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批走到台前的门阀子弟,在“宣庆立宪”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简直是必死题!

注:天策上将,骠骑大将军,其实正史上明朝军衔都不是这样的,但这里是穿越者创立的明朝,穿越者保留了他喜爱的“天策”“骠骑”之类的将军封号。但天策上将依然不轻封,在设定里,有明一朝,包括卢宕在内,也只有两名天策上将。卢宕在这里被追封天策上将,也足可见他在这场战争中作出了多大的贡献。

第七十四章 人间到处有青山

孟约生长的现代社会,是几乎不存在个人英雄的,至少那种以一己之身,利家国民族以生死的,真没有…或许有吧,孟约在生活里是没见过的。

穿越到《三醮》书里,孟约也没见过,猛地,卢宕横空出世,显露英雄之姿,而且还是个注定悲壮的英雄。孟约那点从小看漫画培养出来的英雄情结,也就跟着钻出来。答应不答应王醴,怎么知会卢宕,这些都被她暂且放置一边,她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怎么才能叫英雄不悲壮。

“我也不是太祖啊,能有什么办法。”有想法,没本事,俱是妄念。

为卢宕生死,孟约整夜都没怎么睡好,梦里竟然身在战场。

她看到一茬茬少年子弟被送到战场,又一茬茬如麦子倒下,然后又有人被送来。最后在人群中,她看到了卢宕,看到了卢昆阆,看到了王醴,还有所有,她认识的人,甚至到最后已不分男女。

醒来时,孟约浑身冷汗:“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可以做吗?”

浑浑噩噩起床洗漱,游魂一般吃过早饭,孟老爷因这些天事忙,早上起得早走得早,根本没与孟约碰上面。倒是王醴,孟约出门欲寻吕撷英解心头惑时,没走多远就碰到王醴。

不过,她脑子太乱,脚步虚浮,神思不属,以至于根本没有看到王醴,全副心神都沉浸在混乱之中。

王醴起先皱眉,以为孟约果真要避他,但再定睛一看,见孟约双目无神,走路都有些踉踉跄跄。王醴翻身下马,在孟约快要撞上石灯时,将她拽离:“阿孟。”

孟约这才如梦初醒一般,回过神来看王醴:“王师兄。”

一看孟约就没睡好,整个人飘飘的,连语气都很飘忽。王醴一直是个不管做人做事都很笃定的人,处处一派干脆利落,但碰到孟约,总让他很麻爪:“这样为难?”

“什么…噢,不是,卢兄…”孟约觉得这样会让人误会,可不说更误会,干脆也不找吕撷英了,直接同王醴说,“我昨夜作了一晚上梦,梦到战场,梦到许多人都死在万里这遥的海外,连尸骨都不得返乡。有卢宕,有卢先生,有王师兄,到最后还有许多我认识的面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师兄,我有点怕…”

王醴暗中大松一口气,天知道,方才从孟约嘴里听到“卢兄”这称呼时,他一颗心悬得有多高。不过,孟约的梦境,还是让王醴眉头紧了又紧。他由吕撷英和卢昆阆启蒙,夫妇二人的所长,他都略通一些,像这样的梦,兆头未必好,也未必不好。

“莫怕,我与你一道去寻七叔。”王醴素日多提前去督察院,所以离升班的时间还早,不必急着赶过去,反倒是孟约这边,他很急着陪同。

入庆园,夫妇二人因为如今有炉子天天吵闹,起得也早,他们到的时候,夫妇二人正忙和着吃早饭。炉子正是对大人的饭菜感兴趣的时候,哪怕拿筷子蘸点小米粥的稠汤给他喝,他也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吃早饭不曾…年年怎么精神头这样不好,又是贪凉了?”吕撷英却不点俩小辈怎么一起来,反倒像平时一样,当什么也不知道,任凭他们自行发展。

孟约摇头,把自己昨天的梦简略说一遍:“…梦里的情景太真,真到我连血腥味都品尝得到。如果那只是梦,固然好,但如果不是…”

作为一个神棍,卢昆阆不会轻易否定梦境,也不会只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解释所有:“阿孟说个字,我为你测算一二。”

“就用梦字吧。”

卢昆阆连停顿都没有,张嘴便道:“梦字,上林下夕,双木成林,夕属火,木火相见,利文不利武,更不利兵戈。看来,你这梦,未必只是梦。”

孟约:古代的神棍,真的略有点可怕。

“那…是不是该做点什么?”孟约迟疑地问道。

“自然不能坐视,不过也不能轻易下定论,这样罢,稍后用过早饭,一道去玉清山走一趟。全真教掸月道长与玄真道长正好因战场暂居玉清山,我们三人一道推演参同,必能有个明晰的结果。”卢昆阆说话间便起身,也顾不上早饭,就开始准备起来。

孟约看着卢昆阆的背影,不知为什么,胸口压着的仿佛轻了许多,胃口也好起来。连着吃下去三个金丝果子卷,喝掉一大碗小米粥,整个人才恢复元气。

王醴得去升班,自然不能一道去玉清山,吕撷英与卢昆阆领着孟约去。这会儿,孟约才知道,这个架空的大明是没有皇陵的,至于为什么没有…

皆因穿越者太祖是个常怀万世忧的!

“太祖登基后,几次有朝臣上疏,请修皇陵,太祖摆手道‘不修,朕不想日后被人挖坟’。遂有朝臣问太祖,不修皇陵,千秋之后归御何处?太祖道‘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定王问后人香火向何处祭扫,太祖大笑‘朕若是死了,你们就让朕好好死罢,别来扰朕清静’。”

怪不得这个明朝没有皇陵,想是太祖之后的天子都秉承遗志,不修陵,不造坟。不过太祖父母的坟倒修得很好,龙兴之地,时下人还是很讲风水的。

“说起来,年年到南京,还没有去过玉霄观罢。历代天子的牌位都在玉霄观供奉,如今祭扫,也都是去玉霄观,那里…据说还颇灵验呐,待会儿为师带你一道去祭拜祭拜太祖。”

孟约连忙点头,玉霄山风景开阔,山壑雄伟,明明不高却极尽巍峨,望之似有万丈楼高一般。玉霄观在玉霄山顶,走走停停,登山费去半个时辰。

至玉清观前,吕撷英叫卢昆阆自去寻掸月玄真二位道长,她要领着孟约去观太祖生前,每至夏天就要来此避暑两三个月的起居别业。因太祖自己不把御用当回事,便也只精心维护,并不禁止人进去瞻仰。边走,吕撷英边走与孟约分说,走到一面石墙前,吕撷英道:“这里,是太祖殡天之前,命人刻下的镇压国运符文。”

孟约:…

先生,别驴我了,那分明是拼音!

拼音之前还有一行数字,那行数字是“2333333…”。

第七十五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不但是拼音,还是用行草写的,不过在孟约看来很好辩认,虽然确实怎么看怎么像符文。

太祖:

233333…老子就知道,不会只有老子一个倒霉鬼。

怎么样,我干得不错吧!当然,如果我的后人干得不行,你看着办。

眼看着我快要死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这段时间,想了许多事,其中就有再来个倒霉鬼会遇到些什么事,还挺有意思。

我想,如果这江山无恙,你会遇到的问题无非以下几点:安生立命,姻缘,前程,生死,荣辱。这些我作古了,也帮不到你别的,避暑别业外香樟林里,有几株樟树有树洞,里边藏有金银珠宝,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尽管拿去使。

如果江山有恙,你会遇到的问题就千变万化了,我能想到的很多,归纳下来也只有几条:家国存亡,流行疫病,饥饿灾荒,党派之争,必输之战。

这些都不是一人一力能成,作为前辈,我只能劝你一句--趁早脱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必吊死在这里。其实,对历史来说,袖手旁观,是我们这样的人能做的最正确的事,因为你不能确定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虽然我觉得自己干得不错,但事实上,越到将死越担心,这个国家会因为我的改变变得更坏。所以,我已倾尽所有努力,尽量避免向坏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有能力,当然,我也希望你有能力,那么,去拯救世界吧,少年or少女!

以上,致我亲爱的天涯er。

另:海上多得是退路,有的是黄金白银石油遍地的国度,比如中东,我想你应该懂。

完全没有一点阅读障碍,所以孟约能百分百确定,这个穿越者太祖,和她处在同样的世界,时代也差不多,最多有个几十年的前后差。所以,孟约连“天涯er”这梗都能轻易看懂--穿越者太祖也上天涯啊!

就是那个内事不决问度娘,外事不决问谷哥,房事不决问涯叔的天涯。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同是天涯沦落人,同为异世穿越众。至于那个另里的中东…孟约好想烧个纸告诉穿越者太祖:不用惦记了,你的扩张战略导致,几十年前,那个石油遍地的国度就已经成为大明的殖民地。

在孟约因读懂留书而陷入沉思时,吕撷英掩嘴在一旁笑道:“我第一次来时,也看了许久,总觉得能看懂其中玄奥。但自太祖之后二百余年间,无一人参透,不管是得道高人,还是博学贤达。”

孟约:…

第一感觉她和穿越者太祖,真的是同一个世界穿越过来的,穿在同一本书里,感觉十分微妙。

“先生,太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吕撷英:“据史料载,太祖着眼极长远,当时下之人思量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后时,太祖的目光已至五百年后,这也是太祖常怀旁人不解之忧思的原因罢。”

孟约:因为他是从五百年后来的!

不过,同样是从几百年后来的,对比太祖,孟约觉得自己其实是个假穿越者。

也不知为什么,穿越者太祖并没有过于宽慰,但孟约就是觉得自己被安慰到了。整个人,整颗心都安稳下来,不再浮躁,也不再有过于深过于多的畏惧。

“走罢,你卢先生他们应当参论得差不离,我们这时赶去,正好能听着结果。”算算已经一个多时辰过去,以吕撷英对卢昆阆的了解,这时就是还在参论,也已经到了该出结果的时候。

孟约随吕撷英往玉清观去,拾白玉台阶而上,并不进正殿,穿过雕花通廊从左侧进入后花园。玉清观的后花园十分开阔,数名老道,数个年轻道人,皆在竹林下坐。新发出来的竹子,还没生枝叶,犹带新剥竹粉,一杆顶天。

不管是老道还是年轻道人,都带几丝愁容,卢昆阆也不列外。见吕撷英与孟约相携而来,卢昆阆冲两人招招手,唤到他旁边,抽出两张空蒲团来:“走得累了吧,先喝口茶,掸月道长从山中采来的月露茶极好,且尝尝。”

吕撷英连喝两盏,才问:“怎么回事,为什么都不说话,个个犯愁。”

“并不止阿孟有所感,掸月道长与玄真道长亦有所梦,因有所梦才往南京来。”卢昆阆说完看孟约,道士参天地宇宙,深研术数,能梦到在情理之中。孟约个小姑娘,单纯计算她还可以,涉及到易术的术数她一塌糊涂,怎么也会梦到?

孟约:我知道剧情,而且脑洞大!

“那演算结果呢?”

“卜战事,只有利与不利,利则胜,不利则败。单只推演卦盘,是利,但参同梦境,加上为阿孟测的那个‘梦’字,便成了不利之利。”卢昆阆说罢,再问一遍孟约生辰八字,孟约不解时,卢昆阆开口为她解惑,“这样的情况我们从未见过,我们推了推阿孟生辰八字,阿孟的命格破而后立,绝死而生…”

掸月道长见卢昆阆语出迟疑,便接过话头说下去:“这场大战,竟与你命格完全重合,皆是破而后立,绝死逢生的格局。”

孟约:所以说,神棍有时候还挺可怕的,算得…真准啊!

吕撷英抓住了孟约没抓住的重点:“也就是说,阿孟是这局推演里的定与变?”

“正是。”

在道人们看孟约时,孟约忽然想起刚刚看过的,穿越者太祖给后来人的劝诫——对历史来说,袖手旁观,是我们这样的人能做的最正确的事。

孟约并不能确定,她现在算是袖手旁观,还是伸手掺和了:“那…接下来要怎么办?”

“上达天听,请陛下与内阁决断。”

孟约略松一口气,端起茶盏来,喝茶的时候,眼角余光扫到卢宕,刚才来的时候还没注意到呢,这时眼睛往周围扫,便注意到了。卢宕也在看她,她看过去时,卢宕朝她笑,孟约忽然很惆怅,这么温柔又具修养的青年,真该好好活着,修饰人间呐。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师弟进宫面圣,陛下万一请师弟再统帅诸军,师弟怕很不好推辞,不然,我去?”玄真道长这是在问掸月道长。

掸月道长却摇头:“若夫绝死逢生之局,纵吾已出家,亦当仁不让,此非家国之事,乃是苍生之事。”

孟约:咦?这似乎…可以有。

不过,会不会因此,使门阀子弟无法走到台前,那“宣庆立宪”还能不能成,五百年后番外会不会被蝴蝶掉?

应该不会,毕竟,真正在宪政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朝堂诸公。

#穿越小说里还要忧国忧民忧未来忧蝴蝶效应,我感到很绝望,这一定是一场假穿越#

PS:关于十六国之战,大致就到这里了,后面只会略略提一点战局战果,并不是本文重点着墨的情节。

作为亲妈,这都是为了让孟不约有生之年能用上电灯电话,坐上火车电车,甚至体验一下飞机,毕竟穿越者太祖作为工科男,已经提前打下坚实基础。

我觉得,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事实上,如果一开始不写这个时期是从中央集权到宪政的过渡期,我才不会这么亲妈,才不会作死写一战。近代战争,我很麻爪的呀,逻辑完全死。

没办法,前面自己挖的坑,哭晕在厕所也得填满它!

第七十六章 梦想还是要有的

七月初,大军开拔,掸月道长果然坐镇中军,升旗为帅。

天子与内阁也没办法,唯一曾统驭过如此大战局,并调度得当,最终胜利的,只有骠骑大将军。换了其他人为帅,一则要考虑威信问题,二则要考虑是否有掌控战局的能力,三则要顾虑胜利之后如何封赏。

掸月道长已出家,可以不用考虑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问题,大明不封国师,掸月道长要是胜了,完全可以破例封国师。骠骑大将军威名赫赫,即能镇得住三军,也能控制得了战局。

同时,卢宕也被掸月道长带走,虽也是从小兵做起,但上边有人没有人,区别可就大了去了。孟约觉得,还是可以期待一下英雄归来的,

城门外送别卢宕时,卢宕望着孟约,以一句“去不知归期,愿阿孟得觅良人”作为结束与告别。情还来不及深,甚至,来不及起,彼此心中都还不过只酝酿些许好感,便各自匆匆中断,便只能说是无缘也无份罢了。

但见英雄远征,说不定还能带着胜利的消息归来,孟约心情还是不错的。再到庆园习画时,提起笔来,孟约为卢宕画了一幅威风凛凛的出征图。画中的卢宕回头朝她笑,笑容里充满温柔的祝愿,像是在眉眼中藏着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类的话。

那眼神那表情那笑容,叫孟约觉得,应记一世。

吕撷英看罢,疑惑道:“年年,你到底打算选谁?”

“王师兄啊。”

“那你作甚画迈远。”吕撷英拍胸口,差点以为孟约为卢宕着甲胄英勇出征而倾倒,毕竟美人爱英雄,少女更爱英雄。

“就是觉得应该画下来。”

吕撷英:你连王重崖都没画过,先画卢迈远,小心重崖躲在角落里咬着袖角呷醋。

“等会儿,你选重崖?”比起王醴表明心意,孟约先王醴更叫吕撷英难以置信。吕撷英简直可以听有什么东西碎掉的声音,像碎了一地玻璃。

——那肯定是一块,让所有人认定这俩人凑不到一起去的玻璃。

“是啊。”

虽然吕撷英和卢昆阆都希望,孟约能够选择王醴,可他们一点没透露他们的意思,连劝一句都没有。所以,吕撷英很不解:“年年为何会选重崖?”

王醴和卢宕放一起的话,叫吕撷英来说,她不管深不深思,熟不熟虑都会选择卢宕,不说别的,光长得好看这一点,王醴就比不得。

孟约一时间真想不到原因,好像有原因,又好像没有。促使她作出决定的,只是心里依然还清晰的那点喜悦,以及想起时仍然会不自觉扬起的嘴角。最终,孟约笑嘻嘻地停下笔,顽笑道:“我们家狗喜欢他,他也喜欢我们家狗,以后成为一家人,就不存在相互磨合的问题了。”

吕撷英真不知该拿什么表情对孟约,只想:这话要让重崖知道,脸上的表情必然很精彩,再不会是一张别人欠他好多钱的脸。啧,也没准,说不定会变本加厉,摆出一张别人欠他一个金库的脸呢。

门外,摆出一张别人欠他一个金库的脸的王御史:…

“他要是多笑就好了,当然,夏天可以少笑一点。”孟约说完自己就笑出声来。

吕撷英莫明其妙地联上了孟约的笑点:“当冰盆用?”

孟约忍不住“哈哈哈”大笑出声,连连点头说:“对啊对啊,冬天不行,会冻坏人的。”

吕撷英先是无言以对,略微多想想,也捂着肚子忍不住地大笑:“年年,你怎么能这么逗!”

一室笑声中,孟约看到了王醴,笑声瞬间收住,她感觉自己整张脸都要裂开。不想在她收住笑时,王醴却冲她递来一记笑容,并一拨足量的善意数据包。

“重崖来了。”吕撷英回头看才知道王醴在画室外,先是一愣停住笑声,然后又更大声地笑出来。这时候,展示不拙劣转场技巧的时候到了。孟约就做不到,像吕撷英一样,毫不生硬地脱身,叫人一点也尴尬不起来。

“在画什么?”

孟约:怎么听壁角都不听全套,难道要她解释画的是卢宕,这不好吧。

“甲胄凛凛,威风赫赫,阿孟很长于此。”从前奇天大圣也是这样风格,张扬鲜明,那赫赫威风,闪闪亮甲,脱纸而出,直逼人面。分明是不曾行伍,却很具征伐气。

至于画的是卢宕,那不要紧,天远地远,不知归期。王醴认为,等卢宕回来,也许能赶上杯喜酒。至于什么喜的酒…太祖说得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见王醴面带笑意地欣赏画作,一点也不提画里是卢宕的事,孟约不知为什么,有点小小的开心。按说,这样的时候,心思百结的少女都要揣测“不是说爱我,怎么不呷醋”,孟约不会,她只会想,“你信我,而且欣赏我”。

孟约不说话,浅笑着满心欢悦地样子,比什么都更打动王醴。可惜不能带孟约去观星,青溪畔紫薇花正好,泛舟水上,正是观星赏花好时节。然而此时国有大战,赏风玩月,委实不合时宜。

这时,孟园的侍女过来,向孟约禀道:“小姐,周家有人来访,此时在孟园门外。”

周家怎么还会有人来访,孟约是知道周文定来南京的,但孟老爷提过一句,道是周文定比周文和通达世事,不会擅自登门。侍女忽然报周家来人,孟约真有点懵:“是谁?”

“来人只说小姐必会见她,倒绝口不提自己是谁。”

王醴:“许是随周文定一同来南京的女眷。”

“女眷”两个字,算是极客气的称呼。

“没听说周老太太和周大嫂来呀,是周文和什么时候纳了…”孟约满是疑问,《三醮》作者明明安排给周文的是终生未娶,诗中情圣。胡思乱想也不是个事,孟约决定把人喊过来看看再说。

王醴避至外边花园,侍女把人迎进来,孟约一看,略有点脸熟,只是记不起是谁来:“阿孟。”

孟约细细打量,却并没有什么印象:“你是…”

“想是我变化大,多年不见,竟叫阿孟认不出来了,我是林莠啊。”

孟约把“孟约”的人际关系犁过八百遍,林莠一说她名字,孟约就记起人来。周老太太娘家的姑娘,喊周老太太姑祖母,常被人唤作“莠娘”:“竟是莠娘,确是好些年不见。”

侍女呈上茶来,孟约与林莠相对而坐,倒还是林莠主动说明来意。孟约才知,林莠是为周文和来的南京,可孟约又不解,为周文和来南京,干嘛来找她。

“那荣氏女,究竟是什么人?”

噢,为打听荣意来的。

艾玛,剧情又粗现了!

作为一本小说,怎么可以缺少恶毒女配。

第七十七章 见笑见笑,见谅见谅

作为网络小说界的一股清流,《三醮》里,恶毒女配也不走寻常路。心机之深,也就荣意能扛得住,而且这位也就对荣意恶毒,所以孟约不需要担心。

看着林莠柔和可亲的笑脸,孟约真的很难以想象,日后,就是这么个十几岁,在现代不过上高中的少女,把荣意和叶慎章逼到悬崖边,架到火上烤。可见林莠有多能耐,须知,那可是《三醮》的男主和女主,身上巨多巨多光圈的呀。

对林莠,《三醮》作者贴过一个读者的评论——假如有一天拍电视剧,但凡演技和脸能见人,林莠都能谁拍谁火。

一句话,就道出这个角色有多精彩,有多复杂,有多…貌美。

林莠并不爱周文和,不然孟约就死定了,林莠是庶女,为脱嫡母之手,为打个翻身之仗,林莠才会找上周文和这个已晋官身的表哥。要不是最终没成功,林莠妥妥就是一个完美的“庶女逆袭”文的最佳女主角。

孟约:现在我知道自己之前有多作死啦。

夹在荣意和林莠之间,很容易里外不是人的,一个处理不好,就得翻船。

“我与阿意,有几分交情,自来南京后,虽无深交,却也偶有来往。阿意是个极好的女子,出身高门,才貌俱佳,只是遇人不淑,不曾得着好对待。”孟约很努力想要表达出“她其实也过得不是很痛快,你们没必要对上”的意思。

林莠却只是笑:“阿孟还是这样,看谁都是好人。”

孟约:因为我收到的都是善意数据包呀,对我,当然看谁都是好人。

就是林莠,也有一点很微薄的善意,这或许出自旧年,“孟约”当真在林莠那里有几分浅浅交情。

问罢荣意,林莠便正儿八经开始和孟约叙旧,先回忆昔年一起玩的时光,再略说几句别后如何生活,一路从鹿邑到南京,遇见什么趣事。总之一点也不冷场,言谈间虽不雅训高致,却也朴拙清新,和荣意画风是完全不同的,但那种内蕴聪明机敏,却有那么几分相似。

孟约却觉得有那么一点不自在,因为林莠说的昔年时光,她并没有记忆,无法搭腔。好在这时侍女进来,满面喜色地道:“小姐,方才脚夫送了信来,梁家人已到南京城外,不多时便要进京城来。”

孟约与孟老爷,盼梁家人来南京,可谓是盼星星盼月亮,猛听到梁家人已到南京城外,立时便站起来,喜出望外道:“快去备车马,我要去接外祖父外祖母,对了…给爹送信了不曾?”

侍女道:“已送去。”

“莠娘…”

不等孟约多言,林莠便道:“快去罢,日后得工夫,我再来寻你谈天。”

“好。”

送走林莠,孟约问明梁家人从哪个门进内城,遣侍女告知吕撷英后,便命仆妇驾马车去等候。

被忘在花园的王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