:“都是哪一家呢?”

“除了周家和你们卢家以外,孙指挥佥事、须、钱、李三位指挥同知家里都送了儿子进了剿匪军中,有的家还送了好几个呢!”路少夫人说着便将人数了出来,尽是各家的次子三子或者庶子。

宁婉想了想才明白过来,就叹服地道:“毕竟是安平卫的长官们,眼光就是比虎台县的人高,且不说虎台县里没有人跟着铁石出门,许千户还派人到我们家里逼着立即交出官衙呢!你们却想到了在剿匪中立下军功为子弟们谋得出身。”可对于路少爷从军,她还是有些不明白,“可路少爷是嫡长子呀!”

军职一向都是嫡长子承袭的,路家人口虽多,但家风极清正,路指挥同知并没有庶子,姐妹之外只一个同母的弟弟年纪还小,路少爷身为嫡长子的身份十分为稳固,根本不存在不能袭职的可能。所以他与那些没有袭职可能的次子和庶子从军出征,博得军功,谋个出路是不同的。

“就算大郎将来袭了军职,现在得些军功也是好事呀!”路少夫人笑吟吟地说:“只说如今派出去的三个百户所,平日里就连指使的话也未必都听呢,但铁石将军一接了军令将他们带到城外,才几天的功夫全变了样,还不是铁石将军镇住了他们!”

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军中最重的自然是军功,这种自战场上得来的荣耀是其余一切光环都无法比拟的。是以无论周指挥使如何想打压铁石,但是铁石依然能靠着军功出头,而且他也始终有着非常高的威信。许千户那样嫉恨铁石,也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路指挥同知是个有见识的人,他既然看好了铁石,自然会让儿子跟着出去,给儿子添些立身的筹码。这对铁石自然是好事儿,别的先不论,只说路指挥同知答应下来的上好军备,就算不为了铁石,只为了他最看重的嫡长子,他就会全力以赴。宁婉就点了点头,“可见你们家大人有远见,你也识大体。”

“所谓的有远见识大体,其实也是吃了少少亏才得来的,路家前几代为了承袭军职可没少生了兄弟阋墙的事呢。”路少夫人就低声道:“从我公公起就没有庶子了。”

宁婉先前虽然知道路家,但毕竟不很熟悉,免不了要问:“那怎么做到的?”路指挥同知有无妾室她不知道,但想来从四品官员身边也不可能没有侍候的人,而路少夫人身边的那个梳了妇人头的就是跟着路少夫人嫁过去的丫头,如今做了房里人。

“自然是有法子的,我悄悄告诉你。”

第235章 心安

在赵太太的牵线下,路少夫人一向待卢夫人十分亲热,现在路少爷到了铁石将军手下剿匪,她对卢夫人便更多了几分善意。估计着卢夫人出身不高,家里能教的也不多,便将一些内帏私情悄悄告诉她,“你们如今还用不到,但总有要用的一天。”

宁婉自然明白,十分领情,“多亏你能提点我,否则我哪里能懂这些呢!”

“我也是嫁到了路家才知道的,先前在娘家还真不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原有这么多隐私。我们虽然不害人,但也要会些手段自保,只要不损阴德就好。”

这些就是赵太太也未必知道的,否则也就没有赵国葆这个人了。如今路少夫人又解释了几句,自然是担心自己以为她心狠手辣,恐怕也有提醒自己不要过分之意,宁婉深以为然,“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你告诉我的法子我定然不会滥用害人,只自保而已。”

路少夫人就笑了,“我若是不知道你的为人,哪里会将这样隐密的事说出来?”

这番私话说过,两人觉得情分更胜一筹,又闲聊几句,约了过年时见面,路少夫人就道:“如此我们就分开吧,倘若我们不走,外面的车子也不能散了。”

宁婉就明白了,那些亲人跟了铁石出门的人定然是想见自己的,但又因为素未谋面而无人为她们引见,便等在一旁,如果自己随路少夫人回指挥同知府,她们正可以去路家拜见,由此便能结识了。她便一笑,“今天确实没有心情,等些时候再见吧。”

这时老林早将车子拉了过来,宁婉换了车子就回了老宅,向婆婆说了见到铁石的情形,唯独将那花的事隐去了,又笑道:“如今安平卫里几个长官家几乎都有子侄跟着铁石出征呢,路家更是将嫡长子都送去了,婆婆想着可是为了什么?还不是相信铁石一定会胜!”

又将自己想到的事情一一讲出来开解婆婆,“这些人在军中,他们的父兄在安平卫哪里能不尽心尽力地为铁石打点粮草兵备?所以我说铁石用不了两三年就能将土匪全部剿灭!”

婆婆一向相信儿子,但却没有什么见识,听了儿媳妇言之凿凿,十分有道理,便也跟着喜悦,“我就说你是有见识的,送铁石出征竟能探听这许多消息!我们在家里等着也心安呀!”

至此,婆媳二人就安心在家度日,吴老夫人一向不管事也不生事的,宁婉每日里陪着她说说闲话儿再打一会儿牌就将她哄得很是开心,老宅里人少事少费不了什么心思,铺子有掌柜的管着,因此她倒闲了下来。

宁婉本是闲不住的人,突然就想起了一事,洛冰将洛嫣送来时说给自己写了字帖,眼下不如读书之余再练练字?等一会儿见了应该让洛嫣送过来了。

正想着听有人叩门,知是洛嫣,家里其余的人要进门便进,至多在门外说一声,唯有她进来前一向是叩门的,且叩门之声又从来都是三下,三下之后无论有无人应答都会停下,过上片刻仍然无人应便再叩一次,没有人相邀绝不进门。大家先是不大适应,后来便也有样学样,但是每个人叩门的声又都不同,与洛嫣从容而有节奏的声音总是差上一些。

宁婉便在屋内高声应道:“嫣儿吧,请进来!”

洛嫣虽然几乎生下来就没享过富贵,从两三岁起就生长在辽东最偏远贫瘠的多伦,但她与辽东寻常人家的孩子一点也不相像。在宁婉看来,外表的不同还不是主要的,而是她骨子里就有一种特别的风格。

这种特别在日常的相处中便显得十分地知礼节,叩门是一节,其余的更是不可胜数。

果然门打开处就露出洛嫣毛茸茸的小脑袋,走进来又转身细心地将门关好,笑着将一个青布小包袱放在桌上道:“这是我哥哥给宁姐姐的字帖,我想着姐姐前些时日没心思,如今闲下来也许会用到的。”

宁婉不知有多少次惊叹洛嫣心思之巧了!自己才动了想练字的想法她就能猜出来,才是个十岁的孩子呀!

她的坎坷经历固然有关,但天性里带来的机巧也是必然的。

宁婉打开青布小包,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一叠字纸,写的竟是《史记-货殖列传》,她特别认真读过的。眼下她更被上面的一笔字震惊了,个个端正清丽却不失风骨,当日听洛冰的意思竟对这字并不十分满意,可是宁婉却极喜欢,自己就想要练成这样一笔字!笑着向洛嫣道:“真是多谢洛大哥和你了,我这就练起来,将来也不至于在别人面前不好意思拿笔!”

洛嫣陪笑说:“我哥哥本要给宁姐姐找王羲之的字帖,虽然真迹不可得,但临本亦好,还说那种‘从容娴和,气盛神凝’之意最和宁姐姐习练了,只是辽东文风不盛,怎么也找不到,只得自己写了给宁姐姐将就着用吧。”

宁婉倒是听封少奶奶说过王羲之的大名,可她还是坚信,“我倒是觉得就算真找到了也未必有洛大哥写得好呢。”

“我哥哥怎么比得了书圣呢!”不过听人赞自己的哥哥,洛嫣还是笑得很开心,“但我哥哥从小见过许多书法大家的真迹,也在写字上下过许多功夫,因此他会写好多字体,我现在练的也是他帮我写的簪花小楷。”

簪花小楷名声之大,便是封少奶奶也曾自叹画虎不成反类犬,不想现在小小的洛嫣竟然在练,宁婉再抑不住好奇之心,“我去瞧瞧。”

洛嫣就笑道:“我去给宁姐姐取来。”

宁婉就叫住她,“正好我也要去你屋里看看呢,就一起过去吧。”

老宅的西厢里平日是空着的,备着安平卫那边来人住,因此里面的家具摆设都不差,宁婉将洛嫣安顿在这里时曾亲自检视过一回,又拿了衣料棉花等等令白氏帮她做了衣裳鞋袜及被褥门帘巾帕等等日常之物。她从没想过巴结洛家兄妹,但是既然洛冰将洛嫣交给自己,自己就要好好地待她。

如今进了西厢,见所有用品样样整齐,宁婉方在桌前坐下。洛嫣就自柜子上捧下两叠纸来,“这是哥哥给我写的,这是我写的。”

如果没有洛嫣的说明,宁婉恐怕分不出这两份字迹的不同,除了纸张有新有旧,所有的字都美丽灵动可爱,不由得赞道:“有其兄,便有其妹!真是令人羡慕不已呀!”她不觉再次环视四周,同样的屋子,在洛嫣住进来前不过寻常,但是现在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却从里到外透着一种非同一般的清雅。

宁婉想起洛冰给妹妹所带来的包袱,除了两套衣裳外便都是书籍、笔墨纸砚等等,真正的家学渊源、底蕴深厚就是如此吧!是以洛家兄妹回到京城才会一飞冲天。

洛嫣自看出她赞叹之意,就笑着将洛冰所写的那一叠簪花小楷捧给宁婉,“宁姐姐,要么你也练簪花小楷吧。我听哥哥说我母亲就写一笔特别好看的簪花小楷,颇为好些人赞赏呢,因此他就仿了母亲的字教我。。”

虽然洛冰写给自己的字帖也十分好,但是簪花小楷又有一种特别的美,婉若秀美的少女,便是男子有多英俊也比不了的,宁婉果然动了心,“我能写好吗?”

洛嫣就点着头笑说:“别的我不晓得,但这簪花小楷我练了几年,哥哥也说我有些小成,宁姐姐若有什么倒可以问我。”

宁婉就要答应下来,可是她在最后的时候还是想到,如果洛冰觉得自己适合练簪花小楷,岂不是早就给了字帖?他既然特别为自己定下了习什么样的字,自己还是不要改的为好,还是摇了头,“我还是听洛大哥的吧。”

洛嫣就有些失望,“我原想着我们能一处练字了呢。”

“虽然不练一样的字,但也未必不能不在一处呀!”宁婉看了看洛嫣的书架,就笑道:“洛大哥还真是,特别给你带了这么多的笔,难不成我这里就没有吗?”

洛嫣就笑,“簪花小楷所用的笔必是要纯狼毫,或者紫毫,大哥怕辽东一时买不到,就托人一次多买了些。”

无怪明明铁石对洛冰十分大方,但洛冰从来只穿着军中发的战袄,洛嫣穿着打扮也很寻常,原来他将钱都用到了此处。这些世家,教养孩子之用心还真是值得自己学呢。宁婉就笑,“你只管用,等我回虎台县让宋家书铺的掌柜帮我们进些好笔好墨好纸好砚,将字练得更好。”

由此,卢家老宅内竟生出了一股深厚的文风,每早宁婉与洛嫣起床后先写上几篇字,吃过饭又读书。原来洛嫣自三四岁才记事起就由洛冰教着认字,早读了好些书在肚子里,如今正看《春秋》,宁婉遇了不识的字问她,她竟多半都能讲出字义出处。

她们两个读书写字,吴老夫人一向是不管的,吴婶毕婆子林氏等年岁大的下人也浑不在意,倒是白氏平日里跟着宁婉不觉识了几个字,她又告诉了老林,两人问了洛嫣到宋家书铺里买了描红的字帖每日也习起字来。

宁婉知白氏原是听自己所说想学会记帐有一技傍身,却不解老林学字之意,不料他却另有道理,“白氏尚且能学字呢,我一个男子汉有什么学不会的!而且我身有残疾,不能上马从军,平日里替兄弟们给家里写信也是一项本事呀!”

虎台县里便有人在街面上支了摊子代写书信诉状等等,宁婉便点头笑道:“如此这般,将来你不愿意在我们家赶车,也能摆个摊子写家书过活呢!”

大家就都笑了起来。

虽为说笑,但也并非不能。

于是每日的一半时间宁婉就在读书练字中度过了,下午做些针线,晚上陪着婆婆打打牌,隔上三日两日的她还要张罗着亲手做些好吃的,日子过得平静如水。

第236章 教训

还是在去迷觉寺时,宁婉就觉出洛嫣十分有心机,如今将她接到家里更肯定自己想的不错。

洛嫣到了卢家没几日,便事事讨好婆婆,又哄得吴婶、白氏、林氏都十分喜欢她,,当然她在自己面前也十分乖顺,简直是再可爱不过的一个小姑娘了。

唯有毕婆子不喜欢她,悄悄找了宁婉说:“夫人,我做饭时那小丫头悄悄来看过几次,我只怕她向老夫人嚼舌头。”

家里的厨房又不是什么御膳房,大家都可以随便进的,宁婉就说:“也许她就是想拿点什么好吃的呢。”

“若是想拿什么好吃的我还能不给?夫人一向大度,宅子里这些人还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也从不拦着。”毕婆子就说:“只是这小丫头子每次来都不是光明正大的进来,又总瞧着我做素斋。我先前也没在意,后来略一用心就发现她时常背着人在老夫人面前说话儿。”

素斋是婆婆吃的,宁婉暗中授意毕婆子加了些高汤等东西,婆婆吃着身子比先前好多了,如今就是吴婶和林氏也知道了几分,只是大家从来都不提。洛嫣来了,因她胃肠不好,也与婆婆一处吃素斋,恐怕是尝出了什么。

宁婉就道:“你不必担心,一切有我呢,万一老夫人听了什么问你,你只一口咬定什么也没有就好。”

毕婆子就放了心,却告诉宁婉,“我先前是在大家子做过事的,见过许多勾心斗角的事。夫人是个大气的人,小心不要吃了暗亏。”

宁婉一笑,“婆婆的身子正是经你调理了才好起来的,铁石和我都感激着嬷嬷呢,只盼嬷嬷再多帮我几年,将来嬷嬷养老的事都包在我们身上!”

打发了毕婆子,回了房再想洛嫣,终还是拿不定主意,当初洛冰把她交给自己,自己其实是不大愿意管的,但却于情面只得接了过来。本想给她吃饱穿暖养上两三年,到时候洛冰回京城就将她带走了,从此再无瓜葛,既对得起洛冰,也算是做了善事。

但是真到了看着洛嫣心术不正的时候,宁婉却不忍装做不知道了。现在洛嫣还是个孩子,由着她这样长下去,就像那歪脖子树,最开始只是歪了一点,但不正过来就会越长越歪,想正也正不了了。

可是,她毕竟是未来的皇子妃,管起来却也为难。

只能想法子少让她与婆婆单独在一处了。林氏和白氏得了授意,每日轮流陪着老夫人,洛冰再想与婆婆单独说话,总不大方便了。

这一日晚饭毕婆子做了豆腐盒子,她将鲜豆腐切成一寸见方几分厚的方块,用刀在侧面切开一道口子塞进肉馅用油炸过再加上汤水焖熟。这道菜十分鲜美,也是毕婆子的拿手好菜之一,大家都爱吃。

因为婆婆不吃肉,毕婆子就又专门给她做了只夹些素菜的盒子,也一样焖好端上,她亦是喜欢,一连吃了好几个,又向宁婉说:“无怪你一定要请了毕婆子来,她做菜果然有秘方,这豆腐盒子我百吃不厌。”

宁婉就笑,“毕嬷嬷可是在京城里大户人家小厨房里做过的人呢,当初若不是婆婆有福气,正好让我遇到了,我哪里能借光吃到这样好吃的豆腐盒子!只可惜婆婆不能吃肉,这肉馅的更鲜呢!”

洛嫣就将咬了一口的素豆腐盒子放下说:“我的胃肠原也不大好,但还是被掠到大漠时彻底变坏的。那里人不吃饭不吃菜,只吃肉和奶,我每每吃过肚子就不舒服了,因此再不能沾一点荤腥。”

婆婆就说:“你这样的小人儿其实是不好不吃肉的,但既然已经不动荤腥了就多吃几个豆腐盒子,听人说豆腐最养人呢。”

洛嫣就轻轻地皱了皱眉,“这两日我肚子又有些不大舒服,只怕是不小心碰了荤腥,还是少吃些吧。”

宁婉就正色道:“你跟着婆婆吃素,哪里能碰了荤腥!依我看是平日里动得少了!从今日起晚上饭后和早上起来先要在院子里走上十圈,然后每天增加一圈,一直到一百圈为止,如此多动动,不必说吃些素菜肚子没事了,就是用些荤的也不要紧!”

洛嫣听出宁婉语气有些不对,赶紧露出一个可爱的笑脸,“宁姐姐既然说了,我就每天都走一走,兴许过去的毛病就好了呢。”说着将那半个豆腐盒子都吃了。

婆婆一向听不出别人的话音儿,此时也笑道:“小孩子多动动是没错的,铁石从小就一刻也闲不下的,你看他现在长得多高多壮啊!”

洛嫣赶紧笑着答应,“我就听老夫人的,将来也长铁石大哥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