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忙点头道:“请姐姐告诉二小姐,奴婢是公子身边的丫头小青,真的有要事找二小姐的。”

娟儿便道:“你且等着,我去通传一声去。”

听说是杨浩身边的丫头要见自己,二丫心中也纳闷,想了想还是找了母亲,告诉她自己想见见那个小丫头。

李母先时还有些不同意,二丫便笑道:“既然是他的丫头,说不定是有什么难处才来的,如果真耽误了什么事,将来杨浩回来也不好说话,这人没走茶倒是凉了。”

李母听了女儿的话,又想不过一个小丫头,听听她要说什么倒也无妨,于是要陪女儿一起过去,二丫忙笑道:“我又是不小孩子了,这些事就让我一个人处理就行,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自然会来求教母亲的。”李母也想起女儿特殊之处,便也不再坚持,交于她自己去处理。

二丫坐在房中看着慢慢走来的那个小丫头,年纪不过才十三四岁,长相还算秀美,神态举止倒也大方,与娟儿一起走来,倒像是姐妹一般。

小青也在悄悄打量着这位李二小姐,远不如自己所想的美艳,眉眼间却也有些动人之处。等进了房门,小青忙行礼道:“小青见过小姐”

二丫笑道:“你今日执意见我,到底所为何事?”

小青见娟儿已经退出房去,这才自身上取出一个小匣子呈给二丫。

二丫只是笑看着,却不上前去接过来。

小青恭谨道:“这是我家公子临去边关时,将这小匣儿交与奴婢,说是如果他有什么不测,让我亲手交给小姐。”

二丫忙止住她道:“你家公子并没有不测,所以这东西你带回去吧。他要真想送给我什么,等他回来亲手交给我。”

小青急道:“奴婢也不想公子有事,可是奴婢出府来一次不容易,现在还只是传闻,如果公子真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奴婢还不知去往何处,越发的不能来了倒让公子走的不安心了。”

二丫这才接了过来,随口问道:“你知道这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小青点点头道:“是的,奴婢知道。”

二丫不由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小青忙又道:“公子一共交给奴婢两个小匣子,因怕混了,便告诉了奴婢。”

二丫自嘲地笑了笑,低头打开了手中的小匣子,却见里面叠放着一封书信。

小青忙道:“书信,奴婢不敢看,只是查看其他的东西。”

二丫将信拿出放在一边,便见匣子里另压着几页纸。她随手翻看了一下,惊得差点将匣子扔掉。

二丫忙将匣子放到桌上,把那几页纸拿起来打开细细看了,她知道自己刚才没有瞧花了眼,的确是银票与地契。

此时她瞪大了眼睛看着银票与地契,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小青。

小青解说道:“这里面是两张五百两的银票,还有一张两百亩的地契,我们公子说是给小姐添妆用的。”

没想到几个月前自己还戏言,祈求上天赐给自己一份嫡女的嫁妆,今日就收到了杨浩的添妆,果真是财大气粗,只拿着这份添妆作嫁妆,就已经是极丰厚的了。

二丫看着这些东西一时也不知如何形容心中感想,但却真真实实为杨浩如此信任这个丫头而心底微微有些泛酸,她不由笑道:“你家公子倒是挺信任你的,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交于你保管,看来你倒是个忠心的。”

这些银票与地契加起来近五千两银子,差不多与自己家的全部家底,没想到杨浩就这么交给了这个小丫头。

小青已经听出二丫语气有些不善,忙道:“奴婢一家都是将军府的人,自从春华姐姐嫁人,冬梅姐姐也出去了,如今奴婢倒算是公子院中的大丫头了,所以公子让奴婢发了重誓,便将此事交于奴婢来办。”

二丫也知自己小心眼了,又想到他还留了一个小匣子,于是又试探着问道:“也不知那个匣子里是不是也放了这些东西,只是不知又是给谁添妆的?可是已经送出去了?”

其实这是杨浩自己的私事,他的钱爱给谁添妆,她一个外人真不能说什么。此时问出这话来,便有些失礼了。

前世今生杨浩都不耐与女子打交道,但是就因为与自己熟悉,很多事情他都迁就自己,那么如果他有机会与其他女子熟识,是不是也会被那些女子左右呢。

所以二丫很不放心杨浩,自己当然是一心为他好,保不住别的女子就不会别有用心,她觉得自己简直就像他的母亲一样,总担心他被口蜜腹剑的女人骗了,毕竟前世杨浩就看上了不安于室的李淑妍。

小青也是个通透的,如果公子就此去了,倒也罢了,可是如果公子回来,这李二小姐保不准就是个良妾,她自然不敢与其为敌,所以她忙道:“那个匣子里放的东西倒是与小姐的不同,是五张一千两的银票,是公子让奴婢交给夫人”

二丫惊呆了,片刻才道:“你家公子不会出事的,你若是此时送给你家夫人,讨不了什么好的。”

“夫人最近心情不好,奴婢也不敢上前。因为小姐是在府外,所以奴婢才赶着过来的。不过是为了防着万一而已。”

二丫把银票和地契放回匣中,递给小青道:“信,我留下了,银票和地契你拿回去吧杨浩会平安无事的,所以如果他有心,这些东西让他亲自送来。”

“小姐此时拿了便是,本来就是公子要送给您的”小青说道:“而且奴婢已是发了毒誓要守口如瓶,定不敢泄露出一个字的。”

二丫执意不收,小青无奈只得将小匣子在身上藏好,这才出了李宅回将军府去了。

二丫让娟儿送小青出去,等房中无人时,她有些颤抖地伸手去拿那封信,心跳如雷鼓,待她开后,只见纸笺上苍劲有力地写了两个字:“珍重”

二丫不相信自己眼睛似的,将那信翻来覆去看了两遍,仍是只有那两个字,她不由得心若所失。

此时,万儿进来说是太太正在老太太房中,请小姐过去说话。

二丫知道定是询问小青所为何来,于是拿着信去了祖母房中。

老太太婆媳得知杨浩如此大手笔为二丫添妆,俱是大吃一惊。尤其是杨浩明示丫头,所谓的添妆是在他有不测的时候,这就越发的耐人寻味,等看到杨浩所写的信时,老太太与李母不由得对视一眼。

老太太道:“是该退回去,所谓无功不受禄,他平日里对咱们家已是够照顾的了,如此厚礼却是不好再收他的。如果他回不来了,这些东西也算是他告慰父母的孝心,据我所知他好像也没什么钱。要是他回来了,哪怕将来他添妆一座金山,只要他送,咱们就敢收。”

二丫忍不住说道:“他也给他**留了五千两银子。”

老太太与李母不由神情一顿,良久老太太才勉强问道:“你可仔细看了那地契,上面写的是谁?”既然是给二丫添妆用的,写二丫名字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不慎被人看到,又是一场事非。

二丫忙道:“上面是空着的,并没写名字。”

李母松口气:“看着杨浩平日里做事莽莽撞撞的,没想到竟也有他的细心之处。”

一时祖孙三人倒是没其他的话说,二丫借故回了房。

二丫在房中反复地看着那两个字,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耳边也响起当日向杨浩讨要嫁妆的话来。

“一个丫头的嫁妆,你就如此想着怎么多送些,不知到我成亲时,你可会如此?”

“你放心,将来你的嫁妆,我一定会多多添妆,也办成个十里红妆。”

“那感情好不过你怎么不担心让别人知道会让我落了口实?”

“悄悄地送了来,谁会知道?”…

二丫不由笑了起来,口内喃喃道:“杨浩,你得给我好好活着回来,一千两银子,二百亩地,离着十里红妆差得远呢,你别想这就么打发了我。”

一时又想到杨浩只怕统共就那一万两银子,竟是给了自己一半,留了另一半给他**。原来自己在他的心中,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她活了两世,第一次感受到那种被无血缘关系的男子关怀着的滋味,果然是无比的美妙。二丫不由得羞红了脸。

仅仅被杨浩关心着,她就已经觉得幸福无比,前世的李淑妍被那好些优秀的男子放在心上爱慕着,又该是何等地幸福呢。想到杨浩对自己一向的宽容忍让,二丫不由地猜测:难道是杨浩在爱慕自己?

二丫忙甩甩头,自己真是有些过了,杨浩又怎么会爱慕自己呢,他可是一直嫌弃自己门第不高人长得不好看又无才学的,看来自己真是魔怔了。

正好经过女儿房间的李母,透过窗子看到女儿一会欢喜一会忧伤,眉眼中净是缠绵之色,不由心中大骇:二丫头只怕是动了情。

第一五九章 门当户对

李母想了一想,便去找了老太太,把对女儿的担扰细细说了。

老太太也叹道:“这世间的女子,哪一个不想能被一个人如此放在心上。如果杨浩与她的亲事能顺利成就也就罢了,如果不成,倒是害了二丫,一为情所苦,二来则是免不了要拿后来人比较,白白折磨自己。只是少女情怀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劝得住的,不如以后多寻些事来让她做,免得闲着没事瞎想。”

二丫此后就真得忙了起来,要照顾着三丫的生活起居,陪着祖母闲话,还要帮着母亲做针线活,偶尔还帮着父亲研墨。日子过得非常的充实,心里头装的事情多了,杨浩那里放的心思就少了,偶尔想起添妆的事来,二丫都有些自嘲:三十多岁的人了,倒是被个杨浩搅得乱了心神,她甚至想如果前世也有人如此对自己上心,是否亦会如李淑妍那般出墙了呢?

她有些不敢想,但心中对李淑妍的鄙夷也少了许多,但是又转念一想,自己上世循规蹈矩定不会给人机会的,如果心中真有那么个人,为了家族名声等原因而不能合离,那自己便会将这情感深深按下来,仍是尽着为**的义务,人生总得有得有舍的,没有人可以将天下的好事都占尽了的。

因为大齐朝的灾情,圣上斋戒沐浴三日后,亲去广源寺跪在佛祖面前祈福。圣上本就是当世有德明君,且真龙天子祈福,上天也会给几分薄面的。于是半个月后,北方下了雨,南方的雨也终于停了下来。

天下百姓皆称赞圣上之德堪比尧舜,边关也随之传来好消息:林振威不仅带人自深山中突围而出,而且还摸到东临国守卫的后面,一把火将他们的粮草烧个精光。

杨将军也趁机攻打东临国,连连大捷,也是此时才知原来对方主帅燕王早就已经返回去夺了政权,只留下副将在此指挥,本想靠着之前的战略行事方式蒙骗一阵子的,可是燕王刚接收东临国的政权,要对付朝中各方势力,那也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激烈战争,且国内天灾刚过,极需要休养生息,已做了国君的燕王无奈之下,只得上降表求和,以图后谋。

这时两国上上下下俱是松了口气,大齐朝此时还没有将东临国一举拿下的能力,且大部分兵力投过去,国内因灾情再出了内乱,得不偿失,朝中君臣一致认同讲和。于是两国各派了使臣在边关谈判。

没了战争,朝廷对灾区的救助便渐见成效。虽说春季颗粒无收,老百姓们开始整理田地,指望着秋天种下耐寒的庄稼,明年春天也好有个收成。而京城城里的世家们又开始过上了奢靡生活,偶或谈论起这场战争和天灾。

转眼便到了中秋节,李家热热闹闹地赏月吃了个团圆饭。二丫回到房中忍不住又拿起那封信来,再想前几个月的事,恍如隔世一般,又想到杨浩那年在平安镇与自己一家一起过的中秋节,不由看着窗外圆圆的月亮出神。

边关的将士们也在过节。杨将军交代林振威好好陪着使臣,便来到大帐里,他笑道:“战争结束了,只是盟约还未谈妥,所以仍是不能掉以轻心,今晚肉管够,酒却一人只能一碗。”

有肉吃有酒喝,再想到过不几个月就可开拔回去,人人都笑开了颜。

杨将军笑着与众人一起吃喝,酒足饭饱后,众将士心满意足地回了房。

杨将军看到儿子虽然与杨华闫老大他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只是眼中明显有些落落寡欢,不由走过去说道:“是不是乍在边关过中秋有些不惯?”

杨浩摇头道:“只是想起那些死去了的弟兄,不过才两三个月就要结束战争,只惜他们就这么去了。”

“自来沙场皆是如此,百姓的安宁日子就是边关将士拿命换来的唉,谁又能想到这里的守备竟然被东临国收买了呢,否则也不会轻易就落入陷阱,说来幸亏林将军细心有经验,要不你们不知能不能回来。一会见了他可是好好敬他一碗酒。”

杨浩苦笑着点了点头,杨将军又道:“我会在奏折中褒奖林将军的,杨虎他们也会论功行赏,只是你之前毕竟丢失了粮草,到时功过相抵,你别有什么情绪。”

“我不会的,比起战死在沙场上的无名小卒,我好的多了,不过是些虚名”

“你能这么想,我也就放心了。”杨将军又叹道:“也不知你母亲现在如何,以前至少还有你陪在身边,如今只你母亲一人在府中过节”

杨浩忙笑道:“怎么会是母亲一人在府里呢,家里丫头婆子多着呢”

“是啊,不过到底不是亲人这次回去,就得给你娶亲,到时有你媳妇陪着也好做个伴。”杨将军看到儿子有些不好意思,不由笑道:“男子汉大丈夫害什么羞我已经让你姐姐帮着瞧看,说不定回去,就能订了亲,等到明年正好成亲。”

杨浩心道:这倒是个机会。于是他忙接道:“姐姐喜欢的未必就是我喜欢的,这找媳妇的事,我觉得还是我自己找比较好。”

“哦,这么说来,你心中已经有了人啦?”杨将军看到杨浩点头,笑骂道:“臭小子,藏得可够深的。说,是哪家的小姐,只要门当户对,回去父亲亲自上门帮你求亲。”

杨浩瓮声道:“做什么就要门当户对,我就单纯觉得她好,跟她家的门第无关。”

“那你先说说看,是哪家的闺女。”

杨浩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道:“就是李秘书郎家的二小姐李婉儿。父亲可还记得在北山省时,您就夸过她长的好看,水灵,品格有些象我姐姐呢。”

杨将军思索道:“有这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不记得就算了,反正您不是一直认为李秘书郎是个可交的人,人品方正又有才学,他教导出来的女儿自然是不错的了。”

杨将军闭眼想了一会,不由笑道:“嗐,就是那个跟着李大人赴任的小闺女啊,我想起来了。不过那时看着她还是个孩子啊”

杨浩忍不住在心中鄙视了一下父亲,道:“那都是三四年前的事啦,她现在正好十六岁,正该说亲呢。”

杨将军听了审视着儿子道:“你真的想娶她为妻?门第上有些低了。”

杨浩忙道:“我就看上她了,再说她怎么也是七品官之女吧,我身上的那个先锋官不知还能戴多久呢,到时可就是一介白身,还是我高攀了。”

杨将军摆手道:“你的性子我还不知道,这李家小姐你还是趁早罢手吧别害了人家好好的大姑娘。”

“父亲怎么这么说话,我性子怎么啦?”

“你自小就被圣上给宠坏了,眼光也高,不管什么都要独一份最好的。记得你九岁那年,就因为瑞王家的五公子进宫时走在你前边,你就把他给打了一顿,后又因你姐姐赐给他的物件比你的好,你便将两人的东西都打个粉碎。这类事情多不胜数。”

杨将军正色道:“那个李家小闺女,我依稀记得她的模样,不是绝世的容颜,家世又拿不出手去。或许她身上也有些能引起你兴趣的东西,所以现在你想要得到她,可是你想过没有,一旦到了手,她的魅力可能就此消失了。到时眼见那些当年不如你的人,却娶了家世显赫美貌高贵又有才情的女子为妻,而你一个堂堂国舅爷却只娶了个其貌不扬的低级官员之女为正妻,你心中就不会有落差吗?那时她必会遭到你的厌弃,而她本来可以找到一个门当户对敬重她的夫婿。”

杨浩急道:“这妻子又不是物件,谁家没事时时拿出来攀比”

杨将军笑道:“你没听说过‘富易妻贵易友’这句话吗?当年随你祖父进京城的将士中就有好几个娶了京城世家千金的,甚至也有休妻另娶的。你祖父也觉得给我娶个世家名门的妻子很光彩,这才上门去你外祖家为我求亲。那时你母亲因才貌双全性情娴雅,素有“京城第一淑女”的美誉,父亲也为此得意很久,当然你母亲也当的这些。只可惜被你这个‘京城小霸王’给砸了招牌。”

杨浩不只一次看到父亲满是自豪地盛赞母亲,不说与母亲相比,便是与京城的普通官宦小姐相比,二丫也说不上多优秀,可是他舍不得将二丫推开,除了二丫他这些年就没看到个顺眼的。

杨将军又道:“这夫妻过日子是一辈子的,凡事要想清楚些,远的不说,就拿如今的绵乡伯来说吧,他祖父怕直言上书被那女人给灭了全家,将他偷偷送了出去,后来因缘巧合,仍是他回来承爵,于是嫌弃起乡下的妻子,最终贬妻为妾,让人看不起,还不是因为妻子太过普通拿不出手去。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你必要好好想清楚了才是。”

杨将军说罢,便起身离去,以便空出时间让儿子好好考虑。

第一六零章 班师还朝

杨浩只管拿眼看着圆月,口内叫道:“父亲以前我也是想要寻咱们大齐朝最好的女子为妻,这样方能配得上我。”

杨将军站住身子,转过头去看着儿子。

杨浩接着道:“只是李婉儿的命是我救的,我不能不管她。说真的她长得不是绝色,才学也不好,连首正儿八经的诗都不会写,而且脾气也不好,一言不合她就能…”杨浩摸了摸脸,又道:“李大人的官职又低,她弟弟现在还是个毛孩子,还没多少嫁妆,万一嫁的那人对她不好,我救人一场就是为了让她受苦的?”

杨将军哈哈笑道:“这有什么,她有将军府做靠山,实在不行让你母亲认她做义女,嫁妆吗,咱们到时多给添妆不就结了。再说了,我还是相信李兄弟的眼光的,他寻的女婿人品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杨浩生气道:“我拼着命救了她一场,还被您打得好几个月起为了床,难道就是为了让她侍候别的男人,还要为那个男人生儿育女,我什么好处也捞不着?”

杨将军皱眉看着杨浩,默不作声。

杨浩也没想要父亲说话,他继续道:“其实说起来李婉儿长得还算可以,脾气大多时候还是很好的,虽然才学不怎么样,但是她的字在我的指导下,长进也很大,自来就有英雄救美之说,让她以身相许,倒也不过吧,是不是父亲?”

杨将军道:“如果她不愿嫁你呢,你要强迫于她吗?”

“以咱们家的门第、以我这么好的人才品格,这可是不可多得的亲事,她怎么可能不愿嫁呢?再说了我到时一纸圣旨求来,由不得她不嫁。好女怕缠郞,当年我母亲不也没看上您吗,现在你们还不是恩恩爱爱的。”杨浩不以为然道,他刚才差点说出自己与二丫早就两情相悦了,亏得他反应快,父亲知道倒是没什么,保不准他会对母亲说,到时对二丫的名声不利。

杨将军被儿子揭了老底,老脸有些挂不住,他哼道:“据我所知,那绵乡伯府的小姐也是你救的,虽然我看不上绵乡伯的为人,但据说他这个孙女却是个不错的,你也让她以身相许吗?”

“她就算了。当时我是救李大人的,她不过是顺手而为的。再说了她也算是京城第一人了,又有伯府依靠,哪里用得着我可怜她?她嫁得好不好与我什么相干,我又不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救个人还管她一辈子不成”

杨浩说完后,这才觉得自己说话前后有些矛盾,只嘿嘿笑着不再吭声。

杨将军看着自己那明显被情所困的傻儿子,连连叹道:“痴儿痴儿也罢,等回到京城为父会帮着你劝说你母亲和姐姐的”

“真的?”杨浩一下子跳到父亲身边,搀着他道:“如果此事真能如我所愿,我以后定会好好孝敬您和母亲的。来,父亲您慢着些,您喝了不少的酒,我送您回房休息。”

明显是有奶便是娘了,杨将军笑骂道:“小兔崽子,瞧你那点出息便是我为不你娶媳妇,让你打一辈子光棍儿,你也得好好孝敬我,不然小心我请家法。”

杨浩此时哪敢耍横,忙道:“是,是,父亲说的是。”

这边杨家父子笑骂着走了,在旁边闪出一人来,却是林振威。他小心地擦了一下脑门上的汗,心中侥幸:幸亏杨浩不知李淑妍的好处,不然又是一个劲敌倒是李二小姐真是颇有些手段,竟然能撺掇着杨浩娶她为正妻,看来去年的那个荷包倒是见了成效。

两国谈判的使臣一点点讨价还价,拉锯似地谈了两三个月,终于有了结果。两国盟约:东临国对大齐朝称臣,每年都要进岁贡,而大齐朝则开放两国邻界的几处城镇互市。当然还有些零零散散的细枝末节就不为所人知了。

圣上已经任命新的守备官员,杨将军与其接交完毕后,便带领大军护送着东临国的使臣班师还朝。

京城里小姐夫人们已经多年未见此三军还朝的情景,如今冬日里正闲极无聊,有了这个新文,自然纷纷结伴在临街信誉好的大酒楼大饭庄及茶楼包下房间,以期先睹为快。

皇后知道父亲及弟弟再过几日就要回到京城,比众人更要欣喜,连带着整个人容光焕发,明亮含笑的眼睛里更是有种有让人看了忍不住沉溺于其中的魔力。连圣上都有些抱怨地说要吃杨浩的醋了。

皇后笑语晏晏道:“如今天下太平,我这是为圣上高兴啊。再说了杨将军与浩儿出征都一年多了,又屡屡传来凶信,现在终于平安回来了,我身为女儿的自然开心。”

“既然如此,以后再有战事,我尽量不派国丈和浩儿去,免得你忧心。”

“如此我就先谢过圣上了,只是,唉,杨家自高宗皇帝时就肩负守卫边疆的重任,不战死到最后一刻,只怕…”皇后轻笑道:“圣上给了杨家隆恩,杨家自要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圣上握着皇后的手动情地说道:“杨家给了朕一个如此好的皇后,朕就是再对杨家好也是愿意的。”

皇后红了脸忙道:“今日仪华她们跑来求我,想要去外面看三军还朝的景象,我已经准了。不如请圣上派人去安排一下吧。”

圣上笑道:“朕的宝贝女儿要出去,朕要亲自安排才行。正好今日无事,我带着熠儿也去民间走走。”

皇后忙劝道:“这大军还朝,圣上接下来的事情多着呢,就派个稳妥的去办就是了,何必要亲自跑一趟,倒是该趁今日空闲,好好歇息一下。”

“不防事,正好熠儿也没怎么出宫,我带了他去见识一下民间的生活。”

皇后见圣上主意已定,只得嘱咐他注意安全。

一时大皇子庄熠来了,父子二人带了秦公公并几个大内高手出了宫。

圣上道:“过几**小舅舅就回来了,我知道你对他有些意见,这次他也算是真正是上沙场杀敌的英雄,以后不许再对他爱理不理的。”

大皇子冷笑:“快别提我的什么舅舅了,丢死个人,临阵逃脱不说,还差点带累别人。”

圣上叹道:“你这孩子,他到底是你舅舅,不许你对他不尊重。”

大皇子心中暗气,只得道:“儿子会听父亲教诲的。”

一时到了临街处最大的一处名为“斋香楼”的酒家,圣上带人进去后,对店家说明来意,店家忙道:临街的包厢差不多都订了出去,倒是剩下一间,只是价格有些贵。

那点钱圣上哪会放在眼中,便道只要房间好价钱好说,众人便由店家引着去了楼上的包厢。

哪知路过一间包厢时却听里面有一女子吟诗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那柔柔甜美的声音如春风拂面般,传入每个人的耳边,余音袅袅。

圣上忍不住大叫一声好:“好一个秦时明月汉时关,好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

就听里面有女子低呼的声音,然后就有家奴出来厉声道:“你是何方人,快快退下,这可是川阳侯府订下的房间。”

秦公公见圣上竟被个家奴给呵斥了,不由斥道:“大胆,川阳侯府就了不起吗,别人怕你,我家主人可不怕。”

圣上忙喝退秦公公,对着那家奴笑道:“原来是川阳侯府的人真是失礼失礼。刚才恰巧听到里面有人作的好诗,这才忍不住叫好,如有失礼之处,还望海涵只是不知里面的可是侯爷,在下与侯爷也有数面之缘,今日遇见自要拜会一下的。”

这时就听一个年长的嬷嬷在里面说道:“今日我家侯爷并不在此,而是我家的公子在些宴客,如果阁下要见我家公子,只须在楼下相侯便是,他马上就该回来了。”

圣上忙道打扰了,这才带着人去看包厢,心中暗道:早前就听人说,刘府的小姐极有才华,没想到竟真是名不虚传,只是不知她与李淑妍相比又如何呢。

哪知他们所看的包厢正好是川阳侯府的隔壁,众人进得房来,只见这包间分内外两间,布局小巧却不失富贵。

大皇子进得里间看了看,对圣上道:“父亲,这间倒也不错。到时让妹妹们就在里间,临着窗倒是能将街上看得清清楚楚,再留几个侍女在里面服侍,护卫们就在外间即可。”

圣上也点头道:“不错,今日就订下来吧。正好也没什么事,不如就让店家上些他们的拿手菜,咱们父子也在这里用用民间饭食。”

秦公公忙下去安排去了。

一时上得菜来,秦公公小心地用银针试了菜,又自盘中各挟起一筷来吃。

圣上看着他如此,不由道:“不用这么小心,他们不知咱们身份”一时又对大皇子道:“今日真该在楼下大厅里吃饭,正好可以听听老百姓们都谈论些什么,听他们谈论也是极有趣的。”

哪知圣上话音未落,就隐约听到隔壁有人娇嗔地叫道:“二哥,你怎么才来,刚才有个登徒子,幸好被嬷嬷骂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