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掌柜与李敏商量:“上回二小姐去看过,感觉如何?”

李敏直话直说:“人家信不过我,我留了方子。他们付了几个铜板的诊金。他们有没有去给病人抓药,我也不清楚。”

朱隶眼睛里唰的,像把刀出鞘:有人敢质疑她?

徐掌柜自然也信得过李敏的医术,对此很好奇:“二小姐,对方府上病人是生了什么病?”

“普通一个胃病,偏被人当成了肝病来治,治到最后,病人上吐下泄的,我不用开什么特别的方子,帮她补补胃,止吐止泻。只是,人家如果不吃,你说我有什么办法?”李敏笑了一笑,并不因病人不信任她而感到生气。

生气做什么?

人家请的神医,她不过是个默默无名的女大夫。

可以说,李敏早猜到,章氏那种有钱有势的人家,之前肯定找过许多名医为章氏看过病了,难怪章氏看她出现后只凭她的身份要否决她。

李敏秀颜上那抹风轻云淡的微笑,犹如三月春风吹暖了绿江,朱隶心头暖暖地刮过一阵风,只觉得看着她的笑颜,什么烦恼都能风消云散。

瞧他刚还为她生气,结果她自己一点都不气。

多么大方和明理的女子,他朱隶欣赏。

璃王是天底下最大的笨蛋了,这样的好女子都不要,非要李莹那种小心眼的斤斤计算的。

朱隶有点生怕璃王后悔了。

要是他是璃王,绝对后悔!

见主子对自己招了下手,公孙良生立马将自己耳朵贴了近去,听朱隶吩咐:

“派人盯着护国公府动静,不要让我娘和朱理误打误撞坏了好事。”

朱理是朱隶唯一的弟弟,今年刚满十三,未行冠礼。

护国公府的人,行事都是公明正义的,而且都有些侠义行事的风格。朱隶担心母亲和弟弟接到了圣旨以后,为他抱不屈,结果去朝廷议论,到时候,他朱隶反而娶不到自己想要的女子。

这话表明,朱隶下定了决心,要娶尚书府家的二小姐。

公孙良生明意,欣然赞成。

伏燕却觉得,李敏好是好,但是尚书府里其他人,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站在屋门口的人,或许是听见了李敏与徐掌柜的话,都有些脸红了。

因此,站在门口的人不是其他人,正是章氏和老嬷嬷。

因李敏用对了药,章氏身体好了不少,考虑到以后还需要李敏给自己看病,赶紧带了老嬷嬷过来道谢。

知道是自己上回和家里人冷待了李敏,只是,他们又哪里知道李敏能厉害过杨神医。早知道杨神医是虚有其表,神医的名声都不知道怎么糊弄来的。章氏越想越气,恨不得将早些时候自己送给杨神医的那几十锭金子全部收回来。

章氏给老嬷嬷一个眼神。老嬷嬷立马上前,与药堂里的伙计说:“我家夫人是都察院辛大人的夫人,为二品诰命夫人。”

【36】当然不能自贱

二品诰命?来头不小。

屋里的人听见老嬷嬷报来章氏的身份,不免都露出些微惊的神色。

屋外雨声不断,叮叮咚咚雨滴敲打在青石的声音,分明表示这个雨,不是暴风雨,但是,也不是小到可以忽略的渺雨。这个老院子,并没有抄手走廊。屋顶伸出去的屋檐,只一小方寸长。

站在门口的章氏,唯有站在雨里,由老嬷嬷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她头顶上挡风遮雨。

不说别的,光是愿意淋雨刮风跑到这里来求见人的这个诚心,可见章氏心中是有悔意的。

徐掌柜的顾虑可就更多了。徐氏药堂自从徐氏去世之后,背后本来可以依靠的尚书府成为了虚设。谁不知道,现在尚书府由王氏掌权,王氏借着这个力要打击徐氏,又怎么可能再扶持徐氏药堂,没有落井下石已是万幸了。

如此一来,徐氏药堂背后没有了人撑腰。徐掌柜是做生意的,怎会不知,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地方做生意都好,如果,不和当地朝廷官府打好关系,这生意,做的再好,肯定是做不下去的。

得罪哪个官员,都不是好事情。何况,这章氏还是个二品诰命。

“二小姐,要不,您看——”徐掌柜贴近李敏耳朵边问话。

李敏当然不会为难一个诚心悔过的人,但是,也不会说轻易当是把之前的事都当作没有发生过。实际上,早在章氏让人只付给她十个铜板的急诊费时,她心里已经做好了盘算,只等章氏来罢了。

“让她们进来吧。”李敏说。

不卑,也不亢。

听令的伙计,掀开了竹帘,请章氏主仆俩进屋。与此同时,朱隶他们三个,已经急急忙忙退到屋内的小屏风后面。

公孙良生贴在屏风内侧,往外望了一眼,见到章氏进门,回头与朱隶小声说:“都察院的辛大人,主子恐怕并不熟悉。”

都察院那么多人,辛武义也不过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二品官员的官衔,在普通百姓眼里或许很了不起了。可是,在一等护国公府看来,只不过是如此云云。

朱隶是不认得辛武义,但是,肯定在某些场合和辛武义碰过面。公孙良生堪称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确定了这一点:“当时,在光禄寺卿家举办的百花宴上貌似是见过这位夫人的。”

“光禄寺卿?”朱隶手捏下巴,轻轻抚摸,眉眼中闪过一抹凝思。

“主子怀疑的没错,今皇后娘娘的娘家正是光禄寺卿家。”

朱隶平常不在京师,专注于在外带兵打仗,反而对宫里的那些裙带关系不甚了解。对于皇后娘娘的出身,朱隶只知道,本朝历代皇帝,似乎都并不喜欢挑选出身富贵的女子作为皇后,历代皇后的出身皆是以平平为主。像光禄寺卿,比辛武义的官位还要第一品,为正三品官,但是,却能做到了皇帝的老岳丈。不止如此,像辛武义,既然能在皇后娘娘的娘家百花宴上携带夫人出现,正意味了什么。

公孙良生作为他的幕僚,对这些事情自然都有先做了功课,只等哪一天主子突然有了兴趣问起,自己不会显得一无所知和无能。现在听主子有了追问的意思,公孙良生点了点头:“正如主子所想,辛大人的夫人,是光禄寺卿叔伯的女儿,与皇后娘娘还算是表姐妹。”

“这家人倒有些能耐。”对辛武义或许不太了解,对皇后的人,朱隶平日里见的次数较多,多少有些印象。比如皇后的父亲,皇帝的老岳丈,记得,不过是个政绩平平的人,无功无过,可以说是碌碌无为。因此,还不如说这个人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工作不行,不如培养出好女儿,嫁给一群有能耐的男人提高自己。

现在,只见章氏被家中老嬷嬷搀扶着进了屋。从她迈动的脚步来看,步态轻盈,相比之前整日躺在榻上的身体,病,是好的七七八八了。

正由于如此,章氏趁热打铁,既然李敏开的药对她有效,她要赶紧过来再让李敏看看,把病彻底治好了。

徐掌柜向章氏行了大礼。紧接,老嬷嬷走到他面前细声打听:“你家的人怎么称呼?”

本朝都没有女大夫之说。所以老嬷嬷上次都误以为李敏是男的。

李敏在旁边听见他们对话,为此,拂了袖子坐在了榻上。

是谁,都可以看出她是有些生气了。

不知情前看低她没有关系,但是,看低身为女性的她,李敏可受不了。这是对女性的侮辱。尤其是女性自己还侮辱女性。

徐掌柜是个机灵人,与李敏相处时间不多,但是,很清楚李敏的脾气。李敏倔起来,不是任何人可以拉回来的。

“既然我家大夫都治好了贵府上夫人的病,当然要称大夫了,称李大夫便可。”徐掌柜笑笑说。

老嬷嬷接到他笑容里的意思,回头与章氏说。

章氏想着,称呼声李大夫倒也没有什么错儿,人家确实治好了她的病,她现在还需要求人家看病。

“李大夫。”章氏道。

“请夫人坐吧。”李敏淡淡道。

章氏被老嬷嬷扶着坐在了榻上。章氏拿帕子捂在嘴角上轻咳两声,老嬷嬷会意,上前与李敏说:“李大夫,上次我家夫人在您那儿拿了张药方,服了三帖药剂之后身子大有好转。今夫人过来,是为了来答谢李大夫的。”

说罢,老嬷嬷从袖口里拿出了一个钱袋子,放到了案子上。

念夏上去拉开钱袋子的口子,露出给李敏看:初步预计,里面应该是放了有五两银子。

章氏这个诚意是有的,拿了请杨大夫出诊一次的车马费用,来弥补李敏。

李敏笑而不语:看好了人家的病,人家依旧看不起你,认为你是二流大夫,拿这点小钱想让你感恩戴德继续效忠效力,她李敏何时起会变成如此自贱?

不!

从来不会有!

老嬷嬷和章氏还误以为李敏这个笑是收到了五两银子感到高兴,心想果然这小药堂的大夫好打发。老嬷嬷说:“我家夫人想请李大夫再开几帖药调养调养身体。”

【37】装神弄鬼谁不会

老嬷嬷这话刚说完,章氏已经迫不及待地撸高了自己袖口,等放在诊脉用的小枕头上让李敏诊脉。

是女大夫也有好处,不需要避嫌。

李敏接过念夏端来的卖冬茶,轻轻打开茶盖子,吹了口杯口的热气。

章氏和老嬷嬷等了半天,不见她动静,两个人都愣了。

难道李敏这是故意晾她们?

等了会儿,李敏喝了口茶放下茶盅说:“夫人这病,说是有天生不足之证。”

“是的。很多大夫都说我家夫人是禀赋不足。”老嬷嬷急忙接道。

章氏点了点头。

“可是,这些年,吃了这么多药,我相信夫人补药吃了不少,有用吗?”

章氏和老嬷嬷都被李敏这话问的有些懵,有用的话,章氏怎么到这里来求医了。只能说明,章氏之前看的大夫都没有看对?

章氏自己着急地主动问起了李敏:“在李大夫看来,我这个身子骨怎么样?”

“我看夫人挺好的。瘦归瘦,骨头却也不算瘦。先天不足的病人,骨头也是有毛病的。”李敏说完这话,抛出了另一句,“夫人这是后天失养。”

后天失养?

章氏大吃一惊,质疑的目光扫到了李敏脸上:“李大夫说我是后天失养,但是,我吃了那么多补品。”

“对。”老嬷嬷如数家珍,可以把自己夫人从小到大吃的珍贵药材都整齐排列出来,没有一样是平常百姓能吃上的。

李敏听老嬷嬷列出阿胶、燕窝等等东西,嘴角只是往上扬了扬:“那就对了。”

“对了?”

“你夫人胃都不好,这些名贵的药材好是好,但是在你夫人胃里面吸收不了,不仅把这些珍贵药品全给浪费了,而且,这些药品全都属于大补,热性,你夫人虚不受补,再被你们这样不停地补,这不都补出虚火来了。”

这些话,以前没有哪个大夫与章氏这么说过,都只说过章氏很瘦,需要补。

结果,反而是错了再错,补出毛病来了吗?

章氏和老嬷嬷心里都不禁有些惶:不止杨洛宁一个人错了而已?

她们之前请的可都是有名的大夫。当然,也都是圈子里介绍的。

李敏看她们的样子心里有了数,她说的全中了。古代的大夫是怎么寻找病人的,她研究过医史,对比过当下这个世界,对此略有了解。一般来说,一般百姓,都是到药堂去找大夫。大户人家,则是通过熟人介绍。

既然章氏能请到一个烂大夫,给章氏开了一大堆泻剂,想也知道,之前请的大夫大体都是一个圈子的。所谓狐朋狼友,一个样。

李敏给章氏看了病,当然不希望章氏回头再去找这些人乱开药,这样,章氏的病反复的话,会连累她李敏的,回头把那些人的账算到她李敏头上,绝对不行。

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了。

李敏这时候稍微一沉,吐出一句:“夫人月事是不是经常七日过后还不干净?”

“是!”章氏和老嬷嬷同时惊讶。

李敏怎么知道的,李敏应该不能从其他人口里得知她如此私密的个人隐私。

神了。章氏和老嬷嬷心里头冒出了一个念头。

要说做大夫怎么吓唬病人,李敏要比杨洛宁那些装神弄鬼的高明多了,不用对病人说你的病有多重,那没有用,只要告诉病人病人你不说的我也知道,让病人知道你可靠就足够了。

李敏一手按下桌子:“这样吧,我给夫人开个方子。夫人依这个方子在月事来之前服用。月事来之后暂不服用。”

章氏和老嬷嬷连连点头,已经打从心底被李敏折服了。要知道,女人月事这种难言之隐,之前,章氏都不敢和男大夫说,结果这个病是一直拖到了今日。

念夏取来文房四宝,李敏走到了桌前书写药方。

章氏和老嬷嬷在旁边踮脚看着,可谓是望眼欲穿。

等李敏将药方书写好了,老嬷嬷急忙走上前伸手去接。李敏却径直将手里的药方交给了身边的徐掌柜。

老嬷嬷一愣:“这——”

李敏接过念夏递来的小帕子擦拭手,说:“上回,我到贵府去给夫人看病,实属情况紧急,所以方子留在了府上,其实这是不对的。每个大夫都有自己看病的规矩,这点我也不例外。照常理而言,谁看的病,就该在谁的药堂里抓药,这是大夫为了确保自己的方不会被人换了药,导致病人误服了药物耽误病情。这一点,相信夫人也是知晓的。”

章氏和老嬷嬷想起,是这样的没有错。比如说杨洛宁开的方,她们是必须到杨洛宁所在的永芝堂去抓药,否则的话,杨洛宁是不肯再给她看病的。上回,是由于章氏不想用李敏的方子,这点李敏知道,所以李敏也就任她们到其它药堂去碰碰运气。后来,老嬷嬷拿了药方私底下随意在京师里找了家药堂按方子抓药。没人知道老嬷嬷给谁抓药,也就不会有人从中做了手脚。

“李大夫说的是。药肯定是要在李大夫的药店里抓。”章氏深明这一点,当然不会放任自己的性命被不可以信任的药堂掌控。

“既然如此,有些话我也务必今天要先和夫人说明白。”李敏重新坐到榻上,指着徐掌柜说,“他是我底下的人,这家药店的掌柜,我信任他买的药材,只此一家,没有其它家。如果夫人瞒着我,拿我的方子再到其它药店去抓药,夫人服了那些药之后有什么问题,我都概不负责。”

“是。”章氏和老嬷嬷应着的时候,也都不免想同样一个问题。像杨洛宁,让她们必须去永芝堂抓药除了药材来源,另一个重要的一点是,永芝堂抓药的费用要比其它药堂高,其实,她们也不会说缺钱,但是,生怕李敏这样的小大夫,要比杨洛宁再狮子大开口,提高药价。

徐掌柜本也是想,咋们家小姐终于开窍了,会打算盘了。

哪知道李敏这样说:“我们家药店,药价都不会漫天要价,这点夫人放心。多少的价钱,绝对会比对面那家永芝堂便宜。原因很简单,我们是务实买卖,诚信买卖。”

徐掌柜一听垮了下巴:小姐还是没有开窍!

章氏和老嬷嬷却在心里头偷笑。老嬷嬷说:“多少银子,李大夫您说,我们都信李大夫的。”

“药费具体多少,你们要问徐掌柜,他到时候每个药多少钱都会告诉给你们的。我本人只负责收诊金。这样,这张方,我只收夫人十两黄金。”

原来炸弹是在最后面。

章氏和老嬷嬷倒抽了口长长的冷气,直抽到了肺底里去了。

这是章氏请过的大夫中一次诊金所收最高的!

【38】李大夫收的诊金一点都不贵

十两黄金一次诊金,还不是上门看病的服务。

全京师,怕没有一个大夫敢开这样的价!

她李敏怎敢!

不过是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小药堂的女大夫。

章氏黑了脸:得了,遇到一个不会治病的杨洛宁快把她治死了算她倒霉,结果,是让她再遇到一个谈钱如命的大夫吗?

老嬷嬷瞅了瞅章氏的脸色,与李敏辩解:“李大夫,你这个诊金是不是收高了?”

“我收高了吗?”李敏揭开茶盅再喝一口茶,像是惊疑一声,“我是收少了吧?”

章氏和老嬷嬷差点两眼一黑:她还说少?!

躲在屏风后面的三名男子,是笑不能笑,都快被李敏的口气忍出内伤来了。

伏燕已经完全改变了对李敏的印象。

这个王妃,绝对配得上他们护国公府!

有勇有谋,有谋有智,说话温雅知礼,同时善恶分明,与他们主子是绝配。

李敏贪钱吗?肯定不贪!

开这句十两黄金,李敏定是在内心里都全面考虑过的了。

朱隶都可以猜到李敏心里是怎么想的:既然章氏你都认为,上回我收十个铜板是贬低自己身份,那么,我只好收十两黄金来抬高自己的身份了。谁让你章氏喜欢用大夫的诊金索取多少来评价大夫的好坏。

这个十两黄金仔细算来,绝对一点都不算贵的!

李敏说:“夫人之前吃了多少药方,我没有仔细算过,但是我想,光这个药费加诊金,应该是这个十两黄金的千百倍有了。夫人您说是不是?”

这样说,肯定是的。章氏不得点头。

“可夫人您吃了那些大夫的药,给他们付了诊金,付了车马费,他们都治不好你的病,还让夫人一直以来百般折磨。我一个药方,就解除了夫人您的痛苦。夫人,您自己考虑考虑吧。你可以继续去请那些大给您治病。我这张方子收回就是了。”李敏说完,作势让徐掌柜先别忙抓药了。

章氏和老嬷嬷这下急了火。

李敏说的其实一点都没有错。看错大夫,劳神伤财不说,自己身体也是损一折百。章氏之前都遭过了这么多虐了,怎么可以让自己继续受虐。

十两黄金,一点都不贵!

只要能治好她章氏的病。

章氏咬了口牙,对老嬷嬷说:“让人回府去取银两。”

“奴才遵命。”老嬷嬷立马走出去,吩咐随他们从府中出来的小厮回府去拿诊金。

两个人都不敢把李敏的话当儿戏话。别看李敏表面斯斯文文的,但是,几番较量下来,章氏是彻底明白了,这个女大夫是深藏不露,笑里藏刀。

傻子,才会继续撞在李敏的刀刃上。

李敏,绝对是说到做到的人。

徐掌柜一直在旁边候着,只等诊金和药费到了,再去抓药。

不急,不急!

他家小姐医术精湛,不会愁没有病人的。

不过,话说回来,他家小姐真是条老狐狸!竟然懂得放长线钓大鱼!

先收十个铜板,引你上钩,再拿十两黄金。

谁说李敏不会做生意的,小姐是比他徐掌柜更会做生意!

徐掌柜摸着下巴的胡茬,笑得嘴巴都裂开了。

想通了十两黄金不贵以后,章氏轻松地吁出了口气,与李敏有笑有说起来:“以前,都不知道李大夫和这家药堂。敢问,李大夫是近来才到京师的吗?以前,李大夫是在哪儿坐诊?”

要是章氏知道她李敏出身于尚书府,并且是臭名远扬的尚书府二小姐,外号病痨鬼,章氏肯定内心里要纠结了。

徐掌柜为此替李敏心里急。

李敏果然又语出惊人,直言:“夫人没有见过我很正常,以前,我一直深居闺中,这家药堂是我母亲祖上留下来的,近来我才刚从我父亲那里讨回来接手。”

“这么说,李大夫是在京师里的人?”章氏惊讶地打量李敏的容貌五官。

别看李敏穿的这样朴素,像尼姑庵出来的,但是,五官清秀,近距离看,见是容貌不比京师四大美女逊色。别具特色,有一种别样之美。

章氏记忆中,不记得哪家闺女自己见过像李敏的样子的,确信自己没有见过李敏,可能连李敏母亲都没有见过。

话说,李敏既然拥有不凡的美丽,应该在京师也会名声在外,不会被她章氏疏漏才对。

“李大夫的府上是哪里?”

“李尚书府。”

六部尚书六位大人,只有李大同一个人姓李。

章氏大惊失色,站起来看着李敏:“莫非李大夫是尚书府三小姐?不,不对。三小姐我见过,不是这个样。那么是——”

“尚书府大小姐进了宫,府中余留两位小姐。三小姐既然夫人说了不是就不是。”李敏平平淡淡道。

“你是那位二小姐!”章氏直接惊叫了。

怎叫人不吃惊!

明明是个病痨鬼,怎么成了女神医了,简直快让人误以为尚书府是闹鬼了!

“你这是骗我的吧?”章氏不信邪。

李敏皱了下眉头:“明人不做暗事。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为什么要对人撒谎。如果夫人不想吃我的方子,直说便是了。”

章氏当然不是这样的意思,她只是想,如果李敏真的是尚书府二小姐那个病痨鬼,也不该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这样,会损伤到自己作为神医的招牌。

屏风后面,伏燕等人也是这么想的,都不明白李敏是什么想法,为李敏着急。不说李敏是不是那个病痨鬼都好,身为尚书府的小姐,出门到药堂去当大夫,在本朝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事,这样的身份,本该遮遮掩掩的。

“这——”伏燕着急。

朱隶扫了他一眼,嘴角微扬,用密语笑问:“怎么,之前还不是嫌弃本王选中的女子不够好。”

“哪有!”伏燕更急了,“主子,奴才绝对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那么你着什么急!你家主子既然眼光很好,给你们挑了一个让你等欣赏的王妃,你们更不需要质疑你们未来王妃的所言所行。”朱隶说这话时,口气像是有些吊儿郎当,言外之意,伏燕和公孙良生却都是听出来了。

他们不可以对李敏有半点怀疑和不敬!

“是!”伏燕愧疚地埋头。

【39】赖在她这儿了

章氏战战兢兢地坐了下来,看着李敏的眼神里,沉积了好几分疑惑。

李敏这样坦白,倒真的让她有点难做了。

如果别人知道了她请一个病痨鬼给自己看病,会怎么想她。但是,别人治不好她的病,只有李敏能。这样一来,她只剩下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是,她帮李敏捂住这个秘密。要么是,她帮李敏正名。

不管哪一样都好,李敏都不吃亏。

想清楚了这点,章氏一点都不认为李敏刚才那些坦白都是无心的话了,相反,都是李敏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策。

真的是一个不可小看的女子。

以前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