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上一章:第 34 章
  •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下一章:第 36 章

邬蓝说:“我跟你又没仇恨,人道主义问一声而已。”

郑文彬仿佛没听见邬蓝的话一样:“我就知道,我受伤了你肯定会关心我的。邬蓝,你就答应做我的女朋友吧,你明明都关心我的。”

邬蓝无语地说:“郑文彬,你自我感觉也太良好了。我要是看到一条狗的腿瘸了,我也会问一声的。”

郑文彬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你有必要把我跟一条狗比较吗?我又不是畜生。”

邬蓝笑了起来:“在我看来,都是生命。对了,你以后别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你有工夫,不如多花点时间充实一下自己,等你成了个出色的人,想要什么样的女朋友没有?现在谈恋爱,也太早了点。”

郑文彬皱着眉头说:“什么意思?”

邬蓝回头说:“没什么意思,就是说现在谈恋爱不合适,把时间都浪费了,不如好好学习,等你以后成为成功人士,什么样的女朋友都能追到。”

郑文彬看着邬蓝:“也包括你?”

邬蓝看着郑文彬,过了一会儿说:“说不定。反正目前我是不可能会谈恋爱的,一切以学业为重。”

郑文彬说:“那就说定了,要是我成功了,你就做我的女朋友!”

邬蓝抚额:“谁跟你说定了?我只是说,如果你成功了,是有这个可能,没有说绝对。到时候你可能遇到你自己真喜欢的人,我也可能会遇到我自己喜欢的人。”

郑文彬完全没把邬蓝的话听进耳中:“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成功了,你就做我的女朋友!”

邬蓝说:“我是说可能会!”

郑文彬很快就放出话去,邬蓝答应做他女朋友了,虽然现在还不是,将来一定会是。谣言总是以讹传讹的,传到最后,邬蓝就成了郑文彬的女朋友了。

石锋心急火燎地跑去问邬蓝:“你答应给那个家伙做女朋友了?”

“没有啊。”邬蓝一脸不解地看着石锋。

“那为什么外面人都在传,说你是郑文彬女朋友。”石锋皱着眉头看着邬蓝。

邬蓝笑着摇了一下头:“没有,我跟他说,如果将来他成了成功人士,我就有可能答应他的追求,并没有说绝对啊,而且还是将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石锋目光炯炯地看着邬蓝:“什么叫有可能?”

邬蓝说:“说不定他自己找到女朋友了,也没准我找到喜欢的人了,并不一定会做他女朋友。”

石锋松了口气:“你会喜欢他吗?”

“不知道。”

“你现在喜欢吗?”

“当然不。”

石锋垂下眼帘,问:“什么叫成功人士?”

邬蓝笑了起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吧,像个男子汉一样有担当,能够处理自己所有的事。”

石锋皱着眉头,一知半解的,没有再问下去。

隔天早上邬蓝上学的时候碰到杜礼柏,杜礼柏问她:“你给郑文彬做女朋友了?”

邬蓝摇头:“没有的事。我只是跟他说,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将来如果他成了成功人士,我就有可能会答应他的追求。”

“只是有可能?”杜礼柏挑眉问。

邬蓝说:“对啊,他现在还小,只是一时好玩而已,未必真喜欢我。”

“那你喜欢他吗?”

“不啊。”邬蓝干脆地说。

杜礼柏点点头:“哦,我知道了。”

第60章 扩张

邬蓝成了郑文彬的女朋友,这件事很快就传开来了。邬蓝没办法制止,她也没有去澄清,其实这个误会,对邬蓝本人来说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她的气门芯没有再丢过,她也没再收到过什么情书,难得有了一份清静。

后来邬蓝才知道,郑文彬这家伙在一中还是有点影响力的,当然不是学习方面,这家伙的成绩不算好,但是能打架,家里又有点钱,他爸是个银行行长,是以凭着威逼利诱的方式笼络了一批调皮捣蛋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小团体的头目。在一中这种以学习为主的学校,乖学生多,坏学生少,郑文彬的小团体还是很有威慑力的,一般人不敢招惹,是以邬蓝便得了清静,终于不用应付那些讨人厌的苍蝇了。

郑文彬倒是很想履行他作为“男朋友”的职责,邬蓝没给他机会:“你该不会以为你现在是个小团体的头目,就成功了吧?”

郑文彬抓抓脑袋,也没有勉强,反正邬蓝现在是他名义上的女朋友,她不答应自己,她也没有接受别人,这样就行了。

整件事最郁闷的就是石锋了,他觉得郑文彬这家伙真卑鄙,居然就这样让邬蓝成了他名义上的女朋友,真是不要脸到了积点,他很想去跟郑文彬打一架,不管打不打得赢,男人之间有些架都还是要打的。但是邬蓝不让石锋去打架:“随他们嘴上去说,又不是真的,没什么意义,就算是你打赢了郑文彬,也改变不了什么。”

石锋气红了眼:“但是我看你这么被欺负,我实在看不下去。”

邬蓝说:“这件事其实也不全是坏事,至少现在没有男生来烦我了,挺好的,我还想安静地读完中学呢。你也别想多了,赶紧去学习吧。”

石锋只好安下心去学习,邬蓝喜欢成功人士,他也一定要努力成为成功人士才行。

这件事在学生中间流传得很广泛,老师们当然可能会听到一些风声,学校是严禁早恋的,一切苗头都要掐死在摇篮里。邬蓝的班主任汪老师找爱徒谈了一次话,发现邬蓝不慌不忙,应答自如,完全没有心虚的表现,而且从来都是按时上下课,成绩也没有什么波动,看来应该是学生说的那样,只是个谣言,并非是事实,便也放了心,也没有叫家长过来谈话。

在流言的暴风雨下,邬蓝如入定的老禅,兀自岿然不动,这样到了年底,很快放了寒假。邬蓝得了空闲,有大把闲余的时间,店里的生意不用她操心,她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假期里继续拉着张凯一起去报兴趣班学柔道,石锋也跟着他们一起,三个人常在一起上课,倒也有不少乐趣。

家里的生意非常顺利,窦美林只花了三个月时间便还清了银行贷款,到年底时已经攒下了一笔小积蓄了,窦美林信心满满,这样下去,只要两年时间,家里的房子就差不多可以翻修了。

唯一稍嫌不足的是,实验中学那边的自选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一放假,生意就清淡下来,那边差不多就可以关门放假了。窦美林就将那边店子关了门,有保质期的食品都搬到总店这边来销售,张英和小李也都撤回到了总店来帮忙,反正临近过年这一个月,这边的生意非常忙,需要更多的人。

冬去春来,日子意外的平静和顺遂,工作顺利,生意兴隆,学业有成,身体健康,真是事事顺心。唯一不足之处,就是那些亲戚们喜欢跑到家里来借钱。

邬蓝家开了两个店,这事儿是瞒不下去的,大家都知道她家有钱了,便找各种理由来借钱,窦和平是第一个,每次都想着来讨便宜。窦美林不敢借钱给他,因为弟媳妇也不准她借,白吃白喝可以,钱就没有。

第二个想来借钱的是邬蓝的姑妈邬爱华,她打着邬蓝姑妈的旗号,讨好窦美林,说她从来都没承认过窦美丽是她弟媳妇,心里始终只认窦美林。

窦美林听着就好笑,说:“你就别埋汰我了,邬华元算什么东西,我早就跟他撇清关系了,你认我是弟媳妇,把张军杰置于何地?”

邬爱华拍马屁拍到马腿上,臊得满脸通红,悻悻的回去了,隔了几天,又跑来哭穷借钱,说儿子住院做手术了,要钱救命。窦美林打听了一下,她儿子患了阑尾炎,动了个小手术,根本花不了几百块钱。窦美林也没借钱,只拿了点营养品去慰问了一下。

邬爱华恼羞成怒,到处说窦美林是个蛇蝎心肠的铁公鸡,自己发达了,就喜欢高高在上看着亲戚们受穷。窦美林听到这话,只是笑笑,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什么狗屁亲戚,还不如一个邻居,一群贪得无厌的家伙,永远都填不满他们的欲壑。

窦母就更甚了,隔三差五跑来哭穷,说自己带个孩子多不容易,窦美丽两口子说给钱,其实根本就没给过,她真不想帮着带孩子了:“但是我有什么办法呢?甜甜跟我说,要是把她送回去,她就吊死在我家门口,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去寻短见吧。但是我带着她,连肉都买不起,她正在长身体,跟着我顿顿吃青菜吃咸菜,饿得面黄肌瘦的,看着真是可怜。”

窦美林说:“妈,你就不该替他们看孩子,自己一把年纪了,身体毛病也多,自己都照顾不过来。”

窦母就叹气说:“我一个人在家也寂寞啊,有个人陪我说说话,日子也好过一些,万一有个头痛脑热的,还有人给我端水送药的。”

窦美林就无话可说了:“那你就带着吧,去问窦美丽要生活费。他们家的房子不是正在拆迁,政府有一大笔补贴呢。”

“他们说钱还没有到手,没钱给我,”窦母说,“现在就你最好了,每个月还给我买吃的用的。和平那个死东西也指望不上,说了每个月给我生活费,至今没见到一分。”

窦美林冷笑:“我就知道!”

窦母充耳不闻窦美林的态度:“美林啊,妈跟你商量一下,你现在家里条件好了,能不能每个月多给我点生活费呢?哪怕一二十块都好,现在什么东西都贵了,我的退休工资又没涨,要供两个人的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

窦美林才没那么傻:“凭什么让我帮窦美丽养女儿?你跟她自己去要钱,我是没有。你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妈,你也说了,这么些年,只有我一个人每月按时给你送吃的用的,逢年过节给你钱花,凭什么还要我多出钱?”

窦母看着窦美林,也不敢发脾气,只是软着语气说:“你有出息,我当然就指望你了。”

窦美林冷笑着说:“你就看我脾气好好欺负是吧?妈,我早就对你寒了心,你就从没把我当过女儿,只把我当你的债主,有好处的时候从来没想着我,要好处的时候就想着我了。我知道人心是偏着长的,有点偏心很正常,但是像你这样偏心的,我还真没见过几个。你以后别跟我说要钱的事,我是不可能多出的。别以为我还跟以前一样好欺负,我现在也是有人帮我撑腰的。”

窦母看着窦美林,嘴巴动了动,没有再说话。她自己怎么对窦美林的,她再清楚不过,以前这个女儿软和可欺,现在她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那个可以掌控的女儿了。怪只怪她押错了宝,她总觉得窦美林太软弱无能,一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了,要指望,当然是指望聪明会来事的窦美丽。没想到啊,榆木疙瘩也有开窍的一天,现在去修补关系,已经来不及了。

邬蓝初一放暑假的时候,窦美林得到消息,家和超市对面的百货商店要关门了,这边陈旧的经销模式果然要被淘汰掉了,尽管中心街是最繁华的街市,也还是没能阻止客流量向家和商场流走的趋势,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许多商家都在苦苦支撑,经过两年多的竞争,那边的商家终于不堪重负,纷纷打算转手商铺。杜忠华再次来了一个大手笔,将对面的百货大楼买了下来,重新整修,准备招商。

这一年,中心街还没有设为步行街,窦美林倒是听政府工作的弟媳提起过,过两年,中心街要设为专门的商业街,并禁止车流通行,设为步行街了。她打算利用这个好机会再次扩张,租一个店面下来,在中心街开一个分店。那样好的地段,就算是卖水都能发。

租店之前,窦美林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张军杰倒是没什么异议:“你要是觉得合适,你就租,我是无条件支持的。”家里有个做生意的老婆,经济条件比普通的上班族自然要好多了,至少他们家从来没有为钱犯过愁,孩子们也是想要什么都能买得起吃得起。

邬蓝问母亲:“妈妈你打算开什么店?”

窦美林说:“我还是想开一个便利店,那边客流量大,生意肯定差不了,还可以趁机打响咱们家的品牌。”窦美林的进步不是一点两点,她居然都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

邬蓝摇头说:“妈妈,我觉得便利店不合适,家和超市就在对面,你要是开便利店,卖一点小东西,商品种类并不比对面的超市丰富,在价格上也不比他们便宜,一般人都会去逛超市,顺便去买东西。而打价格战,我们是赢不过家和超市的。”

窦美林被邬蓝这么一说,便静默下来,她之所以想在中心街开便利店,是因为始终记得他们想在中心街开便利店的初衷,现在有好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张军杰听邬蓝这么一说,便点头:“蓝蓝说的有道理,便利店不适合开在家和商场对面。”

窦美林说:“不能开便利店,那就卖服装好了。”

邬蓝又问:“卖服装不错,只是卖什么服装呢?”

窦美林说:“家和商场也有卖服装的,但是他那边服装在三楼,相对而言就没有临街这么便利,我们要是当街卖服装,那绝对会赚钱。至于卖什么,咱们不是在服装批发市场嘛,什么流行卖什么。”

邬蓝摇头说:“这样不好,妈妈。我觉得可以开一个服装专卖店。”现在已经是1995年,国人的品牌意识开始觉醒,不少国外的服装品牌开始进驻中国,在大城市的商场设立品牌店;而国内有不少服装厂也不再只做代理加工,有很多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也在大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这种模式还没在全国推行开来,要是他们家在这里开设第一家服装品牌店,这样一来,就可以引领潮流,生意绝对会火爆,而且不用担心服装款式问题,这些都由厂家去操心。

“专卖店?”窦美林皱眉看着女儿。

邬蓝点头:“专卖店就是专门卖一个品牌的衣服,我们不用操心款式问题,只管销售。妈妈,什么时候我们抽空去广州玩玩吧,一边旅游,一边出差,顺便调查一下市场。爸,你觉得呢?”

张军杰说:“也行,美林你不是总说天天在家不能出门,趁着现在假期店里有那么多人帮忙,你出去走走呗。”放暑假了,实验中学那边的分店也关了门,店员又都撤到总店来了,人手确实足够。

窦美林说:“那我得先去把店子给定下来,免得回来又生了变故。”

他们跟杜家熟悉,去租店面那是相当的便利,窦美林在一楼临街的店面租了五十几个平方,入场费是三万,租金是每平方五十块,一个月的租金就是两千多块,还不包括水电费。楼上的店铺入场费和租金都便宜一些,但是窦美林并不心动,她认准了当街的店铺,哪怕是要多花一万的入场费,也要划算得多,什么店面都不如临街的好。

去年还完了债,家里现在已经有两三万的积蓄了,自然是不够租店的费用,窦美林已经习惯了借鸡生蛋,去银行借钱已经是家常便饭,不够就去借。她直接从银行贷了五万的款,叫了转让费和租金,留足加盟和装修的费用。办妥这一切,才带着邬蓝和张凯一起出门。

第61章 加盟

张军杰要上班,走不开身,家里的店铺也需要有人照料一下,就留他在家坐镇了。

窦美林活了三十好几岁,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之前去得最远的就是一百多公里外的省城,还从未出过省,所以显得有些兴奋。张凯是第一次出远门,显得格外好奇,一路上问个不停,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很多事连窦美林都答不上来,邬蓝就耐心地替他解答,告诉他火车是靠什么跑起来的,一辆火车能坐多少人,为什么车上还能睡觉等等。

窦美林早就知道女儿懂的比自己多,没想到她懂的东西还真不少,当妈的听着女儿儿子的对话,别提多自豪了。邬蓝面上似乎很平静,完全不激动的样子,其实心里也是激动的,她两辈子都没出过省,以前是小时候没有机会,后来长大了是走不开身,她的心很大,想要将世界各地都走遍,但是脚步却从未踏上那些梦寐以求的地方半步。现在,她终于不用桎梏在想象中了,能让梦想飞翔起来,变成现实。车窗外的风景是全然陌生的景象,邬蓝趴在铺位上,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她终于踏出梦想的第一步了,感谢上天给了她重来的机会。

第二天早上,他们终于抵达广州。这是全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火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全都是来织梦淘金的人们。到了广州,窦美林才惊觉自己的渺小,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成功了,没想到到了这里,不过是沧海一粟。

母子三人买了一张广州地图,挨个旅游景点玩过去,重点自然是逛街、购物,学习广州的销售模式和服务。到底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窦美林来这一趟,受益良多,心里对自家还没开的店铺有了初步的规划。

广州是物质的天堂,这里的物品种类丰富多样,令窦美林和张凯大开眼界,就连活了两辈子的邬蓝,也发现了好多她都不曾接触到的东西,毕竟当年她没有机会见到,后来这些东西被淘汰掉,也没机会见到。

这天傍晚母子三人逛完上九街,坐在肯德基里吃快餐,张凯对可乐和炸鸡情有独钟,津津有味地啃着鸡翅,一边啃还一边吮着手指。

窦美林看着张凯,对邬蓝说:“妈妈来广州一趟,真是大开眼界,觉得到处都是商机,可惜咱们的能力有限,很多事都做不了。”

邬蓝点头说:“如果在咱们那儿开一家肯德基,肯定也非常赚钱。”

窦美林摇头说:“我也想过,但是不行啊,肯德基的加盟费太贵了,而且消费也太高了点,两个鸡翅,就要四块钱,这尝个新鲜还好,经常吃哪里吃得起,在咱们那儿,不合适。”

邬蓝一想也是,肯德基是舶来品,价格全国统一,在早期来说,肯德基就是奢侈品,孩子们吃一次肯德基,那是要逢过生日或者重大的日子才能解个馋。要像国外那样成为平民快餐,那至少要再过十来年。

窦美林换了个话题说:“这次回去,我就知道我们家的店怎么开了。”

邬蓝说:“妈妈,我们要不直接就从这边联系服装品牌吧。”

窦美林点头:“嗯,我也有这个打算,明天我们再去逛一下,选一些比较合适的店子去打听一下行情。”

“妈妈,你打算做什么样的服装?”邬蓝问,“童装、女装还是年轻人的休闲时装?”

窦美林说:“童装我不打算做,女装或者年轻人的时装吧,买衣服舍得花钱的,都是年轻人。”在小地方,童装品牌暂时比较难做起来,因为孩子长得快,一般的家庭不会太愿意花很多钱给孩子买一件只能穿一年半载的衣服,毕竟有钱人还是少数。

邬蓝点头:“我跟妈妈想的一样。对了,妈妈,我今天拿了一些宣传资料,你觉得做哪家的比较好?”服装消费最大的群体,就是年轻人,只要抓住这个市场,就绝对会赚钱。

窦美林看着邬蓝拿来的宣传资料:“你怎么拿到的?”

“我跟他们要的啊。”一般的品牌店都会有本公司产品的宣传册,邬蓝和母亲去逛街的时候,每去一家,只要拿得到资料的,她都收了一些,以备参考。

窦美林夸女儿:“还是蓝蓝想得周到,妈妈看一下。”

邬蓝说:“我是想着省得再跑一趟。”宣传册上一般都会有联系方式和地址,可以直接和厂家联系。

窦美林翻着宣传册,一份一份地看。邬蓝拿着一份母亲看过的资料:“妈,我觉得这家的衣服好看,我们做这个怎么样?”邬蓝拿的是美特的资料,今天她逛到美特专卖店的时候,特意去打听了一下情况,美特是本土的服装品牌,今年才刚刚起步,邬蓝知道,这个牌子将来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休闲品牌之一,后劲强大,如果趁早加盟,这个时候的优惠政策一定非常多。

窦美林拿过女儿手里的宣传册:“这衣服好看吗?”

邬蓝笑着说:“这家的衣服都很率性,有个性啊,我觉得挺好的,年轻人都喜欢,我今天看见他家店里买衣服的人好多。妈,我们明天去打听一下加盟情况吧。还有这家,这家,都不错,我们都去问问情况。”

窦美林笑了起来:“真想不通你们年轻人的眼光,这衣服都会觉得好看。”

“妈妈也不老啊,还很年轻呢。”邬蓝笑着说。

窦美林笑摇摇头:“你都这么大了,妈妈想不服老都不行啊。不过妈妈可能是对服装了解得不多,以后看多了,就能跟得上潮流了。”

张凯伸过脖子来看妈妈和姐姐手里的画册,指着美特的衣服说:“妈妈,这个衣服好看。”

邬蓝笑着说:“看吧,连小凯都觉得好看呢。”

窦美林说:“那行,妈妈就听你们两个小军师的,明天去跟人家问情况去,如果合适,就做他家的衣服了。”

“妈妈加油!”张凯呐喊助威。

邬蓝说:“妈妈,你要引领潮流了。”

窦美林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是觉得是个玩笑话,没想到日后还真是这样,有一度时间,他们那个小城的服饰潮流会被她引领。

第二天,窦美林拿着挑选出的几家资料,先打电话咨询了一下加盟条件,发现其中的学问真不小,不同品牌之间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国外品牌,要求非常苛刻,加盟费用高,资金实力、店面大小、装修风格、服务员培训、服装经验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些条件说起来并不过分,但是对初涉这个行业的他们来说,要求就太高了点。

反倒是邬蓝选中的美特这个牌子,因为是新品牌,厂家急于推广,给予的条件非常优惠,加盟费用也不贵,只要两万块。窦美林和邬蓝一合计,最终还是决定和美特合作了,恰好广州这边有他们的办事点,窦美林便直接去跟对方谈加盟代理。窦美林之前也做了一点功课,并不说自己是个外行,真真假假说了一些,对方也没有刻意刁难,只是说如果实地审核要求符合标准,就可以同意加盟申请。

母子三人在广州待了四五天,终于办妥这些,便打道回府,赶紧回去做准备去。回到家,窦美林就忙活开来了,一边根据美特公司提出的要求找人装修店面,一边招收员工,美特公司还有专门的员工培训课,到时候会派专员来培训。

美特公司那边办事效率也很快,这边打电话过去告诉他们员工已经到位,那边马上就派人过来审核并培训了,一切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忙活了大概半个多月,店子终于开张了。

这是本城第一家专业休闲品牌,一开张,就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前来购物。生意火爆得远远超出窦美林的预期,日营业额好的能够达到三四千块,最低一天也有上千块,按照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利润,除去成本,每月的纯利润不会低于七千块,好的时候甚至能够达到一两万块。

不过问题很快也就出现了,原来预计的店面太窄,不够用。但是旁边的店铺已经租了出去,也是个服装店,卖的是大路货,有他们家的店铺做比较,生意寡淡得不行,几乎门可罗雀。窦美林跟对方谈了几次,出了五万块的转让费,终于将对方五十多平方的店子给盘了下来,抓紧时间装修,将店面扩大了一倍,顿时店子变得整齐宽敞,档次又提升了不少。

家里三个店子的每月总收入不低于一万,窦美林真正感受到日进斗金的滋味,顿时觉得自己腰杆直了,底气足了。两口子私下里打算盘的时候,窦美林高兴地跟张军杰说:“明年咱们家终于可以修房子了。”

张军杰笑道:“难怪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还是做买卖赚钱。要是我上班,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挣下一套房子呢。”

窦美林说:“操的心不一样啊。自己做生意,没有节假日,自负盈亏,从早忙到晚,哪是一般的上班族能够体会的。”

张军杰作为窦老板的家属,自然是知道媳妇的难处的,他自己不照样跟着操很多心么:“说的也是。现在都有电脑监控了,你要像蓝蓝说的那样,请店长来管理,自己只管当老板就好了,不用自己守在店里。”

“请了店长,那我干什么?”

“视察、数钱。”张军杰开玩笑似的说。

窦美林感慨地说:“没想到卖衣服这么好赚钱,我打算等明年修了房子后,再去代理一家品牌来做。”

张军杰说:“做品牌还真赚钱,只要在家等着收加盟费就好了。”

窦美林突然笑了起来:“可不是嘛,蓝蓝那孩子跟我说傻话,让我把我们家自选店的品牌也做起来,以后等着别人来加盟,光收加盟费就好了。”这件事在她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开商店谁不会啊,又不像卖衣服要去人家那儿拿货。

窦美林虽然开了三家店子,服装店赚钱是最多的,但是她一般还是守在建设路的自选商店里,因为服装店有专门的店长负责,实验中学那边有张英管着,都不用她操心。这天中午她去张红的熟食店里拿饭,张红跟她说:“我听说这条街要拆迁了,市政府要修在这边。”

“是吗?什么时候的事?”窦美林有些意外。

“我今天才听说,你要不去打听一下吧,要是拆迁的话,补贴应该不会少。”张红说。

窦美林当初买铺子,就有点投资的意思,等着以后拆迁升值,现在真要拆迁了,发现其实也并没多少期待,因为家里并不指着这个铺子了,她说:“嫂子,这里要是拆迁了,你的店不就不能开了?”

张红笑着说:“没事,我正好去帮秋生的忙,他那边都有点忙不过来呢。”石秋生做着废品回收生意,那活虽然脏一点,辛苦一点,但是赚的钱不比她少。

窦美林说:“废品回收赚的是不少,但还是太脏了点,要不你们也跟我一样,去中心街那边开个服装店之类的?”

张红说:“我也想过,但是从来没做过,怕做不来。”

“也不用你自己操心,你跟我一样,找个品牌代理,请人来打理就好,你只管收钱。”窦美林说。

张红也是知道窦美林家店子的生意的,也是非常心动的:“代理一个品牌,大概需要多少钱?”

窦美林说:“我做这个,成本花了大概十万左右。”

张红拧起眉头:“我家也不过几万块钱,不够啊。再说我们还打算买套房子。”

“你家的房子不是要拆迁吗,到时候能补一套房子吧,怎么还要买房?”窦美林问。

“是啊,那房子总算是要拆迁了,要是不买房子,那就得去租房子。现在房子也不贵,城东那边不是修了好多商品房,买一套才三四万块钱。我想着以后石锋大了也要买房子,不如现在买了。”

窦美林笑着说:“你们想得可真够远的。我家明年房子也要重新修,是不是也要去买套房子先住着?”

“你要有闲钱,就买两套放着,房子这东西又不会贬值。”张红说。

窦美林笑着摇头:“哪有那么多闲钱,要做的事还很多呢。”窦美林现在已经习惯用钱生钱,将资金充分利用起来,而不是将钱存着不用,要不是家里的房子必须要修了,她肯定是先去开店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