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吴二人忙起身,跟着宫人避到了屏风后。

刚躲好,摄政王就在君逸之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屋内诸人忙向其行礼,摄政王十分温和,率先抬手示意,“免礼。”免了诸人的大礼。

君逸之挑着凤目四下扫了一圈,看向俞筱晚的眸光中就带着一点挑衅。俞筱晚有些莫名其妙,难道我之前得罪了他吗?忽地想起他说的看戏,难道有什么戏可看?

只听得摄政王在跟楚太妃谈话,“约了张卿家与曹卿家一同来,夜间吃斋饭,看梅灯,也是一种雅事。还请皇婶也凑个趣。”

------题外话------

呼呼,二更送上。

54.谁是戏中人

楚太妃笑道:“你们年青人就喜欢这样热闹,我也随你们。”她接过侍女捧来的茶杯,揭开盖开轻啜一口,眸光悄悄在孙子和俞筱晚的脸上转了一圈,暗想,正该有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多多相处相处才好。

刚说完,宫人便通传道:“张大人、曹大人携公子候见。”

摄政王道:“传。”

张长蔚与曹清儒两人一身常服,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躬身进来,给摄政王和王妃、楚太妃请了安,待免了礼,才给曹老太太请安,小辈们给张氏和张夫人请了,在左侧安好的椅子上坐下。张夫人未带庶女出门,只有曹家的几姐妹和俞筱晚,众小辈向父亲(舅父)请安,礼数尽了,才依次坐下。

摄政王妃很体贴地让张夫人、曹夫人坐到丈夫身边,两人心里有鬼,一推再推。虽然欧阳辰和那两个猥琐男人并没有真正地强上她们,可是对于女人来说,身子被人看了、摸了、亲了,她们就是失贞了,面对着下人还可以佯装镇定,可是面对丈夫却是打心眼里惧怕。若是被丈夫知道,怕是一杯毒杯就会端到眼前,再对外宣称病故便是…她们都盼望着能早些回府,二人今日受的惊吓和屈辱,换作别的女子,只怕精神会抑郁得疯掉,好在她二人心智坚强,还能勉强撑住,但却也是强弩之末了。

摄政王妃却很坚持,语气轻婉却不容拒绝。张氏和张夫人只好坐到丈夫身后,经过丈夫身边的时候,都低头不敢与丈夫对眼神,看在张长蔚和曹清儒的眼里,就有些古怪,只是这时不方便询问,只得将疑问压在心底。

上首打横的长榻上,楚太妃和摄政王隔着榻几并排而坐,君逸之伴在楚太妃身旁,摄政王妃则坐在摄政王身边的八仙椅上。她见诸人都安座了,这才柔笑道:“说起来日后就是亲戚了,正该多亲近一番。”

多多亲近的话从高位者的嘴里说出来,就是恩宠,张长蔚和曹清儒喜不自胜,忙抬了屁股,欠身谢恩。

王妃唇边的笑意加深,“王爷,您说臣妾说得对不对?”摄政王含笑看了王妃一眼,威严的星目里满是柔情。

王妃笑得更加开怀,恍若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曹清儒道:“本妃记得曹大人还有一位夫人,听说是吴妹妹的姨母,怎的今日没来?”

曹老太太忙代为解释,府中还需有人主持中馈云云。

俞筱晚与曹氏姐妹坐在长辈的身后,看不清张氏和张夫人的面部表情,不过从她们瞬间绷紧的脊背就能猜出,她们两人的心中都十分愤怒。也难怪,刚才都是女眷的时候,摄政王妃不问这个问题,却偏偏选在摄政王到来后问,就有打张氏的脸的嫌疑,也暗地里抬举了吴丽绢,打压了张君瑶。

要知道本朝的律例规定,摄政王比同太子级别,因而王府里的侧妃乃至庶妃品级都极高,除了嫡妃之外,侧妃和庶妃之间的等级差别并不大,谁先得宠,谁就是胜家。而显然摄政王妃选择了抬举吴丽绢,有意在王爷面前提及她的名字,吸引王爷的注意。

这些女人们的话题,摄政王只是听听,五官分明的俊脸上并未流露出任何情绪。他很年青,不过二十一二岁,也很俊美,与君逸之的魅惑、韩世昭的飘〔逸、曹中睿的俊秀不同,他已经成年,有着浓厚的男子气概。俞筱晚见过他两次,他都只是高远地俯视着,沉默少言,多半是身边的臣子在奉承,或是提出建议,他则只是淡淡地“嗯”一声,或者一声不吭。说他威严吧,他的神情时常显得温和亲善,面部表情放得很松,并不绷着,说他温和吧,眼中一闪而逝的精光却又令人不敢逼视。

王妃与曹老太太和楚太妃交谈良久,忽而掩唇轻笑,“王爷怎的都不说话?”

摄政王淡淡弯起唇角,“听你们聊,一会我们聊起朝政,你们会睡着的

王妃噗嗤一笑,楚太妃也笑了,却表示不敢再多言,让男人们聊天,张长蔚便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建议,不如来混搭打叶子牌。楚太妃和摄政王妃都是叶子牌迷,一口赞同,摄政王不置可否,张长蔚也不知道自己的建议有没有拍到马腿上,神色间有丝紧张。

正在此时,门外又有小太监通禀道:“韩丞相携公子、户部左侍郎何大人携大小姐候见。”

满朝文武没有摄政王的召见就敢来凑趣的,也就是这位韩丞相了,而何大人是韩丞相的心腹,会一起来不奇怪。

在座的各位面色各异,摄政王却只是淡淡一笑,“宣。”

韩丞相便领着韩世昭大步走了进来,哈哈笑道:“不请自来,还望殿下海涵呐。”何侍郎和长女何语芳则跟在韩氏父子身后,低调得多。

诸人又是一番见礼,才依次坐下。这下子少女们就比较尴尬了,之前的两家还是亲戚,没有过多避讳,可是韩家父子和何大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外男了,再坐在厅上就不合礼数,几人就悄悄去看曹老太太的意思。曹老太太也觉得不妥,可是摄政王妃和楚太妃都没有让孙女们避讳的意思,她也不方便开这个口,显得韩家父子和何大人的名声有多不堪似的…只好坐着不动。

君逸之又朝俞筱晚挑衅地一扬眉,看了何语芳一眼。俞筱晚只抿了抿唇,心里嘀咕,难道是他把何家父女给叫来的?

韩丞相到来之后,男人们就自然地聊开了,倒也没聊朝政,聊的都是各地风土人情、传奇志趣。在座都是饱学之士,博阅群书,谈吐风趣,俞筱晚坐在后面听得兴致勃勃,漂亮的眼睛里就放着光。

一聊聊到饭点,男女分了席用斋饭。法源寺的斋饭十分出名,菜色精致,刚刚上齐,摄政王妃就点了几样菜色,让宫人盛了一些在空碟里,用托盘端到屏风后,柔笑道:“这几样是法源寺的招牌斋菜,两位妹妹尝尝。一会儿两位妹妹也当给王爷敬一杯,虽是不方便见面,却也应意思意思。”

其实屏风后有人,摄政王是早知道的,不过装着不知,这会子顺着这话就将眸光瞟向了这边。屏风后亮着灯,将两道窈窕婀娜的身影投放到半透明的蜀绣屏风上。两人隔着屏风向摄政王和王妃福了礼,又端杯遥祝,声音如同如谷黄莺,“奴家祝愿王爷、王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摄政王含笑端起手中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将杯微倾,露出杯底。

这样的动作,是向敬酒的人表示已经饮尽,是一种尊重,以摄政王的身份,就是韩丞相来敬酒,也是完全不必的露杯底的,可见摄政王对自己亲自挑出的这几位妃子,有几分真心的喜欢和期待。俞筱晚就去偷看摄政王妃的表情,王妃脸上贤惠温柔的笑容僵了一僵,才自然地继续。

要说纳妾这样的事,王妃心中很难心甘情愿,可还得做出贤惠的样子来,俞筱晚就忍不住微叹,真是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她的父母亲感情深厚,一生一世一双人,羡煞旁人,她自小也一心盼望着能象母亲这样,嫁一个只宠爱自己的丈夫,可是在父母双亡之后,她听得最多的,却是说母亲不贤淑,占着独宠,让俞家断了香火。

到底是幸福重要还是名声重要,俞筱晚看着摄政王妃端庄大方的笑脸,心中有一丝的恍惚,不知道日后若是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怎么进行选择。若想远离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终身不嫁,自己逍遥快活,可是俞筱晚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为了让泉下的父母感到欣慰,她也得嫁人,还得嫁得好,过得幸福…可是,嫁入公侯之家,或是高门望族,她想要的幸福就是一种奢望。即使嫁入寒门小户,谁又能保证就能夫妻一心?

记得前世在她定下韩家的亲事之后,赵妈妈就开始教导她一些为人妻的道理,第一个教的就是如何与丈夫之前的通房处理好关系,要恩威并施,不能显得软弱,让妾室通房爬到自己头上,也不能显出妒意,让婆婆和丈夫不喜…思及此,俞筱晚的目光下意识地往男席那边一瞟,寻找韩世昭的身影

正巧韩世昭的位置在她的对面,也正巧一抬眸,两人的目光隔空撞了个正着,俞筱晚吓了一跳,又不想让他发觉自己是在看他,忙假装无意状,心虚地平平移开视线。韩世昭被她做贼心虚的样子逗得忍不住弯起了眼睛。

俞筱晚今日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好巧不巧地又与君逸之的眼神对了个正着,那家伙痞里痞气地朝她飞了个媚眼,唇角的笑容怎么看都有几分嘲弄

真是要死了!

俞筱晚正气凛然地瞪他一眼,然后赶忙低头用饭,免得越来越烫的脸蛋被他看了去。

君逸之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韩世昭,忽地伸臂勾住韩世昭的肩膀,笑嘻嘻地道:“咱们来拼酒吧。”

其实佛门净地,法源寺提供的酒,不过是在坛子里酿了几日略有些酒气的果子汁,醉不了人,却能腻死人、撑死人。韩世昭最不爱喝甜汁,婉拒道:“抱歉,我不大会喝。”君逸之到底是真闹还是假闹,他自认为还是分得清的,所以在心里嘀咕,这家伙怎么了,我哪里得罪他了?上回要把俞家的事情推给我,我不也爽快地接下来了么?

就是因为你接得太爽快了!君逸之不依不饶,“是男人就应当会喝酒,何况这酒并不醉人,只是撑人。”他一语双关地道:“人就是要有肚量,有句老话不是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么?你是丞相之子,至少也应当比我的肚量大才对。”

话说到这个份上,韩世昭只有接招了。君逸之补充规则,“不许上净房。”韩世昭应下,暗横了君逸之一眼,骂了句“有病”。

君逸之又朝摄政王道:“皇叔,若是谁赢了,您可要许个彩头。”

摄政王扶额表示无奈,“你自己要跟人打赌,却要本王出彩头?”最后还是宠溺一笑,应了下来。

“是不是个男人”是半大不大的少年人最热爱的话题,更何况还有彩头,张家的两兄弟张书昱、张书瑜和曹中睿都要求参加拼酒,曹中敏稳重得多,笑着道:“我来当酒判。”

摄政王和韩丞相笑呵呵地看着少年人玩闹。

俞筱晚暗暗挑眉,前一世的时候,曹中睿偶尔也会跟她聊些朝中的局势。自打先帝下了“幼子继位、长子监国”的古怪诏书之后,为免摄政王势力坐大,危及天子,以韩丞相为首的朝中栋梁就以抗衡摄政王为己任,虽谈不上势不两立,但绝对是暗潮涌动。对于一个时不时要表示一下“自己是坚决不会让监国者盗国”的人,摄政王也不可能有什么好脸色。

其实前一世,直到俞筱晚惨死,摄政王也没有篡位,可是这对台戏却是唱了好些年的。

难道君逸之是帮摄政王的?

俞筱晚悄眼看去,君逸之正回过头,又与她的视线对上,又飞了一个媚眼。俞筱晚又暗瞪他一眼,瞪完了又后悔,这种无聊的人理他作甚。

叫来小沙弥换上海碗,几个少年拼了六七碗之后,就开始表情怪异肚子涨得难受了。最先放弃的是张家兄弟,跟着曹中睿也想放弃,想了想还是硬撑,与君逸之和韩世昭又拼了两碗,实在是撑不下了,这里有女眷,他们不方便松腰带,连一点周转的余地都没有。

韩丞相笑道:“原来三个人的肚量一般大。”

曹中敏正要附和,楚太妃隔桌笑道:“什么肚量一般大,丞相大人还没我这个老太婆眼神好使,曹二公子刚才吃了许多菜,逸之和世昭却都没吃什么,应当算曹二公子赢。”

韩丞相哪会跟楚太妃争这个,摸着胡须道:“呵呵,那就算曹二公子赢了。”

曹中睿不期然成了众人焦点,心中暗喜,面上却是谦虚,“丞相大人谬赞,小小玩意,当不得真,谈何输赢。”

君逸之眯着凤目笑道:“赢了就是赢了,游戏如人生、人生如游戏,连玩个游戏都不认真的人,如何能认真人生?”

曹中睿怔了怔,总觉得他这话意有所指,却又品不出味来,正踯躅着,又听君逸之朝摄政王道:“皇叔打算给曹二公子什么彩头,依皇侄看,送个美女是最好的,曹二公子开年就十四了,可以成亲了。”

曹中睿顿时就红了脸,结巴道:“莫、莫开玩笑。”

君逸之奇怪地看向他,“谁说我是在开玩笑啊,上回在潭柘寺我明明听圆德大师说,曹二公子与何大小姐是三生三世修来的好姻缘,正好今日就请皇叔给你们赐婚吧。”

之前,其余人只当是韩二公子不知怎的惹上了君二公子,少年们笑闹一番,就算是过火一点也不算大事。可是这赐婚的话一出来,就完全不是玩笑了。张氏头一个急得上火,差点忍不住站起来指着君逸之的鼻子开骂,却又不敢,只强自挤出一脸笑,“君二公子真会开玩笑。”

“曹夫人和曹二公子真是母子连心呢,连说出的话都是一样的。”君逸之挑了挑眉,俊脸上的笑容怎么看都不怀好意,不过他生得这般好看,无论做什么表情,都不会惹人讨厌,他的声音也很好听,徐缓静谧,沁人心脾,就是嘲弄人,也好象是在唱赞歌一般。

张氏憋得一脸通红,却是发作不得,只得拿眼睃丈夫,希望他能替儿子推诿几句。

曹清儒如何不急?可是君逸之说了这么多混帐话,摄政王一个字的责备都没有,可见是王爷默许的…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曹清儒掌心冒汗,悄悄看向摄政王,正对上摄政王的黑眸。那双眼睛漆黑深沉,探不见底,让人没来由的心中一紧,曹清儒忙垂下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他是王爷的人,任何事,包括自己和儿子的性命,都是由王爷作主的,一段小婚事还要唱反调的话,王爷如何还能信任他?

他只能在心里盼望着何大人能拍案而起,以何大人在朝中的立场,这不是难事。

何大人也的确不想与摄政王的人结亲,可是女儿开年就要二十了,已经是何大人的心病,再瞧着曹中睿少年俊美、气度昂扬,那到嘴边的拒绝就说不出口。人家当爹的都不拒绝,韩丞相还有什么立场拒绝?

君逸之这厢看似毫无章法地胡说八道,却没一人反驳得了。君逸之就笑了起来,趁无人注意之时朝俞筱晚挤了挤眼睛,得意之意溢于言表,怎么样,要输了吧?

------题外话------

于是我还是先更一章吧,下午老同学要来家中玩,码不了字,晚上再二更了~抱歉哈!

55.一起摔一跤

“你呀,真是胡闹。”场面有些尴尬的沉寂下来,摄政王妃便来和稀泥,笑指着君逸之啐道。

韩丞相和曹氏一家刚松了口气,王妃又接着道:“不过若真是圆德大师批的命,那必定是准的。既是三生三世修来的姻缘,王爷帮她二人赐婚,也是一则美谈。”

君逸之得瑟地一笑,“自然是圆德大师亲批的命。”

摄政王恍若有些好笑似的,挑眉问道:“爱妃真觉得合适吗?”不问当事人问爱妃,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王妃含笑道:“合适啊。何姑娘才貌双全(的确有才,貌的话就要忽略一些东西),曹二公子少年名士,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曹中睿的一张俊脸都快能拧出苦汁了,不安地直瞅着父亲。何姑娘垂着头,将自己的心思隐藏在灯影里。

为了天造地设的一对,俞筱晚差点喷饭,低了头极力忍耐。心里却也隐隐明白,压根不是君逸之有面子,求得摄政王妃相助,而是摄政王根本就需要这么一门亲事,作为打开对方阵营的突破口。两派的人结了亲,是将人拉到自己这边也好,或是让对方投鼠忌器也罢,总之对摄政王来说没有坏处。但是摄政王并不是皇帝,没有绝对的权威,他指婚的话,对方的官员是极有可能反对的,那样的话,摄政王就是脸面尽失。只有何大人家的这位千金,何大人恨不能今天就将她嫁出去,是最好的婚配对象。至于这边的人是谁,倒不重要了。愿不愿为了摄政王捐了身躯娶何姑娘,也是对摄政王忠心的一种表现,正可算是试金石。至少目前看来,舅父还是让摄政王满意的。

当然,这样荒诞的配对若是由摄政王或王妃提出来,会贻笑大方,只有君逸之这个年纪不大、又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开口,再借了圆德大师之名,才好接着忽悠。

曹清儒大抵也是想通了这一节,便嚅嚅地道:“何姑娘的确才貌双全,只是比犬子大了六岁。所以…那个…其实,长子中敏也未定亲,年纪上更合适一些。”

俞筱晚掩住眼里的嘲讽,曹中睿眼睛一亮,曹中敏将指尖掐入掌心,原来即使自幼承欢膝下,即使开年祭祖之时就会改写族谱,在父亲的心里,我仍只是个庶子…或许,是因为娘亲出生商户的缘故?他随即低头仔细数着檀木雕花饭碗里剩下的饭粒,不再关心其事。

君逸之嬉皮笑脸地道:“曹大人应当听说过这句话吧,女大三、抱金砖,何姑娘这一抱就是俩金砖,是吉兆啊。”又弯眼朝王妃笑道:“皇婶我说的对吧?”

摄政王妃笑睨了他一眼,微微点了点头,这是应他不换人了。

曹清儒双拳紧握,喉头动了动,还是将话吞回肚去。他的暴躁脾气只是对下属和家人而言的,并不针对权贵。

张氏见事情已经无法控制,忍不站起来,走到摄政跟前跪伏下去,语气哀婉地道:“王爷,恕臣妇大胆问一句,若是您有一个十三岁的儿子,您会愿意他娶何姑娘为妻吗?”

曹清儒急得低吼,“张氏,你干什么!还不快向王爷赔罪。”

曹老太太也不愿意这门亲事,可是张氏此举必定会冒犯摄政王,只怕以后连爵爷都要吃挂落。

摄政王却对张氏的无礼不以为意,淡然道:“有何不愿,娶妻娶贤。”他亲自挑的五位侧妃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儿,他的儿子还不知在哪位侧妃的肚子里,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张氏绝望地一屁股坐到地上,曹老太太立即吩咐曲妈妈,“还不快去把你主子扶过来。”曲妈妈忙与碧儿一起过去,搀着张氏回了座。

皆无异议,摄政王便含笑口拟了赐婚旨意,一旁的内侍总管记录下来,待明日早朝时宣布。韩丞相看了何大人一眼,何大人严肃的方脸上露出几丝笑意,他就浅嘲地举起酒杯,“何大人,恭喜了。”

同桌的少年则向曹中睿举起了酒杯,张家兄弟不知该说什么好,有同情,也有兴灾乐祸,君逸之就不必说了,最开心的是他,跟曹中睿碰了杯后,便朝俞筱晚举了举杯,得意洋洋地一饮而尽。

韩世昭也真心恭喜,最真诚最真挚的,当数曹中敏,“恭喜二弟日后有人提携了。”

这也算是唯一安慰了。曹中睿心里嘴里都是苦涩,偏还得装出笑脸来,那个名义上的未婚妻就在邻桌,可他连偷瞟一眼的兴趣都没有,眼睛却不知怎的就看向了俞筱晚清丽的容颜,神思瞬间飘渺到了天外,想像着若是那晚没有一时起歹念,或许自己与晚儿妹妹之间就能两情相悦,那么自己就一定会要求娶平妻,哪怕得罪摄政王。

君逸之眸光一转,看到了两眼失焦的曹中睿,手中的酒杯转了转。

韩世昭知道他做这个习惯动作,是要整人了,于是唇角噙着浅笑,安静等看戏。

斋饭用完,摄政王道:“去园子里赏梅灯吧。”

诸人都闻言起身,惊动了曹中睿,他忙跟着站起身,哗啦一声,慌忙间蹭翻了眼前的酒壶,红艳艳的葡萄酒洒了月白色长衫一身。摄政王淡淡看了他一眼,率先出了大香房,众人忙鱼贯跟上,曹清儒擦肩而过时怒瞪了儿子一眼,曹中睿又羞又气又窘,他真不是借机发脾气,真的是无意的。而且,这个酒壶是怎么跑到自己跟前来的,他根本就没斟过酒。

君逸之笑咪咪地拍了拍曹中睿的肩膀,“小伙子想什么想那么入神,毛毛躁躁的。”说罢扬长而去。

碧儿和曲妈妈忙过来拿自己的袖子帮忙擦拭,可是染上的颜色哪里能擦得掉,而且还湿了一大片,这时节出到屋外就能凝成冰。曹中睿万分沮丧,“把火盆拿给过来烤吧。”不能跟出去了,不能展示才华了,不能解释自己是无心之失了。

张君瑶和吴丽绢不能与摄政王打照面,也留在香房之中,此时便从屏风后走出来,坐下来陪曹中睿聊天。张君瑶对表弟还是挺同情的,不过更多的却是羡慕摄政王妃的权势,从头到尾,都是她在拿主意,连王爷都是问她的意思,居然能这样受宠,张君瑶暗暗给自己鼓劲,我也一定可以这样,谈笑间操纵他人的命运!

三人,呃不,吴丽绢基本只负责微笑,主要是张君瑶和曹中睿两个表姐弟在聊天,无聊的人时间过得慢,曹中睿几乎想瞌睡了,忽听外面响起了惊呼声:“有刺客!”

三人同时一个机灵,腾地站了起来。曹中睿边往外跑边呼道:“我去看看。顺子,拿我的剑来。”顺子是曹中睿的长随,候在外间,听得吩咐忙跑去墙边栓马处,从马鞍上解下长剑,交给少爷。

曹中睿提了剑便往梅林的方向跑。梅林就在西院之中,梅灯是一种琉璃灯,打磨成梅花形,五彩缤纷地挂在梅树上,耀着树枝上的花苞闪闪发亮,在这冬夜里,别有一番韵味。

梅林里有一座草庐,不透寒风,烧了七八个红彤彤的大火盆,众人就在那儿赏梅灯。只是此时,众人都惊得站起来,挤在一团,侍卫们挺身护在王爷和几位大臣跟前,男人们的长剑都挂在马鞍上,手中无物,无法抵抗。其实有剑也抵抗不了,权贵子弟号称文武兼修,实则多半都是花拳绣腿,空架子。

来的刺客只有十七八人,可是攻击力却强过上千士兵。他们有备而来,长箭上绑着火头,嗖嗖地射过来,落在草庐上,立时就着了火。曹家姐妹惊呼起来,俞筱晚当即立断,“得冲出去。”说着便扶起老太太的胳膊往外冲,再不走,不被火活活烧死,也会被烟呛死。

曹氏姐妹都有丫头扶着,何语芳就去扶了张氏,因为曲妈妈和碧儿都留在香房里了,张氏的身边没人。张氏回头一看是她,立即用力挣脱了她的扶持,怒目道:“我自己能走。”

一部分侍卫已经掩护着摄政王和王妃、丞相、何曹张等人离开了草庐,摄政王留下了几名侍卫保护曹家和张家的女眷。刺客的目标是他,按说他离开后,女眷们就应当安全了,可是却不然,侍卫保护着女眷们冲到门口的时候,一阵火箭又射了过来,将人逼回着火的草庐之中。

“怎么办,救命-啊!”曹中雅失声痛哭起来。曹中燕和曹中贞素来就很克制,只敢小声抽泣。烟越来越浓,所有人的眼睛都被熏得红如兔子,不住咳嗽。

俞筱晚暗想,这样不行,必须冲出去。她忍着咳,眯着眼睛,拍了拍那名为首的侍卫,建议道:“请您劈开后墙,我们从后面冲出去。”边说,边将茶水倒在桌布上,示意侍卫们用刀将桌布划来,一人给了一块捂嘴。

侍卫首领觉得些计甚妙,便留了两人警示前方,自己带人劈后墙。草庐整体是竹子搭的框架,加上已经着了火,劈起来不难,很快就劈开了一道口子,清冷而新鲜的空气涌了进来,众人都忍不住张嘴呼吸。

“快,火快烧过来了。”侍卫首领催促这些小步走路的千金。

芍药和杜鹃便扶了曹老太太先钻了出去,之后再是张氏、张夫人和曹家姐妹,俞筱晚走在最后,可是此时,前方的刺客可能已经发现不对劲,便直接冲了进来,几名侍卫忙迎上去。

进来的两名刺客武功高强,一路过关斩将,朝后墙飞扑而来,俞筱晚闪身出了墙缝,忙朝在空地上休息的诸人大喊:“快跑!”

一群贵妇小姐们才回过神,吓得往梅林深处跑去,实在是跑得太慢了,俞筱晚不得已,从地上捞起些冰块石子,朝墙缝处砸去,阻止刺客冲出来。

可惜那两名刺客是连六名侍卫都挡不住的高手,俞筱晚此举不过缓了一时,他俩很快就冲了出来,而且还直朝俞筱晚冲了过来。俞筱晚忙往前方奔去,好歹摄政王身边的侍卫多,只可惜她练武时间短,很快就被两名刺客追上,她只得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吓唬道:“再过来我就把这个千尸百蛆粉撒在你们身上。”

两名刺客不由得顿下脚步,心中惊疑,这个深闺千金,怎么有知道江湖上的阴毒之物?

俞筱晚见有效,微微松了口气,威胁性地打开筒塞,扬手晃了晃,两人真的退后两步。俞筱晚觉得这个距离不够安全,又晃了两晃,一不小心,扬了些粉沫出来,两刺客真的吓得往后退了一丈,可是却见俞筱晚没事人一样,根本没有全身起泡化脓水,就知道自己上了当,恨得骂骂咧咧。正要回身冲上来,身后忽然亮如白昼,原来是支援的禁军到了。

有位骑马的将军朝这边喊话道:“快快放下兵器束手就擒!”

两刺客对望一眼,眼神一厉,决定抓住这个小姑娘当挡箭牌。

曹中睿正巧此时赶到,见此情形心中一喜,后方已经布好了箭阵,这两人根本不敢乱动,却是他英雄救美,让美人感激不尽以身相许的大好时机。

他立时大喝一声,“贼子,快快放开我表妹。”

俞筱晚的眼中瞬间漫上嘲讽,我又没被抓住。

就有道漫不经心又动听的男声道:“曹二公子站在这说干什么,快过去解救你家表妹呀。”人也跟着从队伍后面晃了出来,在火把跳动的光线下,此人眼波如水,面冠如玉,嘲弄地轻抿着的唇,如同梅花的花瓣,红艳而优雅。

曹中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君二公子说笑了。”一路上看见几名浑身是血的侍卫,他哪敢真冲过去。

君逸之不满地撇嘴,“我这人最正经,最不爱说笑,你怎么总是说我说笑?”

曹中睿气得闭了嘴,这个人不可理喻,这般时时针对我,听说也与韩二公子不和,必定是因为胸无点墨,所以嫉妒我二人。

君逸之哼了一声,背负双手,溜溜达达没个正形地走了过来。这种流里流气的走路姿势,搁在他的身上,却是有股别样的风流倜傥的味道。两名刺客也看直了眼,呆愣愣地看着他走到俞筱晚跟前,摇头鄙视,“就没见过你这样笨的女孩子,你要么就跑快点,要么就跟大伙儿在一起,要死也有个高的先顶着呀。你一个人跑到这来干什么?”

两名刺客总算是回过了神,二话不说,举着刀就冲了过来。之前一个女孩子,他们还没把握抓了能不能管用,这个绝美的少年一身华丽衣饰,抓了他肯定管用!

俞筱晚很自觉地往君逸之身后一躲,哪知君逸之却是傻站着不动,两手乱挥,“快放箭!快放箭!”

俞筱晚都快气死了,放箭,放了不会把我们两射成蜂窝啊!

她只得拉了君逸之转身就跑,夜间黑暗,又看不清路,脚下一空,整个人就栽了下去,还拖着君逸之也跟着一起栽了下去。

“二少爷!”

“逸之!”

“晚儿!”

山坡上顿时乱作一团。

法源寺只是在山脚处,地势不高,这里也不过就是片陡一点的山坡,不过也有两三丈高,坡下有片小树林,两人滚到坡底,也就是擦伤了一点皮。

山坡上的战役很快结束,大队士兵高举火把站到了坡边,就有人要拿绳子绑在腰上跳下来,君逸之扬声道:“无妨,准备两顶檐子去山脚边接我们吧。”说完问俞筱晚,“你可以走吧?”

俞筱晚点了点头,秀眉却皱成一团,手掌上刺痛刺痛的,可能是什么木刺扎入了掌心。

君逸之暗暗朝天翻了个白眼,女人就是麻烦。他粗气粗气地问,“哪里疼就直说。”

俞筱晚摇头,“不妨事。”坚持要走,然后想了想,又说,“谢谢你。

她感觉到下坠时有股力道拖起了她,所以她并没有撞到坡底的树杆上,不然也得淤青一大片的。

君逸之斜眼看她,“都不知道你说什么。”

俞筱晚眨了眨眼,没说话。上回在潭柘寺,君逸之是用传音入密同她说话的,她曾缠着蒋大娘,蒋大娘告诉她,这得有很高深的内力才行,可是刚才君逸之在山坡上时,表现得好象没什么武功,花拳绣腿的样子…或许他有什么原因要隐瞒,她也无意去拆穿。

君逸之的眼睛不着痕迹地上上下下打量了她几圈,终于在她半掩的衣袖处,发现一些树皮的擦痕,可能是手掌受了伤。他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燃起来,粗鲁地一把抓起她的手,翻看了一下,撇了撇嘴道:“几根木刺而已,我还以为多重的伤呢。”

俞筱晚面对他就是有些沉不住气,这人说话太招人恨了,她用力抽手,“我又没说我受伤了。”

“别动。拿着。”他将火折子往她另一只手中一递,从头上拔下束发的玉簪,用簪尖去挑木刺,嘴里还要吓唬她,“别乱动,挑疼了可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瞧他的动作似乎很粗鲁的样子,俞筱晚眼睛就半眯了起来,牙齿也咬紧了,免得自己经不住疼,叫出声来。可是落在掌心的簪尖却很轻柔,大刺很快挑掉了,再一点一点地挑出深入肉中的小木刺。

俞筱晚被他突如其来的温柔弄得一愣,抬眸朝他看去。他半低着头,长而卷翘的睫毛下垂着,在俊上投射出扇形的阴影,卧蚕眉漆黑漆黑的,衬在白玉般的面孔上,说不出的好看,火光在他如玉般散发着光泽的脸上跳动,或明或暗,总是道不尽的风华绝世。

他似乎发现她在偷看他,唰地一下抬起头来,亮晶晶的凤目就这样盯着她,“千万不要迷上我,我的红粉知己太多了,有点顾不过来。”

俞筱晚连忙低头,脸上一阵发烧。这家伙,怎么什么事都做得这么理直气壮,这种话也好意思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