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孟约刚才真当宣庆帝的“由阿孟转交”是帝王心术之类的东西,现在看来,是真赖上她,压根不是什么帝王心术。

“陛下,殿下,虽然我确实一直在琢磨电影,但那也就琢磨而已。你们看,我也就擅长画画,擅长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可我肯定不擅长排戏是吧,也不懂得人员统筹,道具制作这些。要拍电影远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我…我确也想过以后要自己制作电影,可是得先有人叫我学怎么制作电影吧。”孟约说着,陷入了自己的谜之思维里。

大明没人会拍电影,她找谁学拍电影?没听说过拿起摄像机就能当导演的呀,拍戏要真那么简单,那些烂片从哪儿来的。虽然一部烂片最终会成为烂片,是编剧制作人导演演职人员的通力合作,不能单怪一个人,但导演绝对是被骂得最多的。

孟约:我很喜欢大家都喜欢我,想继续保持现在的国民度,不想从人人喜欢,变成人人唾弃。

“电影且是你提的,你又让我们上哪儿给你找个会制作电影的去?”

孟约:…

“要不先吃饭吧,吃饱饭没准就会有答案。”

宣庆帝含笑看她,也不戳破,萧皇后则示意任情布菜,待得午饭罢,宣庆帝复同萧皇后一道看孟约。孟约吃饭前都没答案,这会儿更没答案了,吃饱饭就只想懒懒地找个地儿坐着,或散散步吹吹凉风,悠闲从容地歇饭气。

“我…我琢磨琢磨。”这种时候只能硬着头皮上,总莫名有种被坑了的感觉呢,这事她原本可以等技术成熟,拍摄电影也有人先吃了螃蟹再说。结果居然要让她这只会看电影看电视剧的嘴把式来当导演。

她的穿越生涯一直在easy模式下,界面相当友好,猛地说要拍电影当导演,就仿佛越过好几个等阶,直接升级成地狱模式,界面的不友好度也轻松破表。

来是任情接的,回去的时候是宣庆帝身边的内侍送,把孟约直接送到内阁的公房外,王醴已经接到消息在外边等她。王醴见孟约愁眉苦脸,也没直接问,而是伸手抱过阿雝,待马车远远驶离皇宫才问孟约:“何事如此愁苦?”

“阿宥说需要电影,于是那俩位为人父母的,叫我拍电影。”孟约现在心里还是那句话在刷屏——我也只会看电影啊,只会看啊,只会看啊,让我怎么拍啊怎么拍啊,怎么拍?

王醴虽不想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却不免笑出声来:“当时年年提出来,我便知,早晚有这一日,会有人寻你操刀,只是想不到会这么快罢了。”

王醴认为,孟约是会爱做这件事的,所以不曾出言提醒,不想孟约现在愁成这样。不过,孟约要是不喜欢,就不会这么愁苦,她只会想能找谁做这件事,她这样愁得不得了,都没说出一句“不干”来,显然也是想做的,只是大约还没想好要怎么做。

孟约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一把年岁,但她跟电影最紧密的联系就是电影院里,屏幕上放,她在底下看。看到烂片骂导演,看到僵尸脸要批演员没演技,看到画面渣渣不够美感要嘀咕掌镜的,甚至看到老出烂牌的制片团队还要啧啧啧几句。

现在轮到她要干这事…

“感觉会被大家的吐槽淹没。”

《疾风令》的槽大家很克制才没淹没她,要是拍个烂片,那就不止整个大明的槽,恐怕迎接她的将会千八百年的槽,许还不止。

“我当初就不该跳进这坑里啊!”当年是哪里想不通要画第一个绘本的,解决事情的方法千千万万,为什么要选一个能把自己坑死的!

虽然她一直说想在有生之年看到电影,哪怕是默片,但要早知道这电影得她自己拍,她宁愿这辈子都看不到得了。鱼离开了水没法活,人总不可能离了电影没法活是吧。

当初是她想不开!

第三七七章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回到家后,孟约把自己扔进画室里,呆呆坐好半天,愣觉得自己杨要跨越的这座“隔行如隔山”的不是普通的山,于她而言,这难度几乎等同于攀爬真理的高峰。王醴安顿好儿子来看孟约,只见孟约抱着个软绵绵兔子枕头在那长吁短叹,脸上的表情,竟很神似那只毛绒兔子。

毛绒兔子抱枕是孟约自己做的,做完后哈哈大笑说这兔子填的肯定不是棉花,而是写满“不开心,要买包包,要买很多包包”的小纸条。当时王醴认为,孟约是在借毛绒兔子之口,要买“包包”。

“这回你的包包又是什么?”孟约说的,“包包”只是一种代称,代表很多西,在不同的时候,可以代表不同的东西。饿的时候是肉,馋的时候是零嘴,换季的时候是衣裳首饰鞋子,夏天的时候可以是美美的缂丝团扇,冬天的时候可以是暖暖的雕花薰球。

“这回我的包包是一个能教我拍电影的老师。”孟约眼巴巴看王醴,真希望王醴此刻能像机器猫小叮当一样,她话音一落“刷”地拉出口袋来,就能把她想要的从口袋里掏出来。再不济,还能钻个抽屉,从抽屉里回到未来去,找间电影学院深造个三五七年再回来。

“虽无人会拍电影。但会排戏的南京城中不知凡几,年年也不需要去旁人,寻桑班主常抱云便是。如今德麟班的戏,凡常抱云出演的,都常抱云亲力亲为,至日常人员安排,桑班主必十分有心得。乃至日后真到要拍的时候,他们也能帮到年年。”王醴走到画案前,见画案上乱得很,顺手便为孟约一一归置。纸卷都进画缸,没用的还归架收纳宣纸的架子上,染了颜料的笔在笔洗里涮干净,污水倒掉再添净水复将笔洗几遍,及至见到清水才算完。

王醴整理画案,孟约就在那一边沉思一边看。

“你这多久没收拾了?”

“据说乱七八糟的房间有助于灵感发挥。”

这话叫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茬:“那要不再给你弄乱。”

孟约:“别…好啦,我就是懒得收拾嘛,反正等下还要乱的。”

一旦孟约开始画绘本,便会经常满地画稿,洒扫的仆妇哪敢下脚,生怕把孟约的画稿毁了。到后来,干脆每到开始画绘本后,孟约就直接叫人不必进来打扫,通常来说也脏不到哪儿去。

不过,画家的画案,可不比作家的书案,纸笔颜料各种工具,新的画稿,画坏的线稿等等铺满一桌,纵使孟约有张两米的画案,也经常觉得摆不开。

“走吧,天还早,下午我亦无事,同你一道去德麟班。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说不定坐到一块商谈,很快便能有头绪。”王醴说着朝孟约伸手。

在画室里枯坐,确实不如去德麟班,没准艺术就是有相通之处呢:“阿雝呢?”

“他已经睡下,就不带他出门,回头我们早些回来便是,待晚饭前他才想得起他还有爹妈。”小家伙不到犯困时,是不会想着找爹妈外公的。

德麟班下午有戏,申时初刻,这会儿还挺早,德麟班上下刚吃过饭,小学徒们正在拉架子,桑班主在一旁看,常抱云则在一边托着茶盏站着。见孟约同王醴俩人进来,常抱云放了茶盏,桑班主也不再管小学徒们。

一番招呼,几人寻个桌坐下,小学徒们上茶上瓜子点心。孟约便开始解说电影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越说桑班主和常抱云越觉得,电影这东西说是戏,倒不如说是活生生的生活片段,不过是把人一生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精彩都合在一块罢了。

孟约:恭喜你们,阅读绝对理解满分。

“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好比都是编故事,你能写得人人喜爱,他却写来写去都无人问津。”

“最好能把那摄像机取来我们看看,不是有拍过短小的电影吗,也叫我们看看,叫我们心里好先有个底。”

“这可以,我明儿就让人走一趟谯郡,把罗院士旧造的机器弄过来。”罗院士这会儿正在研制新的,就是旧的也有古早版的,再版的,新近版的好几种。随便其中哪一个,都能让人对电影形成一个大体的概念。

罗院士他们最近拍了许多小短片,以使用来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如今他们已经能拍摄十分钟左右的短片。当然是指无意义的,本身就连贯的内容,不需要加以剪辑,直接拉出来能放出画片来的。放映机则是另外几位院士带着且教和学员一块攻克的,这会儿体积略有点大,要想运到南京来,且得费点工夫。

工学院里,罗院士接过孟约给他写的信看完,片刻后唤学员来:“阿孟姑娘要摄影机和放影机,另外,小梁,你拍的片子挑两盘给带上。我们这还在试拍短片,她倒好,现在就想拍电影了。”

工学院上下现在早已经对电影有了概念,一部半个时辰以上,能讲一个完整故事,且能讲好的,就叫电影。所以,大家才会不约而同,把现在拍的称为“小短片”,意即短小的电影片段

小梁名梁礼光,是工学院公认小短片拍得最美的,不管拍风景还是拍人,他手底下的短片都仿佛是流淌的诗行。梁礼光闻言进内间去,挑挑拣拣好一会儿,把他最满意的两盘拿出来:“叫阿孟姑娘多提意见,我觉得这还挺有意思,回头阿孟姑娘要是拍电影,也请来知会我一声,我也想去瞧瞧。”

“是。”

摄影机和放影机眼下都挺大个,就是工学院里铺了路轨,工学院外边不是没有嘛,还是车拉马拽一路运到亳州站去托货运送到南京站。各车站有专门从事货运接送的人员,自会把东西妥妥地送到长平里去。

孟约看到摄影机和放影机时整个人都呆住:“什么时候变…变这么大了?”

明明她离开谯郡时,还是糙糙矮矮的小怪物,怎么这才多久,就变成了大怪兽!

感觉很难征服啊,毕竟她不是奥特曼。

PS:忽然就想问问大家都什么专业的,以后说不定有需要求教的地方呀~

第三七八章 需要阅历,也需要天赋

虽然小怪物变成了大怪兽,但这大怪兽意外的温驯,小怪物还不好拿捏,大怪兽却乖乖趴在那里,看似又庞大又复杂,操作起来却十分简单。哪怕十年八年内别想造出显示屏来,有镜头感的人,却能光凭这简单的设备拍出漂亮的片段来,比如梁礼光。

就是孟约吃过见过,也不由得拜服,梁礼光的镜头语言当真如诗,可见心里是个富有诗意的人。做为一个美术生,孟约一直坚信,镜头的画面不仅仅是简单的拍摄,也是掌镜人内心语言的表达。

一段芦花飘飞的河滩,一个在河上摆渡的老人,还有偶尔经过的渔船,不足十分钟的短片,饶是纯黑白,也能让人感受到镜头里饱满的情感色彩。简简单单的画面从头看到尾,全场静悄无声,大家是连惊呼都被震撼得没办法发出来呀。他们一个个双目圆睁,显然从这短短的片段里,看到了即将能出现在于世间的电影。

“别的先不说,我们先拍台上的戏吧,从熟悉的开始,慢慢摸索,待到机器都用熟了,再来合计拍电影的事。”桑班主最先出声,从业几十年,桑班主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肯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做成什么样的事。内心的激动到脸上反显得云淡风轻,还有几十年可活呢,有的是时间把这东西吃透,拍出一部像样的戏来。

是的,戏,而不是电影,从孟约说这东西能流传到后世开始,桑班主就想“德麟班这么好的戏,不流传下去岂不可惜”。至于电影,留给年轻人去折腾吧!

人发愿做什么,都是有契机的,桑班主就抓住了这个契机。

常抱云同几位同门和特地请来观看短片的资深票友慢慢缓过来后,齐看向孟约:“阿孟姑娘,即使现在暂时还只能拍这么长,一场戏分作几盘,也能拍下来吧。”

德麟班的戏,有长有短,但基本会控制在一个时辰以内,这一个时辰里还有换场时的暂歇。细算起来,一场戏大概也就半个时辰上下,倒差不多正好是一部电影的时间。只要不怕费人工耗精力,一场戏分作几次,肯定能拍出来。

“应该可以。”这时还挺早,几人一合计,决定先拍一幕戏试试。

桑班主问孟约拍哪部戏,孟约想了想,让常抱云决定,她编那么多故事,要说爱…她永远最爱新故事,常抱云道:“还琢磨什么,就《疾风令》,什么也不用换,直接唱今天下午要演的这场。”

喊人来都换装扮上,就当过场再排一遍,回头再补补妆,申时初刻开戏了直接就能接着演。

南京版的《疾风令》自然是常抱云唱张以达的戏,用常抱云自己的话来说,这个角色要不看结果,真是坏出了新花样。常抱云一边由着学徒给上妆,一边同孟约说:“亏你还好意思说这是赞歌,日后劳驾你别给人唱赞歌了,甭管谁。”

“嘿,反正我师兄不在意,下回我还给他唱。”孟约笑得手抖,王醴倒是不在意,但任谁好端端被查几轮,也要翻白眼好么。

“王通政娶了你,人人都道是他福气冲宵,我看未必。”

孟约并不介意听到这样的调侃,常抱云也是知道孟约不会在意,才开口的。至于福气什么的,管谁福气冲宵,他们过得好就行了:“只要师兄觉得是就行,我管别人怎么想哦。”

常·别人·抱云:…

“行了,妆面就这样,我先登台去走一圈架子。”

因演的是老早排过不知多少遍,已经成功登台演过的戏,德麟班上下都很放松,搁戏台子下的大怪兽,也没人多眼几眼。一到台上,唱念坐打舞,手眼身法步,各位角儿神专情注,满心里只剩下戏。

别说,常抱云的戏是比楼山雨更精妙一些,这种精妙在细节上,楼山雨很难做到像常抱云一样,把人物的内心都演得淋漓尽致。这需要前期深入揣摩,需要阅历,也需要天赋,常抱云这般天赋的戏曲大家,每一代里也就那么三两个。

酣畅淋漓的一场戏下来,也没什么看片剪片,这场戏共六幕,因时间来不及,只拍了三幕。拍好后也不是立刻就能放的,还得经过处理,罗东非院士特地差了个学员来做这事。这也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今天是别想看到了,得等明儿。

戏拍妥,便快至申时,收拾一番,慢慢有票友进来入座,瞅见孟约,那叫一个开心,立马凑近了问:“阿孟姑娘,《菊下楼》排得怎么样了,年前能不能有,桑班主一个字不给我们透,可把我们馋坏了。阿孟姑娘是不知道,饶是已经散过味,我们进来还是天天能闻见香气,那味儿就是吃饱再来,也还是能勾得人口水横流。”

孟约家里有个阿雝,自然不可能天天来德麟班,所以并不知道《菊下楼》戏排得怎么样了,年前能不能有:“我这两天没来,这呀,还是得问桑班主,他不仅不同你们说,也没同我说呢。”

“故事是出自阿孟姑娘,阿孟姑娘就是没看排戏,也该知道个大概吧,好歹同我们说一说。”

“是啊,我们也不为别的,到时候戏台子上飘香,我们一点准备没有,都不知道该带点什么吃的解馋。要不带点吃的,闻着那香气,戏都要看不下去。”

孟约:“这回我也不知道,真的,戏本改动挺大的,因南京这边食材调料都有些局限,绘本里有些菜,德麟班这边做不了。不管怎么样,多准备点好吃的,不然我真怕你们会看着看着怒而掀桌。”

因为《菊下楼》就是一部吃吃吃吃吃的戏,没别的,本来绘本还有做,但台上没法实现,故而就剩吃。

孟约想着,就是她自己,也得准备一包吃的,合意楼的酱鸭那是必需有的。此外,还得带自家厨娘做的五香瓜子,那可不是一般的五香瓜子,炒货张的传家秘方,经萧厨王改良过的。

不过,《菊下楼》八成仍是开箱戏,所以,孟约还是摸着良心告诉戏迷票友:“今年大约演不了,得等明年,上元日八成能有。”

票友们也不知道是该心如死灰呢,还是庆幸好歹今年不用受这折磨。

第三七九章 情韵兼美,远迈吾辈

《疾风令》拍好的片段,第二天孟约他们都没能看到,学员是一洗才发现,这玩意儿不像他们平时拍的风景片一样。光看戏台子上的人比划,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唱什么,除非是铁得不能再铁的票友,天天泡戏堂子里,才能将戏词儿给配上,不然,大多数人只能唱其中一两段。

“这不行,我们以前光拍风光画片,没遇上需要提示唱词的时候,我得回工学院一趟,与师长同窗共参,看怎么解决这问题。”

孟约去德麟班的时候才接到消息,而这时人家已经在回去寻师长同窗共参的蒸汽机车上,弄得孟约好想去站台挥个手说一句——不,相信我,大兄弟,你需要的仅仅只是字幕而已,不要搞得这么复杂。

不过,既然人已经回去,凭院士助教学员们的智慧,也一样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顺利制作出字幕来。要说她也只知道字幕而已,胶卷时代的字幕怎么制作,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还是让土著科学家们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吧。

这日小朝会,王醴已经要去参加小朝会了,不过小朝会不像大朝会,得天没亮就起,天刚亮就升朝。小朝会一般是宣庆帝慢慢悠悠吃完早饭,再慢慢悠悠和小公主愉快玩耍一会儿,然后还能慢慢地踱着步子一路悠悠闲闲地赏着花园景色去升朝。

王醴换朝服时,孟约就在一边发花痴,大明的朝服穿上,显得人格外雍容有主,眉风一扫,简直要醉死人:“年年是不想让我去上朝吗?”

“我郎君这么好看,我不想让他被别人看到,你说该怎么办?”

实话说,这话王醴听着有些错愕,这天底下,居然还有人能眼睁睁看着他的脸说他好看,委实是种太新奇的体验。不过,是孟约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唔,知道了。”

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回话让孟约脑子有点短路:“你知道什么了?”

“人常道情人眼里出西施,吾深以为然。”

孟约脑子转好几个弯才get到王醴的梗,她夸他好看——他觉得他称不上好看——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夸他好看等于再说——我爱你。

这闷骚劲也没谁了!

“赶紧洗漱去上朝,别耽搁时间,天色已经不早啦。”孟约说话时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嘴角止不住地越扬越往上,她最近发现自己眼角都有笑纹了,虽然很浅很浅,但她现在二十出头啊!年轻轻满脸胶原蛋白,结果她能生生笑出笑纹来。

“好,年年再睡会儿,我去去便回。”

“嗯。”孟约自从有了阿雝,就开始热衷于睡懒觉,从前她也是睁开眼就起,从不赖床的。生下阿雝后,就顿时领悟到睡懒觉这个人生奥义的乐趣何在,于是便从此能不早起就不早起,能赖一会儿是一会儿。

当然,也没法赖太久,王醴去上朝前虽然哄过阿雝,但阿雝喝完奶玩片刻就仍会犯困,孟约得赶紧起来,赶着第二拨哄他。起来哄好阿雝,孟约的一天也就开始了。

最近的日常是画《菊下楼》,以及整理春宫,通过吕撷英得知,书商最近快陷入疯狂,因为《巫山秘谱》的精装版太太太太太受欢迎。经过几位书画大家的大加赞赏之后,这就不再是单纯的春宫,而成为了艺术。

和大家理解的一样,什么东西一旦和艺术挂勾,尺度节操之类的东西就不再重要。书画大家们的评价极高,盛赞《巫山秘谱》“体态娇妍,骨肉丰匀,情韵兼美,远迈吾辈”,有书画大家们这么极力赞美,卖不好才叫有鬼。

卖太好导致书商催稿成魔,声称:再不给我稿,就吊死在你家门口。

孟约:我曾经害怕的,终于要成为现实啦。

一边收拾画稿,孟约就一边摇头,轻声地吐自己一句槽:“没想到你内心这么黄。”

何止一般的黄,最近尺度越来越大,大到吕撷英走进来,看了直捂双眼,惊呼道:“我的天,年年啊,这画上的人衣裳不能再少了,再少下去,官府真的要来查封。年年啊,你要有点下限,别教坏孩子。”

“这不是给成人看的吗,我没打算教坏孩子,我教坏的都是成人。”孟约从不觉得岛国的动作小电影能把人教坏,最多能把人变得猥琐,那种宅男式的猥琐通常只在内心默默演绎。虽然这也有点怪让人心里发毛的,但宅男就剩下这点人生乐趣,还是不能剥夺的。

“好罢,你都情韵兼美了,委实要坏的也不能赖你,不坏的还正好能学学你怎么画人物的。”要吕撷英说,她徒弟画的人物,把春宫这俩字拿开,着着实实是一本出色至极的人物画教科书。

孟约忍不住坏笑,把画稿卷吧卷吧放进画筒里:“先生今天这么早,不是下午堵有课吗?”

“是啊,我是特地奉长江书院院长之请,前来邀打鼓人往长江书院开堂授讲啊!”也就是长江书院近水楼台,这两年南山书院就一直在寻打鼓人,他们书院副教的学子,也不是人人都有为官出仕的志愿。也有人的志愿是写写画画,逍遥于山水之间,在杨廷礼为打鼓人写过戏本的消息人尽皆知后,写戏本也成了挺多学子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吕撷英顺嘴也提了一句,但孟约特别怕为人师,尤其是她并不很擅长的方向。让她教画画,她都不知道怎么教呢,难道教人物,不行,一教人物就得坏水,什么都能瞒得到人,下笔的线条神态设色绝对瞒不了,就是仿名家,也会不自觉带上自己的习惯。

这时代的文人眼都毒,所以,绝对不能抱侥幸心,孟约是打死也不会去教绘画课的。但是她除了绘画,还能教什么,教美术史…得了吧,书院里的学子说不定比她还门儿清。

“先生,你让我去教什么?”

“教人怎么编故事,怎么画绘本啊,长江书院又不是南山书院,不用把学问作得这么正儿八经。可以是消遣,可以是爱好,日后女孩子们要当成毕生事业也可以,左右不是有年年珠玉在前嘛,有样学样总是会的吧。”

孟约指自己的牌子,一脸惊诧:我这样的,也能叫珠玉在前?

第三八零章 也许漫长,终会抵达

吕撷英总致力于让女孩子们即使身在深深院落中,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手自己的眼自己的一颗心,去领略人世间的风景和风情,而不是被墙困住。女孩子在家从父母,出嫁从夫君,于出行上而言,时下仍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单独一个女孩子,即使世道承平,处处不需担心安危,想独自去走一走大山大川,其实也还是很难。

这时得说到孟约,看她,拥有自己事业,多么自由。她去不到的地方,她的绘本,她的戏剧会替她去,甚至大家都抵抗不过的时间,她的绘本故事画卷会抵抗得过。不久之后,相信她还会有更多。

所以,她显得快乐充实而自在,不论男女,想做到像孟约一样,都不容易。吕撷英想做的,是从这不容易里,多为女孩子们争取一点契机。

当吕撷英把她的想法说完,再看孟约时,发现她已经泪流满面:“你哭什么,我…刚才没责备你吧?”

吕撷英简直怀疑,刚才她不是在说自己的想法,而是说的别的什么。

孟约从头听到尾,开始是想:嗯,我确实得为女孩子们做点什么。

越到后来越听越往深里想,忽然想到现代的时候,她们能进学校读书,能光明正大地想去哪里去哪里,可以出门去工作,可以一个人吃饭逛街SPA看电影,一个人去遥远的地方旅行,甚至保持独身,勇敢地说“我不想生孩子”…这些所有的一切,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多少先贤为之奔走,才最终成为现实的。

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很多艰辛吧?

不,最重要的不是以上那些,是先贤们让女人意识到,生而为人,天赋均等,那些不是“谁应该给我们”,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拥有”。看似没有差别,其实却有很大差别,“给”是他人赋予,而“本来就拥有”才是…天赋人权?

虽然不平等仍然存在,却不可否认,时间和在时间里生存的人,会慢慢将一切修正,也许会很漫长,但终于抵达。

孟约也是头一回这么深入地思索这些问题,她甚至不很能确定自己所思所想是否正确,但,她真的很希望大明的女孩子也能够享受到,她曾经在现代享受到过的一切:“先生,就叫——戏剧文学课吧。”

现代人常说科班出身,到编剧这一行的科班出身,就应该是各大影视学院电影戏剧文学专业。这会儿还没电影呢,就暂时先叫着戏剧文学课吧,但愿有生之年,能把“电影”俩字加上去。

吕撷英:所以呢,你刚才哭什么?

难道是为女孩子们哭的?十成没跑了,吕撷英怜爱地给孟约一个摸头杀,温柔地道:“好,你这几天把讲义准备好,待你讲义写好,书院里再给你排课。”

“嗯,我会好好写讲义的。”呃,努力不假他人之手。

吕撷英:“为师先去给书商送画稿,对了,讲义要写,你的《菊下楼》也不能落下,为师还等着看你们能把美食怎么加到戏台子上去呢。”

关于这个,孟约必需保守秘密,不然就没惊喜了:“先生就等好吧,必有让先生大吃一惊之余,垂涎三尺的时候。”

“为师岂是那没吃过美食的,你卢先生好歹出身卢氏,别的没传下来,菜谱还是有几本的。”早先卢家还给孟约寄过呢,也说不好愿意不愿意,反正到后来是“大家都寄我不寄,多奇葩”,于是再珍爱自家菜谱的人,也没能按住箱底,到底掏出来给孟约寄了去。

“说到菜谱,懿安王妃不是说出菜谱吗,出没出?”

说到菜谱,吕撷英就忍不住露出会心微笑:“我去看过菜谱的进展,估摸着明后年能有,毕竟是整个大明的菜谱差不多都汇集起来,光整理和弄明白食材,请人做一遍都是个事。懿安王妃早前还同我抱怨过,光试菜谱都胖了一圈,所以啊她没瘦下来前,别去寻她,不然定要拉你一同试菜的。”

孟约没想到,这时代的人,做个菜谱都这么较真,非全试一遍不可,这可真是个巨浩大的工程,明后年能出都算是速度快的。

送走吕撷英,孟约看看天光,琢磨着王醴快要回来吃午饭,因天色好,晴光融暖,孟约便叫把饭摆在开满菊花的庭院里。这时开的菊已是晚菊,不似早菊妍丽,多是瘦削削的,很有“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的韵味。

结果饭还没摆,王醴就差了人回来说,中午没法回家吃饭,让孟约自己吃别等他。孟约看着差役行色匆匆,也没多问,只在差役走后命人出门去打听打听:“要是打听不到就算了,左右,师兄事忙完自然会回家。”

至于王醴出事这种可能,孟约想都不会去想,再怎么说和蔓生兄也有因戏结缘的前情在,就是王醴要出事,也不可能一点征兆没有。另外,王醴早前被查好几轮,要出事早出啦,不会等到现在。

去打听消息的仆从不多时便回来,道是内阁并九卿都被留下,王醴做为九卿之一的副手,也在其中,这会儿都在宫里议事呢。

“哦,这是要搞大事情的样子啊!”反正王醴好端端就行,别的事自有满朝文武操心,她操心她的讲义还操心不过来呢。

刚才答应得好好的,这会儿一到要提笔写了,就满脑子乱麻——从哪里开始,写什么,怎么写,写了怎么教。等等,文言文写作那可能生生逼死她,她直到现在都是直接用平常说话的言语的。从现代人看来也许雅训一点,但到大明是白得不能再白的大白话,所以…

“要命,啊,不对,我教个怎么编故事就行了,让我教怎么写,我可教不了。”当然,女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没准比她都高,而且写作什么的,长江书院好像有。

“那问题来了,我到现在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满脑子梗满脑子脑洞满脑子套路,各种小说电影电视剧看了不知多少,就这样我才会编故事画本子的。噢,对了,能画本子,技术层面还多半得说是穿越后进修的,穿越前可没这好的本事。”

还珠玉在前呢,压根就是一颗鱼眼珠子,却因为穿越光圈加成,被人当成了珍珠碧玉而已!

孟约:我造的什么孽…

第三八一章 徐徐谋之,缓缓行之

恰黄昏时分,忽下起雨来,庭前的茶花被雨幕重重笼罩,灯光亦被雨气簇拥,染出一圈氤氲的光。孟约在画室中搁下笔,看一眼被一树树茶花掩映的门洞,早该回家的人,这时候却不知是在雨幕之外徘徊,还是在雨幕之中穿行。

奶娘已把阿雝哄睡,屋中只留一盏小灯,发着极微弱的光。孟约心里不由有些打鼓:“这么晚还没回来,也没听说出什么事,到底在做些什么,竟不能派个人回来说一声。”

她的念叨才落下,门洞外响起脚步声,由远及近,因为地上多多少少积着雨,脚步声中还有雨花溅起的声音。孟约再抬头时,看到一身公服的王醴自门洞中打伞进来,山茶花也被他手里的伞轻轻挤了一下,向着侧旁瑟瑟抖落一树雨滴,也湿了王醴一身雨水。

“师兄?”孟约本来有挺多话想问的,但真看到王醴回来,却只剩下了嘘寒问暖,“吃饭没有,冷不冷呀,晚上变天了,先换衣裳…啊,别,先去沐浴,洗个热水澡出来再谈其他。”

王醴在乾清宫待到现在,除了累没别的,饭倒是没落下,但当着宣庆帝的面儿,孟约能吃得下饭,内阁也吃得下,其余的人可都没怎么吃好,平时他们哪儿有多少工夫乾清宫里用御膳。再说,今天说一天的事,也不是个下饭的事,而是让人食不下咽的事。

点点头,王醴想朝孟约伸手,讨要个温暖的拥抱,但一低头看自己一身微湿的雨水,便又没动:“天色已晚,年年收拾收拾画稿,该睡觉了。”

孟约答应一声,推着王醴进浴室,才复出来整理画稿。《菊下楼》她都绘到第四本了,越画越顺手,实在是菜谱太多,灵感这个小可爱,最近也格外宠幸她。关掉画室的灯再合上门,孟约慢慢踱回卧室去,路上再拐去看一眼阿雝,小家伙睡得脸蛋红扑扑的,超级可爱。

趴在小床边,围观阿雝的睡颜良久,忍不住轻轻地亲了一口小嫩爪,小家伙睡得相当沉,根本不带一点惊动的。王醴常说阿雝大概天生心宽,夜里等闲不醒,寻常的动静别想吵到他,当然要真把他吵醒,就等着魔音穿脑,整夜不休吧。

围观罢阿雝,孟约方才回房,王醴一身水气从浴室走过来,二话不说,抱住孟约,孟约笑着拍拍王醴的背,问道:“这么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