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幅员辽阔,由南及北,地理分为三块。

吴南,多山,多产茶。

吴中,丘陵,多产烟草。

吴北,则多平原,多产酒。

所以自古看吴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便各有千秋,论史识人皆是如此。

吴南,多山,多产茶,便多出文人骚客。

吴中,丘陵,多产烟草,便多出高官政客。

吴北,多平原,多产酒,便多出武将英勇。

攻城略地,识人断相,无一不是如此,论史者,知其然也需知其所以然。

孟云卿清浅低眸。

***

听雪阁出来,安东送宋景城出的侯府。

侯府在城西鹿鸣巷。

东富西贵,南市北坊,宋景城借宿的地方在北坊。

没有马车,走回去要大半个时。

他是入京参加秋试的,眼下才五月,他的盘差不够在客栈住上四个月之久,就在北坊的葫芦街租了一间小屋。

葫芦街离百福坊很近。

百福坊是京中赴考学子的聚集之地,所以葫芦街上住了不少宋景城这样的寒门学子。

租金低,平日还可多走动,交流京中信息。

其余两个外乡的考生和宋景城租在同一个院落,一个叫丁成,一个郭宁涛,三人平日里关系也算好。

宋景城回来,正好黄昏时候,刚进院落就见丁成和郭宁涛二人在苑中亭子内摆了饭菜。

“再晚些就不等你了。”丁成买好了下酒菜,就同郭宁涛一道等宋景城回来再享用。

宋景城粗略看了眼,这一顿对寒门学子来说怕价值不菲。

宋景城便笑了笑,“怎么了丁成,今日可有喜事?”

丁成生得胖,又是个憨厚得,所以得了喜事就想着买酒菜回来同他二人一起吃,宋景城问起,他便挠头笑,“有!今日去了趟都统府,没想到能见到陆都统,还在陆都统那里谋了个差事,秋试还有四个月,正好可以混个脸熟,对日后应考也有帮助。”

这对寒门学子来说,的确是天大的好事。

“那要恭喜丁兄。”郭宁涛就先举杯。

宋景城随后。

三人一饮而尽。

“那丁兄谋得是什么差事?”郭宁涛随后就问,都统府在京中都算富贵的,门庭若市,能得陆都统青睐,他羡慕得很。

“陆都统有三个儿子,听说年幼顽劣,气走了好几个先生,又懂些拳脚,好一些的学儒都不敢踏入都统府。我小时候练过些拳脚,制服三个孩子倒是不在话下,正好得陆都统的赏识,就让我明日起去都统府给三个公子授课。”丁成说着,都忍不住启颜。

郭宁涛也替他高兴,道贺了两句,又想起前几日宋景城也是去过定安侯府的,就问起他进展。

宋景城顿了顿,他去定安侯府的事情丁成和郭宁涛是都知晓,但他并未告诉他们定安侯安排的差事。

给侯府的表姑娘授课,还讲的是政史经纶,一来听起来滑稽,二来,定安侯似是并不想外人知晓。

他就摇头,还在等。

郭宁涛就道,“我上午去了趟百福坊,听许多人在议论定安侯府,说定安侯府近来才接回了一位表姑娘。”

宋景城手中一僵,就抬眸看他。

“我也有听过,但知晓的少。”丁成也应道,“你快说说看。”

郭宁涛继续:“据说这表姑娘姓孟,是定安侯妹妹的女儿。定安侯就一个妹妹,当年还是侯府的掌上明珠,可惜后来嫁的不好,远离了京中。听说年前这表姑娘的父母都过世了,年纪也不大,就十二三岁,老夫人就做主接回侯府来住,宠爱有佳,连定安侯都很喜欢。”

宋景城捏了捏酒杯,轻声道:“百福坊也是无事了,议论一个小姑娘做什么?”

言外之意,读书人不务正业。

郭宁涛就不赞同了,事关前程,你说当议论不当议论?

事关前程?丁成就凑进了些,说来听听。

宋景城拢了拢眉头。

郭宁涛就道,“你们想想看,定安侯府是什么样的人家!世家贵族,高门邸户,整个侯府却只有一个定安侯世子能入仕,定安侯不提拔沈家的子弟,但若是你我能能娶到定安侯府的姑娘,就等于有了定安侯府的助力,岂不是仕途平顺,平步青云?”

丁成就摇头,“这京中的世家贵族哪个不是门当户对?侯府的大小姐是殿上赐婚嫁到的尚书府的,定安侯世子娶的是国公府的二小姐,岂是我们这等寒门学子要想平步青云就能平步青云的!最多能高中之后,能娶个侯府的庶女做妻室。定安侯的子女都是侯夫人亲生的,侯府的庶女只有二房和三房有,虽是沾亲,却也不见得有多好助力。”

宋景城却怔住!

果然,郭宁涛就笑,“老丁,你想想,若是侯府的表姑娘呢!本就是老夫人和定安侯的心头肉,自然想留在京中。但出身却又欠缺些,大的世家不会娶过去做正妻,小的世家又怕嫁过去受欺负,但若是高中的寒门学子呢?入仕后,靠定安侯提携一把,日后做了朝中的权贵,就自然而然扶上了对称的位置,了了老夫人和定安侯的一桩心事。你说,这定安侯府内,谁才是我们寒门学子眼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丁成恍然大悟。

郭宁涛又道:“要我说,如果能入定安侯的眼,等日后高中,再求娶这位表姑娘,才是前程不可限量!景城兄,你觉得呢?”

宋景城敛眸,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第069章偶遇

翌日,宋景城到侯府,安东已在门口等候。

见他来了侯府,便迎了上来,神色有些愧疚:“对不住,出去了,姑娘不在。”

安东是结巴,只能三四个字一起,说得有些吃力,宋景城大致听懂——孟云卿有事出府了,人不在侯府里,安东又不知道他的住所,没有办法提前通知他,就一直在侯府门口等。

让他白跑一趟,安东很愧疚,就一直道歉。

宋景城莞尔,道了声无妨。

安东才把手中的小册子给他:“姑娘的,宋先生。”

他接过翻了翻,小册子里的字迹是孟云卿的,是他昨日教受之后给她留的功课。

她的话很少,大多时候只是在听,也少有神色波动。

他想她是不喜欢上他课的。

他从前在私塾代过课营生过,见过不少顽劣的学生;也给富贵人家做过先生,知晓如何进退,但给大户人家的女子上课还是头一回,他也不好拿捏,只能走一步再看一步。

脑海中就想起郭宁涛昨日的话,这侯府的表姑娘才是我们寒门学子眼中的香饽饽…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他而言,她不是香饽饽。

而是他手中烫手的山芋。

“宋先生,我送您。“安东是老实人,心中愧疚,一脸自然诚恳。他一直在侯府的马棚帮忙,老祖宗给姑娘备了马车,让姑娘想用的时候用,安东想送他一程。

宋景城婉拒,“不必了,我正好去拜会一个朋友。”

安东过意不去,便一直要送他到鹿鸣巷街口。

宋景城却之不恭,一路上,便随意问起了些珙县时候的事情,当作闲聊。他之前是有听闻孟云卿的父母是年初过世的,也在想她一个小姑娘是如何独自应对过来的。

定安侯提得很少,他不便问起。

郭宁涛他们知晓的也少,还大都是些不着调的。

他就想问安东,安东道:“姑娘好,年幼,不容易。”

安东的话很浅,宋景城点头,想起昨日她看他,眼中好似平和,却总带着他看不透的情绪。在听雪阁时候,她的婢女对安东很亲厚,那她对安东也应当和善。

孟云卿不是性子乖戾之人,为何偏偏对他如此?

还是,他想得有些多了。

未及多思,到了鹿鸣巷口,他驻足,让安东留步。

安东憨厚点头。

等他走出去许久,回头时,安东还在街口那边看他,见到他转手,就挥手作别。宋景城忽然有些明白,孟云卿为何会带安东入京。留在身边的家仆不需要多精明,安东这样的在京中很难再寻到。

她会识人,却少有开口道破。

宋景城就想起安东口中所说,孟云卿过往在珙县过得并不富贵高调,相反,还是个好相处的人。

他眼中就黯淡了几分,孟云卿…

***

“阿嚏!”孟云卿掩袖,又是一个喷嚏。

韩翕就凑上前去,“孟妹妹不是着凉了吧?”

孟云卿摇头,哪里会?可能是京中天气还不太习惯,过些日子就好了。

卫同瑞给她递了杯水,她笑了笑,接过就饮了一口,口中才舒服了些。

韩翕就接着道,“孟妹妹,你看,我就说京中八宝楼的八宝鸭子没有郴州的好吃吧。“

孟云卿就笑,好像是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京中的八宝鸭子确实少了些味道。

沈修颐就道,等寻个日子,我们再去郴州吃鸭子去。

孟云卿就道,那三表哥说话要算数。

结果不待沈修颐开口,韩翕就道,修颐若是不算数,我带孟妹妹去。

孟云卿哭笑不得,沈修颐也跟着笑起来,如何忘了韩翕才是好事之徒的。

卫同瑞就轻咳两声,平和道:“你先过了相爷这关再说吧。”

一桌子便笑得更欢。

谁都知道韩相对这个小儿子可谓操碎了心,他终日追子啊京中贵女身后,左一个妹妹右一个妹妹,韩相头痛不已。若真是让他带了侯府的表姑娘去郴州,韩相只怕恨不得打断他的狗腿,养个一年半载不能出门才是。

但笑归笑,笑过之后,孟云卿才举杯敬卫同瑞。

当初就说好的,若是卫家的小龙队夺魁,就给他庆功。

今日就是老给卫同瑞庆功的。

晨间,孟云卿到外祖母的养心苑请安,一同用早饭。

外祖母的里衣做好了两套,就正好带给老祖宗看看合不合身,不合身再改,要是合身,还有旁的料子可以再做几套。

秦妈妈倒是惊异。

老祖宗也喜出望外,虽说府里的几个丫头煲汤的有,绣枕巾的有,做鞋子的也有,但都是姑娘家小打小闹的小玩意儿,除了沈妍的鞋子和沈琳的枕巾之外,实在拿不出手。

而孟云卿缝的里衣,一看便是有火候的。

没有几年的功底,是做不出来的,老祖宗和秦妈妈才惊喜。

她是侯府的表姑娘,日后的婚事或是比不得沈琳和沈陶两姐妹,见到她这两件里衣的功夫,老祖宗倒是欣慰的,拿得出手,日后夫家也是赞许的。

孟云卿倒是没多想。

前一世,父母过世前,她根本没做过女红。后来跟刘氏到了清平,刘氏一家的衣服都是她缝补的,开始扎得满手是伤,疼也不喊,后来做得越来越多,就轻车熟路。

等和宋景城逃离珙县,日子过得清贫,他的衣裳都是她补的,能省些银两,便也补得用心。有时候,还会做些手工活,贴补些家用。

都是一针一线沉淀出来的。

“云卿的女红比芜儿的好。”老妇人一脸欣慰。

孟云卿弯眸,“外祖母喜欢,我多给外祖母做几套。”

也是说着这些话的时候,翠竹来通传,说三公子来了。

孟云卿的西暖阁就在养心苑隔壁,来得自然早,也就时常同老祖宗一道用早饭的。但沈修颐住西院,今日来这么早做什么?秦妈妈就去屋门口接。

远远的,就听沈修颐的声音,“云卿在吗?”

“表姑娘在同老祖宗一道用饭。”秦妈妈应声。

而后是连串的脚步声,就见秦妈妈领着沈修颐到了屋中。

“祖母。”沈修颐请安,老夫人就招手唤他到跟前来,问了是否用过饭。沈修颐摇头,翠竹就添了双碗筷。

一边吃饭,沈修颐一边道起,卫同瑞在龙舟会夺了冠,邀他们去庆功,特意请了云卿。

老祖宗就笑,那就早些去吧。

侯夫人有同她提起过将军夫人的意思,老夫人高兴得很。她正愁云卿的婚事,将军府倒是好人家。将军夫人又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虽然离得远了些,好歹在京中,可以常见到。

老夫人见过卫同瑞,也是个年少有为的,若是做她的外孙女婿,她心里满意得很。

于是老夫人一听说卫同瑞相邀,就赶着他们出府,连下午的授课也做主让孟云卿不用去了,还让翠竹去同定安侯说声。如此这般,早饭过后,两人就上了马车往南市这边去,到了南市口就见到了左顾右盼的韩翕和一侧的卫同瑞。

孟云卿便笑。

她如何忘了,要给卫同瑞庆功,韩翕怎么可能不来?

思及此处,韩翕也见着马车这端,她从马车上下来。

“孟妹妹!”韩翕热情得很,简直欢脱得迎上前去,卫同瑞也紧随其后。

“韩公子,卫公子。”孟云卿招呼,卫同瑞就笑了笑,双手背在身后,眼中有笑意。

“怎么约在南市口?”沈修颐好奇。

卫同瑞就道:“韩翕说,之前就说要带云卿逛京城的,正好今日是机会。”

他唤得是云卿,孟云卿微怔。

沈修颐也顿了顿,而后若有所思看向卫同瑞,似是恍然豁然通透。

韩翕大大咧咧的倒也不觉得,接了卫同瑞的话道:“孟妹妹,我们上午逛南市,中午去八宝楼吃八宝鸭子,下午再去北坊,这京中的南市北坊就算都去过了。”

孟云卿就点头。

而后才有了方才的一幕。

孟云卿敬的酒,卫同瑞自然一饮而尽。

韩翕就勾搭上他的肩膀道:“卫同瑞!若是明年还有龙舟会,我也同你一道去参赛,修颐兄,你去不?”

沈修颐摇头,“我就不必了。”

言外之意,他是有自知之明的。

孟云卿就掩袖笑了笑。

卫同瑞就道,“去倒也无妨,拿旗。”

孟云卿才饮了一口茶水,就险些喷了出来。

果然就见韩翕一幅铁青的脸,嚷着要和卫同瑞不死不休。

一来二去,这八宝鸭子就吃得几分欢乐。

这八宝楼内都认得韩翕,卫同瑞和沈修颐这几张熟脸,招呼得自然就好。见有孟云卿在,还送了新鲜的果茶,极会做人。

孟云卿端起茶杯轻轻抿了口,果茶的确香甜,就问了小二如何做的,想回去也试试。

小二知无不言。

孟云卿听得认真,余光处,却忽然瞥得一袭身影,从拐角处走出来,往楼下走去。

似是,许镜尘?

孟云卿微微拢眉,只见他身后还有一人,那身影便更为熟悉了。

孟云卿搁下茶杯,沈修文?

第070章 转机

 沈修文为何会同许镜尘在一起?

 孟云卿怔忪不过瞬间,两道身影就下了八宝楼,她再想看清也寻不到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