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宫中只有一个人比产房里的人还焦虑,这个人就是许婕妤。

许婕妤一直到顾清沅家被抄,只觉得天塌下来一样。她担心顾家,更担心燕王。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迁怒燕王。

她在宫中着急挣扎了一夜。她很想给顾家送点东西,去打探消息,但是萧广逸去宁州之前三番五次叮嘱她,去宁州之后每次写信也都是要她“不闻不问”,不要管外面发生的任何事情。

可这次不同,这次事情是萧广逸的岳家,这事情落到萧广逸头上了,她怎么能不闻不问?

许婕妤一宿都没睡着,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听说了袁贵妃开始要生了的消息。她又想趁此机会,皇帝会不会注意不到她的举动?

这可是她这几十年来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她会要背着皇帝与皇帝对着干。

许婕妤纠结一番,最终还是放弃了,她宫中有两个嬷嬷,都是皇帝派来的。她不能冒这个险。

她焦虑了一晚,终于清醒了些。这时候她不能去给顾家送东西送银子。事情才刚发生,她还不知道顾家到底犯了什么事,万一顾家真犯了大忌呢?她这时候送银子过去,不是把萧广逸推得更深了吗。

许婕妤想到了一个人,也许可以帮她。

下晚时候,袁贵妃终于生了,人都往玉澹宫去了。许婕妤也匆忙梳妆一番,去了玉澹宫。她对袁贵妃生的是男是女的事情半分也不关心,她匆匆去了一趟玉澹宫,就说散步回去,从懿光园绕了远路。她已经许久没去懿光园了,今天也只是碰碰运气。

没想到今日她运气这样好,在懿光园附近就看到了安平公主的人。许婕妤心中终于高兴起来。

安平公主今日虽然回宫了,但没有去玉澹宫。

她见到许婕妤还是有些高兴的,见着了就亲昵地叫了一声“许娘娘!”

许婕妤挽着她的手,与她在花园里走了走,低声将顾家被抄的事情说了。

安平道:“我也是今早刚听说的。已经给四哥写了信了。娘娘不必太过忧心。”

许婕妤道:“我怎么能不忧心呢?安平…”

她犹豫了一下,说:“我从没有求你帮过什么,这是我第一次开口求你…”

安平忙道:“许娘娘,您这话严重了。我从小就是和太子,四哥一起长大的。你有什么事情直说,何必说求。”

许婕妤道:“我想你,把这事件告诉你的母亲,问问你的母亲。”

安平双目圆睁,几乎要笑出来:“我的母亲?您是说顾皇后?”

她哪还有第二个母亲,许婕妤当然说的是顾皇后。安平只是不敢相信,这是许婕妤求她的事情。

许婕妤说:“甚至不仅是这一件事,还有近来的许多事情…”

安平叹气:“娘娘…”

她实在想不通,她的母亲对许婕妤实在不算好。许婕妤出了大事居然第一个还是想依赖她。

安平不答应也不拒绝,只说:“您有没有想过去找太子,或者太子妃?”

许婕妤一时无语,她还真没有想过。

安平劝了她几句,说据她所知,这事情与燕王关系不大,再说案子要慢慢办,一时心急也没办法。岳家出事,四哥肯定也着急,许婕妤这边可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许婕妤被她安慰几句,心中稍稍平静了些,与安平分别前,她还是问了一句:“你会和皇后说的吧?”

安平看了她一眼:“您怎么就确信我与母后能说上话?”

许婕妤终于微笑了,道:“我就是知道。她是何等聪明,你又是一个机灵鬼。”

几日后,清沅在宁州燕王府收到了京中来的消息。

带信来的人一来就告诉燕王妃,京中袁贵妃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清沅一边拆信,听到这个消息只是微微蹙眉,没说什么。带信人又吞吞吐吐道:“京中还有一件事…”

他语气太过奇怪,清沅突然一阵紧张:“什么事?”

带信人垂下头,不敢看燕王妃的脸色,道:“观云坊西顾被抄家了。”

第173章

清沅的动作顿住了,她一连串的问题向外冒,但心中想得太快,说话都磕巴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知道是为什么吗?有…有谁被下狱了?是谁领队去抄家的?”她只觉得声音都不像自己了。

信使将时间和事情大概说了,告诉清沅现在顾家女眷,孩子和奴仆都拘束在家中。

顾泽行被带去了大理寺,其他两个兄弟被关在其他地方。

抄家的名目据说与丰城行宫有关。

清沅听了一怔:“丰城行宫?”

她一瞬间就想到丰城行宫如今是由乔家接手了。她前段时日才为这事情有些不快。但是没想到这么快事情就变成了这样。

她又详细问了信使一番,问到了京中其他顾氏人的现状,也问了许多其他达官贵人的事情。她只是在想,她知道的事情越多,就越能想出办法。她只要不停地问,就能将脑子里闪过的前世情景赶出去——她风尘仆仆,千里跋涉,只见到一口寒酸棺材。

她越问越快,信使甚至来不及回答。

“娘娘…”信使有些为难,那么多问题,他实在不该知道从何说起。

清沅定了定神,她垂头思索片刻,终于慢慢问:“近来丰城行宫有什么动静么?出了什么事故?”

信使道:“听说是夏天太热了,死了几个人。”

清沅低声道:“那就是了…”

她心中第一竟然是先恨自己疏忽。以为事情脱手了,就没事了。

然后她又有些奇怪,她印象中前世的乔煦明明颇有先贤忠烈之风,为何也能放纵乔家如此?至于乔家其他人,那人品更指望不上了。

她撑着额头只想静静思索片刻,就让信使暂时先退下休息去了。她思索了一阵子,反而冷静了许多。

她在书房,立刻要侍女伺候笔墨,她要写信。

顾家的人暂时不能看到信没关系,她先让京中信得过的人收着,等到时候转交柳氏。她写给了外祖家。

先给他们报了平安,让他们安心,知道燕王与她都没有事,一切都好。只要燕王和她都好,顾家就有希望。

这样的内容她给许婕妤也写了。她知道许婕妤的性子,这时候一定又怕又急,还不知道如何是好。若顾皇后还在,她一定立刻就去找皇后拿主意。

清沅在信中给许婕妤请安,又尽力安抚了一番。

写完这几封信,清沅犹豫了一下——她不知道该不该写信给正在边疆的萧广逸。

她不想扰乱萧广逸的心神。这次萧广逸走之前对她说过,他可能会主动出击,要去“捉条大鱼”。这条大鱼是西戎人,清沅也很期待。

她不想在这关键时候扰乱他。

但是京中的情况,萧广逸也该知道。乔家人的原因只是清沅自己的猜测,皇帝还有没有别的的内情和谋划,她也说不准。这些事情她不能瞒着萧广逸。

清沅感到头真的疼了起来,她最终还是写了一封简单的信。将贵妃生下一子和顾家被抄的事情都说了。

然后立刻叫人,赶往高崖寺送去边境。

宫中一片欢腾,至少表面上是。

一开始袁莲华才从宫女被宠幸时候,就被人夸命好。但那时候宫中许多嫔妃当面笑脸,转过身来都瞧不起她,说真命好就该有名分。然后袁莲华转眼被封了昭仪。接着就有人说,昭仪也不算太稀奇,宫中也曾有过出身低微封妃的。然后袁昭仪成了袁贵妃。这时候众人只敢暗暗腹诽了——贵妃又如何?没有孩子等皇帝驾崩了还是没依靠。腹诽没几日,袁贵妃就怀上了。腹诽就越发酸了,怀上又如何,生孩子是过鬼门关,还不知道到时候如何呢!

如今袁贵妃就是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生下了一个皇子。她圣眷正隆,又生下皇子。皇帝龙心大悦。

如此一来,众人心里不管心里如何酸,都无话可说了。只求袁贵妃到此为止吧!

七皇子一出生,皇帝就给取了天宁的小名。因为贵妃生产前一天,天气不好,乌云密布,还以为暴雨将至,结果孩子出生那天,天空忽而清朗,皇帝只觉得格外神清气爽,出口就叫他天宁。

袁贵妃身体好,生下孩子仅一日就恢复了不少神气,不那么憔悴无力了。方氏与她说了,这一个月是紧要时候,千万不能落下病根。

但她更在意皇帝的看法,宫中又多能人,将她从头到脚都收拾利落,袁贵妃还化了淡妆,遮住面上的苍黄,只显出几分惹人怜爱的白。

她这样整理装扮好了,才肯让皇帝见她。

皇帝一来,就让乳母将七皇子也抱过来,和袁贵妃一起看着孩子的小脸。这孩子才出生两天,小小一团,眼睛闭着,看不出像谁。

袁贵妃此刻满心激动,她看皇帝脸色,只见皇帝看着七皇子,也是一脸疼爱骄傲,她心中一动。果然最小的儿子是最招人疼的。

皇帝的目光缓缓从孩子脸上,移到到了袁贵妃的面孔上。只见袁贵妃眼睛眨了眨,眼珠就落了下来。

皇帝伸手擦了她的眼泪,道:“好端端的,哭什么?”

袁贵妃道:“妾是开心的。只觉得这孩子来得顺当,从怀他开始,就顺当得不可思议。连产婆都说从没见过这么顺的孩子。”

皇帝微笑道:“你在产房里没见到。朕在外面可是亲眼看见了,他一出来,天上乌云都散了,正是傍晚时候,一下子变得彩霞满天。”

袁贵妃语调柔和,接上话头:“所以才叫他天宁么。”

她又轻轻用手指逗弄孩子的小脸,道:“他一出生,就叫我们这么开心。将来定是个孝顺孩子,事事让人顺心如意。”

她这番话,并不全是试探皇帝。她已经渐渐抓住了皇帝的那个点,知道说什么,做什么,皇帝会最高兴了。

果然皇帝就半躺在她身边,与她说了半天话,又见孩子一直乖乖的,不哭不闹,越发惊奇,顺口就道:“想当初太子小时候常生病,就惯哭…”

贵妃笑而不语。皇帝也转了话头,看看七皇子的小脸,道:“天宁真是个乖宝。”

皇帝这几日都在玉澹宫,一心想的都是贵妃母子。他原来虽然对玉澹宫极尽保护,还是隐隐有些担心,怕顾皇后的余孽动手脚让袁贵妃出事,不能平安生下孩子。

但如今袁贵妃平安产子,皇帝终于彻底放心,确信顾皇后已彻底失势。他甚至在赏赐宫中的时候,还特意让人给两仪宫送去了席面,就是去恶心顾皇后的。

顾皇后仍和往常一样,少与身边人说话,每日除了在花园中散步,就是读书,写字,诵经。自从皇帝最后一次来看过她之后,她每天都做的事情都太规律,以至于监视她的人都开始觉得无聊了。

贵妃怀孕的时候,皇帝曾送过席面来。贵妃生下了孩子,皇帝还是送了席面来,只是这一次与上次不同。这一次送席面的人来了就将东西放下,然后立刻离开,不与皇后废话半句,他们甚至不说这是为什么赏赐的。

顾皇后当然猜到了。这是皇帝的做法。

她将席面依然是赏给其他人,自己不去动。

她在想,这时候那个太子妃,都在想什么呢。若是觉得自己输了一头,那可太没志气了。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宫人来点灯。因为是冷宫,连灯的数量都裁减了。顾皇后端坐在灯下,慢慢翻过一页书。一个宫女来为她剪烛花的时候,低声道:“娘娘,观云坊西顾被抄家了。”

顾皇后的手都没有顿,又慢慢翻过一页,她说:“哦。”

这时候皇帝整治哪个姓顾的,她都不奇怪。东顾已经树倒猢狲散了,再对西顾下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她甚至有些厌烦。

做传话的宫女又低声道:“安平公主…”

顾皇后这才抬起头,她的表情似乎在说,不安分的安平,瞎掺和。

宫女垂下眼睛,接着说:“说是许婕妤求公主递话给您,想求个主意。”

顾皇后噗一声笑了出来。她真是被许婕妤逗乐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不更新,后天更新。然后开始隔日更。

不过作者还是每天都在码的,是因为十一要陪家人出门,所以先存稿。到时候尽量保持隔日更。如果不能隔日更会和大家在评论or有话说里面说一下

第174章

顾皇后没想到许婕妤这时候还想到她,太可笑了。

宫女还等着她的回答,只是静默立在一旁。等了片刻,顾皇后才悠悠道:“好啊…”

她这一声好啊说不出的无情。

“告诉许婕妤,这时候找我是没有用的。这时候她该去找皇帝最宠爱的那个人。”

她这一句话说完,宫女低头应了,领了话刚要出去。顾皇后又叫住她。顾皇后淡淡道:“叫安平老实在康王妃那里呆着。”

隔了两日,两仪宫中的话终于带到了安平那里。顾皇后就两句话,一句是给许婕妤的,一句是给她的。

自从安平费了些功夫和顾皇后传上话之后,顾皇后其实也很少带话给她,似乎只有冷漠,对宫里宫外都不甚关心的样子。

安平听到这两句话,只觉得有些失望。

顾皇后对许婕妤还是满是讽刺。她说许婕妤该去找袁贵妃,可袁贵妃又岂是许婕妤能应付的。这还不得要燕王夫妇出面。要燕王夫妇开口去求袁贵妃…这局面又该成什么样了?太子妃夫妇又该如何。

这话真转给许婕妤,只会让她更加为难。至于给安平自己的那句话,对安平来说,更是一点用都没有——她本来就打算再在康王妃那里躲一躲的,只是宫中太热闹,她躲也躲不过。

安平又想了想顾皇后这两句话,在心里又笑了一声,她的母亲好像从来都不觉得她足够聪明。

这次安平回宫,明面上是因为袁贵妃生下皇子,实际上是回来看看太子和太子妃。

安平与乔简简关系谈不上十分亲密,但这种时候,安平还是想支持太子妃的,她有些担心乔简简。

乔简简还有两个月就要临产了,夜晚总是睡不好。袁贵妃好消息那天,她也几乎一夜没睡好。幸好太子一直安慰她。

但袁贵妃孩子一出生,太子也没时间在宫中了。皇帝一直在玉澹宫,太子有许多事情要应付。

安平来陪她几日,她心中还是有些感激的。

乔简简与安平也聊到了顾家的事情。她知道的比别人都晚,萧重钧不想让她多心,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有些忧虑。

“宫外百姓有什么议论吗?”她问安平有关顾家抄家的事情。

安平笑道:“宫外都在说袁贵妃和袁家的事情,我没有听过其他什么。”

乔简简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她就是觉得原本这差事是燕王妃父亲的,现在换成了她的叔叔,然后顾家还被抄了家,燕王妃父亲下狱。她竟然开始觉得有些对不起燕王妃了。可她身边人都说这是圣上明察秋毫,顾家自食其果。太子又不与她说这些,只要她安心养胎。

所以她想问问安平,外面人是怎么说的。

但安平看来也不愿意多说,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没有人议论呢?乔简简有些失望。

“只是…”安平话头一转,“既然案子已经去了大理寺了,总要慢慢查。这一时半会的,也说不出什么。姐姐就不用为大理寺操心啦。”

乔简简笑着摇头,道:“你不知道…我从前不是这样的…”

她从前从来没有过这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她从没有过担心乔家得到的是不是太多了,她得到的是不是太多了。她刚被选为太子妃的时候,每一天都像做梦一样特别开心。

不像近来,她不时就陷入惶惑之中。

她又道:“正好有件事,我想问问你。我该不该给燕王妃写封信?”

安平不动声色问:“太子哥哥怎么说?”

乔简简道:“他说随我的心意。”

安平微笑道:“这封信只怕提笔也难写吧。”

乔简简也苦笑起来,这正是症结所在。这样一封信由她来写,又该对燕王妃说什么?安慰吗?她又不能向燕王妃保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