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忙不过来,儿媳会提出的。”卫昔昭碍于情面,敷衍地应付一句。

太夫人点头,“那就好,你去忙吧。注意身子,你最近的是非真是太多了,可不要累的病倒才好。”

安葬了沉星之后,就是卫昔晽出殡。

萧晨逸在一帮大臣的求情之下,允许萧龙渄去送发妻一程。

不过几日光景,萧龙渄比之以往,判若两人。形容枯蒿,眼底布满血丝,闪着仇恨的火焰。

是有人对他说了府中诸事。

卫昔昭看着他走到自己面前,抿了抿干燥的双唇,不知该说什么。

萧龙渄问道:“开始彻查昔晽的死因了?”

“嗯。”卫昔昭不知道有没有进展,又还没去问过季允鹤,也就没多说。

“宫中太医不是贪小财鲁莽行事之人,一个侧妃也不能在几个月之内便与太医串通。背后一定还有别人。”

“有道理,我记下了。”

“日后全靠你了。孩子…”

“昔晽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给他取了个乳名,唤瑜哥儿。你觉得不好的话,再换。”

“你做主就好。”

两个人说这几句话的时候,都是过度悲痛后引致的麻木淡漠,让人看着其实很奇怪,甚至有点让人害怕。

末了,萧龙渄终于显露出一丝情绪,“若能活着走出天牢,所有曾为难过、陷害过昔晽的人,都会付出代价。今日苦,我会十倍偿还。”

“要活着出来,别忘了你还有瑜哥儿。”卫昔昭眼神专注起来,“龙渄,你必须得活着。你死了,就是输了。我们都输不起。”

“明白。”萧龙渄想笑,却险些落泪,“昔昭,幸亏有你。你是我夫妻二人的亲人、恩人,大恩不言谢。”

卫昔昭摇了摇头,“不需谢,我有我的私心。”

这日,卫昔昭还见到了许氏和三姨娘。三姨娘除了几度哭得晕倒在地,并无任何不妥。许氏这次,倒是真的颇具耐心,一点也不心急。

卫昔昭与许氏交谈了几句,说等过些时日再回去。

丧事过后,萧龙渄被带回天牢,卫昔昭是最后一个离开燕王府的。

上轿子之时,飞雨看着远处轻声唤道:“夫人。”

卫昔昭循着她的视线看过去,见萧龙洛端坐马上,正静静地看着自己。

萧龙洛策马过来,看着她,眼神复杂。

卫昔昭深施一礼,之后心头一动,抬眼对上他的视线,“王爷看到燕王府今日惨景,高兴么?”

萧龙洛答得诚实:“还不到高兴之日。”

“倒也是。”卫昔昭认可之后,又出疑问,“不值得欢喜的景象,王爷又何必前来,不怕人说闲话么?”

“不怕,本王是来看你的。”萧龙洛瞥一眼燕王府大门,“此处,还真是不值得我亲自前来。”

卫昔昭一时无语。所谓手足,在他心里,竟是丝毫分量也无。如果他称帝,恐怕又是一个萧晨逸。

可是这不能怪他,他是在他的父皇影响下,走到了今时今日。

萧晨逸,是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失败的无以复加的父亲。他的孩子,恐怕都已忘了亲情是怎么样温暖人心的感情。

萧龙洛又道:“你不要太难过了。”语声有些牵强,因为自知这话说了也是无益。她怎么能不难过。

卫昔昭无声叹息,“很可惜,我做不到。下葬的是我的亲人,我学不来你这份胸怀,也不希望学到。”

萧龙洛无所谓的一笑,“随你怎么看待我都好。”之后策马离去。

回到府中,卫昔昭去了杨柳畔,才知道季允鹤不在府中。之后几日,亦是如此。想问问彻查之事的进程都不能如愿。

事情很棘手么?

季允鹤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救萧龙渄出来,又能不能查清卫昔晽之死的每个细节,她并没多大的信心。

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只是有些心急,急着把萧龙渄的话转告给季允鹤,急着告诉季允鹤自己的猜测。

的确,季允鹤是在沙场上威风八面的人,可他之于卫昔晽的事,并不见得比她想得多。万一他像她的父亲一样,最不善处理的就是内宅诸事,可不就耽误事了么?

几日留在府中,总是一坐就是大半晌。

这时候,她不敢去看瑜哥儿,听不得他的哭声,看不得他最是无辜的一双眼。

那双眼,像极了卫昔晽。

无法面对。

对于关在季府柴房的卫昔昀,卫昔昭只是先命人饿她几天。对付卫昔昀,需要一步步瓦解她的意志。

过了五六天之后,乔楚来正房,说了一些他听到的朝堂风波。

卫昔昭听完,眼中有了一丝笑意。

不知皇帝现在是什么样子,她真想去看看

有几位在京城附近的地方官员在同一夜接到了圣旨和萧龙渄的亲笔书信,要他们进宫面圣之后,去景王府上做客。

地方官员,有很多是一生也不能一睹天颜的,受宠若惊、狂喜之情可想而知。

而进宫后,纷纷傻眼。

萧晨逸申斥之后,听说了原由,又看过与自己一般无二的笔迹,深觉匪夷所思,寝食难安。

便是这样一件事,使得萧龙渄与封疆大吏互通书信企图谋逆的事有了转机。因为有人用事实证明了笔迹、信笺甚至圣旨都是可以伪造的。

而那个人是谁,卫昔昭再清楚不过。

萧龙渄的事其实才是最为紧要的,卫昔昭此时对于季允鹤,不得不承认他的睿智。

这件事令她心情明朗了几分,午间看着飞雨摆饭,她笑道:“我有几日不曾好好用饭了吧?去把卫昔昀带过来。看着她,我胃口应该能好一些。”

飞雨不由抿嘴一笑。

第110章自作孽(上)

伺机而动,自作孽

卫昔昀以为,自己会被卫昔昭饿死的。而在被带进正房的时候,则认为自己是会被卫昔昭饿疯的。

卫昔昭平日里的膳食不求山珍海味,只求合自己喜食辛辣的口味。

餐桌上摆着腊肉炒竹笋、麻婆豆腐、辣油藕片等菜肴。

菜肴发出的香气,对于一个饿得周身无力的人,散发着能够让人发狂的诱惑力。

卫昔昀被人摁着跪在地上,眼中闪过狂热的渴求。

“晚间做一道椒盐银鱼。”卫昔昭漫不经心地吩咐飞雨,似是没发现卫昔昀的存在。

卫昔昭是故意的,故意让她在这种时候前来,故意要让她出言恳求,讨得一点饭食。

她不会的,绝不!

卫昔昀喉咙吞咽几下,垂下头去,看着地面。

卫昔昭安然拿起筷子,按照平时的速度进餐。

一餐饭的时间,对于卫昔昀来说,每一刻都是莫大的煎熬。

而对于卫昔昭来说,却是食不知味。她此时在享用的,亦是沉星喜欢吃的菜肴。

吃着吃着,喉间一梗。

以为自己哭了,抬手触碰眼角,却无泪。

心已成灰,再深的痛也不能化作泪水了。

“夫人…”飞雨上前一步,眼角微湿。夫人这样子,还不如痛痛快快哭一场来得痛快。

卫昔昭无言摇了摇头,继续用饭。

要照顾好自己,要如常进食。没有力气,如何能为沉星讨回公道。

放下碗筷,卫昔昭这才看向卫昔昀。

带着锋芒、憎恶的视线,卫昔昀没有办法不察觉。

“将她带回去。”卫昔昭和声吩咐道,“晚间我用饭的时候,再带回来。”

“卫昔昭…”卫昔昀崩溃地抬头,语声嘶哑无力,“你在做,死了的人在看着。昔晽若看到你是这么歹毒的人,不会后悔当初与你作对!”

“昔晽怎么看我,是她的事,谁在乎?”卫昔昭笑得凉薄,“我只求让沉星含笑九泉。”之后叮嘱飞雨,“看好她,不要给她自尽的机会。”

“是。”

之后,莺儿燕儿过来了。

卫昔昭漠然问道:“王府里是不能再出什么事了,你们过来做什么?”

“奴婢们过来,是想请夫人收留。”莺儿一说话就红了眼眶,“王妃将孩子托付给了夫人,可见王妃最是信任夫人。奴婢们想过来帮忙照看孩子,也唯有如此,才能报答王妃在世时的恩情。”

卫昔昭语气泛泛,“你们愿意留在王府就回去,不愿意回去的话就去别处谋生路。我这里不缺人手。”

“可是夫人,”燕儿跪在地上膝行几步,“沉星妹妹不是才走么?奴婢与沉星妹妹…”

“住口。”卫昔昭淡声阻止她的话,“我不妨把话说白了,你家王妃信任我,我却不信任你们。你们若能把沉星还给我,不要说留在府中做事,就算是要我每日将你们供起来磕头上香我都愿意。”之后起身,亲手点上檀香,“你们真这么在意王妃、孩子,为何不在以往处处谨慎避免酿成大祸?如今这么说,着实令人发笑。”

“夫人,奴婢们知错了!”莺儿俯身磕头,泣道,“奴婢也是一心想赎罪,才来到季府投奔夫人的。若在别处,心里总是万般不安。”

“想赎罪,就别在我眼前晃;想偿命,就找个地方一头碰死。”卫昔昭冷淡地看着面前两人,“竟是如论如何也要在我左右服侍的样子,如此,我就更是不能留了。”之后唤人,“送客。”

漠然无情的说辞。卫昔昭知道,这么说伤人,可是用话伤人,总比一时心软日后再出差错要好。

莺儿燕儿四目相对,皆是伤心愕然。这已不是她们熟悉的那个人了,一点耐心也无,甚至连旧情都不念。

于是有些怀疑,夫人如今的悲痛,到底是为了她们已故的王妃,还是为了沉星。

如果王妃没有在生子后丧命,那么将军夫人会不会为了沉星而与王妃反目成仇,相伤相杀。

眼前看来,这推测似乎…极有可能成真。只是已无机会发生罢了。

晚间,卫昔昀在卫昔昭用罢晚饭、被带出房的时候,晕厥过去。

卫昔昭吩咐道:“把她弄醒,给她点东西吃,之后继续饿着。你们掌握分寸,她不能死。”

卫昔晽头七之后,卫昔昭去了宫里,是为谢恩,亦是为了如常留在养心殿,观望事态。

到了宫门口,她看到了裴孤鸿。隔着几步的距离,便能闻到他周身酒气。

她蹙了蹙眉。

裴孤鸿本就是在等她,不好去季府求见,也只得每日等在宫外。见了人,趋步至近前,故作恭敬地行礼,“参见公主。”语声却透着讽刺。

“免礼。”卫昔昭微微颔首,脚步未停。

“公主留步,我有话说。”裴孤鸿拦住了她。

卫昔昭神色冷淡,“那就说。”

“昔晽埋骨地下之时,你却运道亨通,居然做了公主。”裴孤鸿目露不屑,“口口声声说要彻查昔晽死因,那么为何到今时还未结果?”

“我对昔晽,没有亏欠。她在世时,我自问已仁至义尽。”卫昔昭亦是报以不屑一笑,“你情深不渝,又做过什么?我再不济,还能抚养她与燕王的孩子,而你,也只能做个为人看低的酒鬼。”

裴孤鸿一时气短,沉了片刻才道:“我一个外人,有心帮忙又能做什么?”

“不知什么该做,也不知什么不该做。宁王世子,你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裴孤鸿被她话里的嘲讽刺伤了,“你这是什么口气?昔晽故去,我借酒消愁,是在情理之中。倒是你这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让人十分费解。”

“那我该怎样?”卫昔昭也不恼,甚至微微笑了起来,“学世子借酒消愁么?让人笑话么?世子不在乎脸面,我在乎。世子不知这样于事无补,我知道。”

裴孤鸿听出了话中深意,沉吟片刻,问道:“你一定会为昔晽讨还公道,是么?”

“我会尽力,查清细枝末节。”

裴孤鸿觉得她回答地话有些不对,却也没多想,心里的怨怼随之消散大半,“那么,你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事?”

“没有。世子如今这样子,有事谁又敢烦劳你?”卫昔昭结束谈话,“我赶着进宫服侍圣驾,世子请便。”

末一句又让裴孤鸿觉得不踏实了。

这女人是怎么了?怎么让他心里这么别扭呢?

如果只等着她的消息,怕是不能报多大的希望,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还不如亲力亲为。凡事若有心,总是能够寻到介入的机会。

念及此,他用力摇了摇头,振作精神,快步离去。

飞雨转头看着他的背影,轻声道:“夫人一番模棱两可的话奏效了,比满口答应的效果还好。”

卫昔昭笑了一下。

萧晨逸下朝回到养心殿,看到卫昔昭,吩咐道:“告诉你的夫君,要他全力以赴克敌。他是你的夫君,此战得胜后,亦是朕与后世帝王感念于心的治世良将,朕必不会亏待了他。”

卫昔昭自是称是,却不知他这番话所为何来。后来才得知,大周军队与敌军有些时日不曾交战了。

于是,皇帝才心急了。

按照他的性情,自然又起了疑心,以为季青城、卫玄默是因为萧龙渄之事才将战事搁浅,意在威胁。

打仗若是能够可以想打就打想搁置就搁置的事情,那么收复西域又何来艰险之说?即便大周将帅想搁置战事,西域内的敌军就能允许么?

任是卫昔昭一个不曾拿刀握枪的女子都能明白的事,皇帝却因为诸事烦乱之下,失去了冷静,从而想法变得偏激。

萧晨逸的烦恼,绝大多数自然还是来自于两个皇子的风波。

他已不知谁对谁错,不知自己该信任哪一个。而众朝臣如今都已现出了明确的立场,或是拥护萧龙渄,或是拥护萧龙洛,每日劝他早立储君的话从未断过。

可这样的形势下,他能够立谁为储?

谁都知道他的烦恼,可谁都不愿意体谅。

也逐渐看出了太后生前已为萧龙渄铺下了路,几位重臣拥护萧龙渄便是最好的证明。否则,萧龙渄不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拥有这样庞大的人脉。

最终,连自己的生身母亲都已无言背叛,要逼着他册立萧龙渄为储君。

越是这样,他越是不想遂了众人心愿。

被孤立、被背叛的感觉让他愤怒。

在他觉得身边已无至亲能够信任的时候,他将萧龙淇与莫兆言调遣回京,奢望女儿能够已经洗心革面,给予他最中肯的建议,奢望女婿能够处身朝堂,及时给予他想得到的所有消息。

萧晨逸在假圣旨事后,将萧龙渄暂时从天牢里放了出来,命人将他囚禁在燕王府。而萧龙洛亦是同样的,被囚禁在了景王府。

谁都不能相信,那就只能暂时将事态搁置,等待时间给他答案。

只是他忘了一点,在人不能够冷静的时候,是连时间都不会给予眷顾的。

有些人经常陷于等待的状态,前提是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而有些人在做多错多之后才选择等待,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有一种等待,不会有结果,只会引发更大的祸事。

季允鹤回府之后,便命人请卫昔昭去了杨柳畔。

卫昔昭施礼之后道:“儿媳这几日来过几次,您都不在。”

季允鹤温声道:“出门去了护国寺,与方丈参禅论道去了。”

是要以此证明他无暇介入萧龙渄的事情么?找的证人倒是德高望重,谁也不会疑心。自然,他本就不需亲力亲为,只发号施令命人去办事即可。

季允鹤又道:“你三妹的死因,已有结果。事关你二妹与景王王妃联手,才有了一朝祸事。只是可惜,无人知晓她们私下往来。”

许乐莹。

许乐莹又是通过谁才能与卫昔昀私下往来呢?

萧龙淇,是唯一的可能。

萧龙淇与萧龙洛之间亲厚,自然想让萧龙洛继承大统。人不在京城,却依然能够暗中操纵,帮助许乐莹。若是瑜哥儿不能出生,皇帝会看到眼中的,就只有许乐莹将来要生下的孩子。

为公为私都好,许乐莹与萧龙淇都会义无反顾地对付她、或是她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