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龙凤胎不好养。”茵茵穿来以前,办公楼上有个女的,生的龙凤胎,可惜儿子出生时,造成脑缺氧,竟然是傻子,让她对龙凤胎很不感冒。

鸭蛋她们过来,让茵茵心情激动,晚饭时,饭桌上就多说了几句话,陈洪寿重重地咳嗽了一下,她才赶紧闭嘴。茵茵没把这当一回事,还悄悄对婆婆吐了一下舌头。

吃完饭陈洪寿走时,狠狠甩了一下袖子,明显就是针对她的。她才猛然想到,公公最近看见自己时,眼睛里没有一丝愉快,她回房把自己最近的行为检视一边,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不对的事情,心里很是疑惑。

第二天,她本来打算去问婆婆,进房时,婆婆正和大夫人说着什么,见她进来,立刻换了话题,婆婆人很淡定,但大夫人,却有点眼神闪烁,让她心里忍不住犯嘀咕。看她的脸上有点失落,婆婆很心疼,拉着她没话找话,茵茵看她俩的样子,不像是自己犯什么错似得,倒像她们有什么不对,让她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事情还是鸭蛋的话带出来的。

这几天,鸭蛋带着福生来内院,福生很乖巧,话说得不多,心眼也实诚,但记性好,一些事情也能掂得清,常常小人说着大人话,惹得家里几个女人笑个没完,老夫人和大夫人都很喜欢,她们让鸭蛋照顾茵茵,让水儿带着福生到主屋偏厅去玩。

“小姐,你凡是看开些,你先在是好好养胎,生个儿子。”鸭蛋搀着她,在院里转圈。

“我哪里看不开了?”茵茵忽然想到,她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说吧,你听到什么了?”

鸭蛋知道失言,脸涨的通红,嚅嚅着不知该怎么办。

“你说了我才会想办法呀,如果我没有办法,自然会看开的。当时渡口的地和房子,让董家霸占了,我不也没事人一样?”

“其实姓廖的跑了,渡口镇的宅子里还留了七八百两的银子,大哥本想换成银票让我们带过来,又拍丢了,最后,就埋在院儿里了,小姐你没吃亏的。”鸭蛋低声说。

“这不就是了,福祸相依,谁又能知道最后是好是坏呢。好了,你说吧,到底什么事儿?”

“二爷,让皇上降职了,听说是被你赶跑的那个管家搞得鬼。那管家的妹子,是扈王爷世子的外室,有官员想巴结世子爷,参了二爷一本,说是二爷利用运盐的马队,运送私货赚钱。”

“二爷八品,还值得人去参?那些大官儿伸个小拇指都把他压死了。你说的这事儿,有蹊跷的。”

“我听长贵这么说的,说什么老爷带的邸抄上有。”

“哦,知道了。”茵茵嘴上应着,脚步就向陈洪寿的书房走去,反正她喜欢看书,陈洪寿不在的时候,陈二林带她去过,陈老夫人看见也没说过她。

邸抄在书架上放着,她对那些不感兴趣,以前没动过。这次进去,直接翻开来看,一直到七天前,她才找到那个事儿,也就几句话,皇上把陈二林降成九品,让他在滇城当了一个专门负责接收运来的盐,并把这些分给那些盐店的小官。

茵茵忽然想通了公公为何最近看到她都一脸不高兴,他肯定是觉得茵茵惹事,影响儿子的仕途了。

茵茵知道陈二林不愿意当官,可是以他的睿智,就算再不愿意,也不会这么胡闹的。他想挣钱,有的是办法,还用得着这么干?他肯定被人诬陷了。茵茵第一个想法是这样,皇上的处置,让她更觉奇怪,她又想了回来,大概陈二林这么做,是为了某种目的,是别有用心的。她在这儿反正也弄不清,干脆决定耐心等候,看他是不是会来信解释,或向皇上申辩。

鸭蛋见茵茵一脸无所谓,甚至出书房时还笑盈盈的,才稍稍放宽心。

陈老夫人和大夫人隔窗看到茵茵去老爷书房了,两人都没说话。她出来时,依然一脸坦然,还笑嘻嘻和丫鬟说话,这才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悄悄松了一口气。

正文 第九十七章 喜得千金

第九十七章 喜得千金

令茵茵失望地是,陈二林离家之后,偶尔有信来,全是报平安、祝父母大人身体健康和让茵茵多保重自己,其它话语是闭口不谈。

这不,又来信了,除了那些老生常谈,信末,抱怨说滇城的春节不热闹,爆竹都没得放,他让茵茵把做爆竹的法子教给他,他要开个炮坊。

茵茵有点恼火地把信扔在书案上,鸭蛋扶她躺床上,低声安慰说:“那些信要过家人的手,二爷肯定是不敢多写,怕人见了吧。”

茵茵正撅嘴生闷气,看守二门的婆子,过来通报:“国舅爷派人来取二奶奶给二爷的回信,说是他有东西送去,正好顺便带过去。”

茵茵心里忽然警铃大作,她把信拿起来又看了一遍,这才在要开个炮坊的那句话后面,看到个“切切”,他把这两个字,画成了一朵花,不认真琢磨,还真难看出来。

她让鸭蛋准备笔墨,开始写回信。茵茵非常详细地写了怎么配置炸药、怎样做火药箭和那种可以使用在战场上的超大炮仗,还把爆炸的原理简单说了,她也不管陈二林会不是诧异她竟然懂这些,只是觉得,这些对他,应该是很有用的。

大夫人吃了一段时间中药,脸色红润了,眉眼似乎都带有一丝春色,陈奎林不在家,茵茵还有点担心她独守空闺,会觉得寂寞,皇上却忽然下旨,念陈洪寿夫妇年迈,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让陈奎林到户部任职,还把他从七品升为六品。

陈家上下都摸不着头脑,不知皇上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但只有陈洪寿一个人对这样的任命有点忧心,几个女人则都是喜气洋洋。

这天茵茵拿着陈二林只有寥寥数语的回信,恼恨地往桌子上一扔:“哼多写几句会累死啊,每次都这么简短,今天我生气了,不给他回信。”她撅嘴往床上一靠,好像没靠好一样,肚子尖锐地疼了一下,她吸了一口冷气,却无力起来重新做好,有点难受地望着鸭蛋,鸭蛋赶紧扶着她。

“哎呀,不行,还疼”

“你是不是要生了?本就是这几天啊。”鸭蛋有点慌,她小心扶茵茵躺下,一脸紧张地问:“还疼吗?”

“疼,闷疼,啊,特别疼。”鸭蛋见茵茵脸色苍白,急得慌了手脚:

“那就是了。水儿——”鸭蛋喊得很焦急。

“哎”水儿抱着福生,趔趄着跑进来。

“看着二奶奶,我去叫人去”

茵茵的阵痛持续了半天,到天黑还没有动静,陈老夫人和大夫人急得直转圈儿,陈洪寿在书房,也被家里人心惶惶的气氛弄得不得安宁,同龄的官员中,孙子都有准备娶亲的,而他的爷爷还没当上,也让他心里多少有点着急。

折腾到了子时,接生婆都换了两茬,茵茵院儿里专门收拾出来的那个小房间,才传出婴儿嘹亮的哭泣声。

“唉呀哦,这好嗓门。”大夫人陪着陈老夫人坐在偏厅,这时不约而同站起来,大夫人很谨慎地扶着老夫人,两人一起往茵茵的院子里走。

“是个小姐母子平安”接生婆已经把婴儿洗出来,用小包被裹好,另一个接生婆也给茵茵擦干净身子,换了床上的东西,让她躺在被窝里休息,见到陈老夫人,她们一起道喜。

陈老夫人很失望,毕竟,陈家急需的是个孙子,但有孙女也不错,媳妇开了怀,总是有盼头了不是。她脸上涌出喜色,仍然严肃地问:“大人没有不舒服吧?”

“没有,很好的。”

“不是双生的吗?”大夫人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不是,一个。”接生婆干脆地答道。

老夫人赏了接生婆,抱着孩子进了育婴室,小姑娘闭着眼,嘴巴吸吮着,正呼呼大睡,皱巴巴地红脸蛋,长长的眼尾,小小嘴巴圆嘟嘟地撅着。大夫人心里诧异这孩子怎么这么丑,老夫人却已经笑着说道:“和她妈一样漂亮呢,将来是个大美人儿。”大夫人还当这是做奶奶的一厢情愿,她不想打击老人的情绪,就赞同地点点头。

睡到天亮,茵茵就被严重的饥饿折磨醒了,她很听话地穿得严严实实,鸭蛋还不许她洗漱,茵茵求告了半天,她才给端来热水。

水儿给茵茵端来的早饭,是鸡汤面。

“这个不行,还没下奶,不能吃荤腥。”茵茵挥手让她端下去,没想到老夫人和大夫人一起过来劝她。

“娘,真的是这两天荤腥吃多了,会没奶的,就喝点白粥,奶下来了,才能不忌口。”她很想自己哺乳孩子,那小脑袋在怀里拱着找奶头的梦,她前一阵做过好几次呢。

“瞎说,来,喝汤,喝多了汤,就会有奶了。”老夫人把茵茵当幼儿一样哄着,让茵茵非常无奈,结果,茵茵后来,一点奶水也没有,陈老夫人当然早有准备,奶妈很快住进了陈家。陈老夫人,喊孩子妞儿,她的小名就这么定下来,陈洪寿给起的大名,叫嬛菂。大夫人只说这名字好听,茵茵也附和说,很有女子韵味,心里却有点发苦。老夫人想扭一下,下一个生男孩,老爷却叫她:“唤弟”,两人的心思如此明白,她怎不苦笑?

虽然是个女孩儿,但毕竟是陈家这一代的第一个,陈家还是办了隆重的满月酒。

满月酒过后没几天,陈奎林到家了。

妞儿很乖,第一个月,不是吃就是睡,后来精神大了些,吃饱了开始在床上练翻身,左边翻不过,就来右边的,累了,躺那儿吮手指,很少哭闹,茵茵坚持让女儿跟自己住,奶娘就住自己的外间,妞儿半夜饿了,她抱过去让奶娘喂饱,日子过得很顺。

大夫人看着妞儿那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脸,一天天丰满起来,渐渐由粉红色变得雪白细嫩,再加上一双大眼忽闪忽闪地眨着,看着实在可爱,常常忍不住喜爱的心情,坐在妞儿身边逗她玩儿,但她却几乎不抱妞儿,只肯抱福生,她又不是很会抱孩子,福生经常嫌她抱得不舒服,在她怀里扭来扭去地抗议。鸭蛋这时就一脸歉疚地偷偷望茵茵,害怕她不满。大夫人是想生儿子,不抱妞儿,肯定害怕怀的是女儿,怎料陈奎林回来半年过去,她还是没动静,茵茵见她脸上的红润开始消退,也为她担心。

自从偷偷看过公公的邸抄,茵茵出了月子,经常隔几天去看一看,除了陈奎林回京的消息,再也没有关于他们父子的的了,如果一定要说有,就是那个参陈二林的官员,被皇上派到西部一个贫困地方当知府去了,虽然还是五品,可谁都知道,他被变相贬谪了。

京官多舒服,如果在富裕的地方,地方官就比京官好,自由而且收入可观。可是如果去了那贫寒之地——。

皇上肯定恼怒他参了陈二林,这是茵茵的直觉,皇上还是很爱护陈二林的,让她心里舒服多了,她不知道,那个官员再次上折子参陈二林,说他在滇城私自抬高盐价,偷熬私盐等,赵国师把他狠骂了一顿,折子都直接摔在脸上:“陈二林远在滇城,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他就是再贪心,一个小小滇城卖盐的,能贪多少银子?那么多贪腐的大囊虫你不给皇上盯好,天天看着一个芝麻点儿的小官,你安的什么心?”这官员心里颇不服气,觉得国师护短,尽管国师辞去督帅之位,但在皇上跟前说话,依然非常有效,国师如果在皇上跟前说他两句坏话,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他的前途,肯定会大打折扣。这官员不敢反驳国师,乖乖把还没到皇上手上的折子拿回了家,但第二天皇上的圣旨还是来了,他收拾收拾,黯然地去了西部。

茵茵盯着这邸抄的时间,回想了一下,公公那几天,整天一脸忧郁,他还是为二儿子担心呐。可怜天下父母心,陈二林那么桀骜不驯,临走时叮咛自己容忍公公的啰嗦,看来,他很体谅父亲的,虽然父子在一起,吵架的时候居多,很少能正儿八经地说上几句话,但他们父子之间,却并不薄情。

母乳哺育的婴儿,生病经常在半岁后,那天妞儿大概是积食,身上发热,躺在床上直哼哼,茵茵派人出去请大夫,陈老夫人诧异她竟然请了两个,大夫人似乎很关心妞儿,也去了茵茵的院儿,可是最后陈奎林也走过去时,让老人不得不在那里猜想起来。

大夫人好话说尽,陈奎林才答应让大夫把一下脉。梁大夫把过脉,给陈奎林说,他的这个夫妻双修的方子,还是师傅留的,对人只有好处。陈奎林亲自出去抓了药,对外说的时候,是给大夫人喝的。

妞儿由大人牵着可以迈步时,大夫人终于传出有喜的信息:她孕吐非常厉害,那个月,家里都不敢动荤腥。陈洪寿夫妇的脸上,整天笑盈盈的,大夫人听茵茵的劝说,不管怎么吐,都坚持吃东西,终于熬过那痛苦的时期,她的脸变得红润丰满。

正文 第九十八章 陈二林回来了

第九十八章 陈二林回来了

妞儿抓周,竟然拿着算盘,哗啦哗啦摇个不停,对放了一圈的珍珠翡翠针线丝帛不屑一顾,大夫人把自己封诰的凤冠都放在桌子上,妞儿也只是摸了摸,就毫不犹豫地爬开了。

“跟了她娘了,嘻嘻。”大夫人捂着嘴,笑得很文雅。

“她爹也是爱银子不爱官儿。”茵茵不服气地说。

“呵呵,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三口,到时候抱着银子睡吧。”老夫人也笑着打趣茵茵,现在妞儿大了,她已经抱不动了,大夫人是不敢抱,茵茵伸手,把拿着算盘喜眉笑眼的女儿抱起来,鸭蛋上前,接过去,妞儿正在学走路,没一会儿,就闹着要下地上,弯腰扶着孩子挺累人的,鸭蛋和奶娘换着来,正值夏天,这俩常常累得一身是汗。

史嫣云匆匆赶来,见抓周都完了,略有点失望,她急不可待地问茵茵:“妞儿抓了个什么?”

“算盘。嘻嘻”

“这个好”史嫣云拍手赞道。

老夫人看陈长富忠诚能干,就把张家的那一摊子都给了他,史嫣云和张仲青反过来跟着陈长富学理财,忙得一塌糊涂,到陈家来的次数就少多了,她好像只对诗词歌赋开窍,那些账目,有些很简单的,她都弄不懂,还别说难的了,陈长富倒是帮他们家带着两个人,但那俩目前还没完全上手,何况,当主人的一点也不懂,全靠下人,这也是不行的,史嫣云强迫自己学那些,学得心里只发腻,这时听说妞儿拿算盘,她当然一个劲儿地称赞,茵茵知道她不是说客套话,那是她付出惨痛代价才明白的道理啊。

大夫人心里还是有点遗憾的,她的价值观,五花官诰做夫人,那才是做女人的最高荣耀,陈奎林曾说过弟弟聪明绝顶,就是不肯读书考试,她很是遗憾,茵茵过门,似乎也根本不督促夫君往仕途上靠,她心里还小小轻视她一阵儿,觉得乡下女子就是没见识,不知道那头轻那头重。后来听说了茵茵的一些事儿,和她相处,也发现她的确学识渊博,这才收起轻视之心,对她敬重和亲热起来。

其实茵茵知道妞儿拿算盘的原因,妞儿这段时间,对有节奏的声音特别感兴趣,睡觉时,茵茵必须给她朗诵儿歌或者哼唱节奏感比较强的歌曲她才肯睡,害的鸭蛋和奶娘,都跟着茵茵学儿歌。最后,她俩没学多少,福生倒是学会很多,像:

“唐僧骑马咚呀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个猪八戒,”…

还有“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两眼乌溜溜,想吃肉骨头…”

“红尘滚滚痴痴情深,你拿青春赌明天,我用真情换此生”这个,福生唱得非常含混,只有节奏还行,大夫人曾问福生唱得什么,一家大小都面面相觑,没人听得懂,茵茵也假装不知道,说他肯定是跟着外面的小孩子学的,鸭蛋和陈长富是在外面赁房居住的,大夫人这才不问了,但她觉得福生唱的很有节奏,很好听。

其实那是茵茵唱的时候,福生在边上听会的,他记性很好。

奶娘和鸭蛋后来,干脆不学了,每次妞儿闹瞌睡,就把冬生叫了来,冬生乖乖地坐小板凳上,奶声奶气地又说又唱,不一会儿,妞儿就睡着了。

茵茵知道小孩子说唱儿歌,对他提高语言能力很有帮助,就在哄妞儿时,经常变换新内容,可惜她能记住的儿歌有限,最后只好以唐诗宋词来替代,后来,院子里,经常会听见福生清脆地小男孩声音:离离原上草…福生最后,可以学着茵茵的语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可以一字不差地全背下来。

一天陈洪寿在家沐休,听见了,还出来看了福生好一会儿,福生见他有点害怕,这才闭着小嘴不吭声了,没想到陈洪寿回书房端出一盘点心:“再诵一篇,这盘点心归你。”

福生眼馋地看了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娘不许我拿别人东西,我给你诵,不要点心。”

他说完,清清嗓子,开始背诵:“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鸭蛋听水儿给她说,福生和老爷说话,吓地赶紧过来,陈洪寿摆手让她不要说话,直到福生背完《从军行》,他才把那盘点心递给鸭蛋:“这个给孩子吃。”他扭头往书房走了几步,又回头,“这孩子几岁?”

“四岁。”

“哦,大小刚好。”他扔下一脸疑惑地鸭蛋进去了,三年后,他竟然介绍福生去了陆翰林家的私塾,虽然茵茵不太愿意福生去做伴读,但陈洪寿却骂她短视,原因是陆翰林家的私塾先生教得非常好,而长富和鸭蛋,却满怀感激地听从了陈洪寿的话。

茵茵在邸抄上,看到皇上派赵承邦去滇城劳军,想到陈二林他的几个义弟,都在西南,这个一去,又再一次汇集,那事儿过了几天,她才意识到,皇上肯定在那里有什么布置了,说不定,陈二林快回来了。她其实,很想念他的,只是在家不敢表露,陈二林每次来信,又那么短短几句,让她又恼又想他。

秋天过去了,冬天也快过完了,她的猜想还没实现的影子,赵承邦不见回来,陈二林也没个信息,她见希望落空,心里闷闷的,表面还不敢有所显露。

大夫人的肚子,已经高高鼓起,每天出入,都有奶娘和丫鬟紧紧跟随,她对茵茵的建议很重视,每天坚持在院儿里面走动。茵茵知道她才二十七岁,还是做孕妇的最佳年龄,对她并不担心。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钦天监已经宣布封印,陈洪寿终于不用天天早朝,陈老夫人每天都要看看妞儿,孩子抱到正屋,当爷爷的少不了也逗弄逗弄,正在牙牙学语的妞儿很惹人喜欢,陈洪寿终于理解老太太一天不见孙女就吃不下饭的原因,没几天,他也开始一天不见孩子就心里抓挠了。

当爷爷的,还要假装一本正经,每次都是老夫人抱一会儿,他才借口:“你抱时间有点长了吧?晚上又要腰疼了。来,给我。”妞儿不喜欢板着脸的爷爷,陈洪寿抱着,不过五分钟,妞儿就开始扭来拧去的,闹着要下地上。

青山堂的二当家,之所以叫送子观音,是因为配出很多儿科药,茵茵觉得这外号不贴切,但对他的药却是很追捧。妞儿只要定期服用青山堂的“小儿安”,照顾得当,就不闹毛病。其实,茵茵在穿来之前的那个世界,这样的药很多的,比如“七珍丹”,就是让小孩子排出肠胃里积食的。

这天,妞儿服过药,肚子里不舒服,哼哼唧唧不肯睡午觉,鸭蛋和奶奶没办法,只好让茵茵来哄她。

妞儿在茵茵怀里,翻来覆去半时辰,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鸭蛋忽然跑了进来,看到茵茵哄孩子,赶紧捂着嘴,压住喘息,水儿和福生也跑进来了。

妞儿被惊醒,茫然地眨着大眼,茵茵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嘴里哼哼唧唧地唱着儿歌,她终于闭上眼,睡沉了。

鸭蛋和水儿一脸激动跟着茵茵轻手轻脚来到外面的厅房:“二奶奶,二爷回来了。”她俩压抑不住激动,说话声音虽小,但气息却很粗,茵茵着急地竖起食指嘘了一下。

“回来就回来了,没见过似得,瞧你们的样儿。”茵茵说不清自己此时的心情,两年多的思念和对他的冷淡所产生的怨恨交织着,她的脸色阴晴不定,鸭蛋和水儿被兜头泼了一瓢凉水,脸上激动的表情消散下去了。

茵茵进屋陪了妞儿,鸭蛋站在门口,准备随时伺候茵茵,水儿领着福生,在院子里玩,福生很听话,妞儿睡了,他能一声不吭地玩半天。

陈二林足有一个时辰,才来到屋里,见茵茵坐在床边看书,伸手就把她抱进怀里:“可把我想死了。”

茵茵身子僵了一下,撅着嘴嗔怪到:“骗哪个哩,想我,写信就用那么两句话搪塞过去?”

“好茵茵,我给家的信,都差点送不回来呢,哪里敢多写。”他用手把茵茵的脸捧起来,让她和自己的视线相交,“看着我,你看我眼里都是你,我心里也都是你呢。承邦还在路上,我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他嘲笑我,我也不顾了。你看着我,我说的都是实话。”

茵茵的心,在他满眼柔情里软化了,她起身:“坐下歇会,我给你端水,洗洗吧。”鸭蛋听见茵茵的脚步声,立刻打起帘子,水儿已经把水送到门口了。

这俩放好水盆,退出去,陈二林脱下外面的衣服,用布巾擦洗起来,茵茵赶紧从衣柜里,取出干净衣服准备让他更换。

陈二林放下布巾,连衣服带茵茵一起抱起来,放到了床上,他急不可待地亲吻着茵茵,一双手在她身上抚摸着。

妞儿睡得差不多了,身边的动静让她醒来,她翻身过来,看到娘被压在下面,吓得哇一声哭起来,陈二林根本没看到孩子,还以为茵茵刚睡起来,没来得及叠被子呢。这时一下子就跳起来,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来个女人

第九十九章 来个女人

茵茵也赶紧翻身坐起,抱起妞儿:“乖乖不哭,你爹回来了,不哭了,娘好好的,你看,这是你爹爹。”

妞儿哼哼着,用大眼偷偷瞄了一眼陈二林,没想到陈二林正热切地望着女儿,妞儿赶紧趴在茵茵怀里,嘴里的哼哼声大了。

“噢,乖,不哭了,妞儿爹爹回来了,妞儿你不想爹爹吗?你看福生都有爹爹呢,妞儿也有哦,你爹爹回来了。”

妞儿眨着眼,湿濡濡的睫毛跟个小扇子一样扇着,又转脸看陈二林,陈二林巴结地堆满笑意,伸手想要抱她,妞儿赶紧又趴回去了。

陈二林真想抱抱女儿,妞儿却和爹爹玩起了捉迷藏,直至陈二林耐心用尽,强横地把她从茵茵怀里捞出来,紧紧地抱在自己怀里为止。

“叫爹爹。”他口气专制,眼光却都是祈求,把茵茵逗笑了,妞儿不知母亲为何发笑,但她觉得这么很好玩,也跟着嘻嘻笑起来。

“妞儿,叫爹爹呀。”茵茵看陈二林有点恼羞成怒了,这才引导孩子。

“爹爹”妞儿竟然会不好意思,叫得声音很小,叫完,就赶紧趴进陈二林怀里,等了一会儿,又试探地抬头看着爹爹,见陈二林还是那样一脸期待,就又叫了一声:“爹爹”这次声音又清又脆,陈二林激动地“哎”了一声,他抱着妞儿,和茵茵并排坐在床沿上,妞儿赶紧爬进茵茵怀里,眨着黑蒙蒙的眼睛好奇地看着爹爹,鸭蛋过来,想把妞儿抱走,但陈二林现在是妞儿最新鲜的玩具,她扭着身子不肯离开,还伸出小手,对着陈二林:“抱抱”

陈二林激动地像中了大奖,赶紧把妞儿接到怀里,鸭蛋只好退出去了。没想到妞儿忽然皱着小眉毛哼了起来,茵茵这才想起她吃了药,赶紧哄着她,让鸭蛋抱出去坐盆盆去了。

陈二林急不可待地搂住茵茵,在她的朱唇上吸吮起来,他再一次把茵茵抱起,放到床中央,就听到水儿急切的声音:“二奶奶,大夫人要生了。”

陈二林郁闷地站起来,一脸黑线,茵茵顾不得他了,匆匆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出门来到对面的院儿。

大夫人的陪嫁嬷嬷已经指挥人行动起来,她已经进了院儿里收拾出的专用小房间,小厨房里也冒着烟,茵茵过去,看到下人按自己的要求,把剪刀那些都在开水里煮着,这才叮嘱那嬷嬷好好伺候,自己来到偏厅。

接生婆早就找好了,来得很快很及时,老夫人这两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茵茵怕她激动,有什么闪失,安排好大夫人院儿里的事儿,就陪在婆婆身边,和她说些其他闲话,缓解她的紧张心情。

酉时陈家吃晚饭,茵茵和陈老夫人根本没心情,每人勉强喝了点粥,到了亥时,水儿跑来,说孩子露头了,茵茵急忙朝大夫人住的院儿跑去。

孩子已经出生了,他的脐带绕在脖子上,把他勒得没了呼吸,接生婆正在紧张地抢救,倒提着脚丫子使劲地拍脚心,茵茵的心一下子就提到嗓子眼,这中绞脐生弄不好孩子就救不过来了。

终于,听到孩子的哭声,第一下,微弱的跟猫叫一样,后面一声比一声大,最后,终于是可着嗓门的叫了。

“哎呦呦,好了好了。”接生婆手脚利索地把他放进一边的温水盆里,手托着脑袋迅速洗干净,放到旁边铺着小被子的木榻上,三下两下包起来。

另一个接生婆把大夫人身上擦干净,把她身下的褥子也抽出来,并迅速给她盖好被子

“恭喜老夫人,是个小少爷是个小少爷”老夫人由贴身丫鬟莲儿搀扶着,站在大夫人住的小院里,看到她的下人都急忙向她道喜。

茵茵看屋里都收拾好了,走出来,对着老夫人道:“娘,你看嫂子,不急不躁的,一下就踩到点子上。”茵茵开玩笑地说,老夫人和莲儿都呵呵笑了,接生婆从莲儿手上接了赏银,行礼退出去,院里忙碌的下人也陆续出去了。

“娘,你歇着去吧,这里有我呢。” 茵茵低声给老人说,这种对她情绪冲击很大的事儿,是很影响健康的。

“莲儿,你先扶老夫人回去,然后到厨房给老太爷和老夫人端碗粥去。”那粥专门放了些安神的药物,对他们的情绪安定有好处。

老夫人转身慢慢往回走,大夫人的嬷嬷端着碗红糖水荷包蛋,从外面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