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看到小洁一身簇新,枯黄的头发被三妹重新梳理整齐变成松松的小辫子扎了一根红头绳打着蝴蝶结,和小花褂上精致的蝴蝶盘扣交映成辉,下面黑色斜纹细布的裤子,黑底花边绣花的小棉鞋,百纳的千层底封着防滑的轮胎底,无一处不是用心的显示,原本邋遢的小闺女瞬间变得仿若县里孩子一样精致,让本就羞愧的杨文江不由更加深深被触动,犹然而生的忏愧也是让他更加坚定心里的想法。
“谢谢三妹!”
“好了,一家子骨肉,哪来的那么多客气,回头卫国不在家,你有空多帮着照顾三妮儿就有了!”到底看不得大儿子这样子,杨母不由打断嘱咐道,三闺女别看平时不吭不声,但着实眼光灵巧,那些散碎的布料在她还可惜要做什么的时候,她上首一倒腾,倒是精致尽显,毫不浪费。她看着挺好的,也就搭把手纳了两双底子,帮些忙给小丫头添了双软布棉鞋,小洁哪怕是女孩也是他们家第一个姑娘,她也稀罕着,她亲娘不疼,她这个做奶奶的疼她。
第三十五章 添妆
大初一的,忌讳一切晦气的事情,杨母也没多说什么,既然两个孩子缺营养,估计有老大那个抠门贪财的媳妇在,老大也好不到哪里去,眼看着快中午,她搜罗了一下家里有的好物,给张罗了一桌好饭,又给两个孩子一人顿了一盏蛋羹,给老大一家补补,大年初一依然是在温馨的氛围中度过。
大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好日子。上午九点钟刚过,天刚晴朗暖喝了些儿,杨家真正的老大姐杨文兰拖家带口的赶了过来。
“爹,娘,我们来了!”人未至声先到,杨文兰也是个风风火火利索的性子,嗓门亮堂。随着声音话落,从堂屋迎出来的杨母和文娟才看到杨文兰一家子,杨文兰最大,今年三十一岁,嫁的人已经十年,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两个大的都是儿子,老大九岁,老二七岁,老三老四是一对双生姐妹花,今年刚四岁出头。
此刻杨文兰夫妻俩一人抱着一个小姑娘,一边跟着一个儿子,两个孩子和丈夫手里还提着她给娘家带的礼。一家人前前后后的走了进来。俩姑娘太小,走路不方面,除了来的时候最开始有兴致走了几步,都是夫妻俩一路抱过来的。
“脚程挺快的,路上还算好走吧?就你性子急,孩子都这么小,也不怕折腾着!”先是关心的问了句路上的情况,待看到两个大点儿的孩子有些冻红的脸,不由数落道。姥姥疼外孙,这俩大外孙之前小的时候,家婆不给带孙子,赶上农忙家里忙不过来都是送过来杨母给照顾的,经常是半年在杨家,半年回去,这感情当然是不一样。
“姥姥,姥姥,是我们催着我娘早点儿走的,我们想你啦!”俩孩子看见杨母不由欢呼跑上前来,笑着把手里的牛皮纸包裹递到杨母手上:“这是我们给您带的好吃的!”
“三姨!”而后俩孩子又向着文娟唤道。
“好,好,大山小山都是好孩子,快进屋暖暖!”杨母一手拉着一个孩子,笑呵呵的合不拢嘴,自然也就顾不上和杨文兰念叨什么。
文娟不由笑着迎上前去,“大姐,姐夫,快都进屋歇歇脚,路上没少累吧?”她伸手接过大姐怀里的孩子,笑意更加柔和的问询道:“让我猜猜,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是娜娜对吗?”
怀里的孩子羞涩的笑了笑,轻声唤了句三姨。另一个被爸爸抱着的小姑娘更加活泼些,看见文娟逗弄妹妹,不由也探着身子凑上前来:“三姨,三姨,俐俐也漂亮!”
“嗯嗯嗯,都漂亮,都是漂亮可人疼得孩子!”对于孩子,文娟向来有耐心,不由笑着附和道。俩孩子父母底子不错,又有着孩子特有的嫩滑,大大的眼睛,睫毛长长的,红红的小嘴,俩小辫子一扎起来,都是小红褂子黑裤子小红灯芯绒棉鞋,欢欢喜喜的,真得是格外的漂亮。俩人相似的面容,相似的穿着,若不是熟悉的人,若不是俩孩子一个活泼一个文静,还真不知道哪个是哪个呢,
“怎么哪里都少不了你这个刁丫头!”杨文兰没好气的点了点大闺女的额头,三十出头正直青年。哪怕是眉眼间有着生活的风霜,却是家庭和美的舒心,不见愁苦,满满都是对生活的向往,显得格外精神,利落的齐耳短发,梳着偏分,厚重的一边以两个黑卡子固定着,容长脸略显瘦削,但是面容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却是不见任何的愁苦。
结了婚的人嘴上向来不怎么忌讳,看着杨文娟,杨文兰不由促狭的打趣道:“不愧是订了婚的人,这马上要出嫁了,抱孩子也越来越有模有样,喜欢疼孩子的话,自己结了婚赶紧生一个可这劲儿疼都没关系!”依着她们家的老传统,就是生一对双双都是很有可能的,她的小弟小妹,她家的老三老四,可不都是一胎双生嘛!
而后,她又好奇的道:“我那妹夫怎么样,能让你这个丫头看上眼,肯定不错吧!一会儿啊,我可要好好瞅瞅呢!”她娘托人给她带了口信,今个儿大年初二,可不仅仅是她回娘家的日子,也是沈家人来下聘的日子。她赶急赶忙,就是为了赶上重要时候不错过。
是不是结了婚的女人都特别的八卦,文娟有些不好意思瞥了好奇看热闹的大姐一眼,扭头抱着怀里的小妞妞娜娜往堂屋走去,决定不和这已婚八卦女人一般见识。
“说什么呢!就你嘴上没个把门,也不怕大海笑话,咋咋咧咧的,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和两个外孙热乎过杨母正好听个话尾巴,不由佯作嗔怒的说了大闺女一句。而后各家热情洋溢的招呼着大女婿张大海道:“大海,走这么远的路,没少累,快进屋坐坐歇歇脚!”
大女婿张大海是她和当家的精心给大闺女挑选的,郑寨大队小湾村张会计家的长子。大女婿不是当时上门提亲中家庭条件最好的人选,但是却是最适合大闺女的人选。大女婿人性情温厚老实,会疼人,哪怕也有着一个和她婆婆杨老太一样不省心的婆婆,偏疼小儿子,但到底有张会计镇着,也闹不出太多的幺蛾子,没有她那浆糊迷了心好赖分不清的婆婆那般闹声闹死不把她家孩子当人看那么唬人。
大闺女性子倔强要强,大女婿性子宽厚包容,俩人正好互补,互相包容,如今也熬成了一家人家,和和美美的挣出个样子来。哪怕几乎是相当于净身出户,这小夫妻俩都是能干人,如今比起同村里人,也都不差谁人什么。
大女婿是个文化人,上过初中。如今担任着他那十里八村唯一的学校郑寨小学的任课老师,闲着还帮着村支书坐坐统计的工作,十分的体面受人尊重。
有着教师工资的补贴,大海农活上也不差什么,肯卖力气,再加上她家大闺女也是一个顶俩,不差大劳力什么的能干人,还有着一手娴熟精湛的织布手艺可以补贴家用,夫妻俩齐心协力,肯吃苦不怕累,如今也是熬出一家人家,将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十分的都奔头。也是村子里都羡慕的,能够不欠饥荒过年吃得起肉,能够扯块布做新衣,家里饿不着的好人家。
所以,对于能够包容大闺女的性子,宽厚爱家的大女婿,杨厚朴夫妻俩也都是万分的和蔼热情,一众人热热闹闹的鱼贯而入踏进堂屋,杨厚朴已经倒好热茶起身相迎,他笑着递给张大海一杯热茶。
“大海,快做,这么远的路,还好走不?快歇歇!”他伸手接过张大海怀里的俐俐,抱到自己怀里笑着逗弄着:“咱家俐俐这是来姥爷家了,要不要吃薯干?”这个时候的薯干可不是后世那等薯条薯片,而是将纯天然的红薯煮熟,切片切条晒干,收拢起来,又刃又劲道,是冬天里村里的孩子们难得的磨牙甜嘴小零食,杨母手艺好,做的更是甜滋滋入味,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要!”这是孩子们齐声声的回答,连最小最腼腆的娜娜都露出了羞怯的笑容,杨厚朴向来疼孩子,自然无限满足,从提前备好的竹编小盘子里一人抓了一小把的薯干给了几个孩子,顿时欢声笑语齐聚一堂。
这边撒开手不用看孩子的杨文兰也把她给文娟带过来的添妆展示给文娟看,那是她亲手织的一匹蓝底红花的老布料子,找了好师傅染了好颜色,蓝的纯正,红花鲜明,格外的精湛细密。
第三十六章 下聘
一家人说着话,没一会儿的时间,杨文江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几个小家伙刚见面还有些生疏,但是孩子结伴玩耍本就是天性,没一会儿的时间,就玩到了一块,跑进跑出的在院里里欢快的玩耍,你追我赶,好不逍遥。
沈家人是在十点半的时候过来了,为了表示重视,沈根深还特别请了村里两个手艺人,一个吹着唢呐,一个敲着腰鼓在前面披红挂绿的引路,咚咚锵,梆梆锵,好不热闹,还没进村就敲锣打鼓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待进到村里,更是惹得村里人夹道欢迎,热情的围观。
除了当前敲锣打鼓吹唢呐的乐手最先吸引人的注意力,往后的一堆人更是吸引围观的村里人眼球。排在第二序列的是沈卫国推着一辆精致的蓝色女士凤凰坤车,明亮崭新的车身,车头上还帮着大红花,想着村里人都知道的,沈家和杨家的亲事,这辆车子是干嘛用的,不言而喻。
紧接着,第三序列是沈卫国下聘,绝对不会缺席的沈茂林和沈二牛两个铁兄弟,充当棒小伙,抬着一台扎着大红花的缝纫机,上海蜜蜂牌的,最火最热,多少新嫁娘梦寐以求,第三序列是沈根深沈兰笑容洋溢,一左一右跟着当众的牛拉板车,牛身上一样也系着大红花,板车上帮着红纸,十足的喜庆。
车上两对绑着身子的公鸡母鸡,一块三五斤的猪肉,两条至少七八斤重的鲢鱼,两坛村里人都认识的,比之常见到的红薯干散酒更高一等的谷子酒玉米烧,一小箩筐的花生红枣寓意着早生贵子美好寓意的物事,还有那五谷杂粮米面玉米高粱…寓意着嫁过来的姑娘吃穿不愁,平安顺遂的粮食,还有大红的缎面喜被…
村里人下聘能够郑重准备的,沈家人可以说都按照古来传统郑重地精心备下来,再加上打头的重头戏自行车和缝纫机,还有杨家人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据说年前提前送了文娟的手表,那可是三大件都齐全了,这是村里多少姑娘羡慕的聘礼,今个儿可是全见到了,真的是让所有围观者,为之艳羡,杨老大夫家的文娟好福气,杨大夫也好福气。女婿一表人才,前途出息不说,还特别重视,未来文娟丫头嫁过去,那日子必定过得好得不能再好了!
被围观者夹道围拢着,沈家来提亲的队伍鱼贯来到了杨家的大门前,和得到村里人的提前通知,迎出来的杨家人会面,杨厚朴和杨母大头在前,后面是杨文兰和杨文江,以及旁观的杨文海和杨文雨还有杨大姐杨文江家的几个孩子尾随着大人凑热闹。
“沈大哥,您这是破费了!”看着那在十里八村都是少见的厚道聘礼,杨厚朴不由握着沈根深的手,感叹道,“沈大哥,您真是厚道人!”没有半分趁火打劫的意思,反而因为提亲结婚的仓促,一言一行,都格外表达着对文娟的重视,来维护文娟的体面。
“杨兄弟,您家养了好闺女,我诚心为我家卫国求娶,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您看这些东西先搁在哪里,先放进家里咱们好好说话!”沈根深一改往日的沉默,喜气洋溢可以说意气风发,笑呵呵的对着杨厚朴道。
一听这话,杨母赶紧笑着热情招呼道:“院子里空大,放院子里,我这就去铺席!”杨家都是勤快人,今个儿一大早,就把初一不能打扫的房里屋外院子都打理的干干净净,不过出于对聘礼的重视,她赶紧和来帮忙的树海媳妇杨文兰,把放在杨文海屋里,用来晾晒粮食的芦苇大席铺陈开,一共摆放聘礼不沾灰。
这些聘礼一会儿必定要给村里人围观赏,收罗到屋里并不合适。来帮忙的沈家门里人鱼贯而入,把聘礼都抬进杨家院子里,而后被热情的杨厚朴夫妻俩当先引领着沈家来人进了堂屋落座。预备着来人,他们早就提前借好了椅子,村里办喜事用的长板凳一溜排开,再多的来人都能坐下,
至于村里其他看热闹的人家,除了几个德高望重的坐进了里面,捞不到位子做的,即使是占着围观,也都乐意的很,看热闹的没有人在意,有热闹可看,稀罕的看村子里几乎见不着的女士凤凰坤车还有那崭新的缝纫机才是正理。
杨家人也不小气,聘礼就摆在院子里任他们参观,动手摸摸稀罕稀罕也可以,只是杨母也安排了杨文江和杨文雨零头带着几个小家伙在一旁看着,可别被人不知轻重的折腾坏了脏了,心疼人就好!
外面围观者稀罕艳羡,堂屋里一众人分主宾落座,也都喜气洋洋,一阵寒暄后,都不是拖沓人,沈家以沈大伯也是沈庄的支书沈叶深率先开口,“杨家大兄弟,咱们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绕弯子,您家养了好闺女,我们沈家十分的稀罕,咱两家定下婚事,卫国小子有幸与您家文娟丫头喜结连理,我们深深为两个年轻人高兴。
多谢您体谅卫国工作不便,假期紧张允婚,初九正是好日子,今天我们特意来下聘,诚心求娶杨家的好姑娘文娟丫头,那些聘礼是我们能够准备的心里,尽我们所能,还望大兄弟,弟妹欢喜!”
“您们太可气了,两个孩子的事,咱们都乐见其成,实在不该让您们如此抛费!卫国是个好孩子,能把文娟托付给他,对我们也是放心的美事,感谢沈老大哥的重视!”这个时候无论是给文娟撑面子也好,其他也罢,可是不能说受之有愧的,杨厚朴言语中也是注意着,哪怕如今只是走个过场,也要真心真意,注意着不能影响喜气。
“无妨,无妨,这是我们的心意,代表我们的重视和诚意,还请杨兄弟不要推迟,只愿以后俩孩子和和美美,顺顺遂遂!”沈叶深也是见过些市面的,这些场面话,又是发自于真心,自然是办得说得漂漂亮亮的。
“一定,一定,俩孩子一定和和美美,顺顺遂遂!”围观的人也不由都抱着善意的笑声,这下聘的事,也就算正式定下,初九正日子办喜事,请期也做好了,只待大婚到来。
这事主要是两家之间的友好交接,文娟作为待嫁女,除了在一众人落座的时候,给长辈们奉了杯茶,也是让沈家没见过她的亲友看看她的意思,就避到了西屋,等着外面落幕就好。沈庄大队和后杨大队距离并不算太远,可以说都是挨着的,村子里互通亲事,也都是熟悉人,对于文娟他们早有耳闻,亲眼见到,沈家人其他人自然也是满意非常,笑容洋溢。
沈茂林和沈二牛,用胳膊肘捣了捣目送着未来媳妇进了西屋,还隐晦着是不是看向西屋门,似是望妻石的沈卫国一下,挤眉弄眼,无声开口做出你小子好福气的嘴型来,赞美沈卫国的好运道!这战斗般的速度,找了这样十里八村难寻的好媳妇,无外乎,这小子里里外外的跑着搜罗着聘礼,热乎的不行不行的。
沈卫国无声的笑着,心里美的似乎有浪花翻涌,怎么都无法克制。想着再有五天他们就要正式注册,成为法律承认的合法夫妻,再有七天,就能将文娟娶进家门,那心里的期待和满足,就不由让他眼里唇角流露着无法克制的欢喜。因为眷恋和期待,喜由心生。
第三十七章 神技
中午看热闹的人大多都撤了,杨母树海媳妇文兰还有文娟辅助张罗了一桌好饭,热热闹闹的招待了下聘的南方亲人,杨厚朴杨树海张大海杨万和作陪,推杯换盏,难得的酒足饭饱,一众人为着两个孩子的婚事又进一步,也都喜气洋洋欢喜非常。
饭后,几个大人有意成全,沈兰杨母招呼着让文娟带着沈卫国出去走走,这基本上是婚前俩孩子最后一次说话的好机会,婚事时间有些紧,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两个孩子好好多相处一段时间,那么就抓紧每一次难得的机会。
家人们的好意,俩人自然也就没有推拒,也就顺着两家人的意思俩人单独相处相处,能有这机会,沈卫国的心里可以说是欢喜期待的。不过,今个儿是村里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正热闹着,沈家给她做面子,给杨家做面子高调提亲的热潮还没有退却,文娟也不想给别人看热闹,就把人待到了过道阿爹的药房。这个时候,两家人都在堂屋说话,这里倒是个安静的好地方。
当然,药房的重要味道对于一般人有些刺鼻,她不由回头问了沈卫国一声:“药房味道大了些,一般人不太习惯,你还好吗?”
他们都是在中药香味中长大的,对于药材的味道,倒是习以为常。
“我并不是一般人!”沈卫国轻松一笑,并不勉强。执行任务的时候,一些更难闻的味道堪比生化武器,他们该忍受的时候,也必须屏气凝神,哪里有挑剔的时候,他并不娇气。
“哦?”文娟发出了一个意味不明的语气词,这男人是在自恋的告诉她,他很有本事吗?抬眸仔细看了眼沈卫国的气色,身体基本上算是康健状态,周身生机气机比一般人更加浓厚,不过就她的眸中呈现,这男人身上也有一些暗伤存在潜伏,这个时候因为年轻生机气机最巅峰的时候并不明显,待到上了年纪生机气机衰败,可是要遭大罪的。
想到这人上过战场,当兵的艰苦训练,摸打滚爬,风里来冰里去,对于他身上的那些潜伏的暗伤因何存在,文娟倒也不难理解。不过,既然打算和这人携手一生,欣赏有加,自己的人自己心疼,文娟既然发现了,也就没有打算置之不理。
稍加思索,她指着靠窗的桌子侧旁的椅子轻道:“坐,把手放在脉诊上!”
“这是要给我检查身体看脉象吗?你放心,我的身体棒着呢!”沈卫国轻轻咋了咋眼,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媳妇的吩咐,作为一个尊重爱护媳妇的好男人,不违背党国的问题,他很是听从顺遂的坐下,按照文娟的吩咐,把手放在脉诊上。
媳妇这是和岳父大人学了医术,要拿他当试验品吗?当然,他并不介意,很乐意配合啦!这是媳妇心疼他关心他,想想心里都冒出喜悦的泡泡翻涌!下了聘,就是自己的,沈卫国在心里悄然改变的称呼,划掉那个未来的不确定,这就是他要爱重的媳妇。
很棒?在病症没有显现的时候,是人都觉得自己身体棒棒哒,这是国人的天性,文娟也没有计较这人的嘴硬,他的身体目前来看是比一般人健壮不少,多锻炼总是有好处的,不过凡是过犹不及,超过了一定的度,对于身体到底是有损伤,只是这个损伤有些事明显表现,有些事嵌在暗伏而已。
她的一双眸子,如今就是最好的辨病利器,只是结合脉象,以及病理,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金莲子入体后,她的感知更加的敏锐,对于脉象也就更加把握分明,手底下的脉象,对比着她眼中看到的结果,还有她心中的病理,她起身,伸手在男人惊讶的目光中,食指中指并拢在沈卫国的肩井穴按下,而后挪动了几个穴位,一阵好似钢针刺下,直达内里的疼痛悄然浮现。
“疼吧?”文娟似笑非笑的看向沈卫国,自己的身体自己应该最能体会那不是滋味的感觉,她这也不过是寥寥几下截住了他的奇迹循环,刺激一下的他肩上潜在的暗伤而已,真正等到他气机衰败,暗伤发作的时候,那可是要比这难忍十倍百倍。
“这是?”沈卫国并不是死鸭子嘴硬不肯承认的人,发现自己不对劲,他赶紧虚心求教,求的是自己媳妇,又不丢人。他可是要在部队打定干一辈子的,这也是对他而言最好的职业选择,军绿是他爱重入命的地方,他的身体素质是第一根本,要是有个甚么隐疾,那可不是小事情,肯定要积极解决。
文娟倒也没有卖关子,直接了当的道:“暗伤而已,超负荷训练和旧伤隐匿。日常潜伏,发作要人命,我不过用了些小手段让他部分显现而已,你要是置之不理,现在没什么,老了受罪就是了!”
听到现在没什么,沈卫国倒是放下心来,想着部队上那些上了年纪的领导也好,退伍的老兵也好,除了战争的伤害外,手脚健全身上也是有着这疼那疼的毛病,对于文娟的说话,沈卫国倒是心里有了数。
“不会影响现在的生活吧?”只要影响不是太大,不给家里和媳妇带来麻烦,日后他也算能够承受的起。痛,忍忍也就习惯了。
虽然没能做到心意相通,但是沈卫国并没掩饰他内心真正的想法,文娟如何看不出来他的打算。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这男人想让他开窍问她要解决方法,她是别指望他的这份灵敏了。也不想想,她能看得出来,会没有解决办法吗?
索性,文娟不是那小性子计较的人,也差不多摸清楚沈卫国是个什么性子的人,既然是要过一辈子的人,她又如何会放任他带着暗伤,看着他隐匿的暗伤日益严重,日后受罪而不管呢?
文娟也不再多言什么,她更相信做出来的结果而不是说出来的话,这一点儿,她和沈卫国倒是同性情。好在,阿爹有采药的习惯,村里人碰到什么药草,也会送过来给阿爹,偿还阿爹无偿看病的人情,家里药材这一块贵重虽不多,常见的药材却是挺丰富的。
沈卫国到底年轻,身上的暗伤有自身浓厚的生机也在自我修复者,也没到根深蔕固那个地步,到不是太难解决,也不需要太贵重的药材,只是搭配要巧妙些。往桌上摊开了几张裁成半尺见方的牛皮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