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待在仰园,当真垂垂老朽,觉得自己没几年活头了,如今一出来,才知道人呐心胸一阔,什么老朽都不再老朽,浑身又有劲了,又有奔头又有活头。”杨廷礼路过亳州,特地停下来寻孟约,顺便夸一夸新戏真不错。

“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啊!”孟约这纯粹是感慨,这老头儿看起来是比在南京待着时好得多,去年末见着的时候就觉得精气神比以前好,现在天回暖衣裳减下来就更明显了,老头儿脸上的褶子居然都神奇的淡了许多。

“此言精辟,正是如此。”

杨廷礼预备在谯郡留几天,正好赶上《巨星》第三场开演,杨廷礼还挺怀念在南京时和孟约一起吐槽自己的欢乐时光——吐槽这词还是孟约那里学来的。

没料想,杨廷礼头天到,第二天南京就派了人来给杨廷礼送信。

杨廷礼一看是字就知道是宣庆帝手书,宣庆帝自打做了皇帝后,自己写信的时候就不多,但凡亲笔写书信,都必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杨廷礼既当过许多首辅,又曾是宣庆帝的老师,这书扩不拆,他都知道宣庆帝要搞什么名堂。

杨廷礼不由地替先帝吐了句槽:崽呀,你这名堂不会有人喜欢的。

没错,这就是先帝的语气和说话风格。

#先帝:崽呀,虽然这名堂不会有人喜欢,但老子就喜欢你这搞事情从不嫌大的光棍气质#

第二九二章 越是深知,越怀敬畏

当杨廷礼冷着脸拆开信,果看到信上的内容如所料时,特别想立刻就去南京,把宣庆帝揍一顿。但那怎么可能呢,君君臣臣的,当老师那些年都没揍过,这辈子是别想能揍到了。

“那倒霉孩子!”宣庆帝的书信不来,杨廷礼根本想不到,有朝一日他还能跟首辅跟内阁再次搭上。

“阁老?”

“准备准备,启程吧。”杨廷礼一路看着科学院这般人,如同蚂蚁搬山一般,把机械化一点点从只存在于文字中的描述与向往,变成而今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真实,自然知道这群人很不容易。想想,任谁呕心沥血,只为让这人间更好,却仍要被打落深渊,都会真的把心呕出来,把血沥干。

曾做过首辅的人,怎么会一点天下为己任的心都没有,也正是因为一路看过来,杨廷礼才不会忽视这份心。他不像吕撷华,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他毕竟年迈,又曾是宣庆帝的老师,完全可以拒绝。

“阁老,如今风浪何其大,便是你去,也未必能瞬间平息,阁老为何…”

“人来世上,有不为,有当为。你看着罢,千百年后,纵吾等皆化尘土,工学院造出来的那些东西,也会像十七八岁的孩子一样,依然如日初升地在市上处处可见。”杨廷礼说完把信扔到桌案上,笑着看一眼院墙外,片刻后徐徐说道,“太祖曾道‘愿吾国朝永不负忠臣良将’,阿渐呐,这群人比忠臣良将更加不可辜负,吾等只是百年,而他们手底下是万世。”

孟约不知道杨廷礼接到了南京书信,还特欢快地邀杨廷礼一起吃谯郡本地特色的早餐,她一边吃,一边跟杨廷礼吐槽:“我爹真是,明明很爱师兄的,偏天天一见面就要怼他。我师兄更是,明明知道我爹其实向着他,每次我爹怼他时,他…他从前还好,现在都学会怼回去了。两个人,还越怼越开心,一天不怼还浑身不痛快。”

杨廷礼:“这亦是乐趣。”

“就算是吧,我有点欣赏不来。”虽然孟约也偶尔和孟老爷斗两句嘴,可那完全能被形容为互相撒娇发嗲,但到了王醴和孟老爷那里,他们吵嘴的时候简直像是生死之敌。结果一坐下,吃饭时候,又一副相亲相爱的好翁婿样,那画风简直了。

吃过早饭,孟约才听杨廷礼说他要回南京,孟约不解,昨天还说要留在谯郡一段时间,过后打算去东海垂钓,看能不能钓上个龙王来。

“官家给我发了书信,我需得即刻回南京。”

孟约这两天听太多晁首辅的事和内阁的官司,自然十分敏感,杨廷礼一说,她就有点怔,因为想到了宣庆帝发书信来可能说的是什么:“是要你回南京去出持大局?”

杨廷礼颔首。

“这…你能回内阁为首辅,我们自然是松了一口气,可现在这局面挺难解的,你真要回去吗?”

“你在戏文里写的都是些为家国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怎么,真到了现实中,反而觉得不该如此了?”杨廷礼一直以为,孟约心中满是热血呢。

孟约赶紧摇头:“不是,就是…觉得你现在这样更开怀。”

杨廷礼忽然朝孟约露出谜之微笑:“阿孟姑娘是不懂,世上没有比大权在握更能令人开怀的。”

“啊?”

“别将人想得太卑劣,同样的,也别将人想得太高尚。很多人,是卑劣高尚兼有之,就像你写戏文时,总是安排坏人不一味坏,好人不一味好一样。”杨廷礼说完便不再多言,与孟约走早点铺子,一路慢慢徐行。

夏初风吹过街头,树梢绿意如起伏的波澜,在明媚的朝阳下青嫩喜人。杨廷礼要赶就近一趟蒸汽机车,与孟约走到街尾便登上马车,冲孟约摆摆手便驶向他的起复内阁之路。

此一去,谁也未能料祸福,连杨廷礼自己,都觉得将来要是事有不虞,他必会不得好死,但他还是去了。如他所言,有不为,有当为,为当为之事,粉身碎骨又何妨。

“这老头儿…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孟约站在街尾许久,被初夏的新风吹得发丝缭乱时,她才迈步向亳州府衙去,杨廷礼起复内阁一事,她觉得应该第一时间告诉王醴。

王醴正头疼着,听到孟约过来,再听到孟约给他带来这么一跟炸弹没区别的消息,一时竟有些懵:“杨阁老已回南京?”

“是啊,说是官家的书信来得急,可能局面已经有些乱,既然要回南京,自然是越早越好。”孟约说着叹口气,“就没有别的得用的人了吗,非杨阁老不可?”

王醴怔忡之间下意识点头道:“没有更好的人选了,要官家信重,又能稳得住朝局,震得住宵小,或许有差不多的人选,但是绝对不会有比杨阁老更好的。”

“诶,杨阁老在外边本来多开心,人都年轻了许多,这一归去,还不知会怎么样呢。”杨廷礼没说,可孟约看得出来,杨廷礼神色也很凝重的,可见他自己也觉得此去南京起复,未必能顺风顺水。

“江湖有江湖的好,庙堂有庙堂的高,杨阁老是惯于登高之人,年年不必担心。”王醴确实舒了一口气,杨廷礼亦是支持机械化的,这样一来,叶阜安一脉就算搅风浪,也至多在南京城里搅一搅。叶阜安到底年轻,根基不深,哪里能跟杨廷礼这个不但有宣庆帝支持,还根基极深的谋国老成比。

比起谯郡忽然明亮的天空,南京就可谓云层密密了,杨廷礼起复的消息一传出,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南京都震了三震。杨廷礼有多能耐,满朝上下,但凡阅历足一点的官员,哪有不知道的,现在关键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归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杨廷礼不是表面上一团和气,热衷和稀泥的晁光甫,也远不像晁光甫那样好说话好对付。

“次辅,你看…”

“现在不是我怎么看了,而是他杨廷礼怎么看。”叶阜安虽没见识过,却也深知杨廷礼之能,内阁的公文,杨廷礼期的叶阜安全都看过,因而更深知杨廷礼的厉害。

老话说无知者无畏,反过来说,越是深知,越怀敬畏。

第二九三章 驭下本当如雷霆

次日一开朝会,叶阜安就知道,这是不好对付的对手,比晁光甫杨廷礼更加老辣之余,也更挟大势,杨廷礼这样的老狐狸,势在他那边,便会逼上前让人步步后退。叶阜安能当次辅,自然也不是连些许手段都没有的,即使在杨廷礼的步步紧逼下,叶阜安依旧使得出花招来。

如今与荣意,已初定终身的叶慎章便是叶阜安的花招,要算起来叶慎章是叶阜安的远房亲戚。不过,叶慎章是连亲爹都搞下去的,跟远得不知多远的亲戚就更没亲了,但叶阜安知道他这个族侄虽然是个赞成推行机械化的,而且旗帜鲜明并激进。叶阜安要的就是叶慎章这点激进,有杨廷礼在,不说经营得铁板一块,却也不好下手,有他族侄激进冒进,说不得就会漏出下手的时机来。

既然己方没有更好的棋,那就给敌方送去猪队友,这就是叶次辅的策略!

各方角力之下,叶慎章接到调令,前往开封巡抚衙门下,入主司务厅。别看是入主司务厅,上头还有巡抚,并非说是入主了就什么事都能自己做主。司务司吏司法三厅仍在巡抚衙下,虽官署已经分置,但目前仍然是巡抚说了就能算的。

做为《三醮》男主,叶慎章要真是个猪队友,那当初抚长离这故事就没法写了,写了也没人看。叶慎章是激进,但并不愚蠢,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他就是激进,上边不还有老成谋国的巡抚嘛。王醴与河南巡抚倒没什么交情,不过宣庆帝把太子朱载宥送到孟家的事,也没瞒做为守牧一方的大员巡抚,这样一来该向着谁说话,河南巡抚还能心里没本账。

叶慎章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考核吏治,这看似是对河南省大小官员的考核,事实上,是内阁对叶慎章有没有主掌一省司务的能力。司务司吏司法三厅,主官都称使,叶慎章这个司务使第一站就是亳州,谁叫蒸汽机车直通亳州。

“叶慎章要来呀,那你们用去迎他吗?”孟约掐算不出来,王醴和叶慎章谁品阶更高。

王醴:“何用去迎,便是要迎,也不该我去迎他,司务厅是从五品,知州是正五品堂上官。”

所谓堂上官,按孟约的理解,就是有个“什么事都我说了算”的地盘,三司在巡抚衙门下,虽然有独立办公的衙署,却没有“什么都我说了算”的地盘。光论这个,也是王醴更胜一筹,何况王醴家里还住着国之储君,他还天天带着储君去拜访本地大儒,当然这不足为外人道。

“师兄,这就是你们说的来搅风浪的人?我记得叶慎章是支持机械化的,而且十分赞同机械化,他应该不会干什么吧。”

“叶慎章别的都好,唯一点,太激进,做事从不知何为缓何为圆。年年常去市井中,见到的市井中人,可都是大奸大恶?自然不是,市井中人只不过因消息闭塞,所见所闻皆有不如,才使得他们固执而不开化。这不是他们的错,是执政一方的我们的错,若人人能增长识见,推行机械化自然可以不流血不动乱。”王醴为御史时,来河南是常事,他对河南情感颇深,他是在这里遇见了小甜甜,也是在这里开启了一生中美好时光的开端。

所以,王醴总希望,施政也好,推行机械化也好,都能是春风化雨,而不是雷厉风行。叶慎章从前借住泛园的时候,就曾与王醴辩过,道王醴虽然年轻,行事作风却如老朽。要细说起来,是非对错都很难评定,无非是个人行事偏好不同罢了。

叶慎章这人优点自然不少,比如记恩,一到谯郡,别的事先不管,先递帖子登门拜访。不管在行事作风上有什么样的不同,昔年落难之时所受之恩,叶慎章记得清清楚楚:“久不见重崖兄,气色愈发见好,眉梢眼角都带柔光,可见婚后十分愉快。”

说到婚后生活,王醴更是不自觉带出几分笑意来:“是啊,到此际方知,有可心人,有热饭热菜的才叫家。闻诚亮亦已定下,还未恭喜诚亮。”

与荣意这间纠纠葛葛到如今,总算定下,叶慎章亦感开怀,荣意一直是他心中一生爱侣的唯一人选:“多谢重崖兄,怎么不见孟院长与孟夫人?”

“岳父还在工学院未归,年年在宝云楼与洪河班说戏,亦要晚些才能归。诚亮想必还没去寻落脚处,不妨在此留宿,谯郡不似南京屋窄,岳父又素爱大屋,家中空园子多得是,诚亮只管住下。”王醴这话自然是客套。

叶慎章也自然听得出是客套:“若无公务在身,重崖兄相邀自当应下,但公务在身,恐多有不便,已命人去投店了。”

不留宿,饭是要留的。

孟约跟洪河班撕扯完,气冲冲跑回来,气呼呼坐下,也不管旁边有没有人,直接就跟王醴吐槽:“燕山雪家里出了点事,新来的花旦让我好气的,不说唱腔身段,只说那满副心神都在楼山雨(前文有误作楼山雪的,已不好回头修改,诸君见谅)身上,戏都没法好好演的样就让人来气。她这样下去,下一场戏怎么演,她在戏里应该对陌生人冷得跟冰山一样,她倒好,演得跟花痴一样。”

王醴:“别气,先喝口茶。”

孟约接过茶喝,这才看到叶慎章,她还是见过叶慎章的,作为男主,见一次都足够印象深刻啦:“叶兄…失礼了失礼了,我这真是叫新来的花旦气得,叶兄见谅。”

叶慎章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满脸是笑:“有打鼓人盯着,想必谯郡的戏比南京还好看。”

说到戏孟约就忍不住很失礼地翻白眼:“怎么可能,德麟班排出来的戏,我都不用事先看,放心得很。洪河班从前确实是河南第一班,可如今哪还有从前的样子,不是徐班主靠不住,而是徐班主管不住他的人,心太软。”

叶慎章:“驭下本当如雷霆,柔似春风可不行。”

王醴接过侍女端来的茶,再次递到孟约嘴边,孟约喝着茶,感觉这话不像是对她说的,她遂瞟一眼王醴,王醴则示意她好好喝水。

孟约:这样不需言语也能交流什么的…真是好讨厌,这会让我感觉他比我更了解我男人,这会让我怀疑,他们拿的是不是相爱相杀的剧本!

#就问你们够不够拗口#

第二九四章 亘古的良夜

不管心里转着什么弯,表面上看来,仍然相谈甚欢,饭桌上两人推杯换盏也十分愉快。连晚饭前才赶回来的孟老爷都觉得这哥俩关系挺好,孟约对此无力吐槽,只能默默吃饭默默喝汤。

朱载宥去了孔学士那里,早遣了人回来报说今天留宿孔学士府上,明天下午再回。因而叶慎章没能在饭桌上见到朱载宥,当然,叶慎章本身也还没见过朱载宥的面儿,毕竟这位在南京时官职并不高。

晚饭罢,送走叶慎章后,王醴在书房坐了许久,待回屋时,同孟约说:“叶慎章帮你寻了个角儿,你要是同意,明后天应该能到,说是南京一个戏班的花旦,唱功不错,虽然比不得燕山雪,但比现在这个不能沉下心好好唱戏的要强。”

“我应该接受吗?”

“这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现在这个角儿不成,戏都没法唱下去,自然得换,他寻的和旁人寻的也无区别。燕山雪怕要守孝吧,少说一年不能登台,是得寻个稳妥的人。”王醴不想看孟约为这等闲小事操心生气,虽然小甜甜生气的样子都可爱,但为个闲人置气,当真不值。

“那行,人来了再看罢,跟洪河班能接上趟,就留下,跟洪河班要接不上,那也只好谢谢他好意。”孟约现在比洪河班徐班主都更操心,“诶,徐班主竟觉得新来的花旦唱得也不是完全不能看,勉强也是可以登台的,也不想想燕山雪在前边立着呢!要是没燕山雪,糊弄过去也就过去了,偏燕山雪珠玉在前,现在这个…真是一言难尽。”

“我仿佛记得山字辈还有个唱花旦的小姑娘,楼山雨提起过几次他那小师妹,道是唱功相当不俗,日后说不得是他们山字辈名垂青史的人物。”王醴因孟约的戏,和楼山雨常见,自然而然有了交情。

孟约自然也知道这个小师妹:“叫潘山月,还没出师呢,楼山雨说至少还得两年才能出师。”

“那便先看看叶慎章推荐的人选。”

“好。”

初夏的风穿过庭院,将树影吹得摇曳生姿,投映在窗格上,如枝影疏斜的画卷。孟约应完好,便被窗外的景致所吸引,指着窗格叫王醴去看,王醴却根本不看窗格,只看一脸“这真美”的小甜甜,她现在的样子甜得人心坎都发酥。

是夜渐深,悄开的花朵放着香气,渐成荫的绿树亦饱含木叶的清新气息,温柔而清越。如晚风中清越笛音,并那笛音中交缠的喘息和温柔的爱抚与呻吟,连同初夏的月色一起步入亘古的良夜。

次日,便是《巨星》第三场戏开演的日子,这是一场笑料百出的戏,太祖拍雷剧演脑残,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把太祖折腾折腾,让大家爽一爽。当然,太祖就算是拍雷剧,也要走与众不同路线的,这部雷剧要达到的效果是——妈妈,快来雷剧里看演技帝。

简单说,就是给太祖培养一波年轻爱吐槽擅长吐槽,喜欢在网络上搞事情的粉丝群体。他们会在未来世界的“星网”上,一起刷“泪流满面,我居然在雷神的戏里看到了演技帝”这个话题,之后太祖会凭着这部雷剧,拿到当年的最佳男配角,但是与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拿的将其——最佳新人失之交臂。

所以,这个话题相当于预言,拿了最佳男配,也可以说是影帝级别的人物了,当然还名不正言不顺,不过,太祖会很快刷到名正言顺的影帝奖项。

“给太祖写戏就该这么写,又有趣,又不折磨太祖,也不折磨其他角色,多好。打鼓人果然是个好姑娘,肯定咱们意见,要换个固执不听劝的来,管我们怎么说,也照样置之不理。”

“为什么不能让太祖拿到最佳新人奖,而是拿最佳男配角奖,一个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拿一奖,和一个年年都有机会拿的奖,当然要把前者安排给太祖啊!”

“要你,你宁愿拿新人奖还是最佳男配角奖?”

“当然是最佳新人,这多有意义。”

“最佳新人只是新星里最好的,最佳男配角,是无数演配角的戏子里最好的。”

“那不是男配角么,又不是最佳男主角。”

“为什么就不能写个最佳男演员奖,非要把配角主角分开,打鼓人就是这么淘气。”

孟约:…

粉丝永远戏最多!

因为第二场戏和第三场戏中间有个较长的间隔,第四场戏会提前到端午节开演。也就是说,只剩下不到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戏迷票友们得爪紧时间看,不然就得等全部演完,再来看返场。

“师兄,我刚刚看城西那边好像开始开挖地面了?”

“是,其实城东也开始了,不过宝云楼上看不到那边。爹替我跑了跑,说服了本地豪绅出人出力,地下工事的速度大大提升,若是快的话,中秋节前,自来水便能先通一部分地方。”可惜发电厂那边还有点问题,虽然可以同时布线安排地下工事,却不能同时通电。

用电方面,还是有些没有攻克的难关,不管什么东西,但凡是要进入民用,工学院总是慎而又慎的。

“叶慎章在街上游荡哦。”

在孟约说话之前,王醴就看到了:“他有公务在身,自然不能闭门静坐,最多待三五天,年年不必因他挂怀。”

“政见不合的救命恩人”,怎么能不挂怀,孟约委实有点担心,这俩人要是撕起来,到时候谁赢啊。这可是《三醮》的世界,作者意志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存在的,叶慎章以后可是要做首辅的男人,孟约越想越觉得自家师兄要输。

“师兄,我会帮你的。”

王醴:“什么?”

孟约:我想好了,下个绘本里,我要给我家师兄夸耀一波。

王醴听完孟约的想法,不由失笑:“不必,他并不占先机,巡抚也不会任由他妄为。”

孟约:虽然是这样,但是我师兄这么好,我还是要赞美一波,大不了不吹师兄不黑别人,踏踏实实画个好故事。

这么一想,孟约就开始思考,要给王醴个什么样的角色…

不知道为什么,莫明想起了达康书记,典型的看起来就像个反派!

PS:即使演到最后,我都觉得达康书记是个反派,哪怕他其实不是…

第二九五章 看戏何曾见,雷人滚滚来

《巨星》这部戏,是用来抵消当初一门心思报社,非要写《龙戒》那么个世界,那么个结局的影响。所以,孟约对《巨星》的定义是——简单粗暴娱乐圈本子,一路高歌猛进,全程无虐的苏爽故事。广大太祖的粉丝,完全可以苏到飞起,爽到爆表,大楞以全年龄段,全家老少一起追戏。

看这样的戏,完全可以把脑子放家里,不必带任何智商,所以,孟约以为《巨星》开演之后,会出现“江郎才尽”之类的言辞。

但…完全没有呀!

大家都很喜欢,至少在谯郡大家都很喜欢这种可以吃着瓜子磕着花生看的戏,好似所有人都在现身说法,告诉她一个事实——看戏嘛,要什么内涵,能不用悬着心,能不带智商看戏什么的,真是太好了。

“脑残?”

“哪里脑残了,比起你在《巨星》里描述过的,太祖要演的那部雷剧,巨星一点也不脑残。”

孟约:感觉我是罪人,这俩词真的好能洗脑啊!

谯郡现在骂人都爱骂脑残了,还经常听人说“你真雷”之类的。明明,她都没怎么解释过“雷”这个字眼的具体意思,大家看过戏后自然而然领悟到,根本不用她科普。

曹仲仑近来无事,听说孟约打算画新绘本,特地跑到谯郡来。孟约同他吐槽时,曹仲仑笑道:“我倒觉得脑残二字十分精辟,市井中骂人污言秽语不知凡几,比起来,脑残二字真不能算作是污言秽语。就像骂傻瓜,打情骂俏时还可以作娇嗔,你是还未听南京的少女们软软地骂过,要是听过,必定会觉得可爱极了。”

孟约:“吴语骂人,再污言秽语的,由少女嘴里出来,也一样可爱吧。”

“那可不是,好些骂出来一样能污清听。再说雷,雷就不能算是脏话,我琢磨着,以《巨星》里的描述来看,无非是某些言行让人无言以对,无话可说,让人觉得惊诧,让人震惊,比脑残二字还精辟,用于口语没有什么问题。”曹仲仑不仅代表他个人观点,还同时代表了大明清流文士们的观点。

孟约琢磨一下,以后某位大诗人写诗写词,忽然来一句“看戏何曾见,雷人滚滚来”之类的…

这画面太美,我拒绝想象!

“说来,你新绘本画什么?”

“曹兄,你说我画个赞美廉洁,宣扬奉公守法的怎么样?”孟约其实不爱写官场,因为她没怎么见识过官场,不过她家里有个师兄嘛,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问他,还可以…当作情趣,增进一下情感嘛。

曹仲仑:“恕我直言,不怎么样,不过阿孟姑娘可以相信我。”

孟约:小曹同学比杨老头儿不可爱的地方就在这里,超级自信,有时候自信到让人真想揍他一顿。

“既然你都这样说,那我就随便写了。”孟约挑眉。

曹仲仑赶紧给孟约添水:“还是要好好写的。”

当然要好好写,她可是打算给自家人和队友唱赞歌的,赞歌这东西,唱得过了叫拙劣地歌功颂德,唱得不足又达不到目的,得唱得恰到好处。

回家后,孟约就说接下来几天不去工学院,先把下个绘本的架构做出来。她不是第一回画绘本,大家都知道她这时候需要怎么样的环境,都会特别乖巧地不来扰她清静,连朱载宥也很乖,干脆地去孙学士府上住几天,他只有一个要求——在新戏里给他个角色,反派都不要紧,一定要够精彩!

大家这么乖,孟约在画室里却连着几天,笔下都没写出一个字来。

这天孟老爷从工学院回来,见天快中午,孟约却没出来吃饭,遂也没使人去喊,而是他自己去。不想在画室门口就看到孟约在支着下巴出神,面前的纸一片空白,桌上篓子里也都干干净净:“年年,你在画室都几天了,怎么还没下笔呢?”

孟约动作没变地叹口气,这口气里叹的全是她对自己的无可奈何:“画不出来,连故事架构都出不来,爹,我怎么办啊!”

孟老爷:哎哟,闺女好久没这样跟我撒娇了,真叫人怀念。

“从前不是好好的,这回为什么出不来,你要画个什么故事?”

孟约:给师兄和队友们…好吧,主要是给师兄唱赞歌。

这话说出来,是会破坏家庭和谐的,当然不能说。

“奉公守法,倡导廉洁。”

孟老爷莫明有种“闺女大了,忽然间就不再可爱”的“错觉”:“这为父真帮不上你忙,寻王重崖去…现在先去吃饭,也不看看什么时辰,再怎么忙也不能落下一日三餐。”

反正一个字写不出来,孟约起身随孟老爷去吃饭,中午就父女俩,孟老爷半晌半晌,先是叹气说:“好久没咱们父女俩安安静静吃个饭了。”

片刻后,半碗饭下去,又来一句:“许是热闹惯了,还是有些空落落的,家里还是要人多啊…”

孟约很知道接下来她爹要说什么——生孩子!

“爹,喝汤喝汤。”

孟老爷倒没再说下去,而是用“你懂的”眼神看孟约一眼,然后端碗喝汤。

孟老爷吃过午饭就又去工学院了,下午王醴放班回来,见孟约耷拉着一张脸坐在院子里的树影下,便举步过去坐到她身边:“怎么了,谁惹我们家小甜甜不开怀?”

用刚学来的“阴郁”眼神看向王醴,片刻后幽幽一叹道:“我自己。”

王醴:…

“好吧,你拿什么事为难你自己呢?”

“你猜!”

好几天没把新绘本架构做出来这事,王醴自然知道,另外一件嘛,据门房说今天中午孟老爷回来过,王醴琢磨片刻后伸手勾住孟约的发丝说:“那我们一件一件来解决,先解决最急的。”

“绘本。”生孩子的事急也没用。

“你给我说说,你想写个什么样的故事,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孟约:“我觉得我郎君天下最好,想要写出来,让大家都知道他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