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看着她的脸色,冷冰冰地继续说:“皇上是不是许久没有到小主这儿了?皇上的敬事房那里,可都是有记录着的。小主这个事儿,不用两个月,必定是瞒不下去的。既然,皇上都耳闻了风声有所察觉,对小主肯定是在这事上盯的死紧。如果小主是因为这个缘故,不想吃药,那绝对是本末倒置的事儿。可能小主死了那会儿,真相大白,小主连个埋尸的地方都不会有。”

吴修容的嘴唇直打抖着,她能怎么办,她也想不出来!

总觉得这事儿,肯定是越早解决越好。如果皇帝都察觉了的话,她如果不早趁着这个机会解决掉这个问题,一如李敏说的,到时候,她连个埋尸的地方都别想有了。

从这里都可以想见淑妃为什么叫她李敏到这里来了,因为这个问题,淑妃想解决都不可能。

同时,吴修容终于也明白到淑妃的用意了。想这个天下,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她的问题的大夫,除了李敏这样的神医别无他人了。因此,也只有李敏可以救得了她。

一反常态,吴修容当即对李敏叩起了脑袋,之前那幅装着的高贵样荡然全无,剩下的只有想活着的愿望:“隶王妃,本小主恳请隶王妃救本小主一命,本小主愿意给隶王妃做牛做马。”

李敏是想,有这样的亲娘,九公主那幅德行,恐怕遗传基因作祟都有可能了。

如果知道自己的亲娘在后宫里当着皇帝的眼皮底下和其他男人野战,这个九公主以后能在后宫里继续呆下去吗?

说起来,这对母女都是自己作祟。

李敏道:“本妃对于让人流产的事儿,向来是痛心疾首的,不会做的事。”

胎儿毕竟也是一条性命。李大夫不做这种残忍杀害无辜小生命的事儿。

吴修容使命拉起她的衣服:“如果隶王妃不救我,我会死的。淑妃娘娘不是让隶王妃救我吗?我为隶王妃做了这么多!”

“福禄宫的事儿吗?那事儿本妃是该感激你。但是,一事归一事,这种害死人的事儿,本妃是不会做的。你要不,想法子把孩子生下来送走。”

“隶王妃都知道,皇上盯着我这儿了,能放过我吗?”

“能不能,要看小主的造化了,或许,其他娘娘,能给小主想个法子。”李敏说到这,也算是仁至善尽。

她现在以后,都不可能天天呆在皇宫里,这会儿给吴修容出的主意,只能保得了吴修容一时。吴修容,去找一个大靠山,更有效果。

吴修容听她这话儿,知道她这话儿也没有错。冷汗淋漓,吴修容说:“这样,本小主只得继续去求淑妃娘娘了。”

李敏瞅了下她那瞬间又变成冷若冰霜的脸,转身,即走出了屋外。

外头,朱公公和李老都在等着她。

李敏眺眼看过去,只见,御药房的人,好像在吴修容摔碎了药碗以后,又拎着重新煲好的药过来了。对此,李敏给朱公公使了个眼神儿。

朱公公会意,上前以后,拦住御药房的人,问:“是给小主吃的药吗?”

御药房的人,眼珠子好像往李敏那儿瞥了下,说:“小主刚才摔了药碗,没有吃药,不吃药这病怎能好呢?皇上听了贵妃娘娘为小主求情,都对太医院说了,说是,不能让小主的病耽误了。要是小主出了什么事的话,要拿太医院和御药房的人问话呢。”

于是朱公公笑着问:“今儿给小主诊病的人,是哪位太医?”

“周太医。”

升级了。

刚才她李敏进屋里的时候,吴修容都没有说是周太医来过。可想,要么是吴修容病糊涂了

,连周太医都认不出来了,要么是,吴修容根本是瞒着她李敏。

想都知道,这事只能是后者。因为,吴修容这是打算拼死一搏。结果,是把她李敏和淑妃都要拉下水了。

要是她李敏,刚才真在屋里答应了吴修容什么话,那真的是全完了。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吴修容肯定也是不敢把那个天大的秘密说给皇帝知道,因为,那只会使皇帝益发坚决想要她死。

这下,只剩下,吴修容吃了这药以后,能不能保住这条性命了。

李老在旁边,由于这几日纵观了皇宫里的相斗以后,基本上,也是能猜出是怎么回事了。眉头皱了皱,拉了自己孙女就要走。他孙女肚子里怀着个孩子呢,怎么可以在这里受这种刺激?害他孙女因此早产了怎么办?

冷着脸的李敏,甩袖和李老一块走了。

皇帝,恐怕只当她是来帮淑妃的忙,结果没有帮上。只能说那个皇帝养出来的人,都老奸巨猾来着。她过来这边的时候,恐怕那个周太医早就风闻了消息,让御药房先端了一碗无伤大雅的驱寒药,试探她李敏。现在,才突然使出大招来。

不用说,等到她李敏走出宫门的时候,见周太医垂袖在那里站着,看见她的时候,好像还对着她微笑了下,仿佛在讨她好处似的一条哈巴狗。

周太医在这个时候突然让人端了这样一碗药来,意味深长着,无疑,是想提醒她李敏不要凑这个不必要的热闹,是想卖给她李敏一个人情。

李老见着,猜得到是这一回事儿之后,绝对是气都不打一处来了。

这叫卖人情吗?根本就是设套!

“爷爷。”李敏坐在了马车上之后,不得先安慰起老人家,“这些事都在娘娘的算计里头,不然,不会这么着急,她自己都不来,直接叫我来了,才让那个吴修容吐了实话。”

李老缓了一口气,小声问孙女:“那人说了什么实话?”

“皇上,想等太后一醒来就动手吧。”李敏说。

皇帝看来真是不想太后活着啊。李老眉头都快挤成一团了。只听说,这个太后,对皇帝还是一直疼爱有加的,为什么皇帝到最后变成对太后如此痛恨于心了。

不是亲生的,也有养母情分不是吗?

“八成,在宗人府埋的那个尸骨里,有问题。”李敏猜测着。

“你意思是说——”李老眨眨眼。

李敏那眼睛,扫了下在车架上坐着的朱公公和小李子,摇了摇脑袋。

她身边眼线这么多,不像以前在她老公的人包围之下比较安全。她的一举一动,只怕很多人都会看在眼里。哪怕这些人,自告奋勇说是她的盟友。

爷孙俩就此一路无话。

回到护国公府时发现,时局又起了变化。一切,与他们今早出发的时候,已经有所不同的了。

毕竟,她回到京师这么大一件事儿,根本瞒不住,许多人早就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了。那些人之所以不敢急着来见她,无非是没有受到皇帝的许可,她是皇帝的笼中之鸟,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现在,听说,她都被皇帝允许要出席宫宴了,这等同于说,皇帝向外部正式宣告她回来的消息。于是,那些早就急着想来见她李敏的人,抓住时机,跑过来见她李敏了。

这些人来见她李敏,当然都是因为冲着李大夫这块神医招牌来的。和李莹那时候那么想见到她是一个道理。

李敏对此早已了然于胸。这些人,没有利益,怎会和她李敏相见。这个京师里,本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不会变的。个个,都得想方设法存活是不是?哪怕,这些人穿着昂贵的衣服,盯着金贵的身份,骨子里也就是一个皇帝的奴才而已。

小李子先进王爷府里帮她打探情况,回头,小心翼翼扶着李敏下车的时候,说:“主子,来的人,有禧王妃的娘家人,和鲁王妃。”

禧王妃,即十爷的老婆。李敏掐算了下日子。这个时候,禧王妃应该是快临盆的日子了。

曹氏,禧王妃的母亲,确实是为这个事来的。想当初,她女儿病成那样,差点儿都无缘无故死在十爷府上了。要不是李敏医术高明,救了禧王妃一条命不说,还让禧王妃怀上了孩子。要不然,禧王妃早就被踢出十爷府了。

经由这个事儿以后,曹氏知道,谁都靠不住,十爷这个女婿更靠不住。唯独,只剩下李敏可靠一些了。

李敏刚踏进门里,曹氏已经等不及了,走到了门前迎接。

“臣妾参见王妃。”曹氏对李敏一个跪拜。

李敏问:“是不是禧王妃要生产了?”

曹氏立马抬起头,露出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隶王妃能记得禧王妃,这实在是——”接下来的话都哽在曹氏喉咙里了,不知道如何表达。

坐在大堂里的鲁王妃眺望着曹氏跪在走廊的样子,微微地撇了撇眉头,像是一丝不屑,但是,肯定不敢说出任何煽风点火的话。

李敏眺眼望过去,也见到鲁王妃了。于是,她没有踏入大堂,直接领着曹氏到其它地方去了。

鲁王妃只当李敏没有看见自己,心里直骂起曹氏这个混蛋,这个心思狡诈的,居然这样把李敏先拐走了,让她一个人在这里晾晒着。要是,她和曹氏同时在场,李敏肯定是先招呼她。

这该怎么说呢?只能说,有人拉得下这个面子,有人拉不下这个面子。

曹氏为了女儿可以放下任何自尊面子。鲁王妃可不是。

李敏一眼看得出来。什么样的母亲值得尊重,当然是曹氏这种了。她李大夫当然先招待这种值得人家尊敬的母亲。

现在,李敏自己都要当娘的了,对曹氏的心情似乎有所理解,带曹氏进了自己院子的花厅,仔细问起了禧王妃的情况。

曹氏感动的,用袖口擦拭眼角:“禧王妃深得隶王妃的关心和厚爱。禧王妃如今在十爷府上,由于都到了快生产的日子了,不好出门。”

“请了稳婆吗?太医院的太医有来看过吗?”李敏问。

“稳婆早就待命了。皇上恩赐,太医院的太医,有来给王妃看过。说是一切都很好。”

那不就好了,为什么来找她李敏?

曹氏忧愁着:“由于禧王妃以前遭遇过那种事儿,臣妾这个心里不踏实。”

原来如此,李敏微笑说:“等本妃歇口气,吃个午饭,再过去十爷府上看看。”

午饭过后,皇宫里传来消息,说吴修容病危了。

【253】皇帝动手

朱公公站在淑妃的后面,低头汇报着:“吴修容吃了御膳房送来的药以后,没半个时辰,流血不止。”

“自作的孽。”淑妃看着窗外那支在冬天里不会开花的枯枝。在这样寒酷的天气里,不知死活做出一些让自己死的事儿,不是自作孽是什么。

她淑妃在后宫里这么多年,早知道有些事儿,有些原则和底线是绝对不能碰的。是不是她病的时候,那些进来后宫的年轻人,比她更不知天高地厚,早突破了这些限制。

对吴修容这种结果,淑妃连叹气都叹不出来,只能说,被她预计到了。这个吴修容,选择了她淑妃而不是皇后,看的,正是她淑妃或许比皇后仁慈一些。要是皇后的话,或许明哲保身,直接私底下把吴修容赐死了都有可能,避免吴修容拖自己下水。但是,她淑妃也不是能被人耍的人,到这种时候,对这种人,她要是真会存什么善心的话,是瞎眼了。

朱公公的目光,像是扫到了暖阁里躺在摇篮里安安静静睡着的回明。

如今比起回明,那个像天之娇女的九公主,八成会沦落到比回明更惨的境地。皇后可绝对不是个什么好养母。因为,皇后不比淑妃,是有自己儿子孙子的人,养的,对皇后能算得了什么,什么都不是。

利用完的棋子,找机会扔了是了。只能说这种小兔崽子,你说一个孩子,哪来从小这么贼鬼的心思,必定是在母亲吴修容养着的时候,看得多了,以身效仿了。小孩子这个年纪,模仿力确实强。

难怪皇后说,这孩子在吴修容那的时候已经学坏了,学坏了根基,这不,到了皇帝和皇后手里继续被利用。皇后利用这个孩子时,皇帝不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到最后,自作孽的,自然是吴修容自己了,把孩子都给断送了未来。

只能说,皇后,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小看的角色,是真正厉害的角色,否则怎能做得了这个六宫之主。

“听说——”这种自作孽的人的事儿,淑妃不想提了,倒是想起自己今日让李敏去拜访吴修容,到底有没有收获,“禧王妃的家人,上护国公府去了。”

“是,除了禧王妃,听说鲁王妃也到了护国公府亲自拜访。”

说到鲁王妃,被李敏给晾了以后,心头肯定不舒坦,憋了一股气儿回到了恭亲王府。她到护国公府做什么呢?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女儿跑到北燕以后说是在北燕挺好的,不肯回来。

朱永乐到了北燕,可能皇帝皇后都知道了,奇怪的是,皇宫里的人却一直不发话。如果早发话就好了,可以直接命令护国公把她女儿送回来。她这边,给自己女儿都安排了好几个不错的相亲对象呢。

奇怪了,之前,皇后不是还问过她意思,问她比较中意京师里哪位才子英杰的,好像有意代替皇帝征求她意见,给朱永乐安排好婚事。现在,却都只字不提了。

鲁王妃这心头自然着急,这不,趁李敏回京的时候,赶紧上护国公府里问问女儿这个情况。

她女儿,究竟在北燕干嘛去了?

朱永乐回给家里的信件,肯定是不会提及她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因为,她知道自己娘亲鲁王妃,是个彻底的现实货。自己娘亲,在王府里,为争夺这个王妃头衔,用过多少阴谋诡计,朱永乐小时候也是都耳濡目染的。

谁让,这些阴险的事儿,到底总是隔墙有耳,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

简单来说,朱永乐其实很不想沦落为像自己娘亲那样的境地和婚姻。你说她娘争到现在,都得到啥了?不就是个顶着王妃头衔的身份,到哪儿像是受人尊敬其实私底下大家都知道她亲娘是怎么回事,私底下像嘲笑她朱永乐以前是只小胖猪一样,把鲁王妃嘲笑为贱货。

她的亲爹恭亲王,和皇帝一样,向来对女人都不会放在心上的。其实,你让恭亲王怎么可能把女人放在心上。他的兄弟,基本都被万历爷杀了。他要保住自己这条命已经是费劲心机。哪有空去管女人的事。

女人对他来说,无非是给他养孩子的工具罢了。后院的争斗,他是比万历爷更残酷,从不放在心上,也不曾想着调和后院里头的关系。否则,他怎么会死了一个又一个王妃。

不爱。她的亲爹从不爱她亲娘。朱永乐才不想像鲁王妃那样,落入这样一个表面虚荣实际上像个囚笼的地方。

她要有一个和她一起相亲相爱生活的人,哪怕日子过的苦一点没关系,最少,心里过的舒坦,不用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害人。天天可以和爱的人在一块,想一想都觉得是无比美妙的事,比什么金银财宝,比什么富贵荣华,是真正最难得到的东西。

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朱永乐早对这点看透了。

要不然,这个小胖妞,怎么会在李敏第一次见到她那会儿,不与李莹那些小姐们为伍,一个人孤独地坐着。

鲁王妃呢?哪里猜到自己女儿的心思早就对她这种生活见异思迁了,根本不会按照她设计的版本走。她要让朱永乐回来?根本是不可能。

女儿养到现在这个地步,是摇钱树了。鲁王妃想到,如果她这时候不收割女儿这棵摇钱树,今后,她怎么办?

恭亲王府是由男子继承的,她膝下无子。没有女儿这根救命稻草,她这岂不是等死的命?不要说等死,只怕会死的很凄凉。

越想到这儿,鲁王妃越恨的咬牙切齿了。恨谁?还能恨谁?恨护国公,恨今天不和她见面的李敏。

好你个家伙,拐了她女儿,是想当人质威胁皇帝是不是?忒可恨了!

“王爷呢?”鲁王妃一拍手边桌子,恨道。

“王爷和以往一样,应该是到码头溜达了。”

恭亲王最大的爱好,是逛街。每天恭亲王都会花费几乎一天的时间去逛街,买东西了,逗蛐蛐了,查看海鲜了,打听古玩市场近期关注的重点了。只有他这样每天不遗余力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无所事事,皇帝才会对他彻底放心。

鲁王妃哭的心都有了。恭亲王根本不管自己女儿是死是活的。只有她这个亲娘自个儿着急。

唯今来看,她只剩下,再入宫去,找皇后娘娘商量了。

要按照以前的话,这个鲁王妃,从来一样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一派,以前六宫里说话权力最大的人是太后。要是太后没有病,鲁王妃肯定不是去找皇后去找太后了。

鲁王妃进宫要找皇后的消息传到了春秀宫。

刚好,斜阳偏下。听说吴修容要咽气了,皇后娘娘拉着眉头,对身边照顾孩子的姑姑说:“给公主准备戴孝的东西吧。这种事儿,早准备好过晚准备。”

姑姑一听即明白皇后的话。这种事肯定要做的早,否则,人家会怀疑是不是她皇后要故意害死吴修容的。

猫哭耗子这种戏,不做不行的,至少要摆给皇帝看看。

李莹坐在皇后的花厅里,一动不敢动的。眼看,李敏回京来,都两三天过去了。

她必须对皇后有个交代,毕竟之前,她给皇后单独报过消息来着。不过,皇后应该是不知道她找过李敏。

可自她午后来找皇后以后,孙氏即没有让她站着亏待她,也没有说话让她以为整件事已经过去了。

说到那件事怎能轻易过去呢。孙氏那天,可是冒险出过宫的。结果,什么好事都没有捞着。最后,反倒好像被淑妃给捡了个大便宜。皇帝的态度,到现在都阴晴不定的。让她心头都开始有些隐隐约约的不安。

皇帝在想什么呢?

和淑妃用早膳了。在她那样折腾了景阳宫一番,皇帝夜晚来她这儿夸了她一下,接着继续和淑妃唧唧我我。皇后简直脑袋里都能想出来,想出来皇帝这是,把她当成干活的苦力,然后,糖却都给淑妃吃了。好人都给淑妃当了。

到底是,美丽的女子,永远是众人的心头大恨!

皇后皱着眉头揭开茶盖一看,又是那晚上皇帝曾经批评她的藏茶。

“倒了。”皇后把茶递回给姑姑。

姑姑一愣。皇后向来喜欢吃这茶。因为这茶有益健康。

李莹眼皮直跳,分明能感觉到皇后心情不太好。自己今日来找皇后究竟是好是坏。

鲁王妃这时候,在公公的带领下走了进来,施施然对皇后行了见面的礼节。

“恭亲王妃,坐吧。”皇后对皇帝的弟媳,向来倒是都很客气的。

鲁王妃对此却一点都不客气,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等皇后赐座,已经走到了李莹身边那张,和皇后靠的更近,尊卑等级更高一点的椅子里坐下了。

李莹对此再飞跳了下眼皮:这个恭亲王妃,以前就知道,是个自以为是的,没想到,在春秀宫都这样得瑟。

鲁王妃想的很简单,她是宫外命妇,说起来,皇后根本管不着她的事。

皇后对鲁王妃这种举止,仿佛早就看惯了,惯来的那种像是慈爱的微笑挂在嘴角上,和鲁王妃像好妯娌拉着家常:“听说,恭亲王这几日,在外面又找到了不少好的食材。”

对于自己家老公在外面每天的无所事事,鲁王妃从来都不感兴趣,直接直率地回了皇后的话说:“王爷的事儿,其实臣妾都不敢过问。”

皇后对此但笑不语。

李莹都想。身为一个女人家,连自己老公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外人知道,你都不知道,你这能叫老婆吗?

只能说这个鲁王妃奇葩到家了。不过,这样的一个女子,同样不可小看,听说当年在恭亲王府踩着多少人的尸骨坐到王妃这个位置上的。

至于恭亲王府里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倒是挺少听人家说过。但是,李莹记得母亲王氏提过,很不屑的口气。大概是说,恭亲王养的女人,大都是无厘头的。

这个根据,大概是出自于王氏已经见过恭亲王的几任王妃了,每一个可能都和鲁王妃有些八九不离十的相似。

其实再仔细推断的话,听说恭亲王是皇帝的兄弟,皇帝怎么可能允许恭亲王越过自己,娶一个既眉毛又漂亮的女子呢。明白点说吧,像鲁王妃,长得也算漂亮人一个,但是似乎脑筋不太好。皇帝更允许兄弟娶个胸大无脑的,也绝对不给兄弟弄个聪明的老婆吧。

要是她是皇帝的话,肯定会这么做的。李莹想到这儿,心里基本对恭亲王府的态势确定了。

皇后问:“鲁王妃来找本宫,是为何事?”

听到皇后貌似想装傻,鲁王妃立马给皇后亮出了底,直接摊牌了,说:“臣妾是想问一下皇后娘娘,上回皇后娘娘说的,说是想为郡主安排婚事的事,是不是有了下文?”

皇后脸上貌似浮现出一丝惊讶,说:“怎么?上回,鲁王妃不是说了吗?说是要回去和王爷好好商量。本宫就以为鲁王妃不舍得郡主离开王爷府,于是和皇上说了,说是不如再留郡主两年——”

鲁王妃脸色骤然大变。

这,什么时候的事?!她怎么不知道!她说回去找王爷商量的话,其实,按照正常人理解,都知道是正常的程序。怎么,难道她能不找老公商量就随便答应女儿的婚事指给谁了。

皇后这个分明是什么意思?

搪塞她?

鲁王妃岂止这会儿是愤怒而已,想她在李敏那儿受到的委屈都没有释放,到皇后这里来再吃了这样一个敷衍的借口。这些人,简直都没有把她放在眼里了是不是?

她好歹是皇帝的弟媳!

“皇后娘娘。”鲁王妃站了起来,挺直胸膛,“臣妾这就很不明白了。郡主都早过了该出嫁的年龄了。郡主终究是皇上和皇后的亲侄女,怎么可以如此草率说再留两年?这是要给郡主一个奇耻大辱吗?”

这话,是谁听来,都是在当面指责皇后的不是了。

李莹眸光里微转,小心往椅子里缩了缩。这个鲁王妃,简直是了耗子药了,疯了,才敢这样对皇后说话。

或是说,这个女人,早以为自己是什么人了吗?皇帝的弟媳?笑话!万历爷都不知道杀了多少兄弟和弟媳。

皇后脸上那抹温和的笑颜像是纹丝不动,风吹雷打都不会有所变动,说:“鲁王妃此言不知是从何得出来的话?郡主是皇上的侄女,皇上肯定比谁都关心郡主。”

这话鲁王妃肯定不买账,说:“既然皇后娘娘认为皇上关心郡主不会有误,臣妾只好亲自去问皇上了。”

皇后淡笑道:“鲁王妃还是回王爷府,和王爷先商量下为好。皇上日理万机,每日上朝,处理的都是关系百姓民生大计的事。”

鲁王妃肯定没有把皇后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老公根本不会管这个事,这点她早料定了。

和皇后道了声告辞,鲁王妃趾高气扬地走了。

这女人,是认为自己占了理,可以到皇帝面前告皇后的罪状都可以了。

李莹小心瞄着皇后脸上的神色。

皇后随她射过来的眸光,像是微笑地问她:“三王妃是不是也担心本宫是有意阻挠郡主的婚事?”

“臣妾以为——”李莹站了起来回话,“皇后是天下最仁慈,脾气最好的人了。”

那是,皇后都没有当场对鲁王妃发飙。按住了性子,还劝鲁王妃不要去皇帝那儿鸡蛋碰石头。只是鲁王妃根本听不进去劝,不知道皇后的好。

皇后眸光里转了两圈。她对鲁王妃好不好,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反倒是站在她面前的这个女子,懂得借用这个事,来将她皇后的军。说了她皇后心胸宽广不计较,岂不是意味着,她皇后原谅了李莹作出来的任何事情。

如此聪明的女子,是让人又爱又恨的。

皇后点点头:“三王妃是个明白人。”

意思是,原谅她李莹了?

李莹心头顿松口气。

皇后继续说:“对了,听说鲁王妃之前,是先去过护国公府里,莫非是在那儿遇到了什么事?”

这话明显是说给某个人听的。

姑姑答:“回皇后。可能鲁王妃是先前在护国公府被禧王妃的家里人给气着了。”

“怎么说?”

“禧王妃这不是快生产了吗?禧王妃的娘亲曹氏,在鲁王妃之前,先见了隶王妃,先把隶王妃请到十爷府上给禧王妃看病去了。”

李莹心头猛个戈登。

这样说,李敏去给禧王妃护产?

皇后的目光,好像慢慢掠过李莹的脸上,随之垂下目光,见姑姑给她换的那杯茶,终于不是藏茶了,于是喝了一口。

在十爷府,李敏给禧王妃把了脉,查看完产妇的情况以后,因为产妇已经接近生产的状况,但是,很显然,古代娇贵的贵妇,并不习惯在生产前走动,是躺着养着。其实,这样的话,是更难以生产的。

禧王妃如今最缺的,不是其它,只怕和很多初产妇一样,生产的时候体力不足。

“禧王妃最好是,每天要在这个院子里走上一百圈。”李敏给病人开了方子,不过不是药,现在对禧王妃来说,不用药,药已经够多了,吃的营养也已经够足了。

禧王妃和曹氏听完肯定先一愣,等李敏讲完这其中的道理以后,两个女人,对李敏是十分信任,肯定会照着李敏的话去做。

看完病人,李敏在禧王妃的屋子里喝口茶,歇口气再准备离开。

只听,匆匆走来一个丫鬟,可能是禧王妃从娘家带来的人,进了屋子里也没有发现在那里静坐的李敏,直接到了里头隔着扇屏风,和曹氏说起话。

“十爷说是不回来。”丫鬟的声音很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氏急促的呼吸声犹如牛喘,仿佛在压制滔天怒火。

这个十爷混蛋不混蛋,老婆都要生了,结果自己在外面鬼混不回家。

李敏淡淡地扬了扬眉。

十爷是在外面鬼混吗?

这个京师,打从她回来的第一天,明显局势上,在她入宫这几天来看,不说她李敏有么有回来的影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与她以前在京师的时候,大大的不同。

表现在,京师里的局势渐渐不稳了。

像上次,八爷打死都不敢在她那儿逗留,原因很简单,如今这个局势是节骨眼。只要看看,这几天宫里的动静,除了几个后宫女子在那儿蹦跳,以前那些皇子之间的斗争,却是一个都见不到,戏码没有犹如以往上演。

这不是更说明了,现在的情况有多胶着。

皇子们更是按兵不动,更说明了,这个京师哪一天,真要变天了。只看是谁先耐不住了。

曹氏骂了一句。但是,不敢惊动到俨然已是在待产状态的女儿。

更可怕的消息在后面,丫鬟带来的,还有从宫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

由于东胡人此次来投降,是万历爷上位以后最有脸面的事,皇帝好像下达了死令,全部家里人都必须出席。也就是说,待产的禧王妃,不会被踢出这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