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这会还真醒了,难得的不闹腾。杨宜看着乖乖让冬梅抱着的儿子,心里松了口气,她就怕这小祖宗在这大喜的日子给她闹。

靠近杨宜的时候,小家伙顿时精神了,乌溜溜的眼睛更亮眼了些,还咧开嘴给了杨宜一个无齿的笑,啊啊地叫着,讨好的意味很浓。杨宜好笑地将他抱过来,轻轻点了他的额头一下,小家伙笑得更欢实了。

今儿个,是他的满月,杨宜早早地给他备了今天穿的衣服,外面都是红色的绣花锦缎,头上带了顶红狐皮做的帽子,加上他如今胖呼呼的样子,整个显得虎头虎脑的,可爱极了。

周围的女眷见到这么可爱的娃,一时间母爱泛滥,纷纷围了上来。小家伙在杨宜里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点也不怕生。

这让她们开心不已,纷纷拿出精致的礼物给大宝系上,都像不要钱似的。一圈下来,小家伙身上挂满了礼物。杨宜摇摇头,叫冬梅把那些礼物都收起来。

不过这些夫人都很识趣的只是凑在杨宜跟着逗弄着孩子,并不要求抱抱。她们都知道,童家小少爷是童二爷盼了二十几年才盼来的儿子,金贵得很。万一抱出什么问题,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五十九章

相比童家的热闹,赵家就显得冷清多了,细微处透露着一丝衰败的气息,仆人们也减少了许多。除了跟着卢氏陪嫁过来的那些,其余的或赎身或发卖了不少,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的无处可去的。

卢氏带着奶娘郑妈妈慢慢走来,仆人见了,立即上前行礼。

“你先下去吧,老爷这边有我——”

仆人依言下去了。

让郑妈妈守在门外,卢氏走进了内屋,看到赵仆孙歪着的嘴动了动,眼睛老往外瞅,“外面很热闹是吧?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吗?”

“呵呵——”卢氏拿起放在一旁的参汤,一口一口地喂到他嘴里,“是童家在办喜事哪,童家小公子的满月酒,听说钦州城内有头有脸的人都去了呢。其实我们赵家要不是曾经与童家有过龌龊,这会童家也该设有咱们的一席之地吧。”

“很生气吗?”卢氏轻笑地看着眼睛瞪得老大的赵仆孙,“还是认为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

“老实说,如果说我有错的话,你就没错么?知道砒霜之毒的法子是谁透露给我的么?是你的心头之好俞氏啊。”

一提俞氏,赵仆孙更激动了,手颤抖着想握成拳头,嘴巴也歪得更厉害,口水猛地往下淌。

不过,她已经自食饿果了。其实就在俞氏与那男的私奔不久,她的人就无意中找到俞氏了,是她让那个机灵的下人暗中监视着不行动的。因为她明白,就算追回了那些钱财,一样是给越仆孙纳妾而已,何必呢。反正她就一个女儿,出嫁时,她拿出一部分嫁妆给她就够了。于是她就让那下人看着,看着俞氏一步步被那男的欺骗,骗完钱财后被打,最后被卖入青楼接客!得知俞氏的结局,卢氏很是畅快了一阵。

但是,这些话卢氏没有告诉赵仆孙。

看着赵仆孙这样,卢氏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了,她最后喂他吃了一口参汤,然后放下碗,“其实不止你我错了,咱们的女儿何尝没错,若她不去多管闲事救了俞氏这条毒蛇的话,或者听了那地主婆的话,就没后来那么多事了。俗话说,儿不教,父之过。总的来说,咱们做父母的错得更多一些吧。不过,现在说这些,都已经太迟了。放心吧,还有几个月女儿就出阁了,我一定会好好调/教她,不会让她再祸害自己祸害别人的。”

说着,她站起来,一步步往外走去。

********

“冬梅,冬梅——”

“老爷,有什么吩咐?”

“今晚小少爷就交给你们照顾了,给我看仔细了。”二爷压低了声音,就怕吵醒手上的小祖宗。

冬梅小心翼翼地抱过熟睡的小家伙,来到隔壁的屋子。

想起刚才冬梅了然的笑容,杨宜就觉得脸上发烫,此刻见他慢悠悠地脱着衣裳,忍不住掐了他腰上的肉肉一把,气呼呼地道,“这下他们都知道——”

二爷一把抓过她的手,捉在手里摩挲把玩着,满不在乎地道,“知道就知道,我和自己媳妇亲热,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不成?”另一只手则搂着她的腰重新坐在床上,然后不老实地摸来摸去。

“说的什么话这是?”杨宜的脸皮薄,听到他理所当然的话,还是忍不住嗔了一句。

“难道你就不想?我们都好久没那个了——”二爷凑近她的耳朵低喃,呼出的热气让她忍不住瑟缩了一下,脸部更是又麻又烫,见他说得隐晦又挑逗,杨宜忍不住狠狠捶了他两下。

二爷嘴角上翘,大手一扯,账子便葳蕤而下,挡住床内的风光——

(嗯,今天炖了肉——)

********

二月,春耕开始。童家的两千亩地可是重头戏,毕竟是去年大家忙和了这么久才整饬出来的呢。

所谓术精有专攻,杨宜从来都不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所以她早早便让青叔请了几个种地的老把式回来,然后把童家的两千亩地规划成好几片,每片地种上不同的粮食作物。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哪个世道都是不能缺的。于是,八百亩最好的田地出来种稻谷。之前一直说想种香料的,为此青叔还专门从樟木香小镇那请来了个种香料的把式,今年自然也得按计划种上香料了,随即,又划出五百亩地出来种香料。剩下的七百亩地则用来种花生黄豆土豆玉米木薯之类的,该种在哪该种多少,由青叔核算出他们一年的用度后,按比例来种植。

而杨宜让人专门从广州运来的木薯梗,自然也种下去了。

童家这两千亩地,可不轻松。

二爷假公济私了一回,让人拿了他的手谕去牢里将去年他们捉回来的匪徒提溜了一些出来弄到地里去干活,反正他们关在牢里也是干吃饭的,将他们弄出来干些活也不错。

林家裴家见童家一下子提了近百人去地里干活,这才恍然,原来犯人还能这么用的!于是牢狱里的犯人们倒霉了,继童家之后,林家与裴家都从牢狱里提溜了不少犯人去地里干活。比起之前坐吃等死混日子的生活,这些犯人接下来仿若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般。可不是,天天都要干活,虽然吃得比之前好了,可他们宁愿过回原来的日子。不是没有想过逃走,可他们种地的地方每过一刻钟左右就有士兵巡逻,被捉回来的下场很惨的。每个被捉回来的逃犯,都会被鞭子抽一顿,然后还得干活,不干活就没饭吃还会被鞭子抽,但隔个一两顿会给些米汤,不会让人饿死。见识过逃犯的下场后,这些人都老实了。

有了这近百的壮劳力加入,童家田地里的事快了一倍不止。

一直忙碌到四月中旬,才算把该种的都种上了。

时间如水,在人们不没察觉时,已经过去了。童家地里与众不同的庄稼有些才刚抽苗不久,长得快的也没怎么突出,倒也没引起旁人的注意。

只是有七八十亩的地,里面的庄稼长得不好,长得稀稀疏疏的不说,还又矮又丑的,一副随时可能死掉的样子。长势连山上种的那些都比不上。

杨宜去看了下,发现这片地就是之前的低洼地的一部分。这片低洼地,有一部分挖来做水渠,剩下的都拿来种庄稼了,可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片低洼地种出来的庄稼长势并不好。

杨宜一狠心,叫人挖了个二十几亩的池塘,然后种上一些莲藕,再养上一些鱼苗。

还剩下四十几亩的地,杨宜没辙了,继续种庄稼嘛,浪费人力物力不说,等收成的时候怕没几株活着的了。索性让人在这片地的四周起了好些屋子,除了在南面留了个小庄子给自己外,其余的房子都是建给奴隶住的,当然还留了一些空着来放粮食。住在那里,能省下好多功夫来侍弄农田。中间还弄了个晒场,方便以后收割。童家这么一弄,钦州西南的这片地上,还真有了些小村落的稚形。与钦州兵营遥遥相望,倒也不怕什么宵小之类的。

那个小庄子是个两进的宅子,里面弄得很雅致,二爷说了,待以后孩子大些的时候,空闲时可以去小住一段。

*******

五月的时候,杨宜的妹妹杨瑜跟着童家的车队来了,与她一道的还有杨宜大伯家的女儿,她的堂妹杨秀竹。

杨宜亲自前去二门迎接,一年多不见,杨瑜真长高不少,也露出了小女儿的娇态。

“姐——”杨瑜一进门就见到杨宜,露出个开心的笑容。

“堂姐——”杨秀竹跟在杨瑜身后,羞怯地笑了笑。

“你们可算来了,一路上够呛是吧?”杨宜含笑地道。

“可不是,这路还真难走。”杨瑜皱皱秀气的鼻子,一脸嫌弃。

“你们先去梳洗一番,然后喝碗汤歇一歇,一会我们再说说话。”

“对了,姐,爹娘还让我给你带了封信。”杨瑜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来,“对了,小外甥呢?”四处张望,不见人。

杨宜接过信,笑道,“那小魔头好容易才睡了,你可别惦记他,等醒了有得你烦的。”说完,不理会嘟着嘴的杨瑜,她转过头,让宋妈妈安排下人带他们前去厢房。

回到屋里,杨宜把信给拆了。信中说,她过年捎回去的年货收到了,不过因为年货太多,他们有些于心不安。

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过年还往娘家拿那么多东西,他们也怕女儿在夫家那边难做。

信中还说,她哥哥已经决定在今年十月份成亲了(她哥哥去年就已经订了亲),叫她到时候得空的话就回去喝杯喜酒。她妹妹今年也十五了,在附近村子里都没什么合适的,那些好的儿郎要不是订了亲的就是还没长成的,想叫她这个做姐姐的帮一下忙,看看能不能在钦州城里挑一个合适的。她爹娘的意思呢,男的勤劳踏实,不拈花惹草,能过好日子就行,也不用大富大贵,家里的关系最好不要那么复杂的。

对跟来的堂妹,她爹娘也隐晦地提了是她大伯的意思,想着她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着堂妹也相一个,对于她大伯的请求,他们也不好拒绝。不过他们在信里最后还补充了句,要是让她为难的话,就算了。

第六十章

放下信,杨宜揉揉脑袋。她妹妹的事好说,但堂妹嘛,就难办了。自古来,媒人都不好做。若她堂妹嫁得好了,人家只会说是她本人的福气,没她这当堂姐的什么事,若是嫁得不好,她大伯大伯娘只会埋怨她这做媒的。再者,夫妻俩哪会没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一闹起来,自己又是被埋怨的份。总之,是份吃力不讨好的活。还有就是,她这堂妹什么性子,她还不知道呢。

而且结亲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

大伯父大伯母怕是看到她嫁得好,以为她都能做到的事,没道理自己女儿就不行。

这事还真是麻烦,她想装作不知道大伯父大伯母他们的意思,可亲妹妹的总不能不管吧?可如今多了个堂妹,管了亲妹妹,难道她这做堂姐的就能对堂妹视而不见?要知道,杨秀竹可比杨瑜还大了几个月呢。

若只是杨瑜一个人,她可以带着她参加那些夫人的聚会。可杨瑜带去了,堂妹呢?一脸羡慕地看着她们?想想她都觉得别扭。而杨瑜估计也会感觉到不自在吧?真是让人头大。

“夫人,瑜小姐,秀竹小姐到了。”春雪的声音打断了杨宜的沉思。

“把她们请进来。”

杨瑜和杨秀竹坐下后,下人分别给她们上了茶。

杨瑜好奇地打量着她们所在的偏厅,而杨秀竹则端起茶,轻抿了一口,目光不着痕迹地转了一圈后,然后收回目光,腼腆地喝着茶。

将两人的神色收进眼里,杨宜暗自摇头,她这妹妹还真是单纯,想法都写在脸上了。

“姐,小外甥呢?”打量完,杨瑜就急急地问了。

“冬梅,去看看小少爷醒了没。”小家伙睡了也有一个时辰了,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快醒来了。

杨瑜听了直点头,一个劲地催促,“嗯嗯,快去快去。”

“姐姐,去年年底你生产的时候我就想着过来看看了。可爹娘见天气太冷了,雪又大,而且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就不许我来了。年后事情多,好容易忙完了,才有机会来看看你。姐,你不知道,我们来的那天,小四还吵着要跟来呢。娘不许,他还硬追着马车跑了一阵。”

杨瑜一个劲叽叽喳喳地说着。杨宜在一旁微笑地听着,此时冬梅抱着哭得一脸委屈的大宝进来。

大宝一出现,瞬间便把杨瑜的注意力给引了过去。

大宝如今快半岁了,长得很壮实,手脚一如莲藕般一节一节的。此时他刚睡醒,脸蛋上有两团红艳艳的红晕,眼睛如葡萄般又圆又黑,加上他可能醒来时没见着杨宜心慌地哭过,这会眼睛湿润湿润的,长长的睫毛一扇一扇的,惹人怜爱极了。

小家伙见着杨宜,远远就朝她伸出双手让抱。却被杨瑜捡了个便宜,一把抱过。

小家伙见抱着自己的是个陌生人,懵了一下,立即转过头去看他娘,见杨宜只是鼓励地对他笑笑,并没有上前抱他的意思。他瘪瘪嘴,一副要哭不哭的委屈样子。直惹得杨瑜抱着他哄,恨不得把天下的东西都搬到他面前哄他开心才好。可出乎杨瑜意料的,小家伙并没有哭。

杨宜自然不知道,这样的待遇,小家伙并不是第一回。因为杨宜不会像他爹和奶奶一样,对他有求必应。只要他一哭,就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他。基本上,杨宜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例如,小家伙睡醒了要抱,而杨宜在处理事情时,多半都会处理得告一段落才会去抱他,不管他是不是在哭。或者,每晚洗澡时帮他洗嘴巴,不管他是不是抗拒得哭泣,杨宜都一样照办。

尽管杨宜对大宝很是严厉,偏小家伙还最粘杨宜,真让老太太和二爷有点恨铁不成钢。

“大宝,我是你姨哦,快叫一声来听听,来,姨——小姨——”杨瑜一手抱着胖小子,一手握着他的小手哄道。

......

“堂姐,小外甥还真可爱。”这是进偏厅来,杨秀竹第一回开口。

“小孩子嘛,都这样。”杨宜笑笑,招呼道,“这点心做得不错,是钦州这边的特产呢,你尝尝。”

杨秀竹依言尝了两块,秀气地笑着,点头,“确实不错呢。”

初一照面,杨秀竹给她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现在在她身上,她没有见到有大伯娘的尖酸刻薄。

此时杨宜注意到妹妹换了一下手,忙道,“二妞,这小子沉着呢,抱了一会,你的手也该累了。把他抱过来给我吧,你歇一会再抱他就是了。”

小家伙虽然被他小姨抱着,可他葡萄般的大眼睛却时不时地往他娘这边溜,此刻见他娘朝他张开手,眼睛瞬间一亮,忙转了个身,张开双手就往杨宜的方向扑,冲着杨宜啊啊地叫。

杨瑜被他迅猛的动作唬了一跳,双手忙紧紧抱住他。

杨宜抱过他后,往他的小肉屁股拍了两下,佯装生气地道,“小坏蛋,吓着你姨了。”

小家伙扑到杨宜怀里后,亲了杨宜一下,然后张着无牙的小嘴,流着哈喇子,冲着杨宜讨好地笑着。

以往杨宜逗他时,总是用头拱着他,让他嘎嘎直笑,然后总会亲亲他,用口水给他洗脸。小家伙有样学样,每回能凑到杨宜的脸蛋时,也爱用他的小嘴给杨宜洗脸。

“你呀你——”点了点小家伙的小鼻子,杨宜无奈地笑了。

杨瑜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两人的互动,刚才小家伙毫不留恋地投入她姐姐的怀抱,她也不生气。毕竟她姐姐是小娃娃的亲娘呢,孩子不跟娘亲要跟谁亲?

杨宜抱着孩子和她们又说了一阵话,见孩子已经困得用小手搓鼻搓眼了,便让冬梅把奶娘叫上来就近喂奶。

有趣的是,小家伙吃奶的时候,一直用眼睛的余光瞄着杨宜。以往也是,吃奶的时候必定要杨宜在他看得见的地方,她一有异动,他便放开嘴里的奶/头嚎开了。

这回杨宜端坐在主位上,慢斯条理地喝着茶,眼睛偶尔会看向小家伙那边。小家伙一接触到他娘亲的视线,眼睛就会往奶娘的乳/房上瞄,吸吮的动作会更快一些。

这个精怪的小家伙,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杨宜再次摇头,然后对着杨瑜杨秀竹笑道,“一路上周车劳顿的,你们俩也累了吧?一会你们先去歇个午觉缓一缓,晚上我叫人准备些钦州这边的特色菜肴给你们接风。”

“一切都听姐姐/堂姐的安排。”杨瑜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让下人带两人下去歇息后,杨宜抱过吃饱喝足的小家伙,小家伙其实已经很困了,眼睛迷瞪迷瞪的。窝在杨宜怀里用脑袋不住地磨蹭着她的胸/部。

杨宜横抱着他,手轻轻地拍着,小家伙渐渐地闭上眼睛。随后,杨宜将他抱回屋里,放在床上时,小家伙不安地动了动,眼皮挣扎着要张开。她只得躺下,一只手拍着他的后背哄着。待小家伙睡熟时,她也觉得有些眼困,想了想下午也没什么事,便决定陪着小家伙歇个午觉。

对于两个小姨子的到来,二爷也仅仅只是点了个头,表示他知道了而已,其余时候该干嘛便干嘛。除了她们抵达的当天见了个面外,二爷进内宅时,如果远远见到她们,都是避开的。

对于两个小姨子的来意,二爷也是知道的,不过他也只说了一句,青年才俊倒是有,可他们大多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若是她们嫁过去了,可不比在当地找一个便宜。

杨宜也道,“可不是,我爹娘怕是盼着二妞以后不用那么辛苦吧。”

二爷点点头,道,“这事我会帮着留意的。”

“其实二妞的事好办,就算我们在这找不到合适的人,到时和我爹娘说一声也没什么。可堂妹这事可有点棘手了。帮忙吧,隐患一堆。而且我觉得,就算我办得再好,大伯娘也会认为她不够尽心。不帮忙吧,回去后大伯娘怕又有话说了。我倒不怕大伯娘什么,可我总得顾一下爹娘的面子。真叫人左右为难。”依她猜测大伯娘的心思,怕她是想让堂妹嫁到富贵人家家里吧。男子的人品倒是其次,若人品与家世相比,大伯娘恐怕会选家世,当然,有家世有人品是最好了。可她家里的条件毕竟摆在那,想两全齐美,怕有些难度。如今就不知道她这堂妹是怎么想的了。

见她纠结烦恼的样子,二爷对杨秀竹的印象差了一些,“别想那么多了,顺其自然就是了。”

第六十一章

那天,杨威跟着掌柜去外地贩卖货物回来,风尘仆仆地到家时,正看到大伯娘一脸笑容地从自已家里出来,他站住问了声大伯娘好。

“阿威回来了?好好,赶紧家去吧,大伯娘还有事,就先走了啊。”年氏笑眯眯地说完,便扭着腰走了。

杨威一脸纳闷地进了屋,没多久,便知道堂妹也跟着去了钦州。妹妹近段时间要随童家的队伍去钦州的事他是知道的,可堂妹也跟着去算什么事啊。

看着一脸高兴地说着这个事的父母,杨威有些气闷地坐下。一看就知道爹娘又被大伯父大伯娘灌了什么迷汤。

“爹,娘,妹妹也不容易,你把二妞送去让她操心也就罢了,可把秀竹也送过去算个什么事啊。”人家爹妈还在呢,名不正言不顺的,摆明了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嘛。

杨大勇一拍杨威的脑袋,“说什么话呢,她是你堂妹!”

堂妹再亲也没妹妹亲啊,“别忘了妹妹还是你们亲生女儿呢,你们揽了这个事,她得多难做啊。”

“怎么会难做呢?”林氏脸上的笑容没了,有些不安地搓着手。

杨大勇也不说话了。

杨威叹了口气,他爹娘从来都不是脑子灵光的人,农村出身的他们见识总是短些。自妹妹高嫁后,畏畏缩缩了一辈子的他们总算是扬眉吐气了,待人处事难免高调一些。而且农村人有个通病,就是家里有人出息后,他们总想拉拔一下亲戚什么的。可再怎么说,他们也是自己的爹娘,

只能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一一分析给他们听,“你想让让大妞帮帮二妞,让她嫁得好些,这没错。可你们想过秀竹的事没有?不管她嫁给谁,只要是妹妹帮她相的,那以后如果她过得不好,大伯娘他们有就有话说了,到时他们要是硬赖上妹妹,于妹妹名声就有碍了。你们别忘了妹妹如今是童家的二夫人,代表的可是童家的脸面。而且到时大伯娘他们真闹起来的话,咱们脸上也不好看吧?”

“那让你妹妹帮她挑个好儿郎就行了。”杨大勇迟疑地道。

杨威冷笑,“在咱们眼中的好儿郎,在他们眼里可就未必了。”

杨大勇夫妇俩想到他们大嫂的德性,有些不确定了。

杨威接着说,“爹,日子是两个人过出来的,并不是妹妹帮秀竹挑了个好夫婿就能保证她会一世幸福。”日子是靠人过出来的,他堂妹那性子,唉——

看他爹那句话说得那么理所当然,杨威不得不泼一桶冷水给他,“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妞已经为咱们家做得够多的了,咱们就别给她揽那么多事了吧。况且她在童家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不知道,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光鲜。对于妹妹,我们既然帮不上什么忙,那就别给她添麻烦。”

杨威的话勾起了两老对女儿的愧疚,是啊,女儿自打八岁后,就没在家里呆了。八岁前,他们夫妻俩也不是挺疼这个孩子,主要是那会太穷,想疼也没那个能力。后来女儿去了童家,每年都给家里捎带东西改善家里的生活。后来嫁人了,嫁妆还是夫家准备的。如今想来,他们这当人爹娘的,真是太不称职了。仔细想想,他们这些年来,还真没为大妞做过什么,又凭什么一味地要求她做这做那的呢?

“阿威啊,这事是爹和娘考虑不周哇。”

“这回事情都发生了,就算了吧。下回,别人家一说几句好话你们就晕头,然后就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了啊。”

杨大勇夫妻俩人猛点头,罢了,儿女都大了出息了,他们也老了,糊涂了。以后想做什么,就让儿子给拿了主意再说吧,别再给孩子们惹麻烦了。

“那秀竹会不会给你妹妹添麻烦啊?”林氏问。

添麻烦?一定会的。

说起秀竹这个人,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很乖巧,可杨威知道她不是这样的。秀竹这人,很有上进心,常常会偷偷地学字,偶尔会拿不懂的字来问他,也会和他打听外头的事。他这堂妹长得秀丽,上门提亲的人不是没有,可都被拒绝了。而且他偶尔听大伯提起这是秀竹自己的意思,理由无非是想在家多陪爹娘几年什么的。

杨宜隐约觉得,堂妹是看不上他们,看不上这十里八村上门来提亲的人。不过这些都是他的猜测,不管准确与否,似乎都与他没什么关系,他也懒得去管那么多。可这回,堂妹想借着他家大妞飞上枝头,就让他心里有点不舒服了。不过最让他气愤的还是自家爹娘待妹妹的态度,看他们刚才说话的样子,真以为这事对大妞来说很简单似的。但现在说开了也好,他爹娘只是不懂而已,这回懂了后,他们就不会那么糊涂了。

而且他堂妹是个狠得下心的人,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样的人,一但认定什么,就很难改变了。看来,他得亲自前往钦州一趟才行。

“爹娘,掌柜近日说,铺子里最近要重新装潢,左右没什么事,我想去钦州一趟。”

此话一出,两老更不安了,他们这下知道自己真的是好心办了件坏事,给儿子女儿惹麻烦了。于是,两人都低下了头。

“明天再出发吧。”

“嗯。”

********

“听说你娘家来了两位妹妹?咋不带出来让咱们瞧瞧?”孙夫人吃了一颗荔枝,柔柔地笑问杨宜。

杨宜挑挑眉,笑道,“你消息倒灵通,连前两日我娘家来了两位妹妹都晓得。”在没了解她那堂妹的性子及没好的法子前,她决定静观其变。

“谁让你那两位妹妹长得那么标致,我们是在长泰银楼那见到的,后来问了掌柜的,才知道是你娘家的人,当时我那大侄子都走不动腿了。”说着,孙夫人捂着嘴直笑。

昨天,她的确是让宋妈妈带着他们去长泰银楼那边打了两套首饰。却不想,让孙夫人他们撞见了。不过,这倒不妨。迟早都会见到的,她可没打算藏着她俩。

“喔,童夫人家里来人了?还是两位娇客?真是的,都不带出来见见,是怕我们瞧坏了不成?”林夫人感兴趣地接口。

“她们是前两日才到的,你们也知道那路多难走,现在她们还没缓过劲来呢。下回有机会,我一定把人给你们带出来。”

“这可是你说的啊,下回我们要是没见着两位娇客,定不饶你。”

这些夫人们又说了一会子话,见没什么事,便散了。

这种聚会,每月都有那么三两回,或者某家的花开了,请了人来赏,或者某家新得了一个厨子,点心或者某道菜做得特别好,请了人来尝。反正各种名目的都有,大伙聚在一起,可以联络一下感情,混个脸熟,算是替夫君做做外交。以后见面了,办个事也容易。不去还不行,毕竟钦州城就这么大,圈子里的人就那么些。偶尔推开一两次还可以,若都不去的话,消息就太闭塞了,也容易被人排挤在外,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可没有半点好处。

出了林家,想着许久没有见到魏晴岚了,杨宜便吩咐了一声,“去邵家。”

进了邵家,魏晴岚告了声罪后,便捧着吃了一半的饭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