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很快买了狮子头回来。徐沧的家离大理寺不算远,三人一路说说笑笑就到了,当然,说说笑笑的主力是宣素秋和初一,徐沧也想说,不过他虽是聪明绝顶观察入微,奈何说话这项业务实在太不熟练,大部分只能做到欲言又止的程度。
正是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升起了炊烟,偶尔有在街上歇息的邻居,看见三人会笑着打个招呼,徐沧也都温和点头回礼。
眼看就要走到自家院门处,忽听左侧身边一个院子里传来喝骂声,接着大门打开,一个男人狼狈逃窜出来,指着院里骂道:“简直不像话,你……你这个泼妇……”
下一刻,一个女子手里拿着鸡毛掸子追出来,一面哭骂道:“你个丧良心的,我姐姐为你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哪一点对不住你?仗着有几个臭钱,你就去养小老婆,养也就养了,我姐姐是那种拈酸吃醋不容人的吗?你就接来家里又能怎样?大把的银子贴给那个狐狸精,正经倒把那里当成家了,你还记得自己有老婆儿女吗?一年多不着家,现在那个狐狸精卷了银子跑了,你想起这里还有家了?你滚,有多远给我滚多远,这两年我姐姐和外甥外甥女儿是我们家养的,和你这负心汉没有半点关系,再敢来我就打断了你的狗腿……”
不等骂完,身后又一个妇人赶上来,拉着那泼辣女子哭叫道:“妹妹,你别这样,他好赖是我的男人,这个家里总得有个男人撑着,既然他都知错了,你别这样……让邻居们知道,他脸往哪儿搁啊?”
“你还护着他,你怎么不问问他?他还有脸吗?呸!没有脸也就罢了,连良心都没有了,这样的男人能帮你撑着家?”
姐妹两个争论着,徐沧和初一宣素秋见那个男人也不肯走,于是便都悄悄进了院子关上院门,果然,不一会儿,就又听见那妹妹的骂声和男人的赔不是声音,不过这回却没有鸡飞狗跳,想是对方到底进了家门。
阿碧阿莲迎出来,冲徐沧行了礼后就拉着初一和宣素秋来到墙角,凝神细听邻居动静,徐沧回头看了眼他们,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摇摇头走进家去。
刚刚脱下官服换了家居衣裳,就听外面传来叽叽喳喳的议论声:“真是的,怎么这就好了?那个男人那样坏,怎也该给他吃几天苦头啊。”
这是宣素秋的声音,小妮子性情还真够刚烈的,将来若嫁了人,不知是不是还能这样性烈如火。徐沧想到宣素秋将来的丈夫因为被她追打的情景,不觉好笑,摇头道:这女孩儿美则美矣,却还真不是一般男人可以驾驭住的。
这时又听阿碧说道:“那又怎么样?还能真不让他回来怎的?辛妈妈都说了,这夫妻吵架,不过是床头吵床尾和,不能当真的。”
第三十章:灵光一闪
宣素秋不服气道:“这可不是吵架那么简单,那个男人都一年多没回来了,还把银钱都给了外室,最后被卷了银子,这多坏啊。我看郑大嫂的妹妹倒还厉害,对她那姐夫也是真正痛恨的,可惜她姐姐不争气。”
徐沧正踱到外间桌上要找点东西,闻听此言,脑海中蓦然一道灵光闪过,他忙冲外面道:“小宣,你过来一下。”
“哎!”
宣素秋答应一声,探了颗脑袋进来,好奇地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着徐沧:“大人有什么事啊?听说厨房里张嫂子煲了一大锅骨头汤,说是岭南那边的吃法儿,加了许多药材,我正要去见识见识呢。”
徐沧:……“所以你的意思就是让我有话快说,不要耽误了你去见识骨头汤对吗?”
宣素秋心事被徐沧拆穿,无奈之下只好整个人都进了屋,讨好笑道:“没有没有了,我知道大人一定有正经事,嗯嗯嗯,你说吧说吧,我洗耳恭听。”
徐沧:……所以这小吃货决不能惯着,刚才若不是自己拆穿她,这会儿大概已经一阵风般跑去厨房了。
“刚刚你说的话,再给我说一遍。”那道灵光始终若隐若现,徐沧想通过回忆彻底抓住它。
“刚刚我说的话?哦,我说厨房里张嫂子煲了一大锅骨头汤,说是岭南那边的吃法儿,加了许多药材,我正要去见识见识呢。”
饶是以徐沧的定力,此时也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小吃货真是没救了。他咬咬牙平静道:“不是这一句,是之前那一句,和阿碧说的,关于那夫妻俩打架的。”
“哦,那个啊。”宣素秋的记忆力很好,闻言连忙又把自己那句话重复了一遍:“我说‘这可不是吵架那么简单,那个男人都一年多没回来了,还把银钱都给了外室,最后被卷了银子,这多坏啊。我看郑大嫂的妹妹倒还厉害,对她那姐夫也是真正痛恨的,可惜她姐姐不争气。’怎么样?一字不差。”
“是了,就是如此。”
徐沧终于抓住了那道灵光,不由长长吁出一口气。宣素秋看见他这模样,就知道应该是案情有了进展,即便对骨头汤心向往之,她也不肯走了,双眼放光道:“大人想到什么了?”
“秋雨能够当众为主鸣冤,她对陈夫人一定是忠心耿耿的,这个你不反对吧?”
“是的,下午时我们还疑惑,只说陈夫人那样对她们,动辄责罚,她怎会不顾自己性命去为主子伸冤。”
宣素秋连忙点头,又听徐沧问道:“既然她对主子如此忠心,那么世子和陈夫人的感情不好,因为吵嘴就冒雨负气离去,结果导致陈夫人被杀害,而且世子又是最大的嫌疑人,你说她对世子应该抱着什么感情?”
“那肯定要恨之入骨……”宣素秋想也不想地回答,不等说完便愣住了,回想起在长乐侯府的那段时间,虽然秋雨和世子没有说什么话,但秋雨看向对方的眼神根本没有任何恨意。
“没错,郑嫂子如今还活得好好儿,她妹子都如此痛恨那个负心汉,更何况一向忠心的主子死了,性命都顾不上也要告状。而夫人死亡,世子即便不是凶手,也有很大责任,秋雨为什么不恨他?甚至我暗中观察,有时候她看向世子的眼神,还有些微的哀求之意,当时只以为她是后怕了,现在想想,这不合常理,一天多的时间,足够她考虑周祥,既然挺身而出,就是下定了决心,没有什么后怕之说。”
“唔……大人你究竟是什么意思?”宣素秋没有意识到此事重要性,只是不好立刻就走,其实心思早已经飞到厨房那锅骨头汤里去了。
“我先前问过你,你说春蕊秋雨都不是处子。这样说来,她们应该都已经是世子的人,既如此,为什么陈夫人还要掐着两个丫头不放?秋雨的心到底是在哪一边?如果是在世子这一边,她为什么要为夫人喊冤?如果是在夫人那一边,她为什么又要委身于世子?”
宣素秋被绕晕了,喃喃道:“是啊,为什么?”
“难道凶手真的不是世子?但她为什么能够肯定不是世子呢?她到底知道些什么?”
徐沧眼神渐渐明亮,最后轻轻一握拳:“不管是为什么,总之,秋雨一定有问题。或许,解开了她的秘密,这个案件才能被打开一个缺口。”
对天发誓,宣素秋对这个案件真是很感兴趣的,不过现在一看,结论很显然还要等明天才能出来,这会儿天都黑了,徐明摆着不可能提审秋雨过堂,那好像还是骨头汤比较重要一些,毕竟那个可是很快就能吃到嘴里的。
“哦,那个……徐,骨头汤大概已经好了,我去帮着张嫂子收拾收拾。”
“这院子里你也算是主人,帮着收拾什么?别把自己当做下人一般。”徐沧皱眉,生怕宣素秋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连忙温和说了一句。
“我没把自己当下人啊,在家里也是我收拾桌子的。”宣素秋心里急啊,今儿秋风起,好像香味儿都被风送过来了一点,一定是很好喝的骨头汤。
“少爷,您就让小宣去吧,别再让她急出毛病来。”
初一走进房间,哈哈笑着说了一句。徐沧这才想起宣素秋是个吃货,不由摇头笑道:“这么说,我倒是挡着人家的吃路了?既如此,那你去吧。”
“哎!”
宣素秋答应一声,兴高采烈跑了出去。这里徐沧失笑摇头,忽听初一道:“少爷,就快到中秋了,王爷和公主先前就派人传了信儿来,希望您中秋回去住一夜。”
徐沧的眉头皱起,无奈道:“我并不喜欢住在府里……罢了罢了,那就回去住一夜吧,不然父母又要无缘无故伤心,说我和他们生分。唉!早知回到京城这许多烦恼,不如仍在辽东的好。”
初一心想少爷这话说得,好像您和父母不生分似得,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您心里仍然有疙瘩呢,虽然您从来都没说过。
第三十一章:饭桌趣事
想到这里,便呵呵笑道:“少爷也别这么说,不是来了京城,哪里就能科举高中,做上这大理寺少卿的位子?更不要提断案追凶,这些年,您经历了多少精彩的事啊?如今还认识了小宣这么个妙人。奴才都能想象得到,将来您二位双剑合璧,天下间什么案子在你们手里都将无所遁形……”
“行了行了,少拍马屁,去饭厅看看有没有忙的地方吧。”
徐沧看了初一一眼,将话唠小厮打发出去,他仔细想了想,唇边不禁勾起一抹笑,淡淡自语道:“这话倒是没错,若不是回京,的确不可能认识小宣。唔!说起来,她既然是女孩儿,宣素未必是本名吧?罢了,她若想说自然会说,何必非得问个水落石出?你又不是包打听。”
从岭南传来的骨头汤,是用大梁骨作原料,加了枸杞,当归,淮山,人参,田七,花生,红枣,龙眼等二十多味材料,在锅里闷了三个时辰才好。
徐沧一进饭厅,就被那浓郁的肉香吸引了心神,这种香气不同于其它肉汤的鲜香,就是香,特别醇厚的香,轻易地就能勾出嘴里口水。
宣素秋看见他,眼睛就是一亮,连忙过来扯了他到座位上坐下,一面道:“我的哥啊,没看见你这样人,在家里还摆什么官架子?非要四平八稳晃晃悠悠的走路,你就不能快一点儿?这样好东西,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一面说着,已经殷勤地为徐沧盛了一碗汤,放在他面前,听对方问起阿碧阿莲,她便笑道:“你当人人都有你这个定力?阿碧阿莲闻到这肉味儿,路都走不动,所以我让她们在厨房和张嫂子一起吃饭,初一我也打发过去了,反正这饭桌上也只有你我,今儿就让我服侍你一次,你看看周到不周到。”
“小宣,我都说过……”
“哎!你别会错了意,我这不是把自己当做下人,家人间也是这样相处的啊。在家里,都是我做饭,然后收拾桌子,给我爹把饭菜盛好了放在他面前,如今和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两样。徐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么感激你,让我住在这么好的地方,还可以厚着脸皮蹭吃蹭喝,我爹说有个算命的说过我命中有贵人,我那会儿还要去砸他的摊子,现在想想他说的没错,回去后应该再给他十个铜板……”
虽然宣素秋的话让徐沧心里十分熨帖,不过对于对方把自己当成她爹的这件事,徐大人表示不满,只是他不太爱说话,自然也不会为这种事情去辩白。
宣素秋如此急切,不过是为了自己能早点喝上汤而已。虽然在厨房时,张嫂子不由分说给了她一块肉,但哪比得上坐在这精致饭厅中,对面坐着百看不厌的俊雅大人,和他一边谈天说地一边享受美食来得愉快?
因吸溜着喝了一大口汤,嘴里就发出满足的长长叹息声,摇头晃脑道:“太好喝了,真是太好喝了……哎呀,这里有一条大骨髓,大人你看,因为焖的时间长,肉都脱了下来,这骨髓都自己脱出来了,来来来,给你吃……“
宣素秋惊喜笑着,将那条长长骨髓送到徐沧碗里,倒让他一愣,喃喃道:“你喜欢,自己吃就好,给我做什么?”
“话不是这么说的,你素日里断案费脑子啊,这个骨髓你看见没有?它里面的东西就好像猪脑一样,但没有猪脑的腥味儿,全是香味,你这个富贵公子吃饭最讲究,张嫂子说你不肯吃猪脑,所以吃点骨髓补一补也是一样了。”
宣素秋说完,忽地就是一愣,接着脸上添了一抹羞红,小声道:“那个……你不会是嫌弃……这骨髓是我的筷子弄出来的吧?那个……这样的话,我……我再给你盛一碗,你这碗汤给我……”
“不用。”徐沧深深看了宣素秋一眼,他说不清此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好像那坚硬冷冻的心脏破了一个小口子,有一股暖流正从里面慢慢悠悠地淌出来:“我喜欢吃。”
说完就将那一条大骨髓放进嘴中,仔细咀嚼两下,果然宣素秋说的没错,浓醇的香,却没有脑子之类的腥气,非常美味的东西。
宣素秋呼出一口气,咧开嘴笑得无比开心,又开始唠叨起来:“你啊,这么大的人了,还挑嘴,看看那身体瘦的,跟竹竿似得,就是因为吃的东西少,有张嫂子这样的好厨娘,你竟然吃不胖,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件事你知道吗?所以……“
徐沧脑子里默默想了一下自己变成大胖子的模样,然后他轻轻抖了抖,觉得与其变成祝国公那样的大胖子,还是让大家继续为他痛心疾首好了。
这一顿骨头汤喝得宣素秋眉开眼笑,知道徐沧不嫌弃自己,她还拣了好几块贴骨肉丢到对方碗里,令她惊喜的是:徐沧都默默吃掉了,而且看上去也没有为难的样子。
用完饭,宣素秋正要回自己房间,却被徐沧叫住,只见他倒了两杯茶,递给自己一杯,然后捧着另一个杯子在椅上坐下,淡淡道:“再过三天就是中秋节,你打算怎么过?”
“还能怎么过?吃月饼啊。”宣素秋双眼闪闪亮:“我听初一说了,京城素香斋的月饼是最好的,每次咱们这里都会买一些,不过他说还有一样东西,比素香斋的月饼还好,不过不知道大人能不能带回来,我问他到底是什么?他又不肯说。”
徐沧摇摇头,知道初一说的是宫中赐下的点心,不过对着宣素秋那双渴望知道答案的眼睛,他却并没有说出答案,只觉着给这小吃货一个惊喜也不错。
“你就只想着月饼,那家人呢?你来京城也快一个月了吧?有没有打算将你爹爹也接过来?”
听宣素秋说过宣仁乡之后,徐沧就打定主意要把对方赚到京城,大理寺案子多,只有一个仵作也不太够用,要是父女俩都能过来的话,自己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第三十二章:问案
“拜托啊,我自己还没地方存身,只好在你这里蹭住蹭吃,这会儿想着接我爹过来,不是太可笑了吗?”
“可以让令尊大人也住在我这里嘛,东边还有一间客房,西边还有两间,我最近也打算再添一个小厮,顺便再给院子里添两个使唤的人,如此一来,这么些人伺候咱们三个,足足够了吧?”
“噗”的一声,宣素秋忍不住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了一点,连忙手忙脚乱的拿出帕子使劲儿擦了擦嘴,方苦笑道:“我的败家大人哎,我爹哪有这么大的排场?只是一来他不愿意进京;二来他怎肯在您这里白吃白喝?他虽然落魄,可从前怎么说也是个举人来的……”
“怎么会是白吃白喝?”徐沧一双桃花眼精光闪闪,嘴角泛起老狐狸般的笑容:“以令尊的验尸技艺,他若来京城,只怕刑部要和我打破头抢他呢。”
“哦!原来大人是有了我还不够,还想把我爹爹也给赚来。”
宣素秋这才恍然大悟,却见徐沧小小呛咳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的话不太对劲,不由一下子羞红了脸,连忙转移话题道:“那个……要是这样,我自然高兴得很,只是……我爹现在大概在县衙做仵作,那县太老爷是他的同年,未必肯放人。不管如何,我写封信回家,好好劝劝我爹,看看他肯不肯过来吧?”
“如此甚好。”
徐沧点点头,于是这件事就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起来,徐沧去上朝,宣素秋本来要去衙门,却听他吩咐道:“你和初一在宫外等我,下了朝我们便直接去长乐侯府。”
“好。”
宣素秋答应一声,她也对这个案子很好奇,于是和初一在宫门外等了一个时辰,眼看日上中天,总算文武官员鱼贯出了宫门,两人看见徐沧,连忙抖擞精神迎上前去,接着三人一径来到长乐侯府。
此时赵云霄正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子,心想都说徐沧断案如神,可他昨天都做了什么啊?既没有叫尤娘过去询问,也没有追问秋雨和春蕊,甚至连我都没有问几句话,难道他已经看穿了?所以成竹在胸?不,不可能……这事儿神不知鬼不觉,他怎可能看穿?只是……此事分明透着诡异,秋雨那蹄子怎会忽然失心疯嚷出来?可恨她如今被金光侯府的人看住,不然我非打死这小贱人不可……
正烦躁着,忽见尤娘走进来,慌张道:“世子爷,徐大人过来了。”
“什么?他又来了?”
赵云霄惊叫一声,面色一瞬间变得铁青,喃喃道:“他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要么昨天趁热打铁,要么就冷静两天,再三仔细思考,再后发制人,偏偏这么个时候过来,什么意思?他不知道我们家现在什么情况吗?“
“世子爷,您千万别乱,您一乱,非露出马脚不可。听说这位徐大人断案,最是不按照常理的,所以常有奇兵之效,也许他就是觑准了这会儿来会让咱们自乱阵脚,才会赶过来的。”
赵云霄到底是侯府世子,闻听此言不由慢慢挺直了身体,沉吟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徐沧这人最狡猾,不过他若以为这样就能寻出我的错儿,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说完看了尤娘一眼,沉声道:“告诉你的你都记住了吗?我是什么时候回到书房的?”
“是半夜时分。我迎了爷进来,曾经看过一眼时辰钟,恰好是子时末。”
“不管他怎么问,你咬死了这一点就行。”赵云霄吁出口气,沉声道:“我去见他。妈的,无端端遭了这么一场飞来横祸,简直是流年不利。”
尤娘忙替他整了整衣襟,目送他出去,这里便倚在门口喃喃自语道:“爷是子时末回来的,因为淋了雨受了寒,所以我给他泡了热茶,他喝了茶才重新睡下,第二天早上刚起来,就有奶奶院中的丫头跑来报信,说是奶奶上吊死了……”
且说赵云霄,忙忙来到前厅,只见徐沧正和父亲一起坐着喝茶,他连忙行了礼,就见徐沧站起身笑道:“为得还是世子夫人这个案子,我本来要好好儿捋一捋头绪,奈何金光侯爷急着追拿凶手,逼得我也不能在大理寺安坐。侯爷且不必在意我,我和世子再去后院,找几个丫头婆子问些事情就好。”
长乐候叹了口气,摇头道:“出了这样事,我也实在是愧对老陈。徐大人请便,有任何需要,告诉云霄就是,我长乐侯府一定倾力配合,务必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定要还我那含恨九泉的儿媳一个公道。”
徐沧连忙道:“下官倾尽全力,定不负侯爷所托。”说完看向赵云霄,只见他连忙伸手向外一摆,淡淡道:“既如此,徐大人请吧。”
一行人出了前厅,往后院而去,徐沧看着两旁的房舍庭院,不禁赞叹道:“这假山石不似京城附近所产,倒和太湖石有些相像,难道是从太湖运来的?”
赵云霄连忙道:“是啊,家父就喜欢这些东西,所以花费了不少银子,才从太湖那边运了这些石头过来,我倒不觉着有多稀罕,咱们京城现有几家做假山湖石的厂子,出产的石头也不比这个差。”
“非也非也。”徐沧摇着头:“虽说外形相差无几,可是那到底是人工雕凿,哪里有太湖石这样得自天然的韵味情态?若是把两种石头放在一起,高下立见。”
赵云霄忍不住笑道:“没想到徐大人竟然也是此中行家,可惜我不懂这些,若是家父听了您这话,定会将您引为知己。”
徐沧微微一笑道:“我哪里敢和侯爷比?不过是对这些稍有兴趣罢了。咦?这树下菊花很不错,我看看,似乎有几株名品……”
不等说完,就见赵云霄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高兴道:“大人对菊花也有研究?那您可能看出这菊花中有几株名品?”
第三十三章:套话
徐沧走过去,仔细看了一会儿,才笑道:“我对菊花知之甚少,只勉强能认出几味来,这一棵应该是白玉珠帘;这一棵好像是赤金牡丹吧?除了它之外,别的品种要么色泽没有这样正,要么没有这样大的花盘;唔!这棵凤凰振羽开得极好;可惜了,这棵黄香梨如今才打了花苞,要到中秋之后才会彻底盛开……”
听着他娓娓道来,不但赵云霄十分震惊兴奋,就是宣素秋也听得呆了,悄悄捅了捅初一的胳膊:“哎!大人……大人对菊花还有研究?这……这些菊花不都差不多吗?他怎么分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