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效缇萦

“这么说,你今儿带着这个叫挽袂的宫女过来求哀家替你转圜,莫不是要将她交与欧阳氏处置了?”高太后拿起手边茶盏,轻轻喝了一口,淡淡的问道。

挽袂虽然依旧跪着不敢抬头,闻言却是明显的一凛!

只听牧碧微语气诚挚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才进宫,对宫里规矩还不甚明白,但想着欧阳娘娘乃是世家大族出身,又是欧阳家的老太君亲自教导长大,入宫之后定然也是与太后娘娘亲近的,跟着太后娘娘耳濡目染——因此奴婢虽然对宫里头的规矩还不熟悉,却晓得欧阳娘娘这样的出身与位份又怎么可能有错呢?所谓身正则影直,欧阳娘娘规矩无差,身边之人定然也是好的,挽袂与葛诺也说是他们当初不慎触犯了娘娘的近侍,因而错误皆在他们两个身上…”

话说到了这里,高太后微微眯起了眼,心想这牧氏果然擅辩,分明就是想将两人推出来顶罪,倒把话说得冠冕堂皇,这番话不但把欧阳氏并欧阳家还有自己都抬了,又轻轻巧巧的开脱了自己,照她这么说顶多落几句训斥着她好生学一学规矩罢了,到底她进宫才几天呢?

高太后不想这么简单叫她脱了身,便哼了一声,道:“你既然说了错误在挽袂与葛诺身上,怎的如今只带了挽袂一个过来请罪,那一个叫葛诺的呢?”

挽袂本就十分惊惶,这会更是恨不得战栗出来,只是阿善就跪在了她旁边,借着衣裙宽大的掩饰狠狠掐住了她的手臂,示意她继续乖乖的跪好,挽袂又痛又怕,究竟不敢露出声色,只得强自忍耐着。

“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原本既然打算过来请罪,当然是要把人都带上的。”牧碧微闻言,不慌不忙的拿帕子擦了下眼角,吐字清晰道,“只是葛诺临行之前不慎脚滑摔倒,伤得固然不重,也能够起身,只是不巧偏生伤在了脸上,淤青肿胀处望着委实可怖,奴婢恐怕他过来污了太后娘娘与太妃娘娘的眼,这才只带了挽袂。”

“你说了这许多,虽然那叫葛诺的小内侍摔着了没能过来,这一个挽袂倒是在这里了。”高太后缓缓道,“只是你有没有想过,哀家堂堂太后,你不过区区一介青衣,凭了一盒子所谓梅糕,哪里来的面子,叫哀家替你转圜?”

终于听高太后问出了这一句,牧碧微越发不敢疏忽,她屏住了呼吸,依旧保持着从容不迫的仪态,先叩了一首,抬起头来,这才道:“奴婢没有这个面子!”

高太后对她的回答并不意外,淡淡的道:“既然知道自己没有这个面子,又为何来求?莫不是想着哀家身边的人都太闲了,给她们多一件替哀家训斥女官的差使吗?”

牧碧微从从容容的说道:“奴婢想到太后这儿却还是受了挽袂与葛诺之事的提醒!”

“哦?”

“太后娘娘,早先奴婢才进宫的那两日,挽袂与奴婢说起她与葛诺是怎么到冀阙服侍陛下的,说到她是去求了左昭仪娘娘,且又说左昭仪娘娘贤德,当时奴婢也这么问过挽袂。”牧碧微面上露出回忆之色,恭恭敬敬的道,“奴婢问挽袂当初哪来那么大的胆子敢去拿这等小事打扰左昭仪娘娘?论身份,左昭仪娘娘不但是邺都曲氏嫡女,入宫之后更是贵为左昭仪,乃后位之下第一人,且又得太后亲赐六宫之权!而挽袂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宫女,便是能够偶然见到左昭仪一回也是福气了,又遑论是以宫女身份求见左昭仪不说,还向左昭仪请求?”

温太妃觑了眼高太后的脸色,淡淡笑了一笑,道:“挽袂是如何回答的?”

挽袂顿时感到先前被阿善掐的地方又是一痛,她不敢怠慢,学着牧碧微的模样先叩了个头,这才战战兢兢的说道:“奴、奴婢当时是这样回青衣的——奴婢去华罗殿求见时也没想着事情能成,因为在那之前奴婢尚未见过左昭仪之面,只是听宫中传言左昭仪、左昭仪乃是曲氏之女,曲家女一向贤德和善,因而辗转几日后,想着若是不去,那是什么指望也没有的,若是去了,或许左昭仪开恩,会准了奴婢所求,不曾想奴婢鼓足勇气到了昭阳宫,宫门前的宫人禀告了左昭仪后,一路到华罗殿上都无人为难,奴婢说了所求之事后,左昭仪只是略问了几句奴婢与葛诺做过些什么,觉得可以放进冀阙宫伺候,便准了奴婢,不敢瞒太后与太妃,奴婢出了昭阳宫,都一直觉得仿佛在梦中一样!”

牧碧微接过了话头去,殷殷道:“太后娘娘、太妃娘娘,挽袂入宫比左昭仪早,她去求左昭仪时,是因左昭仪入宫不久,所以性情不知,但觑着曲家的家声,也敢一试!而到了奴婢这里,却是奴婢入宫不几日,然太后娘娘却是久在宫闱了,奴婢从前在闺阁里的时候,虽然并无资格入宫觐见,然而也尝听祖母与母亲提过太后娘娘,朝野上下,谁又不知道太后娘娘慈爱仁和?”

听到了这里,高太后有些意兴阑珊,赞她慈爱仁和的话语,她实在听太多了,牧氏不过这点儿心思吗?

却听牧碧微继续说道:“当然,奴婢今儿过来求太后,也不只挽袂这件事,更重要的,却是因为——前日奴婢侍奉圣驾前来,乍见太后,蒙太后不加追究奴婢入宫之事!”

没想到她会主动提到这个,高太后不免起了些兴趣,猜测她接下来会有什么说辞,与温太妃交换了一个眼色方示意她继续说了下去。

“奴婢自知入宫乃是不义之事!”牧碧微面上露出一丝赧然,她仿佛极难启齿,然而却不得不说出来,缓缓道,“大梁自有律令,雪蓝关之事,涉及奴婢父兄,又关朝政,奴婢不敢妄议,然而当初奴婢入宫,左右丞相联袂闯绮兰殿求见陛下,欲令奴婢出宫还家去,这件事情,奴婢是知道的。”

“你既然知道自己入宫不义,又与我大梁有害,当时怎的不走?”高太后把眉一扬,冷冷问道!

牧碧微顺势低了头,泣道:“奴婢不忍!”

“你有什么不忍?”高太后索性发作了出来,冷笑着道,“雪蓝关乃我大梁西北扼喉之地!前魏覆亡时,柔然趁机占去了二关,当时也是你牧家先祖守的,那时候前魏诸王只顾争权夺利,使得牧家孤军奋战,而且你牧家先祖尽数殉难西北…所以那二关的丢失,不能怪你们牧氏先祖,乃是天命!可先帝允诺你父请命驻边,乃是因为信任牧氏家声、信任牧齐!可牧齐却辜负了这份信任!堂堂一关之守将,竟叫柔然的探子混入了关中而不自知!最后丢关而逃、使合关遭受掳掠…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莫非陛下要处置他们还处置错了吗?”

“政事奴婢万万不敢多嘴!父兄之责奴婢身为女郎也是决计不敢说什么的!”牧碧微俯伏于地,哽咽道,“祖母膝下只得奴婢一个孙女,平素教导严格,奴婢生长闺阁,也鲜少出门,每日里除了针线女红,便是听祖母教导德容功行,对于朝政并边关战事却哪里懂得呢?只是奴婢虽然才德不敢与沈、徐两家的姊妹们相论,但也读过缇萦救父!”

一番解释兜兜转转到了这里,高太后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她无声的笑了笑,因殿下三人都俯伏在地自然也是看不到的,温太妃却已发觉,她以袖遮面,对高太后眨了眨眼睛,高太后会意,语气依旧淡淡的问:“缇萦救父却未入宫闱侍奉汉文帝,你这样也算学她吗?”

“奴婢才疏学浅,想着自己知道的事,旁人多半也是晓得的。”牧碧微听了,凄然说道,“而缇萦当初能够使其父免于肉刑,皆因一片诚挚之心,使得汉文帝深为感动,这才下旨免却其父之刑,又因缇萦上书之悲,从此废此酷刑!因感缇萦之孝,汉文帝不曾令其为婢。”说到这里,牧碧微抿了抿嘴,露出郑重之色,抬眼悄悄看了眼高太后,复垂下了眼帘道,“奴婢以为,缇萦之事,国人咸知!若奴婢完全效仿其行,却是不妥,一来,淳于意乃是失手致一人死,而奴婢父兄奉圣命驻守边关,执一关之要隘,奴婢不敢言父兄之过,然心下私以为二者不可同日而喻!因而奴婢若要为父兄赎罪,却不配如缇萦那般蒙圣恩赦免;二来,淳于意膝下五女而无一子,因而临行前其曾怒骂‘生子不当男,缓急无可使者’!缇萦为其幼女,伤父之言,乃随其西入长安上书!而奴婢父亲除了奴婢,尚有二子,虽然长兄亦在事中,可奴婢下边还有一个幼弟!”

说到这里,牧碧微深深吸了口气,道,“奴婢若效缇萦上书,幼弟必然首当其冲!为人所讥,毕竟他是郎君!只是奴婢之弟尚且年幼,牧家…自曾祖起,人丁单薄,奴婢无有叔父姑母可议事,又悲祖母年已垂老,本该坐享天伦之乐,如今却还要为子孙担忧,奴婢…奴婢心中实在忧愁,因此那日虽然事后得知左右丞相不欲奴婢留在宫闱,恐怕因次使朝风败坏,奴婢也知左右丞相都是国之栋梁,所思所虑自有缘故,并非是刻意为难奴婢,而奴婢…”

牧碧微嗫喏难言,高太后低头看了看自己腕上的碧玉镯子,掩去目中情绪,半晌,才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入宫,本是为了父兄赎罪?但你莫非不知,你出宫,这才是忠君之举么?”

“奴婢见识鄙陋。”牧碧微轻声道,“奴婢想着,既然是代父兄赎罪,那么便该为君上做些什么,便是每日只能尽微小之力,奴婢心里也能够好过些,若不然,奴婢实在于心有愧!”

“可牧齐与牧碧川的责任朝议已经议过了,处置也下去了。”高太后淡然道,“这么说来,你也可以走了?”

闻言,挽袂一抖,阿善也有些紧张,只听牧碧微郑重的磕了个头——她这一下用力甚猛,额头磕在殿砖上声音脆亮,连听的人都不觉一惊,阿善更是在袖中握紧了拳——牧家三代以来唯一的嫡出女郎,几时受过这样的苦?!

“圣恩浩荡如海,奴婢父兄无以回报,奴婢便是在宫中服侍一辈子,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牧碧微抬起头,坦然说道,就差在脸上写上“留宫乃理所当然”之字!

第一百零二章 解玉

出了和颐殿,迎面的朔风一吹,三人都感到后背上一片津津的冷汗。

引她们出甘泉宫的小内侍还是先前守着宫门的那一个,许是见到是宋青衣亲自送了人出来,这会态度却是大变,眉梢眼角都堆了笑意,虽然够不上谄媚却也是竭尽客气,因甘泉宫的地底温泉水路交错,加之又是太后居处,打扫甚为勤勉,因此道上并无冰霜覆处,无需提醒脚下。那小内侍送她们出宫时便介绍着沿途的花木,似有意无意的提了哪几种花是左昭仪与欧阳氏喜欢的,因而太后看到开了便常常命人剪了赐下去。

阿善听了几句,不动声色的塞了一个荷包与他,笑着问起了其他妃嫔喜欢的品种,那小内侍对荷包并不推辞,拢入袖中捏了一捏,觉得分量足够,面上笑容又盛了许多,看了下左右无人,这才悄言道:“这位姑姑不知——”

他才说了一句,阿善已经哎了一声,露出惶恐之色,摆手道:“奴婢哪里够得上称姑姑?奴婢名阿善,小公公唤个名字就是了!”

“阿善姑姑。”那小内侍倒是客气,笑着道,“姑姑何必自谦?咱们这宫里头虽然通常是看资历的,但那也只是寻常宫人罢了,姑姑乃是青衣旧仆,跟着青衣进宫的,如今又得了太后青眼,将来福分大着呢,如何当不起一声姑姑?”

这话说的阿善也是眼角带笑,又与他亲亲热热的寒暄了几句,才听那小内侍道:“宫里头贵人是不少,然而甘泉宫是什么所在?便是寻常人想过来请安也得瞧着太后娘娘愿意不愿意传呢,姑姑你说是不是?”

他这么小小的试探了一下,见牧碧微等人都只是但笑不语,便讪讪的继续说了下去,“太后娘娘喜欢清净,就是六宫觐见,除了庆典祭祀,太后向来不要贵人们过来的,能够随时过来请安的,满宫里头也只有左昭仪并如今的凝华娘娘两位,至于旁的…也只得晏昵宫的列荣娘娘来的多些了。”

晏昵宫的主位崔列荣,亦是邺都望族之女,崔家虽然比不得曲、高两家,但也不比沈家差什么的,比起在前朝争储中站错了队的徐家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若不然崔氏也不至于一进宫就封妃了。不过崔列荣在宫里一直默默无闻,毕竟论家世她虽然不能说不好,可上头还有更好的曲氏、欧阳氏,加上崔氏也没得过几天宠,她所居的晏昵宫又是如平乐宫一样距离冀阙较远、可以说是僻静的宫殿,连宫里人都没出过太得宠的,若非她位份不低,好歹也是一宫主位,怕是早就被人忘记了。

阿善与牧碧微对望了一眼,这么说来高太后对后宫妃嫔里头最重视的就是这三位了?再往下虽然也不是没有世家望族出身的女郎,比如与失宠的范世妇、司御女同住长信宫的世妇辛氏,辛家次于沈、徐之流,然也算得上官宦之家,这辛氏乃是庶女,这才落到了嫔位上,不过小内侍却提也未曾提到她,想来是因为辛氏非但宠爱不多,在高太后眼里辛家算不上什么的缘故吧?

这么想着两人都是一叹——牧碧川若当真娶了何三娘子…不能说前程都折了,可也是大受亏损了,一个妻族,若是经营的好,助力可不小!

只是这会任凭她们心机手段有多少,却囿于深宫之中,竟是鞭长莫及!

想到这里牧碧微对徐氏越发的痛恨!

如此她与挽袂含笑听着阿善与那小内侍左一句右一句的搭讪着到了甘泉宫门前,又寒暄了几句,这才沿着宫道慢慢离开。

见离甘泉宫已有一段距离,阿善又看了左右无人,这才赶紧拿了帕子去替牧碧微揉着额上的伤痕,小声心疼道:“女郎实在是受苦了!”

“好歹事情是成了,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牧碧微方才只顾着应付高太后,在甘泉宫里一直不敢放松,压根没觉得什么,倒是阿善这么一揉才察觉痛得入骨,不由嘶了一声,叫阿善先停了手,慎重道,“方才只顾着说服太后,磕下去时太用力了些,如今这外头风雪号啕的,可别揉破了不能及时挤出淤血,万一落了疤痕可就不好了!”

阿善不免埋怨她几句:“女郎若是要磕头下回好歹也拿捏些分寸,其实奴婢瞧太后这会也是等着人用呢,那几个头女郎不磕也不打紧的,又何必如此自苦?”

“这磕不磕可是有分别的。”牧碧微也不顾忌挽袂,冷笑了一声道,“怎么说我也是官宦家的嫡女,论起来也算是世家之女呢,不过是牧家败得太惨了点儿——高太后讲究门第,上一回温太妃已经帮着提起了父亲,叫高太后想起了我之出身!好歹祖母的名声一直不错,我方才提了好几回祖母,正是要高太后觉得邺都沈氏之女教导出来的孙女儿若不是进了宫来只做了个女官,不得不自称奴婢,早先在闺阁里也是个捧在手心上的女郎呢!可这会却在她跟前用力磕头,足见是到了绝路!这样我之投靠才更可信!”

“唉!”阿善也知道牧碧微做的对,到底是她带大的,不免心疼,便道,“那快些回风荷院去拿热帕子揉罢,若是能够将淤血揉开不必挤出最好,否则这冷天里头再怎么小心,难免留下疤痕,不挤呢若在里头化脓溃烂就更要命了!”

挽袂一声不响的跟在了她们身后,听到这里忙道:“或者阿善姑姑陪着青衣走着,奴婢先回去着他们烧水,如此青衣一回风荷院就都预备好了?”

“也好。”牧碧微听了,点一点头,只是挽袂还没拔脚,就听牧碧微慢悠悠的跟了一句道,“方才和颐殿里的那些话…”

挽袂一个哆嗦,忙道:“奴婢定然守口如瓶!”

“不是我要你守口如瓶!”牧碧微闻言却是一笑,伸手轻轻在她眉心点了一点,挽袂感觉到她的指尖冰凉,仿佛一股寒气顺着被她所点之处直往心里去,只听牧碧微悠悠的道,“是太后娘娘不希望你多嘴…安平王世子那番话,若是传了出去,同母兄弟之间生了罅隙,你以为太后会高兴看到吗?”

“奴婢什么都没听见!”挽袂醒悟过来,赶紧道,“奴婢方才一直侍立在殿外!”

牧碧微笑了一笑:“你自己想理由就是,太后方才没叮嘱咱们,那就是说太后对于和颐殿的宫人并温太妃是相信的,若是外头传出了这件事,那也只有着落在咱们三人头上了。”

目送挽袂远去,阿善又替牧碧微理了理披风,这才说起了正事:“太后到底没说给女郎晋为宫妃的事情。”

“陛下虽然这几日都在祈年殿里陪着孙贵嫔,可也未必是把我忘记了,这一点咱们能够想到,太后自然也有分寸,而且太后虽然不喜欢孙贵嫔,对何容华的出身也不是太满意,可就像之前咱们说的那样,若是如今被太后处处护着的左昭仪得了孙贵嫔那样的宠爱,太后该又着急了——太后就是要留着这个辖制我呢!不然凭我一番话,凭什么就把算计欧阳氏与硬是留在宫里这些事情都遮掩了过去?不过是因为我再得宠也只是一个女官,一道避子汤就可以叫我永不翻身,太后难道还怕我翻出什么花样不成?”牧碧微笑着道,“婆婆看新妇,总有诸般不如意之处,谁叫这宫里头的贵人们没一个姓高的呢?就是欧阳氏,她出了头也是先荣耀欧阳家呢!”

阿善点头道:“当初太后既然选了曲氏为后,高家女郎再进宫,那也是居于人下,高家未必愿意,太后怕也看着郁闷,索性只选了一个欧阳氏,虽然是太后甥女,究竟不姓高,如此也叫曲家感念太后的气度,奴婢想着这也是因为左昭仪容貌不丰,太后知她难以得宠,也不必另外着高家女郎入宫巩固高家的地位了。”

“怕还有旁的缘故。”牧碧微看了眼安福宫的方向,意味深长道,“那一位至今咱们都无缘一见,闻说她倾国倾城,绝色难描——你说宫里有这么一位,陛下为了她连太后都敢忤逆了,曲、高两家的女郎,气度仪态那是一等一的,可论到了容貌,天生丽质,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福分,若是没有足以媲美贵嫔娘娘的佳人,堂堂大家子,送进这宫里头来做什么?学方才那小内侍提到的崔列荣一样替陛下守宫殿吗?”

“女郎这话说的促狭。”阿善虽然心下有事,这会也不免忍俊道,“好好儿的崔列荣,倒叫女郎说的仿佛那守宫一般了。”

两人正说着话,却见不远处一株堆雪砌琼的树后转出了一片褐色衣角,见状都住了口,却见紧接着一个穿家常六七成新秋香色翠纹宫装、外披裘衣的宫人走了出来,先向两人身后看了一看,随即对牧碧微招了招手。

牧碧微一愣,却听那宫人轻声招呼道:“牧青衣不必疑惑,奴婢姓解名玉,乃是温太妃跟前伺候的,晓得青衣回风荷院这一段路必经,奉了温太妃之命在此等候,为要叮嘱青衣几句话!”

听到温太妃之名,牧碧微与阿善眼中疑惑才褪去,见那自称解玉的宫人只叫了牧碧微,阿善也会意,站在原地不动。

牧碧微随解玉到了树后林中僻静处,解玉才站住了脚,回过头来,微微笑了一笑道:“上回奴婢就侍立在温太妃不远处,想是当日人多事多,青衣不曾注意到奴婢。”

“姑姑是太妃身边近侍,想是品级比奴婢还高的,奴婢哪里敢叫姑姑这样客气?”牧碧微头次到和颐殿时的确不曾注意到解玉,但也依稀记得那日温太妃身后就站了一个人,多半就是近侍了,岂会没有品级?如今自己乃是最低一级,就是解玉也是青衣,那自己也不敢当她一句奴婢的。

第一百零三章 这条路

却听解玉笑着做了一个制止的手势,温言道:“奴婢不能久待,因此长话短说了——青衣是牧家女郎,方才听闻太妃之名便去了疑心,想来太妃与牧家的渊源,青衣是知道了的?”

牧碧微也晓得温太妃与高太后同住虽然荣耀,但也意味着事事要受高太后牵制,解玉又是温太妃近身之人,想要避开高太后提点自己几句实属不易,因此毫不耽搁的点了点头,欠身一礼,露出一丝感激道:“太妃大恩,碧微铭刻在心!”

她未自称奴婢而说闺名,便是表示这个恩情乃是牧家女郎所领。

解玉轻叹了一声,也改了称呼:“当年,牧家先祖讳寻,对公主有救命之恩,后来公主入姬府,也多亏了令祖筹划,才使得公主一生虽经战乱,到底也得了如今的颐养静好,只可惜令祖天不假年,去得极早,只留了令尊一点血脉,从前高祖皇帝与先帝睿宗时,对令尊也是极为照拂的,所以公主虽然心存感激,却一直无从报答,不想真正牧家出了事,公主却也无能为力…”

牧碧微忙道:“解姑姑快不要说这样的话,论理,太妃娘娘乃是前魏公主殿下,碧微先祖既为魏臣,臣子为公主尽力,本是应有之份,如何敢要太妃娘娘提报答二字?何况事情既然已经过去,还望解姑姑转告太妃,万勿再为碧微父兄操心,若不然反而是父兄之过了!”

这解玉虽然可以确定是温太妃的心腹,然而牧碧微却也不敢完全信她,毕竟魏亡时温太妃才多大?她是在姬敬手底下长大的,又做了睿宗的侧妃和妃嫔,如今更是大梁的太妃。在这种情况下,纵然当初温太妃身边有些个忠心之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以她前魏公主的身份,高祖和睿宗在她身边安排的人有没有剩下的还很难说——温太妃是前魏公主,而非皇子,但她这个身份,不免会有前魏遗臣对她尽忠,比如牧家。

虽然方才在和颐殿里高太后已经暗示了对牧碧微的支持,可转过身来就使人试探…牧碧微心头有些紧张,莫非那日温太妃为自己解围提到牧齐时倾向太过明显,如今高太后居然疑心到了前朝上面去了吗?

本朝定鼎已经三十余年,帝位都换到了第三个人了,况且前魏皇室血脉早在战乱之中断绝…可高太后若实在起了疑心这也没办法…

牧碧微面色感激心中念头却是转个不停,解玉闻言,深深看了她一眼,仿佛也觑出了她的心思,道:“奴婢姓解是从父姓,奴婢的母亲姓韩,名仙娘,乃是从前陪着公主殿下出宫去往邺城外皇庄的宫女之一,曾见过令祖数面,青衣若有机会与牧家联系,不妨问一问令祖母,想必是知道的。”

见牧碧微面色讪然,解玉又道,“所以青衣不必惶恐,奴婢虽然恭为贤人,然而究竟是公主的奴婢,牧家对公主有大恩,公主曾叮嘱过奴婢务必要对青衣恭敬不可怠慢,人前也就罢了,私下里无外人时,还望青衣不要拘束。”

解玉把话说到这份上,牧碧微虽然不至于因这几句话就信了她,到底还是露出惭愧之色,道:“是碧微小家子气了!”

“青衣入宫非是常路,谨慎些的好。”解玉倒没有怪她,反而面上闪过一丝了然,轻叹道,“不瞒青衣,自打孙贵嫔有孕的消息传出,太后的确十分烦恼,特特向公主问计,甚至动了…动了除去孙贵嫔腹中子嗣的念头!”

牧碧微面上露出吃惊之色:“陛下如今膝下空虚,而且孙贵嫔腹中子嗣到底也是太后的血脉…”

解玉微微一哂,道:“陛下年轻,太后还怕没有皇孙吗?自然孙贵嫔也晓得这一点,所以提前送了重礼与公主,公主已经为她劝阻了太后的这个打算,只是建议太后将来亲自抚养孙贵嫔所出子嗣,不叫他与孙贵嫔亲近罢了!”

牧碧微愣了一愣,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她飞快的思索着是否可以为自己所用,就听解玉继续道:“公主这么做其实也不全是因为那份礼——一来那毕竟是陛下的子嗣,二来也要为高阳王考虑…”

她话里的意思牧碧微一听便会意,孙贵嫔腹中的乃陛下子嗣,也是太后血脉,高太后再不喜欢孙贵嫔,对自己的孙儿总是怜爱的,她若是没找温太妃商议还好,既然找了,若温太妃依了高太后一时激动将自己的孙儿除了去,万一将来高太后后悔,岂有不迁怒温太妃的道理?温太妃以前朝公主的尴尬身份在新朝皇室里过了这几十年,不但生了先帝睿宗嫡子以外唯一活到现在的高阳王,还能够与太后情同姊妹,心里自然明白的很,就是没有孙贵嫔的这份礼,温太妃也绝对不会赞同高太后除去孙贵嫔之子嗣的做法的——除非高太后压根没和她说就去做了。

此外,孙贵嫔若没了孩子,岂有不追究的道理?她本是仅次于左昭仪的贵嫔,加之一直盛宠,姬深又护她护得紧,恐怕左昭仪虽有宫权,也未必能够管得到她的安福宫,但若出事,左昭仪定然是逃不了的,左昭仪逃不了,高太后免不了要出面保她,到时候就算高太后不至于为了母子不反目成仇将温太妃推出去,凭着温太妃素日里与高太后的亲近,姬深也很难不怀疑她知晓此事,到时候姬深不忍要高太后给个明白交代,不便直接动温太妃,拿高阳王出气,又或者温太妃没有答应孙贵嫔的要求,孙贵嫔直接向姬深进谗离间姬深与高阳王…

“除了建议太后莫要为难孙贵嫔的子嗣,至多将来亲自抚养外。”解玉低声继续道,“公主因担心你,还为你先铺了一条路——太妃提醒了太后何氏诸多张扬与记仇,太后如今觉得何氏到底小门小户出身,青衣要知道太后很是看重气度与德行!当然公主也没多说,但太后已经觉得独宠究竟是不好的。”

牧碧微了然点头,她和阿善在风荷院的时候就分析到了这个局势,只是究竟不比温太妃使了解玉亲自过来当面说得笃定与清楚。

解玉抿了抿嘴,又道:“公主当时特意未曾提你。”

见牧碧微露出疑惑之色,解玉解释道,“这是因为青衣入宫以来,除了那日随圣驾到和颐殿中露了一面外,公主也不曾见过你,当然公主并不是怪青衣,毕竟青衣才进宫,身份也不便到处走动,只是公主并不知道你的性情,又想着你当日虽然应答还算伶俐,可牧家人丁单薄,哪里比得上宫闱的复杂?公主虽然暗暗的铺了条路,可那条路却也不好走…若是没那个心与能耐,公主以为趁着如今宫中暗流汹涌,青衣淡下来也好,如此过上两年,公主设法求了太后与青衣个正经名份,让青衣在离甘泉宫近的地方,比如兰林宫住了,公主虽然只是太妃,但护青衣在这宫里头过些清净的日子,想来还是够的。”

牧碧微神色郑重道:“公主之恩,碧微委实粉身碎骨难报!”她这会是当真有些感动了,温太妃这番安排,的确是尽了她所能够做到的最大努力来报答牧寻当年的忠诚。

——毕竟她只是太妃,上头有太后不说,还有一个尚未束发的高阳王需要忌惮许多,不然,怎的连个孙贵嫔的请求也推脱不得?

“公主那日从和颐殿回了乐年殿,便告诉奴婢,若是七日之内,青衣不曾到和颐殿求见,那么就设法先给何容华找些事情做,接着便帮着青衣从六宫里头脱身如崔列荣…若是七日之内,青衣到了和颐殿并得了太后准许,就叫奴婢赶紧寻个借口出了甘泉宫,在这儿等着青衣,好叫青衣对眼下的情况有个底儿!”解玉说罢这番话,点一点头道,“奴婢出来时,公主说青衣踏上这条路是可以的,只是——公主能做的不多,还望青衣保重!”

“温太妃实在是个有心人了。”快到风荷院时,牧碧微才将解玉的来意并宫中局势说完,阿善不免叹息。

牧碧微正待说话,身后不远处却蓦然传来男子接口笑道:“前面可是牧青衣?”

这一接口叫两人都是一惊!

只是牧碧微已经听出来人的声音,她回过头来,果然见聂元生一袭紫裘施施然走了上来笑着道:“下官见过牧青衣!”

“聂侍郎太客气了!”牧碧微瞥了眼身后足迹,却见聂元生已经跟了她们一段距离,无论她自己还是阿善都是习过武艺的,虽然谈不上高明,但自忖寻常人莫说在这青天白日的雪地里,就是夜晚昏惑处,想要靠近自己不被发觉也不太可能,这聂元生跟了这么久,若他不出声自己这边居然一直未发现,可见实力——何况他还那么狡诈!

此人真是难对付——也不晓得他这回叫住自己是为了什么?牧碧微心下暗忖。

阿善这还是头一回见到聂元生,因着其祖聂临沂的鼎鼎大名,即使阿善独子都比牧碧微大了,行礼时也不免频频看向了他,因见聂元生容貌俊秀、身材挺拔,阿善心下暗赞不愧是聂临沂之后,只是想到牧碧微说的这聂临沂长子长孙行径品性并不肖其祖——若以聂临沂的清正便是得了君上准许随意出入宫闱,又岂会当真一个人也不带的随意转悠,还暗暗尾随侍奉君上的女官偷听并招呼?想到自己幼年时就听到的嫁人当嫁聂临沂,阿善顿觉甚为扼腕。

她这番神色变化,聂元生却只淡扫一眼,随即含笑对牧碧微拱手道:“看青衣与贵仆的行踪仿佛是从甘泉宫回来的?”

“侍郎与妾身同行这一段自是清楚的。”牧碧微笑吟吟的回道,聂元生仿佛没听出她话语里的讥诮,依旧风度翩翩的拱手道:“今日是下官入宫教导高阳王殿下箭技之日,方才场上不慎受了些伤,此刻正要往祈年殿求见陛下,向陛下讨些药膏用,却不想遇见了青衣——本想在遇见之时就与青衣招呼的,只是见青衣与贵仆聊的入神,下官倒是不敢打扰了。”

阿善听了这番话,对牧碧微先前所言顿时都信了,她暗暗皱眉,心道这聂元生乃是聂临沂之长孙,幼年还是聂临沂亲自教养过的,怎的听这说话的语气并一脸坦然倒与自己养大的女郎一样?

牧碧微却是在阿善说出聂元生身世前压根就没把他往那梁朝上下人人想嫁想招的聂临沂上想,对聂元生的表里不一早已习惯,听了他的话,便点一点头道:“既然如此,聂侍郎还请自便,妾身此刻仪容不整,却是要先回风荷院里去了。”

求收藏求留言哟!

第一百零四章 事发

聂元生听了,目光在她额上扫了一眼,颇有些意味深长道:“青衣这伤,倒与下官仿佛,都是淤血藏于肌下不得化开,宫中秘制的解淤散效果颇好,何不正好与下官同路,一道去向陛下讨些用?”

牧碧微闻言,抿嘴一笑:“多谢聂侍郎关心,只是妾身伤在前额,恐怕污了圣驾眼目,何况贵嫔娘娘才有了身子,若是被妾身额上之伤吓着了,那可就是妾身百死莫能赎罪了,所以妾身想着还是先回风荷院收拾的好。”

见状聂元生也不强求,笑着告辞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阿善兀自惋惜:“看这位聂侍郎一表人才,足见传闻里聂临沂风姿秀雅之名无虚,然聂临沂一身浩然正气,哪里像这聂侍郎般狡诈?”

“聂临沂在私德上或者称得上浩然正气,可他为人若当真方正不知或不肯变通,那善谋的名头又是怎么来的?”牧碧微掩口笑着道,“阿善你竟对那聂临沂这般倾慕?这都多少年了还这样念念不忘。”

阿善知她此话是打趣,因无第三人在侧,也不害羞,道:“单他功成名就之后不肯抛弃发妻,又不计较岳家先前的无礼,这份心胸,便足以令许多人倾倒了,不只是奴婢,当初夫人提起来也对他佩服得紧,夫人说她是没这等心胸的,却并非不佩服这样的人。”

“如今你也见到聂家长孙了,他啊和聂临沂虽然秉性不相似,可有一点倒是极像的,那便是都很得君上宠信。”牧碧微悠悠的道,“当初高祖皇帝数算群臣,推聂临沂为首,敕封临沂郡公,官拜左相,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如今宣宁长公主的驸马楼万古之祖楼师法,也是开国功臣之一,乃高祖皇帝麾下大将,也不过得了个永兴县伯的爵位并兵部尚书之职罢了,如今楼万古因尚了宣宁长公主,其父的永兴县子或许还能再多袭一代,但我进宫这几日可不曾见陛下提过楼万古,反而聂元生极得宠信与重用,不让其祖聂临沂,可见到底是祖孙,便是有所差异,总有相同之处的。”

“女郎说的是。”阿善仔细琢磨了一番她的话,不觉暗自点头,正说话间两人已经跨进了风荷院的院门,门口照例守着吕良,许是挽袂先回来时交代过了,看到牧碧微额上的伤倒没说什么,只是照例行了礼,便沉默的去关门。

阿善也急着处理牧碧微额上的淤青之处,扶着牧碧微进了后堂,便见挽袂迎了出来,欠身道:“奴婢已经在厨下烧了热水又煮了姜汤,并从方贤人那里要了一副药膏来,青衣是现在就用吗?”

“先拿热水来揉一揉。”阿善说着卷起了袖子,后头跟过来的挽衣听了忙退出去打水,阿善先净了手,复拧了热腾腾的帕子起来,叮嘱牧碧微道,“若不用些力怕是淤血难散,单靠药物恐怕时日拖长,容易留下疤痕,还望女郎忍着些疼痛。”

牧碧微瞧着柔弱,实则性格颇似闵氏,闻言并不惧怕,道:“挽衣过来替我将额发撩上去。”

挽衣忙也卷了袖子过来帮忙,却见阿善拿帕子覆到了伤处,略一用力,她顿时感觉到手底下的牧碧微全身皆是一紧,显然是剧痛袭来!

阿善知道牧碧微性格坚忍,况且这额伤在显眼之处,断然不可留下后患,也顾不得心疼,拿帕子用力揉了起来。

如此中间换过几回帕子,牧碧微的额上痕迹却明显淡了许多,因帕子烫手,又揉得厉害,如今白净的肌肤皆是一片赤红,阿善停了手端详片刻,摇头道:“女郎一向娇养,若再揉下去虽然可以叫淤血化尽,然旁边的肌肤却都要揉破了,便涂些药膏罢。”

说着命挽袂取了药膏来,挽袂忙拿了一个蚌盒来,阿善打开后,却见里头是一汪淡绿色的药膏,颜色略显浑浊,气味清苦,她俯下嗅了嗅,又取了些抹在自己虎口,观察半晌才道:“应是能用。”这才给牧碧微涂了些。

这番检查丝毫不避挽袂和挽衣,见状两人都微微垂下了头,均想有其主必有其仆,这药膏是挽袂光明正大去要过来的,难道还敢做手脚么?至于给药膏的方贤人,人人都晓得她是太后的人,牧碧微的这伤乃是在和颐殿里磕头磕出来的,先不说她走时太后已经暗示会扶持她了,就是这消息这会还没传到冀阙宫,没有太后的准许,方贤人又怎会对她动手脚?若太后要害牧碧微,尽有地方可以做手脚,又怎会落这样的把柄下来?

这阿善疑心如此之重,看来传闻里头贤德的徐夫人也不如何…

牧碧微抹完了药,才吐了口气,有些疲惫的笑道:“倒是真的疼…”说话间拂开了挽衣替她捋发的手,挽衣眼尖,却见她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忍得很是辛苦。

阿善道:“感觉到疼倒是好的,最怕没有感觉,那样可就麻烦了。”

“不过几个头哪里能那么要命?”牧碧微答了一句,转向挽袂问,“你先回来可有什么事情要禀告吗?”

挽袂心头登时便是一跳,暗道:终于来了!

她暗想早先牧碧微既然去过了承光殿,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笑人认错了人的事情?却一直隐而不发,可见分明另有打算。

从前牧碧微因阿善尚未进宫,她自己又对宫中情形一无所知,为了向挽袂套话,尝故意误导挽袂自己为难她都是为了栽培,亦表示自己不可能一直被困在了青衣之位上,后来因牧碧微对她毫无体恤之意,挽袂心头不免有所怀疑。

这几日阿善进了宫,牧碧微因宫中局势乍变,倒是没功夫收拾她,这么一问本是随意,可落在了挽袂耳中,却是另一番意思——方才她才被带到了和颐殿里,亲耳听到太后在牧碧微一番请罪、哭诉、表露决心后,开口宽慰并表示让她“安心”的好生伺候姬深,如今牧碧微这么一问,挽袂自然认为,当初牧碧微的承诺并非随意夸口,知道笑人之事没向自己发作,却是打着彻底收服自己的主意,因而今日特特带着自己去了和颐殿——不然为何不带葛诺?叫自己看到牧碧微果然是有晋为宫妃的指望,如此自己自然是心悦诚服。

挽袂自以为明白了牧碧微的用心,也乐得配合,当即跪了下来,却没说话,而是拿眼睛扫着挽衣。

“你先下去。”见此情景,牧碧微与阿善都是一愣,然而还是立刻挥退了挽衣。

就听挽袂郑重请罪道:“奴婢自知罪该万死!还望青衣念奴婢一时糊涂,饶恕奴婢,奴婢以后一定将功补过,为青衣效犬马之劳,不敢怠慢!”

牧碧微与阿善都是精明之人,闻言,虽然还是一头雾水,却都不动声色,牧碧微淡淡的道:“你既然知道错了,可知道究竟错在了什么地方?”

“奴婢不该隐瞒笑人自己并非青衣。”牧碧微和阿善本以为挽袂先行一步到她们回来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听到笑人二字,阿善有些茫然,牧碧微却记得前几日随圣驾到承光殿,那日伺候姜顺华的宫人里除了穆青衣外,还有两个大宫女宜人、乐人,笑人这个名字倒仿佛也是承光殿的,她为人精细,此刻便作一切已知之态,口中试探道:“姜顺华的吩咐你也敢瞒,真是好大的胆子!”

这一猜猜了个正着,挽袂倒是不怎么害怕,她觉得牧碧微既然转了这么大个圈子来敲打自己,那么必然是要重用自己的,因此毫无芥蒂的道:“青衣教训的是,奴婢委实该死!”

她这一承认,牧碧微顿时将事情的真相猜了个六七分!

示意阿善莫要开口,牧碧微眯起眼,思索所谓姜顺华使笑人传话结果认错了挽袂到底是方才的事,还是那日平乐宫里发生之事?

自己如今身为青衣,虽然得姬深喜欢,赏赐之物不少,原本带进宫的东西也是沈太君用过心的,但一来还在闵如盖的孝期,二来她走的就是清冷柔弱仙子路线,服饰钗环都是挑了简素的,再加上至今没人提青衣之服,所以走在宫中只看装束与寻常得脸些的大宫女也差不多。

可是这风荷院里到底有四个人,就算葛诺与挽袂关系极好,不会去戳穿了她,但守门的吕良呢?笑人先来的话,定然先问门口吕良牧碧微在不在,若是这件事情是方才发生的,那么怕是风荷院里这四个宫人竟是一起联手来瞒着自己了!

若是自己被召到平乐宫里去发生的…

牧碧微定了定神,趁挽袂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对阿善比划了几个字,自己站起了身,淡笑着道:“这儿离前头的池子近,这会虽然有炭盆,到底觉着冷,你跟我到后头来说。”

说着对阿善使了个眼色,道,“闻说厨下备了姜汤,阿善你先去喝些,再与我盛盏来。”

阿善会意走了开去,这边挽袂本是以为不过虚惊一场,陪着牧碧微将这场收服为心腹的戏码演上几下就过去了,乍听到牧碧微要到后头去,顿时就有些迟疑起来——实在是她膝上至今伤势不曾痊愈…

只是牧碧微已经先一步走了出去,阿善也被支开,挽袂安慰自己:许是另有机密之事要告诉我呢?这也是证明这位青衣对自己到底是打着几分栽培之心的。

这样想着倒是坦然的跟了上去,她却没看到牧碧微在前头指节都捏得青白,双目几欲喷火!

第一百零五章 惊怒

“你素来是个糊涂的。”待进了内室,挽袂乖巧的抢上前从锡奴里倒了一杯茶递与牧碧微,她有意讨好的时候,还算伶俐,这锡奴中的茶水,乃是提前回来时烧了新换的,如今还烫着手,牧碧微揭开嗅了嗅茶香,随即放回桌上,神色平静的道,“我又没什么耐心。”

挽袂已经被她数落得习惯,这会便低头道:“青衣说的是,奴婢一向愚钝。”

“不过这一回你倒是聪明了些。”牧碧微淡淡的道,“只是你既然知道了欺瞒乃罪,却不知道其余之过么?”

“青衣恕罪,奴婢…”挽袂话才说到一半,便被牧碧微打断:“知还是不知?”

挽袂短暂的思索了下,又道:“奴婢先瞒了青衣一晚,翌日本想与青衣说明,只是惧怕青衣惩罚,这才未敢,以至于一错再错,奴婢性情优柔寡断,这又是一桩错处,若非青衣提醒,奴婢却又要疏忽了过去。”

——也不必等阿善回来了,单是瞒了一夜这句话,牧碧微已经晓得必然不是方才发生的事。她心头大怒,暗想这挽袂一副好哄好吓唬的模样,不想内里竟也是个促狭狡诈的!这会牧碧微还不知道姜顺华要笑人转告自己什么,但从挽袂方才所言“隐瞒笑人”之语来看,恐怕那笑人因不曾见过自己,将挽袂当做了自己,这样不肯过宫女之口,偏偏要告诉自己的话…再加上姜顺华乃是宫里头一个传出孕信的妃子,孕信传出那天还莫名其妙的与欧阳氏冲突了起来,只怕事情不小!

牧碧微深吸了口气定住了心神,将挽袂的话反复推敲了几遍,估计她就算瞒了没及时告诉自己情况,但许是暂时还没告诉旁人…牧碧微按捺住了心头怒火,望着挽袂似笑非笑的说道:“你错的又岂只这区区两件?”

挽袂这回倒是愣了一愣,她仔细的想了一想,到底没能找出新的认罪词,便只得作了惭愧之色道:“奴婢愚钝!”

“你将事情经过详细说来,趁我如今有些功夫,与你仔细分析了,免得你下回再犯!丢尽我之脸面!”牧碧微一拍身边几案,冷冷的道!

挽袂见她似当真动了怒,吓了一跳,心道莫非自己猜测有误,牧碧微还是打算要狠狠罚上自己一回吗?

这样想着脸上也露了一丝怯怯之色,转念又想到牧碧微这番话不定也是有意指点自己,便小心的说道:“回青衣,是这么回事:就是何容华召了青衣去平乐宫的那一日,因凝华娘娘故意为难青衣,奴婢从角门偷偷回了风荷院为青衣取御寒之物,不想在分别之处不曾见到青衣,因此心下焦急,就在梅林中寻找,正走到了青衣弃于地上的花枝前,顺华娘娘殿里伺候的大宫女笑人忽然走了过来,想是因为奴婢身边没有旁的人,而容貌又被披风遮了大半,笑人形状匆匆,将奴婢误认为了青衣,奴婢一时糊涂,虽然不曾承认,却也不曾反驳,笑人便当奴婢是默认了…”

牧碧微听到这里倒是沉住了气,冷静道:“我说你糊涂便在这些地方,你既然能够想到笑人误认的原因,不外乎是因为梅林中只你一人,并你容貌被遮了许多,怎不想就这样默认误导的后果?其中头一点,如今你是知道我当时已经回了风荷院,但那时候你却不能肯定!若她才和你说了几句,我忽然走了出来呢?届时你必然要向我行礼,否则我岂会不训斥于你?而笑人看我眼生,哪里有不问的?这一问,你之用心立刻揭露!纵然你已经寻遍梅林确定我不在左右,然披风遮面,焉无忽然被狂风吹开的可能?笑人虽然不曾见过我,但看你这容貌平平也晓得不可能会是我!你之行为实在愚蠢得可笑之极!”

挽袂不敢反驳,尴尬道:“奴婢可不就是个蠢的?”

“然后呢?”牧碧微蹙着眉催促。

“然后笑人就与奴婢说了一件大事——乃是姜顺华叮嘱了她趁着顺华娘娘才传出有孕,避过了人的眼目出来本要亲自告诉青衣的。”挽袂揉着衣角小声道。

牧碧微淡淡看了看她,道:“究竟是什么大事?你为何瞒下?”

挽袂声音却放得更低:“是有关绮兰殿何容华谋害青衣之事!”

这话音才落,牧碧微面上便是抑制不住的怒色一现,好在这会外间的门传来开关之声,却见屏风后人影一闪,阿善端了姜汤过来恰好打断,与牧碧微视线相触时微微摇头,表示吕良说了并无人过来拜访风荷院,牧碧微这会已经对她带来的答案兴趣不大,顺手接了姜汤喝了,随即看向挽袂,冷冷道:“说的仔细些!”

“是!”挽袂察觉到她的语气里带了一丝肃杀,这会不免心下战战兢兢起来,小声道,“笑人说,姜顺华那日在林中闲看,偶然走到了那座惜光亭附近,因见绮兰殿何容华的近身宫女桃萼领了人在里头忙碌,亭中不乏备好了的酒菜等物,又见桃萼还特特单独在温着一壶酒,姜顺华起初倒没有多想,因她游林是一时兴起,又在平乐宫之中,所以身边的人都不曾带吃食,见状便进去问了一问,得知是何容华请了欧阳凝华过来赏梅,姜顺华便说讨杯酒暖一暖身子,因先前看到桃萼特别留意着她亲自温的一壶酒,只当是何容华的私藏,为了欧阳凝华才取出来的,所以见桃萼要去其他地方斟酒,便有些不喜,指了那壶酒问桃萼何必舍近求远,不想桃萼见状却是十分慌张…”

牧碧微双眉紧蹙,闻言与阿善对望了一眼,淡淡道:“后来顺华娘娘可喝到那壶里的酒?”

“自然是没有的。”挽袂忙道,“笑人说顺华娘娘原本以为是何容华轻视一宫主位,又见那壶也不小,断然不可能分了姜顺华一杯就不够招待欧阳凝华的,可桃萼当时神色为难,执意不肯给,姜顺华乃是堂堂下嫔,当然不屑于去抢了桃萼的,这才怒气冲冲出了桃林,因此遇见欧阳凝华两边口角了起来,只是回到承光殿后穆青衣起了疑心,使人出去打听绮兰殿的动静,却知道了那日何容华不只请了欧阳凝华,还召了青衣过去——欧阳凝华乃太后甥女,何容华讨好还来不及,定然是不敢拿她怎么样的,姜顺华因此想到那壶酒中若有玄机怕是要对青衣不利,原本姜顺华倒也不打算多事,只是跟着就在祈年殿里查出了身孕,回想起来那壶酒心里头不免后怕,为了替腹中子嗣积德,便使了笑人悄悄出去寻青衣告诉!”

这番话听罢,牧碧微与阿善都是面沉如水。

“欺瞒之罪与优柔之过你自己说了,我也不多罗嗦,只是你以为你如今只得罪了我么?”牧碧微究竟自小养气,硬生生的按捺下去怒火,不冷不热的教训道,“那笑人乃是奉了姜顺华之命过来提醒我的,你欺瞒了我,虽然主罪在你,可这件事情若是将来传了出去,姜顺华得知,岂会不觉得笑人行事卤莽,连人都不曾看清楚就把这样重要的话说了出来?这一回认错了你,虽然不是我,好歹也还不是平乐宫的宫人!更不是绮兰殿的宫人!若不然,岂不等于为姜顺华直接招惹上了何容华这么个对头?你想一想姜顺华是平乐宫的主位不错,可何容华盛宠,如今也搬出平乐宫做一回主位了,姜顺华偏有了身子,也渐渐失宠于陛下,她使了笑人过来知会我一声已经是冒险了,又怎么肯与何容华当真撕破了脸去?若是如此,笑人被罚了,焉有不恨上你的道理!”

“再者!”牧碧微阴着一张脸,一字字道,“姜顺华做什么要把这番话告诉我,又做什么那么急着告诉我,你可想过这其中的原因?”

挽袂听得发怔,讷讷道:“奴婢…奴婢愚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