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怡脸上红晕更甚,她连忙将此画卷起放入画筒里收藏好,起身朝安桦盈盈一拜:“臣女多谢太子殿下赠画。”
她本该说“多谢太子殿下赐画”的,可莫名就是不想把这份赠画心意说得如普通赏赐一般,便临到嘴边改了口。
安桦笑道:“陈小姐不必多礼。”
在宴席之后,就是让宾客们自由赏花了。
那些有了婚约的未婚男女就相约着去散步了。
男客女客三两相聚时,也悄悄往自己心仪之人身边靠近,假装意外相遇的含蓄搭讪。
安桦打发走长公主府上的下人,就带着自己从宫中带出来的太监和侍卫,他与陈婉怡并肩走在花园的小道上,其他人都远远跟在后面,不敢上前打扰两人。
安桦见陈婉怡害羞不说话,便主动提起话题:“陈小姐平时在家中都做些什么?”
陈婉怡答道:“臣女平日里读些书,作画写诗填词,陪姐妹们玩乐,弹弹琴,还要帮母亲管家。”
像陈婉怡这样的贵女,培养起来可不是往‘女子无才便是德’方向培养的,琴棋书画不说精通,起码也要略懂。
不然以后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去当正妻,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如何培养夫妻感情,诞下拥有双方家族血脉的孩子,维持两家的联姻?
所以贵女主要是培养学识才华和管家交际能力,像女红等不重要的技能,都是次要的,会不会都不打紧。毕竟谁会让当家主母天天刺绣做衣服的?
安桦打开了话题之后,陈婉怡的话就稍微多了起来。
两人逐渐聊了起来,渐入佳境。
他隐约含蓄的跟陈婉怡透露了一下他很羡慕父皇与母后曾经唯有彼此的相爱,所以他拒绝了父皇送给他通晓人事的宫女,希望能与她白头偕老。
陈婉怡是个聪明的女子,听出了安桦隐晦表达的意思,怦然心动。
本来她该守好自己的真心,端庄贤惠大度的为丈夫纳妾,做一个合格贤惠的正妻,打理好东宫后宅,照顾好他的爱妾庶子庶女。
但堂堂太子愿意许诺她一生只有彼此,她是不是也该博一把,相信他一次?
皇帝能在先皇后在世时待她始终如一,不曾变心,她是不是也能得到先皇后那样的真心?
宜华长公主的赏花宴结束之后,安桦就与陈婉怡分开了。
他在与宜华长公主辞别时,宜华长公主心中遗憾极了。
本来这次她是想趁机把自己女儿田祺推出去让太子注意到的,结果太子的目光只落在陈婉怡身上,压根没注意过田祺。
宜华长公主只好暂时放弃从安桦这边下手,琢磨着等日后太子妃入了东宫,皇帝给太子选侧妃时,她再去求皇帝给自己女儿一个侧妃之位。
安桦回了皇宫。
还没来得及回东宫,就被皇帝早早派来等他的人叫去了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
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放下朱笔,看向安桦,笑吟吟的招手道:“过来父皇这里坐。”
安桦坐了过去。
皇帝问他:“今日去你宜华姑母的赏花宴上,可是见了陈家那姑娘?”
安桦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直接答道:“父皇,儿臣见到了陈小姐,陈小姐是个很不错的女子,很适合太子妃之位。”
皇帝见他确实对陈婉怡很满意,拍了拍他的手臂,感慨道:“你马上就要成婚了,成婚后你就是个成家立业的大人了,将来你还会有自己的孩子,父皇也老了。父皇希望你能与你的太子妃过得和美,一生幸福安康。”
皇帝现在已经感觉到了精力不济,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最了解的,时间渐渐的紧迫了起来。
安桦也看到了皇帝流逝得越来越快的生命力,他说道:“父皇,你会长命百岁,会看到你孙儿出生,你还要像教导儿臣一样教导你的孙子呢。”
皇帝听了,心中很高兴,虽然其他人说好话都会说他万寿无疆,安桦只祝他长命百岁,可他清楚,长命百岁才是真心的祝福,而不是拍马屁。
“哈哈,你小子还惦记着让父皇给你教儿子,真是想得美!谁的儿子谁自己教去,朕才不管呢!”
在笑过之后,皇帝心底那点怅然也淡去了。
安桦微微一笑,笑而不语。
他当然不会告诉皇帝,他的祝福是真的。
作为世界的创造者,他的一言祝福,直接就给皇帝注入了新的生机。
这一天晚上,已经睡眠质量下降很难入睡的皇帝,睡得格外香甜。
一直睡到第二天该上早朝的时辰,他自然醒了过来。
庆睡醒之后,皇帝感觉神清气爽,沉疴尽去,再也没有那种睡不够又睡不着的感觉,也没有疲惫手脚发软的感觉了。
皇帝没有想太多,只以为是自己昨晚睡得好才会这样。
但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渐渐发现,他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两鬓的白发都转黑了,负责照顾他身体的太医院院正也十分震惊:“陛下,您的身体状况在逐渐好转,现在已经可以停药了,药膳也不必再吃了,只要正常健康饮食即可。”
院正虽然十分好奇皇帝是怎么好转的,但他也不敢多问,而且心底也挺开心的,毕竟皇帝身体好了,他也轻松。
皇帝身体好了之后,又兴致勃勃的插手检查礼部给太子准备的婚礼流程还有什么需要更改的。
这可把礼部的那些人折腾得够呛。
好在距离婚期实在太近了,皇帝有些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没法在短时间内实施,他只能打消了念头,让礼部众人逃过一劫。
在太子大婚当日,整个皇宫都装饰上了大红的喜绸,就连没什么人气的冷宫也装扮得喜庆起来。
皇帝心情极好,对宫人们赏赐不断,这赏赐福利是恩泽所有宫人的,因此皇宫里人人都喜气洋洋的。
京城里各处也都为太子大婚而气氛欢庆。
安桦作为新郎官,什么都不需要管,只要按照礼官的指示去做就行了。
太子大婚的规格仅次于皇帝迎娶皇后的大婚规格,又因为皇帝宠爱太子,各种增添规格,可以说安桦这次大婚,仅比皇帝迎娶皇后的规格差了那么一线。
皇帝看着自己心爱的嫡长子风风光光的将太子妃迎娶进东宫,那般热闹喜庆的场景,盛大的婚礼,让他神情有些恍惚。
他想起了先皇后。
当年先皇后嫁给他时,他还是个不起眼的光头皇子,所以两人的婚礼不算大,也不算有多风光。
他一直遗憾没能给她一个盛大的不逊色于封后大典的婚礼。
如今他把这份遗憾弥补在他们的儿子身上。
皇帝喃喃低语道:“你看见了吗?我们的儿子今日成亲了……”
安桦迎娶陈婉怡入东宫,一切繁琐至极的礼仪之后,都到了后半夜,两人才入了洞房。
喝过合卺酒之后,安桦温柔的看着陈婉怡的眼睛,说道:“孤的太子妃,该安寝了。”
羞怯的陈婉怡神情逐渐的迷茫恍惚起来,一缕缕烟雾般的白雾忽然出现在寝殿内,将整个寝殿都笼罩了进去。
而那些守在门口的宫人们却没有丝毫察觉。
守在门口听床角动静的德齐,明明寝殿内什么声音都没有传出来,他却仿佛听见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声音,羞赧的低垂着头,耳尖都红透了。
第二日一早,安桦早早醒来,惊动了身侧的陈婉怡。
陈婉怡连忙跟着一起起身,要伺候他穿衣。
安桦按住她的手,温声道:“有德齐伺候孤,你不必动手。”
夫妻之间,何必分个高下呢。
安桦的体贴让陈婉怡心中喜悦,她轻声道:“多谢殿下体贴。”
两人都穿好衣服,洗漱之后,就一起用过早膳,去养心殿给皇帝请安。
安桦大婚,倒是有了十天的婚假,这十天他什么也不用干,只要陪着新娶回来的太子妃就好。


第37章 皇弟背叛孤[13]
安桦扶着陈婉怡一起上了他的玉辇, 被抬到了养心殿前,又亲自扶她下轿,做足了宠爱体贴的样子。
新婚夫妻俩被皇帝传召了进去。
皇帝正精神抖擞的等着儿子儿媳前来请安。
看见玉树临风的儿子与端庄秀美的儿媳并肩走来, 十分般配的样子,皇帝心中甚慰。
脸上的笑容也不由自主的温和了起来。
“儿臣、儿媳给父皇请安。”
皇帝连忙道:“免礼,都免礼, 来人, 给太子和太子妃赐座。”
太监搬来两张椅子,安桦和陈婉怡坐了下去。
皇帝此时心情有些激动欣慰,对着儿子儿媳唠唠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什么你们要好好相处,将来多生几个孙子孙女, 朕以后死了也有脸去见你们母后了。
然后大手一挥, 给他们赏赐了一大批珍宝,才带着他们去慈宁宫给林太后请安。
皇帝就是怕林太后会为难他们,才亲自跟着一起来慈宁宫的。
太子虽然也是林太后的亲孙子,但林太后此人私心较重,又过于看重娘家利益, 没少与皇帝产生冲突, 想让林家再出一个皇后乃至太后, 想让林家女生的皇子登上皇位, 再保林家百年富贵荣华。
别说林太后的这些想法会对先皇后和太子不利,就算没有先皇后和太子,皇帝只要是个明智的君王,就不可能让林家连出两任太后, 不然一代代下去, 这皇帝到底是姓司徒还是姓林, 可就说不好了。
因为立场上的矛盾,皇帝与林太后的关系十分僵硬。
林太后认为皇帝不听话是因为先皇后和太子,先皇后死了,她就把全部矛头指向太子。
皇帝和安桦陈婉怡来到慈宁宫,林太后这里已经有了不少来请安的嫔妃了。
皇帝走进来,看见这些嫔妃都在,问道:“你们怎么还没走?”
嫔妃请安的时辰和太子带着太子妃拜见林太后的时辰可不一样,显然是这些嫔妃在请安后逗留在慈宁宫没走。
林贵妃站了起来,对皇帝行礼道:“启禀陛下,臣妾等人都想见一见太子妃,所以才留下来的。”
皇帝点了点头,大步走到林太后身边坐下,他看了看林贵妃,又看向贤妃和淑妃,说道:“既然你们都在,那也正好,从今日起,宫权交给太子妃。”
贤妃和淑妃顿时脸色微变,刚刚林贵妃借林太后给她们施压她们都硬扛着没交出宫权,现在皇帝居然一句话剥夺了她们还没摸热的宫权?
贤妃看了一眼还很青涩的太子妃陈婉怡,对皇帝道:“陛下,太子妃还年幼,管一座东宫都力有未逮,不如让太子妃先用东宫练练手,再管理后宫吧。”
皇帝看向陈婉怡,问道:“太子妃,你觉得自己能管理好后宫吗?”
陈婉怡上前一拜:“父皇,儿媳有信心试一试,就算有不会的,儿媳也可以向几位有经验的娘家请教一番。”
皇帝微笑着点了点头,赞许道:“不错,那你就试试,犯了错也不要紧,不练练手怎么学会管理后宫呢?反正将来你也是后宫之主,迟早要管理后宫的。”
这话几乎是赤裸裸的说太子以后当皇帝,你就是皇后了。
林太后忽然道:“皇帝,这不妥当吧?后宫宫权如此重要,关乎到皇子皇女们的安全,让一个黄毛丫头掌管,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可不是她担待得起的。依哀家看,还是让贵妃掌管宫权吧,贵妃毕竟有经验,以前也一直没有出差错。”
皇帝淡淡的道:“母后,谁都有第一次,当初贵妃初次接手宫权时还不是手忙脚乱的,还是母后你帮贵妃收拾的烂摊子,手把手教她的。如今换作太子妃也是一样的,而且朕不打算再立皇后,由贵妃暂管宫权哪有太子妃名正言顺?”
林太后还欲再说什么,却被皇帝打断:“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
林太后脸色难看,她看向其他嫔妃们,把火气撒在她们身边:“既然你们见过太子妃了,那都散了吧,别在哀家这里吵吵嚷嚷的,吵得哀家头疼。”
贤妃和淑妃对视一眼,都能看见彼此眼中的无奈,嫔妃们纷纷行礼道:“臣妾告退。”
嫔妃中只有林贵妃留了下来,其他人都退出了慈宁宫。
林贵妃在林太后这里一直都挺不见外的,她在慈宁宫,就不是皇帝的贵妃,而是太后的亲侄女。所以每次林太后打发走其他嫔妃时,林贵妃都会自顾自的留下来。
不料这一次,林太后却对林贵妃说道:“你也回去。”
林贵妃惊愕道:“姑母!”
林太后神色不容置疑的道:“回去。”
林贵妃不情不愿的行礼告退。
安桦和陈婉怡朝林太后行礼拜道:“孙儿、孙媳拜见皇祖母。”
林太后以前对太子的态度淡淡的,甚至有些敌意,但这一次她居然对他们十分和蔼可亲:“都平身,快坐。”
林太后语气温和的对安桦嘘寒问暖,就仿佛是一个疼爱孙子的好祖母,这种异常让皇帝和安桦都不禁提高了警惕。
坐在安桦身边被林太后晾了起来的陈婉怡仪态端庄的坐着,面上微笑恰到好处,看不出丝毫的尴尬。
不管林太后是想打什么主意,她态度好总比甩脸色要好,毕竟她作为辈分最高的人,又是皇帝亲生母亲,她给安桦甩脸色,即使皇帝心疼儿子,也不可能因此明面上指责林太后什么。
现在祖孙气氛和乐融融,哪怕只是装出来的表象,也好过气氛冷淡尴尬,或者剑拔弩张。
林太后还殷切的留皇帝和安桦用午膳,陈婉怡则是被捎带的那个。
林太后要留自己儿子孙子一起吃午饭,当然不能拒绝,而且皇帝和安桦也想知道林太后忽然转变了态度是想做什么。
一直在用完午膳之后,林太后忽然提起自己的娘家:“皇帝,你还记得你三舅舅家的表弟吗?唉,哀家这个侄子年纪轻轻,却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双儿女,哀家心里难受啊。”
皇帝和安桦心里都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皇帝接话道:“母后也不要太伤神了,三舅舅想必也不希望母后因为表弟太过悲伤,伤了身体。”
实际上皇帝压根就不记得那个什么三舅舅家的表弟了,就连天天有资格上早朝的官员,除了站在前排的,或者给他深刻印象的,那些平庸之辈,他这个皇帝也是记不住的。
林家真正有出息的是大房,三房虽然也是嫡出,但林三爷只是一个纨绔子弟,至今还扒着自己大哥过活。
皇帝连林三爷这个三舅舅都记不大清了,更别提林三爷的儿子了。
林太后叹息道:“你表弟留下的遗孤,儿子还年幼,离不开母亲,但他的嫡长女却年纪不小了,哀家想接她来宫里住一段时日,以慰哀家的心痛。”
皇帝听林太后只是想把一个侄孙女接入慈宁宫陪伴身边一段时间,这只是一件小事,于是他就一口答应了下来:“母后想接,就派人去林家接人便是,在母后膝下教养上几年,将来也能给这孩子找个好人家。”
林太后此时却暴露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她看向安桦,对皇帝道:“这孩子哀家放心不下,想让她一直留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生活。皇帝,不如把她赐婚给太子吧,给个侧妃之位,也算对得住你三舅舅。”
皇帝眉头一跳,毫不犹豫的道:“不行!”
他总算明白林太后是想打什么主意了,这是觉得三皇子胜算不大,就往太子身边送个林氏女,谋划下一代了?
若是将来太子登基,这个林氏女能生下太子的继承人,将来林家一样能延续富贵。
这是做好两手准备,难怪林太后要把林贵妃也一起打发走,毕竟这种两头下注的行为,某种程度上算是有放弃的林贵妃三皇子母子的意思。
林贵妃若是知晓了,肯定不会愿意让自己这个侄女进入太子后院的。
皇帝倒也不觉得让太子收个女人算个事儿,但他认为一个父亲早逝,祖父无能的女子,就算是林氏女,也没资格占据东宫侧妃之位。
他又担心万一林家依旧把筹码全都放在林贵妃三皇子母子身上,往太子身边送这个林氏女,真正目的是谋害太子,那可怎么办?
所以皇帝直接拒绝了:“母后,此事休谈。太子与太子妃刚刚大婚,没有这个时候就册封侧妃的道理。”
林太后以为皇帝是不想这个时候赐下侧妃影响了太子和太子妃的感情,便退了一步,道:“那过两年再把她赐给太子。”
皇帝还是摇头,道:“还是不行。”他看向安桦,问道,“太子你的想法呢?”
安桦淡淡的道:“父皇,儿臣无纳侧妃之意,太子妃就很好。”
皇帝秒懂安桦话里的意思,作为曾经只想守着先皇后的情种皇帝,他很能理解安桦的心思。


第38章 皇弟背叛孤[14]
皇帝看着安桦和陈婉怡, 沉吟半晌,才对林太后道:“母后,此事不必再提。”
林太后十分失望, 她看向安桦的目光重新变得不悦了,对陈婉怡更是生出了迁怒。
这个陈氏女跟先皇后一样是个狐媚子,勾引得她孙子不听话了。
林太后想要发作陈婉怡, 但皇帝在这里, 又怎么可能允许她乱来,他隐晦的拿林家来威胁林太后,林太后顿时就安分了下来,拉着脸不言不语了。
皇帝也不想看林太后这张仿佛他欠了她娘家一个皇位的冷脸,起身带着安桦陈婉怡离开了慈宁宫。
在走出慈宁宫的路上, 皇帝对安桦和陈婉怡道:“太后的话你们不必放在心上, 她人是越老越糊涂了。”
皇帝叹了口气,他都不知道林太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前年轻的时候,林太后在先帝后宫中只是一个普通嫔妃,不得宠, 与他相依为命。
他夺嫡之争中, 除了妻子一直在身边陪伴支持他, 还有林太后这个母亲大力支持他。在最危险的时候, 他不得不韬光养晦,在他身上下注的林家都与他疏远了,林太后还坚定的帮他。
但他登基之后,一切都变了, 林太后开始处处想着娘家, 给娘家谋利, 丝毫不顾及他这个儿子。
这也是为什么他与林太后母子之间会渐行渐远。
皇帝身边就两个坚定不移支持他的人,无论他风光还是落魄,只有母亲和妻子与他同甘共苦,可以说这两人就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人。
最后林太后为了娘家人损害他的利益,母子矛盾渐深,他就只剩下妻子一个人还与他站在一起,然而妻子也病逝了,最后他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皇帝其实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他与安荣太子父子极像,把纳入羽翼保护范围内的人放在心坎里信任保护,倾注爱意,而对心墙之外的人却格外冷漠。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现在林太后一直在消耗曾经的母子情分,皇帝也渐渐的把林太后从心墙内往心墙外挪动。
安桦听着皇帝的感慨,沉默不语。
关于林太后的犯糊涂,安桦实在不便插手,毕竟她名义上是他的皇祖母。
林太后想对他出手,皇帝那一关就过不去。所以他也不需要对林太后动手,林太后有什么小动作,皇帝第一个给她打回去。
回到东宫,安桦想到今日在慈宁宫里,林太后打的那些小算盘,还是觉得不能让林贵妃一直蒙在鼓里。
他可是个仁厚善良的好太子。
安桦对德齐吩咐道:“派个人给林贵妃透露一下,就说太后想把林家三房的嫡孙女送到东宫来。”
德齐应道:“是。”
安桦吩咐德齐办的事,没有避开陈婉怡。
陈婉怡对安桦私底下有人手能办到把慈宁宫的消息不着痕迹的透露给林贵妃而不引起怀疑这件事一点也不奇怪,作为太子,连这点事都办不到,即使有皇帝护着,也坐不稳储君之位。
陈婉怡犹豫一下,开口道:“殿下,您这是打算让贵妃与太后产生嫌隙吗?”
安桦解释道:“主要还是挑拨林家大房与三房的关系。林家大房和三房都是嫡出,是太后的嫡亲弟弟,在太后看来哪个弟弟的嫡孙女都是一样的。可林贵妃是大房嫡女,她可不会觉得大房三房都是自己娘家。对于林家大房来说,早就看扒在自家身上狐假虎威的三房不顺眼了,而三房也想给自己捞好处,自然就有矛盾……”
安桦早就对京城里需要他注意的各大家族的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跟他有利益冲突的林家,更是往林家安插了不少眼线,盯着林家的一举一动。
今天在慈宁宫这事儿,安桦倒是没能提前收到消息,要么是林家保密工作做得特别好,要么就是林太后临时起意,林家人还不知道。
安桦没有闲着,他把林家几房之间的关系矛盾跟陈婉怡细细分析了一遍,又把宫中的那些嫔妃是出自哪家的,背后站着什么势力,全都跟陈婉怡掰开了讲。
“待你从贤妃淑妃手里拿到宫权后,遇到什么困难也别害怕,告诉孤,孤手里还有母后留下来的人手可以帮到你。若是孤也解决不了,还能请父皇帮忙。”
陈婉怡微笑着点了点头,她本以为嫁入皇宫里来给皇帝当儿媳妇会很艰难,没想到太子殿下愿意独宠她,处处温柔体贴,给她脸面,上头没有婆婆,公公作为一国之君又极为宠爱丈夫,爱屋及乌之下对她也很宽容。
她真感觉自己是掉福窝里了,即使是在宫外下嫁到不如魏国公府的人家去,也未必有如今的日子过得好。
大婚第二日,安桦和陈婉怡就在东宫等待几个皇子公主们来给他们请安了。
这是陈婉怡这个太子妃与其他皇子公主们第一次正式见面,互相认识。
以二皇子为首,就连还在襁褓中的两个小公主也被她们的奶娘抱着过来了。
皇帝目前有五子二女,太子为嫡长子,年龄最长,然后是比太子小七岁的二皇子,比太子小八岁半的三皇子和四皇子,比太子小九岁的五皇子司徒阳。接下来才是两个比太子小十几岁的大公主和二公主。
安桦如今年满十八了,二皇子才十一岁,三皇子和四皇子都才九岁半,未满十岁,司徒阳刚满九岁,两个小公主一个两岁,一个未满周岁。
安桦看着这一屋子的小孩儿,感觉有点头大,好在皇宫里的小孩早熟,在他面前不敢放肆,一个个很乖巧的样子。
以二皇子为首,他带领着弟弟妹妹们向安桦和陈婉怡行礼拜道:“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子妃。”
还不懂事的两个小公主由奶娘抱着代为行礼。
安桦道:“免礼。”
太子妃温柔含笑道:“几位殿下不必多礼,这是嫂子给你们的见面礼。”她身后的陪嫁侍女将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一一奉上。
司徒阳看着送到自己面前的礼物托盘,上面放着一套精美的狼毫笔,各种大小型号的都有,非常齐全,还有一方雕花雅致的端砚。
瞥了一眼其他人的礼物,也多半是笔墨纸砚书籍之物,名贵雅致叫人挑不出错来。
几人收下礼物,齐齐朝太子妃道谢:“多谢太子妃。”
安桦本来应该还留他们吃顿饭的,但看了一眼最年幼还在襁褓里的小公主,总觉得不太方便,就把人打发走了:“你们也该回去学习了,莫要辜负了太子妃给你们送的礼物,好好用功。”
这群小家伙是来收见面礼的,收了礼还要他管饭就过分了。所以赶紧回去写作业吧。
安桦发话了,也没人敢赖着不走。
一个个各自散去,各找各妈。
司徒阳跟在三皇子身边,往林贵妃宫中走去。
他走在三皇子身后一点的位置上,跟三皇子的贴身小太监站在同一条线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跟班。
而三皇子对司徒阳的态度也确实如对待小跟班一样。
他对司徒阳颐指气使的道:“把太子妃给你的礼物交出来!”
司徒阳小声道:“这是太子妃送的见面礼,若是被太子殿下知道了,我们俩肯定都要吃挂落的。”
他紧紧的护着自己怀里的礼物,这是太子妃送给他的唯一的东西了,以后他想拿到一点与太子妃有关的东西无疑是异想天开。
而这套狼毫笔和一方端砚,是他仅有的安慰了。
他都舍不得拿它们当消耗品使用,更别提送给三皇子了。
三皇子确实忌惮太子,但他就这么被司徒阳吓唬得罢休了,日后岂不是要被司徒阳翻了身?他突然一脚踹到司徒阳的膝盖上,把司徒阳踹得跪倒在地,冷哼道:“你小子居然还敢威胁本殿下,谁给你的狗胆?今天你回去就给皇祖母多抄两本佛经,不然本殿下就找母妃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