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在交阯这些年,镇压叛逆雷厉风行,和黄老尚书一软一硬搭配得极好,因此那些叛逆可谓是恨老爷入骨,所以用的是最厉害的毒,若非射中的不是要害而是右肩,老爷又见机得快,削去了一大块皮肉,服了解毒药,根本挺不了那么久。如今虽派了信使去京师,可究竟路途遥远,所以老爷就派了小的上广东来,希望三老爷能过去,也让他身前有个人……”

那信使跟随张攸多年,见张越面有难色,哪里不知道那是担心张倬此去是否有危险,可他受命而来,这事情又是十万火急,只得把心一横,再次跪倒在地磕了几个头:“小的知道三老爷此去有险,只求三少爷看在骨肉血亲的份上体恤体恤我家老爷。”

就在张越沉吟难决的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二哥怎么会突然打发人来报信,究竟出了什么回事!”

张越扭头一瞧,就只见父亲张倬已经是迈过了门槛。许是走得匆忙,张倬只是穿着一件雨过天青色的家常旧衫子,赫然是满头大汗。见此情形,张越连忙走上前去扶着其坐下,又一五一十地将刚刚那些话转述了一遍。看到父亲脸色苍白眉头紧锁,他便低声说道:“突然来了这么一桩消息,谁都是始料不及。爹还请先定定神,我再问问。”

因见那信使还是呆呆地跪在那里,张越也不及多想,转回去问道:“你既然是受命前来,我再问你几句话。第一,如今二伯父身受重伤,交阯总兵府的军务是谁掌总?第二,总兵府可曾追查到那刺客的来历?第三,除了二伯父之外,可还有针对其余人的刺杀,民间反应如何,总兵府和三司有什么措置?”

“三少爷为何问这个……”那信使已经是心急如焚,情不自禁地脱口问了一声,见张越脸色铁青,他顿时想起这位三少爷乃是方面大员,只得强耐焦心答道:“交阯总兵府的军务如今是副总兵荣昌伯掌总,也是由他主持追查刺客下落。我离开之前总兵府正在拷打刺客,听说那人死不开口,还没问出什么来。至于刺杀其余人……这等刺杀一年常常有三五起,只是几乎都失败了,再说总兵府和都司已经加强了戒备。至于藩司和臬司,小的离开总兵府的时候曾经去过藩司,正巧听说……黄老尚书病重,如今是陈洽陈大人掌事。”

“你说什么!”张越一个箭步上前,盯着那信使声色俱厉地问道,“黄老尚书病重,这事情当真?”

“小的绝无虚言,布政司和按察司已经向朝廷禀告了!”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张越原本就沉甸甸的心里更是压了一块巨石。刚刚再去问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想明白了,张超张起兄弟就算再快,一个月之内能赶到交阯已经是极限,父亲这一趟不得不去。既然要去,他自然是希望交阯的情形还在可控范围之内。然而,荣昌伯陈智原本就和二伯父张攸不和,带兵方略也只是寻常,再加上黄福病重,这交阯原本安定的局面竟是可能出问题!若是张攸万一挺不过去,交阯又突然大乱,父亲张倬再陷进去,那可如何是好?

“三老爷,三少爷……”

“不用说了,你先下去歇歇,我明天一早就带人上路!”

张倬不等那信使开口就直接撂下了一句话,见他欣喜若狂地连连磕头,随即起身踉踉跄跄出了门去,他这才看向了张越。见仿佛没听见自己刚刚说的话,自顾自地眉头紧锁来回踱步,他便站起身上前说道:“越儿,你二伯父既然是生死垂危,我只能去一趟。”

“我知道爹爹的心意。”张越抬起头来,郑重其事地说,“但交南那边的情势不好说,就算要去,也得做好万全准备。爹,你得多带一些人,袁伯伯放在这儿的可用人手,你先带上一半!”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十万火急

这些年闲来无事翻看史书,张越总会将宋明两朝拿来对比,每每想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繁华,《东京梦华录》所书不禁夜的灯火辉煌,就对如今的宵禁颇有抵触。然而,夜禁令是大明律中明文规定的,哪怕他如今是广东布政使,也没法废止这一条。因此,这会儿在黑漆漆的夜里只能凭着前头两盏灯笼在路上行走,怎么也快不了,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一路上撞上了三拨夜里巡查的军士,得知是布政司公干,他们仍是尽职尽责地查验了腰牌引凭这才放了过去。因是年前都司整饬之后的结果,张越虽感焦躁,却也没有亮出身份压人,等赶到市舶公馆已经是子正时分了。眼看着张布上前砰砰敲门,他不自觉地在心里盘算。

许久,两扇门终于咿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里头的门子探出脑袋拿灯照了照,看清张布顿时一惊。等听到是张越来了,他慌忙打开了门把一行人请进去,又打发了人往里头报信。不一会儿功夫,张谦的养子张永就带着曹吉祥匆匆迎了出来。

见过礼之后,张永忍不住问道:“张大人可是有什么要紧事?父亲昨夜睡得一直不安生,今早起来就请了大夫,大夫诊脉说是风热,开了药方煎汤服下,晚上很早就睡了。要是不那么紧急,我可以知会人去办……”

他这话还没说完,曹吉祥就抢前提醒道:“永少爷,张大人和公公是什么交情,若不是要紧事也不至于大晚上急巴巴地赶过来。我出来之前,公公就说过张大人不是外人,直接请到寝室去说话,不要耽搁了。这会儿时候不早,永少爷明日还要读书见人,不如先去歇着,这儿有我就够了。”

张越早知道张永木讷,此时只凭灯笼微光看不清他脸色如何,他少不得解释了两句,等到这位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他这才跟着曹吉祥匆匆入内。一路进了最里头的福寿院,他一跨过正房门槛,就闻到内间有一股挥散不去的药味,忍不住看了后头的曹吉祥一眼。

“张大人放心,大夫说不碍事。公公的身体一向好,每日都有散步练剑。”

得知并无大碍,张越这才放下心,遂穿过那高高打起的竹帘进了内间。见张谦已经在一个贴身小宦官的服侍下坐起身,正要下床,他便快走几步上前道:“既然病了,坐着说话也是一样,和我还闹这些虚文干什么?”

张谦这才坐了回去,使了个眼色打发走了那个小宦官,隔着竹帘瞥见曹吉祥在门外伺候,他这才问道:“怎么,又是哪里出了事?”

“不是广东,是交阯!”张越言简意赅地将信使刚刚说的那些一一转述了一遍,见张谦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又解释道,“虽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如今镇守总兵官是我二伯父,他这一重伤垂危,家父明日就要赶去,我放心不下,这是私情;而交阯方略当初是我进的,眼下总兵官重伤,掌布政司事的黄老尚书又同时病重,若是掌兵之人不慎重,那边的安定局势极可能一夕之间发生大变!我刚刚在家里连夜写了一封奏疏,但这毕竟不是广东军情,很难用八百里加急,张公公能不能请锦衣卫替我陈奏上去?”

永乐朝虽有三次北征一次北巡震动天下,但小小一个交阯曾经劳动英国公张辅率大军三次远征,累计不知道耗费了多少钱粮,张谦自然不会忽视这样一个地方。从张越手中接过奏疏草草浏览了一遍,他信手将其合上,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舒了一口气。

“你是担心万一那儿因此而发生什么变动,朝中弃守交南?”

“正是!”

如果大明只想自居中央之国不和外界往来,那么,是否拥有区区一个交阯自然是无足轻重。然而,从一国发展的长远来看,海上神威舰远洋,陆上保有交阯,这有利于整个东南亚纳入势力范围。因此,不等张谦开口,他就耐心地说:“以我对朝中部堂阁院大臣的了解来看,倘若交阯真的出大乱子,恐怕不少人都会趁此机会请弃交阯,而皇上就算不肯,恐怕仍会犹豫新任总兵的人选问题。我家二伯父在那里镇守多年……我不想看着家父陷进去,更不想看着当初大堂伯辛辛苦苦三次征伐打下来的地方,到头来却被人弃如敝屣。”

“好,我替你递!”张谦原本犹豫的就不是帮不帮的问题,而在于另一点,因此虽答应了,但仍是提醒道,“只是,如今安远侯就在广西镇守,从远近来看,自然是用他代你二伯父最为自然,其次就是副总兵荣昌伯陈智;而从用人来看,文官忌惮的是武臣久握兵柄,不然英国公也不会请辞中军都督府都督,而且杀鸡焉用牛刀,即便英国公正当壮年,皇上也未必能让他前往交阯领兵。至于你说的退而求其次那一条,也未必能得允准……”

“正因为如此,我实在是不得不提。”张越说着又想起了让父亲派人从自己的渠道送往北京英国公府的私函,当即正色道,“交人敬畏英国公之名,二伯父能多年镇守军功赫赫,其实也沾了一个张字的光。有的时候,杀鸡用牛刀,远比用菜刀来得稳准狠。陈季扩和黎利先后正法之后,交阯已经比从前安定多了,这一次蹦出来的不会是最后一批,但应该是最有实力的一批。铲除了这些人,佐以陈洽尚书,交阯至少可以安定二十年。至于后一条……我只是心里存着担心,并不是想以身试险。”

既然张越心意已决,张谦便没有再劝,当即唤了曹吉祥进来,当着张越的面将奏疏封口,这才交给了他:“你现在立刻去锦衣卫广东卫所,让他用八百里急递把这封奏疏送到京城,等到了之后让他们直接递给东厂厂督陆公公,转呈皇上。记住,对他们说,十万火急,让陆公公斟酌着选好时间递上去!”

曹吉祥刚才侍立在门外,里头的谈话虽不是句句分明,却是听到了一多半,自然能明白事情的紧急程度。此时他连声答应了之后,立刻把东西往身上一揣,急急忙忙出了屋子往外赶去。他这边厢一走,张谦就对张越说:“既然你爹这次是一定要前往交阯,你可得好好预备些妥当人跟着。他这不是公务,我不好往锦衣卫调人,只能借你两个身手好性子机灵的护卫。你身边的彭十三不是英国公征交阯时的家将吗?请他陪着去,在交阯,他一个人顶十个!”

“我来之前,他已经自动请缨……我虽应了,只是觉得对不住他,他毕竟刚得了儿子。”

见张越脸色不好,张谦便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他是你大半个师傅,这些年鞍前马后跟着你,出力无数立功无数……他是英国公的人,之所以甘心跟着你,也是因为你以真心待他,他自然以真心待你。别嗟叹了,赶紧回去准备,这一夜你家里怕是没人能睡好!”

正如张谦所说,这一夜,张家官廨灯火通明,几乎人人都是彻夜未眠。孙氏虽说暗地里抹眼泪悄悄埋怨了好一番,却仍然亲自给丈夫打点行装;张倬连夜派了心腹家人往四处调集人手,又忙着见人,嘱咐各种事宜;杜绾带着崔妈妈和管事媳妇们准备药丸用具;彭十三则是忙着整顿马匹和兵器等等……总而言之,就连张赴静官这等年纪尚小的孩子,也几乎没法睡一个好觉,天不亮就赶到了上房。

张倬已经换上了一身结实的衣裳——好在他向来是简约随便的性子,衣裳并不是大红大紫的招摇,否则这次前往交阯,行装就是最大的麻烦。安慰了妻子,又勉励了眼睛通红的幼子和长孙,他最后就把张越留了下来一块用早饭。父子俩一边吃一边在屋内商量了半个时辰,这才双双出来。

因这一次分别不知道得多久才能团圆,张越少不得亲自把父亲送到了官廨后门,这时候,张谦派来的两个护卫已经和张家此次随行的人会合在了一起。跟着父子俩出来的信使见张倬径直趋前上马,便回过头来向张越重重磕了三个头,这才跟了上去。虽说心里翻腾,但张越看着一行人纷纷上马,终究没有说话,眼睁睁地看着这十几骑从小巷疾驰而去。

二伯父张攸虽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终究是他的嫡亲伯父,当初头一回从交阯回来就送了大箱东西,后来张信被贬,他又自动请缨重回交阯,等到后来安南用兵不利,又是自动请缨,算来竟是在那里过了半辈子。别说交阯原本就满是瘴气毒虫,就算是再好的地方,张攸和妻儿一别就是数年,如今兴许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得……他唯有希望父亲张倬这一趟能赶得及,也希望张谦通过锦衣卫能够尽快将奏疏送上去。

交阯交州府。

自从永乐年间张辅一定交阯,设交阯布政司以来,永乐皇帝朱棣就将安南彻底归入了中原的版图,分交州、北江、谅江、三江等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又以太原、宣化、嘉兴、归化、广威五州二十九县直隶布政司。各地又全都设立了卫所和巡检司等,可谓是做好了铁桶万年的打算。后来虽因中官马骐大肆搜刮激起民变,但当地土官豪强也确实暗怀叛心。如今召回了镇守太监,又连着几年镇压安抚,局面一度恢复到了当年最好的时候。尤其是交阯布政司所在的交州府,一度成为整个安南最繁华所在,行商云集。

然而,这些天的交州府却显得戒备森严,大街上冷冷清清。往常张攸日日点卯见兵将的总兵府赫然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卫,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深重的寒霜。前衙如此,后衙也同样是如此,从亲信家将到贴身小厮,走路都是蹑手蹑脚,连交谈的人都没有。而居中三间药味浓重的主屋里头,则更是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怎么样,大人可有好转?”

见那诊脉的大夫满脸为难之色,一个年轻的小厮顿时焦躁地用拳头击了击左掌,随即没好气地摆了摆手。见那大夫如蒙大赦地要走,他忽然听到床上传来一阵动静,连忙俯身一看,见面色惨白的张攸睁开了眼睛,连忙一个箭步上前把大夫拖了回来。见那人又诚惶诚恐地重新坐下来诊脉,他连忙上去在水盆里拧了一根凉毛巾,这才上前弯下腰给张攸擦了擦汗。

“老爷,您可是醒了!”

“我这次睡了多久?”

低头把耳朵凑上去的小厮好容易听清楚了那说话的声音,连忙低声说:“老爷,这次才一天一夜。”见张攸皱着眉头又要说话,他又抢在前头说,“您放心,按照脚程,这会儿往广东的信使应该已经到了,只要得到消息,三老爷必定会尽快过来。如今内外都安定,您只要好好养伤就行了。大夫说了,扛过最初的这几天,就不会那么凶险了。”

从那天中箭之后伤处突然麻痹,张攸就知道箭上必定啐了剧毒,因此想都不想就削去了那一大块皮肉。亏得他一直对蛇毒有防范,当即让人吮出了毒血,又服下了当地人最好的蛇药,回来之后更是请来了交州府几个最好的大夫,这几天却仍然是时昏时醒。见那大夫说了一大通好话,却是半句实在的都没有,他便露出了不耐烦地表情。

“去门外等着!”小厮板着脸对那大夫吩咐了一句,等人一走,他连忙在床头坐了下来,又把头凑近了一些,“老爷若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但请吩咐。”

“颛福,去……请黄老尚书来。”

倘若是别的什么吩咐都好,但听见黄老尚书四个字,颛福顿时脸色不太好看。正预备打个马虎眼,他就瞧见张攸盯着自己,眼神异常严厉,只得实话实说道:“前几天刚刚得到的消息,黄老尚书重病不起,眼下那边也正请大夫调治。”

一听这话,张攸顿时悚然大惊,支撑着想要坐起身,他却觉得四肢全都不听使唤,只有咬牙的声音清晰可闻。见颛福慌乱地连声劝慰,他好容易才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又问道:“如今我的总兵大印在哪里?”

“军情紧急,建平府和广安州等地都报有叛逆,昨天荣昌伯领了您的征虏副将军印,已经前去征讨了。如今交州府附近大约有都司衙门所领的各路军马五千余人,可保此地不失……”

“只保交州府不失有什么用,这里要是丢了,交阯也就完了!”

张攸咬牙切齿地吐出了这么一句话,随即气喘吁吁再也无力多言。仰头望着头上那顶葱绿色的蚊帐,他只觉得心里空空落落无处安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苦心经营维持,也在军中栽培了不少可用人才,如今他一倒下,黄福又病倒,荣昌伯陈智就立刻带兵出征……倘若坏事,就是坏在这家伙手上!

他竭力让颛福又靠近了些,这才低声说道:“去见陈洽尚书,就说是我说的,都督方政和荣昌伯陈智不和,如今他在交州左近,请他主持交州军务。这不是商量,让他决不可延误!该死,我要是早醒一日,怎会让陈智就这么轻易地带了兵出去!”

第七百六十五章 永宁宫明示暗语,仁寿宫唇枪舌剑

和张越猜疑的不同,永宁宫孙贵妃眼下已经真的显怀,平日能穿的衣裳如今都穿不得,因此朱瞻基早吩咐了尚服局新制,又调拨了好几个可靠的太监宫女过来伺候。虽然先前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但这一次害喜的反应却比上一回严重了许多,常常是吐得昏天黑地,就是太医也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朱宁从张太后那儿听说,于是送了一张药膳方子,张太后又差遣了经验丰富的老宫女,她这才勉强有了些胃口,晚上也能囫囵睡上三四个时辰。

皇帝登基已有两年,后宫嫔妃却是鲜有喜讯,因此仁寿宫早有话传来,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孙贵妃自知不讨张太后待见,也乐得在自己的宫里逍遥。这天在明性堂中漫不经心地翻着书,她忍不住摩挲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心里盘算着能生一个儿子。

“娘娘,王公公奉命给您送瓜果点心来了!”

听到这话,孙贵妃顿时扔下了手中那一卷花间词,在宫女的服侍下坐直了身子。见王振进来跪叩问安之后,报了些东西的名字,她少不得淡淡问了几句,待得来人是半道上遇见皇帝,这才得了这么个跑腿的差事,不禁抿嘴一笑:“这么大热天,你可是多跑了一趟。”

“小的不过是多走两步路,再说闲着也是闲着。”王振笑容可掬地站起身来,瞄了一眼孙贵妃丢下的那本《花间集》,这才笑呵呵地说,“娘娘如今有了喜,皇上可是关切得很,成天闲下来的时候都念叨好多回,晚上竟多半都是在乾清宫独过的。”

后宫那么多嫔妃中,唯独孙贵妃是和朱瞻基自小青梅竹马情分非常,此刻听着这话越发觉得欢喜,立时命人厚赏了王振。而王振既瞧见了那本花间集,少不得卖弄些本事,拣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好词解说了一番。朱瞻基原就是书画诗词全都好一手的皇帝,后宫嫔妃无不在这一点上投其所好,孙贵妃自然不例外。此刻见一个太监竟能说得上这些,她立刻生出了兴头,竟是留着王振伴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内书堂派人来请,她这才放了人回去。

人既走了,想到朱瞻基白天处理国事,顶多也就是晚上才能来,而且也不能留在此地过夜,孙贵妃不禁有些无趣,闷闷地丢下了书,竟是随手撕起了一旁的折扇。撕着撕着,她就想起了刚刚王振字里行间的暗示,忍不住眉头紧蹙。自古以来天子宠妃不知凡几,可有好下场的却寻不出几个。况且就算她这一胎是儿子,也占不了嫡长的名分,若是也如郭贵妃……

“娘娘这取乐法子倒是新鲜。”

孙贵妃闻言抬头,瞧见是朱宁进来,顿时丢下了那已经如同竹篾一般的破扇子,扶着宫女的手就想站起身来。直到朱宁笑吟吟地行礼之后扶了她坐下,她这才欣喜地说:“宁姑姑怎有功夫来看我,莫不是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亏得有你,否则我这吃不下睡不香的毛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这一胎能否平安生下来也未必可知。”

“我只是想着试一试,谁知真有效用。再说,太后不是也派了人来照应?”朱宁抬头瞧了一眼那两个端庄恭肃的老宫人,不露痕迹地使了个眼色,等她们悄悄退下,她这才关切地问了孙贵妃的起居饮食,又笑道,“等我回去禀报了太后,她老人家也能放心了。”

尽管自小在张太后跟前长大,可孙贵妃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这位国母的不苟言笑,而是张太后统御六宫的手段,敬多于爱,怕更多于敬。她知道朱宁如今是张太后跟前最得信赖的人,这一句话必定不是无的放矢,顿时眼睛一亮,才想说话,右手就被朱宁轻轻捏了一捏。

“太后嫡亲的两位公主,在太后面前如何相待,娘娘可还记得?”见孙贵妃有些茫然地看着自己,朱宁想起这些天听到的零碎言语,以及张太后话里话外的暗示,更压低了声音,“虽是母女,却也是以大礼相待,平日少有私情。太后就是这样的性子,哪怕娘娘从小是太后宫中抚育长大,不假辞色也并不奇怪,并不是说太后就真的不爱娘娘。当年的名分是太宗皇帝定的,太后贤淑孝悌天下闻名,有的时候便不能有偏爱,娘娘可明白?”

朱宁这一步近似一步的解说,孙贵妃顿时有些惊觉,不由得揪紧了手中的帕子。尽管知道心里的那丝担忧不能对人言,尽管知道朱宁提醒的是正理,可她还是不甘心,好一会儿才迸出一句话来:“宁姑姑说得固然没错,可我心中的怕又有谁知道……”

“但使行得正坐得直,就没什么可怕的!再说,有些制度也并非绝不可改!”

斩钉截铁地撂下了这话,瞧见孙贵妃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朱宁顿时醒悟到自己说得有些过了。然而,其余的她都能忍,唯独殉葬这一条却是深恶痛绝,即便是当初父王朱橚的嫔妾都是自愿殉葬,可瞧着那些如花似玉的少女,她就觉得满心不忍,这会儿竟是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然而,此时此刻她不好再作解释,留下陪孙贵妃又说了一番话,这才站起身告辞。

出了永宁门,从东六宫绕到仁寿宫,再次见了张太后,她这才预备离宫回家。因贪图方便,她素来是由夹道走东华门。然而,才绕过拐角,她就看见一个小太监飞也似地从前头跑了过来,在她面前行过礼,就急急忙忙地问道:“郡主,太后可在仁寿宫?”

“这么晚了,太后怎还会去别处走动?”朱宁诧异地挑了挑眉,见他双手拿着一样东西,顿时心中一动,“瞧你这模样,似乎是打内阁直房过来的?”

“正是,南边出了了不得的大事,杨阁老请小的赶紧呈递给太后请见。”那小太监又磕了个头,这才爬起身来,“赶明儿小的再给郡主赔罪,这会儿十万火急!”

瞧见人一溜烟跑了,朱宁琢磨着“南边”这两个字,一时又想起张太后虽说并没有完全撂开手,可管的只是军国大事,脑海中顿时生出了一个念头——莫非是交阯?关切归关切,但想着此事自有文武去管,她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当下继续往外走。待她到了东华门外的时候,后头却再次有一拨人风风火火地赶了出来。

这次出来的就不是什么微不足道的小太监,赫然是如今御前第一得信赖的太监王瑾。王瑾见是朱宁,却只来得及点了点头,旋即就带着几个随从上马飞奔而去。瞧见这光景,朱宁油然而生惊悸,却不敢贸然打听,直到抵达公馆,这才派了妥当人去打探消息。是夜,她终于得到了准信,立时明白了之前王瑾那一趟是奔何处去的。

除英国公府外,别无他处。

偌大的仁寿宫此时一片静寂。张太后素来驭下极严,更不用说此时呆在此地的除了皇帝朱瞻基之外,还有杨士奇杨荣蹇义和英国公张辅。相比四个面沉如水的臣下,朱瞻基的脸色很不好看,而侍立在他身边的王瑾和陆丰无不是眼观鼻鼻观心。

陆丰早在昨天就收到了张谦送来的加急文书,可那会儿交阯总兵府和布按两司的急报都没到,他寻思许久,终究没敢早送上去。直到今天交阯总兵府都司和布按两司的公文先后抵达,他犹豫了老半天,终究仍是暂时没有将张越送给朱瞻基的公文递上去,只是借故到了天子跟前,之后便陪着来了仁寿宫。此时见朱瞻基震怒非常,他心里亦有盘算,毕竟,要是身在广东的张越送信竟然比早一步出发的交阯更快,这缘由就不好圆了。

即便有锦衣卫帮忙,有时候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陈季扩叔侄之后有黎利,黎利之后又是连年复叛。交阯驻军屯田,归入中原已经有十几年,可年年出产有限投入却多,不是长久之道。此次虽说总兵府和布按两司的奏报除却提到阳武伯遇刺以及黄尚书病重之外,只是附带提了提交阯布政司的一些地方有零星叛逆,所以以臣之见,不用反应太激,以镇守广西总兵官安远侯调集兵将前往即可。”

尽管平素对于杨士奇的老成持重颇为敬重,但一听到他说是零星叛逆,张辅顿时皱起了眉头。他刚刚收到了张越的私信,立刻就派人通知了张超张起兄弟,赶来这里的途中也是好一阵思量。别人不知道交阯的情况,他却是先后出征三次,往来四次,哪怕不是了若指掌,也是知之甚深。之前第一次平定了交阯回来,原以为能高枕无忧,结果每次都是他一回来那里就是乱成一锅粥,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去了四次,直到永乐十四年方才回归。

“太后,皇上,无论是镇压还是安抚,交阯之地要长治久安,在于人。”

见张太后和朱瞻基都为之一动,张辅便侃侃而谈了起来:“交阯远在边陲,镇守总兵官是一个苦差事,都布按三司亦然,更是官员谪迁之地。然而,那里民众叛逆不服,兵将又是中原调去,再加上官员常常思乡心切无心教化,如何能治理得好?当初朝廷改了方略,除黄福尚书之外,一度也调了寥寥几个正途官员去,但多年不曾将他们调回,自然是让他们心灰意冷。此次交阯有变,固然是巧合,但张总兵已经镇守五年有余,黄老尚书更是在那里一呆就是十几年,若不能后继有人,迟早有一点会有闪失。”

蹇义对张辅的这番话很是赞同,也随之附和道:“臣附议太师英国公所言。交阯之地若是易守易安,先帝之时也不会数次征伐方才得以平定,不可轻忽。”

话音刚落,杨荣就沉声问道:“若是让安远侯率兵往镇便是轻忽,那么敢问蹇尚书,什么才是不轻忽?莫非边地稍有不安,就需劳动太师英国公亲自领兵?”

瞧见蹇义被自己两句话噎着了,杨荣正欲再说,却听见最先开腔的杨士奇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打消了再刺上一句的打算。虽说在内阁和杨士奇时常有争执不下之处,但在外人面前,他却不想让人占了上风。此时此刻,见朱瞻基已然难断,他到了嘴边的不宜以荒服疲中国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

眼下……终究还不是时候。

三文一武终究还是没有达成一致,因此在张太后首肯之后,朱瞻基便让四人回去之后主持明日阁议部议府议,这才让他们散了。等到人走,他刚想请示母亲的意思,张太后却摆了摆手:“这样的军国大事,由我一个女人决断不妥当。且等最终廷议的结果出来之后再说。阳武伯张攸和尚书黄福经营了这么多年,基础不至于轻易垮塌。”

说到这里,张太后微微一顿,随即说道:“阳武伯既然是中了毒箭重伤垂危,且选一个太医前去调治,他的两个儿子里头,挑一个过去看看吧。这么多年,他毕竟功劳不小。”

朱瞻基一一应了,等出了仁寿宫,心不在焉的他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了一声呵斥,一抬头就看见永宁宫的一个小太监正在大门口探头探脑。若是前些日子,哪怕不在永宁宫过夜,他也必定会过去瞧瞧孙贵妃,今天晚上却实在是没了心情,就淡淡地对王瑾吩咐了一声。出了长信门,他摆手止了肩舆,竟是安步当车地走在了天街上。此时远远的,尚能听见在乾清门和日精门月华门之间提铃宫女们高唱天下太平的声音。

跟在后头的陆丰见其余人都只是远远跟着,这才赶着上前了几步,在朱瞻基身后一步远处低声说道:“皇上,广东布政使张越托市舶太监张谦张公公从广州捎来了奏疏,锦衣卫连日急赶,刚刚小的赶过来之前刚送到。”

朱瞻基倏地回过头来,见陆丰双手呈上了一本奏折,他却没有立刻接过。果然,陆丰的声音这回更压低了一些:“小的问过送信的锦衣卫,阳武伯此次确实极其不好,往京师急报的同时,也打发了人去广州请张越的父亲去交阯见最后一面。得到讯息的当晚,张越就去见了张公公,又托付张公公把这么一份奏疏送过来,之前小的陪皇上去仁寿宫之前刚到。”

第七百六十六章 乌鸦嘴

交址那边突然打发了一个信使过来,结果第二天张越的父亲张倬就带着十几个人匆匆离去,这自然瞒不过广东布政司上下的属官。尽管他们并不明白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但向来平易近人的张越一下子沉默了许多,甚至会常常发呆,众人自然是全都看在眼里。于是,议论了几天,不少人的猜测就渐渐接近了那个真相。

能惊动家里的老大人亲自跑一趟,必定是那位总兵官阳武伯出事了!

对于旁人的揣测,张越看在眼里,却一个字都没提,只是默默地升堂理事,晨昏定省的时候都少不得安慰一番忧心忡忡的母亲。须臾就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交址那儿再没有打发人过来送信,倒是父亲和袁方早就铺好的来自京城的消息渠道异常畅通,每两三日就会有讯息传来。从朝中已经派出一员太医和张超一起飞速南下;到廷议众说纷纭,安远侯柳升任总兵官呼声最高;再到英国公张辅自动请缨,朝野哗然……间中还有不会看眼色的大臣提什么天子膝下荒凉,该当选淑女充实后宫绵延国嗣,结果却被申饬降职。总之,大事就是久议不下。

以前朱棣还在的时候他没有太大感觉,现在想想,和开国那批功臣相比,靖难功臣中真正的大将之才实在是太少了。成国公朱能算一个,但可惜英年早逝;淇国公丘福曾经也算一个,但北征大败却证明那不过是矮子里拔高子;英国公张辅崛起于三征交址,谋勇双全又善于为人处事,可如今竟是难能再当一军主帅。至于其余侯爵伯爵,第一代的不是老了就是死了,第二代第三代则是远逊色于前代,至于此次交址总兵官一职众望所归的安远侯柳升……

他实在是怕这位勇武有余谋略不足的世交长辈因轻敌捅出什么漏子来,史书上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老师。”

正在批公文的张越正在失神,突然听到几声低低的呼唤,立刻回神抬头。见眼前是李国修,他这才放下笔问道:“什么事?”

“外头皂隶来报,广西那边有人来了,来人声称是总兵府的信使,正在泊水厅东边的耳房里头等候。”因见张越皱起了眉头,他连忙补充了一句,“我刚刚瞧见老师正在思量,就过去从木棱窗瞧了一眼。来的总共是三个人,两个仿佛是随从,而为首的那个身材健硕阔眉大眼,瞧着很有气势,不像是平常的信使。”

瞄了李国修一眼,张越不禁笑道:“你倒是机灵。”

虽说当初和安远侯柳升很有些交情,但自从柳升调任广西,两人反而没什么往来。柳升却不像顾兴祖那样处处要昭显总兵权威,很少有移文咨议这等事情,派信使更是前所未有第一次。仔细想了想,他就对李国修吩咐道:“你留在这儿,待会和子钦把这些公文一一看过,留下你们的夹片,回头我瞧过再作计较。若有人来,一定要我决断的就让他们等一等,其余的让他们去找项大人。”

出了三堂,张越沿着布政司前衙的中轴线穿过二堂,又绕过旁边一扇角门,这才是那边专用来接待四方信使的三间泊水厅。往日总有皂隶杂役在这儿张罗茶水等等,可这一次两个皂隶却都站在院子门口张望。一瞧见他,两人慌忙上前赔罪,道是来人架子大,竟是把他们赶了出来。听到这种奇闻,张越顿时更是狐疑。

待到了耳房门口,他就瞧见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正犹如一根标杆似的站在门口,依稀有些眼熟。走到近前,见那人二话不说就打起了帘子,又弯了弯腰行礼,他一下子就想起曾经在京城安远侯府见过此人,目光顿时往屋内看去。虽说乍然从明到暗眼睛有些不惯,可他仍是一下子就看清了居中而坐的那个人,顿时大吃一惊。

“安……”他把到了嘴边的另两个字吞了回去,快步走上前长揖为礼,随即才苦笑道,“伯父怎得亲自来了?”

“你以为我想来?”安远侯柳升向来是直来直去的脾性,听了这话就没好气地说,“要不是因为在广西处处不安生,左一个又一个消息让人心烦意乱,我何必改头换面悄悄走这么一趟,还得冒着御史弹劾锦衣卫上报的险?”

他说着就招手让张越走近些,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又埋怨道:“我说小张越,这回我可得和你算算账。当初汉王谋反,我自动请缨,结果你没带多少人跑了一趟把事情解决了,抢了我活动筋骨的机会。等我如今准备安生颐养天年了,你好端端的把顾兴祖拉下了马,我只能放下右军都督府的都督不做,跑到广西这四处是蛮子的地方镇守;这一回你家二伯父出事,你要是举荐我上交址,我可和你没完!砍那帮安南蛮子的脑袋换不了多少军功,没意思!”

柳升当年还未封爵的时候,就曾经从张辅征交址,自然是比别的勋贵更适合出镇,可他自己却绝不乐意。他说话直来直去,心底却透亮。当初永乐皇帝朱棣还在的时候,他掌总京营,除却英国公张辅,宠信就得算他了。而且他已经是侯爵,这回再去交址,别说进爵必定无望,而且猴年马月才能回朝?在那种不是丛林就是大河的地方打仗,实在是不痛快!

哪怕是想破脑袋,张越也没想到柳升竟是这么来兴师问罪的,顿时唯有苦笑。这世上没有功利心的人原本就是凤毛麟角,而柳升能一路升迁到侯爵,也绝不是什么纯粹的粗人。因此,在听明白柳升的意思之后,他就索性一摊手撂下了大实话。

“伯父当初曾经帮了我不少忙,咱们两家又是世交又是姻亲,那些含含糊糊的话我也就不说了。得到交址的消息之后,我就向皇上递了奏疏,提了两条措置。一是请英国公领总兵衔征交址。”

说了一大通话,这会儿柳升正在喝水润嗓子,一听到这话险些一口水喷了出来,放下茶盏就瞪大了眼睛:“什么,你居然荐英国公?你难道不知道你家大堂伯已经是太师?他放着其余军国大事不谋,眼巴巴跑一趟交址,你不觉得这是小题大做?”

“试问伯父,如今天下还有何处为乱?”

张越见柳升闻之一愣,便掰着手指头数道:“北边瓦剌三部时而内讧,时而一致对抗阿鲁台,两边打得没个消停乱成一锅粥,虽说时而也有寇开平大宁的,但毕竟比从前攻势小了;辽东女直在奴儿干都司也太平得很;自打神威舰往日本去过之后,沿海各地没再闹过倭寇;西域册封法王佛子等等众多,亦是稳稳当当。至于各地,虽说也有蛮乱或是叛逆,但终究只是零星的火点子。相比之下,交址那边就算是近期最大的军国大事了……不是我多虑,恐怕那儿真得出大乱子。既然交人畏英国公如虎,那么,就派他们最怕的人去!”

话已至此,柳升顿时哑然。而张越想起之前那信使曾经提过掌兵权的换成了和张攸有隙的荣昌伯陈智,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其实,交址局势理当不至于如此,只要戒备固守,未必真要英国公去。只是,我听说副总兵荣昌伯如今接管兵权,忍不住就往最坏的方面去想。如今交址驻军多在交州府沿线,就怕荣昌伯为了贪功带兵贸然出击,万一中了埋伏……伯父,自永乐朝以来,我朝用兵败绩的那几次,不是敌众我寡被围困兵败,就是因为冒进而中了埋伏,因而才最终溃败!”

柳升打过交址,战过倭寇,又领中军从北征,向来不屑于和文官谈用兵。只不过,张越毕竟和那些纸上谈兵的文官不同,刚刚这番话他倒是听进去了。荣昌伯陈智这样的二代勋贵他并不放在眼里,想想从前见过陈智的脓包样,他甚至还点了点头。

“你倒是没说错,单单是你二伯父重伤和黄福重病,倒是未必需要这么紧张,可要是搁着那么个家伙领兵,兴许还真的会坏事……不过,不是我泼你凉水,朝廷多半不会同意让你大堂伯出征!”

张越当然知道此事的艰难,就是照史书上宣德初的两次败绩之后,太师英国公张辅同样是没能得到领兵出征的机会,于是在力争不得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交址被弃。这还只是在开头,其后弃开平,也没见张辅发挥什么作用。英宗即位,张辅虽是勋臣之首,却没了谋划之权,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土木堡,由此勋贵几乎一蹶不振,大明朝从而成了文臣和宦官争锋的天下。

然而,如今的朱瞻基待张辅毕竟亲厚得多,而且他在奏疏上清清楚楚地表明,眼下若是认为杀鸡不用牛刀,异日养鸡成虎,养虎成患,则牛刀屠虎难矣。

就在他和柳升相对无言之际,外头突然响起了一声喝问。下一刻,帘子就被掀起了一条缝,侍立在门外的那个家将探进脑袋来,低声说道:“老爷,张大人,有来自交址的信使!”

“把人叫到这儿来!”

“快让他进来!”

尽管柳升是客人,但他这会儿却反客为主,几乎和张越同时吼了这么一句。没过多久,一个风尘仆仆的人就跨过了门槛,恰是当时随同张倬前去交址的一个长随。他一进门瞧见有外人,顿时有些发愣,待到张越出言催促,他方才赶紧上前双手呈上了一封信。张越也没在意柳升凑上前来看,取出信笺展开来从左到右一浏览,脸色顿时僵了。

“我说贤侄啊,你还真是乌鸦嘴……”

听到耳边这么一声说不清是感慨还是埋怨的话,张越不禁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揉了揉太阳穴,没好气地苦笑道:“我如今只后悔当初以为二伯父张攸在交址料理得诸事妥当,没有再加把劲让荣昌伯回京,换一个人任副总兵……想不到他这次竟然贸然出征,导致溃败!他是伯爵,二伯父和黄老尚书还能压着他,陈尚书他们几个却是没法子!”

“这还用说么?那些个只会磨嘴皮子的文官算什么!”

尽管荣昌伯陈智此次招致大败,但安远侯柳升言谈间却仍是对那些文官不屑一顾。也难怪他如此,他当初那会儿随同靖难起兵,之后又南征北战的时候,那些文官不是在安全的地方筹划,就是还在家里读书备科举,如今却是一层层占据了实权位置,心里自然颇为不忿。

恼怒地从张越身边离开,他看也不看那个满面惊疑的信使,背着手走了几步就回转身说:“事已至此,我也不便多留,这就回去了。这回若是皇上派英国公,则是万事大吉,要是我……我也不说什么别的,到时候必定点了你跟我这一遭就是!怎么样,你敢是不敢?”

“有何不敢?”

二伯父张攸生死未卜,如今父亲张倬又已经身在交州府,张越只觉得心里一团乱,听柳升这么说,他几乎是想都不想就答了一句。瞧见柳升一改之前的厉色,忽然笑眯眯地端详着自己,他立刻醒悟了过来。

“伯父何必用此激将法,我上的奏疏里头原本就说,一则是用英国公领兵出征,二则是若另派总兵官,则我自请前往参赞军务。”

“果然不愧是张氏子弟,有担当!”

柳升大步走过来,满意地在张越肩膀上一拍,随即二话不说地出了门去。他这么一走,另两个随行家将也慌忙跟上,于是下一刻,这偌大的屋子里就只剩下了他和那个回来报信的信使。张越问了几句那边的情形,得知张攸的状况很不好,但亏得他之前请了都督方政主持交州军务,总算是保着了一点元气,他不禁更是深深叹息。

不消说,那些举起叛旗的家伙恐怕是蓄势多时了。

瞧见张越站在那儿脸色变幻不定,那长随终于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少爷,您真的要请缨去交址?那儿已经完全乱套了,交州府还好,其余的地方可是贼兵横行!”

“去不去还难说得很。”张越淡淡地撂下一句,随即看着那长随,又吩咐道,“记住,刚刚见到的人不要往外去说。太太指不定待会也要见你,且让人捎话进去,等有了信出来再歇着。你这一路辛苦了,功劳亦是不小,我也不赏你什么,异日自会提拔你家小子。”

那长随一路行来原只是满心惊骇,此刻顿时大喜过望,忙跪下磕了头,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等到他一走,张越方才轻轻拍了拍额头,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

“只希望二伯父和父亲平安无事,阿弥陀佛!”

第七百六十七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妹妹出生的时候静官还小,没有多大感觉,如今多了个弟弟,他只要一下课或是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往秋痕那儿凑,常常看着那脸上皱皱的小家伙出神。由于秋痕死活央求过,杜绾又由于自个当年的事默许了,因此这一回张家也不曾请奶娘。秋痕在坐蓐期间调养得好,奶水自然充足,落地就是大胖小子的端武更是养得白白胖胖。

“这就是弟弟?才只那么一丁点大……”

“还一丁点大,你当初生出来的时候,可还是不及你弟弟呢!”琥珀见静官只顾踮着脚瞧着小床中熟睡的孩子,不禁笑吟吟地在他脸颊上轻轻一捏,“别有了弟弟就忘了妹妹,这几天因为天热,你妹妹发了好些痱子,一直都在嚷嚷着,你这个当哥哥的还不去看看她?还有,太太和少奶奶虽说都不在,可你不如去瞧瞧你爹爹,他这些天可是心情不好。”

“妹妹那儿我天天都去,早上我还送了她一瓶花露!可爹爹的脸色实在怕人,娘让我不要去扰了他。”静官挺起胸膛答了,随即好奇地在琥珀脸上瞅了又瞅,忽然咋咋呼呼地说,“二姨娘,你现在比从前笑得多了,瞧着更好看了!”

正在忙着绣肚兜的秋痕听了忍不住扑哧一笑,见琥珀一下子怔住,而静官则是做了个鬼脸,一溜烟走得没了踪影,她就打趣道:“瞧瞧,就连他也看出了端倪来!自从你打琼州府回来,气色就一日好似一日,大家看着心里都欢喜呢!唉,原本明明是最安定不过的日子……”

“老爷和二老爷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琥珀不等秋痕说完就一口截断了她的话,随即双掌合十喃喃自语了几句,突然扭头看着秋痕说,“如今你母子平安,得空了咱们请了太太和少奶奶去光孝寺上香还愿如何?那一次求签全都灵验了,这一次不若也请一支平安签。”

这边姊妹俩商量着如何去光孝寺上香还愿求平安,那边跑出院子的静官一个不留神,险些在拐角处和张越撞了个正着。一抬头瞧见张越那脸色仿佛不那么美妙,静官连忙乖巧地行了礼,又低低叫了一声爹,随即低着头等训。可良久,他却感到一只手在脑袋上轻轻摩挲着。

“父子连心本天性……那儿一乱,也不知道拆散了多少家人……”

“爹爹是在思念祖父么?”自打那一回被杜绾狠狠教训了一顿,临字帖临得手腕发酸,静官哪怕是平日偶尔听到一点什么,也再不敢轻易说出来。可是,瞧着父亲那种很少得见的表情,他仍是忍不住说道,“祖母也很想祖父,我瞧见没人的时候,她曾经一个人悄悄地在屋里掉眼泪。我进去对祖母说,祖父一定好好的,祖母又搂着我哭了一阵子,眼泪把我的衣裳都打湿了。爹爹,等我长大了也当大将军,一定带着大军把那儿踏平了!”

听说母亲孙氏背地里伤心,张越只觉心里沉甸甸的,待听到最后这孩子气的言语,他却忍不住莞尔,屈指在小家伙的脑袋上轻弹了一下:“你倒是会说,谁对你说大将军就能带兵?”

“演义话本不都是这么说的么?”静官话才出口就醒悟到自己露了馅,不等张越责问,他就赶紧跪了下来,老老实实地说,“爹爹别怪罪别人,是我听小方先生说起,央求他带我和六叔出去瞧瞧,他起先不肯,磨不过我才应了。也就是在那儿,我才知道交阯在哪儿,还知道英国公曾经在那儿打过好多胜仗。”

“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然后又夸大到外头去的好处,这都是谁教你的?”

见静官吓了一跳,然后可怜巴巴地抬头看着自己,张越只觉得越发好笑,一手就把人拉了起来,脸上却越发绷得紧紧的:“你就是不说我也知道,你小方先生素来是老实人,你六叔就更不用提了,循规蹈矩生怕惹事。只有你,面上老实憨厚,心眼却多得很,说不是你撺掇的我也不信……”临到末了,他却突然笑了,“小机灵鬼,你那点勾当,指量别人不知道?”

“啊?”

静官这才知道自己的秘密压根不是秘密,顿时耷拉了脑袋,规规矩矩地跟在父亲旁边。瞧着他又恢复了这等老实的样子,张越便一路走一路说道:“并不是成天在家里死读书守规矩,就是懂诗书知礼仪的大家子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见多识广,这才是真正的治学之道,当初你外祖父和姨父都曾经游历天下。你这个年纪,偶尔出去玩耍也没什么,再说,也不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若不是如此,你娘哪会默许?”

“原来娘都知道了……”

都说严父慈母,可张越外头公务繁忙,虽说早中晚也常常回后衙用饭歇息,但却不会十分过问他的功课,反倒是杜绾管得多管得严厉。那严厉倒不是训斥责打,也不在功课好坏多寡,只在用心二字。于是,静官生怕自己偷拉着张赴跟方敬出去逛的事给母亲知道。嘀嘀咕咕了一句,他总算是松了一口大气。

眼看跟着张越快到书斋时,静官心里正盘算送走了父亲,然后去寻母亲老老实实坦白了,免得他日应景儿又被拿出来说道,却不想张越突然站定了,又自然地伸手牵了他。

“爹?”

“你不是一直很想看看爹爹那书斋和你读书的书斋有什么不同吗?今天就带你瞧瞧。”

满头雾水的静官跟着张越到了书斋面前,忙里偷闲瞧了一眼上头的自省斋三个大字,旋即才进了里头。书斋中既有书香也有墨香,隐约可见布帘子后高高的书架,却是一个人影都没有。他还没来得及寻思,就被张越带到了最里头一间,却见是四壁空空荡荡,只有木地板上安设着两个蒲团。

莫非是父亲闲来无事在这儿打坐当和尚玩?

“这是我当初和英国公学的。上来坐下。”

等静官上去端端正正地坐好,张越方才盘腿在他对面坐了,见小家伙眨巴着眼睛瞧着自己,他不禁暗自叹气。他当初那不叫早熟,叫重生,可如今家里一个庶弟,一个儿子,那才叫名副其实的早熟,远不像张超张起小时候那样跳脱。身为大家子,落地就享着荣华富贵,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张超不就曾经因为任性,险些闯出祸事么?

“爹爹兴许要去交阯走一趟。”年纪尚幼的儿子不是心心相通的妻子,所以张越尽量把话说得直白些,见静官吓了一跳的模样,他就说道,“我如果一去,家里虽然还有你小方先生和李师兄芮师兄,但他们毕竟不姓张,到时候就只剩下了你和你六叔两个。你六叔的性子你知道,所以,你得记着你是你祖父的长孙,也是我的长子。”

原只是震惊,接着是糊涂,但听到最后,静官不知不觉挺起了胸膛,朗声说:“爹爹放心,我一定会护着祖母和娘亲姨娘,护着大伙儿!”

张越一愣,原想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可看见小家伙的脸上尽是自信和决心,他立刻醒悟了过来,少不得点点头鼓励道:“能有此心,便是我张家好男儿!”

一句好男儿将静官的脸色激得通红,他索性跪坐得端端正正,然后一字一句地说:“爹爹有什么话尽管吩咐,我一定会一桩桩一件件做好。”

因这一日是臬司衙门喻良的老太太生辰,张越心绪不好无心应酬,就只是送了一份厚礼,让杜绾独自去贺一贺,本不打算让孙氏同去。但孙氏虽说焦心丈夫,终究也一样不想让儿子落了亏礼数之名,硬是和杜绾一同去了臬司衙门贺寿。虽说席间人人敬着,但从热热闹闹的地方一回来,她立刻就撤去了强打的笑容,扶着杜绾的手一步步进了官廨,她只觉难受得很。

见二门内一个媳妇上来迎候,她就直截了当地问道:“越儿人在哪?”

“太太,少爷仿佛是带着静官去书斋了。”

书斋两个字让孙氏和杜绾齐齐一愣。杜绾刚想说自己过去瞧瞧,孙氏就拉着她的手说:“不知道越儿这做爹爹的又有什么名堂,咱们过去瞧瞧。”

婆婆既这么说,杜绾就只留了崔妈妈跟着,搀扶着孙氏往书斋那儿去。到了院子门口,见书斋门前连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孙氏免不了低声唠叨了两句,待走了过去,她就听见里头隐隐约约传来了静官嚷嚷的声音。

“孝顺祖母和母亲,管好自个身边的人,敬着六叔和姨娘她们,带好弟弟和妹妹……爹,您要我做的事情就这么简单?我还以为能像您那样威风八面呢!”

“简单?我还吩咐你好好读书写字,练好身体,你就全都忘了?不要小看了这些,有些事情我信你必然能做到,可有些事情,你能做好一半都不错了。你只看到爹威风八面,没看过爹的狼狈样子。就是咱们家,你以为从来就是这么万事不愁的?记着,万一遭了什么事,你还能做好这些事情,那你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外头的孙氏听着里头这一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对话,不由得愣住了。她原本还只是惦记着丈夫,可品味着张越的言辞,她不禁觉得有几分不祥,忍不住看了一眼身边的媳妇:“绾儿,越儿的话你可听到了?我怎么觉着仿佛是话里有话?”

别人不知道安南的局势,杜绾却是知道的——不但知道,就连张越的奏折草稿,她也曾经看过一遍,不少词句甚至还记在心里。然而,这会儿瞧见孙氏那血丝密布的眼睛,她却不敢提起这话茬,生怕婆婆因此而受了刺激,忙含含糊糊蒙混了过去,这才搀扶了她进书斋,又重重咳嗽了一声以示提醒。瞧见孙氏进去叫过了静官,又和张越唠唠叨叨吩咐着,她忍不住别转头去,掩饰了一下眼睛里的水光。

这一年多的安稳日子过下来,谁都不想再有什么变故。要不是朝廷未必能准英国公张辅再征;要不是张攸中了毒箭命在旦夕,由是公公张倬不得不去;要不是公公张倬人在交州府,万一有变则是祸福难料……张越何必要自请前去参赞军务?眼瞅着张攸极可能挺不过去,二房要失了当家人,张越怎会不想到子欲养而亲不在?

男子汉大丈夫,有些事情可以不做,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做!

荣昌伯陈智三万大军溃败的消息不但让交州府风雨飘摇,更是让朝堂为之一震。对于交阯之事,张越当初还在兵部时上过心,但自打张攸上任,黄福再度坐镇之后,他想着蝴蝶翅膀已经扇过了,连黎利也死了,就没怎么再放在心上。至于朝中其他人则更是如此,交阯当年叛逆不断的时候还能吸引人的目光,当战乱渐平却又没多少进贡进项之后,反而是没人关注了。此次连番急奏,最后干脆跟上了一次大败,怎能不让人为之大惊?

一番拉锯,又是一次持续了数个时辰的廷议,之后,终究还是主战派占据了上风。于是,带着姗姗来迟军令的信使从京城八百里加急地连日赶路,终于把东西送到了各个不同的地方——南京兵部、镇守广西总兵府、广东布政司、云南黔国公府。自然,展开这么一份东西的时候,却不是什么几家欢喜几家愁,而是无人欢喜人人愁。

南京兵部尚书李庆忧的是一把年纪,这一趟极可能要埋骨他乡;黔国公沐晟愁的是,要从麾下调出实打实的两万人来,还得筹集军粮;安远侯柳升恼的是这回竟是给自己乌鸦嘴说中了,不得不再来一次南征;张越叹的则是,朝廷终究是放不得张辅,而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向自己的母亲开口。

于是,听着那响亮的咣当声,他只能是沉默了。

“好,你们爷俩都好!一个孝悌,一个忠君,全都撇下了我不管!”

瞧见孙氏摔了一个瓷盏,气急败坏地撂下这么一句,突然起身进了里屋,杜绾看了一眼张越,连忙追了进去。然而,满脸苦色的张越在外头只等了一小会,就看见母亲面带泪痕地又出了来,径直走到他面前,忽然如小时候一般将他揽在了怀里。

“是娘错怪了你……我不指望别的,只希望你和你爹都能平平安安地回来!”

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武忧思

由于如今各省的学政官多半是从翰林院选拔,并不挂提学亦或是按察副使的官职,所以在本地并不设专门的官廨和衙门,沈粲为了避免生员打扰,索性就听从张越的吩咐搬到了布政司后衙。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原本还和自己说,此次得挑选一批能在会试中大放异彩的生员,结果一转眼间就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唉,世事难料莫过于此,我听说交南瘴气横行,即便没有叛逆,到那儿上任的官员也没几个长命的,你这又是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