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上一章:第 47 章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下一章:第 49 章

张春芳眼泪挂在脸上,却哭不下去,尴尬地看着凤娇,不知该说什么。

.

奋起 第一百三十三章 言语如刀

为了感谢陈怀希,凤娇打电话邀请他一起吃饭,陈怀希说她很忙,没时间。

凤娇根本想不到这是陈怀希的托词,她认为,当省委’书‘记的秘书,虽然被称作“第二首长”,有权有势,但有得就有失,只要领导的眼睛睁着,做秘书的就得随时待命,因此,陈怀希很忙,这是肯定的。

一次不去,两次还不去,凤娇很失望、心里莫名地有些酸涩,但她一向善解人意,总是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因此,难受归难受,并没有改变对陈怀希的良好认识。

这天,王国强打电话过来,他种的枣树结果了,虽然只收了十几斤,自家闺女总少不了吧?张亚梅从晒好的枣子里挑来挑去,选最好的寄给儿子和闺女,凤娇就收到了两箱。

陈怀希没时间吃饭,凤娇就送一箱枣子补偿,没想到在省政府的大门口,张腾跃刚好碰上了,他当时的脸色,酸得就像喝了老陈醋一般,当着陈怀希的面儿就说开了:“呵呵,老陈呀,还是你这当官的用处大,咱就一个商人,只有点臭钱,帮不到别人什么忙。”

凤娇柳叶一般细细弯弯的眉毛,一下子就皱了起来:“张总怎么这么说?我一天忙忙碌碌,还不是希望能多挣点钱?我觉得钱是好东西,怎么就臭了?我送陈处长枣子,是因为请他吃饭,他没空儿,一箱枣子,能比过请你吃羊肉锅吗?”

“比不过,比不过,我不是不知道真相么?”张腾跃这才知道真相,心里一下子就舒坦了,他满脸堆笑,连连道歉。虽然显得十分真诚,凤娇心里还是觉得他不够大气,若是换成陈怀希,肯定会体谅自己。

陈怀希抱着装枣的小纸箱,正要往回走,闻言转过身来,十分惊讶:“什么?凤娇请吃饭啊?哎呀我刚好有空,同去同去!”

他也说不清为什么,自己明明定下心,要默默守护凤娇,看她幸福就好,可眼看着张腾跃和凤娇去吃饭,去亲近,他心里就不舒服,不乐意。

他多想答应和凤娇一起吃饭啊,可就是怕给她添麻烦,既然有张腾跃这个电灯泡,不会让人产生别的想法,那他为何不去呢?哪怕坐在一边,看她一会儿,心里也是美的。

张腾跃都一个月没和凤娇在一起了,好容易有这样的机会,却被陈怀希破坏,很是不爽,吃过饭回到住处,就给京城拨了电话,听姐姐还没办好事儿,语气当时就冷冰冰的…

凤娇最近很忙,好容易抽时间吃顿饭,根本想不到其他。

慧娴隔三差五地给她传来订单的意向合同,凤娇从中挑选最适合的订单,有些明明利润很可观,她也不敢接,只因为自己厂子的生产力不足。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人工实在太便宜,偏偏人民又聪明又吃苦耐劳,做出的产品物美价廉,在国际社会大受欢迎,因此,虽然美国政府不时对中国大陆实行经济制裁,可民间的交易却被越压越火,每次制裁之后,交易额都会有一个飞跃,幅度之大令人震惊。

这段时间做出口生意,只要能接到订单,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就一定能挣钱,若是销售得力,出售价格高,生产又抓得好,能从工艺和流通环节省出成本,挣钱容易的就像挖金矿,一铲子下去,就是一桶金子。

可是好容易打下的国内市场,凤娇也不愿放弃,只好将自己设计的样子和工艺,交给源城的几个小企业,她只负责质量检验,然后交付市场。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非常快,到了十一月中旬,源城就进入了冬天,虽然来自海外的订单开始减少,国内市场却达到最高潮,服装厂几乎天天都在加班,也天天都会出货。

这天凤娇正在办公室看账目,张春芳急匆匆进来:“凤娇,市里来电话,有领导来看你。”

“领导看我?没说什么事吗?”

“哎呀,凤娇,咱们厂今年是源城创汇前十名的企业,而且是民营企业第二名,市政府年终总结,怎么会不重视?”

凤娇叹口气:“安排招待事宜,政府的人快到时,过来叫我。”

“好的。”

没想到,政府的人还没来,周老太太先到了,凤娇将手里的账簿放到抽屉里锁好,又是高兴,又带着几分埋怨的语气:“周奶奶,你有什么事不会打电话叫我过去?天儿这么冷,年轻人都一不小心打喷嚏,你这不是让周书记和老干部办公室的人恨我吗?”

戴着口罩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周老太太说话都瓮声瓮气的:“哼!我看谁敢!”

瞧她霸气侧漏的样子,凤娇被逗笑了,急忙倒了热茶招待她。

周老太太适应了屋里的温度,这才解开围巾口罩:“凤娇,你别怪我,你也不看看,咱俩都多久没见面了?”

“不就一个月嘛,咱们又不是热恋的情人,还一天不见如隔三秋?”

“呵呵”凤娇的话把老太太逗笑了,“你这小鬼,找打!”

凤娇就把脑袋凑到老太太跟前:“打呀,你打呀,只要你舍得!”

老太太伸手把凤娇的头上拨拉了一下:“我就舍得了,你能奈我何?”

两人正说笑,张春芳进来:“政府的人来了。”

凤娇叹口气:“周奶奶,你且在里屋等会儿,我尽量快一点。”

“好吧!”周老太太不高兴的走进里屋。

新学校建好了,这栋楼就给了服装厂用,凤娇有了专用办公室,是里外想通的两间房,一般她在外间办公,里面有床,还有保险柜,算是比较私密的地方。

来人是两个衣着华贵的女子,一个五十来岁,黑油油的头发高高盘起,她脱下外罩的咖色呢大衣,露出纤秾合度的黑色小翻领西装,凤娇暗叹她保养得好,这么大年龄,身材一人凸凹有致。

她将围巾和大衣交给张春芳,抬高下巴,微垂着眼皮看向凤娇。

另一个女子很年轻,和凤娇差不多,鹅蛋脸大眼睛,皮肤也很白,就是鼻子有点翘,嘴巴也有点大,影响了整体美观程度,但她的衣服,一看就是高档货,衬得身材又高挑又有料,总而言之,她还是很漂亮的。

“请问,你就是王凤娇吗?”年纪大的女人说话带着点鼻音,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压抑感。

“是,请问你是谁?”凤娇觉得她根本就不会是源城市政府的,说话的语气也冷冰冰的。

“没礼貌,哼,小门户的孩子都这样!”女人说话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刀子,扎得人心疼。

奋起 第一百三十四章 信心

“你是谁?还敢冒充政府的干部,工作证呢?”张春芳在一边泡茶,听到对话,觉得很不对劲,急忙过来挡在凤娇前面。

“你们好!”年轻女子脸上带着歉意,走上前来,“我们是京城来的,阿姨身体不好,性子又急,刚才说话有些冲,还请原谅一二。”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凤娇即便一肚子气,也没法翻脸,毕竟说话的人年龄大,和她父母差不多。

张春芳张嘴欲言,先看了凤娇一眼,见凤娇微微摇头,硬生生扼住话头,但她心中不爽,还是狠狠瞪了那个老女人一眼。

“你是王凤娇,对吧?我问你,你是不是和陈怀希恋爱了?”老女人依然是一副让人想揍他的姿态。

“你是什么人?凭什么来这里查户口?我们校长和谁恋爱,是她的自由,只要男未婚女未嫁,两情相悦,谁也干涉不得。”张春芳今天表现很好,总是冲在最前面。

老女人撇撇嘴:“哼!好一个干涉不得!都多大的人了,还当这人世间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想结婚就结婚,想分手就分手,做错了重新来过就是?“

老女人顿了顿,眼光冷冷扫过凤娇:”虽说现在是新社会,讲究人人平等,但结婚嫁人也是要看门第的。小门小户的女人,巴上一个大家公子,就以为可以飞上枝头做凤凰?岂不知,嫁人后的日子,也是要一天天踏踏实实来过的,也要考虑柴米油盐酱醋茶。”

张春芳很生气,她看凤娇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怒火已经在眼中燃烧,就先冲了上去:”谁和陈怀希恋爱了?谁想进高门大户了?我们自己有钱,想要什么没有?为何要进高门大户?再说了,这社会哪里有什么高门大户,最多有几家暴发户罢了。“

年轻女子急忙挤出笑脸,阻拦张春芳:“哎哟,别生气,都说了阿姨脾气不好,她说话有点直,但你们仔细听,她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老女人得意地很,看了张春芳一眼,挺了挺胸,语气也越发肆无忌惮:“哼,小门小户出来的女人,以为会做几件衣服,手里有个几十万,就当自己天下第一、谁也不放在眼,谁也不放在眼里了。懂不懂,任何社会,都是有大户人家的。

哎哟,说了你们也不懂,根本就没见过,怎么会相信呢?小琳,你给她们讲一讲。”

年轻女人不好意思地对凤娇一笑:“阿姨的意思,就是有这样一些家庭,世代官宦,哪怕最落魄的日子,也是读书不止,底蕴深厚,一旦社会平静下来,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时,他们就会走到社会的前列,成为百姓的带头人。”

凤娇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我也听到过这样的说辞,就像印度的甘地家族一般,曾经为国家为世界和平做过贡献。咱们国家,当然有比甘地更厉害更卓越的领袖,这位阿姨,你是哪家啊?你姓毛?还是夫家姓毛?不姓毛,姓邓也行,要么姓周?姓赵?”

老女人气得咬牙切齿,凤娇说的都是新中国领导人的姓氏,她家还差得太远。

年轻女人似乎也惊讶于凤娇言辞犀利,她眉毛微微扬了扬:“阿姨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圈子,一个人若不是在某个圈子里生活,不经过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没有积淀,猛然从另一个圈子到这一个圈子,就会非常不适应。比如,你怎么知道十三级以上的高干家庭是怎么过日子的?他们之间怎么打交道?你若是嫁了这个圈子里的男人,怎么辅佐他步步高升?”

“若是一个男人,没有足够的能力走仕途,成天想着通过关系来升官,我才不会嫁给他呢,我会嫁给我爱的男人,他有他的事业,我有我的事业,我为何要干涉他?我只需要关心他内心的感受,关心他的健康…”

老女人拍了拍桌子,打断凤娇的话:“王凤娇,别在这里胡说八道遮掩自己底下的出身。听我一声劝,你不配陈怀希,不要再巴着他不放手。这样吧,我也不会让你平白受损,你想要钱,还是要东西?”

有的人就是这样,自以为高高在上,谁也瞧不起,你若是尊重她,就等于在侮辱自己。

凤娇从来不仗势欺人,但也绝不会容人欺负到自己头上,她怒哼了一声:”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也不管你是谁。告诉你,我爱谁,和谁恋爱,那是我的事情,谁也别想干涉,我现在和陈怀希没有恋爱,但若是我们两情相悦,我一定不会负他。”

老女人还想说什么,年轻女人悄悄拉了一下她的衣襟:“阿姨,王凤娇并没有和怀希恋爱,她刚才说'如果',如果的含义是什么,你没听见吗?“

“哦,呵呵,连承认的胆子都没有,没想到怀希的眼光这么差。”老女人撇了一下嘴,看凤娇的眼光,就像看一只小蚂蚁。

年轻女人似乎很同情凤娇,她脸色堆笑,安抚凤娇:“不管你说的是真是假,这样吧,只要你从怀希的世界里彻底消失,我可以送你到北京的大学里学习,保证是国立的名牌学校,而且,不管你能不能跟上学校的进度,四年后,都能拿到国家承认的大学毕业证,你意下如何?”

年轻女人盯着凤娇的眼睛,补了一句:“有了文凭,你自己办大学也有底气不是?”

凤娇像看白痴似得翻了她一眼:“你以为我和你们一样,读大学是为了名声?我想上大学,不会自己考学?就算是超龄了,我也可以读成人大学、读夜大、函授,可供选择的路子多了。告诉你,我现在还不稀罕什么大学文凭,我准备考研究生,我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拿到文凭,何必要你垂怜?“

两个女人对视一眼,同时鄙夷地撇嘴。

“阿姨,你看她,我都不知道她哪来的信心。”年轻女人语气带着几分怜惜,眼神里却都是蔑视。

奋起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叫我奶奶

“呵呵,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大学都没考上的人,也敢说考研。“老女人讥讽地说道。

年轻女人则耐心地劝凤娇:”说大话没用的,别说你不是大学生,你就是大学生,也配不上怀希,你肖想他,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凤娇真生气了,强调道:“我没有和陈怀希恋爱,不过,若是我们的感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你们谁也阻挡不了,别说什么配不配,你觉得你配吗?你在这里劝我,就证明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嫁给陈怀希想疯了。”

两个姿态高高在上的女人,没想到凤娇竟然跟个铁核桃一般,威胁不得,收买不成,脸色吧嗒一下就阴沉下来,年轻女人哼了一声:“王凤娇,我告诉你,这是陈怀希的妈妈。”

凤娇和张春芳对视一眼,觉得她实在不配做陈怀希的母亲。

张春芳感慨地叹息一声:“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陈处长多好的人,他妈怎么这样蛮不讲理?难怪他总是面有郁色,肯定是因为有个这样的妈,打不得骂不得,日子也被横加干涉,过的很不安宁。”张春芳说着,十分同情地摇摇头。

“你——你是什么东西?敢对我家的事情指手画脚?我和儿子的关系,岂是你一个外人可以知晓的?哼,我儿被人迷惑,眼看着他一步步滑入深渊,一辈子的前途尽毁,我这当妈的,不为他清道,更待何人?”

凤娇看着老女人,总觉得她嚣张跋扈的背后,藏着心虚,她示意张春芳:“你去打个电话叫陈超过来。”陈超是附近派出所的副所长,是张春芳通过关系认识的。

“好的。”

张春芳拔脚就往外走,两个女人对视一眼,老女人威胁地瞪了凤娇一眼:“给谁打电话也没用,我告诉你,你绝对进不了陈家的门。”然后,她对年轻的一摆头,“我们走!”

“慢着!”里屋传来的声音带着不可拂逆的威严,两个女人齐齐回头,看到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太太,站在门口。

“我们就不慢着,你们能奈我何?”老女人说着,和年轻人一起往外走,脚下的步子很大,和来时优雅的小步完全不同。

“打电话给陈怀希,让他来接人,领导干部家属了不起啊?竟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大户人家,资本主义社会思想这么严重,她的家人怎么也不教育教育!”周奶奶的话,让两个女人几乎同时趔趄了一下。

张春芳抓起凤娇桌上的电话,就开始拨号。

“就知道告状,告状有用吗?你见过儿子能管住妈妈么?哼!”老女人嘴里说着,脚下却不停,很快就走到门外。

楼下有一辆黑色伏特加,那两个女人钻进车里,一溜烟走了。

“这两人好奇怪哦,难不成是骗子?”张春芳放下电话,“办公室的人说陈处长不在,不然就能问清楚了。”

周老太太哼了一声:“凤娇,你怎么这么软?下次谁敢这样羞辱你,直接掴她一巴掌,有什么事儿,我给你兜着。”

“周奶奶,你可真威风。”张春芳翘起大拇指夸赞了一句。

“哼!”周老太太不高兴地翻了个白眼,“你天天跟着凤娇,也没帮她找个对象。”

张春芳一听这话,心虚不已,赶紧扭头装着收拾桌子。

“凤娇,今后,每个周六晚上来我家,我让小钱带你去省委机关的舞会,那里没结婚的有为青年比较多,你要赶紧把自己的个人问题解决了。”

凤娇哭笑不得地拒绝道:“周奶奶,我还要复习考研呢。”

周老太太瞪大眼睛:“我以为你就那么一说,还真考研呀?”

“嗯,说不定过两年我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了呢,国家现在照顾自学成才的人,不要求一定有学位证什么的。”

周老太太并不知道这方面的消息,有些心疼地看着凤娇:“你能考上吗?多大的人了,找个好男人嫁了,好好过日子吧,你要是考学,啥时候要孩子?”

凤娇无语,周老太太坐到炉子边的椅子上,给凤娇讲了半天道理:“当年,为了革命事业,我三十多岁才结婚生孩子,因为难产,差点丢了命。我当年是没办法,咱们国家就像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我们不豁出命来挽救不行,现在不同,虽然国家建设也需要大家努力,可不耽误大家结婚生育,养育革命后代,也是你们年轻一代的光荣使命。”

“哦,我明白,周奶奶,研究生允许结婚生孩子。”

“真的?”

“真的。”

“学业呢?”

“可以休学,然后再接着读书呀。”

“哦,这个好像还行。”…

几个人正说话呢,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张春芳拿起电话,是陈怀希打来的。张春芳伸手打算把电话交给凤娇,周老太太却瞪了她一眼,示意她继续。

果然,张春芳寒暄两句之后,就把刚才的事儿说了一遍。

“他说,过两天要跟晋书记到京城开会,会和妈妈好好谈谈,让我请转告凤娇,对不起!”张春芳放下电话,给凤娇和周老太太道。

“咦,那个女人还真是陈怀希他妈?”周老太太皱起眉头,“怎么这么没水平啊,这个陈怀希,不会是个伪君子吧?”

凤娇没说话,她感觉陈怀希不是那样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人。

“凤娇,我让人调查一下陈怀希,在没弄清他到底是好是坏之前,你离他远点,女人上当受骗,比男人受到的伤害更甚。”

“是,周奶奶!”

“今后就叫我奶奶,你就是我的亲孙女,我看谁还敢在你面前说门第。”

“啊——这个?”

见凤娇犹豫,周老太太不高兴了,“怎么,我不配当你祖母啊?”

“当然配,我求之不得,就是怕人说我攀附——”

“嗨,凤娇,告诉你,我的孩子,都和我没血缘关系,谁敢说他们攀附?”

凤娇吃惊地瞪大眼睛。

“傻瓜,没听说我刚才说,我孩子难产死了吗?”

奋起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敢表白

“爱民、爱军都是我战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被反动派杀害了,那时,爱民六岁,爱军四岁,因为寄养在老乡家里,才幸免于难。可怜的孩子,连亲生父母的样子都记不得,我去看他们,他们却抱着我的腿叫‘妈妈’…”老太太声音带了一丝哭音,她很快用手背抹去眼泪,“我当时还年轻,对象都没有,更别说结婚了,但我没有别的选择,就给他们当了妈。解放后,我找到爱民和爱军的祖父母,还有他们的叔叔,把他们接到北京,让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现在,两个老人都不在了,他们两个也老了,都当爷爷了。”

周老太太的眼睛,定定地看向前方,似乎能透过遥远的距离,看到养子一般,“爱民身体不好,他还不到七十,竟然不如我,走路都得拄拐杖…”

周老太太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怜惜之情,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养育之情,已经深入骨髓,她对养子,一样情深似海。

“我后来一直跟养民生活在一起,他是我随部队下江南时,捡来的小灾民,当时他都十岁了,瘦得皮包骨头,看着就跟五六岁的小孩子一般。这孩子最乖了,那么大才开始读书,还是我教的,我工作很忙,居无定所,他跟着我到处跑,后来好容易稳定下来,才想着送他去上学。我驻地附近有所学校,却是一所高小,就是没有一到四年级,他不愿意给我添麻烦,就插班到五年级,白天学第九册,晚上在家自学前面的八本,他聪明,又用功,竟然在两年后,顺顺当当毕了业,还考到河东省最好的初中,反正,这孩子读书我就没怎么管过,稀里糊涂的,就上了大学了。养民是最令我骄傲的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非常出色。”

凤娇被周奶奶的话惊到了,她实在想不出来,这样豁达开朗值得尊重的老人,竟然经过亲生孩子难产而死的悲惨时光,她是用怎样的毅力,化悲痛为力量,把全部心力,投入到自己誓死效忠的事业,还在百忙之中,抚养孤儿和战友遗孤的?

凤娇看到她和周养民互动的情景了,跟亲生母子毫无差别,这说明了什么?还不是周老太太待养子如亲生,做孩子周养民知恩报恩,侍养母为亲母——若是有人把他们母子间的故事写成书,还不知怎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呢。

同时,凤娇也明白周老太太耄耋之年,为何还想要工作、不肯闲着了——她身体尚好,却没事可干。

周养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女儿,六八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去了新疆,后来嫁给一位在阿克苏服役的军官,现在随军在那边生活,一年也难回来一次。

周养民的老二是个男孩,学习特别好,前年考中国矿大的研究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公派到英国,比他姐姐离家更远,两年多都没回来过。

别的老太太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周老太太却膝下空虚,周养民的妻子本来到了退休年龄,手续都办了,但她是个科研狂人,退休不停工,每天忙的不见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