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心翼翼地腾出一只手,将穿在帆布背包环里、至今还无半点儿用处的冰镐拿出来,然后将长而弯曲的破冰锥尽可能深地塞进水平缝隙里。幸运的是,缝隙有个向下的V形口。接着,我又腾出一只手,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上面。缝隙里有个往下倾斜的弧形,正好契合弯曲的破冰锥。

冰镐卡在了里面,但我不愿意孤注一掷,事实上,我现在还真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我吊在上面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

“这就是你的保护点。”我对让-克洛德说,他正沿着那条即将消失的裂缝,往我的右边移过来,其实,现在他已经超过我了,在整个攀岩过程中,他第一次跟我有了眼神接触。

“等等,你就在冰镐那里等着我。”让-克洛德淡定地说。

“知道。你将左脚踩在这个垂直的缝隙里,也就是将我的网球鞋鞋尖撕裂的地方。”

“如果吊在你的冰镐上,我的腿不够长,踩不到那个缝隙。”J.C.有气无力地说。这次攀岩早已让我们筋疲力尽。我心里非常清楚,让-克洛德其实希望自由攀爬[21],爬上这个极为凶险的悬壁上,然后上到山顶,而不想帮我下到那个该死的壁架上。“你可以把腿伸长点。”我说,然后将第二卷我之前拿到峭壁上的50英尺长的绳子末端递到他。J.C.比我更擅长打结。

我们准备好了后,将新绳子绑好,让-克洛德和我之间的绳距为80英尺。我横切攀登的岩石上面光秃秃的,这样的距离很有必要,现在离壁架还有60英尺远,为了在峭壁爬上爬下,绳子应该稍微松点儿,但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从80英尺的高度摔下去,J.C.必须抓住我。我看了看他的确保姿势。他的左腿倒是伸长了点儿,但也只是几乎水平地悬挂在那儿,那只在岩壁上的靴子比我所在的缝隙要高。他左手抓着冰镐,整个身体悬挂着,他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被右前臂以及他在缝隙下面找到的一个3英寸宽的岩壁支撑着。

我想象着让-克洛德会怎样救我:如果我掉下去,他肯定会像葡萄酒瓶的塞子一样从那个小小的支点拉出来。对了,现在这样的情况看起来动静会更大,估摸着用香槟酒瓶塞比喻更恰当。

不过,一旦我上到烟斗壁架,如果我要为他做保护者[22],我们之间得用绳索连接在一起。我想象自己是J.C.,我会腾出右手,将刀打开,准备在保护绳绷紧之前,将其割断。也许他也会这么做,现在,因为岩石的遮挡和他身体的位置,我没办法看清楚他的手。

“好吧。”我说,“真是白费心思。”

理查和让-克洛德早已习惯我这个美国佬特有的抱怨方式,但这次即使抱怨也没用。理查看起来像是在我们下方250英尺的地方打起了瞌睡,他背靠着一块温暖的石头,用花呢帽遮住眼睛,让-克洛德自然也没心情听我叽叽喳喳的抱怨。

我将脚从缝隙里抽了出来,踩到几乎垂直的光滑岩壁上。

我仅仅滑动了一两英尺的距离,就因为摩擦力滑不动了。接着,我四肢展开贴在岩壁上,衬衣、脸、肚子、睾丸、大腿都贴在上面,我紧绷着小腿,希望能和岩壁产生摩擦力,现在,大部分摩擦力都是我穿着网球鞋的脚指头提供的,这会儿,我的鞋尖几乎跟鞋子和脚成直角了。感觉有点儿不舒服,但也好过从250英尺的地方掉下去。

我不能趴在这里不动,于是,我开始慢慢往左边滑去,朝那个现在在我下面25英尺远的该死的烟斗壁架滑去,但水平距离大约还有60英尺。

我不停寻找攀附点,就连岩壁上极小的皱褶也不放过,但这个地方的岩壁实在可恶,连一点儿皱褶也没有。我继续往左边滑去,借助摩擦力和速度,我将身体紧紧贴在几乎垂直的岩壁上——如果速度够快,有时候瞬间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我现在还能贴在这个弯曲的“猪肚皮”上,80%的功劳都要归功于这双网球鞋。

我像螃蟹一样往左边横过去的时候,很难将绳子放给让-克洛德。绳子的大部分都在我的帆布背包里,除了绳子之外,背包里还有另外一些小物品,总会往后拉我,让我不能紧贴在岩壁上,但我仍然必须将绳子从右肩绕过去,继续放给J.C.。绳圈本身也会往后拉我,让我很难跟峭壁产生摩擦力,每次我放出更多的绳子给让-克洛德时,我都会往下面滑一点点,接着,我又会将手掌、手指和前臂紧贴在岩壁上。

我继续往下滑去,现在离烟斗壁架的距离已经超过一半多一点儿了。我的身体刚刚离开了那块大岩壁的光滑部分。

我很想抓住岩壁,只要岩石上有任何攀附点,有任何隆起和不规则的地方,我都会将手指伸过去,但我继续往下滑,起初还慢一点儿,后来越来越快。我现在的位置已经低于“烟斗峭壁”的水平位置,而且那块峭壁仍然离我左边很远,这会儿,我正往下慢慢朝一个弯曲的岩壁滑去,我完全有可能掉下去。如果掉下去,我肯定会掉到理查正在午睡的地方。如果J.C.没有机灵地用刀切断绳索,那他肯定也会被我拉下去。往下滑动之前,我想我应该大声叫他,他现在离我也就40英尺远,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他挪了挪,希望放在稍稍隆起岩壁上的右臂能承受更多重量,但我无暇顾及,也没来得及大声喊了。他要是割断绳子,随便他,如果没有割,那他就随我一同赴死。刹那之间定生死。

我左侧的身体突然荡过去,翻了个跟头,头很快朝下,尽管我的四肢仍然展开着,但身体已经翻转过来,我的脸和身体的上半部分擦过突然变得粗糙的岩石,渗出血来。

粗糙的岩石。

我那血肉模糊的手指变成了利爪,试图抓住一块足够大的岩壁,阻止我加速下滑,趁机将身体翻转过来。我掉了一块指甲,也许是两块,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也不能降低我的速度——这种倒姿非常不利。

现在,我已经下落到之前横切过来的峭壁20米的下方,而且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绳子还没有绷紧,剩余的绳子仍从我的肩膀上飞快地滑落,我和让-克洛德之间的绳子仍然处于松弛状态,等到系在我背包里的绳子再飞出40英尺左右,我就会从离我几米远的边缘掉落下去。

这时,我右脚的鞋尖突然塞入下落点上方石头缝的深处,突然停了下来。“好险!”

帆布背包要从我的头上翻转过来,但并没有将我拉下去。

过了很久,总觉得像是过了几个小时,我仍然四肢展开,挂在岩壁上,血从手上和撕裂的面颊滴到了我身下的岩石上。接着,我开始想办法慢慢移动身体上方一只网球鞋支撑的脚指攀附点,先是将身子侧向右上方,然后再做打算。

移动那个脚指头遇到了大麻烦,我觉得特别别扭。为了想办法用一只脚指头支撑身体,我不得不将其余的身体尽量拱成U形,将手臂和带血的手指上绷直了,但这个姿势很不利,我要在运动鞋从断层里掉出来,以及我和让-克洛德从岩壁上掉下来之前,设法将一只手塞进岩缝里。要是这时候将脚抽出来,我弯曲的身体肯定会摔出去。接着,我再次向下滑去。

无论按照什么标准,这里的地形都跟阿尔卑斯山相去甚远。接下来很可能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瞬间,200英尺下面的理查并没有在看,我突然开心起来。

这种翻转的姿势马上就要耗光我的能量了,我的思维也因为血冲到脑袋里而变得迟钝,每次一想到这个,我的身体就会越来越虚弱。而我右脚的网球鞋尖很可能会从岩石缝里脱落。

我尽可能地往岩石那边扭动身体,利用那粗糙的岩壁当攀附点,将自己最大限度地弯成U形,于是,我手指紧紧地扣着,尽量扭转身子。这时,我运动鞋的鞋尖又不听使唤地滑了出来,我的腿再次滑动。看来我掉下去只是时间问题了,但幸亏我的身体弯成U形,利用惯性,我将身子猛地向之前落脚的那块山脊甩去。

感谢上帝,那里不仅仅是个狭窄的山脊,而且还有条缝隙,而且那条缝隙够深,完全能将双手塞到里面,这下,我将手深深地嵌入裂缝中,终于将身体头朝上倒过来了,就连我的运动鞋也在刚才我的头所在的位置下方找到了一块粗糙的岩石作为支点。我发现那个缝隙大约6英寸宽,至少18英寸深,往左边延伸,结束的地方在烟斗山脊下方25英寸远。水平裂缝的终点居然是往烟斗山脊延伸,这也让我离烟斗山脊也更近了。

这时,我听见让-克洛德在下面大声喊,因为峭壁是弯曲的,我看不见他。只能听到他在大声喊:“杰克!杰克?”

“我没事儿!”我也冲他大声喊道。周围传来我的回声。

我真没事儿吗?现在,我的手指攀附在刚才的裂缝上,可以往左边攀爬,但现在还有更好的登山方式。

我仔细看了看那块岩石,在裂缝上面找到了几块隆起的岩壁,我的手完全可以攀附在上面。于是,我将一只手攀附在裂缝里,以防突发意外,接着,我猛地将右手伸向一道突出的岩壁,可我的胳膊竟然够不着,所以,我的膝盖和穿着运动鞋的双脚不得不一阵乱蹬,活像美国新拍的迪斯尼短片——《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角色那样,像是电影中真人正和笨拙的卡通人物在互动。只不过我成了那个笨拙的卡通角色,腿不停地抖动,脚疯狂地蹬着。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安全的手点,接着,我的身子猛地往左上方甩去,这个攀附点不是那么牢靠,但因为在攀爬的时候,我利用速度和摩擦力克服了暂时的失重状态,有下面的裂缝做支撑,倒也能够支撑我身体的重量。

果然成功了。现在,我的脚踩到了下面的裂缝里,只要慢慢地将脚挪过去,就能往左边移动。即便我的手里攀登的裂缝或者突出的岩石不那么牢靠,但我的上半身已经贴在了弯曲的岩壁上。我脚下快速地挪动,不出几分钟,我就到达了裂缝的最高点,但是,现在我离上面那块该死的烟斗岩石的起始点还有15英尺的距离,而且中间全是光秃秃的岩石。

我抬头望去。现在,我可不想让我的脚离开这个足以救命的裂缝。我不想再四平八叉地趴在岩壁上,听天由命。我右边跟让-克洛德相连的长绳往上弯曲,已经看不到了。这边突出的岩石很多,我暂时看不到我的伙伴。

接下来,我的信心慢慢恢复了,我学过攀岩,在马萨诸塞州和新英格兰有过这样的经历,后来又去了落基山脉两次,暑假还曾去过阿拉斯加。跟我在哈佛的朋友攀爬过两年后,我成了我们那群人中最会攀岩的。

这个距离15英尺,往上的光滑峭壁实在惹人生厌。加油,杰克,垂直峭壁的阻力、牙齿、膝盖、运动鞋的鞋尖都能派上用场,没错,若有必要,牙齿也能派上用场,只要三秒钟就足够爬过15英尺的距离。

我张开手臂,手指抓在峭壁上,身子往上一冲,将双脚从那道足以保我不死的裂缝中抽了出来,匍匐往上爬去。

这个时候,我早已筋疲力尽,等我触到烟斗峭壁时,我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身子在上面挂了一阵儿,然后才翻身到上面的草皮。

该死的理查。他全然不顾我和让-克洛德的性命,这家伙到底唱的是哪出?

他那个该死的烟斗就放在我右边10英尺的草皮上,我站起来,看到了理查刚才在这里看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可我千辛万苦下来,命都快丢了。这里还有块薄薄的砾石,石头往后上方弯曲,正好可以作为绳降的锚点。我将绳子挽了几个圈绕在上面,然后往左边退去,冲让-克洛德挥挥手。这会儿,他正朝那条垂直的裂缝退去,现在,他将我的冰镐嵌入了他脚下的岩壁里。他让一只胳膊嵌入缝隙中,站在冰镐弯曲的钢面上晃荡,这是他新的保护点,如果我从崖壁边缘掉下去,他也许能阻止我。

也许行。

也许不行。

我匀了匀呼吸,大声喊道:“准备,拴保护绳!”回声在峭壁间回荡。

让-克洛德肯定地挥挥手。我绷紧了系在我俩中间约60英尺左右的绳子。

J.C.从我那个冰镐所在的小小的岩壁上下来颇费了一番工夫,他利用下面垂直的缝隙爬了下去,取回斧子,塞进他那个帆布背包的圈里。

接着,他再次从远处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可以爬了!”接着便爬上了峭壁。

他在第三次横过峭壁后,开始往下降落。他滑落时跟我先前采取的方式一样,不过,现在,因为我们之间有了连接的绳子,克洛德在朝悬壁下自由滑落时不用头朝下。

他不会去到那里。现在,我们之间的绳子长度不到40英尺,我将一只脚放在一块大石头上,作为额外的支撑点,再借助我绕在身后一块尖石上的保护点,就能轻易支撑他身体的重量了。不过,在我拉让-克洛德的时候也会磨损绳子,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到时候我们会检查绳子的磨损度,如果必要的话,我们降落的时候会用更短的绳子。

让-克洛德决定不去自己防滑了,免得给自己的手指、指甲和膝盖造成更大的损伤。他在我的下方晃了个很大的弧形,我的保护绳能够轻松地拖住他,接着,他朝我的下方直接晃了过来。

尽管有块尖石做保障,但我丝毫不敢怠慢,J.C.直着身子,一边紧紧抓住绳子,鞋底终于落到了岩壁上。他开始这样攀爬,唯一支撑他的只有那根磨损绳子的张力,我很快将绳子拴在了自己身上,不希望那根绳子继续在石头上磨损。那是一根上好的马尼拉绳,也是理查所能找到的最贵的绳子,但这根救生索仅有半英寸粗。

接着,他终于翻身上了那块峭壁,重重地落在草地上。

我卷起绳子,仔细检查。

“该死的理查。”J.C.喘着粗气,用法语骂道。

我点点头。尽管我的法语水平不济,但这句骂人的话我还是听得懂。我恨恨地表示同意。

让-克洛德将他身上的最后一圈绳子松开,走到边缘,拿起理查的烟斗。“在这样的鬼地方留下烟斗真是太愚蠢了。”他用英语说道。接着,他将那个该死的东西放在扣着纽扣的大衬衣口袋里,这样就不会掉出来了。

“我们准备用绳子降落吗?”我问。

“杰克,给我三分钟,让我好好欣赏上面的景色。”他说。我从他说话的语气中看出,这会儿,他早已筋疲力尽了。

“好主意。”我说,于是,我们将脚垂在峭壁上,在软软的草地上坐了五分钟还是十分钟,我们背靠着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弯曲尖石,等会儿,我们打算用它做下降的锚点。

从离地面将近250英尺高的这块岩壁上看到的景色美不胜收,像极了从纽约25层高的摩天大楼的大窗户里看到的景色。我发现还有几块更高、更薄的峭壁,对于登山者来说也更具挑战性。这会儿,我百无聊赖地想,不知乔治?马洛里、哈罗德?波特、齐格弗里德?赫福德和理查?戴维斯?迪肯是否也爬上过那些峭壁,我是说马洛里和理查于1909年从剑桥毕业后到1914年参加战争的那几年。

至于我,也就是今年夏天登上了威尔士的峭壁,也许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机会了。挺有意思的,但下次就免了。

活着的感觉真好。

欣赏完景色后,让-克洛德的体力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我们将绳子牢牢地绑好用来下降。对了,我们用的绳子也就是刚才用来拉J.C.的那根,现在将其绑在岩石上作为保护绳看起来还行。不过,我还在背包里留出了一根绳子,以防万一。

用绳子下降的过程很好玩,下降80英尺后,我们在光滑的岩壁上晃荡。事实上,我们的脚还能点在上面,做钟摆式运动。后来,让-克洛德终于抓住那条垂直裂缝的边缘,这才没有晃荡了。不一会儿,他将脚嵌入裂缝中,找到一个十分安全的足点,接着还找到了我们先前攀爬时发现的崎岖峭壁,也就是位于垂直裂缝中的那个可靠平台,不一会儿,我也跟他一样荡了上去。

J.C.为两根绳子的保护点打了一个精巧的结,这么长的下落距离,要是绳子卡住没办法解开就麻烦了,从这里的裂缝到最后一段下降的距离,我们需要一根160英尺的绳子,期间还要两次分出80英尺来。

“拉左边的绳子。”我和让-克洛德齐声喊道。要是拉错了绳子,J.C.那个漂亮的结就会卡在我们系好的吊索里,到时候就麻烦了。

我检查了绳子的末端,将绳子扭转的部分绕直了,还将之前系在绳子末端的安全结解开了。接着,我们两人互相提醒后,同时拉下左边的绳子,我试了试绳子,看是否牢固。接下来,绳子开始轻松地往下落去,我又大声喊道:“注意绳子!”这是我的老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很有必要,绳子下降的距离有80英尺,即便登山者站在一个位置绝佳的狭窄平台上,也可能被绳子拉下来。

就在我大声喊“注意绳子”的时候,我们一边先将第一根绳子拉出来,卷好。接着,我们依葫芦画瓢,将第二根绳子也拉下来。

绳子并没有卡住,也没有碎石掉落。我们取回了第二根绳子,卷起来。J.C.开始将两股绳子用夏蒙尼向导特有的打结方法打了一个完美的结。

五分钟后,我们收起长绳,落到地上,我们让到一边,让那堆绳子落在地上,接着,我们又将绳子上的灰尘和松果抖落。

按理说,我们应该立即检查绳子,将其卷起来,但我们没有这么做,而是朝理查仍在睡觉的大石头走去。

岂有此理,我以为我们艰难的攀爬,横切攀登的时候他一直都在看着我。

我不客气地用那双已经磨损不堪的运动鞋踢了踢他的膝盖,将他唤醒。

理查取下帽子,睁开眼睛。

我愤怒地说:“你不是要告诉我……妈的……这事跟攀登珠峰有关系吧?”

“是啊。”理查说,“前提是你把烟斗取下来。”

让-克洛德没有笑,从口袋里拿出烟斗。这个烟斗在我们下降的过程中没有裂成两半我还真觉得有点儿遗憾。

理查将烟斗放进那件夹克的胸前口袋里,站起来,抬头看着岩壁。我们三个人全都抬头看着那上面。

“1919年,我跟乔治?马洛里一起上去过。”他说,“我整整五年时间没有爬过山,战争就耗去了四年,战争结束后,我还找了一年的工作。”

我和让-克洛德满脸不悦,等着他继续说。我们可不想听什么老套的英雄故事,登山的探险故事。现在,我们的心思全都在珠峰上,想要爬雪山、冰川、冰隙、冰墙、光滑的石板、大风呼啸的山脊、大北壁,我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马洛里在上面勘探完,用绳子降落后,还将烟斗放在了那个草坪山脊上。”理查说,“当时攀爬的只有我、马洛里和露丝,露丝不想爬到顶端。马洛里在左边的草皮山脊上发现悬壁上有一道凹痕,那也是在没有岩钉、绳梯和所有现代化悬挂工具的情况下,唯一可以上去的悬壁。”

“我上去了。但从那道裂缝到草皮山脊,然后再次往上翻到悬壁上将我的精力都耗尽了。后来,我们用绳子绑在一起,但你们刚才也发现了,那个保护点根本不顶用。我和马洛里只得从同一块岩石上横切过去。”

“这事除了告诉我们乔治?马洛里是一个攀岩好手外,跟攀登珠峰有什么关系?”我的声音仍然透着愠怒。

“我们从后面爬下来后,然后绕到这里,拿好装备准备回去了。”理查说,一边回头看了看峭壁,“马洛里告诉我和他妻子,说他将烟斗忘在那个草皮山脊上了,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我还有个备用的烟斗,也可以给他买个新的时,马洛里已经再次爬上那道裂缝,就是你设置保护点的地方,克洛德,然后他又独自从光滑的岩石横穿过来。”

我简直不敢想象。我像是看到一只黑色的大蜘蛛正匆匆穿过岩壁。他居然是一个人?还没有设置保护点,而且也没有别的帮助?即使在1919年,这种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独自攀岩行动也被会被人诟病为粗鲁、炫耀之举,为马洛里所属的皇家地理协会登山俱乐部所不齿。

“接着,他拿起那卷他之前爬山时用的60英尺长绳,横穿了崖壁,然后用那根绳索降落下来。”理查继续说,“马洛里拿回了烟斗,他的妻子露丝异常愤怒,生气地责怪他不仅上到了那个悬壁,他又独自完成了整段攀岩。”

我和J.C.安静地等着。我们今天的行为肯定有个合理的解释。

“马洛里和欧文遇难那日,他们于早上9点离开了26,800英尺高的六号营地。开始的时候,他们攀爬的速度很慢。”理查说,“你们两个都看过珠峰的照片和地图,但只有在呼啸的大风和刺骨的寒冷中上到那个山脊,你们才会真正明白。”

我和让-克洛德继续听着。

“你们一旦上到东北山脊,”理查说,“如果上面的风没将你们吹下来,那情形就如同攀爬被冰雪覆盖、往下倾斜的陡峭石板登上山顶。不过第三台阶的情况又全然不同。”

我和让-克洛德交换了一下眼神。我们在珠峰的山脊地图上见过那三个台阶,但在地图和远距离拍摄的照片上,那里跟普通的台阶差不多,并非真正的障碍。

“第一台阶在北壁下面一点,从下面可以轻松绕过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再次登上那个山脊。”理查说,“至于第三台阶,活着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那里的情况。但第二台阶……我曾上去过。第二台阶……”

理查的表情很是奇怪,像是很痛苦似的,他好像正在讲述一战发生的恐怖经历。

“第二台阶没办法绕过去。那里就像无畏号战舰灰色的船头,旋云飞转,飞雪扑面。马洛里和欧文就登上过第二台阶,现在,我们三个人必须不借助任何工具攀爬上去,那里高约28,300英尺,在那上面每迈一步都会让你喘上两分钟。”

“我的朋友,东北山脊上的第二台阶,也就是那个像极了战舰的船头和前部灰色的船体堪称我们登顶的拦路虎,那里高约100英尺,比你们今天爬去取烟斗的山脊要低得多,但这段距离十分陡峭,处处都是危险、易碎的岩石。大风来临之前,我发现唯一可以登上第二台阶的路线是一条十五六英尺高的垂直小道,就在我们自由攀爬路线的上方,这条小道上还有三条宽宽的裂缝,一直通到第二台阶的顶端。当然这是我在登山伙伴诺顿生病之前看到的,我们就是因为他病了才被迫下山的。”

“如果刚才你们还登上了那个通往山顶的悬壁,你们刚才的攀岩可被认定为非常艰难级[23]。从技术上而言,登上超过28,000英尺高的第二台阶,已经超过了登山俱乐部的非常艰难级。记住,即便带着重重的吸氧装置,你在那么高的地方,甚至更高的地方每待一秒钟,身心都会受不了。在这样的高度下,甚至没办法爬上岩壁。山脊上还有更高的第三台阶等着我们,那才是真正的拦路虎,先得登上顶峰下面那块金字塔雪坡,然后才能挑战几乎不可能战胜的第三台阶。”

让-克洛德没有说话,只是久久地盯着理查。

J.C.终于说话了:“所以,你才想看看我们,确切地说是想看看杰克能不能完成刚才与之类似的自由攀登,然后像拎包一样把我拎起[24]。他做到了,可我还是不明白。难道刚才的行为就让你觉得我们能在超过28,000英尺高的地方攀登?”

理查露出了热情的微笑。“至少我相信我们去到那里不算是自寻死路了。”他说,“我相信我能征服第二台阶。现在,我觉得杰克上到那里也没问题了,当然,你也没问题,让-克洛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登顶珠峰,除了马洛里和欧文冻僵的尸体外,我们不知道第二台阶上面的情况。当然,他们的尸体也有可能在第二台阶的底端,但这意味着,我们至少可以放手一搏。”

我将最后一根绳子卷起来,搭在肩膀和帆布背包上,想着这一切,尽管我刚才很愤怒,但我已经原谅理查莫名其妙让我们去拿烟斗的举动了。马洛里跟着理查爬过之后,还不借助任何工具独自上去了呢——这事儿多刺激呀!因为据理查所言,马洛里擅长利用绳索下降法进行侦察。

我们往停在远处的车走去,登山结束后,我们还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我感觉内心像是在飞翔一般。我的心,我的灵魂,或者说我们内心深处的某样东西,在快乐地飞行,在我们头顶翱翔。

我们三个即将去攀登珠峰了。

不管是否能找到珀西瓦尔?布罗姆利勋爵的尸体——我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我们三个将用攀登阿尔卑斯山的方式,登顶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理查觉得我们能登上第二台阶垂直岩壁上那个“无畏战舰”的船头。至少,我没问题。

那一刻起,我内心像是燃烧着一团烈火,在随后的几个星期、几个月里,那团火一直都在燃烧。

我们马上要去攀登那座该死的山了。现在,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我们三个将登上世界之巅。

6

至高领袖,圣名不容玷污。

我在欧洲待的那一年里,从没踏足德国,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和瑞士登山。不过我们倒是在瑞士碰到了不少来自德国的登山者:有些德国人很友好,有些则不。我第一次见到让-克洛德和理查的时候,我们三个人望着艾格尔峰北壁,一致认为凭借当今的登山技巧和技术,压根儿就不可能登上这一面山壁,当时附近有五个非常紧张、非常严肃而且非常不友好的德国人在高谈阔论,仿佛他们真的要去攀登艾格尔峰的北壁。当然啦,他们不会这样做。他们就连山周围的冰隙都过不去,估计在那道斜坡上爬100英尺左右就该放弃他们大胆的探索了。

为了准备我们的德国之旅,我和理查先回了法国,他必须去那里结束一些金融业务,后经由瑞士去了苏黎世,又向北到了边界地区,从那里换乘火车,因为那时候德国火车的铁路轨距与周边国家的并不相同。这当然是德国的邻国所采取的军事防御措施,即便恺撒大帝从前的土地早已因为《凡尔赛和约》而变得毫无危害了。虽然我们坐在火车包厢里(这还要多谢布罗姆利夫人的开支),可理查还是小声告诉我,现在的魏玛共和政府就是一个相当无能的左翼辩论学会。

随后,在那天早晨,我们到了慕尼黑。

那天下起了雨,低沉的乌云快速向西飘去,而我们的火车则向东行驶。1924年11月的德国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德国的村庄非常整洁,都装有飞檐,一些现代建筑挨着住宅、公共建筑,而这些住宅和公共建筑看上去像是从中世纪时就已经存在了。鹅卵石被雨水打湿了,反射着微弱的日光。有几个男人在村里的路上走着,他们的穿着打扮很像是种田的农夫或工厂里穿着吊带工装裤的工人。不过我还瞥见几个男人,穿着时髦的灰色双排扣西装,拿着皮质公文包。不过我透过火车车窗看到的每一个人,包括农民、工人和商人模样的人,看上去……都像背着包袱。仿佛德国的地心引力比英国、法国和瑞士的地心引力都要大。就连穿着西装的年轻男子打着被雨打湿的雨伞匆匆而行时看上去都有些弯腰驼背,微微佝偻着,头低着,眼睛抬也不抬,仿佛每个人都背负着无影无形的重担。

随后我们穿过了一片工业区,在那里,大量矿渣之间是一排排砖和煤渣砖盖成的又长又脏的建筑物。很多塔状建筑和工业烟囱喷出巨大的火舌,仿佛橙色聚光灯的灯光照射到了飘飞而过的雨云之上。在这里我连个人影都没看到,方圆好几英里内都是这些丑了吧唧的工业用整块石料,以及大量煤渣、矿渣、沙子和废弃物,这些东西在雨中快速从我的火车车窗前掠过。

“去年一月的时候,”理查说,“德国政府拖欠了给条约缔约方的赔款。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从1921年的75︰1跌到1923年初的7000︰1。德国政府请求协约国同意延期偿付赔款,至少要等到德国马克开始升值时再行赔付。协约国的答复是由法国给出的。前法国总理,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庞加莱派法军占领了鲁尔工业区和其他位于德国腹地的工业区。去年一月,这些军队来了,当时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是23︰1,然后一路跌到1800︰1,后来是160,000︰1,到了去年八月初,竟然跌到了1,000,000︰1。”

我试着去理解他的话。我一直很烦经济方面的事儿,从前了解到法军进入德国占领了这片工业区时,我当然没注意到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占领工业区这事儿会对德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到了去年十一月,”理查说着向我这边探了探身,用略高于耳语的声音说,“得用40亿德国马克才能换一美元。因为鲁尔法军在监视所有的工业生产、内河交通和钢铁出口,德国实际上是被一分为二了。在我们路过的每个工厂里,所有德国的工业工人其实都处于占领工业区的法军的武装警卫和监督之下,这些工人去年宣布罢工——而且,和鲁尔的工厂一样,在大多数这些工厂里,钢和其他产品的真正生产活动都已经停止,这是因为德国工人消极抵抗,总是搞破坏,甚至打起了游击战。法国人不停地抓人,把抓到的人驱逐出境,还把他们认为的怠工头头儿排成一行枪毙,可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老天。”我说。

理查冲着街上的男男女女点点头。“去年,那些人都明白,就算他们的银行户口里有百万马克,也不够买一磅面粉,或者几个烂胡萝卜。买几盎司糖或一磅肉根本就是奢望。”

他深吸一口气,指着雨水滑落的窗外我们正要进入的慕尼黑郊外。“杰克,那里的人都很泄气,而且民怨沸腾。去见西吉尔时可得加倍小心。虽然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依旧算是异类。不过很多人,并非所有人,一看到英国人和法国人就讨厌,在慕尼黑,让-克洛德很可能人身安全堪忧。”

“我会小心的。”我说,甚至不肯定在这个奇怪、悲伤又愤怒的国家里,需要怎样“小心”,又要在多大程度上小心才行。

理查并没有提前订好宾馆。我们买了晚上10点回苏黎世的卧铺。我有点儿想不通这一点,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把慕尼黑豪华酒店房间的费用算在布罗姆利夫人的预付款开支账户上。我知道,和让-克洛德不一样,理查既不恨德国,也不恨德国人——我还知道,自从一战爆发以来,他经常到这里来——所以,根本就不是因为焦虑或害怕,我们才会连个好觉都不睡,便如此急匆匆地今天晚上就离开这里。我感觉,就是因为要和那位登山者布鲁诺?西吉尔见面,所以理查才会陷入这种我不理解的忧心忡忡的状态。

西吉尔在一封简短的电报里说他同意和我们见面——就见一小会儿,因为他是个大忙人(他就是这么说的)——地点就在慕尼黑东南边一家名为贝格勃劳凯勒的啤酒馆里。见面时间定在晚上七点,我和理查还有时间把我们的行李寄存在火车站,在车站头等车厢休息室的卫生间里稍稍梳洗一番,然后打着深色雨伞,在慕尼黑市中心一家商店也没有的奇怪街道上逛了一两个钟头,然后坐出租车去了市郊。

慕尼黑看上去十分老旧,称不上风景如画,一点儿吸引我的地方都没有。雨依旧很大,雨点砸在石板木瓦房顶上,一条条街道上既昏暗又阴冷,和任何一个波士顿的十一月夜晚毫无区别。自打我知道要来德国之后,我总觉着自己第一次真正接触德国,应该是在美丽的夏日暮光下,在菩提树下的大街上闲逛,街上还有数百位穿着考究又友好的德国人,向我说“Guten Abend(晚上好)”。

大雨倾盆而下,出租车车窗刮雨器徒劳地刮擦着玻璃上的水流,我们穿过河上的一座桥,桥很宽阔,却空无一人。几分钟之后,那位非常不客气的出租车司机用蹩脚的英语宣布我们到了——也就是紧邻罗森海马大街的海德豪森区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并且找我们要三倍车费。理查仿佛是在点数假钱似的点数了一大摞高面值德国马克,没反驳一句话,就付了车费。

啤酒馆的石拱入口非常巨大,Büerger(贝格),Br?u(勃劳)和Keller(凯勒)几个字自上而下排列,雕刻在一个拙劣的圆形雕花环中间,这个石雕花环是椭圆形,凹凸不平,底下是个石拱顶。雨水从陡峭的石板房顶上和溢满水的檐槽里流到石拱门上,再哗哗向下流淌。穿过拱门走到真正的大门,就好像是正在走进火车站而不是什么酒吧或餐馆。不过好在到了门厅之后总算不用淋雨了。

当我们真正到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里面的时候,理查和我都惊讶得一步也迈不开了。

这里得有两三千人,大部分都是男人,坐在桌边用硕大的石杯大口喝着啤酒,这些石杯如此粗制,仿佛今天下午才在森林里开凿而成,而且这个地方简直巨大无比,充斥着回声,更像是个巨大的会堂,而不是我以前所见过的各类餐馆或酒吧。说话声,手风琴乐声——如果那不是有人在被严刑拷打时发出的叫喊声的话——向我袭来,真像是一股冲击波袭来一样。这里的气味是另一股冲击波:三千个只是胡乱洗洗或根本就没洗澡的德国人,从他们所穿的粗糙衣服来看,大多数都是工人,他们身上的气味混杂着浓浓的汗臭味就像惊涛巨浪一样朝我们涌来,其中夹杂的啤酒味是如此浓烈,以至于我真以为自己掉进了啤酒桶里。

“迪肯先生?来这边。这儿!”一个男人大喊着发出命令,而不是在请求。他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屋子中间一张拥挤不堪的桌边。

我猜站在那里的那个男人就是布鲁诺?西吉尔。他瞧着我们穿过这个喧闹的地方走近他身边,目光冰冷,一双蓝眼一眨不眨。欧洲人都知道,他是个很棒的登山者,按照那些登山运动杂志所说,此人极为擅长在从无人踏足的阿尔卑斯山山坡上找路。可在我看来,除了因为那件深褐色汗衫袖子卷起来而露在外面的一节结实的前臂,这人压根儿就不像个会登山的人。此人太过刻意地追求肌肉发达,太过上重下轻,太过矮壮结实,太过身材短粗。西吉尔的一头金发剪得很短,头顶上的头发扁平,就像硬毛刷一样,而两侧的头发则被剃得一点儿不剩。有很多块头更大的人和他一起坐在桌边,头发都修剪成差不多的样子。对于西吉尔来说,这个发型可不好看,因为这样正好显得他那对招风耳从花岗岩石块一样的脸孔两侧突出来。

“迪肯先生,”我们走向桌边时西吉尔说。这个德国人低沉的声音穿透了啤酒馆里嘈杂的说话声,仿如一把尖刀刺穿了柔软的肉。“欢迎到慕尼黑来,几位爱登山的朋友。通过《登山杂志》和其他途径,我可以说是久仰你的大名,知道你是很多山峰的首攀者。”

不出所料,布鲁诺?西吉尔的英语带着德国口音,不过在我这个不那么讲究的人听来,也算是流利,而且能听得懂。

我一早知道,理查也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就像随口说出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可我还是很惊讶于他能够如此快速且有力地回答西吉尔——“多谢,西吉尔先生。对您的成就和壮举,我同样如雷贯耳[25]。”

那天晚上晚些时候坐火车返回的路上,理查把西吉尔和那些德国人所说的每句话以及理查的德语回答都翻译给我听了。现在我猜得没错,听了西吉尔的恭维,理查回答说他也久仰西吉尔在登山方面的成就和壮举。

“雅各布?佩里先生,”西吉尔一边说,一边和我握手,他的手紧握着我的手,力道非常大,嘎吱直响,我能感受到他的手上长着被岩石磨出的老茧,“波士顿佩里家的人。欢迎到慕尼黑来。”

波士顿佩里家的人?关于我的家庭,这个德国登山者到底知道什么?而且,不知何故,西吉尔用他那Y式德语发音说我的名字“Perry(佩里)”时听上去仿佛他是个犹太人。

西吉尔下穿一条皮短裤,上穿一件棕色汗衫,很像军装,袖子高高卷起,外套一件护胸。这间巨大的啤酒馆里人人都穿着皱巴巴的西装,混在这些人中间,他这身打扮本应该显得可笑才对,可他赤裸在外的大腿和手臂结实得很,皮肤被太阳晒得黢黑,那双超大号的手如罗丹雕塑一般,反而使他显得很有力量——几乎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向我们挥挥手,示意我们去他对面的一张长凳那边——坐在那里的几个男人挪了挪,给我们腾出地方,这么做时他们仍然一口口地喝着啤酒——然后我和理查坐了下来,做好准备开始面谈。西吉尔冲一位男侍者挥挥手,要了啤酒。我简直太失望了。我本以为会有漂亮的小妞儿穿着乡村风格的低胸衬衫给客人端啤酒,可捧着摆有巨大石杯的托盘的全都是些穿着皮短裤的须眉男子。而且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距离我和理查在火车上吃的那顿简便午餐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可不管是这张桌面上,还是我们周围的桌面上,除了啤酒杯和德国男人毛茸茸的前臂,就空无一物了。显而易见,这里的用餐时间要么是已经过了,要么就是还没到,也有可能是这里除了啤酒什么都不卖。

一眨眼的工夫我们的啤酒就送上来了,我必须承认,我从前可没用冷冰冰的石头啤酒杯喝过味道甘醇、口感浓烈的德国啤酒。举了这东西三次之后,我总算开始理解为什么我们桌子这一侧的男人全都有发达的二头肌。

“先生们,”西吉尔说,“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坐在这张桌子上的几位朋友。唉,他们都对你们的语言不太在行,今晚别指望他们能说英语。”

“那他们能听得懂吗?”理查问。

西吉尔浅浅地笑了笑。“事实上不行。我左边第一位是乌尔里希?格拉夫先生。”

格拉夫先生是个瘦高个儿,留着浓密的黑胡子,很是滑稽可笑。我们冲彼此点头示意。依我看,我们这些人之间大抵不会再握手了。

“乌尔里希是他的贴身保镖,去年十一月,他用他自己的身体挡在他身前,中了好几颗子弹,枪枪致命。可你们瞧,格拉夫先生恢复得挺不错。”

我听到西吉尔一直在强调“他他他”,简直奇怪极了,而且他的语气里几乎透着一股尊敬的意味,可对于他们谈论的那个人是谁,我根本不得要领。看上去西吉尔压根儿就不打算给我提示,而是继续介绍,我只好扭头看着理查,希望他能为我解惑。可理查正看着桌子对面西吉尔正在介绍的几个男人,并没有注意到我问询的目光。

“格拉夫先生左边是鲁道夫?赫斯先生,”西吉尔说,“赫斯先生在去年十一月的那次行动中负责指挥一队冲锋队。”

赫斯先生长得怪模怪样,有一双超大的耳朵,胡子拉碴——他这样的人如果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和外人接触,可能得一天刮两到三次脸才能保持整洁——有一双忧郁的眼睛,两道浓眉很像动画片里的人物。在我观察他的时候,他要不就是因为惊讶一直扬着眉毛,要不就是皱着眉头。说实话,一看到赫斯,我就想起了小时候曾在波士顿公共公园里见过的一个疯子,那疯子从附近的精神病院里逃了出来,然后在距离我不到30英尺远的地方,一点儿没有反抗便被三个穿着白大褂的护理员抓住了。那疯子之前一直绕着湖边拖着脚径直朝我走来,仿佛他在执行一项只有他能完成的任务。看着赫斯,我就觉得毛骨悚然,这感觉和当初我看着那个疯子经过天鹅形游船式凉亭朝我走来时的感受一模一样。

对于“去年11月的行动”,我同样一点儿头绪也没有,不过听上去那好像是一次军事行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坐在这张桌子上的许多男人都穿着带有肩章的准军事棕色汗衫。

我从记忆中搜索关于1923年11月德国的新闻,可那个月我去了勃朗峰登山,现在根本想不起在我们为数不多几次住进瑞士旅店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听过和看过相关的报道,而那里的广播和报纸大部分都是法语或德语。过去的一年就像是一段爬山假期,而我几乎彻底同外界脱节了,一直到我了解到马洛里与欧文在珠穆朗玛峰失踪的事儿,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而且不管去年十一月发生在慕尼黑的“行动”是什么,都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照我推测,那行动不过是一次与政治有关的白痴行为罢了,恺撒大帝倒台之后,不成气候的魏玛共和国掌权,德国人在政治光谱的两边搞些小动作,所以才有了那次的行动。

不管这行动是什么,它都与我们跋山涉水来慕尼黑见布鲁诺?西吉尔的原因毫不相干。也与西吉尔正在介绍的身边这六个登山者的姓名更不相干。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卡尔?巴赫纳先生,除我之外,他是我们这群登山伙伴的另一位领队。”西吉尔说着掌心向上,指着我右边的那个大胡子男人,此人皮肤黝黑,脸部瘦削,神情严肃。

“真荣幸能见到您,巴赫纳先生,”理查说。随后他用德语把这话又说了一遍。巴赫纳轻轻点点头。

“巴赫纳先生,”布鲁诺?西吉尔接着说,“是慕尼黑和巴伐利亚州很多顶级登山者的导师,这些人都是慕尼黑大学登山俱乐部的成员。”

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我到底有多少次盼着我的学校也能有一个像慕尼黑登山俱乐部这样的正式俱乐部?虽然有好几位教授也爱好登山,帮助组织我们到阿拉斯加州和洛杉矶脉探险,可哈佛大学登山俱乐部要到几年之后才告成立。

“巴赫纳先生还是刚刚成立的德国-奥地利登山协会领导人。”西吉尔说。

这句德语就连我都能听懂。我从登山杂志中得知,正是卡尔?巴赫纳倡议把德国和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联合在一起。

西吉尔指了指巴赫纳旁边的两个年轻人。“我猜你们从杂志上已经了解到阿图尔?维曾巴赫最近攀登冰川的壮举了……”

比较靠近我们的那个人朝我们的方向点点头。

“……这位是他的登山拍档,尤金?洛温赫茨。”

我知道,这两位年轻人因为设计出了非常短的冰镐而名声大噪,那东西实际上就是冰锤,因此,在短冰镐、登山钉和冰锥(像理查这样爱登山的英国人则把使用这种方法登山的德国人戏称为“悬挂和重击派”)的帮助下,就可以非常快速地登上或许会令我们铩羽而归的冰壁,因为我们这些人在攀登冰壁时都是使用老式登山方式,在冰壁上开凿踏脚处。

“上个星期,阿图尔和尤金只用了十六个小时就沿着直线路线攀上了德朗峰北壁。”西吉尔说。

我太惊讶了,不由得吹了声口哨。仅用十六个小时就沿直线路线爬上了全欧洲最难攀爬的一座北壁?如果这是真的——德国人说起登山似乎从不曾吹牛——那么这两个坐在我右边喝啤酒的男人真可谓开创了登山历史的新时代。

理查噼里啪啦快速地说了一句德语,后来他把这句话翻译给我听:“两位先生,你们有没有把新型冰镐带在身边?”

阿图尔?维曾巴赫把手伸向桌下,拿出了两把短冰镐,它们的斧柄长度还不到我自己那把木柄冰镐的三分之一,斧刃则要尖利和弯曲得多。维曾巴赫把这两件革命性登山工具摆在他面前的桌上,却没有将它们递给我或理查,让我们近距离瞧一瞧。

这倒是无所谓。光是看着这两把短冰锤(这名字比较适合),我就能够想象,这两个人是怎么劈凿出踏脚处,一路上把长登山钉或新式德国冰锥凿进冰山里,以保自身安全,登上了冰雪覆盖的德朗峰北壁。而且,我可以肯定,他们也用到了10爪冰爪——这东西是1908年由英国人奥斯卡?埃肯斯坦发明的,可英国登山者倒是很少用到。现在这些新一代巴伐利亚州冰山攀登者经常使用这种10爪冰爪,他们一路把这些冰爪和短冰镐凿进巨大的冰壁里向上爬。这不光是设计巧妙——简直就是技艺高超。我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公平,如果这能有任何意义的话。

西吉尔介绍了最后三位登山者——一位是冈特?埃瑞克?里格勒,两年前,也就是1922年,他成功地改造了德国登山钉,使之适用于攀登冰川;一位是卡尔?施耐德,我在杂志上看到过这位年轻人的神奇经历;还有一位是约瑟夫?维恩,这位登山者的年纪比较大,出于某种原因,他把头发都剃光了,他在登山杂志上说他的目标是要带领苏联和德国联合登山队攀登列宁峰和苏联高加索地区其他不可能攀登的山峰。

理查用流利的德语表达了我和他见到这些伟大的巴伐利亚登山者所产生的荣幸之情。这六个受到夸奖的男人——算上布鲁诺?西吉尔正好是七个——根本没有任何反应,连眼睛都没眨巴一下。

理查又喝了一大口装在那种沉重啤酒杯里的啤酒,然后对布鲁诺?西吉尔说:“现在我们可以谈谈正事儿了吗?”

“这可不是像你说的‘谈谈’而已,”西吉尔厉声说,他那巴伐利亚式的礼貌突然间彻底消失,“那是审讯,仿佛我身在英国的法庭里。”

听了他这话我目瞪口呆,可理查只是笑着说:“不要紧。如果我们是在英国的法庭里,那么我肯定戴着搞笑的白色假发,而你呢,肯定是在被告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