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翼亦是如此,两人互视了一眼,像是心中明了。

这可急坏了顾长梅,他看看萧翼,又看看顾长青,感觉到二人在打哑谜,他问道:“萧公子,大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那武状元到底是怎么死的?”

顾长梅没有搭理他。

崔洛这时在猜测,汪直自己将库图的尸首带走?好歹也是一条人命,死的还是帝王钦点的武状元,大理寺和刑部就能直接不过问了么?还是说汪直也在瞒着什么?

顾长梅又追问:“我听说汪厂公受过皇上的........”

顾长青再度冷喝道:“闭嘴!圣上之事,是你我能私底下擅自揣度的?”

崔洛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像猜到了什么,但这些事依旧与她无关。或许站在一个局外者的角度,能看的更清楚。

顾长梅动了动嘴,只好将皇宫内闱那点秘事又咽了下去。

萧翼唇角嚼着浅笑,对顾长梅提及的事情,不以为然,更没有震惊,他喝茶时,眼角的余光往崔洛这边看了一眼,道:“崔家少爷要进学了吧?”

崔家的门庭实在不足以拿出来与这几位并肩,崔洛能坐在此处,无非是因为姑母崔心兰的缘故。

萧翼问她做什么?

崔洛‘嗯’了一声:“嗯。”再无他言。

多说一个字都觉得是浪费了力气。

“崔少爷连童生都不是,却去京城声誉最好的晋江书院进学,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先生所授的课业?”萧翼风淡云轻的道。

晋江书院是全京城最好的私塾,听说是一位致仕的老翰林所创办,每年不知道走出多少秀才举人。对于崔洛这样一个未曾考过童生的学子来说,的确是高攀了。

顾长梅插了话:“崔洛虽与我不是同一个老师,但从后天开始好歹是同窗,我也可以指导她。”

崔洛无力的笑了笑:“......”

顾长梅是承恩伯之子,将来再等几年,可直接以‘荫监生’的身份去国子监,甚至于他连院试那一关也可以省了。

但是崔洛不同,她只能从童生开始。一步也能省去,她听到晋江书院四个字,心头微愣。

上辈子她考上秀才之前,一直是在石墩胡同里林家族学读书,没想到这辈子的资源更好。

前两世很多细节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方向没有变。

无论细节如何变化,都会朝着原本的轨道发展。

萧翼这话是在嘲讽她学问不够,攀上了承恩伯府的面子,才得以入了晋江书院么?

这人真够讨厌!

她一世比一世更烦他!

寻常人对萧翼都是敬仰艳羡的态度,崔洛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萧公子似乎很喜欢操心旁人的事?”她一语毕,已经垂下眼眸,在喝茶了,白皙的脸氤氲在腾起的白雾之中,这让她身上有了种超乎意料的成熟。

顾长青看了她一眼,这之后发现萧翼并没有生气,便没有说什么。

他到底不是崔洛嫡亲的表哥,很多事,他不会插手去管,亦或是过多的提点她。

顾长梅可能不太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暗示,笑道:“萧公子是我家的贵客,萧顾两家私交甚笃,崔洛你也算是自己人了。萧公子多问一句,也是为了你好。你是应该更加刻苦,否则明年考不上童生,还得等上一年才能考秀才。不过我看你......多读几年书也来得及。你也用不着急,当年舅舅考童生也是考了三年。”

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看了崔洛一眼。尤其是顾长梅,双眼充满同情。

崔洛:“.........”都在怀疑她的学问?

不过话说回来,崔洛的那个便宜爹,的确不是科举的料,也难怪一开始所有人都不看好她。

但就在这时,崔洛在萧翼那似笑非笑中看出了什么。

总觉得他是故意这么说的。

她看似谦卑,道:“我倒是不急,学问这东西也急不得,至于能不能跟上先生所授的课,我自己心里当然有数。萧公子也快弱冠了吧?怎么,你也想考科举?以你这个岁数,现在是举人老爷了么?”

顾长梅‘噗哧’一口热茶喷了出来:“哈哈哈......崔洛你真逗,萧公子他又不从文,考什么科举?”

崔洛当然知道萧翼将来会干什么,他如今便在禁军当差,是帝王的御前侍卫,又是长信侯的嫡长子,将来是要袭爵的。

就算不久后洛十娘成了长信侯的继室,萧家的资源也轮不到崔洛头上。

她继续懵懂又无辜:“不用科举?那总要读书的吧?”言下之意,是在说萧翼是个没学问的人。

顾长梅又是一阵大笑,还没见过敢公开给萧翼难堪的人。

顾长青只是喝着茶,不做任何评断。

萧翼也不恼,手持茶盖拂开水面漂浮的茶叶,轻吹了一下,才喝了口,之后道:“崔少爷.....还小,将来你会明白,这天底下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

言罢,他突然看向她:“依附旁人也没什么不好?对吧?”

崔洛一顿,但面上还是一副什么也不懂的样子。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崔洛顶了他一句,“不是所有人都能靠家族荫蔽,我当然要读书。”她的样子很认真。

顾长青右手中指揉了揉太阳穴,岔开了这个严肃的话题,对萧翼道:“晚上留下吃个便饭吧,我父亲今日正好回府。”

萧翼有一刻的失神,但在一瞬间就恢复了:“也好,很久没跟伯父喝酒了。”

作者有话要说:萧翼:嫌我没学问?非逼我给你作首诗?!

顾长青:不仅嫌你没文化,还嫌你年纪大!

☆、喝酒

崔洛与洛十娘辰时未到,就从崔府启程,冬天日头升的特别慢,一开始还是灰蒙蒙的天。如此,才赶在晌午之前到了承恩伯府,如果晚上留下用饭,回崔家肯定会太迟了。

崔洛有心要离开,就借故道:“时辰不早了,表哥,长梅,我去后院寻母亲,就不作陪了。”

她和顾长青与顾长梅打了招呼,独独缺了萧翼。

顾长青看了一眼崔洛倔强又认真的样子,心道:她虽是自幼在乡野之地长大,还算有些骨气。不过这样的骨气对她而言并不利。她大概还不知道长信侯府在朝廷的地位!

顾长青认为崔洛此举并不明智,但他依旧没说什么。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顾长梅缺了心眼,压根就没瞧出崔洛对萧翼存了意见,道:“崔洛,难得今日你能遇见萧公子,你也留下吧,今晚让舅母也留宿一夜就是,我会派人去外祖父家中送信,你跟舅母明日再回去。”

崔洛:“......”拥有猪一样的队友,心是那么的累。

萧翼低笑了两声,继续与顾长青说话:“我听闻汪厂公新得了一只海东青,你可知是从哪里得来的?”

顾长青眉宇很淡,对顾长梅的无知并不放在心上,也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明知他就是这个性子。他回了萧翼的话:“怎么,萧公子也感兴趣?”他顿了顿,补了一句:“高丽国的贡品,是皇上赐给汪厂公的。”

海东青是难得猎鹰,帝王竟然赐给了一个阉人?这里面是不是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闻言,顾长梅又想插话,被顾长青一个冷眼瞪了回去。

夜幕来的很早,几盏茶后,天就开始黑了。

崔洛与洛十娘被留在了伯府,承恩伯是崔洛的正经姑父,她自然是要去拜见的。

待承恩伯回府时,酒馈已经准备好了,洛十娘与女眷同坐一席。顾家除了崔心兰这个继室之外,还有几房姨娘,庶女倒是有几人,却无庶子。

崔洛以茶代酒:“多谢姑父让表哥和长梅此番去了杭州城一趟,将我与娘接回京。”

崔洛虽瘦弱,但眼神很坚定,看不出是从穷乡僻然出来的小家子气,承恩伯很会看人,笑着点头:“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今后你常来府上走动,你正好与长梅同岁,学问上也能多多交流。”主要是品行上多交流!

其实,世家子弟当中,真正读书好的没有几人。顾长梅虽然自幼开始进学,他腹中到底有多少墨水,承恩伯非常清楚,又见崔洛不像是个吊儿郎当的样子,对她第一印象很好。

顾长梅就坐在崔洛身侧,待崔洛一坐下,他凑了过来:“你怎么不喝酒?都十二了,是不会喝么?我十岁那年就偷了父亲的酒喝了。”

他虽是压低了声音,同席的人也能听得到。

承恩伯的脸色突然就变了。

顾长梅是他中年得子,加上家中已有顾长青这个嫡长子在,承恩伯对顾长梅的要求并不高。但不代表不想看到他成气候。

顾长青在桌洞底下踢了顾长梅一脚,提醒他说话要注意。

承恩伯常年不在府上,很少管教顾长梅。一直都是顾长青在管他。

顾长梅被踢后,一猜就知道是他大哥所为,不然还能有谁?当场就道:“大哥,你踢我作甚?”

顾长青:“..........”

崔洛又想笑了。

承恩伯的脸色更不好看了,指望顾长梅有出息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但最起码也得知道一点人情世故吧?!

萧翼打破僵局:“伯父,晚辈敬您一杯,长梅也算是性情中人,您莫要置气。”

顾长青在同辈人当中,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自幼从不需承恩伯管教,但性子偏冷,尤其是他母亲过世之后,顾长青已经太久没有跟承恩伯好好说过话。所以,承恩伯看到萧翼如此的精通事故,难免有些羡慕长信侯。

都是早年就丧了原配夫人的,怎么养出来的儿子截然不同?!

承恩伯喝了一杯,青花金边的小盏直接见底,烈酒穿肚的灼烫驱赶了冬夜的寒意。承恩伯想了想也只能作罢,幸好家中还有一个嫡长子!

饭桌中央摆了一盆炖羊肉,上面撒了一层小葱花,浮起的乳白色汤汁在烛火下格外诱人美味。

崔洛很想尝尝,但最终还是抑制住了。

正当她准备吃一筷子毫无油脂的冬笋时,萧翼持碗给她勺了一碗羊肉汤:“崔少爷太清瘦,眼下正值严冬,最该滋补。冬笋虽好,你这样的身子骨却不适多食。”

承恩伯见崔洛也是太消瘦了,跟顾长梅坐在一处,一个像青壮少年,一个还是个孩童,叹道:“你正是长个头的时候,原先没有回本家,在外面吃了苦,如今既然回来了,不必过多苛刻自己。”看到崔洛孱弱苍白的样子,承恩伯的慈父心涌了上来。

崔洛挤出两只小梨涡:“多谢姑父,我吃不惯羊肉。”她依旧对萧翼的好意不理不睬。

补?

光是想想洛十娘和姑母庶姐的身段,崔洛就清楚自己不能滋补。

这时,顾长梅总算说了一句管用的话:“我也从不吃这种腥味重的东西。崔洛你不用当心,我听我母亲说,舅舅当年身形高大,你也能长高的。”他以为自己是在安慰崔洛。

承恩伯对崔范还是挺熟悉的,他当年上门提亲时,崔范还没有离家出家,仍旧在秋闱一事上苦苦挣扎,这一眨眼,人却已经去了黄泉了。

他也对崔洛道:“你父亲的确高大英俊,有其父必有其子,你现在不必担心。”

这时,萧翼将崔洛推开的羊肉汤端到他自己面前,用瓷勺搅拌了几下,自己喝了一口,轻笑:“有些人未必长的高。”

崔洛:“.......”现在又都操心她的身高问题了?

只有顾长青不疾不徐的吃着面前的一叠油炸花生米,不曾对她的个头指指点点。

崔洛突然对他有了一丝的好感。

今日算是家宴。在酒馈上,承恩伯与萧翼等人是不会谈及朝政的。

酒后三巡,顾长梅就开始醉了,拉着崔洛道:“今晚跟我一起睡,我给你讲讲书院里有趣的事,等后日你去进学,什么也不用担心,有我罩着你。老夫子跟我祖父曾是同科的进士,不会为难你的。”

顾长青本想再踢他一脚,却是刹那间止了动作。顾长梅清醒的时候,他都拿他没辙,何况是醉酒了?!

崔洛:“........”顾家肯定会另外给她准备厢房,可顾长梅这个热情的样子......

崔洛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应下了:“好。”

十二岁不算小,但也不大,又是表兄弟二人,同席而眠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她将来要登科入仕,身份若揭穿,就是欺君大罪,崔家阖族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这个时候,崔洛当然不会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

承恩伯与顾长青更无反对。

萧翼的目光投了过来,见顾长梅的一只手搭在崔洛的肩膀上,他笑了笑,目光却在停留在了别的地方,道:“我今晚还要赶回大兴,崔少爷与崔夫人要一起么?”

崔洛的确很想回崔家,但萧翼这一提,她便道:“天寒地冻,我担心我娘会冻着,就不跟萧公子一道了。”

长信侯府在京城西面,虽然崔家地处大兴,但却是大兴边上,离着皇城算不得远,与长信侯府只有一个时辰的车程。

他好像很清楚崔家的位置。

崔洛觉得奇怪。

崔家在京城也只能算得上是衣食无忧的商贾,连富庶都谈不上。他怎会知道?

崔洛疑惑时,萧翼已经起身跟长信侯告辞。之后与顾长青说了几句,就离开了,头也未回。

眼前没有萧翼在晃悠,崔洛陡然间觉得轻松了不少。

当夜,崔洛的确与顾长梅共处一室,这家伙说好了给她说一遍晋江书院里的趣事,一上榻就开始呼呼大睡了。

崔洛让屋子里伺候的丫鬟又去取了被褥,她在碧纱橱里睡了一宿。

待日次醒来,顾长梅睡的正酣,崔洛念及家中祖父可能会担心,便早早洗漱,去向承恩伯与姑母辞别。

她和洛十娘走出伯府大门时,顾长青骑在马背上,单手勒着缰绳,道:“我正有事要去一趟大兴。”寥寥几语。

言下之意,是要同道了。

崔洛莞尔,什么也没说,与洛十娘一同上了马车。

未至晌午,马车便停在了崔家大门外,崔洛与洛十娘下车时,顾长青早就不知去向。

马夫道:“表公子刚入大兴地界就往南走了。”

崔洛:“.......”这个人,一直都是这样,来是让人无所察觉,走时同样悄然无声。就是一个怪人。

洛十娘没有那么多心眼,在承恩伯府待了一天一夜,她才发现,还是崔家比较舒坦,好歹下人们人前人后都会唤她一声‘夫人’。

小厮上前,“少爷,老太爷让您去书房一趟。”

崔洛就知道祖父一定会问话。

说起崔老太爷,也算是耕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年轻的时候考过秀才,但举人却是从未中第。本来以秀才的身份,还可以当个教书先生,但为了家族的营生,最后还是选择去经商。到了崔范这一代,崔老太爷直接将人逼得离家出走了。

可想而知,崔家对考科举是有多执着。

如今摆在崔洛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那便是登科!

作者有话要说:文文会参加‘我和晋江有个约会’的活动,关键要靠营养液的灌溉,所以.......聪慧如你们,一定懂我的!

☆、纠纷

崔洛到了老太爷的书房,见他正在练字。

硕大的鸡翅木的长案上横铺着澄沁堂的白纸,还有翠玉的笔山和青瓷水洗,老太爷拿着伏虎玛瑙的镇纸盖住了纸张,开始运笔。

老太爷未曾抬头,就道:“回来了?”

崔洛上前,自觉的给老太爷研磨,看了几眼他的字迹,回道:“恩,孙儿回来了。昨晚姑父回府,留了孙儿一宿。所以才回迟了。”

崔洛很懂事的样子,让崔老太爷微微动容。他停下了笔,纸上是‘天道酬勤’四个楷体大字。

这也正是他想对崔洛所说的话,他是过来人,怎会不知道科举之路有多艰辛?

但即便如此,崔洛也必须按着这条路走下去。

崔老太爷虽然不善科举,但写了一手好字。崔洛注意到他握笔的那只手上,食指和无名指上茧子凸出,一看就是曾经长期练字所致。

她有些感慨,十年寒窗苦读的人又何止崔老太爷一人,但最后能在金殿传胪的却是寥寥无几。就好比是过独木桥了,皆是剩者为王。

崔老太爷将毛笔递了过来:“写几个字给我看看!”

原来是想考她!

要想考科举,写字是第一关。崔洛第一世时为了练就一手好看的毛笔字,不知道消耗了多少精力。

她不会旁的字体,只会这个世界读书人常用的馆阁体,又或者称台阁体。

“是,祖父。”

崔洛应下,接过笔,在‘天道酬情’下面,写了几行小字,取的是《中庸》中的开头一句“天明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她的馆阁体算不上秀气,但很工整清洁,与一般男子的笔迹很不同。看着非常舒服利索。

崔老太爷捋了胡须点了点头,对崔洛的字还算满意,而且科考时,不宜用旁的字体,阅卷官员可没那个耐心看草书。整洁清晰是关键。

“是谁教你识字的?”

崔老太爷心中难免想起他的儿子崔范。洛十娘是个不识字的妇道人家,那么崔洛的字只能是崔范所教。

其实,原主根本不识字,崔洛是第一世来到这里时,自己琢磨出来的。当初为了练毛笔字,手上不知道起了多少水泡。熬了整整两载,才能写出一手秀丽的字出来。

崔洛却道:“是爹在世的时候教我的,爹还说让我多读书,将来崔家还得靠我。”她知道如何能哄的祖父高兴。

崔老太爷沉默了片刻,之后深吸了一口气,他自己转移了话题:“你姑父昨日可曾说过什么?”崔老太爷又问。

承恩伯府出了一个顾贵妃,家族殷实勋贵,崔家的女子能嫁到承恩伯府算是高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