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寻常学子,怎好去参加贵人宴请,你还是收回去吧。”
“这可是德怡公主点名交给你的,别不识抬举。”
薇宁想了想还是接过来,翻开一看,确实是德怡公主下的贴,小孩儿家要办什么赏菊宴,且是在宫里,不知何故会请她,不用想也知道是韦燕苒之流在公主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今日下雨,各位都站在这里做什么?”刘司正撑着伞站在雨中,身后带着几个管事的嬷嬷与宫婢,看样子恰好路过这里。
“见过刘司正。”
几人让开,刘司正意外看到伫立在人堆里的薇宁,莫名放下一桩心事,看来她最担心的事还没有发生。她眉头挂着的隐忧微散,劝众人赶快回各自的住处,便领着一众宫婢继续巡查馆内各处。
她是在担心什么?薇宁唇角微勾,刘司正是目前唯一知道她来历的人,怕是从她的举动猜到一些,看到她好端端地从静王府回来,定是以为这趟无功而返,可惜只是暂时无事罢了。
雨一直下不见停势,学官干脆放了半日假与众人,大家哪儿也去不得,只好闷在房中,只远林院里热闹非常。薇宁回去才知奎总管另外派了车将她在王府里所用之物送回来,各色物件堆了一屋,吃的用的全都有。
连薇宁自己也吃了一惊,柳月上前查点了下,告诉她全都是在王府养伤其间女帝与静王的赏赐,以及靖安侯府送过来的。
王府里的管事在外都是颇有体面的人,却对薇宁极其恭敬,同住的人才知人家根本不是落魄出府,一时间全围过来。
蒋颜儿最是活泼,还拉了几个同住的女学子来见识,王府的赏赐自然与众不同,数名女子在远林院窝了一下午,喝茶聊天,气氛倒也愉快。
薇宁伤势未痊,静静倚在床榻上听着众人言语,或多或少知道些自己不在这些日子,学馆里谁的风头最健,谁又犯了错被学官罚抄典章。
蒋颜儿忽然想起一件事,悄悄告诉她:“叶姐姐,我知道德怡公主为何请你,这几日有位焓公子来过学馆找你。”
“他?”焓这个姓很奇特,只能是国师府的二弟子焓亦飞,薇宁眯起了眼,想到那一夜与他交手的情形,后来曾再三回想,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焓亦飞定然不知她便是夜探国师府的女子,可他为什么要来找她呢?
“德荣公主最是喜爱他呢,一听人说他来学馆找一个女学子,紧张得不得了,特意派了人来打听姐姐,嘻,那个韦燕苒不知对德怡公主说了些什么,后来就没人再问姐姐的事。”
这些男女之事蒋颜儿知之甚少,开馆之日却是见过焓亦飞的,那双桃花眼当场勾得多少女子芳心摇动,她印象极深,遗憾地叹息道:“可惜上次焓公子来时我没遇上。”
容若兰不屑地道:“一个京城浪荡子罢了,居然与小静王齐名,真不知奉都人都是怎么想的。”
而且身份尊贵的公主竟然对一个浪荡公子有意,实在是离谱。
“焓公子已是如云上仙般的出众人才,小静王又不知是何等模样。叶姐姐,你说他们谁好一些。”
一旁有位女学子凑趣道:“那还用说,一定是小静王,这样的如意郎君可是少有。”
她们听说薇宁受伤被带入静王府,以为可成就一段佳话,皆好奇她的经历,纷纷围过来。蒋颜儿继续问道:“就是啊叶姐姐,你怎么又回来了。”
“你们误会了,当时的情形我也不清楚,只知混乱中被人伤到,要说是我救了小静王,那也是误打误撞。小王爷宅心仁厚,带我回去治伤,反过来该是我谢他才对。这伤好了自然要回来的,难道好容易来到奉都,不是为了考女科,却是为了别的心思,那真是辜负陛下一片圣恩。”她娓娓道来,尽力将自己说得与萧颂无半点关系,至于听的人信不信却是另一回事了。
众人听得她将此事扯上女帝,显是有明志之意,只有点头称是。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更,我正在艰难地修啊修~~

☆、雨夜忆
整个下午在一片融洽的气氛中渡过,柳月半边面孔微肿,却毫无怨言地端茶递水,没有人发觉她沉默得有些异常,除了薇宁。
她注意到柳月一直在看时辰,必定是等不及晚上去见某位主子。不知是否另有途径给国师传递消息,还是静王府中有她顾忌的人,总之柳月在静王府时规矩得象只小猫,从没有尝试过一次夜晚行动,这么多天一定急坏了。
到了晚上,夜雨声格外凄冷,柳月悄悄坐了起来。本来小宫女们白天伺候完学子,晚上都是要回凌云阁睡的,但薇宁身上有伤,她便在薇宁的房里打了个地铺,前半夜薇宁不知是否在王府睡惯了,回到三京馆却一直无法安睡,一会儿要茶水,一会儿又说睡不着点灯看书,直到后半夜才安生下来,这会儿已经熟睡。
柳月轻轻起身,冒雨离开三京馆,并未发觉有人跟在身后。
这一次薇宁没打算随柳月进国师府,上次她被发现差点被人抓住,国师府定已警觉,这次有伤在身,更没把握对付得了焓亦飞。
看着柳月进了国师府,薇宁绕着外墙往东走去。上次狼狈逃走时她发现这里离六安巷不远,走不远斜穿过了一条小胡同就到了六安巷,九岁之前她便住在这一片。
女帝登基后,对前朝臣子进行了多次肃清,江崇炬等家产抄没,家人或流放或充公,那些死在沙马营里的密谋者则更惨,直系亲属均被斩首绞杀,更不用说家产。
薇宁身上的黑衣早被打湿,她似与黑夜溶为一体,凭印象走到一座宅院门前。
大门上包着的铜皮发锈翘起,剥落的漆迹早已看不出本来面目,门头上方的扁额仍在,黑夜中根本看不清楚上面写着什么。
不必点灯,薇宁也知道上面写的是“周府”二字。她推了推门,里面竟是锁着的,院墙不高,难不倒薇宁,她轻轻一跃跳了进去。
还以为周府早已被抄没变卖给了别人,没想到仍在这里,整个府第门窗无损,看起来没有被人大肆破坏过,只有满园花木无人打理,蔓草已挂满了前墙,透着股凄凉味。青石地面此时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她吸了口气,缓缓往里面走去,阔别京城已久,今夜回到这里,她终于有种回家的感觉。
房子多年无人入住,多半屋子都落了锁,薇宁猜想当年周家出事后,有人保住了这里,至于是谁,她大概知道。从她在周丛嘉的书房里看到那些旧物后,便萌生了回这里看看的念头。
半夜幽暗之中她穿堂入室,一间间地查看,最后来到她幼时旧居。这里承载着多少回忆,看着熟悉的物件,往事一件件被薇宁清晰地想起,里面的雕花木门上还有她幼时顽皮刻下的印记,曾经挂了满房的粉嫩缦帐已污浊不堪,屋顶满是蛛网,地上扔了几本残破书籍,房中值钱的物件不知被谁趁乱拿走。
墙边柜子歪倒在地上,正当中放着张桌子,她走过去,用袖子抚去桌面上厚厚的灰尘,慢慢地摸着桌子一角,那枚曾在靖安侯周丛嘉书房里出现的玉石纸镇本应该放在这里,她记得自己还用刻刀在这里刻过一个小小的薇字,果然,手指触到凹凸不平的印记,字迹仍在。
“宁姨快来,我今日做了幅画,为宁姨贺寿。”
宁姨柔柔的声音响起:“你爹爹也是今日生辰,你可曾为他准备寿礼?”
“爹爹心中所想皆是大事,薇宁可不知该他喜欢什么。”她耸了耸小鼻子,不愿意搭理那个整天不着家的父亲,自母亲去后,父亲便似变了个人,一心只为朝廷的事奔走。
“只要是你送的,他全都喜欢。”她的宁姨是世上最温柔的女子,看护着她从不懈怠。
“那爹爹为何三五日不着家,我不要见他了!”
“薇娘,薇娘……”
回忆之声远去,薇宁缓缓睁开眼,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她有多少年不敢想起宁姨了?明明只过去九年,对有些人来说却已是一生天涯。
柳月回到三京馆时雨仍未停,她已将此次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告诉国师,并解释身在小静王府,不敢妄动出府。国师自然明白这些,当年静王曾有一名宠婢女名春雪,被女帝相中赐给了靖安侯,本来也没什么,那春雪也愿去给靖安侯做侧夫人,可是萧颂足足有一整年没有同女帝说过一句话,他甚至一剑将那名跪求静王原谅的婢女刺成重伤,言道萧府里容不下有异心者。
当时他才十二岁。国师从未小瞧过萧家任何一个人,最早的内卫军便是静王萧洵所建,萧颂后来的表现也愈来愈出色。只是国师与静王府的关系却并不十分融洽,静王早已半隐居在府里,萧颂每次见到国师都会冷上三分,他不屑去改善这份关系,但也不想与静王府为敌。
想起那名叫叶薇的女学子,国师心里有些复杂,既盼着她就是自己想的那个人,又知道希望十分渺茫,如今她又与萧颂走得极近,国师心中更理不清头绪,只好吩咐柳月暂且还留在三京馆,若是她有难则护她周全,万万不可再受伤。
柳月悄无声息地推窗而入,屋内寂静无声,气息未平之下猛地一震,再安静也不该没有一点声息,人睡得再熟还有呼吸,她闪身到了床边,却发现床上并没有薇宁的身影。
人没在床上,也不在房中,到底去了哪里?
门吱呀一声响,薇宁披着件衣裳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个小灯,看到柳月嗔道:“柳月,你去哪儿了,大半夜找不到你。”
柳月松了口气,举举手上的茶壶道:“天一凉水也凉得快,我怕姑娘晚上口渴想喝热茶,就去找人烧了些热水。”
“哪有那么金贵,我不渴。回来就好,睡吧。”薇宁把灯放在桌上,打了个呵欠上床接着睡。
柳月不放心地道:“姑娘怎么起来了,是不是背上的伤疼了,我给您看看?”
“不用,刚才做了个梦,醒来看不到你,还以为出什么事呢。”
柳月随口应了声,看着床边的鞋子,昏暗中隐隐可以看到几个湿脚印子,难道她去外面找自己淋了雨吗?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要出差一天,希望我今天晚上能写出来一章。

☆、自入瓮
靖安侯周丛嘉自从出了行刺那档子事就过得不□□生,他亦非庸才,只要一想谁最有嫌疑刺杀女帝,朝着那个方向查一定能查到踪迹,只是他还没能力将逆党揪出来,奉了圣命查察逆党却久无进展,他只好胡乱抓人泄愤。
长街尽头,祥盛布庄里店伙计正给客人介绍布品,忽闻北衙官军出动,倾间将铺子围得如铁桶一般,十几个军官如狼似虎地冲进去,将店里一干人等锁住,管你是掌柜伙计还是来买布的客人,全都要带回去问话。祥盛布庄在奉都城中也有些名气,不乏富贵人家的女眷光顾,一时间哭叫声中夹着些厉声呵斥:“我家老爷是刑院的主事大人,你们不问青红皂白抓这么多人,不怕死吗?”
“这是靖安侯亲下的令,叫你家老爷找侯爷说理去。”
如此谁还敢多嘴,连哭声都少了许多,没奈何被带了去。倾刻间生意兴隆的布庄空无一人。此时配合北衙行动的奉都府官差将大门关好,贴上官府的封条,祥盛布庄就此便没了。
接连几日奉都城又有一十七家店铺被查封,无一例外全是盛安商会所有,抓起来的那些掌柜与店伙计还倒罢了,一半都是到店里吃酒买东西的客人,这些人被抓得冤,可又无处喊冤,只能呆在官府大牢里听天由命。
国师一夜未眠,直至清晨才合上案卷,天恒匆匆而入:“师尊,东郊那里又有了动静,这次的人是肃王府所派。”
东郊关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人,近几日那人的情形有些不好,天恒去看过几回,虽不忍看着他到死也要被师尊用来当棋子,但他却不能擅动坏了师尊的事。
“他果然不肯好好做自己的闲王,上一回没他什么事,不表示这回就能耐得住,也好,谁有本事就来试试,看能不能抢走陆仪廷吧。”国师似乎并不意外,反倒十分高兴,又问:“石致远那里可有动静?”
“弟子正要说,石致远已悄悄地回了石家,与他私下往来之人十分谨慎,弟子观其行事,倒象是与长青会有些勾结。”
“又是长青会?”
近年来他们与长青会暗中交手数次,却仍未探出首脑人物是谁,他们仿佛从不现身,却暗中动作不断,若有朝一日起事,其威力不可小觑。
“师尊,此事是否报与陛下知晓,前些日子有人在靖安侯府行刺,是否就是长青会所为?”
“是不是暂且不论,你继续查下去,最好能查到谁是主事的人,陛下那里先不说。”
国师眼光闪动,他有预感,以长青会近日的举动,隐隐有在奉都露头的迹象,京中越不太平越好。
“还有一事,近日靖安侯在城中大肆封楼抓人,都是针对盛安商会,差一点查到石致远住的那个庄子。靖安侯不可能知道石致远与长青会的关系,却一直找石家的麻烦。”
盛安商会近来与靖安侯府不对付得很,周丛嘉定是趁机发落人,没想到竟也误打误撞找上了石家。国师轻笑道:“他倒也不是笨人,索性再给他透些消息,让他也掺合进来,这京都的水越混越好。”
“眼下时机成熟,是时候安排下去了。陛下不愿我太过插手内卫的事,最好先知会小静王一声,毕竟咱们用的中他的人。”
天恒趁机道:“师尊身边也该有人护着,上次府里也出了回事,二弟身手好,正是用人的时候,再者,我听说近日德荣公主放出些话,我怕……”
国师不亦可否,点头同意。
要说以焓亦飞身手与人才都十分出众,在京中也与小静王萧颂齐名,只是他太过玩世不恭,故而名声上略有些不好听。天恒命人找来焓亦飞与凤梧二人,好好说了会儿话,交待焓亦飞莫再去招惹那些京中女眷。
焓亦飞无所谓地道:“大哥,何曾是我招惹她们,都是她们来找我的。”
“我怎么听说你近日往三京馆去了几次,好端端地往那里跑什么?”
他笑吟吟地道:“师尊是三京馆的主官,我不过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帮着看一下罢了,难道这也有错?反正我常去秋霖馆,顺路罢了。”
秋霖馆与三京馆如何能扯到一起,天恒脸色一青,刚要说话,凤梧慢慢地开口:“二哥,下回你出去的时候也叫上小弟,我也想见识一下。”
“好啊,明儿个就是女学子们安休之日,你若是早上起得了床,我就带你去。”
“明日你们哪儿也别去,亦飞随我出去办事,凤梧便在家好好呆着。”
他们皆一愣,怪不得天恒今日将他们叫来,原来是师尊有了吩咐。从前师尊只放心让天恒为他做事,如今终于想起他们了?
沉沉夜色笼罩着京郊一处宅院,今夜连月亮也不露头。不远处的小道旁,来了一群夜行人。
“小谢,里面怎么样了?”说话的人是久未出现的石致远。
“这两日除了有人出来采买些东西,并没什么人来,这会儿人都睡了。”
“陆先生的情形可还好?”
“怕是有些不好,这两天大夫来了好几趟,他就在靠东边那间房里,每天都有人送饭食和药进去,咱们的人远远地见过几次,说是病得很重。”
石致远默叹了口气,回头看了看身后带来的人,上回小谢帮他去长春巷长青会事先并不知道,出事后责怪他过莽撞。这次长青会却十分支持,派了十几名好手。
一群人悄悄潜入院内,见几间房一字排开,黑沉沉不知是怎样的龙潭虎穴。事已至此,不可能再退回去,就算这里是个圈套,石致远也义无反顾,他必须要来。
石致远手一挥,示意大家跟进去,才走到房门前,突然火光大亮,院子里涌出来许多穿着紫衣,已被大批内卫包围住这里。
果然有埋伏!石致远倒不惊慌,小谢发出几道烟火信号,夜空中绚丽的烟花还未消逝,外面喊杀声一片,竟然有人从外头杀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先出去吃饭,晚上回来接着写。

☆、抢人
左边一道门打开,从里面走出来几个人,当先一人锦衣华服,看过来的目光幽冷,赫然是小静王萧颂。他恍若没将眼前混乱的局面放在心上,在廊下站住,对身后跟出来的国师道:“国师所说的逆党便是这些人?”
虽然不知国师为何笃定长青会明知这是个陷井还要拼死来救人,萧颂仍是配合国师这回的安排,来到这京郊别庄。
火光微微闪动,半道廊檐的阴影映在国师的面具上,象是从冥界来使般妖异,石致远的心一紧,看到这张面具他方知国师竟亲临此处,至于前面那个年纪轻的是谁有些拿不准。
焓亦飞跟在国师身后,闻言低笑道:“如此安排小王爷可还满意?只是可惜这处别庄,今夜过后怕是不能住人了。”
萧颂冷冷地看了眼焓亦飞,似是不明白他为何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要说笑。他二人虽然常被人相提并论,却不曾相交,萧颂对国师以及他的三名弟子一向是敬而远之。
别庄外的人已打得难分难解,庄内两相对恃谁也没有抢先动手。论人数当然是内卫多些,解决这些人是尽早的,萧颂不愿费力气,正要下令将石致远等人拿下,国师拍了拍手,东头那扇紧闭的门从里面打开,两名内卫扶着一个人出来,他似是不甚清醒,头无力地垂在一边,双眼紧闭,不知是死是活。
石致远不会武功,长青会的人将他护在正中,正为了陆仪廷暗中焦急,见他被人扶出来,以为已遭毒手,向前冲了几步被人拦住,高声叫道:“你们把陆先生怎么了?”
小谢低声劝道:“公子,别冲动,咱们见机行事,若真救不了陆先生,也只有另想法子。”
“不,一定要救他出去!”石致远顿了顿,朝那边喊道:“陆伯伯,小侄来救你了!”
国师看了陆仪廷一眼道:“石公子,不用叫得这么大声,他还没有死。”
石致远这才知道人家早已摸清自己的底细,一时间他想到了自己的养父,今日事败,明日怕是石家与盛安商会便要出事。
国师远远地看着陆仪廷,道:“陆仪廷,你睁开眼看看,有这么多人舍不得你呢,要陪你到阎王殿去,你可以瞑目了。”
陆仪廷大力喘着气,缓缓抬起头,看着满院刺眼的火光,终于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两日清醒的时刻不多,只留着一口气吊着不肯松罢了,待看清眼前的景象,不由悲叹一声。
国师不会轻易放过他,被禁锢了这么多年,到了仍要利用他引来这么一出。夜空中兵器交击声不断,偶尔会传来惨呼声,他眼光迷离看了一圈,转向国师时多了丝恨意。不仅仅是恨,还有深深的惧怕,所有人在国师眼中都是一个棋子,反抗不得。
夜空仍然漆黑得不透一丝亮光,陆仪廷有些遗憾,临死前也见不着一丝星光月色,他早该在九年前就死去,苟延残喘多活了这些年,那些早已死去的冤魂必定等了很久。
扶着他的人得了国师的指示蓦然松手,他委顿在廊檐下,挣扎着想要坐起来,石致远看得分明,厉声道:“快去救人!”
小谢只得叫道:“你们护着公子,我去救人!”
说罢持剑朝陆仪廷冲了过去,但未到跟前便被人拦下,焓亦飞只是一柄折扇便将他压得不能近前一步,如逗猫儿般只拦着他不放,萧颂不耐烦地下令:“全都拿下!”
长青会的人瞬时被冲上去的内卫打乱,石致远被一名高手保护着,边战边往大门处退去,血腥味四散,萧颂紧抿着唇,皱眉向四周看去,今夜他稍有些心神不宁,却察觉不出什么异常,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陆廷仪倒在地上虚弱地等着死亡来临,小谢拼着两败俱伤冲到廊下,焓亦飞的折扇已堪堪到他后心,眼见着他就要丧身在此,此时,斜刺里冲出一道人影,为小谢挡开那致命的一剑,转身捞起地上的陆仪廷便飞天而起,不知来人使的什么法子,竟似飞鸟般向上冲起七八丈高,掠过所有人头顶,远远地落在别庄的院墙之外,那里竟备着匹马,载了二人朝东面疾驰而去。
这一幕发生得太快,寻常人轻功再好也跳不了那么高,跃不出去那么远,此人刚刚那一手堪称一流之上。内卫的人以为是长青会高手,长青会的人却知道不是,石致远张大嘴,难道这是会里的长老请来的?
有回过神来的内卫拉弓射出飞箭想阻止一二,也被来人轻松挡下,他救了人便跑,追上去的只有焓亦飞一人。
出此意外,国师并不动怒,陆仪廷对他来说已没什么用处,即使被人救走也无妨,最好是他再说些,那样事情只会更乱。只是他猜不出来究竟是谁还会想得到陆仪廷。
焓亦飞并不知师尊的真正用意,他赶着追了上去,前头的人虽抢了先机,但二人一马毕竟没有焓亦飞快,追了大半时辰几十里仍未能摆脱他,可到底甩开了大队人马。
两人你追我赶跑了大半个时辰,焓亦飞越追越近,前头的人张望地形,策马闯进路边一片密林。逢林莫入,焓亦飞却停也未停,策马跟着跑了进去。夜晚林间处处透着股诡异,焓亦飞只能听到自所骑这匹马的马蹄声,好像前头那人已凭空消失。
他勒马停下来,想了想在这种地方还是别骑马的好,正想弃马前行,赫然发现前边有个东西,而且是会动的东西。近前一看,原来是自己追了大半天的马,只是陆仪廷还有那个黑衣的神秘人都不见了。
他忽有警觉,急忙抬头已见一道寒光从顶劈落,情急之下仰身坠马,狼狈躲过致命一剑。那道剑光割破马鞍,伤得马咴咴痛叫,带得另一匹马被惊,全都跑进密林深处。
来人终于现出身形,一身黑衣,连头脸也挡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这身打扮焓亦飞并不陌生,正是曾在国师府与他交过手的黑衣人。
“原来是你,咱们又见面了!”
今夜独闯别庄带走陆仪廷的正是薇宁,白日里安休她又去了南城胭脂小铺,陆仪廷在别庄的消息本就是国师有意放出,她自然也知晓,入夜后便悄悄地出了城,掩了身形伺机救人。她和石致远一样,都想问陆仪廷一些旧事,可是她万没想到萧颂会出现在这里!
再见萧颂,她心中微乱,看着他在国师面前下令,内卫俯首听命的模样,瞬间想通一件事,原来如此,萧颂就是手握凤令的那个人。
内卫不归六部所管辖,却比任何一个衙门的权力都大,直接听令于女帝,可以说是手握特权,持凤令者可持令调动驻军,便宜行事。这么重要的位置自然要女帝最信任的人来坐,而萧颂是最适合的人,可笑她竟一直以为萧颂只是个身份尊贵的小王爷。
也是,那般冷静威势的男子如何是个简单的人物。怪不得柳月到了静王府竟老老实实地呆了那么久,她是副掌令使,哪敢私下去见国师。
她胡思乱想之际,陆仪廷已被人带出来晕倒在地。她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人带走,全凭手中一根早就系在院墙外高树上的坚韧银丝,幸得今夜天色暗沉无光,没有人发觉那根银丝。
此时被焓亦飞认出来,薇宁不发一言,左手一扬便是几道寒光,焓亦飞轻松躲过,笑道:“且慢动手,阁下好生无情,忘了上回我是怎么对你的,刚刚那一剑居然想要我的命。你说好好一个女人,干嘛总包得严严实实,我猜面巾下的脸定然国色天香,不如你摘下来给我瞧瞧?”
她的头脸包得严严实实,又刻意做了些变化,仅从外表看,一般人难看出来是个女子,只能说焓亦飞的眼够毒,只与她交手过一次便能认出。
焓亦飞很难对付,薇宁没有把握,握剑的手紧了紧,竟不觉沁出了汗,听他又道:“我可是奉都城中最惜香怜玉的,只要你让我看看脸便放你走,如何?”
“好得很!”薇宁压着嗓子说了句,手上已攻了过去,她还记得上次是如何被此人轻薄了去的,当下出手毫不容情,完全是拼了命的打法,剑剑指向他的要害,焓亦飞被逼得顿时无瑕调笑,数招下来,一时不察被她削下一片衣衫。