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傅侯爷可真是失算了。
说来也是好笑,白氏为了女儿,透了傅侯爷与容妃可能有瓜葛的口风不说,还为了丁治平而使谢氏进宫,如今谢氏却反将傅家将了一军。
若是他日傅侯爷打算功败垂成,在得知坏了自己的好事的是白氏与傅仪琴时,那表情必定十分好看。
去求见了太后,得了些赏赐母女二人回到长乐侯府时,已经是傍晚了。
白氏早已等着这母女二人归来,谢氏的马车刚一进府,她便已经得到消息让人候在府中了。
谢氏与傅明华二人连衣裳也来不及换,便来到了白氏所在的院落。
傅仪琴抱着女儿,她七岁的儿子不耐烦的坐在她身旁,扭来扭去的。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她看到了傅明华,便恶狠狠的瞪了她几眼,紧接着才冲谢氏有些阴阳怪气的道。
昨天丁孟飞被傅明华令人打了,傅仪琴背地里虽然被白氏训斥了两句,让她不准找傅明华的麻烦,可是她仍怀恨在心。
反正白氏现在说的是不准找傅明华的麻烦,又没说不准找谢氏的麻烦。
“该不会是不想帮我夫君这个忙,所以故意拖到这么晚才回来?”
傅仪琴阴阳怪气的,谢氏看了她一眼。
明明谢氏的眼神并不凌厉,但傅仪琴却没来由的心里一慌,回过神来时又有些恼羞成怒,正想跟谢氏说上几句,谢氏却已经别开了脸。傅仪琴只觉得自己像吃了闷亏一般,心中不快。
“怎么回来的这样晚?”
傅仪琴不说话了,白氏也忍不住说了一句。
“母亲,宫里又不是自家大门,哪怕就是到了宫墙外,也得递牌子等着相见。”谢氏脸上带着微笑,眼中却隐藏着不耐:“贵妃娘娘召我时,时辰便已经不早了。”
幸亏如今宫里没有皇后,虽然有个太后,却并不掌权,治理六宫的权利在崔贵妃手上,所以谢氏要见她时,才会这样的快。
若是换了旁人,哪怕就是今天能够进宫,但此时恐怕还不一定见得能回来。
白氏听了这话,心中有些不快,但仍吩咐丫环搬了杌子出来。
“那治平的差事,贵妃娘娘怎么说?”
谢氏作势捏着帕子挡了嘴轻咳两声,嘴角边笑意冰冷:“贵妃娘娘今日打听倒是打听过了,说是如今太常寺、太仆寺、司仪署俱有职位倒有闲缺,只是不知道大姐看重哪个职位了。”
白氏一听,脸上就露出了失望之色。
新唐官职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诸卫,分工十分明确,谢氏所提的两个职位,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职缺。
最重要的,太常寺下分各署,但也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一个太仆寺则是管畜牧,另一个司仪署更是管凶丧赙葬宫墓之务,都不是什么往后有前途的职位不说,最关键的是还根本没有油水可捞。白氏没想到自己请谢氏出面替丁治平谋个位置,她却谋来谋去只得到这样一个消息。
若是这样,哪儿用得着她出门?简直不给自己这个做婆婆的脸面,白氏脸色阴沉下去,傅仪琴道:“太常寺?可是太常少卿?”
谢氏听了这话,眉头便皱了起来。
“你说话呀?”
傅仪琴翻了白眼,不耐烦的催促了一句,谢氏最不喜与这样的蠢货打交道,傅仪琴不知是自己本身出身太低,出身低下没甚教养的缘故,还是下嫁丁治平后身份格调一下便低了不少,此时说话简直可笑,侯府长嫡女的风范全无,简直笑话。
“丁大人当初在江洲任职,不过是从六品的通判。”谢氏本来对傅家人便没什么好感,此时傅仪琴一不耐烦的催促,她也懒得再绕弯子了。

第二十七章 遗忘

谢氏嘴唇被帕子挡住,可一双眼睛中却透出冷笑来:“哪怕就是功劳泼天,也没道理一下子便升任少卿。大姐敢提,娘娘可是不敢想的。”
吸取前朝节度使权势过大,威胁到国家安危,地方官员尾大不掉,便在各州郡设通判一职,与权知州共商政事,并向洛阳上折子,陈述地方官员政事的大小情况,通俗的来说,就相当于地方监御史。
这个职业根据州郡大小分品级,若是像大的州郡,如白氏的三子傅其彬以及早前丁治平,都是从六品的通判,已经算是中上了。
此时傅仪琴一张嘴竟然想要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可算是将谢氏气得不轻。
白氏在一旁听着不对劲儿,刚刚女儿说话时她没来得及开口,此时见谢氏眼神不快,深怕女儿在小辈面前丢脸,连忙看了一眼旁边的沈氏母女:“绣娘,元娘刚回来,你同二姐儿抓了瓜子,带着元娘几个孩子去暖阁坐会儿。”
今日倒是两次被人打发到暖阁去呆着了,傅明华露出微笑。
沈氏正坐在一旁,听了白氏这话,眼泪便险些流了出来。
想当初傅其孟不死,她也是这府中的世子夫人,曾几何时,自己如今连坐下来听几句话都不成了?还得跟小辈似的,被打发到其他地方去。
她手掌握成拳头,指甲险些都攥进了肉里,只是越疼她却越不敢放开,深怕自己将手一放,便要哭了出来。
只是沈氏心里虽然怨恨,嘴上却不敢多说,还得挤出笑脸,轻应了一声,连女儿也不拉,转头便出去了。
暖阁里傅明华坐在软榻上,沈氏死气沉沉的,连与她搭话的心思都没有,只坐在一旁自哀自怜。
傅明霞自然看得出来母亲心中的难受,坐了过去,伸手替她抚了抚背,虽没说话,但女儿的鼓励好歹是让沈氏将刚刚那口气硬咽下去了。
“大姐,宫里好玩儿吗?”
三房钟氏的嫡女七姑娘傅明月忍不住托着下巴,一边嗑着瓜子儿问。
她们年纪还小,并未进过宫中,对于那天底下最尊贵之所实在是很向往。
此时傅明月一说话,傅明霞替沈氏拍着背的手便一顿,一张小脸紧紧的板了起来,喝斥道:“七妹,宫里岂是你能随意说起的。”
傅明霞神态严厉,喝斥傅明月时语气就不见得好,傅明月年纪小面皮薄,被她喝得脸颊通红,回过神来就道:“我问什么关你什么事?”她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嘴唇都紧抿起来了,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
只是她越是不服管教,傅明霞的表情就更加严肃了:“我是你二姐,难道就管不得你了?”
“大姐都在这儿,用得着你来教训人?”
傅明月一句话将傅明霞问得说不出话来,一旁的沈氏见不得女儿吃亏,就笑道:“七姐儿一张小嘴儿可真利索。”沈氏皮笑肉不笑的,“你二姐姐也是为了你好,这宫中的事儿,你还小,问这么多来干什么呢?”
傅明月年纪虽小,可是沈氏话里的好歹却是听得出来,当下便强忍了眼泪不出声了。
“元娘,你和你母亲进宫,怎么不带上明霞?”沈氏将傅明月说得不出声了,又转而向傅明华笑着道。
昨天夜里白氏派人去谢氏院中时并未避人耳目,沈氏在侯府中地位尴尬,便最怕自己吃亏,平时总让人打听府中动静,昨天正好就打听到了谢氏说要进宫的消息,当下她心中便火热了。
自己这一生所嫁非人,便算是毁了,可是她还有女儿。
照傅家这样的情况,虽然白氏疼惜傅明霞,可自己没有丈夫,从某方面来说,傅明霞便是福气不全之人。
她年纪已经不小了,再过几年便要相看人家,白氏不一定能给她说得了什么好亲事,谢氏要进宫见崔贵妃,沈氏也就动心了。
所以她昨晚也去了白氏院中,想央求白氏跟谢氏说一声,请谢氏在进宫时将傅明霞带上,若是傅明霞能讨得了贵妃娘娘欢心,往后说亲时贵妃娘娘若是还记得,便有依靠了。
可没想到白氏一听她的话,便拒绝了不说,还将她教训了一顿。
沈氏回屋之后心口堵塞,半宿都没睡得着。
谢氏母女回来之后白氏又将她从正房中赶了出来,连话都不让她听,这府中越发没有她的位置了。
此时心里有怨,难免说话就带上了几分不满。
“伯母这话应该跟母亲说才对,我又能做什么主?”傅明华笑眯眯的看着沈氏,见她听了这话,脸色乍青乍白的,这才拉了拉厚厚的披帛。
沈氏也确实可笑,不敢去找谢氏与白氏,却将气撒到孩子身上。
“不如,我替伯母向母亲带句话?”
她微笑着,沈氏哪儿敢与谢氏提这个,连连摆手,脸上笑容很快阴沉了下去,心里却将这笔账记下了。
暖阁之中一时间没有了声音,侍候的丫环婆子们只当聋子似的,不时上前添些茶水又退下了。
白氏屋中此时气氛也是紧绷,谢氏将崔贵妃能为丁治平谋的几个职缺一说,傅仪琴脸色就变了。
这些什么从五品正六品的几个职业听得她连笑脸都摆不出来,白氏也不出声,她忍不住就道:“如果只是这些,还用得着你去求贵妃娘娘?”
傅仪琴声音已经有些尖锐了,谢氏冷笑一声,白氏眼见不好,连忙就道:“胡说什么。”她警告似的瞪了女儿一眼,转头再看谢氏时,便挤出一个笑容来:“阿沅,你累了一天,快些回去歇息吧。”
谢氏应了一声,福了一礼,看也不看傅仪琴一眼,直接转身便出院子了。
她刚一走,屋里傅仪琴便气得浑身哆嗦:
“母亲,她也太目中无人了!”
“闭嘴!”白氏喝斥了傅仪琴一句,目光闪了闪,嘴角边笑容也阴冷了下去。
谢氏出了白氏院落大门,一旁的安嬷嬷才小声道:“少夫人,大娘子还在夫人院中,并未出来。”
有安嬷嬷提醒,谢氏才发现自己将女儿忘在白氏院中了。
她想起今日的事情,正是心烦意乱的时候,喉间发痒,咳了两声。

第二十八章 来访

安嬷嬷替她揉背顺胸,有些担忧的望着她看。
谢氏拿帕子捂了嘴,眼神有些放空。
今日她向贵妃娘娘说了昨日发现的情况,崔贵妃当时便拉了她的手,与她说明了利害关系。
如果所料不差,如今她的女儿傅明华与魏氏如今已经卷入了这场皇子争夺战中,如果崔贵妃看中柱国公府魏威之女,那么依容妃性格,极有可能会选择主动投诚对她有利的傅明华。
而崔贵妃若是不愿放弃傅明华,那么容妃便会选择魏氏。
傅侯爷的举动让崔贵妃陷入了被动之中,崔贵妃代表青河崔氏,而崔家与谢家同气连枝。
四姓都很清楚,一旦崔贵妃所生的三皇子燕追登上皇位,对崔家有利,同时与崔家联姻关系密切的其余三姓同样会受益。
崔贵妃当时拉着她的手,温声恳切:
“还请阿沅助我,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谢氏当时心乱如麻,只是强撑着出宫而已,回来又应付了白氏等人,心事重重出了白氏院落,要不是安嬷嬷提醒,恐怕她此时还根本想不起傅明华来。
“少夫人可是累了?”安嬷嬷关切的问,谢氏摇了摇头,眉心仍是微皱。
她该怎么办?崔贵妃都解决了不了的难题,为何要让她来?她咬着嘴唇仰头,那雪停了一日,到了晚上却纷纷扬扬的又下了。
“少夫人…”
谢氏这一刻身上透出来的死寂与阴冷让安嬷嬷都打了个哆嗦,她唤了谢氏一声,谢氏将头低垂了下来,又恢复了以往那个清冷的她。
安嬷嬷提醒道:“下雪了,您的身子骨不能久站。”谢氏的双脚已经没入了浅浅的积雪中,哪怕她的鞋底纳得厚,但寒意从脚底透上来,最是渗人。
谢氏点了点头,眼皮垂了下来,脸上面无表情:“走吧。”
傅明华还在暖阁里吃着瓜子,她实在是饿了,早晨收拾打扮之后便没有再吃东西,在崔贵妃宫里时虽然用了几块点心,但此时还是饿了。
只是白氏那头还没派人来唤她,她也不能走。傅明月几人早就呆得有些不耐烦了,冬日白天本来就短,这会儿外头都点灯了,正房那边却仍未见动静。
半晌之后白氏派人来跟她说,让她自个儿回去了,说是谢氏已经走了。
前来传信的丫环看傅明华的眼睛里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显然是怕她心中不快。傅明华却是从炕上下来,一旁的碧云勾下身去替她穿鞋,她拍了拍手,碧青拿帕子又仔细的擦拭她的手指头。
她笑了笑,问了白氏,却听丫环说白氏已经拆鬓准备歇下了。
回到院里,院子里准备膳食的绿芜早就已经吩咐过傅明华院中所设的小厨房里了。
傅明华拆了头发,又换了衣裳擦了手,绿芜已经领着一个端汤的丫环进来了。
“大娘子可是饿了?”那丫环将碗一搁下,绿芜将盖子揭开,冒着热气的香味儿便扑面而来了。
在这寒冬腊月天里,又饥又饿还冷的时候,被这汤的热气一熏,傅明华只觉得嘴中唾液不由自主的便分泌了出来。
那汤呈枣红色,显然已经熬足了火候,为她熬的汤里面材料自然十足,浓稠得喝上一口仿佛都有些粘嘴了,将碗里汤一喝完,傅明华只觉得浑身都暖起来了。
今日跟她出门的是碧青与碧云二人,只是进宫时两个丫环都候在了马车中,一整天时间冻得不轻,傅明华将勺子放进碗中,拿了帕子擦嘴:“你们两个下去休息,今夜就由碧蓝值夜。”
两个丫环虽然答应,但仍强撑着等她洗漱之后才下去的。
傅明华想着今日的事儿,心中已经渐渐有了眉目,哪怕是梦中谢氏的上吊自尽,她心中也是数了。
她睡得不太踏实,夜里碧蓝还起来替她掖了掖被子的。
早晨去向白氏请安,在外室候了一会儿,白氏才差人出来说,今日身体有些不适,便让大家回去了。
才刚回到自己的院落,昨夜休息好的碧云与碧青两人都已经起来了,正在院门口候她,看到傅明华便迎了上去,脸色有些古怪:“齐姨娘和五娘子都来了。”
傅明华听了这话,眼中就闪过疑惑之色。
五娘子傅明纱在自己院中也就罢了,傅家几个姐妹中,她是来傅明华院子里最勤的,可是齐氏却也来了。
碧云几人说起齐氏时,脸上就毫不掩饰的露出鄙夷的神色。
这倒也怪不得她们,齐氏的儿子傅临钰是傅其弦的庶长子,她仗着自己受宠,儿子又是傅其弦的长子,如今傅其弦不宠谢氏,谢氏生下傅明华后身体又更虚弱,往后再有子嗣的可能性并不大。
齐氏便想着要使谢氏将自己的儿子领到她跟前抚养,若是能被谢氏记在自己名下成为嫡子,往后这诺大的侯府也就是傅临钰的了。
她的心思浅薄,又明晃晃的摆在台面上并不遮掩,所以府中好些人都看她不上。
“无事不登三宝殿。”傅明华笑了笑,裙摆下冻得僵疼的十根细嫩的脚趾不着痕迹的卷了卷,传来一阵的刺疼。她脸上神色倒是丝毫不显,一群丫环也并没有发现她的小动作,回到屋中时,傅明华提了裙摆迈进门坎,就听到里头齐氏在说话:“…快回去吧,我跟你大姐姐有话要说。”
似是听到了外头的脚步声,齐氏住了嘴,傅明华进了屋时,就看到齐氏正坐在内室平日傅明华接待傅家几个来访姐妹的地方,正端了热茶在喝,转头看到她进来时,齐氏顿时便将茶杯一搁,笑着站起了身来。
碧箩替傅明华解着大氅的丝带,齐氏连忙一脸讨好之色的靠了过来:“我来我来。”
她今日真是热情得有些过份,看样子倒像是另有所图。
傅明华心中思咐,却见齐氏将她大氅丝带解了,并亲自将这狐裘挂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姨娘怎么来了?”傅明华对她的殷勤既不抗拒也不喜欢,微笑着问了一句,齐氏就伸手扶着她要坐在椅子上:“婢妾这不是得了个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大娘子么?”

第二十九章 话本

丫环端了热水上来要给傅明华擦手,她连忙接过,殷勤的道:“我来我来。”
她挽了傅明华的手放在手心,那双手柔软温暖,如上等羊脂白玉雕成般,竟看不到半点儿瑕疵,齐氏心中有些吃味,难免想起女儿傅明珠那双小手来。
虽然同是傅家的姑娘,骨子里都流着傅其弦的血液,可是傅家的姑娘也分三六九等。
在傅家中她虽然尚算受宠,不过哪怕再是贵妾,也只是妾而已。傅明珠的吃穿用度自然是比不上身上嫡长女的傅明华的,更不要提她的娘家早已没落,完全比不上出身江洲的谢氏了。
傅明华这双手养得让人一看便知道是富贵人儿,连她都有些嫉妒了。
心里虽然有些嫉恨,但齐氏却很快仔细的替傅明华仔细的擦了好几次手,动作温柔:“大娘子这双手,一看便是有福气的人儿。”
傅明华知道谢氏突然上门又这般殷勤,八成没什么好事儿。
此时她夸得自己天花乱坠,心里说不定已经开始诅咒了。
不过她却就是喜欢齐氏这副心中不快,脸上却还要陪着笑,强忍了不喜侍候她的样子!她由着齐氏服侍了,也不出声,齐氏明显是有话要跟她说,可是却没想到傅明华不搭声儿,她说了几句,屋里有些冷场,便渐渐有些着急了。
齐氏一边嘴里没话找话,一边眼神似刀,连着剜了傅明纱好几眼。
傅明纱却装着不懂的样子,稳稳的坐着没动。
齐氏见傅明纱坐着动也不动,心里暗骂了一句傻子,随即也不管她了。
她挖了香膏在手心温热了,将傅明华两只手都细细抹过了,那淡雅的香味儿可不是平时她能用到的一般膏子,齐氏心中有些眼热,只是想到今日自己过来的目的,将这股贪念强忍了下来,扶了傅明华坐下,自己也跟着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但在傅明华面前也不敢坐实了,只余半面屁股稍稍沾了沾椅子的边儿。她讨好的冲傅明华笑,一面从袖口中取出一本裹起来的书册:“听到珠姐儿说大娘子平时最好看书习字,婢妾前日无意中倒得了本书,大娘子也知道婢妾大字不识,拿了这东西也是糟蹋了,正好送来给大娘子,若是好看不妨收着,若是不喜欢,扔了也就是了。”
说着,齐氏拿了书,便一脸笑容的朝傅明华递了过来。
那书被她卷成了一团,她塞过来时书页翻开,傅明华便看到了上面写着三个字:玉铭春。
傅明华一见这书,嘴角边的笑容就更深了些。
梦里的傅明华,也收过齐氏送来的这书!
大概是什么时候送来的,只是梦中的情景,傅明华已经有些记不清了,但是这‘玉铭春’三个字她心里却熟悉得很。
南安刺史霍最良的女儿闺名玉铭,与一贫困书生相爱,屡次在霍府后院中,通过乳母周妪的帮助私会,最后却遭霍最良阻止,认为女儿此举有辱门第,而为女儿另择良婿。
霍玉铭忠贞刚烈,不满父亲安排,最后上吊自尽。
书生痛苦异常,此事感动判官,判官感动玉铭的刚烈多情,也喜欢书生的深情厚意,不忍这对鸳鸯生死离别,而使玉铭鬼魂还阳,最后与书生成婚的故事。
书中大量描写了朝廷大员霍最良在南安地界中权势滔天,可书生却不畏强权,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若是少不知事的闺阁少女,看了这样的书懵懂感动,但梦里的傅明华却在看到这话本时,羞恼交加,当场便险些哭了出来。
像书里霍玉铭这样的女子,大多是读书人杜撰出来,使许多人迷醉的。
真正出身高贵的名门闺秀,若是婚前便与陌生男子亲亲我我,私下幽会,那便是自我作贱。
新唐风气虽然远较前朝开放,但真正的贵族,依旧是会教导女儿自尊自爱,绝无可能像霍玉铭那般败坏门楣的。
齐氏拿这本书出来,简直就是居心不良!
傅明华并没有像梦中的‘她’一般,当时强忍了羞恼将这本书接下,背后却忍气吞声的将书烧了。
虽说这本书并非什么淫词艳曲,但是未出阁的女孩儿偷看这样的书,到底是不美。
刚刚齐氏拿书时,说得很清楚,她不识字儿,无意中得了这书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她当着这样多人又说过若是好看便留下,若是不喜欢也就扔了,她若告状,哪怕闹了起来,最终齐氏便只是遭到喝斥一番而已。
最后反倒是不管这书是从何而来,长辈看她时难免会有不喜。
估计齐氏也是料定了这一点,才会有恃无恐的。
齐氏送了书,又见书页摊了开来,傅明华却像是没露出什么怒容来,她心中一喜,双掌一拍,连忙站起身:“瞧婢妾这记性,今日世子爷出门时,落了玉佩在婢妾房中,婢妾得使人替世子送去,便不再打扰大娘子了。”
说完,她双手一搓,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刚刚大娘子擦手的膏子倒是味道好闻得很…”
傅明华眯了眯眼睛,抬头看了齐氏一眼,似笑非笑的,那目光直看得齐氏觉得浑身有些不大对劲儿了,她才勾了勾嘴唇:“碧蓝,拿盒香膏出来,赏齐姨娘。”
她坐在椅子上,眼睛半眯,勾着嘴角,仪态娴雅端庄矜持。
齐氏开始听她让碧蓝取香膏,嘴角边还露出笑意,听到了那个‘赏’字,脸色就有些不对了。
虽说论身份地位,她确实没有傅明华高,不过好歹自己也是府中贵妾,是傅其弦的女人。齐氏手里帕子被她紧紧的攥紧,她脸上笑容有些发僵,饱满的胸脯不住起伏,半晌之后才笑:“婢妾跟大娘子开玩笑的,又哪儿有从大娘子手里抢膏子用的道理。”她说完,将手一甩,脸上的笑容再也挂不住,阴沉着脸,直接便出了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