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5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7 章

“天天,你们班上今天教了什么?”

刘天天没有想到刘好好考完刘向上又来考她,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句,“就是语文数学啊。”

“也让她在地上写出来,写出来,写出来…”刘向上被刘好好表扬了一番,得意地起哄。

“你又在瞎起哄什么?”刘长生和程招娣刚下工回来,就看到刘向上在那儿咋呼,刘长生伸手就给了他脑袋一巴掌。

这一巴掌很轻,亲昵的成分要居多一些,刘向上也不着恼,笑嘻嘻地说,“阿爹,大姐在考我们功课呢,刘天天答不出来。”

刘天天被刘向上这么下面子,当然不服气,“谁说我不会的,不信我写给你看,写给你看,你也不认识…”

第二十八章 调教

刘长生懒得搭理孩子们之间的拌嘴,端起茶缸喝了一缸茶水,就转到后院加固猪圈去了,程招娣则拎着猪食去后院喂猪,刘向上跟在她身后,打着喂鸡喂鸭的名义捣乱。

“哎呀!我的小鸡仔怎么少了一只!”后院传来程招娣带着哭腔的声音。

家里的少了一只小鸡可是大事,全家人都放下手里的事儿围了过去。

“怕是被黄鼠狼叼走了。”刘长生来回比划查看着,后院有个不大不小的洞,以黄鼠狼的身形很有可能通过这个洞钻进来偷鸡吃。

刘好好伸长了脖子张望,她知道黄鼠狼爱偷鸡吃,但她连黄鼠狼都没怎么见过,心里难免有些好奇。

“大白天也有黄鼠狼吗?”别说是她了,就连刘天天都好奇,她的好奇不是因为没有见过黄鼠狼,而是在南省的传说里,黄鼠狼是个神奇的动物,就算红旗下反对封建迷信,但还是有老人告诫小辈们不能轻易招惹这种东西。

“要真是黄鼠狼恐怕就不会只少了一只小鸡了,连这只母鸡都有可能被它拖走。会不会是老鼠?这几天咱们家闹老鼠闹得挺厉害的,我昨晚总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程招娣唉声叹气道,“早知道我就该去玉芬家把她那只小猫抱过来的。”

“我去抱我去抱!”一听说要养猫,刘向上就来劲儿了。

“现在晚了,早就给人抱走了。”程招娣一脸惋惜。

“去根叔家里抱小狗吧,他家的母狗快生了!”刘向上这个年纪的小男孩儿正是对小动物好奇的时候,早就想着要养猫猫狗狗了,可是之前父母嫌养猫狗没什么用处,还浪费粮食。

刘长生没有加入他们的讨论,只是埋头修补漏洞,见程招娣被刘向上烦得有些意动,才冷冷地说了一句,“人都快养不活了,还养什么猫狗?”

刘向上的脸顿时垮了下去,刘长生没有搭理他,继续闷头干活,虽然他疼爱幺儿,但也绝不会毫无底线,就算是猫猫狗狗那也是要吃喝的,又不能卖钱,还要顾它们吃喝,钱不是这样花的。

除了刘向上之外,三个女孩子都长大了,对小动物早已没有什么兴趣了,见父亲开口定了调,也都各自散去。

刘向上的眼睛里蓄了两泡泪水,那要哭不哭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可怜。

刘好好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发现这孩子挺聪明有趣的,昨天晚饭的时候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管不顾地满地打滚撒泼,十足就是个熊孩子,今天刘长生只说了一句话,他就不敢继续撒泼,甚至连眼泪都不敢落。

说明他很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什么事是父母会妥协的,什么事是绝对没有希望妥协的,根据这两种结果,他能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他有这份眼力见,可见不是个傻瓜,值得她花时间培养。

“向上,你想要养小狗?”她走到他身边轻声问。

“嗯。”刘向上吸吸鼻子,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声。

“只要你好好听话,认真读书,我保证五年后能让你养上一条小狗。”她笑眯眯地诱惑道。

刘向上也不是傻瓜,没这么容易被她忽悠,脸上写着明晃晃的失望,“还要五年啊,我现在就想要…”

“五年不算长,五年后你还在念小学呢,你想想看,是你乖乖听话五年后就能养一条可爱的小狗好,还是你继续熊下去,永远都别养小狗的好?你自己选选看。”

“熊?”刘向上一脸茫然,南省没有熊,熊孩子对熊是什么毫无概念。

“就是表现得很糟糕,让我不满意的意思。像你昨晚吃饭的时候为了一碗蛇羹大吵大闹,那就是熊孩子的表现,你自己想想,表现不好有什么好处?你想要吃的蛇羹不是照样没吃到?还平白挨了我一顿骂。你要是乖乖的,不但我不骂你,还会给你讲故事,五年后你还能养小狗,这么划算的事情,以你的聪明,该怎么做应该知道吧。”像她这么信口开河地大开空头支票忽悠人,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

“我会听话的。”刘向上吸吸鼻子,心里对刘好好挺佩服的,这么会讲故事的大姐,总不至于为这点小事骗他。

“好,你三姐在帮忙做饭,你现在就去把屋子给扫了,今后放学回家,就跟着我们干活,不准出去疯玩了。”她毫不客气地给他分配了活计。

接下来这段时间,她会让刘学习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少做一些家务,所以她和刘天天就必须接过她手里的活。

但是刘学习太能干了,她和刘天天两个手脚不如她利落能干,一定会忙得手忙脚乱,所以得把这个小家伙也培养出来,不能因为他是个男孩子,就被惯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那你会给我讲故事吗?”刘向上可怜兮兮地说。

“当然,不仅我给你讲故事,你也可以给我讲故事,我今天给你们讲了这么多故事,你晚上选一个最喜欢的故事,讲给阿妈听。”她下意识地把自己小时候,母亲对她的教育给用上了,这种方式能够锻炼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好嘞。”刘向上和刘天天性格有些相似,都很喜欢显摆炫耀自己,立刻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大姐,我也要讲吗?”刘天天听到了刘好好和刘向上的对话,脸上竟然有一丝紧张。

“当然,阿妈都累了一天,听到你给她讲故事,肯定会开心的。”刘好好自然知道刘天天在想什么,这个小姑娘和人吵架的时候挺横的,但要是让她正儿八经地表现自己,她又畏畏缩缩的,这是很没有自信的表现,再放任她这么发展下去,到了最后可能就变得和那些村妇一样嘴碎而平庸,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一个泼妇。

她的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个身影,那就是刘长生的姐姐刘金凤,她十分泼辣蛮横,和家里的往来并不多,除了打秋风,几乎就不会上门,老实的刘长生和程招娣都有些害怕她。

第二十九章 自卑

刘金凤是一朵不常见的奇葩,自从出嫁后,每次回娘家都是哭穷,又吃又拿的,嘴里还要不干不净地骂骂咧咧,她总觉得刘大力给弟弟留了太多的好处,她这个做女儿的没有沾到一点光,变着花样在刘大力面前撒泼,甚至连刘大力的去世都和她有脱不开的干系。

之前她来家里胡搅蛮缠的时候,说话太难听,气得刘大力脸色发青,举起拐杖要揍她,结果她泼辣惯了,没轻没重地推了老人一把,刘大力年纪大了,下盘不稳,滑了一跤,摔得中了风,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月就走了。

刘家在大目村是大姓,虽然这个年代宗族的力量处于弱势,但是刘大力身为族老,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他被自己的女儿伤成这样,都不用刘长生和程招娣出头,几个族老带了几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直奔刘金凤的婆家,狠狠地把刘金凤和她的老公高依淼给狠狠教训了一顿。

后来刘大力去世,刘金凤心虚不敢来奔丧,也是几个族老冲到她的婆家,押着她和她的丈夫跪到刘大力的灵前。

那一次把刘金凤夫妇折腾得不轻,所以她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自那次之后就再也没有登过他们家的家门。

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刘金凤这样一个精明强势的女人在高依淼面前却乖顺得如一只小绵羊,任由她的丈夫随意打骂,据说,她公婆还在的时候,她也是低眉顺眼地小心伺候着,为他们养老送终,比对亲爹要亲一百倍,只要婆家人一开口,她就冲回娘家要钱要物,搅得娘家鸡犬不宁。

刘长生被这个姐姐整怕了,下意识地对自己的三个女儿也有了戒心,觉得女孩子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嫁了人之后只会向着婆家,刘大力在的时候还好一些,现在刘大力走了,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

刘金凤的性格人品都很恶劣,但她毕竟和她们几个女孩子有血缘关系,尤其是刘天天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和她有些相似。

她绝不希望刘天天今后也变成刘金凤这样头脑拎不清,只懂得窝里横的女人,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她。

“我打算向校长建议办一个故事大赛,让全校的学生比赛讲故事,讲的最好的就站到全校师生面前给大家讲故事,再让校长在全校面前给她颁奖。天天,你长得漂亮又活泼,我觉得这个比赛,你得奖的希望最大。”对爱面子的刘天天来说诱哄她,给她戴高帽的效果最好。

“我能行吗?”刘天天虽然还是有些犹豫怯懦,但对刘好好的夸奖还是十分受用的。

她有的时候表现得自尊心极强,但这样的骄傲还是源于她本身的不自信,在这个家里,她不是长姐,也不是幼弟,作为一个不受重视的女孩子,她只能靠每天咋咋呼呼的泼辣来凸显存在感,否则她就要像二姐刘学习一样成为一根不被重视的木头。

她在内心里,其实是和刘学习一样自卑的,只不过两个人对外的表现方式截然相反而已。

她就算再泼辣,也无法掩饰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自信,虽然她之前一直都不喜欢刘好好,但是现在只有刘好好对她说她能行,这样的话她从没有在别人那里听过。

阿爹总是一脸鄙夷地说女孩子没用,阿妈则说她不是读书的料子,让她读书纯属浪费钱,…

她望着刘好好,眼神很复杂。

程招娣本以为今夜和每一个普通的夜晚一样,毫无特殊之处,当她坐在煤油灯前缝补衣物的时候,刘天天和刘向上竟然要给她讲故事,甚至就连刘学习都红着脸给她念了一段课文,着实让她大吃一惊。

“阿妈,他们说的好不好?”刘好好笑着问道。

“好,好,好…”程招娣惊大于喜,她不明白这些孩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以后让他们每天晚上都给你讲故事。”

“这,这…”程招娣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她可以看得出刘好好并不是让三个孩子讲故事给她听的,而是有其他的目的,可是她也想不出刘好好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孩子们都挺开心的,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刘好好也不在意她答不答应,她外表随和,可是内里的性格却很强势,想要做的事情,不管对方愿不愿意,都会想办法让对方接受,对几个弟妹如此,对她的父母也是如此。

毕竟来到这里才两天,她还是没能真正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看待,谁让她重生之前忘记喝那一碗孟婆汤呢,作为被前世的父母全心全意地呵护疼爱长大的独生子女,两对父母的落差实在太大了。

她望着煤油灯微微失神,记得前世小时候夏天的天气很热,那时候空调还没有普及,自己娇气地觉得微风扇的风太大吹了不舒服,母亲就躺在自己身边,给自己打一晚上的扇;自己有鼻炎,闻不得蚊香的味道,父亲每晚都要认认真真地在蚊帐里给自己打蚊子,确认没有蚊子了,才敢叫她睡觉;家里的饭桌上永远摆的是她爱吃的饭菜,有的时候只是她随口提了一句什么菜好吃,父母就会千方百计地学会做给她吃…

其实这些也不是什么感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可都是现在的父母无法给予她的,他们生了四个孩子,没有办法把所有的感情都投注到一个孩子身上,何况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他们为了养活一家人辛苦劳作,根本没有办法去顾及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再说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加上时代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像十几二十年后为人父母者那样精心教养孩子。

这些她都能够理解,但也只是理解而已。

被那样真切地爱了一辈子,导致她暂时没办法对现在的父母有什么亲情上的期望,也许时间会改变这一切,也许在日后的相处中,他们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第三十章 热情

刘好好觉得保持目前的心理状态也挺不错的,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更多的是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责任,甚至是一项工作任务,对任务可以没有感情,却一定要尽心尽力完成好。

她的失神只是一瞬,无论是程招娣还是三个弟妹都没有察觉,她就迅速整理好情绪,开始教三个弟妹识字和算数。

自从去了刘学习的学校了解了她的学习情况之后,她对刘学习的底子就更清楚了,越清楚她就越没底,这孩子每天和个雕塑一样,往座位上一坐就开始神游太虚,这么迷迷糊糊上了三年,就和从来没上过课一样,这样的水平还怎么靠高中?

她只气馁了几分钟,很快又坚定了信心,现在初中的知识也不算太难,只要抓紧这几个月的时间,逼着她玩命儿地学,应该还是有一搏之力的。

为了逼着刘学习读书,她也逼着自己每天早起,从一睁开眼开始,就逼着她背乘法口诀表,跟在她身后一边干活,一边逼着她认字、组词、组短语、背公式,还三不五时地出几道题考她。

刘学习被逼得痛不欲生,觉得读书比干活要辛苦一百倍,偏偏对上刘好好那张严肃认真的脸,她又生不出勇气说自己不学。

最恐怖的是刘好好每天晚上都出了几页纸的题目,还附上详细的答案,要求她带到学校认真做,认真校对、订正,回家之后她要再考校一遍。

反正现在的老师对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讲也不是很在意,只要不影响别人,一般也不去多管,刘好好觉得与其让刘学习去学校听老师讲那些压根就听不懂的内容,还不如自己循序渐进地做题。

刘学习活得很痛苦,刘好好这几天却生活得很平静,白天在学校教书,下午去山脚边转悠挖些草药,再回来带着弟妹一起干活,晚上则教三个孩子读书写字,十分有规律。

她在学校用了几个故事就轻易地和那群萝卜头打成一片,而美术和音乐课也成了全校孩子最喜欢的两门课,因为她不仅在课堂上会讲很多故事,还妙语连珠,哄得这些小孩无比开心。

每回听到教室里发出整齐的笑声,之后又陷入安静之中,就知道一定是刘好好在上课了。

刘好好上课太有吸引力了,唐明亮和赵一德都有些不自在了,学生一看到他们就一脸扫兴的样子,就算他们再大度,心里难免也会觉得膈应。

凡事最怕的就是“比较”二字。

刘好好一上课,其他班上的学生就没有心思了,甚至还被抓到有几个学生自己的课不上,跑来偷听刘好好上课,孩子每天讨论的话题就是刘老师今天讲了什么故事,明天又会接着讲什么情节。

唐明亮有心好好说刘好好几句,可是他也偷偷听过她上的课,的确是比自己上得好,不仅把书本里的内容全教了,还上得那么生动活泼,而且她都是在平时的自习时间给孩子讲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也全都是什么样板戏、红色电影,甚至高年级课本里的内容,全都又红又专,挑不出半点问题,可是那样的故事经她那么一说,还真觉得身临其境,说不出的曲折动人。

这就让他很尴尬了,他该怎么教育刘好好?直接说“你上课上太好了,我对你很有意见!今后别上这么好了,就做个平凡一点的人民教师不好吗?非得上得那么好,不是存心挤兑我和赵一德吗?”

这些话只能在心里想想,要是他真敢开口,那恐怕是得了失心疯了。

好在唐明亮和赵一德膈应归膈应,但都不是那种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除了面上尴尬了些,倒是没有和她过不去。

刘好好则借着孩子们想听故事的机会,每次她说到要紧处,便停下来不继续往下说,让班上的孩子们学着续写,任由他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再拣选几个写的最好的,在全班面前读出来,一时间孩子们之间写作文的热情高涨。

她教的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连字都认不全,很多都是用拼音代替,这也让他们的拼音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而那些中高年级的孩子,想法更多,可是苦无展示的平台,有几个思维活跃的按捺不住了,竟然续写了故事,偷偷塞到她的桌面上。

她看着这些兴奋的孩子,突然又有些同情过去的自己,太过于斤斤计较每一分的得失,失去了很多学习的乐趣。

前世的母亲是H市一中的校长,而一中又是南省最好的中学,南省每年的高考状元几乎都出在这所学校,一中的老师个个都十分优秀,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知道想了多少奇招妙招,可惜收效甚微,学生们拼命学,都是为了高考能考个好成绩,并不是因为真的对学习有兴趣。

而这些朴实的孩子,没有升学的压力,作为他们的老师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没有教案,也没有教学目标,只要每天把课本上今后真正有用的内容教给他们,就可以天马行空地任她发挥,这样的教学让她觉得很轻松,也把这种轻松快乐的情绪传递给了孩子们。

不过短短几天,学校的气氛就不同了。

见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她又找上了唐明亮,想建议他搞一个作文比赛和讲故事比赛,全校的孩子都可以报名参加。

唐明亮一听,又皱起了眉头,他们这样的小学校可从来没搞过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刘好好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他有些担心。

他知道刘好好现在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如果她要搞什么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的,肯定会有很多学生踊跃参加,可是他实在不想搞这些活动,一是麻烦,二是担心会不会犯了什么忌讳,被人逮住什么把柄,这几年发生的许多事儿让原本就老实内向的唐明亮愈加保守了。

何况刘好好一周之前还是个对教学没有一丝热情的人,现在也不知道她发了什么疯,竟然成了个好老师,谁知道过几天,她会不会又变回那个眼高于顶,天天一脸不耐烦的刘好好,他可不想给她收拾烂摊子。

第三十一章 不甘

“这事儿以后再说吧,”唐明亮含含糊糊地说,刘好好这个人心性不定,他可不想答应她什么事儿,便随口敷衍了一句。

刘好好见唐明亮不答应,倒也没有继续纠缠,唐明亮不答应,并不代表这件事做不成,她上课的时候把任务布置下去,再找个活动课的空档,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这件事给办了,唐明亮和赵一德都是老好人,对既成事实就算再不满,也只会默默接受,连一句反对的话都不敢说。

唐明亮见她这副欣然接受的样子,心里又开始忐忑不安了,他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刘好好了,也不知道她的变化究竟是好还是坏。

和唐明亮一样忧愁的,还有林婉英和丁志成。

林婉英没有想到刘好好会那么绝情,把推她下水的黑锅扣到她的身上,身娇体弱的她第一次受到那样的指责和侮辱,一回去就“病”了,可惜她不是什么娇小姐,“病”了不过一个晚上,就被她阿爹用棍棒赶着下了地。

偏偏在上工的路上她遇见了程招娣,程招娣对这个差点杀了自家女儿的女人不依不饶,拉着她又哭又骂,再度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议论。

林婉英当场就哭了起来,这回不是装可怜,是真的难过了,她还未出嫁,一向以温婉的形象示人,程招娣拉着她撒泼,把她的形象全给毁了!

她骂不过程招娣这个已婚妇女,只是一味地哭泣着,还好她阿妈陈依喜亲自赶了过来。

陈依喜在生产队里是数一数二的泼辣货,程招娣哪里是她的对手,她往那儿一站,双手一叉,三言两语就逼退了程招娣。

可是这样一来,两家算是彻底撕破了脸,林婉英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和刘好好之间的友谊也正式破裂了,一想到不能再到刘家挖好处,她的心就难受得滴血。

既然刘好好让她不好过,她也不能让刘好好好过,她叹了口气,望着溪边自己的倒影,觉得自己真是命苦,生在了林家这样的家庭,她的长相性格哪样不比刘好好强?

偏偏家里不让她读书,她没有读到高中毕业,丁志成也看不上自己,她这一辈子算是被家里耽误了。

“婉英啊,就你这样干活的,也能和我们赚一样的工分?”和林婉英分到一组下地的秀婶不服气了,林婉英成天和刘好好混在一块儿,也学了她那副斯斯文文不会干活的模样,有气无力地拿着锄头瞎扒拉着,带累了他们全组的进度。

林婉英虚弱地扶着自己的额头,“秀婶,我这几天病了,现在头还疼着…”

“生病?不是你把刘好好推到水里去,心虚吧?”秀婶也听说了林婉英和刘好好的那桩公案,立刻幸灾乐祸地问道。

“秀婶,你也不相信我?我虽然不中用,可什么时候动过坏心?村里谁不知道好好和我要好,我怎么会推她下水?”林婉英泫然欲泣。

“谁知道呢,说不定你嫉妒她,巴不得她死呢。”秀婶是个直性子,也不懂得拐弯,更不怕得罪林婉英。

“秀婶,你怎么能这么说?”林婉英捂着胸口,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仿佛受到了一万点暴击,“我宁愿自己死了,也不愿意好好去死啊!”

“得了吧,你要真这么想,为什么不跳下去救好好?”秀婶嘲讽道。

“好好她真的是一门心思寻死跳河的,是招娣婶为了圆面子才把这事儿往我身上推的,你没看出来吗?”

“好好她好端端的,为啥跳河啊?”秀婶更加八卦了,刘好好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得意人,不仅是生产队里唯一的一个女高中生,刘家老爷子将她宠得什么活都不会干,还给她说了城里的好亲,这样的好命不知道让多少女人羡慕不已,她还有什么不满的,想要跳河?

“秀婶,你难道不知道吗?好好喜欢丁志成,她不愿嫁给城里那个当兵的呢,可她说了庄家势力大,非要娶她,她只能以死抗争,反正她死都不会嫁进庄家的。”林婉英神秘兮兮地说。

秀婶果然大吃一惊,刘好好竟然喜欢村里的那个知青?还想为了他毁婚?

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啊,刘好好的确和那个丁志成走得很近,看他们那眉来眼去的小眼神就觉得不对劲。

“你说的是真的?”秀婶的眼中跳动着兴奋的光,她恨不得跑到生产队的广播站,把这个大八卦和全村人一起分享。

“当然是真的,如果我说了半句假话,我林婉英天打雷劈!”林婉英立刻赌咒发誓,“秀婶,你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去问丁志成,他们俩说不定已经不干净了。”

“什么?”秀婶更加激动了,她早就觉得那个丁志成不是个正经的,长了一张骗人的小白脸,总喜欢捧着书在大姑娘小媳妇里装大尾巴狼,没想到刘好好竟然会上了钩,还为了他想推掉城里庄家的亲事,那可是刘老爷子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好亲啊。

刘好好肯定早就和丁志成不清不楚了,说不定肚子里都有了他的种,才会闹着要跳河,为了遮丑嘛。

刘老爷子在的时候,村里的人对他们家总存着几分敬畏,现在刘老爷子走了,那种敬畏就化成了对他们的羡慕嫉妒恨了,在这种阴暗情绪的驱使下,毁掉刘好好的名声是她们心里暗搓搓不可见光的念头。

丁志成这几天也很苦恼,自从刘好好从水里救上来之后,就不再来知青点找他了,还托赵一德把之前向他借的书还了回去,一副老死不相往来,要和他划清界限的样子。

他甚至都不知道他错在哪儿了,明明那晚去看刘好好,她还用那样脉脉含情的眼神看着他,怎么一下子就翻脸无情了?难道林婉英和她说了什么?

平心而论,林婉英长得要比刘好好好看,林婉英的辫子又粗又黑,眼睛又大又亮,笑起来两个酒窝甜甜的,就像《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和史湘云的混合体。

第三十二章 流言

一想到刘好好和林婉英,丁志成就心头一热,不由得捂了捂怀里揣着的手抄本,这厚厚的一本手抄本,正是《红楼梦》的上册,这本书是他的心头好,不远万里地将它随身带着,时不时拿出来品味咂摸一番,觉得自己就是那衔玉出生的公子,无端生出了许多多情的苦恼。

丁志成长得白白净净的,天生自带着一股忧郁的气质,村子里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和长相斯文的丁志成说话,就连知青点里的另外几个女知青虽然不好意思和他说话,但也常常偷看他,可是这些女人中,最让他放在心上的还是刘好好。

刘好好长得虽然不是她们之中最好看的一个,但是她身形瘦弱,性格清高敏感,就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

他还记得她们刚刚认识没多久的时候,他将心爱的《红楼梦》手抄本借给她看,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得十分入迷,忽喜忽嗔,那一瞬间他竟觉得她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自己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

他追求的不仅是容貌上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契合,放眼整个大目生产队只有刘好好一个是清新脱俗的女子。

久而久之,他就将她同那个钟灵毓秀的绛珠仙子结合在一块儿,到了现在,他也弄不清楚,自己喜欢的究竟是林黛玉,还是刘好好。

还没等他自个儿想清楚,刘好好就不理他了,他又迅速将自己同书中那个和林黛玉生分时的贾宝玉联想起来,觉得自己此刻的心情和宝玉一样悲苦。

可惜大目生产队不是大观园,丁志成不是真正的贾宝玉,压根就没人宠着他,该下地干活还是得下地干活,该喂猪还是得喂猪,该干的活一样都不能少,更没有人关心他悲苦的情绪。

丁志成垂头丧气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担子上挑着两个水桶,水已经洒了一小半,他却全然不顾,心里还在琢磨着再去找刘好好问个清楚。

之前他找了她几次,不是没见到她,就是被她用那样似笑非笑的眼神瞅着,那眼神可真瘆人啊,瘆得他都说不出半句话来。

他又叹了口气,他心中的林妹妹真的变了,她不再来和他谈论读书和艺术,成天和那群流着鼻涕的小孩子混在一块儿,明明她和自己一样嫌弃那些孩子恶心的啊。

她现在这个样子,哪有之前的清新脱俗,实在是俗到不能再俗了,甚至让他想到了满腹算计的王熙凤。

他又摇了摇头,觉得不可能,刘好好从小生活在这个小山村,别提有多单纯了,再变也不会变成王熙凤的,就是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和自己生分的。

“哎,这不是志成嘛,”秀婶扭着完全看不出腰线的粗腰上前,乐呵呵地看着丁志成直笑。

“秀婶。”丁志成鄙夷地看了她的粗腰一眼,一脸意兴阑珊,他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粗陋的妇人,可又不得不努力维持着礼貌和她打招呼。

“听说你和刘好好好上了,是真的吗?”秀婶用十分自然的态度问出了这个惊天大八卦,吓得丁志成一个踉跄,桶里的水又洒了一半,桶里只剩下一小半水可怜兮兮地晃荡着。

“秀婶,你别胡说!”丁志成下意识地否认,乱搞男女关系可是大忌,隔壁村有个女知青和男知青搞在一块儿,还怀了孩子,女的事发后就跳河自尽了,男的也被送到了边疆去劳教。

搞对象和耍流氓只有一线之隔,就算丁志成对刘好好有想法,在她的亲事没退之前,也不能闹出来,否则刘家人闹起来,他说不定会被当成流氓送走。

丁志成虽然有花花肠子,但是胆子并不大,为了自己的将来,他必须克制自己的感情,想到这里他又无端生出了几分悲凉,他不能在这个小山村里埋没自己的将来,可是又看不到自己的将来。

看着丁志成那双目失神的样子,秀婶神秘兮兮地笑了起来,“别装了,我知道你喜欢刘好好,我看好好那丫头也中意你。”

听秀婶说刘好好喜欢他,丁志成的脸瞬间就红了起来,带上几分羞涩,“真,真的吗?”

“那还有假?你们俩都是文化人,般配!”秀婶朝他竖起一个大拇指,咧嘴笑了起来。

丁志成又羞又喜,就连这个粗鄙的村妇都这么说了,可见刘好好心里还是有他的,这么一想,他的心中又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你们真没好上?”秀婶锲而不舍地追问,看丁志成这副模样,分明就是看中了刘好好,过去就常看他们走在一块儿,她才不相信这孤男寡女之间没出什么事儿。

“秀婶,你真的不能乱说!”丁志成结结巴巴地说,从脸一直红到了脖子根,眼里却荡漾着喜意,“好好会不高兴的!”

“哦,”秀婶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笑了,刘好好会不高兴,所以不让他说,看来他们之间果然有一腿。

很快丁志成和刘好好好上了,刘好好可能还怀了丁志成孩子的消息就开始四处流传。

刘好好正在煤油灯下教三个弟妹读书做题,出去串门听人胡扯闲聊的刘长生拎着茶缸,怒气冲冲地踢门进来,将手里的搪瓷茶缸狠狠地砸向刘好好。

刘好好躲避不及,额角被茶缸砸了个正着,溅出的茶水弄湿了他们的课本,也溅了几个孩子一脸。

几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刘长生就冲着刘好好怒吼了一声,“都是你干的丑事!把我的脸都丢光了!”

“长生,这是怎么了?”程招娣手足无措地站了起来,这几天刘好好又是带着弟妹读书,又是帮着家里做事,不知道比过去好多少,怎么就干出丑事来了?

三个孩子也被父亲突如其来的怒火给吓到了,但心里更多的是不忿,虽然刘好好的转变也就几天,但是他们四个在一起朝夕相处,她教他们读书,给他们讲故事,还唱好听的歌给他们听,对没有得到过这样关爱的孩子来说,大姐要远比几乎不曾和他们有过交流的父亲更令人亲近崇拜。

第三十三章 沉稳

见到刘好好被刘长生这样斥责,年纪最小的刘向上沉不住气了,下意识地就要出来维护大姐,却被刘好好摁住了。

“阿爸,是不是外头在传什么乱七八糟的闲话?”刘好好拿出手帕慢条斯理地把脸上的水擦干。

她的动作很慢,说话的时候一字一句,不紧不慢,身上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却像极了刘老爷子当年,甚至比他当年还要更让人心悸。

刘长生本来就是个老实人,虽然常常经不起别人的撩拨回家乱发脾气,但那口恶气发出来之后,他自己又有些怂了,尤其是刘好好那不动如山的样子,不仅奇迹般地浇熄了他的怒火,还让他不安地往后微微退了半步。

刘长生转过头去,不敢直视她带着寒意的双眼,讪讪地找了张凳子坐下,一脸悻悻然地说,“整个生产队都在传你和丁志成好了。”

“胡说八道!”刘好好用短短的四个字就给这件事定了性。

她依旧没有动怒,甚至连声音都没有因为惊讶而变的大声,可她这副安定如常的样子,就是让人觉得信赖安稳。

刘长生和程招娣都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越来越摸不准刘好好心里在想什么,但是过去的刘好好的确和丁志成走得近,看他们那副模样也的确是有那么点儿意思,和庄立军的亲事定下之后,刘好好天天寻死觅活的,私下也念叨过丁志成的名字。

所以这样的消息传来传去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刘长生在说出这件事的时候,还生怕刘好好会打蛇随棍上,闹着要和丁志成在一块儿。

既然她不承认,也就是死了和丁志成在一块儿的心,那他们的底气就足了。

“大妹,你对那个丁志成真的没意思了?”程招娣怯怯地问,仿佛要亲口再听一遍她的保证才放心。

“阿妈,你说什么呢?我可是订了亲的人,怎么可能对其他男人有意思?”刘好好皱着眉头,不可置信地看着程招娣。

可是…你之前明明就不肯和庄立军定亲,怎么突然就变成贞洁烈女了?

程招娣呆呆地看着她半天反应不过来。

刘长生却没那么纠结,刘好好不愿意和丁志成扯上关系是好事。

他哼了一声,瓮声瓮气地说,“要不是你自己之前不检点,也不会有这样的话传出来!丢尽了我们家的脸!”

“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刘好好没有搭理他,而是转向了三个弟妹慢条斯理地说,“古时候有个叫曾参的人,有一天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在他家附近杀人了。立刻就有个人跑去和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去和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没多久,第三个人和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这回,曾参的母亲相信了,吓得翻墙逃跑了。”

“那个曾参到底杀人了没有?”刘向上急急问道。

“当然没有,是别人杀的,但是只要有三个人和他的母亲说他杀了人,他的母亲就相信了…”

三个孩子齐刷刷地望向刘长生,刘长生的脸有些挂不住,咳了两声就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