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50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52 章

“好,我现在就找宋厅长来开会,你也是参加高考的人,照理应该回避,这件事你就不要再插手了。”赵兰舟一旦下定了决心,就显示出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

关于刘好好的回避,他倒不是真的介意什么,她是个有才干的人,他不想让她介入太深,纯粹是为了她考虑,不希望她今后因为这件事被人逮着把柄。

刘好好知道他是一片好意,自然不会对他的决定有任何异议,毕竟她位微言轻,有赵兰舟在,后头的事情还轮不到她来操心。

高考结束后的阅卷时间,是最让考生们紧张而无奈的,可就算他们再担心忐忑,日子还是得往下过,好不容易挨到周末,刘好好收拾了行李准备回家几天,却没想到大院门口的警卫让人传话过来,“刘好好门口有人找!”

她觉得有点奇怪,她的生活圈子不算大,家人都在永乐县,庄立军又去了京城,照理说不会有人特地到省城来找她,除非是出了什么大事。

这么一想,她就紧张起来,也顾不得太多就往外冲,当看到站在门口那个有些不安的身影时,像是被瞬间定住了一样,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

“好好!”来人看到她明显松了一口气,脸上慢慢绽开笑容。

妈妈——

她眼眶一热,忍住差点冲口而出的两个字,不由自主地咧嘴笑了起来,“新姐!你怎么来了!”

“高考结束了,我这几天正好没什么事,就想着上来看看你,顺道问问你考得怎么样?”李新也觉得很奇怪,明明知道刘好好比她优秀得多,光看之前她寄给自己的复习笔记,就知道她考上大学肯定是毫无问题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担心,所以考试一结束就想办法来省城看她了。

对刘好好来说,李新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她最想见到的人,此刻欢喜得不得了,也顾不上失不失态,快步上前拉住李新的手,不住地点头,“太好了,太好了,我也正想找机会去看你呢,走,咱们进来说。”

刘好好住在一个简陋的筒子楼里,这是他们的宿舍,虽然楼道里黑漆漆的,但在这个年代,这种住宿条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就连李新在城里的家都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她满心欢喜,觉得实在很巧,和她同住的姑娘正好回家去了,她就能留李新在这里住几天了。

“你那里反正也没什么大事,就在省城多住几天,我带你到处走一走,好好玩几天放松一下。”

李新笑了起来,“你忘了,我就是省城人?”

她一拍脑袋,“还真忘了,真是班门弄斧。”

李新看着她那发自内心,欢喜得都有些傻了的模样,心里也格外开心,原来不是她一个人这么傻乎乎地记挂着她,刘好好同样也将她当成了十分重要的朋友。

交朋友是要看缘分的,有的人认识了一辈子都做不了朋友,有的人第一眼就能成为至交知己,这一点她之前并不相信,认识刘好好后却相信了。

“不过我也离开省城好多年了,连我自己都差点忘了自己是个省城人。”李新有些感慨,她初中毕业就去插队了,一走就是好几年,对省城也变得陌生了。

“等你这回考上了大学,就能顺利回城了。”

“那也不一定吧,听说就算是大学生也是从哪里考的回哪里去,想要回H市恐怕没这么容易,”李新随意笑了笑,“再说了,我也未必能够考得上。”

“别这么没有信心,听说知青很快就要返城了,不会让你们一辈子待在农村的。对了,你这回考得怎么样?准备报哪所学校?”刘好好关切地问。

她只记得母亲前世顺利地考上了南省师大的数学系,毕业之后分配到中学当老师,一辈子也算是顺风顺水,她的命运照理说应该没有任何改变才对。

“考得不理想,特别是物理和化学,甚至都有好几道题来不及做,要不是语文和政治有了你给我的复习笔记,我连这两门都要考砸,”李新摇摇头,神色有些黯然,“勉强报了师大,恐怕是考不中的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惊

“肯定能考上的,你今后一定能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刘好好笃定地说,前世母亲不认识她,没有得到她送过去的复习笔记都能考上师大,总不至于这回反倒考不上了吧?

“我没教过孩子,之前也没想过要当老师的事情,是家里让我报的,说是女孩子读师范当老师好,报数学系也是我爸建议的,说是数理化最好最热门,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也不知道我今后是不是真的能做一个好老师。”李新一脸迷惘,她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完全是被家人推着往前走,“我听李蓉说,你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被你教过的学生个个都很优秀,还对你特别服气,我觉得我恐怕做不了一个合格的老师,我平时就没什么孩子缘。”

“你肯定比我成功!”刘好好笑了起来,南省的数学名师可不是浪得虚名啊,李新这个人就是有一股倔劲儿,就算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她由来已久的梦想,但既然她做了老师,就一定要用尽全力做到最好,这股劲儿是她成功的基础。

“我刚开始觉得小孩子特烦,看着他们流鼻涕吐口水泡泡的样子,还挺嫌弃他们的,心里总想着找机会离开学校,不想把一辈子都浪费在这些小屁孩儿身上。但是和那些孩子们处着处着,慢慢就处出感情来了,现在不是他们的老师了,心里还怪想他们的,总是会记挂着那一群小孩儿,他们的每一个人都那么鲜活地存在我的心里脑里。哪怕他们有的已经辍学不读了,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要去看看他们,帮帮他们,人都是有感情的,因为当过老师,我现在看到孩子心就特别软,我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李新专注地听着,对老师这个职业也慢慢有了向往。

“有的人选择未来的工作,是跟随自己理想和兴趣的指引,有的人则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的过程中渐渐发生兴趣,产生感动,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的,我相信你是第二种人。”她是亲眼见过李新有多认真负责的,无论家里有什么事,她的身体有多不适,她都坚守在岗位上。

李新抿嘴笑了起来,“我一定会努力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得先考上大学,才有做梦的资格啊。你呢?肯定考得特别好吧!你那几本笔记做得真仔细,难为你在考前那么忙的时候,还给我抄了一份,没耽误你复习吧?”

李新对刘好好的无私也是记在心间的,她看多了平时玩在一块儿的知青同学们,在复习时藏着掖着,生怕对方超过自己的样子,刘好好这一片无私的真心就更显得可贵了,她果然没有看错人,刘好好真是个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不耽误,顺手抄了一遍,也等于复习了一遍,我就怕那几本笔记寄到你手里的时候太迟了,耽误了你的复习。”

“不迟不迟,但是我的底子弱,特别是数理化,下了很大的气力才勉勉强强弄懂,花在语文和政治上的时间就很有限了。”李新有些懊恼,“政治我就靠你的那本笔记了,不过也是边背边忘,明明都背过一遍了,到了考场上却忘得七七八八,语文更是糟糕了,作文完全是乱写的…”

李新是数学老师,大概遗传到了李际绍的基因,在文科上一塌糊涂,对理科却比较敏感,和偏文科的李蓉完全不同。

而刘好好则和刘驰一样偏文科,当初李新没少花气力给她补习理科,李新是有名的数学名师,女儿虽然算不上数学白痴,但程度实在和她的期望有差距,所以最后她也只好接受现实,让女儿选了文科。

刘好好笑道,“放心吧,大家都是瞎答的,毕竟放下课本这么久了,我听说大家都在说这次的数理化难,你考上大学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刘好好和李新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如果不是李新远道而来,实在太过困倦,实在只撑不住地睡去,她们俩能在一块儿聊个通宵。

刘好好和她肩并肩躺在狭小的床上,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心中无限安宁幸福,她之前没有想过今生还有这样的机会,能再和母亲躺在一块儿谈心睡觉。

她歪了歪脑袋,轻轻靠在李新的肩膀上,无声地说了声,“妈妈,我永远爱你!”

李新很久没有睡得这么踏实了,明明是一张简陋的小床,两人挤在一块,第二天起来应该会觉得腰酸背痛的,可是她一早醒来却觉得神清气爽,听着窗外叽叽喳喳的鸟叫,心里格外平静。

看着身边刘好好恬静安宁的睡颜,她有些发怔,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刘好好的眼眶一直有着淡淡的青色,这是她长期熬夜的结果,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她的优秀,却没有人看到她的努力付出。

这孩子过得一定很辛苦,李新微微皱眉,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酸楚,明明她和刘好好年纪相仿,不过比她小上几个月而已,她却总拿她当孩子看。

刘好好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着李新的脸,撒娇似地嘟囔了一句,“妈,我还想再睡一会儿。”

话刚出口,她就蓦地出了一身冷汗,她现在是刘好好,不是刘皓月!

她立刻睁大眼睛,所有的理智瞬间回炉,李新啼笑皆非地看着她。

“那个,我刚才说梦话了…”刘好好脸色有些苍白,心跳停了几拍,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

李新笑了起来,并没有太纠结她刚才那一声梦话,毕竟睡得迷迷糊糊想妈妈是很正常的事情,“是我吵到你睡觉了。”

“没有没有,也该起了。”刘好好心有余悸地坐起身来,暗骂自己实在太不小心了,还好李新压根就没想太多,这件事也就算这么过了。

李新看着她抓着自己头发,既懵懂又懊恼的样子,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明明知道不可能见过,但心里就是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第二百八十二章 亲人

“新姐,咱们今天去拍一张照片吧?”看着李新,刘好好突然有了这么个想法,等成绩出来之后,她可能就要离开南省了,在京城不能经常见到李新,随身带着她的照片,也是个念想。

“好啊。”李新对她的提议也很感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小姑娘总是喜欢照相的。

“咱们就到人民广场前头拍吧?那儿离这里不远,景也特别开阔自然。”

“都听你的。”李新看着她将头发捋到脑后扎成了一个麻花辫,很自然地上前接手,“你还是扎一左一右两个麻花辫好看,我来帮你。”

刘好好看着小圆镜中的两人,眼底浮上了浅浅的泪光,这样的场景太过熟悉了,仿佛一切都还在当年。

“怎么了?”她的情绪变化向来掩饰得很好,可在李新面前却无处隐藏,她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她内心的波动。

“想起我妈妈了,我小时候她也总喜欢给我扎这样的麻花辫,也对我说过一模一样的话。”刘好好盯着镜子中温柔而专注地给她梳头的李新,眼神眷恋。

“想家了吧?”李新轻笑出声,刘好好为人处世再老成,也不过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常年在外哪能不想家呢。

“嗯,想家了,特别想,做梦都想回去。”刘好好的声音带了一丝哽咽,可惜那个家再也回不去了。

李新怜惜地拍拍她的肩头,“人长大了,都是要离开家的,你这么优秀,你的父母一定会以你为傲。”

刘好好笑了,用手抹着眼泪,“其实我平时不常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在你面前,真丢人啊…”

“我知道我知道,一点都不丢人,”李新半拥着她,“平时一个人坚强久了也是会累的,想家很正常,我也一个人在乡下也总是想家,难受了就大大方方哭一场,要是在别人面前不好意思,就到我这里哭,喏——”

李新指了指自己的肩膀,温柔而坚定地说,“这里永远给你靠。”

“嗯!”有了李新的这句话,她毫不客气地靠了过去,就像过去常常赖在她的身边一样。

哪怕当年她已经三十多岁了,在外头雷厉风行,在李新面前还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儿,想撒娇的时候就撒娇,母女俩依偎在一块儿说属于她们的悄悄话,她从来不会说“你都这么大的人还撒娇这样的话”,她们既是母女,又是知心的姐妹、朋友。

她成年成才,父母渐渐老去,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她都不再依靠父母,但是在精神上,父母永远都是她的支柱。

“这些年一个人在乡下插队,我也总是想家,想父母姐妹,还想城里的好日子。农村的日子比城市苦太多了,有几次病得很重,可是没有条件看病,我都以为自己要死了,躺在被窝里一边发抖,一边默默流泪,那时候多想回家啊,多想有个人来救救我啊…可是没办法,还是只能靠自己硬挺,人呐,就是得面对生活,无论生活有多残酷,都得面对。谁让我们都长大了呢,只能学着坚强地独自面对未来。人长大了,家就回不去了,谁都没办法一辈子躲在父母的翅膀下…”

李新刚上初中那会儿,父母就被下放到农村了,有段时间是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妹妹在城里生活,因此也比同龄人来得更早熟、独立一些,她看着刘好好那脆弱疲惫的样子,心里一阵一阵发疼,但还是觉得轻拍着她的肩膀劝慰着。

“其实你比我做得好多了,是我多嘴了。”见刘好好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李新也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

她面前的可不是一个无助脆弱的小姑娘,是靠着自己的奋斗一路从农村来到省里工作,才华横溢,能力得到众人交口称赞肯定的刘好好,和她相比,她可是差远了,哪有资格对她说教。

“不,我爱听你说!”刘好好认真地说,“只有你才会这样关心我,和我说这些话。”

刘好好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喜欢她的人也有不少,他们看她的眼神,有着欣赏,赞叹,喜爱,仰慕,崇拜,甚至可能是敬畏、讨好,但唯独没有李新那发自心底的疼惜。

也许这份情感和前世相比,并没有那么浓厚,但是会真心心疼怜惜她的,也只有她了。

刘好好的话让李新有些心疼,她知道刘好好说的是真的,如果不是心里那股自己也说不出来是什么的冲动,让她把她当作孩子一样看待,她可能也会像大部分人一样只看到她的优秀光鲜,对她的成功啧啧称赞,却不会去在意她心底的脆弱和无助。

“在家里我是老大,我得时时刻刻想着要给家里的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想着该怎么努力才能他们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她在李新面前放下了一直以来死死扛着的重担,露出了自己的疲惫,“我多想能有一个你这么好的姐姐,关心我累不累,苦不苦…”

“我还以为你已经把我当成亲姐姐了,我可是把你当成亲妹妹看待的。”李新笑了起来,“你啊,年纪不大,却比我的妹妹还让人心疼。”

李新一直都觉得李蓉太过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见到刘好好之后,觉得这个姑娘才是真的不容易。

“那我们说好了,无论今后我们是不是考上了大学,被分到了哪里,都不能断了联系,要做一辈子的亲人!”刘好好抿着嘴,刻意不愿意说出“姐妹”两个字,虽然嘴上喊她“新姐”,她的心里还是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她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唯一。

李新有些讶异她的认真和渴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刘好好今后很有前途,一直以来也是她对他们一家照拂良多,照理说该是他们上杆子巴结她才对,刘好好却对他们一家如此看重,甚至是掏心掏肺,这份看重让她心里十分感动。

“好,就这么说定了,我就厚着脸皮当你一辈子的姐姐了,咱们永远都是最亲的亲人。”李新笑意盈盈,清澈的眼睛里分明映着刘好好的倒影。

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报

刘好好将自己和李新的合影小心翼翼地夹进随身的笔记本里,这张照片已经成了她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每天都要拿出来看上几遍。

“好好,你看报纸了吗?你的高考作文上报了!”林明激动地拿着报纸冲进了办公室。

“上报纸了?!快给我看看!”

“今天来得晚,还没来得及看报纸呢!”

林明的话立刻引起了办公室的骚动,六七个大男人同时起身,手忙脚乱地找报纸。

“什么?”刘好好也一脸惊讶,有些反应不过来。

“哎哟,还是上了国家的报纸,真是难得!”

“这可是大喜事,得请吃喜糖!”

和刘好好一个办公室的这几个同事都年长了她不少,她是整个办公室唯一一个参加高考的,之前他们就一直挺照顾她的,现在见她的作文上了报,也都真心地为她高兴。

“全国一共有五篇作文被登上报,你就是其中一篇!”林明难掩激动,“你还真给我们南高官脸!”

“也给咱们政研室长脸啦,这喜糖该我们政研室来请!”

一大早政研室就这么欢声雷动的,立刻惊动了附近几个办公室的同事,过来一问,才知道是刘好好的高考作文上了报,一个个惊得嘴里像是被塞进了一个大鸭蛋。

“到底是你们政研室的人啊,这文字就是强。”

“你们政研室这回可算是大出风头了啊,得请客。”

“请客请客,”林明比刘好好还激动,“小高,去买两斤糖果,我请大家吃糖!”

“林主任,你们刘好好出风头,你高兴个什么劲儿啊?搞得自己和新郎官似的。”

“我不是新郎官,是老丈人,是刘好好的娘家人,她有了出息,我能不高兴吗?”林明高兴得脸都红了,那模样还真有几分像是要嫁女儿的老丈人。

政研室的几人也都大声地起哄,“我们都是她的娘家人…”

“娘家人,两斤糖果不够,还得请大家喝喜酒才行!”立刻有好事者闹他们,整层楼满是笑声。

刘好好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她知道自己考得不赖,但没有想到成绩还没出来,作文就先被登上了报纸。

因为种种原因,这次高考是各省自行命题,所以每个省的作文题目都各不相同,南省的作文题目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这一年》。

几十年后的考生在这样的题目面前,肯定能玩出很多花样,写成任何一种体裁都很有可能,刘好好的文章虽然不错,但绝不会有他们那么夺人眼球,她选择了最保守的写法,考个高分是没问题,但要作为满分作文登在报纸上,就太出乎她意料了。

也许现在的阅卷老师和主流舆论就是偏爱她擅长的这种紧扣时政的文章,所以她的文章一下子就被挑中了。

“你的作文不仅是满分,还登上了报纸,考上大学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林明拍着她的肩膀,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大学生可是很稀罕的,尤其是她这样刚恢复高考,就考上的学生,而且作文上了报,也算是个小名人了,就算是在省政府这种卧虎藏龙、精英云集的地方也是凤毛麟角。

“对了,你报的是什么大学?”

“我报了京大。”刘好好平静地说。

人群静了一瞬,这可是国内最好的大学,刘好好真是有胆量,有自信!

不过她的作文都能考满分,能考上京大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肯定能考上的!”

“京大的高材生啊!”

刘好好被他们夸得有些腼腆,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换了三个岗位,每个岗位所遇到的领导、同事性格迥异,但待她都很好,看到她取得了好成绩,他们都是真心为自己感到欢喜的。

京城中

庄立红的身边,几个同学正拿着今天的报纸大声地念着,他们关心的正是这次各地的满分作文,作为先走一步,靠着推荐读了大学的学生,他们对这些靠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学的学生,多多少少有些瑜亮情结,尤其是现在社会上的舆论,把这些参加高考的学生看得很重,似乎他们才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他们倒要看看这些靠着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究竟有多优秀。

当然这一场无声的较量,结果还是要让他们失望了,且不论靠着真本事考大学的人,他们平均水平能力如何,在二十万个考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五篇文章,绝对是无可挑剔的优秀,庄立红和她的同学们就算大学毕业了,也写不出这样的锦绣文字。

“立红,这个写《这一年》的,还是南省人呢,听说你未来大嫂也是南省人,她也参加这次的高考了?”一个和庄立红始终有些不对付的女孩子,看着一直闷不吭声的庄立红挑衅道。

“嗯,”庄立红随口答应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一看到刘好好的名字,她就知道是那一个,世上除了那个人,还有哪个叫“刘好好”的有那个能力?

原以为刘好好的作文被登在报纸上,会让自己很难受,可是现在的自己却出奇的平静,大概因为她已经习惯了那个人的妖孽,一个窝在农村也能鼓捣出一篇调研报告,让庄见明高度重视的村姑,再做出什么样的事,她都不觉得稀奇,何况是写出满分的高考作文,好像还真的挺寻常的。

她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爷爷和爸爸现在恐怕比谁都高兴,巴不得见到人就炫耀刘好好是他们庄家的媳妇儿吧,还有她那个把刘好好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大哥,现在还不知道该有多么得意呢。

只是可怜了她的妈妈,最看不惯刘好好得意的就是她,偏偏刘好好三天两头地出风头打击她,今天的报纸一出,她肯定又得被气得病一场。

可是她有预感,高考出风头不会是刘好好人生的巅峰,也许对那个城府深得让人完全无法摸透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她人生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节点。

第二百八十四章 维护

“庄立红,你大嫂考得怎么样?报了什么学校?听说她是农村的吧,你觉得她能考上大学吗?”

庄立红正满腹心事呢,偏偏有人不让她清净,非要在她耳边没完没了地叨咕着刘好好。

庄立红一脸厌烦地看着她,这个姑娘叫严华,不是他们大院的,几个大院的子弟们之间也是有竞争的,他们两个大院就是宿敌,当年庄立军痛揍过这个姑娘的哥哥,这么多年过去了,严华还是十分记仇,三不五时地要给庄立红找不痛快。

“立红,你大哥订婚了?还是和个乡下人?”有几个见过庄立军的女孩子都一脸惋惜,庄立军不仅模样俊,还是个军官,别提有多么英伟俊挺了,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喜欢他。

可是庄立军素来严肃正经,不可亲近,她们甚至都没敢想能够嫁给庄立军这样的优秀男人,却没想到他最后会相中一个乡下人。

“可不是嘛,说是立红大嫂的爷爷救了立红的爸爸,两家长辈亲自定下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哥这是要报恩呢。”严华笑得充满了恶意。

“立军哥真是个好男人,太可惜了…”同学们都发出了一阵惋惜声。

“都什么年代了,婚姻自由啊,还为了报恩结婚,太愚昧了!”

“没想到庄家也受封建思想的荼毒。”

“就是啊,哪有人拿终身大事来报恩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谁让庄家人重情守诺呢。”严华阴阳怪气地说,“不过等立红她大嫂这次考上了大学,也能够配得上她哥了,说不定人家还真能培养出感情呢,是不是啊?”

“不是农村的吗?考大学哪有这么容易?”

“就是,要是考不上怎么办?退亲吗?”

庄立红被他们这群聒噪的人烦得肝火直往上冒,用手指敲着刘好好的那篇作文,盯着严华冷笑道,“承你吉言了,我大嫂不仅参加了高考,而且她就叫‘刘好好’!”

“不会吧?这个写出满分作文的刘好好是你大嫂?”众人都感兴趣地围了上来。

“你凭什么这么笃定?叫这个名字的肯定不止她一个,你凭什么说她就是你大嫂?”严华冷哼一声,满脸不相信。

“你只知道我大嫂是农村的,你知不知道她因为文采出众,工作能力强,受到很多人的赏识,先是被调到公社工作,后来又因为工作能力卓越被直接调到了南省政府工作,她在公社时自己跑遍农村写的调研文章还被登到了内参上。你问我怎么知道写出满分作文的就是我大嫂,因为我读过她的文章,南省除了她之外,就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了!”

庄立红傲慢地站起身,她是挺讨厌刘好好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刘好好从来没有主动招惹过她,而眼前这个严华却三番四次找她的茬,屡屡侮辱他们庄家,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来你们庄家上下都挺满意这个乡下媳妇的啊。”严华冷笑。

想起庄立红那个俊美无双的大哥,她心里酸得不行,他们家和庄家是对头,就算她心里再喜欢庄立军,也知道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

她常常在想,不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才能配得上他那样的男人,却没有想到最后他竟然要娶一个村姑!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吃着糙米地瓜长大,一身土气,就连血液里流淌着都是卑贱的血液的村姑,她越想就越没法忍受,庄家人的脑子是坏掉了吗?就算是天大的恩情,也不该用婚姻来偿还啊,大不了给他们点儿钱就打发了啊,为什么要搭上庄立军的一生?

“乡下人又怎么了?你家祖上不是从乡下出来的啊?这么快就连祖宗是谁都忘了?!”庄立红毫不犹豫地怼了回去。

其实她心里难过的要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在外人面前维护刘好好,还为她违心说了这么多好话,这种感觉真是糟透了。

可是身为庄家人,她又无法坐视别人一再地羞辱自己的家族。

所谓家族,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就算她想要划清界限,都很难真正地划清,就算她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庄立军和刘好好定下婚约的那一刻起,她和刘好好之间就已经再也脱不了干系了。

严华被庄立红怼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也不甘示弱地还击,“你们庄家果然重情义,这人还没娶进门呢,就已经被你们当祖宗供起来了!”

“供她总比供着你强,你要是羡慕,也快去找家好人家让人把你当祖宗供着,我们庄家你就别想了。”庄立红也是女人,怎么可能看不出严华那点儿暗搓搓的小心思,她家大哥看着冷漠,实际上不知道有多招女人喜欢。

“你!”严华被她不留情面地揭破,又羞又窘,气得要来打她。

围观的同学连忙分开她们俩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吧。”

“立红,这个刘好好真是你大嫂?她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考上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了,你说她会不会报我们京大啊?到时候我们可就是校友同学了。”

“是啊,咱们京大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了,最优秀的人才都在我们这儿呢。”

“就怕她没敢报咱们学校,这次高考,咱们学校的分数线肯定是最高的。”

“不知道。”庄立红虎着脸没好气地说,虽然刚才她在言语中对刘好好颇为维护,可并没有真正从心里接受这个大嫂,想到她有可能也报了京大,今后她们俩在学校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她就膈应得很,以刘好好的性格,肯定是要在学校里大出风头的,到时候比现在还要难堪的场面还在后头等着她呢。

“呵,咱们京大是那么好考的吗?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作文写的好一点就能上的。”

“严华说的对,还要考数理化呢,作文好不一定数理化就好,立红,我这么说,你不会生气吧?哎,你大嫂是文科的,还是理科的啊?”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为难

“没什么可生气的,她考文科还是理科,和我有什么关系?”庄立红依旧臭着脸,发自内心地祈祷刘好好千万不要报考京大,可问题是,京大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以刘好好那爱出风头的性格,十有八九会选择京大。

“不过你大嫂要真有本事,能考上京大,说不定还会悔婚呢。”几个女孩儿“咯咯”地笑了起来。

大学生可是很稀罕的,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尤其是刚刚恢复高考的这一届,他们靠着自己的能力考上大学,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同样是大学生,靠着推荐上大学的和自己考上去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无论这些人之前的身份有多么不起眼,但只要跃过了这道龙门,他们的一生都会发生改变。

“立红,你大哥已经是军官了,所以这回没参加高考吧?”

庄立军再优秀又怎么样,学历却只有高中毕业,刘好好要真考上了京大,谁知道看不看得上他,就算看上他了,他在她面前也得矮一截。

女孩子们那幸灾乐祸的眼神让庄立红十分难受。

“她敢悔婚?这些年要不是我们庄家,就他们家那条件供得起她读高中吗?更别提考大学了!”庄立红的话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你和你大嫂的关系不是挺好的吗?”现在看来好像没那么简单啊。

“看来你这一声‘大嫂’还叫得早了点儿,人家愿不愿意做你‘大嫂’还两说呢。”严华酸溜溜地怼了回去。

庄立红绷着脸,怒气冲冲地将书本摔得震天响,她固然不希望刘好好做她的大嫂,但只能是他们家不让这个女人进门,还轮不到刘好好来悔婚,踩他们庄家的脸。

苏素云今天难得心情很好,陶爱红送了一盒雪蛤膏过来,这东西稀罕难得,最是美容养颜,陶爱红舍不得留着自己吃,立刻送到了苏素云这里,这份情她自然是要领。

庄立红回到家的时候,就看到母亲拉着陶爱红的手,满脸慈爱,不住地说些什么。

庄立红看得又是一阵腻歪,陶家得了庄见明的暗示,已经完全没有想把陶爱红嫁过来的意思了,偏偏陶爱红还成天在那儿做白日梦,依旧三天两头地来找苏素云,两人倒是比亲母女还要亲。

陶爱红是个成年人了,愿意找谁,就算是她的家人也不好多管,何况她又不是去军营找庄立军,而是和苏素云这个长辈说话,谁也挑不出个错,两家人也只能放任她们这么不尴不尬地交往下去。

“立红姐!你回来啦!”陶爱红热情地朝庄立红招手,“我带了一盒雪蛤膏过来,回头让婶子做给你们吃,婶子刚才说了这雪蛤最滋阴养颜呢,婶子和你都这么漂亮,吃了这个越吃越漂亮…”

“你瞅瞅这孩子多有心啊,”苏素云看陶爱红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你留着自己吃就好了,送给我们做什么?”

“等婶子哪天炖雪蛤的时候,也给我留一份就好了,我这是蹭您的东西吃呢。”陶爱红靠在苏素云身边撒着娇,立在一边的庄立红倒像是个外人了。

“你知道我妈连做饭都不会,我们平时都是在食堂吃的,哪里会炖什么雪蛤?”庄立红没好气地说。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爱红也是一片孝心!”苏素云脸上挂不住了,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

“什么孝心?她要是真的孝顺就该把雪蛤拿回自己家去,交给陶婶。”庄立红哼了一声,她心情本来就不好,偏偏这个陶爱红还要上门来找不自在。

“你这孩子今天吃了枪药了?”苏素云奇怪地看着她,不知道她在抽哪门子风,平时她就算和陶爱红玩得没有那么亲热,可也没有现在这么不留情面地横眉冷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